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三章 儿童智力因素发展与教育)

合集下载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各个阶段,旨在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本文将重点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五个方面,分别是儿童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性别发展和道德发展。

一、儿童认知发展:1.1 感知与认知:儿童在早期的感知与认知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信息进行感知,并逐渐发展出对物体、形状和颜色的认知能力。

1.2 认知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在不同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在幼儿期,他们开始通过模仿和操作来学习和解决问题;而到了学龄期,他们具备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1.3 认知发展影响因素:儿童的认知发展受到遗传、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交环境都会对儿童的认知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二、情感发展:2.1 情感的起源:儿童在早期的情感发展中,通过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建立起情感联系和依恋关系。

2.2 情感表达与调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学会通过语言和行为来表达和调节情感。

他们开始体验到更复杂的情感,如自尊、同情和责任感。

2.3 情感发展影响因素: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和个体差异等因素都会对儿童的情感发展产生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情感支持对儿童情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社会发展:3.1 社会认知:儿童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学会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行为,并形成自己的社会认知。

3.2 同伴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与同伴建立起更为复杂的关系,通过游戏和互动来学习社交技能和解决冲突。

3.3 社会发展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对儿童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家庭的支持和社交环境的刺激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社会关系。

四、性别发展:4.1 性别认同:儿童在性别发展中逐渐形成对自己性别的认同,并开始学习性别角色的行为和期望。

4.2 性别差异:在性别发展过程中,儿童逐渐表现出一些性别差异,如在兴趣、玩具选择和社交行为上的差异。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劣势
注意事项
倾向于冲动, 冒险,容易过分 主观
应注意把 老师等的要求 与自己的想法 相协调,使自 己的做法与外 界相辅相成。
表现较为谨慎, 不愿冒险,但当 受到批评时,很 易受影响,学习 的积极性下降, 容易受外界环境 的干扰,学习欠 主动,受外在动 机支配。
应注意不 轻易受他人评 价的影响。尤 其当他人提出 批评时,应分 析原因,并考 虑自己该怎样 努力,而不能 就此气馁。
学习障碍:智力正常,但有明显学习困难 和缺陷
谢 谢 欣 赏!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指因为个体差异而有 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
➢包括心理发展、身体发展、学习、生活 等各方面的要求; ➢长期或短期的要求; ➢高于或低于正常儿童的要求; ➢不仅包括对某一发展缺陷提出的要求, 也包括对学习有影响的能力、社会因素 等提出的要求
二、特殊儿童的类别
1、认知发展障碍
智力落后:智力功能低、有适应行为的缺 陷
三、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任务时所 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 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所谓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习 惯、偏好 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活 动方式。学者们对学习风格认识不同, 对其因素的分析也不同。
(生理)学习时间的偏爱
①清晨型(即百灵鸟型):这类学习者在清晨 的头脑清醒,反应敏捷,记忆和思维效率高。 ②上午型:这类学习者在四个时间段中,上午 学习的效率最高。 ③下午型:这类学习者偏爱下午学习,这时学 习效率最高。在四种类型中,该类型的学习者 较少,但确实存在。 ④夜晚型(即猫头鹰型):这类学习者在夜 间大脑高度兴奋,且特别清醒,注意力集中, 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学习效率特别高。
左右脑混合型:个体兼有左脑型和右 脑型两者特点。对左脑或右脑的偏爱 取决于学习情境、学习任务的性质等 因素,有时较多地使用左脑,而有时 较多地使用右脑,左右脑之间的联系 有时紧密,有时不紧密。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07003学时:51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面向对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英文名称:Children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Psychology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本课程属于师范类核心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在于揭示儿童的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特点,探索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和创意、形成态度和品德、激发动机和兴趣的心理规律。

从而使小学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小学教育的科学性,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生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把握学与教互动中的基本规律,并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存在于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以便适应21 世纪对小学教师素质与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绪论第一节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教育心理学的历史演进第二节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作用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2.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三节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2.几种主要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要求:了解小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明确其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任务,掌握其主要的研究方法,大致知道其发展历程与趋势。

教学重点: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教学难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节遗传、成熟、环境与心理发展1.遗传与心理发展2.成熟与心理发展3.环境与心理发展第二节教育与心理发展1.个体心理发展的指标2.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3.教育促进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第三节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实质2.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3.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转折期4.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教学要求:明确遗传、环境、成熟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掌握基本概念;领会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认识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儿童发展理论第三章知识点

儿童发展理论第三章知识点

选择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华生2.华生按不同的言语方式将思维划分为三类:(1)习惯的思维(2)无声的思维(3)计划性思维(建设性思维)3.哪些因素影响动作习惯的形成(1)年龄(2)练习的分配4.儿童剧有三种情绪的基本模式(1)惧(2)怒(3)爱5.(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刺激激发,而只是有机体自身时不时地发出的行为6.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与其他操作行为主义者对行为的定义有三个特点(1)操作行为是自发的而决不是由刺激引发的;(2)操作性行为的研究不去考察那些机体内部可能会影响行为发生但又无法直接确定的因素;(3)操作性行为不是一个单独的反应,而是一类反应。

7.强化有连续强化、间歇强化、固定强化、偶然强化,还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8.斯金纳把人们想要的操作性行为逐渐习得的过程称作“塑造”,又称接近法9.程序教学法体现了斯金纳的三个原则小步子前进原则、主动参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10.观察学习是一个从他人身上获得信息的普遍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11.观察学习的模式:(行为,言语,象征,抽象,参照,参与性,创造,延迟)12.家庭成员的攻击性行为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的来源13.人不能独立于行为之外,环境正是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的。

14.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创始人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论述1.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强化原理,塑造幼儿的良好习惯?(1)强化,是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所谓强化,是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刺激,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如果行为的结果受到强化,行为的出现概率就会增加,基于此原理,良好行为的建立就应该运用强化的原理,激励儿童逐步学习社会所认同的行为方式。

(2)在幼儿园里,最常见的基于强化原理的方法,叫“代币法”。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使用的代币法,就是通过强化幼儿的某些行为,从而提高这些行为发生概率的一种激励手段。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全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全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概念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教育规律以及教学应用的科学,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识记1、心理学发展史中的一些历史事件:(1)1879年,心理学之父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最早提出系统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推广幼儿园,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代表作《人的教育》。

(3)普莱尔,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1882年,著作《儿童心理》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成为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奠基人。

(4)霍尔,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称号。

提出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在儿童研究中发明了研究儿童的新技术——问卷法。

(5)IQ最早由施太伦提出,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制定“斯坦福-比奈量表”中引用IQ,并加以改进。

比奈夫妇主张用精确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

(6)格赛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7)华生(美),行为主义创始人,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研究领域,进行了著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

(8)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个性及心理治疗有着重大影响。

(9)皮亚杰(瑞士),发生认知论提出者,系统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创造性的用弗洛伊德的“临床法”研究儿童,提出认知发展的四阶段和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三阶段)。

(10)布鲁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1)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提出者,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和强化的事件规律。

将程序教学用于教学实践。

(12)桑代克,1903年《教育心理学》被看做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确立的里程碑。

(13)陈鹤琴,最早开创我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以儿童心理学为经,以教育心理学为玮,把两门学科交织在一起,是一门兼跨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两大领域的交叉学科。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以下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知识:1.发展心理学理论:了解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对儿童发展的解释,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伯纳斯的社会认知理论以及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阶段理论等。

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特点。

2.儿童认知发展:学习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包括感知、思维、记忆、语言、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等方面。

了解儿童的认知能力将帮助我们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儿童情感发展:探索儿童情感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情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良好的情感发展有助于儿童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培养和促进儿童的情感发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4.儿童社会发展:了解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和发展,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以及社会角色的形成等。

研究表明,儿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因此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社会行为。

5.儿童自我发展:研究儿童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同的形成过程,包括自尊、自信和自主等方面。

了解儿童的自我发展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支持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6.儿童学习和教育:研究不同的学习理论和教育方法,包括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探究式学习等。

理解儿童学习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将帮助教育者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7.儿童心理问题和干预:了解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并学习如何进行干预和支持。

研究表明,早期的干预可以在儿童的心理问题发展成为长期困扰之前进行干预,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学科,它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特点,并指导我们如何促进他们的教育和发展。

通过学习这些重点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从而提供更贴近他们需求的教育措施。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发展理论】一、发展贯穿人的终身,指的是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P3二、与心理发展最密切的是脑与神经系统的成熟变化。

P5三、顶叶是最先完成髓鞘化和修剪的脑区. P12四、人类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以改进,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大致体现为: P151、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2、反应活动从不随意、被动向随意、主动演变.3、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

4、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五、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以一句“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闻名于世。

P16六、行为主义学派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心理发展外铄论的典型代表,华生也有一句充满自信的经典论断:“P16"(知道华生的这句话代表外铄论观点即可)七、心理发展的特点:P20 (每个点可以根据自己的话展开)①、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②、方向性和可塑性③、常态发展和个别差异④、发展的关键期八、弗洛伊德认为推动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他根据快感区域的不同把人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和生殖期。

P29九、埃里克森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他在《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人生八个发展阶段。

P31十、高级心理机能包括语言符号系统。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P37十一、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进来,这就是同化,而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接受和解释它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P39【第二章认知发展】一、在对阶段性发展观点进行比喻时,常用例子“爬楼梯”.P48二、领域的特殊性:持有领域的特殊性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是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领域发生的,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分别存在一些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纲(最新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纲(最新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纲题型:单选题(20个,20分);多选题(10个,20分);名词解释(2个,10分);简答(3个,18分);论述(2个,16分);案例分析(1个,16分)第一章:绪论1、1879年,心理学之父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普莱尔,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1882年,著作《儿童心理》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奠基人。

3、霍尔,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称号。

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在儿童研究中发明了研究儿童的新技术——问卷法。

4、桑代克,1903年的《教育心理学》被看做西方教育心理学确立的里程碑。

5、陈鹤琴,最早开创我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

6、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的内涵与优缺点;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的内涵以及优缺点。

理论联系实际: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第二章: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1、心理发展的概念以及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3、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以及心理发展阶段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认知发展阶段6、维果茨基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7、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三章:儿童认知的发展概念:感觉、知觉、注意的分类、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注意分配、思维、思维的品质、想象以及想象的分类理解:1、小学儿童注意发展以及注意品质的发展2、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3、小学儿童记忆的分类,小学儿童记忆的特点4、思维的特征、问题解决5、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6、遗忘的规律及原因7、知觉的特性8、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理论联系实际:1、如何根据儿童思维品质发展的年龄特点进行思维训练2、如何根据小学儿童记忆的特点,对小学儿童进行记忆力训练。

第四章: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概念:气质、性格、皮格马利翁效应、自我意识、品德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

智力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

智力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

智力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智力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涉及到个体在认知、情感、语言、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中,智力发展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智力发展的知识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和归纳智力发展的相关知识。

一、智力发展的定义智力发展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语言、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过程。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个体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成长。

智力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会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智力发展的特点1. 渐进性:智力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通过积累、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

2. 多样性:智力发展涉及到个体在认知、情感、语言、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因此是一个多样性的过程。

3.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智力发展都有其个体差异性,有些人在某一方面表现得更加优秀,而在另一方面可能就没那么突出。

三、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1. 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因素是影响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基因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 环境因素:个体所处的环境也会对其智力发展产生影响,比如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等都会对个体的智力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3. 社会因素:社会的风气、价值观等也会影响个体的智力发展,比如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对个体的智力发展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1. 婴幼儿期:这个阶段是个体智力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学会认知、理解和表达,为后续智力发展打下基础。

2. 幼儿期: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学会走路、说话、认知和社交等,这个阶段的智力发展很重要。

3. 学龄期: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开始接触各种知识,对智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4. 青少年期: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进入思维思辨的阶段,对自己的未来、社会和文化等有更深入的认识,对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心理学与智力发展

儿童心理学与智力发展

儿童心理学与智力发展一、儿童心理学概述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问题的学科。

心理学家们认为儿童心理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儿童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问题。

因此,儿童心理学帮助人们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帮助家长、老师及其他儿童相关的人员更好地与孩子相处。

二、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儿童的智力发展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从0到2岁:这个阶段被称为婴儿期,婴儿的智力主要表现为感知和运动,他们开始学习如何理解和处理世界。

2. 从2到7岁:这个阶段被称为幼儿期,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幼儿开始使用语言、记忆和注意力等高级认知能力进行思考和表达,他们的智力得到了显著地发展。

3. 从7到11岁:这个阶段被称为儿童期,儿童向着逻辑思维的方向发展。

他们开始使用抽象思维,并开发了更高级和更复杂的认知能力。

4. 从11到16岁:这个阶段被称为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们开始思考人生、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他们的思维比以往更加抽象,逻辑性也更为发达。

三、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儿童智力的发展可以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多种影响。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 遗传因素:智力是基因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父母智力水平较高的儿童通常具有更高的智力。

2. 营养水平:儿童的大脑需要获得足够的营养才能良好发展,例如良好的营养和饮食,对发育功能和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3. 早期教育: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知识和技能,并形成一些认知习惯和思维模式。

4. 社会和文化环境:引导儿童在适宜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生长成长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儿童心理问题与智力发展儿童在和外界人和事进行交往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挫折、矛盾,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这些情绪的效应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1. 情绪问题:由于情绪问题的存在,孩子可能会变得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

这种不稳定有可能会导致注意力问题,使孩子难以专注于学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第三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第三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遗传及其作用1、识记遗传:是指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

孟德尔法:主要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

高尔顿法:主张用统计方法来推断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2、遗传的作用利用孟德尔法研究的成果,使我们认识到,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性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决定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差异;从高尔顿法所获得的结果可以看出,遗传只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其作用不能夸大,因为具有相同遗传条件的个体,因环境不同会导致其智力的一致性程度下降,这表明遗传不能完全决定个体的心理发展。

(二)成熟及其作用1、识记成熟: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

成熟决定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格赛尔提出了著名的成熟决定论。

他主张:(1)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其中成熟更为重要。

(2)心理发展是一个按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大,与学习的关系较少。

(3)心理发展主要由成熟决定。

2、领会成熟的作用:1、大脑皮层机能成熟水平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大脑皮层机能成熟水平,直接决定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2、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发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青少年神经系统结构与机能的成熟,为其心理发展趋于成熟奠定了基础,突出地表现在其思维发展上,已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3、第二信号系统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概括作用,二是调节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第二信号系统不断发展,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所实现的大脑的复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逐步形成,从而使心理的概括性和调节性不断增加,心理活动的水平也随之提高。

(三)环境及其作用1、识记环境: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狭义的环境主要是指教育,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个体施加影响的过程。

自然环境: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山川、河流,而且也指胎儿生活的环境。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标题:儿童发展心理学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及相关因素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心理学家们关注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并提供更有效的教育和支持。

一、儿童认知发展1.1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感知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1.2 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儿童认知发展受到遗传、环境、社会互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3 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儿童认知发展对其学习、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儿童情感发展2.1 情感发展的特点儿童情感发展表现为情绪的多样性、情感的表达方式逐渐丰富等特点。

2.2 家庭环境对儿童情感发展的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亲子关系等因素对儿童情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3 情感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情感发展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社交技能和心理健康。

三、儿童社会交往3.1 社会交往的发展阶段儿童的社会交往发展经历了单向互动、互惠互动和互为理解等阶段。

3.2 家庭和学校对儿童社会交往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社会交往的主要场所,对其社会技能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3 社会交往的益处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够促进儿童的自信心、合作能力和情感连结。

四、儿童发展心理障碍4.1 儿童发展心理障碍的种类儿童发展心理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学习障碍等多种类型。

4.2 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性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儿童发展心理障碍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4.3 家长和教育者的支持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变化,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五、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5.1 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5.2 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原理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一、儿童认知发展1.儿童认知的基本构成要素,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

2.儿童认知的发展阶段,如儿童的感知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形式操作期等。

3.儿童认知的发展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4.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概念,如模式化、内隐理论、自主学习、元认知等。

二、儿童情感发展1.儿童情感的基本构成要素,如情绪、情感、性格等。

2.儿童情感的发展阶段,如婴幼儿期的依恋、幼儿期的情绪识别和情绪调节、学龄前期的同伴关系等。

3.儿童情感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如爱默生的情感发展理论、碧带福的人格发展理论等。

4.儿童情感发展中的重要概念,如自尊、情商、同理心等。

三、儿童社会发展1.儿童社会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如社交能力、合作能力等。

2.儿童社会发展的发展阶段,如幼儿期的亲子关系、学龄前期的同伴关系、中学期的自我认同等。

3.儿童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如布内尔的同伴模型、弗洛伊德的身份危机理论等。

4.儿童社会发展的重要概念,如社会比较、合作学习、权威性教育等。

四、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1.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包括教师行为、教师反馈等。

2.学校过程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包括课堂氛围、学术期望等。

3.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包括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式等。

4.同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包括同伴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等。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相关的研究文献,对以上内容进行详细的阅读和理解。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概念卡片、思维导图等工具,将重点概念和理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此外,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深化对儿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注意是心理过程对有关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 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 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 并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或随意后注意, 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 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4.记忆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情的反映。

记忆的分类: (一)根据记忆有无预定的目的, 可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随意记忆)和无意记忆(不随意记忆);(二)根据对记忆材料是否理解可把记忆分为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三)根据记忆所保持的时间和编码方式的不同, 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1-2秒)、短时记忆(不超1分钟)和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四)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 可将记忆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五)根据记忆是否有意识参与, 可将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记忆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并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而提高。

5.小学生记忆力的培养: 加强对小学生有意记忆的培养;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意义记忆能力;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品质;教给小学生记忆的方法和策略;加强复习防止遗忘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 它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

思维的品质表现在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逻辑性和思维的独创性六个方面。

7.理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指向未来的想象, 是积极的、可实现的幻想。

8.言语是一个人利用某种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想或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

小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情绪的冲动性逐渐降低而稳定性逐步增强;(二)情绪和情感日益深刻;(三)情绪和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四)小学生的高级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不断发展。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知识要点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课程知识要点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研究儿童心里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与教室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2. 教师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室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3.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策略,能力和品德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品德等。

3.人格的结构:1.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是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他有事最强有力的部分。

2.自我是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实现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3.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部分,他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4.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小学儿童6-12岁心里危机,勤奋对自卑。

主要发展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重要时间和影响,儿童必须要掌握重要的交往和学习技能。

这个时期孩子常常会将自己与同伴进行比较,如果孩子足够勤奋他们在这个时期中能够掌握大量的交往学习技能,如果不能掌握这些技能,孩子就会感到自卑这是老师和同伴是个体的重要社会他人。

5.埃里克森对教育启示:小学教育的启示,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小学儿童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在这一阶段,他们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活的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而学生成人后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态度都与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体验通过艰辛努力而获得好成绩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浅谈发展心理学儿童智力的发展

浅谈发展心理学儿童智力的发展

浅谈发展心理学儿童智力的发展引言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心理变化的学科。

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儿童智力发展的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分别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和情绪发展。

一、遗传因素:1.1 遗传因素对儿童智力的影响:遗传因素在儿童智力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智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遗传获得。

1.2 智力遗传的机制:智力遗传是通过基因的传递实现的。

父母的智力水平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影响。

1.3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

二、环境因素:2.1 家庭环境对儿童智力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儿童智力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提供丰富的刺激和学习机会,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2.2 学校环境对儿童智力的影响:学校环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优质的学校环境可以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育资源,促进儿童智力的提升。

2.3 社会环境对儿童智力的影响:社会环境也对儿童智力发展产生影响。

社会资源和社会支持对儿童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认知发展:3.1 认知发展的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如感知、运动、逻辑思维等。

每个阶段都对智力的发展有着特定的贡献。

3.2 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认知发展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儿童的认知潜力,而环境因素则提供了认知发展所需的刺激和经验。

3.3 促进认知发展的方法: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兴趣等方法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四、语言发展:4.1 语言发展的重要性:语言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基础。

通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儿童可以表达思想、理解世界,并与他人进行沟通。

4.2 语言发展的阶段:儿童的语言发展经历了听觉感知、语音产生、词汇理解和语法运用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对儿童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4.3 促进语言发展的方法: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儿童进行语言交流、培养语言学习的兴趣等方法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浅谈发展心理学儿童智力的发展

浅谈发展心理学儿童智力的发展

浅谈发展心理学儿童智力的发展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其中,儿童智力的发展向来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儿童智力的定义、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以及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儿童智力的定义儿童智力是指儿童在认知、思维、记忆、推理、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

智力的发展与遗传、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儿童智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

二、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1. 遗传因素:智力具有遗传倾向,儿童的智力水平往往与父母的智力水平有一定的关联。

2. 环境因素:儿童成长的环境对智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

3. 社交因素: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对儿童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助于儿童的智力提升。

三、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1. 感知期(0-2岁):儿童通过感官接受外界信息,开始建立感知与认知的基础。

2. 前操作期(2-7岁):儿童开始进行简单的操作性思维,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记忆。

3. 具体操作期(7-11岁):儿童的思维逐渐具体化,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分类和罗列等操作。

4. 形式操作期(11岁后):儿童开始具备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四、儿童智力发展的培养方法1.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注重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启示式教学、问题解决等方式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量和创新。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多元化的培养方式:通过音乐、绘画、体育等多种方式培养儿童的智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总结起来,儿童智力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方法,以促进他们智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可以匡助儿童发展出更好的智力水平,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三章 儿童智力因素发展与教育)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三章 儿童智力因素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儿童智力因素发展与教育一、填空题:1、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智力是一般认识能力的综合,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份是抽象思维能力,创造力则是智力的高度表现。

2、我们要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防止两个极端: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

3、小学儿童心理发展所具有的一般特点:迅速性、协调性、外露性、可塑性。

4、儿童心理学专家朱智贤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5、一般认为,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出现在四年级,即10——11岁,但有一定的伸缩性。

二、判断题:1、比纳——西蒙量表是法国人比纳首创的一种测量人类智力的标准工具,由比纳和西蒙合作制定。

2、比纳——西蒙量表首次引进了智龄这个数量化的标尺来衡量人的智力。

3、注意的转移就是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4、实验显示,小学五年级儿童对某对象估计的正确率,无意注意时只达22%,有意注意时则达56%,表明在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有意注意的作用超过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已经逐渐取代无意注意,并占主导地位。

5、小学儿童注意广度存在着性别差异,无论低年级或高年级,女生的注意广度均高于男生。

6、注意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小学四年级是儿童注意分配能力发展的转折期。

7、研究发现,小学儿童注意转移的综合反应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所以小学儿童的注意转移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了,儿童注意集中程度越来越高了。

8、研究显示,10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远近物体都能看清,1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视力呈逐渐下降趋势。

三、名词解释:1、智商——个人智力水平的数量化指标。

通常以其英文缩写IQ为符号。

用公式表示为: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

2、思维——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以间接途径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发展心理学4第三章要点二

发展心理学4第三章要点二

发展心理学4第三章要点二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理论(重点二)一、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基本假设是什么?1、儿童智力发展的主动性。

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儿童自身。

2、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其智力结果的改进。

儿童质量的发展是通过其智力结构的改进和转换而实现的。

儿童的智力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个特点。

3、儿童智力发展的建构性特点。

儿童对于客观世界的解释是根据他们已经知道的关于世界的知识。

4、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皮亚杰提出了与感知运动图式、前运算图式、具体运算图式及形式运算图式相对应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二、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1)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中,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想信号功能过渡细分(发射练习阶段、初级循环反应阶段、二级循环反应阶段、二级反应协调阶段、三级循环反应阶段、表象思维阶段)(2)前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特点主要体现:①早期的信号功能(表象符号--延迟模仿、语言符号)②自我中心③感知的局限性(3)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扔局限于具体的事务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在该阶段里,智力发展上达到了思维上的守恒性。

(4)形式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儿童自身的经验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儿童智力因素发展与教育
一、填空题:
1、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智力是一般认识能力的综合,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
力的综合,其核心成份是抽象思维能力,创造力则是智力的高度表现。

2、我们要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防止两个极端: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

3、小学儿童心理发展所具有的一般特点:迅速性、协调性、外露性、可塑性。

4、儿童心理学专家朱智贤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
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5、一般认为,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出现在四年级,即10——11岁,但有一定
的伸缩性。

二、判断题:
1、比纳——西蒙量表是法国人比纳首创的一种测量人类智力的标准工具,由比纳和西蒙合
作制定。

2、比纳——西蒙量表首次引进了智龄这个数量化的标尺来衡量人的智力。

3、注意的转移就是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4、实验显示,小学五年级儿童对某对象估计的正确率,无意注意时只达22%,有意注意时
则达56%,表明在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有意注意的作用超过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已经逐渐取代无意注意,并占主导地位。

5、小学儿童注意广度存在着性别差异,无论低年级或高年级,女生的注意广度均高于男生。

6、注意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小学四年级是儿童注意分配能力发展
的转折期。

7、研究发现,小学儿童注意转移的综合反应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所以小学儿
童的注意转移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了,儿童注意集中程度越来越高了。

8、研究显示,10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远近物体都能看清,10岁以后,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视力呈逐渐下降趋势。

三、名词解释:
1、智商——个人智力水平的数量化指标。

通常以其英文缩写IQ为符号。

用公式表示为: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

2、思维——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以间接途径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四、简答题:
1、请举例阐述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特点:
答:目的性有所增强
顺序性有所提高
精确性明显改善
深刻性迅速发展
如果没有举例最多得一半分
五、论述题:
1、请阐述小学儿童注意力的发展的特点,并结合实例论述儿童注意力培养的思路。

答:(一)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1、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主导
2、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主动
3、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4、注意品质不断发展(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二)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培养
1、善于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2、利用活动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
3、利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转换规律
必须展开阐述,特别是注意力培养的策略要结合实例详细阐述。

2、请阐述小学儿童记忆力的发展的特点,并详细论述儿童记忆力培养的策略。

答:(一)小学儿童记忆力发展特点
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为主转化
2、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为主转化
3、具体形象记忆——抽象记忆转化
4、逐渐学会各种记忆策略
(二)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策略
1、增强儿童记忆的目的性、积极性
2、教会儿童记忆的方法和技巧
1)充分利用无意识记规律
2)赋予记忆材料一定的意义
3)利用尝试回忆增强记忆
4)分析材料找出规律
3、合理地组织复习
1)复习要及时
2)方式多样化
3)份量要适当(提倡过度学习)
4)知识再加工
4、掌握回忆有效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