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土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土壤
境内土壤类型多,分布复杂,性态特征各异,土质良好,且多宜农业利用。从类型上讲,除了地带性的红壤、黄壤以外,还广布着隐域性的水稻土、潮土、盐土和紫色土、石灰土、中基性火山岩土、粗骨土、石质土、新积土等9
个土类。全市土壤共划分为11个土类、21个亚类、65个土属、101个土种。丰富的土壤资源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各种名、优、特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一节地带性土壤
红壤土类
有红壤、红黄壤及红壤性土等3个亚类,11个土属,17个土种,共5113943亩,占土壤总面积的45.6%。
红筋泥土属红筋泥土属面积52917亩,占山地、旱地土壤面积的0.66%,该土属分为红筋泥、黄筋泥两个土种,成土母质为第四纪红色粘土。红筋泥土层深厚,呈酸性,目前绝大部分已开垦种植茶树和旱地杂粮。本土属土壤适宜种茶、李,也可种花生、甘薯等耐酸性较强的农作物,也可以种植毛竹、油桐、杉树、马尾松等林木。
砂粘质红泥土属面积185128亩,主要分布在诸暨墨城至绍兴漓渚一带,成土母质主要为粗晶花岗岩风化体。土层深厚,全土层含有大量的石英砂粒,但粘粒含量也较高,具有既砂又粘的特点。砂粘质红泥的分布地区多为荒山疏林,以马尾松与矮灌木为主。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有利经济林发展,适宜种植杉木、檫树及耐酸果树。
黄粘土土属面积24366亩,主要分布在海拔200~600米的玄武岩高丘台地上,一般零星呈小块状分布。成土母质为玄武岩风化的残坡积物。黄粘土全土层较厚,红壤化作用比较弱,有机质含量较低,一部分已开垦种植茶树或旱地杂粮,但大部分仍为自然植被。
红粉泥土土属面积324349亩,主要分布于诸暨越山、浬浦、枫桥一线,新昌沙溪、长诏一线以西至嵊县浦口、仙岩一线以东,以及绍兴县的稽东、稽江、青陶一带的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母质为淡紫红色凝灰岩风化残坡积物。红粉泥土土属划分为粉红泥土与紫粉泥土两个土种,成土母质分别为浅色凝灰岩与紫色凝灰岩风化物。红粉泥地处丘陵,土壤耕性好,开垦面积大,适宜于种植烟草。本土属持水能力差,易受旱灾影响。
油红泥土属面积21997亩,主要分布在诸暨西北部与绍兴县西南部的兰亭、漓渚一带的石灰岩低丘陵坡上,海拔在100米以下。油红泥母质为石灰岩风化残坡积物。该土属土层深厚,可达1米左右,土块有油脂光泽,质地粘重,宜发展漆树、棕树、柏树等经济林;旱地宜多种绿肥作物,增施磷肥,以提高作物产量。
黄壤土类
黄壤土类在境内为垂直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中部会稽山,北部龙门山,东南部天台山以及东部四明山的山体上部,面积504286亩,占山旱地面积6.3%,占全市土壤总面积4.42%。本土类仅1个黄壤亚类。
山地黄泥土土属面积497711亩,主要分布于海拔550米以上的山地,母质为各种凝灰岩、流纹岩风化残坡积物。土层厚度不一,缓坡及山岙土层
厚,可达几米,陡坡厚50~60厘米。分为山地黄泥土、山地黄泥砂土和山地香灰土3个土种,土壤养分含量丰富。由于海拔较高,不宜开垦为耕作土壤,但适宜发展耐寒抗湿的用材林、优质茶园、药材基地等。
山地黄粘土土属面积6575亩,主要分布在嵊县城溪、民胜等地海拔600~750米的玄武岩台地上,绍兴县孙岙丹家一带也有少量分布。成土母质为玄武岩风化残坡积物。本土属土层深厚,目前已大部分开垦利用,种植茶树和旱地杂粮。
红松泥土属面积251448亩,主要分布于江山—绍兴断裂带与余姚—丽水断列带之间的隆起地带,母质为角闪斜石片麻岩、石英闪长岩、云母石英片岩和混合岩等变质岩风化体。全土层深厚,厚度可达几米或十几米,质地上下均为壤质粘土,呈酸性反应,土体中含大量云母片,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体较疏松易垦种,特别宜于种植杉木、毛竹。
红泥土土属红泥土土属面积104373亩,主要分布在会稽山、四明山北麓的低丘及新昌盆地的低丘台地上,成土母质为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风化的残坡积物。红泥土的全土层在50厘米以上,土色呈淡红棕色。本土属分为红泥土、红泥砂土和红砾泥3个土种。红泥土地处低丘缓坡,土层较深,呈酸性,又近村庄,因此,大部分已开垦种植茶、果树和旱地杂粮,其他均为用材林和薪炭林。
红粘土土属面积294811亩,主要分布在新嵊盆地西南部的三大台地的中心位置,母质为玄武岩风化残坡积物。土层深厚,风化层厚达几米或十几米,红壤化作用极为强烈,作物生长较差,但开发潜力很大。
亚黄筋泥土属面积仅4705亩,主要分布于诸暨牌头与嵊县崇仁等山前洪坡积裙,地形较为平缓,成土母质为Q1红土。目前多为旱地与桑、果园,土壤疏松,耕作方便,但保肥和保水性差,养分含量低,作物产量不高。宜多种植旱地绿肥,增施猪、牛栏肥和土杂肥,提高土壤肥力。
黄泥土土属面积3658759亩,广泛分布于低丘、丘陵,母质为各种凝灰岩、流纹岩等火山喷出岩及石英岩的风化物。本土属分为黄泥土、黄砾泥和黄砂泥土3个土种。目前大部分利用建茶园、果园、毛竹及用材林,在山脚缓坡处基本上已开垦为旱地,作物产量较高。
黄红泥土土属面积194036亩,主要分布在诸暨西北部与绍兴西南部一带的低丘上,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母质为页岩、砂页岩和片岩风化的残坡积物。地势平缓,土层厚,农用潜力大,目前多为旱地和茶园。
第二节隐域性土壤
水稻土土类
全市水稻土面积3404373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9.82%。其中诸暨面积最大,有995853亩,其次为绍兴县(含越城区),有793655亩,嵊县和上虞分别为691162亩和584397亩,新昌为339308亩。水稻土的分布范围很广,但通常集中连片分布在滨海、水网和河谷平原,丘陵、山区相对分散,且多分布在山间谷地、山麓坡地和岗坡地。
水稻土是在各类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人们长期耕种水稻的条件下发育而成的一类特殊土壤(即人为水成土)。滨海、水网平原的水稻土起源于浅海、湖沼相和河湖相沉积物;河谷平原的水稻土起源于河流冲积物或洪冲积物;第四纪红
土、丘陵山区的水稻土起源于各种岩石风化的残积物或坡积物或再积物。水稻土划分为渗育型、潴育型、脱潜潴育型和潜育型水稻土4个亚类。
黄泥田土属面积138170亩,零星分布于各丘陵、低山的岗背或上坡地。海拔20~600米不一。起源的成土母质为各类火山喷出岩风化的残坡积物,多由红壤、黄红壤、黄壤土经人工开垦种植水稻发育而成。本土属全土层厚薄不一,土色不一。质地受起源母岩的影响而有显著差异。呈酸性或微酸性。本土属根据母质特性、分布海拔高程,分为山地黄泥田、山地黄粘田、黄泥田、砂性黄泥田、白砂田、黄粘田等。黄泥田处于岗背或上坡地,以山塘水库灌溉为主,因水源不足,易遭旱灾,多为“靠天田”。该土属泡水耕作土壤易糊烂,保肥性适中。因田块小,落差大,往往影响耕作质量。
钙质紫泥田土属面积12301亩,较集中分布于新嵊和诸暨盆地边缘的低丘岗地或剥蚀面上,海拔均在150米以下。成土母质为白垩纪石灰性紫(红)色砂(页)岩风化的残坡积物,由石灰性紫砂土发育而成。本土属全土层厚度不一,土色保持母质的色泽,质地为粘壤土,上下层较均一。多含细砂和粉砂,耕层呈微酸性,底土层呈中性或微碱性,有微弱石灰性反应。本土属根据质地分为钙质紫砂田、钙质紫泥田两个土种。
黄筋泥田土属面积20326亩,主要分布在嵊县长乐江河谷边缘的低丘缓坡地,海拔70米以下。黄筋泥田起源于第四纪红土,系开垦水稻历史较短的平缓梯田,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以山塘水库灌溉为主。全土层深厚,层次分化不明显。仅有黄筋泥田1个土种。黄筋泥田耕作层较浅薄,心土层紧实,作物扎根浅,麦类后期易倒伏。保水保肥性一般,供肥性差,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钾,早稻前期易发僵,后期早衰。大麦酸害严重,产量较低。
红泥田土属面积59663亩,主要分布在新昌、嵊县两县的的玄武岩台地和低丘缓坡,海拔150米以下。红泥田起源母质为玄武岩、凝灰岩和片麻岩风化的残坡积物,由红粘土、红泥土和红松泥等红壤发育而成。种植水稻历史较长,多系梯田。全土层深厚,质地粘重,粘粒含量高,酸性较强,色泽上层较下层暗。根据母质类型分为红泥田、红松田、红粘田3个土种。该土属耕性差,干耕板结,湿耕粘韧。耕耙后立即播种易产生沉苗现象。土壤有机养分分解慢,缺磷缺钾,早稻发僵,种植大麦易发生酸害。
黄油泥田土属面积仅6069亩,主要分布于诸暨五一、应店街等石灰岩低丘缓坡,海拔100米以下。黄油泥田由石灰岩土发育而成,仅黄油泥田1个土种。该土属质地上下一致,较为粘重,土色暗,有油脂光泽。黄油泥田耕性差,适耕期短。湿耕时,土粒分散,干耕坚硬块大,现耕现种沉苗。土性冷,保肥性差,磷易被土壤所固定,钾易流失,早稻前期易发僵。
棕泥田土属面积55017亩,主要分布于新昌、嵊县玄武岩台地边缘的丘陵岗背与剥蚀面上,多呈环形带状,母质为玄武岩风化的残坡积物,由棕泥土发育而成。根据母质来源不同,分为棕泥田、硅藻白土田2个土种。本土属全土层厚薄不一,质地粘重,上下均匀,代换性盐基总量较高,色泽较暗。棕泥田耕作性能不良,适耕期短,干时板结开裂,遇水粘糊,可塑性大。供肥保肥性较为协调。
培泥砂田土属面积216535亩,主要分布在曹娥江、浦阳江中下游两侧的河漫滩地和各支流下游河谷展宽处。在河道连片处常有连片分布,海拔在50米以下。培泥砂田起源于近代河流冲积物,垦种历史较短,土体发育处于初期阶段。根据质地不同,分为培泥砂田、砂田2个土种。本土属全土层深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