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1《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 卤族元素)word学案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1.1《元素周期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1.1《元素周期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c74df6ebc5da50e2534d7f14.png)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结构。
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周期表的结构。
2、 自主探究:探究IA 、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化学史学习,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2、 使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 周期表的结构。
2、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镊子、小刀、滤纸、火柴、玻璃片、蓝色钻玻璃、小烧杯、酚酞试液、教学过程一、元素周期表绘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原子序数一 核电核数 一 核内质子数 一 核外电子数 。
(一)、兀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图1 — 1门捷列夫1、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2、 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做周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纵行,叫做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IIHIit:-La 11l 曲IMU Rf IftmlIII*)i|U4 • 11r*i II” MEHUoin 扣(ii m Znw 艸05!<■ Ag ” Cd忸IU T -fIIL4 Z Aiin iig,會星1芋T.■ Lt JU肿19.第殆h. Pri 杷IU5L 42 |B :RIII*IV ATA V 1 L尊eC7 N込tD# F M nju1201Ifi.oi 1'! M 屯Al!铝心如SI l 占Fa 16 3曬(1 A和屮lUf{・.J擁1.11植即Eft如H?4l>2 加艸111wHl 触Ti is r 1濟国u ( ftill LI HS.TI2L«pi J &JWTI htT ru M 3 Fil thi 1? Af fi? 咖33?.:liw121 L«I MlNa 、K 等。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学案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87968b783e0912a3162a98.png)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3、能写出1~36号元素及各主族元素符号【学习重难点】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周期表的结构。
【课前预习】一、原子序数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规则在元素周期表中,把相同的元素,按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相同的元素,按递增的顺序从上而下排成纵行。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填写下表:【堂上探究】一、元素周期表1、排列规则2、结构观察教材附录后的元素周期表,完成下列表格。
通过以上表格,互相交流你发现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观察教材附录后的元素周期表思考下列问题:a、为什么元素周期表有18列(纵行),但族却只有16个?b、主族、0族、副族、Ⅷ族的构成元素有什么区别?C、哪个族包含的元素种数最多?②完成下列表格。
通过以上表格,互相交流你发现的规律?试一试:测试你的快速记忆的能力(看周期表1分钟,然后从左向右依次写出16个族的序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周期表结构记忆口诀:7周期分3短4长1不完全,16族含7主7副Ⅷ和03、图列了解图列中各符号的意义: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1、完成下列表格。
2、小结结构与位置的关系:【巩固练习】1、某些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写出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1.3 卤族元素的结构与性质 教案 (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1.3 卤族元素的结构与性质 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53c9996aa8956bec0975e35c.png)
C.砹易溶于有机溶剂D.砹 是白色固体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 )
A.卤素离子(X-)只有还原性而无氧化性
B.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负一价卤素离子的还原性在同一族中从上至下逐渐增强
规律: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
℃
溶解度
(100g水中)
F2
淡黄绿色气体
1.69g/l(15℃)
-188.1
-21.6
反应
Cl2
黄绿色气体
3.214g/l(0℃)
-34.6
-101
226cm3
Br2
深红棕色液体
3.119g/cm3(20℃)
58.78
-7.2
4.17g
I2
紫黑色固体
4.93g/cm3
184.4
113.5
0.029g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原子结
构示意图
最外层
电子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卤族元素
氟
0.71nm
氯
0.99nm
溴
1.14nm
碘
1.33nm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
递变性:卤素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
教学难点
金属族的性质递变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规律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word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e6b9da7e21af45b207a851.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word学案1.简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进展历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及结构。
3.能描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要点一元素周期表中基础知识1.形成。
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初步绘制完成。
2.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
(2)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3.周期。
4.族。
周期表有18个纵行,称为族,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A,副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B。
第8、9、10三纵行称为第Ⅷ族,第18纵行称为0族。
5.相互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应用摸索】1.(1)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差不多上第ⅡA族吗?(2)同周期第ⅡA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吗?提示:(1)不一定,0族的He原子最外层也是两个电子。
要点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应用摸索】2.观看元素周期表,确认每一纵行各代表哪一族,如: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第3纵行是第____族,第15纵行是第____族,第9纵行是第____族,ⅤB族在第____纵行,ⅢA 族处于第____纵行等。
提示:ⅢBⅤAⅧ 5 133.若某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什么位置?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它们一定位于同一周期吗?提示:不一定,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一些是阴离子,有一些是阳离子,是连续的两个周期,阴离子在同周期,阳离子在下周期。
要点三元素周期表中的专门位置1.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第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共60多种元素,通称为过渡元素,这些元素差不多上金属,因此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
3.锕系: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元素铹(Lr)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称为锕系元素。
4.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多数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的元素,这些元素叫做超铀元素。
化学必修2第一章元素周期表导学案(3)
![化学必修2第一章元素周期表导学案(3)](https://img.taocdn.com/s3/m/76522f67b84ae45c3b358c4b.png)
班级: 组别: 组号: 姓名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卤素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变化规律;2.明确元素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7页卤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卤素的结构特点。
[小结] 1、卤素的原子结构特点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卤素的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见课本第8页)222HI 小结:卤素单质与H 2反应(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教材P9实验1-1【实验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注入①盛有NaBr 溶液和②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在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
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① ② ; 化学方程式:① Cl 2+ NaBr == ;② Cl 2+ KI == ; 离子方程式:① Cl 2+ B r ﹣== ;② Cl 2+ I -== ;【实验2】将少量的溴水注入盛有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在注入少量的四氯化碳。
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 Br 2+ KI== ;离子方程式: Br 2 + I - == ;注意:F2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Cl2,因为F2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2F2+2H2O == 4HF + O2【小结】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归纳与总结】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具有相似性:卤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具有性;(2)具有递变性:从上到下(从F到I),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多,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越来越,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故从F到I的非金属性逐渐,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逐渐。
高中化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
![高中化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1a4416fa58da0116d174944.png)
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 了解原子结构与同位素、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要求: 具有把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元素组成微粒的结构初步联系起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运用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同位素、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归纳 。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导入】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所介绍的原子结构的知识。
我们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可见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间存在什么关系?(结合1--18号元素原子结构)1、原子序数= =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
原子核由 和 构成。
[归纳与整理]一、原子结构质子1、原子 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构成原子的粒子电 子质 子中 子电性和电量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不显电性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相对质量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1.0071.008[思考与交流]从表格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哪种微粒?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叫做质量数。
2、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
质量数(A )= +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
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X 。
A Z [课堂练习]1、若有某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原子核内中子数的关系是( )A. 大于B .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肯定原子核中子2、填表:粒子符号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N )用X 表示A Z 为①O818②Al2427③Ar1822④Cl Cl3517⑤H H113、X 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 ,核内中子数为n ,则W gX +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mol)是( )A. (m -n )×W /m B . (m -n -1)×W /m C. (m +n )×W /m D. (m -n +1)×W /m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 。
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6dcac322a216147916112821.png)
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初步了解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二、预习内容1.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1)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
(2)非金属元素, ,即: 。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预测新元素(2)在寻找半导体材料。
(3)利用含有等元素合成新农药。
(4)在中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
(5)进行“位、构、性”的推导。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
2.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二、学习过程1.请写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化学式,并标出Li、Na、K三种元素的化合价。
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2.(1)标出下列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Cl、MgCl2、AlCl3、H2SiO3、H3PO4、H2SO4、HClO4(2)根据第一问,你能总结出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什么有直接关系吗?3.写出下列化合物中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2CO3与CH4、H2SO4与H2S、HCl与HClO4,分析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三、反思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有什么新的认识?说说看。
四、当堂检测1.X、Y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的单质能将Y从NaY的溶液中置换出来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多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2.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3.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A.F、Cl、Br、I B.K、Mg、C、SC.C、N、O、F D.Li、Na、K、Rb4.按Be、Mg、Ca、Sr、Ba的顺序而递增的性质是()A.氧化性 B.还原性 C.熔点 D.化合价5.1~18号元素的离子中,原子核电荷数和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是()A.Cl— B.Na+ C.O2—D.S2—6.1~18号元素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的是()A.氢 B.铍 C.铝 D.氯7.Ra(镭)是原子序数最大的第ⅡA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是第ⅡA族中最大的B.遇冷水能剧烈反应C.Ra(镭)位于第七周期D.Ra(OH)2是两性氢氧化物8.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B.若H n XO 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9.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的目的。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94fdd2a98271fe900ef95c.png)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2.了解卤素单质的性质3.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结构与性质内在联系教学重点: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教学难点: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结构与性质内在联系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卤族元素1、卤族元素的组成及原子结构2.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1)颜色状态:(2)递变规律:随原子序数递增,密度________________;熔、沸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卤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知识点二: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1.元素性质的影响因素元素的性质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侓(自上至下)3.特殊性(1)溴是常温常压下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这是机推断题的突破点之一。
(2)碘为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淀粉遇I2变蓝色。
(3)卤素单质都有毒,液态溴易挥发,溴有很强的腐蚀性,保存时要加一些水进行“水封”。
(4)Cl2、Br2、I2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CCl4、汽油等。
(5)F无正化合价。
知识点三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由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决定。
越易得_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
1.同主族核电荷数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
2.同周期核电荷数_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__(稀有气体除外)。
3.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1)单质越易跟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_________,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_________,其非金属性也就___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_____________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
如H2SO4的酸性强于H3PO4,说明S的非金属性比P强。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59b7acda38376baf1fae9f.png)
元素同期表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4、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信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5、使学生对核素和同位素有常识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1、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2、核素、同位素教学方法:比较发现法、讲述法、启发类比法、辨析法教学用具:元素周期表、挂图、课本课型:新课课时:2+1(习题课)+1(研究性学习辅导)教学内容:第三课时新课的准备:复习几组关系:①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位置的关系②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在的主族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电子数;③负化合价与最高正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
新课进行:一、化合物性质递变规律同一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渐强,碱性渐弱;同一主族元素: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渐弱,碱性渐强;②氢化物稳定性渐小,氢化物还原性渐强。
二、元素属性判定规律①第n周期,有n种主族金属元素,最后一种金属属nA族;有(8-n)种非金属(含稀有气体元素)。
②过渡族元素,元素化合价高于电子层数,表现非金属性,如,Mn2O7;元素化合价不高于电子层数,表现金属性,如,MnO。
三、氢化物质子数、电子数规律各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质子数、电子数与该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相同。
HF H2O NH3CH410个电子、10个质子F-OH-NH2- 10个电子、9个质子H3O+NH4+10个电子、11个质子四、原子序数差规律⑴同周期元素ⅡA元素原子序数为n,同周期Ⅲ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m二、三周期,m-n =1 ;四、五周期,m-n =11 ;六、七周期,m-n =25。
高中化学1.1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1.1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e7222477de80d4d8d15a4fe2.png)
卤族元素1.了解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了解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
3.了解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揭示结构与性质的内在联系。
卤族元素12.(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应用思考】1.结合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判断H3PO4和H3AsO4酸性的强弱;H2O和H2S的稳定性。
提示: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弱。
故酸性:H3PO4>H3AsO4,稳定性:H2O>H2S。
2.请写出两个离子反应以证明氧化性强弱为:Cl2>Br2>I2。
提示:Cl2+2Br-===Br2+2Cl-,Br2+2I-===I2+2Br-。
1.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B.HX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强C.卤素单质的颜色从F2→I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逐渐加深D.X-离子的还原性依次为:F-<Cl-<Br-<I-,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卤素单质可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卤素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析:2F2+2H2O===O2+4HF,A错;HX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减弱,B错;F2优先与水反应,故不能用F2从其他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卤素单质,D错;C显然正确;答案为C。
2.卤素单质的性质与F2>Cl2>Br2>I2的变化规律不相符的是(C)A.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单质还原性的强弱D.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3.实验室里下列药品的保存方法中,正确的是(A)A.溴化银保存于棕色瓶中B.液溴以少量的水液封后用橡皮塞塞紧C.碘保存于细口玻璃瓶中D.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解析:溴化银不稳定,应该避光保存;液溴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皮塞密封;碘单质是固体,应存放于广口瓶中;氢氧化钠试剂瓶应该用橡胶塞密封。
基础训练1.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加碘食盐”“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和氟应理解为(C)A.单质 B.分子C.元素 D.氧化物2.下列卤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A)A.氟 B.氯C.溴 D.碘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一主族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2021人教版必修二第一节《元素周期表》word教案
![2021人教版必修二第一节《元素周期表》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4c88bda45177232e60a239.png)
2021人教版必修二第一节《元素周期表》word教案一、教材分析《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要紧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把握周期、族的概念;以及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本节是学好元素性质的基础,也是学好元素周期律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把握周期、族的概念;2、能力目标: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习三、重点和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四、学情分析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差不多明白了周期表的大致结构,并会用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信息,但对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及元素周期表的具体结构还没有更深的明白得。
五、教学方法讨论、讲解、练习相结合六、课前预备1、学生的学习预备:预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初步明白得周期、族的概念2、教师的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导学案,课内探究导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教学环境设计和布置,合理给学生进行分组。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问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形并了解学生的疑问,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现目标〔提问〕1、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样的关系?2、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有哪些?3、表格是按什么原则编排的?注:编排三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由上而下排列成纵行。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大伙儿看本节的目标、重点、难点。
然后看第一个探究问题,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何?每个横行、纵行分别是指什么?差不多布置了同学们课前预习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形并让学生吧预习过程中的疑问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何?每个横行、纵行分别是指什么?教师:大伙儿的问题提得都专门棒多媒体展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表中有专门多横行和纵行,我们该如何认识这张表呢?现在同学们分组讨论5分钟,回答以下问题。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同步 精品导学案:元素周期表学案3 Word版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同步 精品导学案:元素周期表学案3 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a9a1756137ee06eef9185c.png)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卤素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变化规律2、明确元素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知识梳理: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2.卤族元素(1) 卤素的原子结构特点阅读课本第7页卤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卤素的结构特点相同点: 最外层电子数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_______________(2)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阅读课本第8页,总结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从F2→I2颜色逐渐__________, 密度逐渐_____________, 熔沸点逐渐____________ .(3)化学性质:表(一)卤素单质与H2反应F2Cl2Br2I2相似性递变性条件剧烈程度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物的稳定性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二)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总结:从F→I,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因此,F2、Cl2、Br2、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元素非金属性质强弱判断依据1.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也越强。
2.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应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也越强。
4.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弱的元素能被非金属性强的元素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结论: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所以,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例1: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B、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D、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例2.已知溴易挥发,碘易升华.向含有NaBr和KI的混合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物质,最后剩余的固体是A. NaCl 和KIB. NaCl、KCl 、I2C. KCl 和NaBrD. KCl 和NaCl解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过量的Cl2将Br2、I2从他们的化合物中完全置换出来,在蒸干、灼烧的过程中溴挥发、碘升华,所以剩余固体为KCl 和NaCl知能检测1.卤素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主要是由于卤素()A.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B.均为非金属元素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个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大2.随着卤族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B.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C.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D.单质的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增大3.下列液体分别与碘水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后上层液体为紫色、下层液体为无色的是()A.四氯化碳B.酒精C.苯D.氯水4.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B、HX都极易溶于水,它们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强C、卤素单质的颜色从F2→I2按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加深D、X-离子的还原性依次为:F-<Cl-<Br-<I-,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卤素单质可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卤素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11《元素周期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11《元素周期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9325ded31126edb6e1a101c.png)
1. 1《元素周期表》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了解核素、同位素、质量数等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自主总结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电子数相互关系。
2.自主探究: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同和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习重点:质量数、同位素、核素的概念。
学习难点:质量数、同位素、核素的概念。
学习过程:1、复习回忆:原子的构成:r原子看表分析:质量/kg相对质量电性和电量/C 质子1・ 673X 10 27 1. 007+ 1. 602X10 19中子 1. 675X 1027 1. 0080电子9. 109X 10311/1836-1. 602X 10 19 2、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而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2、交流思考:原子核的特点?一、原子结构(一)质量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符号:______ 计算式:质量数(A)=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匚应用:用质量数表示某种原子zX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3、科学探究:1、填写下表,总结A与相对原了质量的关系。
原子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中子数(A)相对原子质量F1018. 998 Na1222. 990Al1426. 982A ¥和+ A v^_4、总结和比较:Z A 和Z入中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电子数。
5、随堂练习:1、完成表格1符号质了数屮了数质量数电子数I SA T121212204018元素符号原了符号核电荷数中了数电了数1011111216666866、自主学习:(二)核素和同位素核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位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思考与交流: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同和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
1.了解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了解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
3.了解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揭示结构与性质的内在联系。
卤族元素
1
单质F2→Cl2→Br2→I2
相似性颜色都有颜色毒性都有毒
递变性
状态从气态到固态颜色逐步加深
密度逐步增大熔、沸点逐步升高
2.
(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单质F2Cl2Br2I2相似性H2+X2===2HX(X代表卤素原子)
递变性
反应条件黑暗光照或点燃加热不断加热反应剧烈程度越来越弱
产物的稳固性HF>HCl>HBr>HI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
下层橙红色
2NaBr+Cl2===2NaCl+Br2
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
2KI+Cl2===2KCl+I2
无色,下层紫色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_接近
2KI+Br2===2KBr+I2
无色,下层紫色
结论:
【应用摸索】
1.结合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判定H3PO4和H3AsO4酸性的强弱;H2O和H2S的稳固性。
提示: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弱,气态氢化物稳固性越弱。
故酸性:H3PO4>H3AsO4,稳固性:H2O>H2S。
2.请写出两个离子反应以证明氧化性强弱为:Cl2>Br2>I2。
提示:Cl2+2Br-===Br2+2Cl-,Br2+2I-===I2+2Br-。
1.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
B.HX热稳固性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强
C.卤素单质的颜色从F2→I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逐步加深
D.X-离子的还原性依次为:F-<Cl-<Br-<I-,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卤素单质可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卤素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析:2F2+2H2O===O2+4HF,A错;HX热稳固性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减弱,B错;F2优先与水反应,故不能用F2从其他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卤素单质,D错;C明显正确;答案为C。
2.卤素单质的性质与F2>Cl2>Br2>I2的变化规律不相符的是(C)
A.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
B.气态氢化物的稳固性
C.单质还原性的强弱
D.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3.实验室里下列药品的储存方法中,正确的是(A)
A.溴化银储存于棕色瓶中
B.液溴以少量的水液封后用橡皮塞塞紧
C.碘储存于细口玻璃瓶中
D.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解析:溴化银不稳固,应该避光储存;液溴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皮塞密封;碘单质是固体,应存放于广口瓶中;氢氧化钠试剂瓶应该用橡胶塞密封。
基础训练
1.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加碘食盐”“含氟牙膏”等商品,那个地点的碘和氟应明白得
为(C)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氧化物
2.下列卤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A)
A.氟 B.氯
C.溴 D.碘
解析:依照元素周期律判定,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一主族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氟、氯、溴、碘是同一主族元素,氟、氯、溴、碘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非金属性最强的是氟;故选A。
3.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在反应中常作为还原剂
B.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熔沸点升高
C.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D.卤素单质都能和H2反应
解析: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在反应中常作为氧化剂,A错;其他选项明显正确;答案为A。
4.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和氯气相似,估量它与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B)
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
解析:氯化碘性质类似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依照化合价,氯化碘中碘呈+1价,生成次碘酸,氯呈-1价,生成氯化氢。
5.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
B.卤素各单质都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C.卤化银差不多上白色固体,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D.卤素单质都能与钠反应生成钠的卤化物
解析: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能与专门多其他非金属化合,如P、S等,A错;Cl2、Br 2、I 2与水均较柔弱地反应,B错;AgF溶于水,AgBr为不溶于酸的浅黄色沉淀,AgI 为不溶于酸的黄色沉淀,C错;D正确;答案为D。
6.向K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溶液蒸干后并将剩余物灼烧,最后残余的物质是(A)
A.KCl B.KCl和I2
C.KCl和Br2 D.KCl和KBr
能力提升
7.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A.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氟化钾
B.溴中溶有少量氯气,能够用加入溴化钠再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
C.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感光性
D.某溶液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显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
解析: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碘化钾,A错误;溴中溶有少量氯气,能够用加入溴化钠再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B正确;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都具有感光性,C错误;只能证明该溶液有氧化性,能与碘离子反应,不能证明是氯水或溴水,也可能是双氧水或硝酸溶液,D错误;故选B。
8.(CN)2、(OCN)2、(SCN)2等化合物的性质与卤素相似,称为“类卤素”。
已知卤素和“类卤素”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F2、(OCN)2、Cl2、Br2、(CN)2、(SCN)2、I2、(SeCN)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反应I2+2SCN-===2I-+(SCN)2能自发进行
B.反应Cl2+2CN-===2Cl-+(CN)2不能自发进行
C.氧化性:F-<OCN-<Br-<SCN-
D.类卤素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氧化性(SCN)2强于I2,故A错误;Cl2氧化性强于(CN)2,反应Cl2+2CN-===2Cl-+(CN)2能自发进行,B错;还原性:F-<OCN-<Br-<SCN-,C错;D明显正确;答案为D。
9.在硬质玻璃管中的A、B、C处依次放有浸有KBr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的三个棉球(如图所示)。
由左端导入Cl2,在B处加热,可观看到A处棉球呈________色,B处棉球出现________色,C处棉球呈________色。
将试管冷却后,在B、C之间的玻璃壁上有______色的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橙黄蓝紫固体生成的碘单质冷却结晶
10.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顺序分别加入下列物质:
A.KI溶液 B.淀粉溶液
C.NaOH D.新制氯水
发觉溶液颜色按下面次序变化:
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
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③→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D、B、C
(2)2I-+Cl2===I2+2Cl-
(3)I2+2NaOH===NaI+NaIO+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