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1.课文摘自《宋史》,讲述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司马光砸缸救同伴,表现了小时候的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课文是文言文,寥寥数语,三十个字,就把一件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写得清清楚楚,为学生这个单元的习作提供了一个范例。

2.课后练习“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既提出了朗读目标,也指出了教学的方式方法。“跟读”是一个比较快而且容易达成目标的教学方法,但也有其缺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初步跟读的基础上,还是需要在借助注释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停顿。

3.课后练习题“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既提出了创造性复述的教学目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又指出了达标的方法兼过程目标“借助注释”了解句意,指明了教学程序的安排。因此,讲故事适宜安排在借助注释了解句子意思知道了解为什么这样停顿的之后。

4.课后练习题3,关键是学生交流后老师的小结,从而使学生初步对文言文的语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司”等5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司”等7个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通过跟读和了解句子意思,正确做到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结合生活实际,读懂句子意思。

4.通过和同学交流,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文的不同。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跟读和了解句子意思,正确做到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和结合生活实际,读懂句子意思。

四、说学情

课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是首次接触这种文体的语言。因而,学生对文言文语言是陌生的。但是对于古代书面语学习而言,学生并不是完全没有基础的,他们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古诗以及古代的名人名言,这些古诗、名言,在语言上与文言文是有相同之处的,这是教学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能让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中落地生根,我将会采取情境创设法让孩子整堂课都能沉浸在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中。同时,在课堂的语言传递方面。我会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等。

对于文言文中难理解的部分,我会引导孩子尝试主动思考,能借助注释、课文插图、上下文这些现成的资源进行大胆的猜测,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自学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看图讲故事

1、PPT展示司马光砸缸故事的图片,学生看图讲故事;

2、书写课题《司马光》,结合一年级《姓氏歌》介绍“司马”是复姓;介绍司马光。

3、齐读课题《司马光》。

二、跟读课文,读出节奏

1、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足跌持石皆弃

以开火车的形式读词语,检查个别学生的识记情况。

2、老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1)逐句领读;(2)整句领读;(3)整篇领读。

3、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4、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找个别学生来朗读。

三、结合注释与插图,了解古文意思

1、结合课下注释与插图,理解古文的意思是学习古文的一种方法,请同学结合注释与插图默读课文,来说一说《司马光》讲了一件什么事?

2、边读边理解句子的意思。

故事是以哪句开头的?(群儿戏于庭)生读;

这句说的是什么事?(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游戏);谁?(群儿)干什么(戏)在哪里(于庭);

总结:我们平时所说的话语是“我们在庭院里玩耍”,在古文里的说法

是“群儿戏于庭”。所以,我们在学习理解古文意思时可以调整词语的顺序(板书:调整词语顺序)。

3、过渡:正当大家玩的愉快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呢?生读;

(1)“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说了什么?

(2)谁?(一儿)做了什么(登、跌);

总结:故事的开头,寥寥数语就将故事的起因说了出来,找生读。

4、(1)“众皆弃去”说了什么?

(2)从哪里可以知道“众”不包括司马光?(光持石击瓮破之)生读;

(3)从哪里可以知道“众”不包括“一儿”?(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生读。

(4)“众”和文章中那个字的意思相近?(群)

总结:想要了解古文中一个字的意思,需要联系上文和下文(板书:联系上下文)。

5、过渡语:正当大家惊慌措施时,谁挺身而出?生读

(1)“光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持、击)

(2)最后的结果是“水迸,儿得活”生读。

总结;这就是司马光击瓮救友的故事,司马光在关键时刻采取了机智的做法,和前文中的“众”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能感觉到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机智、勇敢、聪明、沉着、冷静

四、背诵全文

1、短短的三十的字写出了司马光的的机智,生读全文;

2、内容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非常完成,生读全文;

3、我们看到了孩童的慌乱,看到了司马光的冷静,生读全文;

4、看着老师板书的关键字,试着背一背课文。

五、拓展阅读

1、请学生自己阅读《司马光砸缸》:

2、《司马光》这一故事距离我们已有一千多年,古文用文字记录下来,我们称之为文言文,小组讨论交流文言文与现代文有何异同。

3、小组代表汇报;师总结:

(1)文言文以单音节字为主;

(2)语序有所不同;

(3)有些词语的意思和现在意思不一样,例如“迸”。

六、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知识能力点见教学过程中的导语和小结)

七、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给家人讲一讲这个故事。

七、说板书设计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

调整词序

一儿登跌

联系上下文

光持击

八、说教学反思

《司马光》是一篇具有很强教育意义的文章,以小故事的形式的告诉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那么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达到教学目标:

一、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地朗读,以多种方式来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理解感悟课文,是学习语文很好的办法,也是颇有效果的一种方法。在朗读中,孩子们不仅识记了生字宝宝,而且理解了课文。

二、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别的小朋友与司马光的反应时,我让孩子们先自由读课文,然后请几个小朋友来演一演,通过模仿他们的动作,让孩子们真实感受理解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