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错题案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经典错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经典错题一、分数乘法部分1. 计算:公式。
错解:公式(计算过程复杂,没有先约分)。
正解:公式(先约分,3和6约分为1和2,5和5约掉,直接得到结果)。
2. 一根绳子长12米,用去了公式,还剩多少米?错解:公式米(这是用去的长度,不是剩下的长度)。
正解:用去的长度为公式米,剩下的长度为公式米。
二、分数除法部分1. 计算:公式。
错解:公式(除法变乘法时,除数没有取倒数)。
正解:公式。
2. 一个数的公式是10,这个数是多少?错解:公式(把除法关系弄反了)。
正解:这个数是公式。
三、比的部分1. 把20克盐溶解在18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多少?错解:盐和盐水的比为公式(这里的180克是水的质量,盐水质量是公式克)。
正解:盐水质量为公式克,盐和盐水的比为公式。
2. 化简比:公式。
错解:公式(结果写成了比值的形式,而不是最简比的形式)。
正解:公式。
四、圆的部分1. 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π取3.14)错解:公式厘米(这里半径代入计算时误写成了半径的平方)。
正解:公式厘米。
2. 一个半圆的直径是8厘米,这个半圆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错解:公式平方厘米(半圆面积公式用错,应该是公式,这里公式厘米)。
正解:公式厘米,公式平方厘米。
五、百分数部分1. 120的25%是多少?错解:公式(把乘法关系弄成了除法关系)。
正解:公式。
2. 一件商品原价200元,现在降价20%,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错解:公式元(这是降低的价格,不是现在的价格)。
正解:降低的价格为公式元,现在的价格为公式元。
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误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误案例分析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王波做为三年级的数学老师,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但学生的作业中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通过归纳整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因为慌张粗心将算式中的数字或运算符号抄错,造成计算结果的错误。
案例一:215 - 96 = 179 案例二:569 + 78 = 6742 7 55 9 6—96 +7 81 7 96 7 4案例三:567 –48 = 6155 6 7+ 4 86 1 5二:因为没有认真读题,所以不能按照题目要求答题,造成错误。
案例:把下列算式按得数大小,从小到大排成一行。
1000-350 230+150 600-450 370+1301000-350 > 370+130 > 230+150 > 600-450150 < 380 < 500 < 650三、因为口算准确度不高,造成计算结果的错误。
案例:578 + 389 =966 912 – 58 =8535 7 8 9 1 2+ 3 8 9 -5 89 6 68 5 3四、因为数学概念理解不清,造成结果的错误。
案例:36÷4=8 (4)因为学生对“余数”在算式中的意义理解不到位,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没有理清,所以得数就是有误也发现不出来。
五、因为学生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去认真读题,思考题目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正确分析题意,从而把算式列错,造成结果的错误。
案例:小红做了56张纸鹤,比小亮多做了28张。
小亮做了多少张纸鹤?56+28=84(张)学生只是读到了“多做”,却没有认真弄清谁比谁多做,所以出错。
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特点,难免会出现以上各种失误。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
典型错例精析
典型错例精析,是指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原因,并提出纠正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错例精析:
错例:小明在做乘法运算时,经常会忘记进位,导致答案错误。
例如,他计算38 ×7时,得到的结果是266,实际正确答案是266。
分析:小明在进行乘法运算时,没有充分理解进位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在乘法运算中,当两个数相乘的结果超过10时,就需要进行进位操作,将个位上的余数向高位进一位。
小明在计算38 ×7时,没有注意到3 ×7 = 21,需要将2进位,而是直接写下了21,并将8 ×7 = 56的结果加在后面。
这种错误表明小明对进位的认识不够深刻,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纠正措施:针对小明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纠正:
1. 强化进位的概念和操作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进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让他们通过多次重复练习,逐步掌
握进位的技巧和方法。
3. 引导学生注重细节,例如在计算38 ×7时,可以先将3 ×7 = 21,写下2,并将余数1暂时保留,然后再计算8 ×7 = 56,并加上暂时保留的余数1,得到最终结果266。
通过对典型错例的精析和纠正,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通过针对性强的纠正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
李梅英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案例
初中数学学生错解剖析株洲市枫叶中学初二年级组 李梅英 2009、11、4一、概念上的错误例1 指出下列方程中的二元一次方程18;067)5(;921)4(;83)3(;37)2(;32)1(2=+=-=+=+-==+y x xy y xx x y y x 错解 (1)、(2)、(4)、(5)都是二元一次方程剖析 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此定义有三个要点: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整式方程。
方程(4)的左边不是整式;方程(5)的未知项7xy 的次数是2,故它们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正解 只有(1)、(2)是二元一次方程例2 已知方程9)12()2(321=++---n m y n xm 是二元一次方程,求n m 、的值。
错解 由题意,得⎩⎨⎧=-=-13211n m 解之,得⎩⎨⎧=±=22n m 即n m 、的值分别为2,2±。
剖析 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知,做给方程必须含有来那个个未知数,这就是这两个未知数的系数不能为0,即012,02≠+≠-n m ,上述错解正是忽视了这一点。
正解 (接上述过程),由于2=m 使x 的系数为0,故它不合题意,应舍去,故n m 、的值为别为-2、2。
二、相近概念混合例316的平方根是 错解 16的平方根是4±剖析 这里误将16得平方根当成16的平方根,其实是16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根,两个相近概念“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有机地含在一起。
正解 答案应填2±。
三、连等于例4 解方程6336+=-x x错解 39336366336====+=-=+=-x x x x x x剖析 解方程时一定要注意同解变形与恒等变形的区别。
移项变形之后,等号两边的代数式的值发生了变化,导致出现了:“9=3=x ”的矛盾情况,所以方程之间不能用等号连接。
四、移项不变号例5 解方程512+-=-x x错解 移项,得152-=-x x 4=∴x剖析 把方程右边的x -移到方程左边和把方程左边的-1移到方程右边,都忘记了改变符号,破坏了方程的同解性。
小学 二年级 数学错题集锦
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
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36-7=29(岁)错因分析: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2、二年级有3个班。
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
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135-10=225(个)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135+10=145(个)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最长的60米,最短的5米。
错因分析:假设3根绳子一样长,60÷3=20,则最长:20+5=25 最短:20-5=15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43÷5=8(根)……3(米)不够错因分析:把42看成43,算法正确结论错误。
7、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错因分析:这是个和倍问题。
三年级学习了以后就会明白。
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商品名称数量牛奶 18盒酸奶 24盒可以制成20个礼盒。
错因分析:先分别计算牛奶2盒一份可以分9份,酸奶3盒一份可以分8份,组合起来只能选择较少的搭配,答案应为8个礼盒。
可以用花生和糖果搭配实际操作一下。
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
一瓶药够吃几天?18÷3=6(天)错因分析:没理解“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中包含乘法的意义2×3。
初中数学经典错题
初中数学经典错题
题目一:
小明从家里骑自行车去学校,骑了一段时间后,小明觉得自行车的速度太慢,便下车向前跑。
假设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0公里,而小明跑步的速度是每小时10公里。
小明从家到
学校的距离是8公里,请问小明骑自行车和跑步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解答:
假设小明骑自行车的时间为t小时,则他跑步的时间为(8-20t)小时。
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20t + 10(8-20t) = 8
化简方程得:20t + 80 - 200t = 8
合并同类项得:-180t + 80 = 8
移项得:-180t = -72
解得:t = -72/-180 = 0.4小时
代入可得:小明骑自行车需要0.4小时,跑步需要(8-20*0.4)= 8-8 = 0小时
答案分析:
该题的错误在于未考虑到小明跑步的时间不能为负值,因是不可能跑走比自行车骑行的距离更
多的距离。
正确的解答应是小明骑自行车需要0.4小时,跑步需要(8-20*0.4)= 8-8 = 0小时,即小明在0.4小时内骑自行车,然后用剩下的时间跑步到达学校。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典型错题一:题目:解决问题:玫瑰花和百合花共有819枝,并且玫瑰花的数量是百合花的2倍。
玫瑰花有多少枝?学生错解:错误1:819÷2=409(枝)……1(枝) 2个占8.3%错误2:819÷(2+1)=819÷3=273(枝) 8个占33.3%◆原因分析:和倍关系的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具有一定难度。
从学生学的角度看:1.理解能力差影响解题。
学生读题之后,难以找出表示一份的数(单位1),难以找出对应量,问题要我们求大数还是小数还搞不清楚。
导致解答错误。
题目中819枝所对应的是几份数,有好大一部分学生回答不上来,273枝到底是玫瑰花还是百合花的数量还搞不清,只是任务观点算出得数就了事了。
2.还不会用线段图或图形等式把文字表达的数量关系表征出来。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主要是没有充分了解各类学生的基础,没有认识到学生理解具体题意的难处,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字转化为图形的具体困难。
从访谈中得知,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需要画图,会通过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正确解答。
大部分学生似懂非懂,要老师稍加指引,才能顺利解答。
极少数学生是根本不懂,胡乱解答。
◆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养成多读题的习惯读题是解答问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弄清题意,形成题意的清晰印象。
在读题时,对题目中的关键词重音读,边读边停顿,使学生养成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
再让学生看题,用简单的语言叙述题意或数量关系,有条理、有根据的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说出来。
要善于挖潜题目中一些隐藏了的条件,如:百合花是单位1(1份),玫瑰花就是这样的2份,其实819枝就是指这样的3份。
2.重视解决问题的策略策略一:借助线段图,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为线段图可以更好地揭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步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通过线段图分析题意,线段的长度表示哪个具体量的大小,要弄清哪段表示什么,如:哪段表示百合花,哪段表示玫瑰花,819枝指的是哪个部分。
七年级数学试卷错题集
一、选择题1. 错题:3 + 2 × 4 = 20正确答案:3 + 2 × 4 = 11错误原因:未正确运用乘法优先级原则。
2. 错题:8 ÷ 2 + 2 = 7正确答案:8 ÷ 2 + 2 = 6错误原因:未正确运用除法和加法的顺序。
3. 错题:5 × (3 + 2) = 25正确答案:5 × (3 + 2) = 25错误原因:题目本身正确,但误以为题目有误。
4. 错题:0.5 × 0.5 = 0.25正确答案:0.5 × 0.5 = 0.25错误原因:题目本身正确,但误以为题目有误。
5. 错题:(-2) × (-3) = 6正确答案:(-2) × (-3) = 6错误原因:题目本身正确,但误以为题目有误。
二、填空题1. 错题:一个数的3倍加上4等于24,这个数是()正确答案:8错误原因:未正确运用代数方法解方程。
2. 错题:如果a = 5,那么a - 2 =()正确答案:3错误原因:未正确进行变量替换。
3. 错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正确答案:18平方厘米错误原因:未正确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
4. 错题:一个数的平方根是5,那么这个数是()正确答案:±5错误原因:未考虑平方根的正负。
5. 错题:一个数的倒数是2,那么这个数是()正确答案:1/2错误原因:未正确理解倒数的概念。
三、解答题1. 错题:解方程:2x - 5 = 11正确答案:x = 8错误原因:未正确运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2. 错题:计算:(-3) × 4 + 2 × (-5)正确答案:-14错误原因:未正确运用有理数混合运算规则。
3. 错题:求长方体的体积,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6厘米。
正确答案:192立方厘米错误原因:未正确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
4. 错题:计算三角形面积,底是10厘米,高是6厘米。
小学数学试卷学生计算错误
一、引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数学试卷中存在较多的计算错误。
本文将针对这些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学生计算错误案例分析1. 简单计算错误(1)加法错误例题:3 + 4 = ?错误答案:7分析:学生在加法计算时,没有正确地将两个数相加,导致答案错误。
(2)减法错误例题:8 - 3 = ?错误答案:5分析:学生在减法计算时,没有正确地将两个数相减,导致答案错误。
2. 分数计算错误(1)分数加减法错误例题:1/2 + 1/3 = ?错误答案:5/6分析:学生在分数加减法计算时,没有正确地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导致答案错误。
(2)分数乘除法错误例题:1/4 × 2/3 = ?错误答案:1/6分析:学生在分数乘除法计算时,没有正确地相乘分子和分母,导致答案错误。
3. 应用题错误(1)单位换算错误例题:将150厘米换算成米。
错误答案:1.5米分析:学生在单位换算时,没有正确地将厘米换算成米,导致答案错误。
(2)比例问题错误例题:一辆汽车行驶了3小时,行驶了180千米,求汽车的速度。
错误答案:60千米/小时分析:学生在解决比例问题时,没有正确地运用比例关系,导致答案错误。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2. 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定期进行试卷分析,找出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5. 鼓励学生互相检查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总结学生在小学数学试卷中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计算能力不足、思维能力有限等。
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与教师共同帮助孩子克服计算错误,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典型错题
数学典型错题?
答:以下是一些数学典型错题:
1.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8cm,求它的面积。
错误答案:10cm + 8cm = 18cm
正确答案:10cm × 8cm = 80cm²
解析:这个错误是因为学生没有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把长度和宽度加起来作为面积。
2. 题目: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6cm,高是4cm,求它的面积。
错误答案:6cm × 4cm = 24cm²
正确答案:6cm × 4cm ÷ 2 = 12cm²
解析:这个错误是因为学生没有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把底边和高相乘作为面积。
实际上,三角形面积应该是底边和高相乘再除以2。
3. 题目: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cm,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错误答案:6cm + 6cm = 12cm(周长),6cm × 6cm = 36cm²(面积)
正确答案:6cm × 4 = 24cm(周长),6cm × 6cm = 36cm ²(面积)
解析:这个错误是因为学生没有理解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而把边长和边长相加作为周长。
实际上,正方形的周长应该是边长乘以4。
一年级数学上册高频错题+实例讲解提前收藏考试拿高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易错题精讲:易错题1:□-□=□-□=□-□=1错例:98=18=76=1。
正确:98=87=76=1方法指导:先让学生认识“=”的含义,即把□-□看成是一个整体,可以在其下面画出一条横线起到强调作用,所有这样的整体都等于1。
再让学生思考□-□=1,最后完成后可以这样来读一读深化学生对整体的认识——54=1,32=1等。
易错题2:□●○★☆■△▲(1)从左起,□是第()个,()是第5个。
(2)▲是第一个,○是第()个,第6个是()。
错例:(1)从左起,□是第(8 )个,(★)是第5个。
(2)▲是第一个,○是第( 3)个,第7个是(△)。
正确:(1)从左起,□是第(1)个,(☆)是第5个。
(2)▲是第一个,○是第( 6)个,第7个是(●)。
方法指导:(1)提醒学生根据第一句话可以确定从左向右数,先找到左面,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确定图形的位置和画出相应位置的图形。
(2)提醒学生根据第一句话确定从右向左数,先找到右面,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确定图形的位置和画出相应位置的图形。
易错题3: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人。
错例: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 7 )人。
正确: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8 )人。
方法指导:这是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请一位学生来做小华,4人排在前面,3人排在后面,试问“这条队伍可以分成几部分,是哪几个部分?”学生容易把小华遗忘,在学生确认可以分为小华前面的、小华后面的和小华后,不难列出4+3+1的连加算式从而得出共有8人。
易错题4:10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捉到了5只小鸡,还有()只没小鸡没捉到。
错例:10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捉到了5只小鸡,还有( 5 )只没小鸡没捉到。
正确:10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捉到了5只小鸡,还有(3)只没小鸡没捉到。
方法指导:让学生先明白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要有一人做老鹰,一人做鸡妈妈,这样10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也就是有102=8,8个人做小鸡。
小数错题分析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错例一:一辆吉普车限载4人,运送298名运动员,至少需要()辆车。
错误:74辆分析:学生没有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本题,认为商即是答案,而忽略了余下的2人。
提示:本题是除数是一位数当中的一道练习,学生能写出这个答案说明他们对于除法计算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只是在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方面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实际问题。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自查或教师质疑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
(1)当学生说至少是74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验算一下,74辆吉普车一共载走了多少人,这时学生会发现只能载296人,那还有2人怎么办?也应该要一辆吉普车,从而得出答案是75辆。
(2)教师也可以反问学生,在计算时是否是整除?这时学生肯定会注意余数2,那对于余下的2人怎么办?从而得出还要加一辆车。
错例二: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20厘米,宽10厘米,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错误:周长100厘米或120厘米分析:学生出错有两中情况一是空间观念有限,不知从何下手;二是审题不清,将两个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
提示:对于空间观念有限的学生,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多画简易图,使抽象的图形尽量变得直观。
对于审题不清的小马虎我们在平时练习中教他们读题时,多圈关键字。
比如此题中的“正方形”,这样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应该会有所进步小数减法错题分析一、小测内容:(1)5.9+4.7 (2)5.3+4.7 (3)4.2-3.5(4)9-5.8 (5)4.5-3.7二、错题分析:1、竖式的得数忘记写小数点。
2、减法算成加法。
3、相同数位没对齐。
4、计算方法还没掌握。
本次错题是在学习了小数减法的算法后的第二节练习课学生在计算时所出现的错题类型。
具体情况如下:针对以上情况,我又设计了一节小数加减练习课,教学内容主要有这几步:一、分析小测错题情况。
(5分钟)二、游戏:对手大比拼。
(25分钟)规则:同桌进行,每人各抽两张数卡组成一个小数,并计算它们的和与差(要写横式与竖式),谁算得又对又快就可得一个红星,看谁的红星最多。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题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题案例分析分析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题案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计算”一直是一项重要的思维训练手段。
然而,在六年级总复中,“简便计算”却成为学生在计算类题中最容易出错的部分。
经过一个学期的收集、整理、剖析和总结,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惯差,粗心大意例如,对于题目3/7×1/4+25%×2/7+0.25×1/7,班里15个学生正确使用了“乘法分配率”,但有11个学生在括号中计算出现错误,错误率达到73%。
这道题的错误原因在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影响了判断。
多数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的题,括号中的数相加都是“整数、整十数或是整百数等”,像这题“(3/7+2/7+1/7)”学生原有经验在脑子里的第一反映肯定等于“1”,便使他们懒于去计算,造成错误。
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做题目时要“认真、仔细,不可以凭感觉去做”。
二、抄错或漏抄例如,对于题目(13/16-7/10)×1603.6×(7/18+5/12-4/9),总是会有10%——30%的学生出现“题目错抄或漏抄”现象。
分析有这几方面原因:一是书写字迹糊涂,自己都看不清楚自己写的数值而造成的错误;二是审题不仔细,骄傲自负而造成;三是对研究不负责任,任意而为,不认真不仔细而造成。
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强调学生要认真审题,仔细书写,对于出现抄错或漏抄的情况要及时纠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纠正学生在“简便计算”中出现的错误,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更需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研究惯和态度。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我们需要教导他们在做题前仔细阅读题目,抄题时要与原题核对,做到“谨小慎微”,静心、沉心、细心去研究。
在运算中,有近40%的学生存在着简便计算的“凑整”思想,但却不清楚运算道理,不明白如何来“凑整”,导致改变原有数值的大小,从而产生计算错误。
从错误中学习小学数学常见错误案例分析
从错误中学习小学数学常见错误案例分析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性和准确性的学科,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常常会犯下一些常见的错误。
然而,这些错误并非完全可以被忽视,而是可以成为我们学习数学的机会。
因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常见错误进行案例分析,并总结出一些错误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一、概念错误案例分析概念错误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概念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案例一:小明在学习“长方形”的概念时,错误地将其与“正方形”混淆。
在计算周长和面积时,他总是将长方形看作是正方形,导致结果严重偏差。
教育意义: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明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存在混淆。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概念的明确性,通过图形、实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
同时,在进行计算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不同图形的特点,以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
二、计算错误案例分析计算是数学学习中常见的环节,但也易出现错误。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计算错误及教育意义。
案例二:小华在进行长除法计算时,由于不仔细,常常在写下运算符号时遗漏或者漏写数字。
这导致计算结果完全错误,给她的学习造成了困扰。
教育意义: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进行计算时,学生需要尽可能细致和耐心。
为了避免类似的错误,我们可以教育学生在进行计算时,采取有序的步骤,写下每一个过程的计算结果,以便于检查和纠正。
三、性质错误案例分析数学中的性质是许多概念的重要基础,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容易混淆或者误解某些性质。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来说明性质错误的问题。
案例三:小李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错误地认为只要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相等,那么他们就是相似三角形,从而忽略了边长之间的关系。
教育意义: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小李对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理解存在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到边长和角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形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性质,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小学数学错题典型案例
题目变式(类似题):从下面6张数字卡片中选择4张组成四位数。
2、5、9、0、8、3
解题思路:(写详细)【思路点拨】当题目中要求找“最接近几千”的数时,我们先要把比这个整千数“大一些”和“小一些”的数都找一找,再进行比较,最后找出“最接近”的那一个。这道题要找“最接近3000”的数,我们可以根据题意,把比3000“大一些”和“小一些”的数都找出来,有2903、2930、3029、3092,再把每个数和3000比一比,发现这四个数与3000分别相差97、70、29、92。所以,最接近3000的是3029。
小学数学错题典型案例
பைடு நூலகம்教师:吴日期:2023.5
题源
第四单元
题目
用0、2、3、9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最接近3000的四位数,这个数是()
题目所
属领域
数与代数
错误解答:【错因分析】有同学看到题目中的“最接近3000”,首先想到的就是2930,也有同学想到找比3000大一些的数,但是错误地填了3092。
错误
类型
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
策略性错误□心理性错误□
错误原因
(对应错误类型写原因,尽量详细些)
【错因分析】有同学看到题目中的“最接近3000”,首先想到的就是2930,也有同学想到找比3000大一些的数,但是错误地填了3092。
知识点
关于"组数"问题,一定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比要组成的数大一些,另一种是比要组成的数小一些,然后两者进行比较,选出符合题意"最 近"的数。
初一数学错题本范例
初一数学错题本范例
一、有理数运算
1. 题目:计算。
- 错误解法:
- 原式(错误原因:在去括号时,没有正确处理符号,应该变为,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将前面的符号也改变了,应该是
是计算结果正确,但是过程中存在对去括号理解的隐患)。
- 正确解法:
- 原式。
2. 题目:计算。
- 错误解法:
- 原式(错误原因:对幂运算的优先级理解错误,应该先计算指数,结果为,而不是)。
- 正确解法:
- 原式。
二、整式的加减
1. 题目:化简。
- 错误解法:
- 原式(错误原因:合并同类项时,正确,但是,而不是)。
- 正确解法:
- 原式。
2. 题目: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 错误解法:
- 化简得:
- 原式。
- 当时,代入得:原式
(错误原因:在化简过程中,去括号后符号出现错误,计算正确,但是在前面的项去括号时,的符号错误,应该是正确)。
- 正确解法:
- 化简得:
- 原式。
- 当时,代入得:原式。
三、一元一次方程
1. 题目:解方程。
- 错误解法:
- 移项得,(错误原因:移项时没有变号,正确的应该是,移项后,移项后变为)。
- 正确解法:
- 移项得,。
2. 题目:解方程。
- 错误解法:
- 去分母得(错误原因:去分母时,等式右边没有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
- 正确解法:
- 去分母得,
- 去括号得, - 移项得, - 合并同类项得,
- 系数化为1得。
典型错题案例分析
错题案例解析〔一〕计算失误的错题:错题解析:以上几题计算都属于计算的严重失误!它出错的原因还是很复杂的。
好多教师都习惯地以为计算出错可是孩子马马虎虎、马虎造成的。
素来都以为孩子马马虎虎才会算错,把计算失误完好归罪于孩子的不认真,马马虎虎。
以为根源是孩子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正直。
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也经常以“马虎〞为由体谅自己,为自己开脱。
他们总是把 " 马虎 "" 马虎 " 作为借口。
“马马虎虎〞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自我宽慰的一个借口,成为学习进步的烟幕弹,它严重地阻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于数学学科特别这样。
我以前对错题的认识也仅限于此。
但是,近来经过求教和学习,我才发现马虎之中大有文章存在。
其实它还有感知错误、注意力睁开不完满、思想负迁移的搅乱以及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
因此针对这样的错误一方面战胜马虎、马虎的习惯。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谨言慎行的学习心态才是重要的。
错题案例解析〔二〕计算失误的错题:错题解析:关于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口算,积尾端的零的个数,不能够迅速的作出确定!致使口算失误!又因做完后没认真检查,致使于答案错误!其实这属于根本口算不熟练,根本口算技术低下、但是关。
其实我们好多教师都对口算授课认识不够。
口算也满意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想、记忆,只凭思想和语言进行,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
拥有速度快、灵便性强的特点。
小学阶段的计算,分为口算、笔算、估计四类。
口算既是学习笔算、估计、简算和四那么混淆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局部。
笔算是以口算为基础的,笔算技术的形成直接碰到口算正确和熟练程度的影响。
笔算的正确与熟练在必然程度上是受口算限制的。
任何一道整数、分数或小数的四那么运算,最后都要分解成一些根本口算题加以解决。
口算不熟,会致使计算缓慢;全部口算中只要有一个错误,计算结果必然错误。
根本口算技术低下、但是关,必然会影响笔算的正确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关于数学错题集的五个材料①黑龙江07年高考状元禹奇锋(总分667分):我刚进高一时痴迷于网络,成绩一度滑落至全年级倒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我主动远离了网络,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学习上我紧跟老师的思路,我学习上的收获缘自我认真的投入,以及勤于回头看自己过去的失误。
在我的复习资料中,根据平时犯的错误整理出来的“错题本”是我的最爱。
复习中经常翻看这个小本子,对于我改正错误、避免失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河南07年高考状元马冰一(总分667分):我高考数学考了满分,我的绝招是我那本快被磨破的“易错题宝典”,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各种类型的数学考题,记录时间从高一到高三,这是我3年里数学考试中的所有错题,我用星号标出了犯错次数和难度,凡是错过两次的题目,就是我考试前复习的重点。
我建议高中生平时做题时,要善于分析、思考和总结,探索新方法,积极主动地追寻题目和答案之间必然的联系,把题做活。
③一个高考数学得了139分的人在其博客里说,我学数学的方法是,多做题,然后把做错的题目单独拿个本子记下来,标记出哪里不懂,错在什么地方了,搞一个专门的错题集,以后经常看看自己做错的题目,避免错误重犯。
④《思维与智慧》杂志登载的杨传良的文章:别浪费失败中考数学满分是120分的,我以118分的成绩位于全县第一。
老师让我谈谈成功经验时,我拿出了16本错题集。
我的错题集让老师大为赞赏。
那16本错题集囊括了初中三年我所有出错的数学题。
初一数学四本,初二数学四本,初三数学二本。
其余的六本是综合整理了三年中容易出错的数学题。
易错题有从作业本上摘录的,有从考卷中摘取的,还有的是从课外书上摘录下来的。
第11本、第12本错题集最厚,那是分门别类集合了初中三年中改错后又反复出错的题目。
第13本就开始变薄了,到第16本时就只剩下6道题,这6道题全是课外书上的,复杂而有难度,可以说是初中数学中的六座高峰。
在考场上,面对四张数学考卷,我体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快感。
那些题目就像是老朋友一样向我热情地微笑,我从头到尾没遇到一个拦路虎。
我知道这次考试非常成功。
三年来我从书本中反复畅游,多少道易错的难题都让我做熟了。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茅以升的故事,他的数学成绩特别好。
据说他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建立了多本错题集。
人生谁都有走错路做错事的时候。
错了,要走出一味自责的怪圈,如果走不出这个怪圈你会一错再错。
珍惜错误吧,它和成功一样重要,是我们人生宝贵的经验。
让人惋惜的是许多人不善于利用错误,而白白浪费了错误资源。
⑤内蒙古高考理科状元状元辛旺的自述《》[我为什么犯错]我一直自信自己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是因为我对学习中所犯错误的高度重视。
我有好几本错题集,只要是犯过的错误都被我认认真真记载下来,以备总结经验教训。
按照我的理解,错题不外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特别愚蠢特别简单的错误,例如在粗心大意的时候把1+1算成3;第二种就是面对难度较大的题目所犯的错误,拿到题目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答案却恍然大悟;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
掌握了自己犯错的类型,我就为防范错误做好准备。
我比较重视一些概念上的错误,我仔细分析过我的试卷,可以说一半以上的错误都是因为审题不清造成的。
每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中审题特别重要。
因此在复习中遇到自己所犯的错误,首先分析是否由于审题不清造成,如果是,就要找出这种诱使你审题不清的小陷阱,熟悉之后就不容易掉进去了。
[绝不一错再错]对于学习中的错误,我有一个心得,绝不能一错再错!我把错题记下来后,会非常认真地对待。
对待错题的态度和方法不同,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
如果只是把错题在试卷上标注,复习时随手翻看试卷,这种方法看上去节省时间,但是我觉得拿着一大沓试卷翻看错误,注意力会被分散,复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把犯过的错误写在本子上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一方面便于集中查阅自己犯过的错误,另一方面便于翻看。
把错题集中记录到一个本子上,看到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同时翻看课本里面相应的内容,这样边记边看效果会更显著。
由于每一科学习的好坏程度不一样,所犯的错误肯定不同,这一点在我的错题集上也会有所反映,记载下来的错误越多,说明我对这一科的掌握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临近高考的时候,我把我的几个错题本集中在一起看,每个学科的错误都被我重新集中扫视了一遍,每一次错误都被我牢牢记在心里,并且以最佳状态做好了防范。
做错题集之初,可能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坚持防范错误,一边记忆,一边翻阅课本,找准出错的原因,规避从前的错误,强化正确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对真正掌握知识大有裨益。
[及时改错,不让错误陪我过夜]对于错题,我是一个绝对的急性子,如果知道有什么错误,我不会把它放到第二天再去解决。
在及时改错的时候,我注意做到:一是不绕过,二是不拖拉,三是分析总结。
不绕过,就是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讳疾忌医,不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搞不懂的知识就勇敢承认自己的缺陷,绝不能不懂装懂,害羞胆怯地自欺欺人。
不拖拉,意思是遇到错题,当场解决,不要隔一段时间再去解决,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间隔,很可能造成遗忘,让你想不起自己当初是怎样犯的错。
因此及时改错很有必要。
分析总结,就是对于每一个错题都要经过认认真真的分析,研究出错的原因,找准致错的症结,同时及时进行改错,避免再次犯错。
高三上学期,也就是11月份,我才开始建错题本。
复习时看完错题本之后觉得很充实,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觉得自己不害怕高考了。
果然,在高考中我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数学错题集的建立与使用学习高中数学时,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懂,但到自己练习时,总感到困难重重;在做作业时,许多题目老师讲过了、自己做过了、甚至考过了,却无从入手;在测试或考试时,同学们都会有做错的题目,也许下次考试还是会错。
在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是我们学习中的知识漏洞。
我们往往会处理一些直观的或是熟悉的数学问题,而对那些不具体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质,不能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模型或过程去分析解决。
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知识结构的残缺和认识上的盲点造成的,平时做习题很少进行反思,做错时只就题改题,不能对知识系统和数学方法进行归纳。
如何学会解题回顾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一些富有经验的教师和上述考试高分者的总结中可得知: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起数学错题集。
1、错题集的收集每一个同学,可对每天的练习和作业等出现的自己做错的题目,登记在自己的错题集上,每错必登,多错多登,少错少登,无错不登。
:错题集基本格式为:原题:……错解:……错误原因(种类):……正解:……例如,原题:已知定点A(-1,2)、B(2,3),直线:与线段AB恒相交,试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错解:因为直线:恒过点P(0,-1),线段PA的斜率,线段PB的斜率,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错误原因:对斜率的图形认识不足,未能运用数形结合来解题。
正解:当直线:的斜率大于或等于直线PB的斜率2,或直线的斜率小于或等于直线PA的斜率-3时,直线与线段AB恒相交,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应为刚开始建立错题集时,会给我们增加很多负担,尤其错题多的同学,但使用错题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错题提高解题的正确性,表面上看是增加了麻烦,以后就可减少麻烦,还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不做错题。
所以不要怕困难不要怕麻烦,要天天进行,坚持不懈,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同时上课要认真听讲,不懂就问,不留疑点,争取少出现错题。
2、错题集的整理一开始错题是很多的,要学会将错题分类。
一般有三种分类方法:按内容分类可使知识系统化;按题型分类可化繁为简集中目标;按错因分类,可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建议同学们按错因分类,认真看看解错的过程和关键错误,弄清解错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等,然后分类整理。
整理后将做错的习题再做一遍,若是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就反复认真地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
3、错题集的使用错题集建立起来后,想发挥它的作用提高数学成绩,关键还在于使用。
要经常翻阅自己的错题集,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然后找与该题变化不大的题目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使它变成自己的知识。
练多以后,不妨自己试着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进行变式练习;最后可自己根据要求进行编题,与同学互相练习,共同提高。
这样就可更好地掌握方法,减轻了负担,提高了效果,最大限度在发挥错题集的作用。
4、错题集的深化在课前预习时,我们对课本和课后练习会有自己的理解,经过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同学们回答之后,会发现自己在预习时存在着的错误和不足,此时可做好记录和分析;每次单元测试、期中、期末和模拟考试出现的错题,都要在错题集上作相应记载并将错误改正,然后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与正确解法进行对比,培养自己的解题思维。
还可以归纳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小规律小结论,提高对某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已进入高中的我们已有一定的解题经验,因此有时放弃不了一些陈旧的解题思路,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灵活的反应,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
因此我们要善于思考,不满足于用常规方法取得正确答案,而尽量多尝试、多探索最简单、最好的方法,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三)的建立与使用错题集常有三种类型:一是订正形,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都抄下来,并做出订正;二是汇总型,将所有做错的题目按课本章节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三是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按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
下面介绍另一种错题集――活页型错题集的建立方法。
1、分类整理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
在整理错题集时,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要在乎时间的多少,对于相关错误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虽然工作繁杂,但其作用绝不仅仅是明白了一道错题是怎样求解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整理错题集,你将学会如何学数学、如何研究数学,避免这些知识点还会在将来犯错误,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2、错题分析当老师讲评试卷时,要注意老师对自己做错的题的分析讲解,如讲评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自己在该题的旁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找出自己解题出错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
这种方法开始时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不必强行要求自己,初始阶段可先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小结即可,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认清思维的种种障碍(即做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