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研究
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
![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5007e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f.png)
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建筑自然通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能够为室内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并降低能源消耗。
自然通风通过设计良好的建筑结构,利用自然气流和风力实现空气的自然流动。
因此,设计良好的自然通风系统可以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健康性,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对于可持续建筑而言,更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元素。
本文将介绍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技巧,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佳效果。
一、自然通风原理自然通风是利用风力和自然气流实现室内空气流通的一种方法。
自然通风系统包括入风口、出风口和通风道等元素,其基本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气流控制自然通风的设计最重要的原则是控制气流。
入口和出口形成的气流流量和流速应该匹配,以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流动。
2.通风路径自然通风的通风路径应该经过常被使用的空间,不能直接通向楼梯、卫生间和厨房等空间,以免室内气味和二氧化碳造成交叉污染。
3.建筑朝向通过合理的朝向设计,可利用风力和气流在建筑内部形成自然通风。
东西朝向的建筑可利用东南季风和西北冷风的气流,使室内保持通风;南北朝向的建筑可利用南北向的气流和房间内的热空气流动来实现通风。
二、自然通风的设计自然通风设计的目的是优化气流环境,使空气在房间内均匀分布,保持舒适和健康。
优化设计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气流路径自然通风的气流路径应该平均分配在不同房间中,避免出现单点集中和温度差异。
通风路径应该尽量保护不同房间的气流,保持气体流动的呼吸性。
2.风洞效应长条形通道内空气的速度会增加,从而形成一个“风洞效应”,在通道和室内内气体流动的分布上造成不平衡。
应该在通道的入口处设置一定的阻力,避免“风洞效应”对空气流动的干扰。
3.气流稳定气流稳定是自然通风系统的关键设计元素之一。
冬季的自然通风会引起寒冷的气流移动,因此应该避免空气流动过重,导致气流不稳定。
一定程度的建筑隔热设计可以有效改善气流稳定性,提高自然通风效果。
三、自然通风的技巧优化自然通风系统需要技巧和方法,接下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技巧:1.风流模拟使用风流模拟软件对建筑自然通风进行模拟,通过分析模拟数据优化通风设计。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及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及](https://img.taocdn.com/s3/m/270a16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9.png)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及自然通风是一种利用自然风力进行室内空气流通的设计方式,可以在建筑中提供清新舒适的空气环境,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冷热负荷,节约能源。
以下是实现自然通风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1.建筑布局: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来引导自然风进入室内。
例如,多设置门窗,将室内与室外空气连接,使自然风能够自由进出;同时应尽量避免局部形成死角,以减少空气的停滞。
2.通风口设计:通风口是实现自然通风的关键设备之一、可以通过设置风口和排气口来帮助自然风进出建筑。
风口一般设置在建筑的向风面或顶棚上,可以利用气流的差异来实现自然通风。
排气口一般设置在建筑的背风面或地面上,用于排出废气和热气。
3.屋顶设计:屋顶是建筑最容易受到太阳辐射和气温影响的部分,合理的屋顶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
例如,可以采用浅色材料覆盖屋顶,减少太阳辐射吸收;同时可以设置天窗或天棚等透光装置,引入自然光线和空气。
4.窗户设计:窗户是建筑通风的重要途径。
合理的窗户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风力进行通风。
窗户的位置、尺寸和开启方式都需要考虑到建筑的风向和气流路径。
例如,可以设置大小不一的窗户,配合建筑的布局和气流路径,实现自然风的自由进出。
5.遮阳和隔热措施:在实现自然通风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的遮阳和隔热措施,以减少太阳辐射和热量的进入。
可以使用遮阳板、树荫等方式阻挡太阳辐射;同样,可以使用隔热材料和隔热层来减少热量的传递。
6.利用地形和环境:建筑周围的地形和环境条件也对自然通风起到影响。
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周围的绿化和水体来引导自然风进入建筑。
例如,可以设计庭院或花园,利用树木和草坪来降低环境温度,增加风力。
7.控制系统:在建筑中还可以使用自动控制系统来调节自然通风。
例如,可以使用风速和温度传感器来监测室内外的气候状况,根据设定的参数来控制通风口和窗户的开关,以实现最佳的通风效果。
综上所述,实现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需要考虑布局、通风口、屋顶、窗户、遮阳和隔热、地形和环境等多个因素,并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节。
建筑通风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规范要求
![建筑通风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84bea7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5.png)
建筑通风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规范要求建筑通风设计在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和空气质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是常用的通风方式,各自具有特定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探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在建筑通风设计中的规范要求。
一、自然通风规范要求自然通风是通过建筑设计和布局来利用自然气流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
以下是自然通风中常见的规范要求:1. 风洞试验:在建筑设计之初,需要进行风洞试验,以评估建筑在各种气流条件下的风速和风向,以及室内空气的流通情况。
2. 通风策略:根据建筑的用途、朝向和周围环境条件,确定合适的通风策略。
例如,在炎热季节,应该采用能够促进冷空气流入的设计。
3. 通风面积:根据建筑的体积和使用要求,确定合适的通风面积。
通风面积应足够大,以便满足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并保持室内外压力平衡。
4. 通风口位置和尺寸:通风口的位置和尺寸应根据室内布局和需要进行合理设计。
通风口的位置应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的各个房间和区域,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均衡流通。
5. 自动控制系统:一些建筑可能需要自动控制系统来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并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通风口。
自动控制系统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并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机械通风规范要求机械通风是通过机械设备如风机或排风扇来推动或抽走室内空气,以实现室内空气流通和排污。
以下是机械通风中常见的规范要求:1. 设备选择:选择适合建筑需求的机械通风设备,并确保设备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例如,噪音级别应低于规定限制,排风量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等。
2. 通风系统设计:机械通风系统包括风管、风机、过滤器等。
设计应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空间布局和室内外环境条件来确定风管尺寸、通风量和风机功率等参数。
3. 电气安全:机械通风系统的电气配线和设备应符合电气安全规范,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
4. 排烟系统:对于需要排除烟雾和有害气体的建筑,机械通风系统应具备排烟功能。
排烟系统的设计和布局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安全要求。
自然通风原理及案例分析.ppt
![自然通风原理及案例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b1611cdd3383c4ba4cd283.png)
并列式
错列式
行列式
斜列式
周边式
自由式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建筑形体
建筑的宽度会影响通风的效果和形式。建筑宽度不超过10米的建筑可以使用单侧通风方法; 宽度不超过15米可采用双侧通风。 建筑高度的增加,室外风速也随之增大,同时热压也和建筑的高度成正比。
利用中庭双侧通风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平面布局
开口位置对室内流场的影响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植被绿化
植物是天然的气候调节器。在建筑物的外部布置树木等植被,在夏季可以有效降低地表温 度,同时有助于减小建筑物迎风面的压力,引导通风。不仅如此,室外绿化带还可以调节 风速,改变风的流动路线。若将绿化、水面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上,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的 品质和降低空气温度,起到“自然空调”的作用。
建筑物四周的气流分布
PS:在建筑设计时,应注意当地的主导风向、开窗位置,以实现穿堂风,提高室内舒适度。
自然通风原理之二:热压作用
按照热力学原理,当室内存在热源时,室内空气的密度有沿高度逐渐向上递减的特点。密 度小的热空气由于对流作用上升,原来位置的空气变得稀薄形成负压区,因而产生压力差。 正是由于上述原理,当室内外空气温度不同时,在建筑外墙的进、排风孔上将形成一定的 压力差。
• 6、Almost any situation---good or bad---is affected by the attitude we bring to. ----Lucius Annaus Seneca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处境态度的影响。11时3分11时3分5Aug-208.5.202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〇年八月五日2020年8月5 日星期三
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探讨
![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3ee61d933d4b14e85246877.png)
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探讨【摘要】本文介绍在建筑设计中,实现自然通风的几种技术,借此来探讨建筑的布局和建筑平面,以及建筑剖面与建筑构件,在实现建筑的自然通风中起到的作用与探索方法,保持建筑自然通风的方法与技术很多,比如得得用底层架空的模式,以此来获得居室上的舒适度。
这也是一种利用自然风的一种手段与方法,借以达到通风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设计,自然通风,技术,风力,有效风速,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自然通风是当今建筑通风设计广为青睐的一种设计方式,是利用建筑内外的风力或热压,而造成的风,以此促使空气的流动而进行通风与换气。
在建筑中自然通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两方面:一是它比通过应用空调、制冷等设备实现室内环境调节的机械通风更能环保节能的改革建筑热环境、节约空调带来的能耗。
第二,是能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的空气,用以维持室内的空气卫生,避免人体出现“空调病”等亚健康性的副作用病达到有利于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程度。
在建筑通风的整体设计方法中,以建筑总体设计来配合室内外的通风条件,用以提高室内的有效风速,近而达到了通风和换气的目的。
现如今在空调的使用当中,人们不仅可以主动控制居住地的风速,不用在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这也让人们渐渐地淡化了那些对自然通风方面的重视。
并能在全球范围内,在能源与资源相对短缺,环境被破坏的情况下,建筑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地审视了自然通风这样的一种传统建设工艺了。
自然通风是一项原始的调节室温的技术,与功能复杂且耗能的空调技术相比,更是一项廉价且成熟的技术。
自古以来,人们掌握和积累了丰富的施工期方法和经验,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和条件几乎都相同的地方,就应采取相同的措施,利用风力,带走室内热度或湿度,从而使室内变得凉爽以及舒适。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藏风聚气的风水学,无不体现了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在古代的中东地区,有招风塔以及招风斗,这些建筑的存在,都充分地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在利用了大自然风力方面无穷的聪明才智。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原理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c1b87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4.png)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原理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内外温度和风压差异,通过建筑结构和布局,利用自然气流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更新。
它是一种经济环保的通风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中常用的自然通风原理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自然冷却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自然冷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通风原理。
通过利用夜间和清晨较为凉爽的温度,采取适当措施将室内热量排出,达到降温的效果。
建筑设计中常见的自然冷却方式包括:1. 屋顶通风:在建筑屋顶设置通风孔、排气扇等设施,利用自然气流将室内热空气排出,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对流。
2. 空气流动:通过建筑结构的设计,引导自然风流进入建筑内部,将热空气带出。
可以采用屏风、飘窗等设计元素来促进空气流通。
3. 水体利用:通过建造水景、喷泉等水体景观,利用水的蒸发和风的吹拂,增加室内的湿度并获得降温效果。
二、自然采光自然采光在建筑设计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源,减少对电照明的依赖,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常见的自然采光原理有:1. 大面积窗户:在建筑立面设置大面积窗户,使室内得到充足的自然光照,减少使用人工照明的频率。
2. 采光井:在建筑内部的核心区域或中庭设置采光井,通过天窗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实现室内的自然采光,并促进室内的空气对流。
3. 庭院设计:合理利用庭院布局,使得自然光可以从外部透过庭院进入室内,提供充足的自然光源和舒适的视觉环境。
三、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进行室内空气对流,实现空气更新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
它能够有效排除室内的有害气体和异味,保持空气清新。
常见的自然通风原理包括:1. 垂直通风:通过楼梯间、通风井等垂直结构,在建筑内部形成气流,促进室内空气的对流。
2. 水平通风:利用建筑的布置、开放式空间设计等,形成自然的气流路径,将空气引入室内并排出室外。
3. 气窗设计:在建筑立面设置可开启的气窗,能够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实现空气流动。
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4c2f7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4.png)
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进行室内空气交换的一种通风方式。
自然通风不仅能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还能使能耗降低,从而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广泛。
本文将从几方面介绍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能耗减少自然通风可以减少机械通风和空调的使用,从而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
尤其在夏季,如果建筑设计合理,可以通过自然通风来降低室内温度,在凉爽的空气中乘凉。
同时,自然通风可以将新鲜空气带入室内,或将废气排出室外,从而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自然通风,在节能的同时,可以提高室内舒适度,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因此,减少能耗是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二、构建合理风道在建筑设计中,构建合理的风道是实现自然通风的关键。
风道的配置数量和位置日后会影响自然通风的质量。
为了提高自然通风的效果,通常选择布置一个中央天井或开放式的中央区域,在楼层之间形成通道,利用自然气流进行自然通风。
三、利用自然气流利用自然气流是实现自然通风的关键。
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物周围的地形、气候以及风向等因素。
通常的做法是利用自然气流产生的气流来促进室内气流的交换,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四、合理使用建材在建筑设计中,也有许多建材可以通过合理的使用来提高自然通风的效果。
例如选择较薄的建筑墙体、采用可开启的窗户和门、使用节能玻璃等建材,都能够促进自然通风,提高室内舒适度。
五、与环境协调在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与周围环境需要协调。
建筑物的朝向、距离、地形等问题都需要考虑到。
对于那些环境复杂的建筑物,尤其要进行详细的生态周边规划,以便实现有效的自然通风。
综上所述,自然通风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种通风方式。
它可以不仅节约能源,而且可以算作是功能性美学的重要体现,在美学层面上给构建物造成诗情画意的同时实现了通风换气的效果。
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发挥自然通风的优势,使其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部分。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024a4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6.png)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逐渐注重环境友好型。
自然通风作为一种低耗能、高效率的空气调节方式,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包括原理、方法和效益。
一、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的动力和气温差异,通过建筑物的开口和通道,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同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其原理可归纳为三个关键因素:风压差、风量和风速。
1. 风压差:建筑物内外的气压差异是形成自然通风的基础。
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时,室内空气会通过高处的通风口排出,而室外的新鲜空气会通过低处的通风口进入室内。
这种气压差异可以产生空气流动的动力。
2. 风量: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通风口的空气体积。
通风口的面积和数量决定了风量的大小。
大面积、充足的通风口可以提高风量,增强通风效果。
3. 风速:风速是指空气流动的速度。
风速越大,通风效果越好。
建筑物的形状、开口的位置和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风速的产生和分布。
二、自然通风设计方法1. 建筑布局设计建筑物的朝向和布局是自然通风设计的关键因素。
合理布局可以利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建筑形态来优化通风效果。
通常应尽量使建筑物的长立面朝向风向,以便于利用风力进行通风。
2. 开窗设计开窗是实现自然通风的重要手段。
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设置通风口,包括门窗、通风窗、天窗等。
开窗的位置和尺寸应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和通风需求确定。
高处的开窗可用于室内排风,低处的开窗可用于室外进风。
3. 通道设计通道是空气流动的通道,对于建筑物的自然通风作用至关重要。
通道应设在建筑物的上部或侧面,并且通道的形状宜简洁平直,避免过多弯曲,以减小空气阻力。
4. 遮阳设计适当的遮阳设计有助于调节室内温度,改善通风效果。
合理设置遮阳设施,如百叶窗、遮阳板等,可减少夏季阳光直射,降低室内温度,避免过度依赖空调系统。
三、自然通风设计的效益1. 节能减排自然通风利用自然动力,节省能源消耗,减少对空调等机械设备的依赖,降低室内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策略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b9c61c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3.png)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策略在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内部空气质量,同时还能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策略,包括原则、方法和案例分析等内容。
自然通风的原则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来进行室内空气流动和换气的过程。
在建筑设计中,实现有效的自然通风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通风口设置合理:建筑应具有合适位置和大小的通风口,以保证室内外空气的有效交换。
通风口应避免设置在污染源的周围,同时要考虑到气流的方向和速度。
通风路径畅通:建筑应设计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在室内形成明确的通风路径,避免出现死角和堵塞点,以保证空气流动的畅通。
利用自然气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环境特点,合理利用自然气流的方向和强度,通过合理布局建筑来引导气流进入室内。
考虑防暑降温:在炎热季节,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室内温度,可以通过合适的遮阳措施和调整通风量来实现防暑降温的效果。
自然通风的方法为了实现自然通风的效果,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单向流通:通过合理设置建筑朝向和开窗位置,利用单向流通原则来引导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建筑外部。
层流通风:利用建筑高差和层间空间设计,在建筑内部形成上下层次清晰、氛围平和的流线条系统,实现层流通风效果。
穿堂式通风:通过建立与南北两面相连的环形或‘H’形平面布局,在建筑内形成有效的空气对流,提高通风效果。
热对流通风:利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物理原理,通过设置高低开窗处,促进室内热对流效果,实现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案例案例一:螺旋式智能办公楼这座办公楼位于城市商业区中心,采用螺旋式楼梯设计,并在楼梯周围设置开放式办公区域。
通过螺旋形状的设计,有效增加了空气流动路径,并结合开放式设计,在不同楼层形成明确、连续的空气对流系统。
办公楼外墙采用带有隐私板和透光板组合的结构,在保证开放性空间的同时,有效阻隔了噪音和灰尘对室内环境造成影响。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23b9ff4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e.png)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自然采光与通风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它们对建筑物的舒适性、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自然采光与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并介绍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Ⅰ. 自然采光的原理自然采光是指通过使用自然光源来照明室内空间。
它不仅可以帮助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还可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采光原理:1. 平面采光:通过在建筑物的屋顶上设置天窗或凹槽,利用天空的亮度和光线分布,将自然光引入室内。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可以提供均匀的室内照明,还能降低电能消耗。
2. 垂直采光:利用建筑物的立面来引入自然光。
常见的方法包括设置窗户、光管和玻璃天井等。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让更多的自然光进入建筑内部,提高室内的照度。
3. 反射采光:通过使用反射材料,将外部的自然光反射到室内来实现照明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不能直接引入自然光的房间,如地下室和内部空间。
Ⅱ. 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来调节室内空气的流动和温度。
它可以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同时提供新鲜空气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通风原理:1. 自然风道:通过在建筑物中设置通风孔和风口,利用自然气流的驱动力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并将排出的废气排放到室外。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有效交换,改善空气质量。
2. 热对流:利用热空气的密度差引起气流的上升和下降,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
这种设计方法常见于高天花板的建筑,通过设置送风口和排风口,利用自然热对流来实现通风效果。
3. 风扇辅助通风:在自然通风的基础上,使用风扇来增加气流的速度和强度,改善通风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增加通风量的建筑物,如大型工业厂房和体育馆等。
Ⅲ. 自然采光与通风的实际应用自然采光与通风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案例:1.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通常会将自然采光与通风作为设计的核心元素。
建筑项目中的自然通风设计
![建筑项目中的自然通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3d81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a.png)
建筑项目中的自然通风设计自然通风设计在建筑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能有效地减少能耗,并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建筑项目中的自然通风设计原理、策略以及实施方法,并以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第一部分:自然通风设计原理自然通风是利用外部自然气流来实现对建筑内部空气的控制和调节。
要了解自然通风设计的原理,首先需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素:1. 风的运动原理:风是由气压差所引起的大气运动。
在自然通风设计中,利用建筑物周围的气压差异来促进空气流动。
2. 风的路径分析:通过分析建筑物周围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建筑物本身的形态特征,确定风的路径和进出口。
3. 风的速度分布:风的速度分布在建筑物内部是不均匀的,了解风速分布对于合理确定通风口的位置和尺寸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自然通风设计策略基于自然通风设计的原理,我们可以提出一些策略来优化建筑项目的通风效果。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自然通风设计策略:1. 空气动力学原理: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外形和立面形式,以最大程度地引导和利用风流。
例如采用流线型的建筑形态,有助于减小空气阻力,增强室内外气流交换。
2. 采用可开启窗户和门:在设计建筑项目时,考虑到室内通风的需要,合理设置可开启的窗户和门。
这样,当风速适宜时,通过开启窗户和门可以实现自然通风。
3. 设计通风通道:通过在建筑物中合理设置通风通道,如竖井、风道或开敞空间,以引导和加强风流。
通风通道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风速、通道尺寸和数量等因素。
第三部分:自然通风设计实施方法在实施自然通风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项目特点和需求,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模拟和预测:根据建筑项目的设计参数,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和预测,评估自然通风效果和室内舒适度。
2. 风洞试验:对于大型建筑项目或者特殊形态的建筑物,进行风洞试验是一种可行的手段。
通过风洞试验,可以验证和优化设计方案。
3. 通风设备选择:在自然通风设计中,还需要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如通风窗、风口和风机。
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与通风设计
![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与通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c2279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b.png)
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与通风设计建筑中的通风设计是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自然通风则是一种可持续、环保的通风方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流与循环。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自然通风原理及通风设计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通风策略。
一、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的力量,通过建筑物的开口和风口实现空气的流动。
它的原理基于气流在建筑中的压力差异和温度差异。
一般来说,冷空气密度高,热空气密度低,因此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则下沉。
这种气流的差异就是自然通风的基础。
二、通风设计的重要性通风设计在建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室内舒适度,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频率,从而节约能源。
此外,良好的通风还可以防止湿度过高、水汽凝结和霉菌滋生等问题的发生,保护建筑结构。
三、自然通风策略1. 窗户设计合理的窗户设计是实现自然通风的关键。
首先,窗户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方向和自然气流进行布置。
次要窗户通常安装在迎风侧,以便引入新鲜空气;主要窗户通常安装在背风侧,以便排出污浊空气。
其次,窗户的大小、形状和开启方式也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以方便通风效果的调节。
2. 风道设计风道是指通过建筑物内部设置的空气通道,用于引导气流的流动。
风道设计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天窗、天井或楼梯间等来实现。
风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气流的流通路径和速度,以确保空气能够有效地流动,并达到理想的通风效果。
3. 屋顶设计屋顶是建筑中常被忽视的通风要素之一。
合理的屋顶设计可以通过设置屋顶通风口或屋顶翻转窗等来实现通风效果。
屋顶通风不仅可排除热空气,还可降低室内温度,提高室内舒适度。
4. 建筑形态设计建筑的形态设计也对自然通风起到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建筑形态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和气候条件,最大限度地引入新鲜空气,促进自然气流的流动。
例如,采用开放式的平面布置、设置中庭或庭院等都可以提升建筑的通风性能。
综上所述,建筑中的自然通风和通风设计对于实现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至关重要。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策略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1857e2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1f.png)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策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逐渐成为设计师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自然通风作为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策略,通过自然的气候条件来优化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从而减少对机械通风系统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本文将探讨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策略及其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自然通风主要依赖于气温差异和风压差等自然因素,通过建筑的开口(如窗户、门、天窗等)实现空气的流动。
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包括:气温差原理在不同气温条件下,热空气较冷空气轻,会自然上升并形成气流带动冷空气进入。
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热空气从室内上升后通过窗户或天窗等开口排出,同时冷空气就会从其他开口流入,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风压差原理当外部有风吹过建筑物时,会在建筑物的一侧产生较高的风压,而在背风面则形成负压。
这种压力差异促使新鲜空气沿着窗户或其他开口流入,而使得室内污浊空气被排出。
弧形气流原理随着建筑物形状和布局的不同,当外部风流经过建筑物时,会形成弧形气流,这种气流特征能够有效地引导空气进入建筑物。
通过充分理解这些原理,建筑师可以在设计阶段合理安排开口位置与大小、室内空间布局等,以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
自然通风设计策略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以下一些策略可以有效地实现自然通风。
1. 开口布局合理布置房间中的开口是实现自然通风的关键。
开口应根据主导风向进行设计,以确保足够的新鲜空气能进入室内。
通常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采用交叉通风:将开口设置在对角线上,借助主导风向实现两个方向之间的空气交换。
高低开口结合:低处设置进气口,高处设置排气口,以确保在夏季及冬季都能形成有效的对流。
考虑使用天窗或屋顶窗:这些开口通常能有效采光并促进热空气上升,有助于更好的通风。
2. 建筑形态与朝向建筑物的整体形态与朝向直接影响自然通风效果。
为了提高自然通风效率,设计时应注意:在有较强主导风向的位置设置大面积的窗户,使得更大面积可供空气进出,提高换气率。
论自然通风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论自然通风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6634d19da38376baf1faedc.png)
论自然通风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在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应该通过建筑物的规划、构造设计等过程对自然通风的可应用性和效果仔细考虑,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风来解决建筑物的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为使用者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标签:自然通风;建筑设计;运用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紧张,能否有效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已成为当前建筑界的重点研究课题。
而自然通风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通风方式,相对于机械通风和空调而言,能够在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减少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减低环境污染,已得到越来越多设计人员的重视。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然通风的实现方式(一)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还能利用建筑内空气的热压差进行实现,因建筑物内外空间中的空气由于温差导致空气密度的差别而产生压力差,而促使建筑物空间内外空气发生流动。
建筑物内温度高的空气由于密度小而上升,从建筑物上部的风口向建筑物外部排出,这就会在原来低密度空气区域形成负压区,而使建筑物从底部吸入建筑物外温度低且密度大的新鲜空气,造成建筑物内外空气不停地流动而实现自然通风。
(二)通过风压实现自然通风。
由伯努利流体原理可知,流动空气压力同其速度具有反比关系,这样会在其速度增加时形成低压区。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可将通风通道设计成横向,在自然风从此通道中吹过就会形成负压区,造成周围的空气发生流动,这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管式建筑通风原理。
管式通道要在一定方向上封闭,然后将其他方向敞开以形成通风方向,这样就会使大进深建筑空间的通风效果更加明显。
二、自然通风的应用研究进行建筑物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最主要的有室内空气品质、人体感觉舒适、节能和可靠,另外还要可以比较方便地调节控制。
在夏天,房间的空气温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相对湿度维持在50%左右,气流速度限制在较低的范围内(一般希望不大于0.15 m/s)。
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7f787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4.png)
06
CATALOGUE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自然通风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是一种 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绿色建筑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技术,可以有 效地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通风,提高建筑物的舒 适度和健康性能。
自然通风技术可以结合其他绿色建筑技术,如 太阳能、地源热泵等,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能 源效率和环境性能。
广州珠江新城案例
总结词
广州珠江新城是一个充分运用自然通风技术的商业建筑 群,通过建筑设计和机械通风系统的配合,实现了室内 环境的自然通风。
详细描述
广州珠江新城是一个位于广州市中心的商业建筑群,其 中包括了多个高层建筑、商业设施和办公楼。在设计过 程中,建筑师注重利用自然通风技术,通过合理的建筑 布局和窗户设计,使得室内环境能够自然通风。此外, 为了应对广州地区的气候特点,还配备了机械通风系统 ,确保在炎热的夏季能够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
02
CATALOGUE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及优势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01
空气流动原理
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的密度差和风压差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当室
内外存在温差时,空气密度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压力差,使得空气从
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02
热压通风
热压通风是利用室内外温度差引起的空气密度差来产生通风。当室内温
设置通风塔或类似的结构 ,以引导自然风进入建筑 内部,同时可以增加建筑 物的通风效果。
竖向通道
通过剖面设计,创造有利 于空气流通的竖向通道, 如设置中庭或高窗台等。
屋顶设计
合理设计屋顶形状和材料 ,以引导自然风的流动, 同时考虑遮阳和排水等问 题。
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与采光
![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与采光](https://img.taocdn.com/s3/m/37b728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3.png)
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与采光自然通风与采光,在建筑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开始认识到自然通风和采光对室内环境和能源效率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自然通风和采光在建筑中的作用,并介绍一些与此相关的设计原则和技术。
一、自然通风的重要性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自身的形状、布局和窗户等开口,利用自然风力来实现室内风流的一种通风方式。
相较于机械通风系统,自然通风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自然通风能够提供新鲜空气。
建筑中的空气质量对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至关重要。
机械通风系统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自然通风则可以通过自然风流带来新鲜空气,减少室内污染物的积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其次,自然通风可有效调节室内温度。
在夏季,适当的自然通风可以带走室内的热空气,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节省能源。
而在冬季,可以利用自然通风来调整室内外温差,实现室内空气的流动,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性。
此外,自然通风有助于湿度调节和室内空气湿度的平衡。
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舒适的范围内,防止湿度过高或过低对人体和建筑材料造成的损害。
二、采光设计的影响因素采光是指通过建筑的窗户、天窗等开口,使室内得到自然光照的一种设计方法。
良好的采光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同时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以下是一些影响采光效果的因素:1. 建筑朝向:建筑的朝向决定了阳光的照射角度和强度。
在南半球地区,北向的建筑可获得较好的采光效果,而在北半球地区,朝南的建筑可以获得最佳的采光效果。
2. 窗户设计:窗户的位置、大小和类型都会影响到采光效果。
合理的窗户设计可以实现室内自然光线的均匀分布,减少刺眼和阴影的出现。
3. 遮阳和隔热措施:在采光设计中,需要考虑遮阳和隔热措施的选择。
适当的遮阳和隔热装置可以防止太阳辐射过强或过弱,调控室内的光照和温度。
三、自然通风与采光的设计原则针对自然通风与采光设计,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则:1. 建筑的合理布局: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风力和光线。
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
![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476f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d.png)
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1. 引言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的运动来实现室内空气流通的一种方法。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模拟分析自然通风的效果,可以评估建筑的通风性能,优化空气流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本报告将使用模拟分析方法,对某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2. 模型建立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建筑的设计图纸,使用建筑信息建立一个三维模型。
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的尺寸、材料和窗户等因素,以便准确地模拟建筑的几何形状和气流特性。
3. 边界条件设置在进行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时,需要设置几个重要的边界条件,包括室内外温度差、风速和风向。
这些边界条件将影响室内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方向。
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特征,我们可以合理地设置边界条件,以便更真实地模拟建筑的自然通风情况。
4. 材料属性设定建筑的材料属性对自然通风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热传导性能和透气性能。
在模拟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准确地设置建筑材料的属性,以便更好地模拟建筑内外空气的传热与传质过程。
5. 网格划分为了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我们需要将建筑模型划分成小块,形成网格结构。
这些小块将用于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的数值解。
在划分网格时,需要根据建筑的几何形状和气流特性,合理地划分网格,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模拟运算通过设置好模型建立、边界条件、材料属性和网格划分,我们可以进行自然通风的模拟运算。
在模拟运算过程中,使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流体力学方程组,得到建筑内外空气的速度分布、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等信息。
通过模拟运算,可以判断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7. 结果分析根据模拟运算得到的结果,我们可以对自然通风的效果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建筑内外空气的速度分布、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等信息,可以评估建筑的通风性能,确定是否需要优化设计。
同时,也可以通过模拟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8. 结论通过模拟分析自然通风的效果,我们可以全面地评估建筑的通风性能,并通过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建筑知识:建筑中自然通风措施的设计和应用
![建筑知识:建筑中自然通风措施的设计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bc661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0.png)
建筑知识:建筑中自然通风措施的设计和应用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和健康舒适生活的追求,自然通风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经济、实用的通风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应用。
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设计和布局的合理规划,依靠室外自然气流和气压差异等自然力量,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并引入新鲜空气,以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的通风方式。
本文将探讨在建筑中自然通风的设计和应用,以期更好地了解该通风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一、自然通风的特点和方式自然通风比起机械通风而言,具备以下的几个显著特点:1、对环境的影响小自然通风不仅不会产生大量噪音和污染物,还能够为建筑节省能源,减小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操作简便自然通风不需要复杂的安装和调试过程,只需要通过建筑的运用自然气流进行室内空气的更新。
3、舒适度高在室内设置自然通风的条件下,自然气流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新鲜的空气可以调节人体的情绪和身体健康,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自然通风的方式主要包含两种,即单向通风和交叉通风,两种通风方式各具特点,可根据具体的建筑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1、单向通风单向通风是指建筑中通风过程中,只通过管道、窗户或门等单向式的建筑象可以运作,可实现单独抽风或单独送风的通风方式,适用于室内独立单元的间距较小且在同一朝向的情况下采用。
2、交叉通风交叉通风则是指建筑中通过利用建筑中正负压差异的原理,实现空气的流通。
一般采用的是建筑的几个朝向进行自由通风,将空气污染的区域向外排放,通过自由对流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以达到通风的目的,适用于建筑面积较大、空间布局更复杂的情况。
二、自然通风的设计原则自然通风的设计遵循了以下原则:1、建筑朝向和建筑布局的规划由于环境因素的不同,建筑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建筑内线流的状况,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对通风的影响,优化建筑布局,合理安排开口,以便利用自然气流和自然能源,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降低建筑的能耗。
2、对室内气流流场的掌控留下可开启的门窗,使空气流通,同时应该合理设置建筑内的通风口和进气口,掌握建筑内的气流流场,使建筑内的居住者更加舒适,具有更好的通风效果。
建筑立面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建筑立面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a009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7.png)
建筑立面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节能意识的提高,建筑立面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立面的设计和构造,利用自然气流的流动实现室内外之间的空气交换和调节。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建筑立面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1. 方向性设计方向性设计是指根据建筑所处的方向来设计立面,以利用自然气流的流动。
在北半球,建筑立面应当面向南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接收到阳光的热能。
同时,在立面设计中,应当设置通风口或窗户在南侧以增加自然气流的进入。
而在南侧,则应该减少窗户的开口面积,以减少阳光的直射。
2. 透明界面设计透明界面设计是指通过在建筑立面上设置透明材料,如玻璃或塑料,来增加阳光的进入。
透明界面可以实现阳光的滤过,使得室内光照充足,同时减少了对人眼的刺激。
此外,透明界面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景观性,提升建筑的美观性。
3. 格栅设计格栅设计是指在建筑立面上设置格栅或中空墙体,以实现自然通风。
格栅可以有效地阻挡直接射向建筑立面的阳光,减少室内的热量积聚。
同时,格栅的设计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立体感,提升建筑的美观性。
4. 建筑外挂绿化建筑外挂绿化是指在建筑立面上安装绿化设施,如垂直花园或者藤蔓植物,以实现自然通风。
绿化设施可以有效地吸收CO2、释放氧气,并且减少建筑立面的直接日晒,减轻室内的温度。
此外,绿化设施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生态环境,提升建筑的美观性。
5. 可开启的窗户设计可开启的窗户设计是指在建筑立面的窗户上设置可开启的设备,如推拉窗或者百叶窗,以实现自然通风。
可开启的窗户可以使得室内外的空气交换更加顺畅,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
此外,可开启的窗户还可以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总之,建筑立面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是多样的,设计师可以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构造,建筑立面可以实现自然通风,并且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立面的自然通风设计将更加科学和智能化,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15T09:32:38.43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作者:姜佳蕴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世界能源的逐渐匮乏
姜佳蕴
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世界能源的逐渐匮乏,风力资源的应用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不仅能加强建筑的舒适性,而且还进一步实现了资源的节约。
本文就主要对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自然通风;研究
1建筑自然通风概述
自然通风是指利用空气之间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者风力形成的风压来引发空气的流动,从而实现室内的通风换气。
作为一种传统的降热技术,自然通风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设计中。
相较于空调等制冷设备,自然通风能够通过更新空气和气流的方式调节室内温度,以此来影响人体的官能感受。
此外,自然通风还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可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自然通风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能够保障人们的舒适通风,使得人们在通风的过程中,既散去了体内的热量,又能防止人体由于空气潮湿而产生一些不舒适症状,保障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自然通风可以对建筑构件进行降温,在室外气温低于室内气温时,开窗15min左右就可以换气1次,从而实现建筑构件的降温通风。
2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原理
自然通风属于传统的生态技术,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建筑物的出口位置,由于外部空气的流动会和出口点产生风压或者在室内由于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一定的温度差从而形成热压,最后会出现通风的现象,所以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是自然通风的两种基本方式。
风压通风,是利用风压进行换气,一定要具备有速度的气流才可以实现;热压通风,是利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所带来的热浮力进行的对流换气,一定要有空气温差才可以实现。
2.1风压通风
建筑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两者之间存在的空气压力差所引起的通风即风压通风。
当风吹向建筑的时候,风的流动会受到建筑表面的阻挡,就会在建筑的迎风面出现正压力;当风在绕过建筑物的侧面和背面的过程中,就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负压区。
人们平时所说的“穿堂风”本质上就属于风压通风。
风压通风的形成会受到建筑外部的风环境以及建筑的样式的直接影响。
2.2热压通风
热压通风作为另外一种自然通风方式,其出现的原理:在建筑内部形成温度差因而出现热压差,然后出现自然对流形成通风。
本质:受热空气的影响出现升力,在建筑顶部的开口处散去污浊、潮湿的热气,同时室外清洁的冷空气会从建筑的底部进去。
因此,热压通风和风口的垂直距离以及室内外的空气温差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热压通风效果会更加明显,如果进出风口的垂直距离以及室内外的空气温差很大的话。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进深通常会非常大,所以风压通风可能不是非常的适合,而对大型公共建筑来说,热压通风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3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要点
3.1合理设计建筑的布局和形状
从生态方面来说,阳光与风向是影响建筑布局的2个重要因素,而建筑布局又对建筑的自然通风影响较大,因此,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当地的阳光与风向条件,合理控制建筑的布局和形状。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的自然通风条件时,不光要考虑太阳能对单体建筑的辐射问题,还应该尽量使建筑的法线与夏季风的主导风向保持一致。
如果是建筑群的话,布局中的建筑法线则要与风向保持一定的角度,以便减小建筑背后的漩涡区,更好地实现后排建筑的通风。
在建筑群中,前排的建筑对后排建筑的通风效果影响很大,因此,在群体建筑的整体布局中,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整体建筑的形体、高度、宽度等进行一定的控制,不要让前排的建筑物妨碍后排建筑物的通风效果。
3.2利用树木合理加强自然通风
合理布置建筑风口处的树木也是加强建筑自然通风的一个好办法。
如果建筑通风口处的前排树木比较高,后排树木比较矮,那么空气就会受到高树木的阻挡,气压就会从建筑的上方穿过,自然通风的效果不佳;如果将矮的树木放在前排,高的放在后面,那么空气气流穿过较矮的树木时由于受到较高树木的阻挡,从而形成一定的气压差,促进空气的自然流通。
3.3做好平面布局控制与分化
对自然通风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具有良好通风效果的建筑平面的设计工作。
据有关数据信息显示,优质的通风条件之一就是建筑的进深一般要小点,如果进深太大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就只能依靠空调系统来进行日常的换气工作,除此之外,对于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也非常的不利。
但是大型公共建筑不论是体量还是进深都比较大,怎样可以减小进深的尺寸,就是当前建筑师所要面对的挑战。
一方面,做好平面布局的控制工作,尽可能的加大室内空间和室外环境的接触,创建一个好的前提为实现自然通风这个目标。
在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在组合平面的时候就采用了凹凸平面,科学的处理了这个难题;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对建筑平面布局进行分化处理,使用科学的方法可以提高对室内空间的利用,可以实现自然通风的目标。
荷兰国际银行就使用了这种分化处理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方正为主的平面设计,开拓思维,创新的使用了狭窄并且曲折的平面形式。
主要由长度大约有l千米左右的曲折、不规则的建筑组成平面,其中含有10栋高低不同的竖直办公楼,然后使用一条直线形式的街道将它们连接起来。
这座大楼所有的进深都在7m以下,很好的实现了自然通风。
3.4内部空间形态优化
在大型公共建筑中,比如展览馆、商业设施以及综合体等建筑,它们的进深通常都会很大,妨碍空气流动的阻力也会比较大。
建筑和外界的直接接触面积也非常有限,所以大型公共建筑的风压通风就非常难实现。
在对内部空间的形态进行优化的时候可以使用风井、水
平风道、中庭等元素,对大型公共建筑的体量进行分散,这样对于缓解它和外部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一分有效,尽可能的降低大型公共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
风井有很多中存在形式,比如气井、烟囱、通风塔等,可以采用热压通风的手段实现自然通风。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进深通常都会非常大,因此热压通风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英国的莱斯特市德蒙特福德大学女土馆就是热压通风的代表作,设计师考虑到大楼室内的高热量,首次尝试了用热压通风代替空调制冷的做法,减小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这座建筑的中央报告厅进深非常大,并且只有一个外开窗,所以可使用热压通风来实现自然通风的目的。
在一楼教室和二楼报告厅之问会设置一个通风口,室内的空气会从这个通风口中排出去。
当夏天来临时,由于室内的人员较多会让温度增加,这个时候通风口就会自动打开;如果室外天气不好,就会自动关住。
和其他的建筑相比,虽然这个建筑的总面积超过了10000㎡,但是由于采用了自然通风的设计,所以能源消耗非常的小。
热压通风也适用于中庭设计。
中庭可以分成核心式、接触式和贯通式这三种由于建筑内部的位置以及自然能源的不同。
中庭空间的合理化以及合适的辅助技术,在两者的结合之下,可以对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得生态效益达到最大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设计师应在结合建筑自身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新型的自然通风技术,以此来充分利用建筑周边的自然风力资源,实现建筑的通风换气。
目前,我国的自然通风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相关建筑设计人员应加强研究和探索,从而促进我国自然通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代语.夏热冬冷地区中庭式住宅建筑室内自然通风设计策略[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2]王力凯.中庭结合空中庭院的高层建筑自然通风规律研究及生成设计初探[D]南京:南京大学,2014.
[3]谷宇新深圳市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用气象数据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