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水浒传》中的“忠义思想”
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解读
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解读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体现了丰富的忠义精神。
本文将从主要人物和情节两个方面,对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进行解读。
一、主要人物的忠义精神1. 曹孟德:水浒传中的第一英雄人物,他出身低微,却凭借自己的智谋和胆识一步步成为一方霸主,是一个充满野心和欲望的人物。
然而,在面临困境时,他选择了忠义,对待义士慷慨相助,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2. 宋江:水浒传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个拥有强烈正义感和忠诚精神的智勇双全的英雄。
他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义士,以义兵的名义起兵反抗不公,保护百姓安居乐业,体现了他的忠义情怀。
3. 林冲:水浒传中的铁枪神林冲,他以勇猛善战而闻名,但他更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和强烈正义感的人。
在受到冤屈时,他选择了忍辱负重,不为个人私仇而背叛忠义原则,最终得到了正义的伸张。
二、情节中的忠义精神1. 梁山泊义士的聚义:当宋江成立梁山泊义军的时候,他以义为名,吸引了许多有正义感的义士加入他的队伍。
这些义士们纷纷抛弃了个人的名利,选择了投身梁山泊,为百姓的安宁和社会的正义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 林冲托付花荣抵抗官兵:当林冲成为朝廷的亡命之徒时,他将自己的妻儿托付给好友花荣。
花荣为了守护林冲的家人,毅然面对了朝廷派来的官兵,并最终为了兄弟义气烈士般牺牲,彰显了他对忠义的坚守。
3. 宋江的招贤纳士:为了打败朝廷的麻烦,宋江不仅仅依靠武力,还通过招贤纳士来扩充他的队伍。
他以不问出身、不计较过去为标准,只要有志向并有忠义之人,都可以纳入他的麾下,这体现了他对于忠义的追求。
三、忠义精神的现实意义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更是对于人性中最高尚的追求的体现。
忠义精神教导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诱惑,我们都应该坚守正义与忠诚,不为私利而背叛忠义,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公正正义而奋斗。
忠义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句话总结水浒传核心思想
一句话总结水浒传核心思想《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忠义”为核心思想,在描绘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中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民对正义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触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水浒传》以无数英雄豪杰为主人公,通过他们的斗争与奋斗,展示了各种不同的个性、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其中最突出的核心思想就是“忠义”二字。
忠意呈现在每个主人公身上,无论他们是草寇还是抗倭英雄,他们都秉持忠于国家、忠于天子的忠义之心,为正义与公道而战。
他们通过招兵买马、组织起义、打击贪官污吏等方式,希望能够改变那个深受压迫的社会现实,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水浒传》中的忠义观念体现在每个英雄身上,他们以忠诚为待人处事的准则,不断努力为国家、为人民贡献力量,体现了他们对家国、对正义的热忱之心。
例如,林冲在梁山组织起义前,曾向梁山一众义士发表感慨:“对不起祖国,对不起汉家江山!”。
同时,《水浒传》也通过描绘一些腐败官员的聚敛贪污等恶行,批判了封建社会中的黑暗现象。
忠义观念的凸显和腐败现象的揭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现了《水浒传》的核心思想。
李逵、关胜、武松等人在面对贪官污吏的时候毫不畏惧,不惜舍身勇敢面对,他们敢于正面挑战权贵,为百姓申冤。
他们通过对抗腐败的行为,彰显了忠义之心,以身作则,以生命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此外,忠义思想还体现在水浒英雄们之间的相互帮助、守望相助的精神上。
他们组织起义,结成义军,共同对抗腐败和黑暗势力,用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凝聚力量,共同战斗。
在梁山泊的这个大家庭里,英雄们相互信任、互相支持,有时甚至为了救助同伴舍弃了自己的性命。
他们的友谊和团结精神表达了对忠义的崇尚,彰显了忠诚和道义底线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水浒传》的核心思想是“忠义”,通过英雄们对国家、人民和正义的忠诚与奉献,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呼唤社会的正义与公平,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在这个作品中,忠义既体现在英雄们的思想和行动中,也体现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崇尚忠义的传统价值观,让人们思考和反思社会的不公与不义,呼吁人们向往和追求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
水浒传中忠义的理解
水浒传中忠义的理解《水浒传中的忠义:为兄弟两肋插刀》在《水浒传》里,忠义那可是贯穿始终的主题。
啥是忠义?看看那些梁山好汉就知道啦!就说鲁智深吧,那可真是个忠义的好汉。
金翠莲被镇关西欺负,他路见不平一声吼,三拳打死了镇关西。
这可不是冲动,这是他心中的正义,对弱者的同情和保护,这就是忠义的表现。
他为了一个不相识的女子,不顾自己的安危,这就是义!还有武松,为了给哥哥武大郎报仇,不惧西门庆的权势,手刃仇人。
哪怕知道会因此惹上大麻烦,他也在所不惜。
这是对亲人的忠诚,是对兄弟情的坚守,这就是忠!梁山好汉们聚在一起,不就是因为大家都有一颗忠义的心嘛。
他们互相帮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这种忠义之情,让他们成为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团体。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该有这样的忠义之心。
对朋友要真诚,看到不公平的事要敢于出手相助。
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里的忠义:生死与共的情谊》读《水浒传》,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那里面的忠义之情。
像宋江和李逵,那真是铁打的关系。
李逵这人性子急,脾气暴,但对宋江那是忠心耿耿。
宋江说啥他都听,哪怕是去死,他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还记得攻打方腊的时候吗?兄弟们死伤无数,可大家没有一个退缩的。
为啥?就因为他们心中有忠义,他们要为了梁山的荣誉,为了兄弟们的情谊去拼杀。
林冲被高俅陷害,走投无路。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他,一路护送。
这就是忠义,在朋友最危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不离不弃。
这种生死与共的忠义,不是嘴上说说的,是要用行动去证明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希望能有这样的朋友,在困难的时候拉我们一把,和我们一起面对。
《聊聊中的忠义:忠诚于内心的信仰》《水浒传》里的忠义啊,那得好好说道说道。
比如说吴用,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他选择跟随宋江,为梁山出谋划策,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份对正义的追求,对兄弟情的珍视。
这就是忠诚于自己内心的信仰。
再看卢俊义,原本是个大员外,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但他被梁山好汉的义气所感动,毅然上了梁山。
《水浒传》中的忠诚与义勇精神
水浒传中的忠诚与义勇精神介绍《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之一,由施耐庵所创作。
这个史诗般的故事讲述了108位好汉在梁山泊起义抗击腐败的官员和不公正的社会制度。
整部小说以其丰富多样的角色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情节而闻名,其中体现着丰富而深刻的忠诚与义勇精神。
忠诚精神《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具有强烈忠诚精神的角色。
他们出于对朋友、家族或国家的忠诚,不顾自身利益,坚定地站在正义一方,并以牺牲自我的方式来捍卫原则与信仰。
- 杨志:杨志是一个非常坚定的人,他老实巴交、处世稳重。
他投身梁山泊起义军时,并没有为自己谋求什么功名利禄,只是出于对朋友宋江和对社会上不平等待遇感到愤怒。
他始终保持着对朋友和正义事业无比的忠诚。
- 林冲:林冲是一个憨厚善良的人,但他对友情和义气有着强烈的追求。
在面对困境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身梁山泊起义军,而不是为了自己逃避。
他的这种忠诚精神体现在与好兄弟花荣、柴进等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上。
义勇精神《水浒传》中也展示了众多角色所具备的义勇精神。
这些人物敢于挑战权威,勇敢无畏地面对困难和危险,为仕途、家族、友谊或者民族奋斗到底。
- 宋江:宋江是一个极具领导能力和正直品质的人物。
他能够团结众多英雄好汉,并带领他们一同抵抗不公与腐败。
宋江以自己的行动激励着其他梁山好汉,鼓舞着大家坚持正道,体现了敢于挑战权威和为理想而奋斗的义勇精神。
- 鲁智深:鲁智深是一个具有极高武功和正义之心的人物。
他在梁山泊起义军中以他的勇猛战斗和对公正事业的执着贡献了许多。
他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并不改变自己内心的正直,体现了义勇精神。
忠诚与义勇精神的影响《水浒传》中塑造的忠诚与义勇精神,对当代社会仍然产生深远影响: 1. 激发社会正能量:忠诚与义勇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助人为乐的品质,它们激发出社会上许多普通人们对于真理、正义和善良行为的追求。
2. 弘扬家国情怀:这些精神代表了对家族、友谊和民族土壤连结的较高层面情感。
它们提醒我们要珍视亲情友爱,同时对个人利益和集体目标有一个充分审度。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以忠义思想为主题贯穿全书。
忠义思想包含了对忠诚和义气的崇尚,并表现在人物的行动和人物关系中。
1. 忠诚:《水浒传》中的众多人物都展现了对忠诚的追求。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08位好汉,他们为了保卫山寨和民众的利益,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反抗腐败官府的斗争中。
他们舍弃了个人的享受和幸福,选择了为民众和正义而奋斗的道路。
这种忠诚表现在他们对自己的职责的忠实履行,对山寨和战友的忠心耿耿。
2. 义气:《水浒传》中的人物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义气情感。
好汉们出生入死,同甘共苦,血战不死的事迹展示了他们对义气的高度追求。
他们不仅相互帮助、关心,而且甘愿为义气而牺牲自己。
《水浒传》中的哥哥之情、结拜兄弟情、兄弟姐妹之情都是义气的具体表现。
3. 对忠义的讴歌和赞美:《水浒传》通过描绘忠诚和义气的形象,来讴歌和赞美这种品德。
书中多次强调了忠诚和义气的重要性,称赞了这种品德的高贵和伟大。
例如,在描写豪杰死后的墓志铭中,总结了他们的忠义行为,抒发了悼念之情。
整部小说通过描述这些忠义形象,鼓励人们学习他们的品质并追求忠诚和义气。
总之,《水浒传》中的忠义思想展示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忠诚和义气的追求和崇尚。
这种思想通过塑造众多的忠诚义气的形
象,来表达对这种品德的赞美和推崇。
同时,这也激励着读者追求忠诚和义气,为正义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探究
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探究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热爱文学的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其中,忠义精神是水浒传的核心主题之一,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之中。
本文将探究水浒传中所体现的忠义精神,并对其内涵和启示进行解析。
一、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充满了忠义精神的光芒。
宋江作为水浒集团的领导者,他率领的水浒义士们坚决抵制了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保护了老百姓的利益。
他们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奋起,为正义而战,展现了忠义之风。
二、忠义精神在故事情节中的体现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充斥着各种形式的忠义精神体现。
在宋江被逼成为山寨头领后,他与众义士一起组建水浒帮,为天下苍生而战。
他们保护良善,救助受苦受难的百姓,展现出强烈的忠义情怀。
三、忠义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水浒传中所体现的忠义精神对于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首先,忠义精神告诉我们要保持对正义的坚守,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公平和公正。
其次,忠义精神提醒我们要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勇于奉献,有意识地为他人谋福利,推动社会的进步。
四、忠义精神在个人生活中的实践不仅在故事情节和社会层面上,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也给予了我们在个人生活中的实践指导。
忠义精神鼓舞我们要对家庭、朋友和社会怀有一颗忠诚的心,时刻保持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同时,它也要求我们要始终坚守对自己的承诺和信义,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五、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与其他文化作品的异同水浒传中所展现的忠义精神与其他文化作品中的忠义精神有着异同之处。
相较于西方文化中注重个人英雄主义的精神,水浒传中的忠义关注的是集体的利益和整体的福祉。
同时,这种忠义精神不仅体现在主人公身上,也融入到其他各个角色和故事情节之中。
六、忠义精神的现代传承与发展在当代社会,忠义精神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家庭等各个领域都需要忠诚和友爱的精神支撑。
因此,我们应当通过积极践行忠义精神,将其发扬光大,并继承下去。
水浒传忠义的体现
水浒传忠义的体现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108位英雄好汉的故事。
其中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忠义。
在这部小说中,忠义的体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义气。
义气是忠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在《水浒传》中,好汉们的义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林冲为了保护好友花荣而不惜犯下杀人之罪,宋江为了救助好友在封建官僚中被迫辞职等等。
第二,忠诚。
忠诚是忠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水浒传》中,许多好汉都表现出了对朋友、对家庭、对国家的忠诚。
比如,武松为了为兄报仇,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晁盖为了为父报仇,不惜忍辱受尽屈辱。
第三,仁爱。
仁爱是忠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水浒传》中,好汉们不仅相互之间表现出了仁爱之情,还表现出了对弱者的仁爱。
比如,宋江救助了被迫害的良民,李逵救助了受欺凌的妇女,一干好汉都表现出了对弱者的保护和关爱之心。
总之,《水浒传》中忠义的体现贯穿始终,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它告诉我们,忠义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 1 -。
探寻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
探寻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忠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美德之一,而《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展现了许多忠义精神的典型形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寻《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思想。
忠义精神是《水浒传》的核心主题之一,无论是梁山好汉的义举还是他们对自己家族的忠诚,都彰显了他们对忠义的追求。
首先,武松所体现的忠义精神可谓经典。
他为了报复李逵刺死自己嫂子的仇恨,不惜放弃熟悉的生活环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报仇之路。
他对李袖的绝对信任,以及他对兄弟情谊的执着追求,都成为了忠义的表现。
其次,晁盖也是《水浒传》中一个充满忠义精神的角色。
虽然他当初是因为被冤枉才投身到梁山,但一旦加入梁山后,他始终坚持为民除害的信念,积极帮助百姓,还积极劝缓,遵守规则,能够关心伙伴,对待兄弟情义极其重视。
除了主要角色之外,《水浒传》中的其他众多人物也都展现出了忠义精神。
从黑旋风李逵的大刀下山到豹子头林冲的一身正气,再到忠良智勇的宋江等等,这些梁山好汉无一不是出于对忠义的坚持而加入梁山。
与此同时,《水浒传》也向读者展示了忠义行为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描绘这些忠义人物的生动形象以及他们的英勇事迹,小说试图告诉读者,在一个社会中,忠义是无价之宝,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高尚情操。
忠义精神在《水浒传》中也引发了很多讨论。
有人认为,梁山好汉们为了报仇雪恨,采取了对抗、反抗的方式,实质上是在追求反主流价值观,即以暴制暴,这与忠义似乎并不相符。
另一些人则认为,梁山好汉所追求的是正义和公平,他们的行为虽然具有反叛性质,但也是出于对社会不公的无奈和不满。
因此,他们所表现出的忠义精神应该被理解和肯定。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水浒传》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
其中蕴含的忠义精神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人格追求。
通过探寻忠义精神的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并将其应用于现代社会。
总而言之,忠义精神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主题之一,通过多个角色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展开,小说向读者展示了忠义的价值和意义。
水浒传中的忠义文化
水浒传中的忠义文化《说〈水浒传〉中的忠义文化》《水浒传》里的忠义文化就像一股浓郁的酒香,弥漫在故事的每个角落。
忠义这东西,在梁山好汉身上那体现得是真真切切。
就说宋江吧,这人满脑子的忠义思想。
他觉得自己对朝廷得忠,哪怕朝廷对他不咋地,给他使绊子,他还是心心念念招安的事儿。
这就像一个老黄牛,主人怎么使唤,哪怕有时候使唤得不对,它也还是听主人的话。
宋江觉得朝廷就是那个主人,梁山这些兄弟就是他要带着听话的一群伙伴。
他的这种忠,在很多兄弟眼里可能有点傻,可在他心里那是根深蒂固的。
再说李逵,那对宋江是一个忠字刻在脑门上。
宋江让他干啥他干啥,从来不带犹豫的。
李逵心里就认定了宋江这个哥哥,觉得跟着哥哥走就没错。
这就好比一个小跟班,哥哥指东他绝不往西。
他的这种忠很纯粹,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就是简单的信任和追随。
忠义文化里的义也是相当重要的部分。
梁山好汉之间的义啊,那是能让人为了兄弟两肋插刀的。
鲁智深为了林冲,那可是把自己的安危都抛到脑后了。
林冲被陷害,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就像一个默默守护的大侠。
这种义,不是那种嘴上说说的,是真真切切的行动。
在梁山这个小社会里,忠义文化是一种凝聚力。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有打鱼的,有当官的,有做小买卖的,可就因为这忠义文化,能聚在一起。
就像一群有着共同信念的人,不管以前干啥的,现在都为了兄弟情义,为了心中的忠义劲儿走到了一块儿。
可这忠义文化在《水浒传》里也有点复杂。
宋江的忠最后让梁山兄弟们的结局不太好,很多兄弟都战死或者被害死了。
这时候就感觉宋江的忠有点迂腐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要是不这么忠,梁山这群人可能在历史上就被当成纯粹的反贼了。
我觉得《水浒传》里的忠义文化是很有魅力的东西。
它既有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兄弟情义,也有让人觉得有点无奈的愚忠。
但不管怎么说,它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也是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很独特的一部分。
它就像一面镜子,让咱们看到古人的精神世界,有好的,有不好的,可都是值得咱们去品味的。
探究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
探究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情节和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其中,“忠义精神”是其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作品中众多角色的共同追求。
本文将探究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并分析其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影响。
在水浒传中,忠义精神贯穿始终,并贯穿于众多人物之中。
首先,宋江作为“水泊梁山”的领袖,展现出了极高的忠义之心。
虽然他因冤假错案而落草为寇,但他始终坚守信念,以反抗不公的方式,保护苍生。
其次,晁盖、林冲等梁山好汉也以忠诚正直的品质赢得了读者的赞誉。
他们有着坚定的立场和对忠义的高度执着,虽身陷逆境,但从未背离初心。
最后,水浒传中的反派角色如曾头市、李逵等也展现了一定的忠义精神,尽管他们方向有偏差,但对于自己所信仰的东西同样坚守不移。
忠义精神在水浒传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通过表现人物对家庭、国家、友情等的忠诚,作者让人物形象具备了内在的情感共鸣,使读者更容易对其产生共鸣和理解。
其次,忠义精神赋予了人物形象更高尚的品质。
作品中,忠义精神不仅体现在人物的行动上,更体现在其思想和品格上。
水浒传中的角色往往在面对困难和选择时会选择相信正义和坚守原则,这使他们成为读者眼中的榜样之一。
最后,忠义精神也给人物形象赋予了一定的戏剧性。
在面对艰难抉择和困境时,人物的忠义之心会与诱惑和考验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往往成为情节发展的驱动力,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悬念和紧张感。
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也对故事情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在作品中,人物的忠义精神使得他们敢于反抗暴虐的官府和豪强,组织起来对抗社会不公,并最终成为拯救苍生的英雄。
其次,忠义精神也造就了作品中的许多感人的情节。
忠诚的兄弟情谊、对妻儿的执着、面对死亡依然坦然接受等一系列情节都使读者深受触动,感受到了忠义精神所带来的情感冲击力。
最后,忠义精神使得作品散发着正能量。
通过展现人物的忠诚和正直,作品传递出了对公正和善良的赞美,引导着读者追求美好的生活和社会。
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
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忠义精神是《水浒传》中一种突出的价值观念,它代表了人们对忠诚、正义以及齐心合力的追求。
在小说中,108位好汉以及其他人物通过纷繁复杂的故事情节展现了这种忠义精神的伟大力量。
本文将探讨《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在主要人物身上的体现及对社会的影响。
正直的忠义精神是《水浒传》中许多角色的核心特征之一。
例如,梁山泊的首领宋江被描绘成一个充满了正义感和忠诚度的人物。
在替天行道的过程中,宋江展现了他的忠义精神,他追求的不仅仅是建立自己的势力,更希望通过集结众人来消除社会的不公。
忠义精神也在其他梁山泊的好汉中得到了体现,比如林冲、卢俊义和吴用等。
这些好汉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的忠诚立场,无论是对朋友、家人还是对社会,他们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忠心。
他们不仅仅是以武力作为表达忠诚的手段,而是展现了在团队合作、公正决策和对帮助他们的人心存感激的过程中忠义精神的最高境界。
在《水浒传》中,忠义精神的体现也不仅仅局限于梁山泊的好汉们。
比如,宋江的妻子杨志、卢俊义的妻子潘金莲以及其他妇女们也展示了她们自己的忠诚和勇敢。
她们在面对危险和困难的时候,不退缩也不背叛,以她们独特的方式为丈夫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并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了他们的决策和行动。
忠义精神在《水浒传》中不仅仅是个人的品质,它也与整个社会伦理和道德体系紧密相关。
小说中的人物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忠义精神成为了一个包容性概念。
比如,虽然有些人物参与了盗匪活动,但他们依然持有自己的忠义理念。
忠义精神在《水浒传》中对社会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小说通过展现忠诚和正直的力量,呼吁人们在团结一致的基础上为社会正义而奋斗。
通过强调团结合作、忠诚友善和对社会负责的行为,小说传达了忠义精神对社会稳定与进步的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忠义精神是《水浒传》中的核心主题之一。
小说通过丰富多彩的角色展示了忠诚、正直和团队合作的力量。
这些角色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忠诚和正直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秉持的核心价值观。
水浒传忠义的定义与追求
水浒传忠义的定义与追求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这部小说中,忠义是一个核心主题,贯穿于整个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落。
忠义不仅是水浒传中众多英雄们的精神信仰,也是他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本文将探讨水浒传中忠义的定义和追求。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忠义的概念。
忠义在水浒传中被定义为忠于国家、忠于官府、忠于家族以及忠于兄弟交情。
它是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对于道德行为的期许和追求。
在水浒传中,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对于忠义的理解和追求。
宋江,作为水浒传的主角之一,认为忠义是对国家的忠诚,他对金国入侵的辅佐,尽显忠诚。
林冲则将忠义视为对兄弟情谊的忠诚,他与晁盖、秦明等人结义,立下血誓,以此彰显他们之间的忠心与义气。
而在水浒传中,也有一些角色对忠义有着不同的理解。
例如,李逵是一个极具豪爽个性的人物,他认为忠义是为了保护自己和自己重视的人群,他对于朋友的保护和兄弟义气是他追求忠义的表现。
不仅仅是个人追求,忠义在整个故事中也体现为一种集体精神。
无论是梁山泊的义军,还是他们对抗王府军的努力,都是为了维护正义和公平,以及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他们的行动被视为是对社会不公的抗议和反抗,代表着正义与真理。
忠义的追求也经常与家族的荣誉联系在一起。
水浒传中的一些角色,如武松和武大郎,都将忠义视为对家族的忠诚。
他们对家族的荣耀和传统有着深深的留恋,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
忠义的追求并不仅限于水浒传中的虚构世界,它也对应着现实社会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忠义被视为一种道德高尚的行为准则,被人们所推崇和追求。
无论是对家庭的忠诚、对工作的尽责、对友情的维护,亦或是对社会公正的追求,都是忠义的体现。
然而,在追求忠义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审视其中的弊端。
有时候,盲目追求忠义可能会导致对个人利益的牺牲和道德上的困扰。
因此,在追求忠义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理性的思考和权衡。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忠义的定义与追求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水浒传对忠义的理解
水浒传对忠义的理解文章一:《水浒传中的忠义:青少年的视角》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水浒传》里的忠义。
在《水浒传》里,我觉得像鲁智深那样的好汉就特别忠义。
他路见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只为了给金翠莲父女出头。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心里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的冤屈,这就是忠,忠于正义!还有武松,景阳冈打虎多威风啊!可他哥哥武大郎被潘金莲和西门庆害死,他不顾危险,一定要为哥哥报仇。
这是对亲人的义,义不容辞!这些好汉们的忠义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正义感,要对朋友、亲人忠诚讲义气。
不能看到不公平的事儿就躲得远远的,要像鲁智深、武松他们一样,勇敢地站出来。
小伙伴们,咱们也要在生活中做个忠义的人哟!文章二:《水浒传中的忠义:中年人的感悟》各位朋友,咱们来说说《水浒传》里的忠义。
人到中年,经历得多了,再看这《水浒传》里的忠义,感受就不一样。
就说宋江吧,他一心想着带着兄弟们招安,为朝廷效力。
有人说他这是愚忠,可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忠诚,是对自己心中那个为国为民的理想的忠诚。
哪怕前路艰难,他也不放弃。
再看看林冲,被高俅陷害得那么惨,家破人亡。
可他还是忍辱负重,在梁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为兄弟们出一份力。
这是一种无奈中的坚守,也是对兄弟情义的忠诚。
咱们中年人啊,生活里也有各种无奈和压力,但不能忘了忠义。
对家庭要忠诚,对朋友要有义气,哪怕再难,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文章三:《水浒传中的忠义:老年人的看法》大伙啊,咱们今天唠唠《水浒传》里的忠义。
我这一把年纪了,回头看看这书里的忠义,那真是感慨万千呐!像李逵,死心塌地跟着宋江,哪怕知道喝了毒酒也要陪在他身边。
这傻孩子,忠得让人心疼。
他不懂什么大道理,就知道对宋江好,这就是他的忠。
还有吴用,为梁山出谋划策,尽心尽力。
到梁山散了,他也选择了自尽。
这是对兄弟、对梁山的义啊!咱们活了这么多年,经历过风风雨雨,知道忠义不容易。
但正是因为有了忠义,这人生才有滋味,才有奔头。
文章四:《水浒传中的忠义:上班族的思考》兄弟姐妹们,咱今天聊聊《水浒传》里的忠义。
《水浒传》中的义气与忠诚
《水浒传》中的义气与忠诚《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杰作,讲述了一群被剥夺权利的民众为了正义而斗争的故事。
在这个小说中,英雄们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义气与忠诚,为我们塑造了一幅真正的英雄形象。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分析《水浒传》中所展现的义气与忠诚,并探讨其对我们的启示。
在《水浒传》中,义气是一个核心主题。
在书中的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英雄都以义气为重。
他们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即使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危险,也能够勇敢地面对。
他们之间的义气关系以及他们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展现了真正的忠诚和友谊。
首先,宋江可以说是《水浒传》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作为108位好汉的领袖,他展现了无私的忠诚和强烈的义气。
他承担起拯救民众的重任,并通过策略和勇气将他们团结在一起。
他一直以忠诚为准则,带领他们为了正义而战斗,捍卫自己的信念。
与宋江相伴的还有其他许多英雄人物,他们也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忠诚和义气。
例如,林冲出于对朋友李逵的忠诚,不惜以身犯险,替李逵接受了杀人的罪名。
而另一个例子是鲁智深,他为了解救自己的朋友,不惜饮下毒酒,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忠诚和义气。
除了这些主要角色外,还有许多次要人物在《水浒传》中也展现出了义气和忠诚。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为了救助和保护自己的朋友而挺身而出。
这些人物的形象展示了他们对友谊和忠诚的高度重视,也传达了对正义和公平的坚定信念。
《水浒传》中展现的义气与忠诚超越了个人的利益。
这些英雄为了公正和正义而战斗,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忠诚的价值。
他们把团队和集体的利益放在了个人利益之上,展现出了真正的英雄品质。
这种精神不仅在小说中得到了体现,也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启示和影响。
我们也可以从《水浒传》中的义气与忠诚中得到一些教益。
首先,我们应该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道义。
无论在面对何种困难和压力时,我们都应该保持忠诚和正直,不受诱惑和利益的迷惑。
其次,我们应该尊重并珍惜我们的友谊和亲情关系。
在困难时,我们应该相互扶持,彼此支持,像《水浒传》中的英雄们一样,为了友谊和正义而奋斗。
水浒传中的忠义文化解读
水浒传中的忠义文化解读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描绘108位英雄豪杰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忠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传统文化学者,我在研究水浒传时深入探索了其中所蕴含的忠义文化,并对其进行了解读。
水浒传中的忠义文化首先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
故事中的108位好汉,都是各具特色的英雄人物,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和背景,但却都具备了忠诚和义气的品质。
例如,宋江作为水泊梁山的领导者,他忠于国家,忠于朝廷,同时也忠于自己的兄弟们。
他们在梁山聚义时立下的誓言“同气连枝,共命连心”成为了他们忠义精神的象征。
而其他好汉如林冲、鲁智深等人也都以忠诚和义气为核心价值观,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愿背叛朋友和信任。
其次,水浒传中的忠义文化还体现在对待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态度上。
水浒传中的人物,无论是好汉还是反派,都对家庭和社会关系非常重视。
他们对待家族和亲人的态度充满了忠诚和义气,对待社会责任和义务也非常认真。
例如,李逵在故事中一直忠于自己的妻子,并为了保护家人不惜与梁山好汉作对。
而武松则是为了为哥哥报仇,义无反顾地打败了恶霸董平。
这些人物的行为无不体现了忠义文化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重视。
此外,水浒传中的忠义文化还体现在对待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上。
故事中的好汉们虽然身处乱世,但他们仍然秉持着正义和公平的原则,为百姓伸张正义。
他们对抗贪官污吏,保护弱者,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秩序。
例如,梁山好汉们在梁山泊设立的军事组织中,严格遵守军纪,对内部纪律要求严苛,对外则与贪官污吏进行斗争,为百姓争取利益。
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忠义文化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总结起来,水浒传中的忠义文化是一种以忠诚、义气、对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为核心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在故事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对待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态度以及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等方面得到了体现。
忠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也影响了后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水浒传忠义精神
水浒传忠义精神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宋江等梁山英雄抵抗封建统治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忠义精神的崇高与伟大。
忠义精神是水浒传的灵魂,奠定了这部作品的深远影响和人们对其的敬仰。
本文将就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梁山好汉的忠义精神在水浒传的故事中,梁山好汉们对忠义的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出身各异,有贫苦农民、豪杰之士、流亡官员等等,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对正义的追求和对无辜百姓的关爱。
宋江作为梁山的领导者,他率领梁山好汉与贪官污吏进行斗争,维护百姓安定。
在他们的行动中,不仅展现出应有的勇气和智慧,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为私利,心怀正义,准确地把握了忠义精神的内涵。
在战斗中,他们绝不投降,毫不犹豫地为正义而战。
第二部分:水浒传中的正义观忠义精神是建立在正义观之上的。
在水浒传中,正义观通过对封建统治的揭露和对正义行为的赞扬而得以表现。
故事中的梁山好汉们为了维护百姓的权益,与贪官污吏进行斗争,他们并不是为了个人恩怨而出现,而是因为对正确社会秩序的追求,因为对天下人民的担忧与付出。
他们不计较自己的生死,而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正义的战斗中,为了维护天下人民的利益而战。
第三部分:忠于朋友的精神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不仅表现在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上,还表现在对朋友的忠实。
在故事中,宋江与他的好朋友们结成“梁山好汉帮”,他们视朋友如兄弟,相互忠诚,互相扶持。
即使在面对逼迫与诱惑时,他们也始终相互支持,维持团队的凝聚力和力量。
第四部分:水浒传对忠义精神的影响水浒传中对忠义精神的崇尚,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种忠义精神不止在中国文化中有影响,还传播到世界各地。
忠诚,正义,友情,这些原则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被人们所推崇。
梁山好汉们的英勇与忠诚为后世人们提供了崇高的精神榜样,而他们对忠义的一生追求也坚定了人们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与追求。
总结: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通过对梁山英雄的描绘,展现了忠义精神的伟大和崇高。
他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私的奉献,抵抗封建统治和维护社会公义,成为了后世人们最崇拜的英雄。
浅谈《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浅谈《水浒传》的忠义思想《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主要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的聚义。
《水浒传》中最核心的是忠义思想,作者就是沿着这一思维格局写成的。
忠义二字来源于儒家道德观念,其功能是对社会的约束。
统治者往往宣扬忠,而义则被江湖中人所推崇。
《水浒传》的忠义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并不是传统的儒家之忠义。
说到《水浒传》的忠与义,人们往往第一时间想到宋江。
宋江的忠义思想最为典型,他的性格具有双重性。
《水浒传》中愚忠比公忠更明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宋江,宋江是梁山泊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是第二代梁山泊领袖,可以说他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梁山泊的未来。
在《水浒传》前期的宋江与后期完全是两个人。
主持梁山泊前的宋江,书中说:“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武弄棒,学得武艺多般。
平生只好结织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
端的是挥金似土!”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宋江重义气的特点。
但书中宋江也有诸多不可取之处,宋江刺配牢城途中,梁山好汉下山,花荣要给宋江开枷,宋江却认为这是国家法度,不能擅动,极不肯花荣开枷。
宋江表现放在现在看来呆板、愚蠢,明明违背了法规,杀了阎婆惜,杀人时愿意,却连一个小小的枷锁都不肯打开。
而这正好体现了他对忠义已经变得痴迷乃至病态了。
在宋江当上头领后,更是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时他的思想是“我是爱国的,皇帝代表国家,朝廷不负我,我不负朝廷”。
第59回,宋江为救史进和鲁智深,说:“自己原是小吏,不得已造反,希望朝廷招安。
”从他的行为我们不难看出,他把招安作为唯一的出路。
后来更作文吧加变本加厉,生擒高俅,后向高俅求饶,想要他同意招安。
高俅是一个十足的小人,可以说大部分梁山好汉上山都是直接或间接被他促成,他是众多好汉的仇人。
可是宋江为了招安,便可以在仇人面前卑躬屈膝,可见宋江渴望招安的心理已经无可救药。
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剖析
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剖析《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剖析《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它独特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壮丽的叙事风格而闻名。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元素之一便是忠义精神的描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进行剖析,以展现其中深刻的道德观念和对人性的思考。
一、水浒英雄的忠义品质《水浒传》以108位英雄聚义梁山泊为主线,他们各具特色,但共同点是对忠义精神的彰显。
梁山泊的英雄们都是社会底层的人,他们在世道混乱、冤屈横生的时代里,不甘被压迫,选择了以劫富济贫的方式来维护正义。
他们不畏强权,奋不顾身地保护弱小,表现出了强烈的忠诚和义气。
例如,李逵、武松等人在面对残暴的长官和不公正的待遇时,毅然站出来为正义发声,并积极为受苦受难的人们争取利益。
二、忠义精神与家国情怀忠义精神在《水浒传》中不仅体现在英雄们的个人行为上,还与对家国的情怀紧密相连。
作为古代士人的楚留香,他在被冤枉之后,利用自己的智谋帮助梁山泊解难,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使其具有忠于王朝的忠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洗脱自己被冤枉的耻辱,同时他的行为也是对自身家族的维护,在《水浒传》中,楚遂的表现更是体现了他身上所具备的家国情怀的力量。
三、忠义与江湖正邪之争江湖正邪之争是《水浒传》故事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忠义精神是两者对决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无论正义力量还是邪恶势力,都有各自的忠诚信仰。
忠义的英雄们以自己的力量保护善良、打击邪恶,是江湖中的正义化身。
例如,宋江和晁盖等人率领梁山英雄联盟,不但与朝廷势力斗争,也与一众山寨恶霸对抗,保卫江湖的和平。
他们追求的是一个公平、正义和安定的江湖环境,为此奋斗不息,表现出了坚守忠义的高尚品质。
四、忠义的涵义和现代意义忠义精神在《水浒传》中展现出了独特的涵义,它超越了狭义的义气情谊,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体现。
在现代社会,忠义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忠诚是一种对工作、对朋友和对家庭的承诺,是对信仰和价值观的坚守。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浒传》通常被认为是一部反映和歌颂农
民起义的小说。
现又有不少学者认为,其实,水浒英雄中真正的农民很少,它更多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
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水浒传》中的传达出来的几种思想倾向是值得注意的:
、宣扬忠义思想。
这是《水浒传》客观存在的最突出的思想倾向。
其一,作品名冠以“忠义”。
明杨定见《忠义水浒全传小引》认为:“《水浒》而忠义也,忠义而《水浒》也。
”其二,“忠义”是梁山英雄行事的基本道德准则。
梁山泊高悬的杏黄旗上,大书“替天行道”四个大字,作为梁山起义的口号。
在“皇权天授”的封建社会,其中含义显而易见。
其三,塑造了以宋江为首的一批忠义之士。
尤其是宋江成了忠义的化身。
忠是对皇帝而言的,宋江表现出来的愚忠,既是作者无法逾越的道德界限,也是小说得以在过去广泛流传的政治道德保证。
小说的深刻之处在于,宋江的“忠”换来的却是被毒死的结局,这无疑是对作者宣扬忠的讽刺。
如果说《三国演义》宣扬的“义”主要表现为感恩戴德的话,那么,《水浒传》所宣扬的“义”则主要表现为
拔刀相助、平等相处,这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水浒传》中的“忠义思想”
摘要
本文从《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出发,指出了传统研究中对《水浒传》忠义认识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水浒传》不忠不义的概念。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水浒传》的不忠不义,首先从忠与义的矛盾性方面阐述了忠义之间的矛盾性,无论从写法上还是具体的事例上都能得出其不忠不义的思想主题,而从人物的背景分析来说更加凸显了不忠不义思想;其次从《水浒传》不忠不义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在《水浒传》中不忠与不义的具体案例比比皆是,充满了背叛与对朋友的不义,因而也十分明显的表现出了《水浒传》中的不忠不义;最后本文从导致不忠不义的原因入手,揭示了不忠不义的原因主要是在朝廷制度与宋朝是盛行的江湖文化与出现的游人现象息息相关,是造成不忠不义思想的起因。
引言
本文是在古代文学范畴之下的研究《水浒传》的主题思想的一篇论文,目的在于探索《水浒传》中的“忠义思想”,并对之进行大胆怀疑,进而阐述其对立面不忠不义的思想主题。
近几十年来,《水浒传》中的忠义思想一直备受争议,不过探讨更多的往往是传统意义上忠义探讨,对人物的刻画上还有对主题的归纳上多有偏颇,传统意义上的忠义观被广为接受,而能够对文本中模糊或者矛盾的忠与义的公正客观评价的并不多见。
因此,本文拟从不忠不义的角度来分析《水浒传》中的思想主题。
在《水浒传·金圣叹批评本》中,金圣叹指出:“若使忠义而在水浒,忠义为天下之之凶物、恶物乎哉”!①[①金圣叹.《水浒传·金圣叹批评本》(上)[M].湖南:岳麓书社,2006:10]在王学泰的《水浒·江湖》中指出:“前七十回梁山人谈论‘忠义’,作者也用于赞美梁山人,但细读都缺少必要的内涵,似乎是外贴的标签”。
②[②王学泰.《水浒·江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231-23]宋铮在他的《《水浒传》的忠义伦理悖论及其悲剧性》中也说:“忠义伦理在逻辑上存在诸多悖论,难以付诸实施,充其量不过是形上的口号而已”。
③[③宋铮.《<水浒传>的忠义伦理悖论及其悲剧性》[J].文艺评论,2011,12(01):94-96]诸位学者大家都对《水浒传》的不忠不义进行了论述,但具体的案例副证及对原因的分析不太明确,而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本文的意义在于结合当时背景下的社会制度,个人伦理观念和社会伦理观念等对书中所表达的忠义思想形成巨大影响等因素,从而对《水浒传》中的忠义思想有一个公正而客观的认识。
为现代人提供理性参考。
一、《水浒传》中忠与义的矛盾性
(一)写作手法上的矛盾性
在《水浒传》中在写法上就凸显出了不忠不义的思想主题,在《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写作特点,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写作特点,如果你仅仅研究一个故事,就事论事,就会陷入这样的误区。
在《水浒传》一书中都是渗透着暴力的色彩,整部故事中有好几次劫法场的行为,比如大名府解救卢俊义、东平解救史进的故事,我们从这两次劫法场的共同点来看,就是在解救他们之前都做了严密的部署和准备工作。
这也许就会给大家一个错觉,认为《水浒传》中所有的劫法场行为都是会有兄弟为义气而认真准备的思维误区,但在江州劫法场中我们却可以在不经意间发现不义的端倪,从准备情况和部署来看,梁山“好汉”既没有买通狱卒来保证戴宗和宋江的安全,也没有派出专门的人员去对付刽子手,如果不是李逵及时砍翻刽子手,街上大乱,恐怕二人的脑袋早已掉地了吧!在书中这样写道:“却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有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
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手,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
”④[④施耐庵.《水浒传》[M]:第一版.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在这里以往的思维误区好作者巧妙的障眼法会让大家认为梁山实际上买通了狱卒,安排了营救人员,但在这里大家要注意李逵在那时还不是梁山的人,而是江州城的一个牢头,是宋江在狱中将其发展成自己人的,可见江州劫法场的主力是李逵而不是晁盖,晁盖没有十分的表现出那种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义气,是一种不义的表现。
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误区的写作手法与特点不也体现出了忠义的矛盾性吗?《水浒传》在叙事章法、人物塑造与白话语言等方面也是充满了矛盾性的色彩,吴越在《品水浒》中:评说水浒的“奇”并不在于《水浒传》的叙事章法、人物塑造与白话语言等方面有多么独特,而是因它“是以土匪、地主恶霸以及各种坏人和铁杆儿歹
徒做主角,而且是拿他们中的多数人作为‘忠义’的正面人物来鼓吹歌颂的”。
①[①吴越.《品水浒》[M]:第一版,北京: 东方出版社,2007.],正是在这样矛盾性的写作手法基础上给大众展现了一个充满“忠义色彩”的世界,充满“忠义主题”的水浒故事。
(二)故事情节的矛盾性
1.忠义的起源及含义
在《后汉书·冯衍传》中冯衍写了封信责备田邑投降刘秀,田邑回信说自己的老母诸弟都被人家抓起来,而且新朝(王莽建立的朝代)以亡,“诚使故朝尚在,忠义可立,虽老亲受戮,妻儿横分,邑之愿也”。
意思是说,王莽新朝都垮台了,尽忠没有了对象,我还对谁“忠义”?东汉和帝永和三年(91)的皇帝诏书中说:“朕望长陵东门,见二臣之垅循其远节,每有感焉!忠义获宠,古今民同。
可遣使者以中牢祠,大鸿胪求近亲宜为嗣者,须景风绍封,以章厥功。
”汉和帝看到西汉开国功臣萧何、曹参的坟墓,想起他们的功绩,感慨万分,遂遣使者,为他们立祠纪念,以昭示他们的“忠义”。
从这两例可见“忠义”这个词一开始使用,就用于臣民与朝廷的关系,它是个事上的伦理观念。
②[②王学泰.《水浒·江湖》[M].第一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32-33]忠义的起源及意思都来源于朝廷统治者与臣民的关系,而在宋朝这个时期的“忠义”风更是风靡全社会。
2.忠义矛盾的具体案例分析
“忠”与“义”是一个相对立的概念。
在忠诚的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做到“忠”或者做到“义”。
在这一点上,“忠”和“义”是一个统一的。
具体而言,“忠”和“义”是相同的或相互依存的,“忠”和“义”共存并不困难。
然而,宋江面对的“忠诚”似乎有矛盾的含义。
宋江的“忠”,是对朝廷的“忠”,这一主题是朝廷;宋江的“义”是对梁山所有英雄的“义”,而这一主题是梁山的主要英雄。
而梁山英雄被迫放弃,或者遭到朝廷的迫害,因而才走上梁山落草为寇的道路!所以,朝廷与梁山的矛盾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并且不可化解。
所以,两个主体之间有着非常深刻的矛盾。
而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忠义的矛盾性。
第十八回讲到宋公明四方晁天王,宋江充分利用时间差为晁盖等一帮劫生辰
纲的人报信,书中宋江说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岗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七人。
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着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贴并本州文书,来捉你等七人,道你为首。
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
以此飞马而来,报道哥哥。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我回去引他当厅下了公文,知县不移时便差人连夜下来。
你们不可耽搁。
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
”③[③施耐庵.《水浒传》[M]:第一版.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在这当中,晁盖、吴用等七人智取生辰纲是重要章节。
晁盖等七人抢生辰纲,虽然这是不义之财,是朝廷官员掠夺的老百姓的血汗所得,但是这样的做法却是不合法度的,是犯了大罪诛九族的行为。
但是宋江却在明知道上司缉捕公文的情况下,找借口说知县忙于公务,非常疲惫需要休息,借此稳住了办事公差何涛,飞马向东溪村而去,从而使得晁盖等人逃脱离去。
这对宋江来说是一种义举,对朋友的帮助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去搏,而这样的行为很明显符合江湖中的“义”。
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宋通风报信,义释晁盖,就没有梁山的发展与扩张,而没有梁山的发展也就没有了宋江之后的经历。
但在另一面,宋江的“忠”就显得不那么明显地道了,对晁盖的“义”,就是对朝廷的不忠,或是对朝廷打了折扣的“忠”,因为如果任凭劫风泛滥,岂不乱了法度,失去了秩序,动摇了统治基础,又怎么会让大宋朝的安稳日子过呢?没有了大宋朝,宋江为什么效忠?效忠于谁?所以说宋江忠非真忠。
可以这样说,他的“忠”和“义”是矛盾的,他其实生活在矛盾和痛苦中,生活在艰难的抉择和取舍中。
我还可以对这件事情展开来说,他义释晁盖,说明他轻视法度,而当他身犯重罪,纹颊刺配后,却又很不情愿上梁山落草,认为那是不齿的勾当,甚至戴枷赴宴。
这样矛盾的做法不正是忠与义的矛盾性所在吗?而宋江作为书中的灵魂人物,他的做法不也正凸显了忠义的矛盾性吗?
第二十二回,宋江杀了阎婆惜之后,被郓城县官府所通缉追拿,而郓城县捕快都头朱㒰因与宋江私下里的关系密切,不仅不去捉拿,而且为他出主意,帮助宋江逃离郓城的追捕,在这里作者认为朱㒰帮助宋江是因为“一腔忠义”,实则不然,朱㒰首先是一个国家公务员,他的首要职责是执行国家的命令,维护国家的尊严纪律与法度,但是朱㒰没有,这一点上他首先就违背的忠于国家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