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文学常识语文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文学常识语文

第一部分:文学基础知识1. 什么是文学?文学是人类用语言艺术的形式来创造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历的产物。

文学一般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多种形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按照形式、内容、时代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形式可分为散文、诗歌、戏剧等;按照内容可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儿童文学等;按照时代可分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等。

3. 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包括情节、人物、语言、风格等。

情节是文学作品的骨架,人物是情节的承载者,语言和风格是作品的表达方式,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

第二部分:古代文学常识4.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我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山海经》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古代文学的特点和风貌,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古代文学的特点古代文学注重形式和韵律,在表达方式上追求华丽而优美的辞藻和修辞,同时也注重表现力的深邃和内涵的丰富。

古代文学的主题多是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对人性和命运的探索。

第三部分:现代文学常识6. 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我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家》、《白鹿原》、《骆驼祥子》等,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表现出了现代文学的特点,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现代文学的特点现代文学注重现实的表现和人性的探索,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同时也倾向于更加真实和自然的语言风格。

现代文学的主题涉及社会、人性、道德等多个方面,更加贴近当代人的生活和情感。

第四部分:文学作品的分析8. 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从情节、人物、语言、风格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9. 文学作品的欣赏技巧在欣赏一部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注意作者的写作技巧、作品的语言风格、人物的形象塑造等方面,从中体会作品的美学意义和文学价值。

结尾: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文学常识语文的相关内容,通过对文学基础知识、古代文学常识和现代文学常识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也能够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1.《藤野先生》。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文体常识: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中心内容: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要是本仙台学医时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断,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他的深切怀念。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文章叙事线索:明线,以作者与藤交往的过程来组材;暗线,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来贯穿。

2.《我的母亲》。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了一定的贡献。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

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主要著作有:《胡适文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

《我的母亲》文体常识:传记及自传:传记指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分自传和他传。

自述生平的叫自传;由别人撰写的叫他传。

自传的写作应注意真实、完整、突出重点。

文题理解:中心内容:本文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通过饱含深情地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切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品质,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3.《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著有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等文题理解:“我的的第一本书”是指作者童年时代用过的有特殊意义的小学教科书,也是指作者人生的第一课。

作者以此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代苦难的读书生活。

中心内容:本文记述了“我”第一本书的故事,它有着不寻常的经历,是“我”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本书。

作者通过这第一本书讴歌了人间真情,表达了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4.《列夫•托尔斯泰》。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文学三大元素:人、物、情。

2.文学的基本特征:表现美、表现性、表现思想。

3.文学的三种基本形式:诗歌、散文、戏剧。

4.文学的表现手法:写实、写意、虚构。

5.文学的流派:唐诗、宋词、元曲、近体诗、散文、小说、戏剧等。

二、古代文学1.《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楚辞》:又称《离骚》,是楚国的诗歌总集,包含了屈原等人的作品。

3.唐诗:唐代的诗歌,以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最为著名。

4.宋词:宋代的诗歌,以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最为著名。

5.元曲:元代的戏曲,以《西厢记》、《长生殿》等作品最为著名。

三、现代文学1.近体诗:以五言、七言为主要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和文化。

2.散文:紧密联系生活,以表现生活为主要目的。

3.小说:形式多样,以情节为主要元素,主要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

4.戏剧:以人物、情节、语言、动作为表现手段,反映社会历史和现实。

四、修辞1.比喻:用A类事物描绘B类事物,比如“太阳像一轮火球”。

2.拟人:将非人的事物拟人化,比如“月亮的脸儿”。

3.对称:通过句子结构和词语的安排形成对称的效果,比如“朝如青丝暮成雪”。

4.排比:通过相同的句式结构和语气调节,使文体更为优美。

5.夸张:夸大事实,以表现强烈的感情。

五、文学常识1.文学三大元素:人、物、情。

2.文学的基本特征:表现美、表现性、表现思想。

3.文学的三种基本形式:诗歌、散文、戏剧。

4.文学的表现手法:写实、写意、虚构。

5.文学的流派:唐诗、宋词、元曲、近体诗、散文、小说、戏剧等。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其中的精髓,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常总结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常总结

八年级上册语文的文学常识总结如下:
1. 作家作品:
- 《消息二则》的作者是毛泽东。

- 《藤野先生》的作者是鲁迅,他的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
夕拾》等。

- 《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是朱德。

-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 《美丽的颜色》的作者是艾芙·居里,居里夫人的次女。

2. 文体常识:
- 新闻,又称消息,它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
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
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一些文学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相关的教材和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与记忆方法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与记忆方法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与记忆方法前言语文学习中,文学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本文将为您介绍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的内容以及记忆方法。

一、文学常识的内容1. 文学类别在文学常识中,文学类别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将文学类别分为诗歌、散文、小说三个大类,并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和风格。

同时,还会进一步细分这三种文学类别。

例如,在诗歌类别中,还有古诗、近代诗等不同的形式;而在小说类别中,也有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不同的类型。

通过学习这些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欣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2. 文学名著文学名著是指那些具有代表性、影响深远并被广泛传颂的文学作品。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将文学名著分为古代名著和现代名著两类,并列举了一些重要的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对于这些文学名著的了解,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3.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在文学作品中运用的一种表达技巧。

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介绍了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学习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并提升我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二、记忆方法对于这些繁多的文学常识,如何进行记忆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深印象:1. 制作笔记在学习文学常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制作笔记。

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可以帮助我们加深记忆,同时也便于日后复习。

2. 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知识结构表达方式。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将文学常识的相关内容形成一个整体,并清晰地表达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学常识。

3. 运用网络资源除了教材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记忆。

例如,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和阅读相关的文学名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们的内容。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文学常识一、文学的定义1. 文学是人们用语言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2. 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

二、文学的分类1.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文学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和小说三种主要形式。

(1)诗歌:以抒发情感、表现思想为主要目的,注重对语言的艺术加工。

(2)散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语言通俗自然。

(3)小说:以虚构故事为主,内容丰富多样。

三、文学的特点1. 文学作品具有艺术性,即作者在创作中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加工,使作品具有审美价值。

2. 文学作品具有真实性,即作品虽为虚构,但却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情感态度。

3. 文学作品具有生活性,即作品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反映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4. 文学作品具有时代性,即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四、文学的意义1.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可以带给人们审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2. 文学作品可以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启迪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3. 文学作品也可以成为人们用以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载体,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五、诗歌的鉴赏1. 诗歌是一种高度压缩的语言艺术,要理解诗歌需要注意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节奏。

2. 诗歌的鉴赏需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来解读。

3. 需要多读诗歌,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六、散文的鉴赏1. 散文是一种口语化的文学形式,要善于品味散文中的文字、情感和意境。

2. 散文的鉴赏需要对作者的生平、思想观念和语言风格有所了解。

3. 要培养对散文的审美情感和鉴赏感,提高对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七、小说的鉴赏1. 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体裁,要理解小说需要关注情节、人物和背景。

2. 小说的鉴赏需要对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和文学成就有所了解。

3. 要注重对小说的表达方式、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进行分析,提高对小说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完整版)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版)

(完整版)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版)

(完整版)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版)本文档旨在整理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文学常识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 文学常识的概念及重要性文学常识是指文学领域内的基本知识和常见概念。

掌握文学常识对研究语文、阅读文学作品以及文学鉴赏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文学常识的分类文学常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文学流派- 古代文学流派: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 现代文学流派:如小说、散文、戏剧等。

2.2 文学作品- 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 现代文学作品:如《围城》、《活着》、《平凡的世界》等。

2.3 文学名著及作者- 古代文学名著:如《论语》、《道德经》等。

- 现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鲁迅全集》等。

2.4 文学史及代表作家- 古代文学史:如唐宋八大家、明清白话小说等。

- 现代文学史:如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派文学等。

3. 文学常识的研究方法研究文学常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3.1 阅读经典作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其中的文学常识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3.2 研究文学史研究文学史可以对不同文学流派和作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学常识。

3.3 参与文学讨论在课堂或社交平台上参与文学讨论,与他人交流意见和看法,拓宽自己的视野。

4. 总结文学常识是研究语文和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通过研究文学常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和思考,将常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以上是本文档关于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的整理,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总结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总结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总结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总结:
一、古代作家
1.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左丘明。

2. 《石匮书》和《史记》并称“史传”,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3.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是西汉的刘向。

4.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5.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

二、近现代作家
1.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他的小说、散文、随笔、翻译以及长篇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

2.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他的小说《子夜》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3.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他的小说《茶馆》和《骆驼祥子》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4.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他是现代中国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代表作有诗集《女神》等。

5.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她是现代中国著名的女作家、翻译家,代表作品有《寄小读者》等。

三、外国作家
1. 莫泊桑,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2. 杰克·伦敦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荒野的呼唤》。

3. 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演说家,他的代表作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4.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

5. 泰戈尔是印度诗人,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品有诗集《飞鸟集》。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1、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特写(如《“飞天”凌空》)、通讯(如《一着惊海天》)。

2、狭义的新闻,指消息,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3、消息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短小精粹。

4、消息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洁、客观(但也会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5、《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爱国之情。

6、《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选自《水经注》,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既是地理名著,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7、《三峡》通过描绘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8、《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思想家,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9、《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本文作于贬官黄州期间,表达了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10、律诗,近体诗的一种。

通常每首8句,每句5个字或7个字,分别为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要对仗。

1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

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采访了很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发、徐海东等。

12、《红星照耀中国》,还收集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壮举。

13、《红星照耀中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14、说明文,按照说明对象,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一、新闻类1. 新闻的定义与结构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有时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总结,有时则会对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等。

2.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准确无误,不能虚构、夸张。

时效性:新闻要及时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

准确性:新闻语言要准确,包括对事实的表述、数据的引用等。

简明性:新闻要简洁明了,用最短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二、散文类朱自清(1898 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茅盾(1896 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三、说明文类茅以升(1896 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叶圣陶(1894 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四、诗歌类崔颢(约704 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王维(701 761,一说699 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诗人、画家。

1. 作者及作品简介这部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重点文学常识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重点文学常识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重点文学常识归纳总结第一单元1.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

2.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3.诺贝尔,瑞典(国籍)化学家、工程师。

第二单元1.《藤野先生》选自鲁迅(人名)的《朝花夕拾》。

2.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3.米开朗琪罗,意大利(国籍)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诗人。

4.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白夜》《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5.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第三单元1.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2.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有《陶隐居集》。

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4.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5.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朝代)诗人。

6.崔颢,唐代(朝代)诗人。

7.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朝代)诗人。

著有《白氏长庆集》。

8.曹植,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

第四单元1.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

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2.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第五单元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

第六单元1.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3.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

4.《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八年级上语文文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语文文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语文文学知识点在八年级上的语文学习中,文学知识点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文学知识点涉及到文化、历史、社会、思想等领域,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将重点介绍八年级上语文中的文学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八年级上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部分古代文学作品和相关知识点。

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学习这部作品,不仅能了解小说的构思、情节、人物和语言表现等方面,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2.《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又一经典之作,是一部带有浓郁神话色彩的小说。

学习这部作品,不仅能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和语言表现等方面,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

3.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它的语言优美、造诣高深,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在八年级上,我们学习了一些著名的唐诗,如《静夜思》、《登高》等,不仅能欣赏这些诗歌的美妙之处,更能了解唐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内容。

二、近代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在八年级上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现代文学的相关知识点。

1.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现实。

在八年级上,我们学习了鲁迅的《狂人日记》等作品,不仅能了解他的思想和文学风格,还能了解中国现代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2.《茶花女》《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和人性的蜕变。

在八年级上,我们学习了这部小说及其改编的歌剧《茶花女》,不仅能了解它的情节、人物和语言表现等方面,还能了解西方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三、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知识点,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八年级上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些文学鉴赏的知识点。

1.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中常用的表现手段,它能够营造出绚丽的语言艺术效果。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古代文学基本知识1. 古典文学:指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等。

2. 韵文:指讲究韵律的文学形式,如诗词曲等。

3. 散文:指不讲究韵律的文学形式,如古文、笔记小说等。

4. 寓言:指用虚构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的文学形式。

5. 史书:指记录历史的书籍,如《史记》、《汉书》等。

二、现代文学主要流派1. 写实主义:以真实的描写为主要特点的文学流派。

2. 浪漫主义: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要特点的文学流派。

3. 现代主义:以反传统、反理性为主要特点的文学流派。

4.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描写社会现实为主要特点的文学流派。

三、重要作家及其作品1. 鲁迅:《呐喊》、《狂人日记》等。

2. 老舍:《茶馆》、《骆驼祥子》等。

3. 巴金:《家》、《春》等。

4. 茅盾:《子夜》、《春蚕》等。

四、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1. 小说:通过虚构的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

2. 散文:自由灵活的文学形式,可以抒发情感、描写景物、叙述事件等。

3. 诗歌: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特点的文学形式,通过节奏和韵律来表达情感。

4. 戏剧: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示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文学形式。

五、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1. 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分析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特点。

3. 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经验进行鉴赏。

4. 注意作品的文采和表达技巧。

六、阅读理解技巧1. 把握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

2. 注意细节描写和关键词语的含义。

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关系。

4. 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和修辞手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一、文学常识1.作者及作品o陶渊明: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代表作《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o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作品如《新闻两则》。

o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人物,代表作《芦花荡》、《荷花淀》等。

o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友与敌》等。

o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o聂华苓:美籍华裔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等。

o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背影》、《绿》、《春》等。

o鲁迅:原名周树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2.文体知识o新闻:又称消息,特点为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结构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新闻六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o小说:按内容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三要素为人物、情节、环境。

情节又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小说还有序幕和尾声。

o通讯:分为事件通讯、人物通讯、工作通讯,是新闻的一种。

《蜡烛》属于事件通讯中的战地通讯。

o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奇妙的克隆》等,主要目的是介绍知识、阐明事理。

二、重点课文及知识点1.《桃花源记》o基础知识:理解文中关键字词如“缘”、“夹岸”、“落英”等的意思。

o内容理解:掌握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人物性格特征,理解作者通过桃花源所表达的理想社会。

o名句赏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社会环境安定平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现人民生活恬适。

2.《核舟记》o通假字:如“诎”通“屈”,“衡”通“横”等。

o重点词语:理解“奇巧”、“径寸”、“为”、“罔”等词在文中的含义。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选自《人民日报》。

2、芦花荡(孙犁)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其中《荷花淀》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本文选自《孙犁文集》。

这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都很有特色。

人物形象鲜明,很有点传奇色彩,如文章开头部分先写环境的险恶,再写老头子的业绩,文章结尾部分先把老头子的决心写成难以置信的“大话”,再写他出奇制胜的英雄行为。

倔强的个性,奇崛的情节,富有传奇的情趣。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第二单元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选自《朝花夕拾》。

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7、背影(朱自清),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文中写回家奔丧,写在南京游逛,都一笔带过,因为这些跟主题关系不大。

详写送行的过程,其中也分主次,买橘子的过程写得较详细,写背影的笔墨,又特别详细。

可见,详略的原则是为了突出主题。

文章的特色还在于细微之中见真情——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9、老王(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

10、信客(余秋雨)作品:《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本文选自《秋雨散文》。

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第三单元1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

13、苏州园林(叶圣陶)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

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作品:童话《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

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文学常识】作者是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重点字词】1.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2.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3. 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4. 至于夏水襄陵: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5.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6. 虽乘奔御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7. 不以疾也:疾,快。

8. 则素湍绿潭:素湍,白色的急流。

9. 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

10. 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

11. 飞漱其间: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2. 清荣峻茂:清,水清。

荣,茂盛。

峻,山高。

茂,草盛。

13. 良多趣味:良,甚,很。

14. 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15. 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

16. 属引凄异:属,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惨悲凉。

17. 空谷传响:响,回声。

18. 哀转久绝:绝,消失。

【句子翻译】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6.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每逢天刚放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学常识整理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学常识整理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学常识整理1.《消息二则》(1)XXX,,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2)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个部分。

消息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XXX(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

(2)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3.《“飞天”凌空》新闻特写,记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1.7秒,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是记者XXX、XXX写作的新闻。

4.《一着惊海天》通讯,再现了我国航母舰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宏大场面。

5.《藤野师长教师》选自《朝花夕拾》,作者XXX,原名XXX,字豫才,有名文学家、思想家和反动家。

1918年5月,初次用“XXX”为笔名,揭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著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小说集《呐喊》《旁皇》,杂文集《华盖集》《坟》等。

6.《回想我的母亲》XXX,字玉玠,四川仪陇人,革命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袖。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7.《列夫·托尔斯泰》(1)XXX,奥地利著名作家、传记作家。

学过他的作品《伟大的悲剧》。

作品有小说《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2)XXX,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8.《美丽的颜色》(1)传记,描写的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名科学家XXX。

XXX(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昆明的雨》作者是 汪曾祺 , 江苏高邮 人,中国当代著名的 作 家、 散文 家、戏剧 家, 京 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其散文《 端午 的鸭蛋 》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选自《汪曾 祺全集》
看第五单元课文 相关文学常识后回答问题
第五单元 文学常识填空
• 18、《中国石拱桥》的作者_茅以升_, 字_唐臣_,江苏镇江人。是我国著名的 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了由中国人自 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_ 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_。根据说明对象 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_事物说明文__ 和_事理说明文__,说明的顺序通常有 _时间顺序__、_空间顺序__、_ 逻辑顺序__ 。说明文的语言可平实,可 _生动__,本文是一篇_平实_说明文。
• ②《春望》的作者是杜甫(712-770),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 圣”,其诗被称为“诗史”。这首诗从望景色 始,又以望者的情态作结。通过眺望沦陷长安 的破败景象,抒发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 的感情。 《春望》选自《杜甫译注》
•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 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 诺贝 尔(1833—1896),瑞典(国)化学家、 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 炸药的发明者。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 时间是1901年12月10日, 地点在瑞典 的斯德哥尔摩,人物是瑞典国王和挪 威诺贝尔基金会。
• 3、《“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记 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1.7秒,体 现了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洋溢 着满满的自豪感和爱国情。选自《光明日 报》
• ③《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是李贺(790-816), 字长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 有“诗鬼”之称。本诗运用夸张手法,渲染了 凝重而惨烈的战斗气氛,表现了边塞将士的高 昂士气和爱国热情,借以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 志。选自《李贺诗歌集注》
• ④《赤壁》的作者是杜牧(803-约852),字牧 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 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 有《樊川文集》。《赤壁》这首咏史诗借助东 汉末年英雄成败之事,从反面落笔,用二位美 女的命运来说明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的 影响。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还 曲折地表现出诗人报国无门的激愤。选自《樊 川诗集注》
• 12. ①吴均,南朝梁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好 学有才。他通史学,私自撰写了《齐春秋》。 本文虽名“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 行旅所见的信,实际上描写的是富春江雄奇秀 丽的景色。
• ②骈文,是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是与散 文相对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 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讲究对仗 工整,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 故被称为“骈体”,也称“骈俪文”或“骈偶 文”。《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
• 15、《白杨礼赞》选自《 见闻杂记 》。 雁冰 , 代表作《 子夜 》、《 林家铺子 》等。 处女作《 蚀 》,由《 幻灭 》、 《 动摇 》、 《 追求 》三部分组成。后 来,又写成农村三部曲,包括《 春蚕 》、 《 秋收 》、《 残冬 》三部。
• 20、《 蝉 》选自《 昆虫记 》,作者 法 布尔 , 法 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是 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被世人称为“ 昆虫界的荷马 ”,“ 昆 虫界的维吉尔 ”。著有被誉为“昆虫的史 诗”的昆虫学巨著《 昆虫记 》。
• 21、《梦回繁华》作者 毛宁 ,介绍了
《 清明上河图
• ⑤《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 山居士,唐代大诗人。此诗通过对西湖早 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 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 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选自《白居易 集》。
看第四单元课文 相关文学常识后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 文学常识填空
14、《背影》选自《朱自清全集》
•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 ,字佩弦 , 江苏扬州 人, 散文 家、 诗人、学者 。散 文代表作有《匆匆 》、《荷塘月色》等。
• 《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 《 昆虫学札记 》和《 昆虫世 界 》,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 法 国杰出 昆虫学 家 法布尔 的传世佳作,亦 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文 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被誉为 “ 昆虫的史诗 ”,鲁迅把它奉为 “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
• ⑤《渔家傲》的作者是李清照(1084- 约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 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 代表。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漱玉 词》辑本。《渔家傲》通过对梦境的 描述,抒发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 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 她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选自《李清照 集笺注》
• 23.《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思 想家,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思想上崇尚虚无缥 缈。今存《列子》共8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 寓言和神话传说。
24、《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 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 家、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为《史记》。
•《史记》是我国历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 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 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 的文学价值。
• 25.诗词五首 ①《饮酒》选自《陶渊明集》
• 《饮酒》的作者是陶渊明(约365-427),名 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 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 田园诗派的鼻祖。这首诗主要写诗人自己在乡 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充分表达出他对官 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 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再 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的宏大场面,表现了人们 自豪激动 的心情, 表达了热烈赤诚的 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 选自《人民海军报》
看第二单元课文 相关文学常识后回答问题
第二单元 文学常识填空
• 6、《藤野先生》 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是鲁迅。他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 树人,字豫才,第一篇白话 《狂人日 记》。著名作品集有散文集《朝花夕 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 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 《坟》等。
本文选自《桥梁史话》
19、《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
• 《苏州园林》的作者 叶圣陶 ,原名 叶绍钧 ,字 圣陶 ,江苏苏州人,我 国现代 作家 、_教育家__、_编辑家 _。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 《 倪焕之_》 _,童话集__《稻草人》 _、_《古代 英雄的石像》__等。本文的原题为《_ 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
•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 者在文中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出了三 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 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选自《水 经注校证》
11、《答谢中书书》作者 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 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 7、《回忆我的母亲》是篇叙事散文, 作者是朱德 ,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
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 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选自《朱德 选集》
• 8、《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 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 小说家、 传记作家, 我们学过他的《伟大的悲剧》。 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
• 9、《美丽的颜色》的体裁是__传记 _, 描写的是 两 次获得诺贝尔奖的_波兰 __国的著名科学家 居里夫人 __ ,作者 是她的小女儿 艾芙·居里 。 选自 《居里夫人传》
看第三单元课文 相关文学常识后回答问题
第三单元 文学常识填空
• 10.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 县(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撰 《水经注》四十卷,该书文笔隽永,描写 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 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 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有《东 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他与唐 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辙、王 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看《红星照耀中国》、 《昆虫记》相关文学常识
回答问题
名著导读填空
•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西行漫记 》 是 美 国著名记者 埃德加·斯诺 的不 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 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 自 1936.6 至 1936.10 在中国西北革命 根据地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 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 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 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 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这一画作,描摹
北宋 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
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古
代生活的想象。选自《中外绘画名作八十
讲》
看第六单元课文 相关文学常识后回答问题
第六单元 文学常识填空
• 22.《<孟子>三章》选自《孟子译注》
•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学 派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 称为“孔孟”。《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 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 人共同编著的。它和《论语》《大学》《中庸》 一起合称为“四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