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XX省电子政务系统

数据交换平台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2005.5

目录:

1 概述

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是协作式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包括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电子协作、政府与公众/企事业单位的服务管理等)的核心基础服务模块,负责实现跨系统的数据交换、流程控制和分布式数据存储服务。

数据交换平台的目的是实现每个合法用户将其所要传输的数据包安全可靠地传输到指定的地方。数据交换平台支持常见数据库类型、多种业务类型、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和网络特性,是各类应用系统共享信息资源的公共渠道,是应用系统扩展的接口。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有各种各样的系统、应用程序以及不同时期和技术的体系结构。集成来自多个厂商跨不同平台的产品和应用系统,一直是企业IT部门的主要挑战。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以服务为导向、开放、松散耦合的总体目标架构,在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时,我们遵循如下业务集成参考架构。

图 IBM基于SOA的业务集成参考架构

SOA 的主要组件包括服务、动态发现和消息。

服务是能够通过网络访问的可调用例程。服务公开了一个接口契约,它定义了服务的行为以及接受和返回的消息。术语服务常与术语提供者互换使用,后者专门用于表示提供服务的实体。

接口通常在公共注册中心或者目录中发布,并在那里按照所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分类,

就像电话簿黄页中列出的企业和电话号码一样。客户(服务消费者)能够根据不同的分类特征通过动态查询服务来查找特定的服务。这个过程被称为服务的动态发现。

服务消费者或者客户通过消息来消费服务。因为接口契约是独立于平台和语言的,消息通常用符合 XML 模式的 XML 文档来构造。

SOA结构中,中立的接口定义(没有强制绑定到特定的实现上)的特征称为服务之间的松耦合。松耦合系统的好处有两点,一点是它的灵活性,另一点是,当组成整个应用程序的每个服务的内部结构和实现逐渐地发生改变时,它能够继续存在。

而另一方面,紧耦合意味着应用程序的不同组件之间的接口与其功能和结构是紧密相连的,因而当需要对部分或整个应用程序进行某种形式的更改时,它们就显得非常脆弱。

对松耦合的系统的需要来源于业务应用程序需要根据业务的需要变得更加灵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比如经常改变的政策、业务级别、业务重点、合作伙伴关系、行业地位以及其他与业务有关的因素,这些因素甚至会影响业务的性质。我们称能够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的业务为随需应变业务,在随需应变业务中,一旦需要,就可以对完成或执行任务的方式进行必要的更改。服务包括:

1) 用户交互服务。为用户在界面上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功能入口。通过将内部和

外部各种相对分散独立的信息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保证了用户既能够从统一的渠

道访问其所需的信息,也可以依据每一个人的要求来设置和提供个性化服务。

2) 应用服务。通过HUB或总线架构,实现应用与应用之间的连接,完成相关的数据

路由与数据格式转换。

3) 信息集成服务。实现数据或整合,在异构的数据源之间实现数据层的直接整合。通

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来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信息转换。

4) 工作流程服务。实现业务流程管理,包括工作流管理、自动化流程两层面。它将不

同的应用系统连接在一起,进行协同工作,并提供商业流程管理的相关功能,包括

流程设计、监控和规划,实现业务流程的实时管理。同时支持行业标准(如RossetNet、

ebXML、EDI、CIDX、SWIFT、FIX)以适应企业集中、扁平、透明的管理机制,适应企业供应链、企业内部流程共享和流程优化。

5) B2B集成服务。通过多种连接方式,接入第三方的系统,如ERP等。企业服务总线

每个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多个应用系统(可能运行于不同的平台之上,采用不同的开发语言与模式进行开发)之间的相互集成需求(Information Connectivity&Integration或者大家熟知的EAI),采用何种集成体系结构必须慎重考虑。当前大部分的企业采用的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是一种点对点的体系结构,具体请见下图:

系统1

系统2

系统4

系统3

图基于点对点的集成架构

点对点的应用系统集成结构的出发点很简单,当两个系统之间需要相互协作时,为这两个系统开发相应的连接组件(Adapter)将二者互联。这种由简单出发的结构存在着严重的隐患:随着应用系统个数的增加,连接组件(Adapter)的数目将快速增长(总数为n*(n-1)个连接组件,其中n为应用系统的个数),而且在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由于缺乏自动提交请求的机制,必须在相关的连接组件内部固化请求的提交功能,应用系统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藕合性,这为系统的维护带来了巨大的复杂性,任何一个系统的升级或改动都将影响到其它与之相关的应用系统的修改;同时当一个新的应用系统需要纳入整个应用集成体系时整个工作变得非常复杂。

The Hub and Spoke提供克服传统点对点缺点和 Enterprise Service Bus (ESB)趋势的分配和模块架构。重要的是一个建立在 ESB上的集成趋势,它提供一个普通的商业目标模式,它运作起来像数据隔离层,分隔特别应用数据和逻辑过程相关数据。另外,相比以前的趋势,连接器和接口数减少,整合努力减少了。继续上面的例子,只有5个连接器和10个接口需要建设。

图基于Application Hub的集成架构

良好的EAI体系结构应该保证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高度内聚,同时又保持各个应用系统的相对独立性,系统之间存在着松散的藕合关系。基于Application Hub 的EAI结构能够满足复杂的企业应用集成需求和发展的需求。

与点对点的EAI结构相比,在基于Application Hub的EAI体系结构中,连接组件的数目很少(一个应用系统对应于一个针对Application Hub的连接组件,总数为n个。n为被集成的应用系统的个数);而且各相互集成的应用系统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联,所有的集成工作通过中央Application Hub进行,当某应用系统需要与其它的系统集成时该应用程序发请求(一般通过消息的方式)给Application Hub,由Application Hub自动地将该请求转发给相应的目标系统进行处理后将结果返回给请求者。在这种体系结构中,系统的维护非常简单,每一个应用系统的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