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倾斜的伞 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教案标题:倾斜的伞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索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教学内容:1. 理解重力和平衡的概念;2. 学习如何制作一个倾斜的伞模型;3. 探索倾斜伞模型的平衡原理。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黑板;2. 伞模型制作材料(纸板、剪刀、胶水等);3. 小组合作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一张倾斜的伞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伞倾斜的原因的思考;2. 引导学生讨论重力和平衡的概念,引出本课的主题。
探索(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2. 分发伞模型制作材料,并给予学生简单的制作指导;3. 学生根据指导制作一个倾斜的伞模型;4. 学生观察伞模型的平衡状态,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讨论(10分钟):1.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伞模型,并解释它的平衡原理;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伞模型的平衡原理,讨论倾斜的伞如何保持平衡。
拓展(15分钟):1. 学生小组重新制作伞模型,但这次要求使用不同的材料或设计;2. 学生观察和记录新伞模型的平衡状态,并与之前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3. 学生讨论不同材料或设计对于伞模型平衡的影响。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总结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5分钟):1. 学生个人或小组写一篇关于伞模型制作和平衡原理的总结;2. 学生可以选择使用图表或图片来支持他们的总结。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更复杂的伞模型,挑战更高难度的平衡问题;2.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重力和平衡的相关知识,扩展他们的学习领域。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度;2. 学生对于伞模型平衡原理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作业中的总结准确性和完整性。
《倾斜的伞》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倾斜的伞》教案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科目:语文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伞的形状和特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珍惜亲情和友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掌握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亲情和友谊。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课堂导入(1)展示图片:倾斜的伞和雨中的人们。
(2)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伞的形状和特点。
(3)导入新课《倾斜的伞》。
2.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探讨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导入新课《倾斜的伞》。
2. 深入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亲情和友谊。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和友谊?(2)分享实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和友谊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的朋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3)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关爱家人和朋友?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亲人和朋友的图片,进行展示。
小学语文课《倾斜的伞》教案与课后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倾斜的伞》优秀教案与课后反思学科领域:小学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倾斜的伞》。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家庭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倾斜的伞》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母爱的感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感恩之心。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并提醒学生珍惜家庭亲情。
五、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强化家庭观念。
3.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4. 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为的教学做好准备。
1. 学生评价:(1)朗读课文《倾斜的伞》的表现。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教师评价:(1)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2)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的领悟。
(3)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家庭亲情,培养感恩之心。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范文
倾斜的伞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设计优秀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倾斜的伞的相关知识,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倾斜的伞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倾斜的伞的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次教学的学生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但对于倾斜的伞的相关知识还存在一些困惑。
基础上,本次教学将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展示个人的才智和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与设计1.复习在开始本课程前,需要先对一些相关的物理概念进行复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倾斜的伞的原理。
复习内容包括力的概念、重力、重心等,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问答,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引入为了引入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实际物理问题,设计一些引入活动,例如:①一架正在飞行的飞机,如果遇到倾斜的风,一定会对飞机造成影响。
请问为什么?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伞的倾斜现象。
你知道这个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通过引入的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本次课程的主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
3.概念讲解在引入之后,需要对倾斜的伞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概念讲解。
主要讲解的内容包括:①什么是倾斜的伞?②倾斜的伞的产生原因?③倾斜的伞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通过示意图和配合学生自主实验等形式,让学生对概念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实验设计借助实际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刻理解倾斜的伞的原理。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准备一张纸,把它固定在桌子上,用放大镜观察纸面上的水滴的形状。
②借助一个吹风机,改变吹风机的方向和角度,观察水滴的形状和水滴运动的情况。
③对比不同方向和角度的吹风机,总结出倾斜的伞的规律。
通过实验设计,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感恩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亲人的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家庭事务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感恩之情。
(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实际情景练习。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图片、实物等辅助材料。
2.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生字词卡片。
4. 课文朗读录音(可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家庭、亲人之间的关系。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分组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感恩之情。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如何关爱家人、承担家庭责任。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感恩之情。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和家人”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4篇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倾斜的伞》教学设计4篇眼前五颜六色的伞在跳跃,倾斜的角度显而易见,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倾斜的伞》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篇1文本解读:《倾斜的伞》是一篇叙事兼有抒情的散文,文章主要写了在雨中的伞下发生的故事,而且是一把“倾斜”的伞下。
文章以“雨中倾斜的雨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这一“爱的情感线”连缀起来,使“雨中共伞”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细节中,蕴涵着的强烈的爱的气息,巧妙地张显出来,给人以爱的感动,让人体会到亲情的温馨。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侧重于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到祖孙间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进而体会到父母等长辈的爱。
教学难点重点:抓场景、人物说话、神态描写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文章主题内容;体会重点词句意思,照样子写一句话。
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幼年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理解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学生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的爱心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积累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二)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二、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
三、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困惑”、“微颤”、“浑浊”等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学间互助等方法自主解决。
四、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倾斜的伞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倾斜的伞一、教学目标1.了解“伞”的形状结构,掌握“倾斜”这一观察能力。
2.阅读表述简单的文本,理解文本中的意思,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3.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孩子对日常事物的思考,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倾斜”这一观察能力。
2.理解文本中的意思。
教学难点1.通过简单的文本,启发学生思考,并促进对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准备1.课件2.课本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营造出一个小气氛,建议安装课室里的小伞。
2.老师为与陈述内容相关的单词/词汇。
如“伞”等进行提问,以此来引出新课。
2. 新课讲解1.基础知识:讲授伞的形状结构,重点介绍伞的“倾斜”现象,并问学生伞倾斜的原因。
2.新课文讲解:在课堂上,读一遍小课文,并带领学生阅读,过程中关注理解“倾斜”的意思。
3. 课文解读1.小课文读两遍,并鼓励孩子跟读。
2.学生就内容进行回答和阅读,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倾斜”现象,以及阅读全文的意图和情感。
4. 讨论1.引导孩子讨论“倾斜”的多种原因,如水流、地形、风力等。
2.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促进语言素养的提升。
5. 产生1.鼓励学生在回家之前,观察“倾斜的伞”现象,并记录下原因。
2.鼓励学生拍摄照片或视频,以图像方式展现实际的“倾斜的伞”现象。
五、教学总结1.针对倾斜和伞这两个生活中的物体,进行了本节课的编排,借特性的相互结合,让孩子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这是教育的魔力,能够提高孩子对生活和知识的热爱,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有效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正确读写“淅沥、胳膊、困惑、笑眯眯、混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倾斜的伞”里包含的意思,感悟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亲情,学会把爱心献给亲人。
4、运用读、思、说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的意思,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品读重点词语、句子包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父母等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谈话法。
四、教学媒体: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以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五、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同学们,你们在雨天和别人共打一把伞的经历的?能说一说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吗?你当时有什么感受?(看来,好多同学都有过和别人共打一把伞的经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内容也和一把伞有关)(板书:倾斜的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颤”是卷舌音;“丹”“颤”是前鼻音)<3>、拼读生字,着眼学化、重点强化(有学生提出易读错的字,并提示自己的学法)。
<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2、读顺课文、感知内容<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2>、有同学们互相推荐读(老师鼓励读书不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那些了解?(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把倾斜的伞下面发生了什么故事?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引导学生知道一个故事是发生在“我”小时候,一个故事发生在“我”长大了的时候。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汇总3篇)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汇总3篇)1.倾斜的伞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语文S版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十九课《倾斜的伞》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读好体现祖孙俩至爱亲情的语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重点段落,以读为主,结合语境巩固字词,理解文本,体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后“我”对这份爱的回报,体会祖孙间的至爱亲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关爱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学会感恩和回报。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出示倾斜的雨伞图片)(根据学生的内容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课文写了“我”小时候,外公为我撑伞,还写了多年后“我”为外公撑伞。
)这是一把倾斜的伞,还是一把什么的伞?(充满爱的伞,幸福的伞,充满温情的伞……)。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由于这是第二课时,学生们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引导学生围绕这样的话题阅读思考,可以使学生达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基本的阅读要求,同时师生共同走进课文,去感受“我”与外公之间浓浓的爱。
】2.当学生汇报到“这是一把充满温情的伞。
”时,抓住这个句子切入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细读感悟,体会关爱1.问题预设:为什么说这把倾斜的伞是温情的伞,你从哪里感受到温暖、感动。
一边默读一边用心感受,把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
学生独立阅读,勾画,批注。
预设反馈:2.每逢淅淅沥沥的雨声在窗外响起,外公便会来到学校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3.外公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教案:倾斜的伞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赏识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难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一个倾斜的伞。
2. 教学媒体:教学投影仪。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见过这个东西吗?它是什么?你们知道它的作用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操作展示(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打开和收拢伞,并讲解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a. 打开伞:扶住伞柄,用力向上推开伞面,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伞架变形。
b. 收拢伞:扶住伞柄,用力向下按压伞面,同时将伞架往中间合拢,直至收拢完全。
c. 注意事项:- 使用时要做好伞的保护,避免碰撞和刮花。
- 不可把伞用力往地上扔,以免伞柄变形。
- 在打开或收拢伞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其他人受伤。
3. 培养动手能力(1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倾斜的伞,并要求学生按照刚才的操作展示,互相检查、指导,并评选最佳团队。
4. 小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在操作伞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总结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体会。
5. 拓展延伸(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由伞制成的艺术品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讨论:“你们还知道哪些由伞制成的艺术品?你们觉得伞还可以有哪些用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6. 课堂练习(5分钟)教师为学生设计与伞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请写一篇关于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短文,并在文中加上你的个人体会。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写作。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思考、交流和合作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热爱和珍惜。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亲情主题,学会感恩。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课文朗读录音(可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情感。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含义。
(3)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练习:(1)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2)让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五、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复述课文内容给家长听,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 观察家人之间的亲情表现,下周课堂上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学习积极性。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父爱的深情赞美。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中的父爱主题。
2.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准备1.课文《倾斜的伞》2.教学PPT3.生字词卡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把倾斜的伞,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倾斜的伞吗?这把伞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三)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解释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2.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父亲有哪些特点?你是如何感受到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倾斜的伞》,谁还记得课文中的父亲有哪些特点?(二)分析课文写作手法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段关于父爱的描述,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父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父爱?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倾斜的伞》,我们知道了父爱是伟大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回报父爱呢?六、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
2.收集关于父爱的名言、诗句或故事,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倾斜的伞》这篇课文,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感悟父爱。
《倾斜的伞》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倾斜的伞》教案适用年级:一年级学科领域:语文、数学、美术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语文:(1)让学生通过阅读《倾斜的伞》,体会亲情的伟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数学:(1)让学生掌握倾斜的概念,了解倾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美术:(1)让学生学会用画笔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2)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展现伞的倾斜美。
三、教学内容1. 语文:(1)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倾斜的伞》,感受故事情感。
(2)故事讲解: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亲情。
(3)生字词学习:学习故事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数学:(1)倾斜概念讲解:讲解倾斜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倾斜的特点。
(2)实际应用举例:举例说明倾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制作倾斜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
3. 美术:(1)绘画指导:讲解如何用画笔表达亲情,引导学生进行绘画。
(2)创作实践:让学生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绘制出具有倾斜美的伞。
四、教学过程1. 语文:(1)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家庭中的亲情瞬间。
(2)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倾斜的伞》。
(3)故事讲解: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体会亲情。
(4)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词练习。
2. 数学:(1)课堂导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倾斜现象。
(2)倾斜概念讲解:讲解倾斜的定义和特点。
(3)实际应用举例:举例说明倾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动手操作:让学生制作倾斜的图形。
(1)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伞的倾斜美。
(2)绘画指导:讲解如何用画笔表达亲情。
(3)创作实践:让学生绘制具有倾斜美的伞。
(4)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倾斜的伞完整教学设计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陆川县温泉镇风淳小学李丹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流程导学提示:(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体会词语:每逢、便会(引导学生体会出外公爱“我”的情感。
)体会词语:一蹦一跳、钻进、挽住、一同走进(引导学生感受“我”挽住外公的胳膊走进雨中快乐的心情。
)(2)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这一句话的含义,为什么会是这样?(同撑一把伞,一半是墨绿色,那是丹丹头顶上的伞;一半是灰蒙蒙的,那是外公头顶上没有被遮住的天空,体会到外公对丹丹的爱,宁愿自己淋湿,也不让丹丹淋湿了。
)(3)指名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从“我”和外公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我”与外公之间的互相关心)体会“笑眯眯”、“笑而不语”、“开心地笑”的含义。
你能感受到什么?(从外公三次笑中透露着对丹丹的无尽关爱)(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师过渡: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
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边找边朗读,读出我快乐的心情,读出外公对我的“爱”。
小组内进行交流,组内同学相互补充,达成共识,派代表来回答问题。
学生从读中去感受外公对“我”的深深爱意垫。
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从他们的发现中去感受外公对“我”的深深爱意,再从读的练习中去加深体会。
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祖孙之间的那种互相关爱的情感。
读出“我”对外公的关心以及外公的开心。
教学活动流程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接着,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二个画面:在雨中,丹丹为年年迈的外公撑伞。
(4)提问:看看这一段有什么特点?(排比句式)理解“仍然”。
(作者连用了三个“仍然”,来说明人还是从前的人,物也还是从前的物,只是人物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适当点拨排比句式)这样写多好啊!现在让我们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进行一个小练习。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倾斜的伞》教案(通用6篇)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倾斜的伞》教案(通用6篇)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倾斜的伞》篇1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亲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体会神态描写对于表达人物内心的作用。
学习文中好的表达方法,并学以致用。
★认识本课12个生字,指导书写易错字“颤”。
学习把握重点字理解词语的方法,提高学生随文识字、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体会亲情之爱,学会把爱心奉献给别人。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之爱,体会重点词语包含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神态描写对于表达人物内心的作用。
学习文中好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按“预习指南针”的指引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复习“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写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梳理课文脉络1、开火车领读生词。
指导“歪”的字形,“膊”、“服”的读音。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哪些自然段写小时候外公为丹丹撑伞?(3)哪些自然段写长大后丹丹为外公撑伞?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感情1、学习1—5自然段,了解外公爱的奉献。
(1)快速默读1—5自然段,用括号标出丹丹的奇特发现。
结合插图想一想:为什么外公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指导图文结合的学法。
(2)用横线画出3、4自然段中对外公的神态描写。
理解“笑”的含义,感悟“笑而不语”的深情。
了解把握重点字来理解词语的方法。
(3)学习丹丹的“困惑”。
年幼的丹丹理解这份爱吗?从哪里看出来的?理解“困惑”,男女生赛读,读出困惑来。
(4)分角色朗读3、4自然段。
(5)学习第5自然段,以读促讲,感悟外公的爱。
2、学习第6自然段,学习三个“仍然”的用法。
指名读,体会不变的是什么?对比插图,寻找变化的是什么?3、学习7、8自然段,了解丹丹爱的回报。
学习易错字“颤”。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1、完成板书,突出“爱”;2、诵读小诗,升华“爱”。
郭立霞《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倾斜的伞》的主题思想和深刻内涵。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准备1.课文《倾斜的伞》2.投影仪、PPT3.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论关于伞的故事和感受。
2.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在雨中为别人撑伞的经历?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
2.教师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引导学生理解生字词。
三、分析课文结构1.学生分组讨论,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四、品味修辞1.学生找出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欣赏和分析。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五、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题。
2.提问:课文中的“倾斜的伞”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二、深入探讨课文主题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口语表达训练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情景。
2.教师点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题。
2.提问:课文中的“倾斜的伞”对你有什么启示?二、写作训练1.学生根据课文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点评学生写作能力,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倾斜的伞”的感悟文章。
2.搜集关于伞的诗句、名言或故事,与同学分享。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深刻理解课文《倾斜的伞》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掌握修辞手法,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倾斜的伞》,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表达的亲情、友情和爱心。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倾斜的伞》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表达的亲情、友情和爱心。
3. 教学难点: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学生课本《倾斜的伞》3. 相关教具(如图片、视频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亲人和朋友的关爱,引出本课主题。
2. 读文:学生自读课文《倾斜的伞》,理解故事内容。
3. 讲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体会亲情、友情和爱心。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关爱身边的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友情和爱心的作文。
2. 回家后,为家人做一件小事,体会关爱他人的快乐。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价他们在作文中对于亲情、友情和爱心的理解和表达。
2. 观察学生在家庭作业中为家人做小事的情况,评价他们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
3.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他们预习的内容,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关于亲情的主题活动,例如亲子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亲情。
2. 开展一次友情主题活动,例如友谊运动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友情。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组织一次爱心公益活动,如捐款、捐物等,让学生体验爱心。
八、教学反馈1. 在课后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2. 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教学方案。
九、教学反思3.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倾斜的伞教案3篇
No matter how hard it is now, we must also be dancers of life.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倾斜的伞教案3篇倾斜的伞教案篇1【内容简析】本课写了“我”小时候下雨时外公总是把伞倾向“我”这边;“我”长大后开始懂得在下雨时把伞倾向外公那边。
那把倾斜的伞体现了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情感。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想象;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1.认识“逢、挽”等6个生字,会写“喜、逢”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重点难点】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激发自己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间】2~3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课文,认识了一位充满爱心的小姑娘和一位无私奉献爱的小男孩儿。
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两位充满爱心的人,好吗?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设疑,互相释疑。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以,也可以请教同学。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自然段序号注出来。
3.出示生字词。
自由读,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4.读生字词正音。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不能加字或漏字。
6.再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7.听录音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的是谁和谁的什么事?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认读有拼音的生字词,再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word文档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word文档第一篇:《倾斜的伞》教学设计-word文档《倾斜的伞》教学设计《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稿教学目标:1、通过辨别不同偏旁来区别形近字、在熟字上添加偏旁等方法正确认读本课的5个生字,通过观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比较笔画的长短、重点指导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后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能按照正确的笔顺和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
2、能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等理解本课不理解的词语,如便、惊讶、包、微颤、热、浑浊、温情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概括段意、梳理事件等方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4、通过默读思考、提出问题、想象画面、抓住句(如,便、笑而不语、包住、微颤、热、微微一颤,)动笔书写、感情朗读来体会人物内在的情感,了解在倾斜的伞下外公对孩子的深沉的爱以及在感受到孩子的对自己的关爱之后的内心的激动。
5、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外公对我的爱、我的惊讶,我的困惑之情、外公内心的激动。
6、通过比较去掉第二个故事与原有故事后达成的效果,感受作者的深意:长辈关爱孩子并不稀奇,关键还要孩子学会第 1 页关爱长辈。
(考虑中:这个环节是否需要?)第一课时课前谈话:教师板书“伞”,请学生观察这个字,师:我们来观察这个“伞”字,你能从这个字的结构和笔画,看联想到什么?(“伞”上面的“人”好像张开的伞面,撇和点好像撑开的伞骨,中间的竖就像伞柄。
)教师追问一句:你能不能从这个字中看出我们怎样打伞?实际生活中我们又怎样打伞呢?(引导学生说出:人们要直直地拿着伞。
)一、出示课题,引导质疑。
请学生读课题,师:看到这个课题之后,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产生?预设:倾斜的伞下有谁?是怎样的故事?伞为什么是倾斜的?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查掌握情况。
依据课堂的情况指导重难点,1、指名认读:笑眯眯、困惑、丹丹、微颤、泪光点点。
2、教师询问学生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倾斜的伞》教学设计4篇《倾斜的伞》教学设计篇1文本解读:《倾斜的伞》是一篇叙事兼有抒情的散文,文章主要写了在雨中的伞下发生的故事,而且是一把“倾斜”的伞下。
文章以“雨中倾斜的雨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这一“爱的情感线”连缀起来,使“雨中共伞”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细节中,蕴涵着的强烈的爱的气息,巧妙地张显出来,给人以爱的感动,让人体会到亲情的温馨。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侧重于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到祖孙间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进而体会到父母等长辈的爱。
教学难点重点:抓场景、人物说话、神态描写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文章主题内容;体会重点词句意思,照样子写一句话。
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幼年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理解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学生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的爱心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积累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二)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二、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
三、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困惑”、“微颤”、“浑浊”等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学间互助等方法自主解决。
四、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侧重于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到祖孙间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进而体会到父母等长辈的爱。
教学难点重点:抓场景、人物说话、神态描写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文章主题内容;体会重点词句意思,照样子写一句话。
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幼年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理解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的爱心故事。
教学过程:一、引入。
(一)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现在老师放一首歌曲你们听听,不过要仔细听哟,听后告诉老师你记住了那句歌词,好吗?(播放mv 歌曲〈爱是什么〉录象及歌词)(二)抽学生说歌词。
多媒体展示部分歌词,老师带领学生诵读。
(三)师:爱是一缕阳光,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田;爱是丝丝春雨,将爱的种子浇灌;爱是一句问候,爱是一个眼神……本课“爱”是一把倾斜的伞。
(板书课题〈倾斜的伞〉)现在就让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用心去感受这个伞下动人的故事吧。
二、学文。
(一)现在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告诉我它们各自画的是什么内容?(第一幅是一个老爷爷正给小朋友撑伞,第二幅图是孩子长大了在给老爷爷撑伞)。
那么,第一、二幅图的内容各在课文那几自然段呢?把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总结:本课就是从这两个场面来生动描写了祖孙俩在伞下发生的关于“爱”的动人故事。
(二)同学们请看到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们齐声朗读。
教师设疑问:为什么它是一把充满温情的伞,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三)学习第1——5自然段。
1、品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学生闭眼用心听。
说说你脑海里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2)师:一老一小,走在雨中。
立在伞下,构成了雨天的独特风景线,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啊!让这和谐的画面不要停止,我们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2、品读二——五自然段:在大家动听的读书声中,这温馨的场面在我脑海中浮现,同学们,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字,另一只眼睛看纸的背后,也就是用心去感受。
你们一定是会读书的孩子,用你们的眼睛默读课文二、三、四、五自然段,读后告诉老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外公对丹丹的爱?来,读吧!从小时候“我”和外公走在雨中很快乐,并找到词语。
从“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理解含义老师还发现一个小秘密,知道外公还笑了好几次呢,你们知道老师从那些词语中发现的吗?(教师多媒体出示关于笑的部分的段落。
)学生分角色朗读,并寻找关于“笑”的词语。
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尤其是第二次的“笑而不语”,可在适当时机追问:外公在什么情况下笑而不语,他在想什么呢?小结:是啊,外公为了不让雨水淋到我身上,自已的一半身子已浸在了蒙蒙的雨中,而小时候的我却感到困惑,却不知道这把倾斜的伞就是外公对我深深的爱呀!3、教师过渡: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伞总是歪向我这边,他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
仍然是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似乎和以前一样。
(三)学习六——九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文中“仍然”这个词重复了几次?有什么好处呢?(多媒体句子)3、教师总结:作者连用了三个“仍然”,来说明人还是从前的人,物也还是从前的物,只是人物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适当点拨排比句式)这样写多好啊!4、再读本段,读出“仍然”强调的语气。
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进行一个小练习。
(多媒体出示练习)5、生活中的事物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那么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朗读7、8自然段。
重点体会:“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
”这一句话的含义,为什么会这样?是谁教我这样去做的?6、从哪里看出“我”对外公的浓浓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长大了的“我”懂得了当年外公的伞为什么总是歪的,知道用自己这颗感恩的心去感谢外公。
三、拓展练习,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结合。
(一)同学们,在你身边,一定也有不少爱,有家人对你的照顾,老师对你的教导,同学对你的帮助……你们能举例说说吗?(出示填空句子学生口语练习)(二)小结:得到爱是幸福的,给予别人爱是快乐的,当我们在享受亲人朋友的关爱的时候,我们别忘记了把这种爱的种子传播下去,把这爱回报给爱护我们的人们。
(出示填空句子,口语练习)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举动,往往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快乐。
让我们从现在起,用我们的小手,用我们的爱心回报那些关爱我们的人们。
让我们的小家变得更温暖,让我们的班集体变得温暖祥和。
(三)再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解决课前问题:为什么那把倾斜的伞是把温情的伞。
以“那把倾斜的伞是(充满温情)的伞。
”为基本句式,把课题换种说法。
四、总结。
听着同学们的回答,我想说:有一种心情叫感动,有一种东西叫永恒。
让爱传递和延续,爱才会永恒。
此时我想到了一首歌——《感恩的心》。
听歌曲《感恩的心》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小时候:外公给我撑伞(一半湿,一半干)——给予爱长大后:我给外公撑伞(一半湿,一半干)——回报爱一把蓝色的雨伞《倾斜的伞》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的能力,理解重点句子的能力,结合词句,抓住人物的神态,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一边读一边想,从中感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领会祖孙之间的爱,从而使孩子们受到熏陶感染,学习关爱他人,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生:倾斜的伞)。
(出示简笔画:倾斜的伞)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在这把倾斜的伞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结合这两幅图说一说?(板书:外公我)二、读悟课文(一)读悟1—5自然段1、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描写了第一个场景的内容?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出示阅读提示)轻声读1—5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些语句写出了外公对“我”的爱,用“·”画出关键词,并在旁边写上简单的批注。
3、指名回答,说出关键词,谈自己的感受,师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外公对我的爱。
4、师:外公的言行感动着“我”,“我”感受到了那浓浓的爱,让我们在读中细细品味。
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配乐)。
5、师:多么感人的情景啊!这样的事仅仅一次吗?生:不是。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关键词是什么?指名回答。
师:每逢下雨外公都来接我,每次接我外公都会淋湿,外公总是先想到我,而忘了自己,这是一个多么疼我,爱我的外公啊!(板书:爱)如果你有一个这样的外公,你会怎么对待他?(二)读悟6—8自然段1、师:是啊,文中的“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长大后,“我”也为外公撑伞了。
小组合作学习6—8自然段,完成如下内容:1、轻声朗读课文的6—8自然段。
2、前后两个场景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3、哪些语句写出了“我”对外公的爱,用“·”画出关键词,并在旁边写上简单的批注。
2、小组派代表汇报,前后两个场景的相同点,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体会“仍然”这个词的用法,并用“仍然仍然仍然”造句。
3、出示课文中的两个场景,仔细观察,前后两个场景有什么不同?4、学生交流:哪些语句写出了“我”对外公的爱,说出关键词,谈自己的感受,师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我对外公的爱。
5、我的心为什么热了起来?学生自由发言。
(三)读悟第9自然段1、师:同样是一把倾斜的伞,外公由笑到哭,我从惊讶、困惑到如今心头一热,这难道仅仅是一把倾斜的伞吗?更是什么?指名回答。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体会这不仅是一把倾斜的伞,更是一把充满温情的伞,这是一种爱,更是一种爱的传递,(板书:传递)我要珍惜它,爱护它。
(板书:珍、爱)(四)拓展延伸其实这样的爱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有家人对你的照顾,老师对你的教导,同学对你的帮助,也有你对别人的照顾,请你选择一件令你感动的小事说一说。
三、作业请同学们把令你感动的小事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篇3一、引言: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课教学中就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资源,创设自主合作控究的学习环境,课堂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有效的、自主地获取知识,学生的主动参与面广。
不满足于文本,体现了语文的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