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之思想深刻(用)
第2周 议论文之层进式开头引人入胜-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卷版)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 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名师析题] 近年来,全国Ⅰ卷作文强调关注意识,强调主人翁精神,要求考生能够以 正确的观点去认识生活,看得见真实的社会,看得见真实的世界,弘扬正能量, 树立健康的思想。2019 年“劳动教育”这一主题正契合了这一命题理念。题目 所给材料以“劳动”为陈述对象,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诠释,表现出 鲜明的时代感。习近平谈到劳动教育时,特别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 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 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⑦劳动需自手边起,或小或大,或简或繁,或体力或脑力。但凡可为国 家发展、社会进步添砖加瓦,皆是劳动。今日,我们作为学生,学习知识、 完善自我是劳动;明日,我们成为祖国高速运转的大机器上的任意一颗螺丝 钉,努力工作也是劳动。科研团队日夜攻关是劳动,烈日炎炎下的建筑工人 一砖一瓦铸造“中国高度”也是劳动。劳动无贵贱,我们应怀一颗平等敬畏 之心,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走进春秋战国云诡波谲的历史,齐桓公的名字于泛黄的纸堆中熠熠
示 生辉。在他成就一代霸业的背后,是不计前嫌任用管仲的宽宏大量。心
例 有山海,自不计嫌隙过节之阴霾;胸纳百川,又何来斤斤计较之尘埃? 一 唯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气度,方能成就人生的灿烂和事业的辉煌。
——2020年全国卷Ⅰ《心有山海,胸纳百川》
⑥于国,劳动为兴邦之基。你们可曾听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 干”二字,终须落到劳动上。如今,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也大 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大国工匠”凭的是劳动中的不断探索与提升, 靠的是数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与勤恳。若无劳动者,哪来港珠澳一桥连三地, 创造世界第一的辉煌?若无劳动者,哪来华为公司绝地反击、惊艳全球的骄 傲?若无劳动者,哪来“一带一路”上共筑复兴梦的欢歌?国家发展需要劳 动,尤其需要我们新时代青年的劳动!
高中议论文教学之一——“三思”而后“行”
思辨:注重考查学生思辨能力,重视思维品质,注重论证层次,突
出材料与观点间的逻辑关系,这是近年高考作文题大趋势。
思序:是关于议论文框架结构的写作方面。
高考议论文的写作从思维能力开始
理由:
1、近几年高考以材料作文为主,审题靠思维 能力。 2、新材料作文写作角度众多,辨析最佳切入 点靠思维能力。 3、分析材料靠思维能力层层剥开。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思维导航
比较、权衡、选择的角度: 1.小朱创业想法与实施(知与行等); 2.小朱创业和父母的沟通(平等尊重接纳思考、代际沟通等); 3.小 朱对就业创业的认知(选择职业创业的价值与标准); 4.创业与专长 相结合。 5.家庭教育的开放性与和谐度对人的成长 从小朱角度、创业 就业标准角度、父母角度、知与行角度等均可。
开启思维,范例剖析 “大国工匠”老王,爱岗敬业,苦心练技,从普 通走向完美;户外行者小刘,跋山涉水,捕捉美景, 从诗意到远方。他们,都给自己的人生书写了华美篇 章。但,科学巨匠大李,笃学敏思,为浮躁的学术界 带来正气之风;矢志创新,为山寨迭出的中国树立榜 样;团队合作,为个人英雄主义者指明正确方向。这 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最美的风采吗?
高分作文的六大要素
如何使议论文说理更深刻
如何使议论文说理更深刻作者:倪美森来源:《考试周刊》2012年第94期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使议论文说理更深刻的方法。
具体是:全面思考,深入分析;敢于质疑,善于溯因;一分为二,辩证思维;论据典型,分析得法。
关键词:议论文论证深刻《考试大纲》中对作文发展等级的“深刻”有三条说明: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论证深刻即主旨不再滞留于事物表面的罗列或生活现象的描述上,而是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给人以启迪。
它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揭示原因,或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等等。
议论文以理服人,理说得是否深刻透彻,是衡量议论文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论点鲜明,说理透彻。
部分学生写的议论文往往是一个简单的观点加上若干例子的堆砌,很少作深入的分析说理。
即便说理,也常常是停留在浅层表象上,就事论事,泛泛而谈,不疼不痒地说几句套话,蜻蜓点水似地评述一番,浮泛浅薄。
那么,议论文怎样写才能做到说理深刻呢?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全面思考,深入分析我们观察一个事物,首先接触的是它的现象。
如果只满足于对现象的了解,那么提炼的主题当然不会深刻,甚至会是肤浅可笑的。
许多现象如果不全面思考,深入分析,蕴涵在其中的道理就无法明晰。
因此说理时不要局限于论述对象本身,而是要认真观察,深入探究,由表及里,挖掘根源,揭示本质,深刻的文章需要通过内在的逻辑关系加以呈现。
考生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可紧扣论点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说理。
如:找准位置,需要审视自我,认清自我,用一颗平静的心聆听自我价值的呼唤。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优势,我们要做的只是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个性。
从而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找准位置,需要相信自我,肯定自我,用一颗不屈的心擎起千金重的理想。
也许我们“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也许我们“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许我们“仰天大笑出门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但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其中又有几多豪迈与洒脱。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写作指导
关键点拨
➢齐桓公:志向高远、心胸宽广、善于用人 ➢鲍叔:善于识人、谦虚礼让、唯才是举 ➢管仲:才能出众、恪尽职守、家国情怀
误例展示
开头:有人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志存高远、心胸宽广,更 应该恪尽职守,有家国情怀,我国历史上真正的英雄很多, 像齐恒公、管仲、鲍叔这三个人,他们各有特点,各有所长, 他们无论是作为君主,还是作为臣子,都发挥了自己的才能, 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做出了应有的成绩。
开头三省
壹
开 头 有 没 有 废 话
贰
开 头 是 否 太 长 了
叁
不 知 自 己 说 什 么
行动 呐喊
我认为行动比呐喊更重要,我们做任何事 情都要付出行动,光是嘴巴喊喊,显然是 没有用的。尤其是那些默默地埋头做实事 的人,他们才是社会的支柱。
深刻
➢你穿着凉鞋,站树下,让清风吹过锁骨,河流在脚趾间泛起浪 花,你站着,眼望远方,像一匹马,望着路的那头。
否定俗论,立足自我
有人说,人生于世,靠的是钻营,靠的是运气, 而我认为,人生于世,靠的是才华,靠的是责任。
第三招
自 创 警 句
准确定义,精辟警醒
什么是胸怀?胸怀就是宽容和原谅之后的团结与奋 斗,唯有胸怀者方能成大事,齐恒公便是如此。
名家范例
➢丘 吉 尔 《 我 们 将 战 斗 到 底 》 这次战役尽管我们失利,但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 将战斗到底。 ➢林肯《葛底斯堡演说》 87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创建了一个新的国家。 她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人人生来平等的信条)
怎么深刻?
个
思
学
人
考
会
融 入
壹
要 有
贰
转 换
议论文如何做到观点深刻
议论文如何做到观点深刻所谓深刻,就是文中提出的观点,应该是作者对于事物的新鲜、独到的思考和见解,言人之未曾言,发人之未曾发,能够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意义,以便更有力地说服读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要做到议论文的观点深刻,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化大为小,小中见大所谓“化大为小”,就是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
也就是抓住大范围中的某一小方面去写作,不求面面俱到。
“小中见大”的“小”是指一人、事、一物、细节等,“大”是指这一人、一事、物、细节等所代表的某种典型的、普遍的社会象征意义。
如“生命的底色”这个话题,写作的范围就比较宽泛。
也就是说,这里的“底色”包含多种色彩:我们可以让生命的底色是充满希望的嫩绿色,是热情饱满的火红色,是果实累累的金黄色,是冰清玉洁的白色。
这时要想立意深刻,避免泛泛而谈,就可采用“化大为小,小中见大”法。
我们可从这四种生命底色中,只选择其中某一种进行深入挖掘来写。
比如,我们选择“热情饱满的火红色”来作为我们作文的中心,据此可以提炼出“红色昭示着一种生命的热情,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心系苍生的宽阔胸襟”等这样一些小中见大”的、较有深度的观点。
、由表及里,揭示本质表”就是表面的,浮于生活现象之上的,我们一一看即知的;“里”就是本质的。
我们在确立观点时,就要通过分析,从现象的背后挖掘到那些带有普遍性的本质。
由表及里”就是让我们在初步认识到一些生活现实的基础上,从独特的视角揭示出深刻的本质,这个本质可以是一种认识,也可以是一种理趣或情感等。
如文题“倾听潮声” ,按一般的思维,如果提炼出“倾听潮声,让自己的胸怀更加宽广”之类的观点,那就太表层化了。
其实,我们可以由“潮声”的表层义出发去探究它深潮”“时代之潮”,等等,这些都有较深刻的内涵。
比如我们可以写“历史风潮人物” ,据此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观点层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如“思想之潮”文化之潮” “改革之倾听潮声,感受历史风潮人物不一样的人生,引领我们前进”。
“思辨”入文——让议论文说理洞幽烛微走向深刻
[片段1] 世间万物,皆有强弱之分,天生强者不可沾沾自喜,天生弱者不
必自惭形秽。《伤仲永》的故事令人扼腕叹息,假如方仲永在展示自己“受之天” 的通悟后,没有被父亲带着四处炫耀而是加强学习,是否还会“泯然众人矣”?与 之相反,面对无声无光的世界,海伦·凯勒未因失聪失明而放弃自我,而是奋发有 为,终成命运的强者。强弱并非上天注定,弱者可变强,而强者也可变为至弱。是 故,生而为强者在自律自尊中实现自我升华,将浩气挥洒于霓虹之上!生而为弱者 无须自悲,若在逆风中把握方向,生出羽翼亦能直上九万里!
出的到自来己,的文看化法的,交流并与明传确播论促述进的了立人类足文点明。的接发着展以,“但我昔们日也”要领重起视,其表中的明弊五端四。 运文化动渗的透思和想文和化文冲击化日传益播加在剧当,时一的些良巨莠大不意齐义的;“继文而化”以乘“虚当而下入”。领我起们除,了论要述坚 在持文当化今自“信文,化还渗要保透持和自文己化文冲化击的日纯洁益性加。剧我”国的那背些景世界下级,的如物何质以、正非确物质的文方化式遗
齐桓公能把握时局。之前,他与管仲是势不两立的敌人,是高手之间的对局; 而后,他与管仲是相互依傍的君臣,是高手之间的联合。每个时期有不同的目标与 追求,自然就有不同的策略。齐桓公能以独到的眼光看待当前时期的每个人、每件 事以及这些人与事之间的联系:恶战时,不因对方才华过人而手下留情;治国时, 不因对方曾是仇敌而置之死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变化的时局,因时而异随事而动, 于思想和行动上有效规避了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实在是明君所为!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中华民族在自强不息精神的鼓舞下,迎难而上,奋勇前 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我们的共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 人民富裕”是我们的追求,一个历经苦难却满身荣光的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 这是多少仁人志士自强奋斗的结果!
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议论文的写作技巧谈论文的写作技巧篇1一、谈论文的结构合体谈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肯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肯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
怎样写谈论文才算“合体”呢?一是依据谈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曰“引论”、“本论”、“结论”)三大块构成。
“提出问题”即在谈论文开头一般要鲜亮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或者提出前瞻性期望等。
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肯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
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
这个“向度”有四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
一般情况下,一篇中学生谈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
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肯定的联系。
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
假如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
所谓对比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简单上手。
最简洁的对比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终得出结论。
还有一种对比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
二、思路入格谈论文是论述问题的,当然要有肯定的思路,即谈论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必定的内在联系。
我们知道,谈论文是论证问题的,你在提出谈论文论点后,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你提出的论点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
因此,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就应当是因果联系,即中心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
高中思辨性议论文
高中思辨性议论文高中思辨性议论文1怎样写出思想深刻的高考议论文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愈来愈倾向于考查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
20__年的18道作文题突出考查学生的观照能力、开掘能力和思辨能力。
纵观近年高考满分佳作,无不闪耀出智慧的理性之光与令人心悦诚服的思辨色彩。
因此,考场作文想得高分,就得在发展等级“深刻”上下功夫。
同学们平时的议论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认识肤浅,思想苍白,立意平淡;文章缺少点睛之笔,缺乏思想的光照,缺少理性的阐述,缺少人文底蕴,缺乏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二、议论文平面运思,角度单一。
只在一个“平面”上展开,看不出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运思踪迹;也没有多角度、多侧面论证的透彻。
三、普遍存在分析问题能力较弱的毛病,看问题易走极端,分析问题只要一点论,见解片面偏激,认识武断绝对,剖析缺乏思辨的深度。
四、写议论文采取“论点论据”的简单模式,不会分析论据。
总之,学生的议论文往往缺乏深刻、睿智的思想。
议论文怎样才能“深刻”呢?“深刻”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揭示观点的现实意义,预测未来的方向、后果、发展趋势)。
概括地说就是说理透彻、论点(思想)深刻。
思想的高度,就是写作的高度。
古人说:“千古文章意最高。
”文意的浅显源于思想的苍白,文意的深刻源于思想的深刻,所以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根本,要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广阔性、独创性、深刻性、辩证性、敏捷性等品质;尤其要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自然、社会、人生,为作文积累有思想底蕴的素材;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多读点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的理论书籍;多读些杂文、随感类文章以及优秀作文中深刻的句、段、篇,在阅读中揣摩、模仿。
还要学习掌握对现象作深入挖掘的思考方法,学会对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果溯因、由因推果、由点及面”的加工;多设疑、多思考、多训练,做到看问题能抓住实质,分析问题能鞭辟入里,说理能令人信服。
议论类文章的深刻
议论类文章的深刻深入浅出,振聋发聩知识导学孔子在谈到教授方法时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话。
启发,即指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思考而有所领悟。
从文章的教育功能来看,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也是为文的高境界。
观点的“启发作用”具体表现为文章阐明事理能深入浅出,提出观点能振聋发聩,分析论述能勾起联想,抒发情感能引人共鸣。
一般地说,考场作文都必须既“养眼”,又“抢眼”。
所谓“养眼”,即思想内容有一定的分量,让人觉得有可看性;所谓“抢眼”,即有迅速博得读者好感的表现,让人短时间也看得过来。
高考作文就是这样,它的评卷具有限时快评、直观阅读、独力判分、对象陌生、高频转换、单调重复等特点,瞬间获得的直观印象将直接影响得分。
因此,文章的思想深刻固然是胜人一筹的重要因素,但思想深刻不见得就一定能获得高分,有时立意过高,表意过深而至艰涩,拐弯过多,反而容易使人费解,甚至导致误解,影响得分。
这就是说,写文章要有一定的读者意识,做到“深入浅出,振聋发聩”。
以“深入”见高度,以“浅出”见效率。
言论精辟,道理深刻,见解高明,鞭辟入里,凸显哲理,这是“深入”;措辞浅显,设譬形象。
主次分明,条分缕析,言简意赅,这是“浅出”;晓人以理,启人心智,言近旨远,发人深思,唤醒愚陋,这是“振聋发聩”。
正如孟子所说,“言近而指(旨)远者,善言也。
”例如,庄子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
庄子把这个道理叫做“外重者内拙”。
同样的道理,在心理学那里则由实验得到证明:在给细小的绣花针引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你的手抖动得越厉害,线越不容易引入。
在美国著名高空钢索行走表演者华伦达那里则用生命作了注脚: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事后他妻子说,这次表演肯定会出事,因为华伦达在上场前总是不停地对自己说,这次演出太重要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着走钢索的表演过程,而绝少考虑表演的结果。
【写作专题】高考议论文指导:如何使说理更深刻 论证更深入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与假想论敌交锋,反问质疑,与不同观点碰撞, 使自己的观点更严密,论证更深刻。
• 【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一个人迷路后,解决方案多半有三种可能,
• [原文以拱桥为例有点突兀,这里保留原例,结合主旨,恰当地展开,基本能让读者接受。] • 迷途者结成联盟,大家处在同样的困境中,更能激发战胜困难的勇气,群策群力,哪怕在困境中挣
扎一时找不到出路,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同伴一定会在迷路困顿中互相扶助,在颠簸中成长。所 以我说:迷失的夜晚,天边璀璨的北斗星,有时不如身旁的同路人。 • [不去寻找向导却要去寻找迷路人,持这种观点容易授柄于人,但作者立意在“共同承担压力,锻炼 和提升自我”上,尚能服人。]
何为“智慧”?“智慧”不同于“知识”,不等同于聪 明,更不相当于“智力”。智慧是能力,是境界,是经 验,学富五车的人和高智商的人分别有着丰富的知识和 超群的智力,但他们不一定都是智慧之人。(智慧)
方法指导:
第二板斧:分析问题(为什么)
反问质疑法:全面分析,既看到观点的这一面,也看到观点的 另一面,可谓滴水不漏,不走向极端。(明确有度)
2、个体延伸法:如果分论点论证的是个别、个体、个 人,那么运用深入节延伸到对一般、集体或社会的论证, 这样可以使论证更具有广泛性。
其实,“和而不同”不但对一个人的成长必不可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需要“和而不同”。晏子说 “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琴瑟一声,谁能听之?”任何 国家、民族,唯有广开言路,多方倾听,多方吸纳,接 受批评,接受劝导,才能在不同的声音中反省错误,弥 补缺陷,修正行为,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摒弃浮华深刻,崇尚深刻透彻——议论文写作之思想深刻ppt
金华一中邢旭梅
作文题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
前看才能生活。 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请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金华一中邢旭梅
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接天
落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挈雨
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
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
梅!
(《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
金华一中邢旭梅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嘲笑的是他们所不了解的东西。 --歌德 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 --电影《爱玛》 对人的了解是通过心,而不是通过眼睛或智力。 --马克·吐温 读了上述文字,你一定会有所联想或感悟。请
金华一中邢旭梅
五、让语言闪耀哲理的光华。
这样的语言能使整篇文章散发出力量,给人震撼。
逝去的一切,并不代表你将永远不再复得。世间万物都在
新陈代谢,逝去的,不断地被再创造出来。这也预示着我们,
不必叹息已逝的东西,可能在将来,我们能失而复得。
(《微笑着面对逝去 》)
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
金华一中邢旭梅
两点注意
1.点上突破还是面面俱到?
要做到深刻,一定要在“点”上花功夫, 只要就其中的某个角度作较多的思考,才有 可能深刻。 2.思考的结论是别人容易想到的还是不易想到 的?
别人不易想到的观点,更有启发意义, 读者在你的文章中能获得新的认识,才是深 刻。
思想深刻
中考教练语文写作培优手册:思想深刻【层级解读】“深刻”指文章有思想深度。
要把文章写深刻就要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挖掘生活的底蕴。
“深刻”是中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项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它既有现象,又有本质。
如果我们能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的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就能挖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
即写记叙文,应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写议论文,应在纷纭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写说明文,应以揭示说明对象的科学内涵来体现深刻。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有后果就必然有前因,要善于探究事物的本源,以敏锐的目光,借助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探寻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文时,要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即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文章的深刻性往往就表现在这里。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所持观点要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能把认识提高一个档次,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抓住问题之间最关键最本质的联系,并能引发读者思考,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灵魂的震颤、思想境界的升华。
【失误提醒】深刻是就立意而言的。
初中生写作,在立意上往往容易出现以下失误:1.浅尝辄止,无法深刻。
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果推因、由形观神地审查事物,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透过表象看到真相。
具体地说,此类文章只能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等问题,而不能涉及“为什么”“怎么办”一类较深刻的问题。
譬如,只从刻苦学习方面来分析一个学生成绩优秀是不够深刻的,若能进一步阐述他为什么会刻苦,为什么能持之以恒,或者就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出他刻苦学习的动机和动力,这样的主题,这样的立意,就深刻多了。
2.套用范文,无法深刻。
写作话题作文时,有些考生就有投机取巧的思想,套用现成的文章行文,只在结尾象征性地点一下题。
写作指导:思想深邃,让你的文章出类拔萃
写议论文要说理,而且要说那些别人没有说过或者没有说得正确、说得透彻的道理。
这些道理是从哪里来的呢?都是我们从客观事物中发现、总结来的。
那么怎样才能从客观事物中发掘出深刻的道理呢?首先取决于作者的思想水平,只有有了深刻的思想,才有可能从客观事物中发掘出深刻的道理。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作文中的基本特征就是层层挖掘,需要透过相关事物、道理和表面现象,发掘到隐藏在更深层的东西。
容易催人深思,发人深省。
(一)小中求大。
把典型的小事放到社会的大背景上去思考,从一个人的变化,一个家庭的变化,认识到社会的变化。
有的是看到事物的苗头,预测它的发展趋势和结果,从而看出它的意义。
商朝的箕子由商纣王吃饭的变化,看到了纣王思想的变化,想到国家前途,预见了商朝的灭亡。
(二)平中求奇。
从平凡的事物看到不平凡的道理,从不凡的小事理,悟出了不平凡的事理。
2011年新疆一位考生由爷爷养羊一事悟出“国家崛起”的道理,写出一篇奇文来。
(三)因中探因。
在探究事物的原因方面,一般考生的作文只能推论事物的直接的、一般性原因,不能“打破沙锅问到底”;善于说理的考生的作文则能追本溯源,追本刨底。
如《创造源于对世界的爱》(专题十二),对成功的“创造”作原因探究,在一般生归因于“刻苦”“机遇”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根溯源,揭示出创造的根本原因是“源于对世界的爱”,从而使文章立意超拔,思想深刻。
(四)表中求里。
2010年江苏省不少高考作文思想不够深刻,就绿色说绿色,拘泥于“绿色生活”的表面意义。
有考生面对“绿色生活”的命题,并不停留在对“低碳”“环保”的表面论述上,也不作向往陶渊明式隐居生活的无病呻吟,而是由表及里,由生态到心灵,在绿色生活的内涵上作了深度的开掘。
所以,我们写作文若想立意深刻,就得突破作文题的表层意义,揭示其引申意义或比喻意义。
二、反弹琵琶出华章“反弹琵琶”指反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
议论文写作之运用方法,恰当分析,学会深入说理
基本方法 精准掌握
一、多维归因法
1.解说
多维归因法
格式模板
多维归因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 ①为什么他们有/没有……,因为
和争议,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 ……
分析方法。多维度深入归因的前提是 ②正是因为……,所以他们才能
事件引发争议或者矛盾产生的原因不 ……
可能只有一个,而是多维综合产生的。 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两个:
李清照描写桂花时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我想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年代确实离我们远了一些, 不施粉黛想清新脱俗的女子也不多见了。我总认为,每天化一点淡 妆不仅会让自己心情好,也美化了风景,何乐而不为呢?但仅仅是 为了取悦他人而施粉浓眉,翘首弄姿,内里却“空空如也”,岂不 是俗不可耐?因此,表里如一,内外兼修,才能芳香馥郁,这应是 我们的追求。
我们可以按照主次进行排列,择其两 一是……;二是……
三点进行归因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 ④从浅层次方面看……,从深层次
题的有效应对措施。
方面看……
2.例子 有人说“农民网红”的爆红是偶然,其实不然。从时代层面来看,
社会在进步,国家“三农政策”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突破,这 些措施和变化无一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农民不再是传 统意义上落后守旧的代名词,新时代让他们拥有了与时代同步的生活方 式。更让人欣喜的是,还有更多年轻大学生主动到乡村中工作生活。过 去,人们向往城市的灯红酒绿;现在,农村田园生活反而成了一种潮流。
鱼骨图,让议论文写作走向深刻
鱼骨图,让议论文写作走向深刻作者:***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21年第06期“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强调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作为教学文体之一的议论文“以逻辑为基石、以论证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1],正是检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的最佳工具。
根据《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评分标准,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深刻”是发展等级的第一个要点,细化有三: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高考阅卷从评价的角度披露了对中学生优秀议论文“深刻”的具体要求:一类是结论性深刻,一类是过程性深刻。
结论性深刻,即有思想,作者能敏锐地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挖掘出深层的内涵来;过程性深刻,即能通过逻辑推理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论点,是思维深刻的呈现。
要达到“深刻”的要求,就必须具备深刻的分析能力。
“鱼骨图”作为一种写作策略支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力,树立层层推因、“以现象深入本质”的意识;还可以探究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用有序排列的关键词澄清因果关系,拓展逻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逐步接近“写得深刻”的目标。
“鱼骨图”是由日本东京大学工程学教授、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提出的,是一种寻找事件原因的思考方法,因形似“鱼骨”而得名。
这种图式,从思维的角度看,是一个反复出现、以一定形式排列、以特定方式组合的规则系统。
它可以构建理解信息,并将阅读信息可视化。
作为思维训练的支撑,它比传统的形式更直观,在分析问题时能使“追根究底”的思维过程清晰化。
既能突出论证推理水平,又能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既便于学生拓展和修正思维过程,又便于教师對这一过程进行引导和干预。
鱼骨图主要有三种类型:原因型、对策型、整理问题型,在分析现象成因、提出解决对策和梳理知识结构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
你的思想也可以深刻,你的作文也可以出类拔萃(整理精校版)
你的思想也可以深刻,你的作文也可以出类拔萃 作文辅导0320 1621张悦群(节选择自江苏省教育出版社《高考作文升格》一书,请不必)思想深刻,是一个令很多考生写作望而生畏的字眼,然而,高考作文除了文通字顺的基本要求,思想深度绝对是划分高考作文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准。
难道这真是一道我们大多数考生无法跨越的鸿沟吗?事实并非如此,笔者可以肯定地说,你的思想也可以深刻,你的作文也可以出类拔萃。
不妨先看一篇作文的升格过程:世间自有公道“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看到这个题目,耳边似乎响起了成龙大哥豪情满怀慷慨激昂的歌声。
“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耳边似乎还听到了老子深沉的叹息。
“为善的受穷更命短,作恶的享富贵又寿延!”窦娥愤怒而冤屈的哭泣又挥之不去。
这世间有公道吗?当然!种善因者终得善果,种恶因者终得恶果。
这其中自有公道。
世间自有公道,洒下一路汗水,你将拥有一份丰盈的收获。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就拿我们现在高三学子的学习来说吧。
夙兴夜寐,题海苦战,挑战自己的极限,可以说陪伴同学们的不仅是汗水,而且是泪水了。
但走过高三回头眺望,谁能否认它是自己人生长河中最丰盈的一段呢?姑且不说金榜题名的欣慰与喜悦,单是那种历练出来的沉着、坚毅和不折不挠的精神就可以让人受益终身了。
世间自有公道,走过一路坎坷,你将锻炼出超群的能力。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也许你会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想接受天降之大任。
那么“吃一堑长一智”呢?失败给善于反思的人带来的绝不仅仅只是痛苦,更有此路不通、另寻他法的宝贵经验,还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可贵品质。
老子的话引用不当,其中的“道”与“公道”意义不同。
整句话与“世间自有公道”观点也不一样。
本段在“打擦边球”,泛泛而谈。
“汗水”“收获”之间的关系未加揭示,论证不够深刻。
对“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理解与分析不到位,应该突出“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具体内容,即“锻炼出超群的能力”。
人生感悟议论文
人生感悟议论文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充满了起起落落,风风雨雨。
在这
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也会经历许多喜怒
哀乐。
然而,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更加坚强,更加明智。
首先,人生感悟的第一点是要学会接受。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
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无论是工作上的挫折,还是生活中的不如意,我们都需要学会接受。
接受并不代表认输,而是要学会面对现实,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接受了现实,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行。
其次,人生感悟的第二点是要学会感恩。
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遇,都要学会感恩。
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时刻,感恩身边的亲
人朋友,感恩每一次挫折和失败。
因为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成长,
让我们更加坚强。
感恩让我们心存感激,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最后,人生感悟的第三点是要学会坚持。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
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是我们不能轻易放弃。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走到成功的彼岸。
坚持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态度,是一
种对生活的态度。
只有坚持,才能让我们在逆境中不被击倒,让我
们在困难中找到生活的意义。
总之,人生感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对生活的思考。
在人生的
旅途中,我们要学会接受,感恩,坚持,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感悟,收获更多的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胆用格言进行思维,让思想有“睿智精警”的深刻
1.家国国家,中华五千年,“三过家门而不 入”“进亦忧退亦忧”选择国的人,我们敬佩;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选择孝的人,我们 同样敬佩,那么为何不使两种义举联合,创 造几段佳话?于国,政治更为亲民明朗,文 化内涵更加丰厚扎实;于家,和和美美团团 圆圆,不负父母跪乳之恩。 2. 肯为了自己没得到的而拼上性命,并不 是真正的勇气,真正的勇气,是在意识到自 己的错误之后,放弃自己曾经珍爱的取得。
排比句是靠思维的发散性与逻辑性编 织而成的,是一种思维的发散,是一种对 事物本质的多方探究,是一种思维认识的 渐次展现。它是透辟认识事物的思想美和 铺排张扬的语言美的交相辉映,水乳交融。 正因为如此,排比句曾被人誉为“议论文 中的一道风景”。 注意:1.并非排比句都是深刻的。
2.排比句一般不用在开头
金华一中邢旭梅
生活中需要“比”,又要正确处理“比”。 全面辨证得看待“比”,不讲攀比,而比奉献,
比良心,比责任感。
比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比,对比持一种从容的态
度。
要达到“身在比中,心在比外”的境界。
要懂得哪些该比,哪些不该比。
——怎么办
金华一中邢旭梅
• 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可以在审题阶段,也可
以在行文阶段。
五、提炼事实辩证地思考,让思想在“理性思考”中深刻 然而,对于这一事件人们也发出了许多质疑的 声音,认为吴奇凌辞职是因民营企业更高的年薪, 为什么已经是博士了还需要充电。我认为这些人 的目光未免太过短浅,当一个人的眼中只有金钱 和名利,那他看到的事件的本质也无外乎金钱和 名利。同时“活到老,学到老”又是小学生便会背 诵的谚语,人无论何时都需要用知识来丰富自己 的内心。当然他们的话语也给予了我们反思,一 个国家的政府当用最优秀的人才来武装自己,而 当你连一位优秀的人才都无法挽留时,又何谈建 立强盛的国家,所以政府也应完善自己的人才储 备制度,才能更好的实现时代的进步。
启示: “化虚为实,深入浅出”是这组句子的基本特 点。 说理完全可以不硬着头皮扳着面孔,我们完 全可以用形象化的文学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 理解,对生活的认知。马克思曾说:“逻辑的发 展完全不必限于纯抽象的概念。”艺术即逻辑, 形象即思想,我们可以而且应该让思想与激情双 美齐飞,让哲理的光辉映照生活,用诗一般的语 言升华感情。
金华一中邢旭梅
“比”
比是人的一种本能, 比是一种意境,比是一 种底蕴,比是一种境界。 ——是什么 比只是人们行事的一种手段,比可以显示我 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对方的优势和劣势。 ——为什么
金华一中邢旭梅
比是惊雷,它既可以把你震醒鼓舞你在理想 的天空里飞翔,却也可以压得你一蹶不振匍匐在 地上。 比是旋风,它既可以吹开你的襟怀让你拥抱 整个世界,却也可以使你关闭心门令你心胸狭隘 芥蒂难容。 比是暴雨,它既可以涤荡你的灵魂使之清亮 澄澈散发出缕缕清香,却也可以往你的心灵里猛 灌浑浊与邪恶,无情与幽暗。 ——怎么样、会怎样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 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角度: 1.职业选择与追求 2.家庭与事业(忠与孝) 3.人才流动 4.吏制改革 偏离题意: ①选择、取舍、得失、勇气 ②“我”的选择,岂容他人置喙 ③言论自由、流言蜚语、勇于创新、选择了就不 后悔 ④细节、认识事物的本质、对同一事物不同人认 识不同、坚守本心
摒弃浮华空泛,崇尚深刻透彻
——议论文写作之思想深刻
等考 级纲 中中 ”关 深于 刻写 “作 的发 含展 义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高考作文要求“深刻”,旨在强调 “四性”:哲理性、独创性、逻辑性、启 发性。它要求文章富于哲理性,观点有独 创性、思维有严密的逻辑性,作品给人极 强的启发性。“言有尽而意无穷”,读后 让人深思,给人启迪,产生共鸣,回味无 穷。
(二)说理的语言
D、谈笑风生 有些同志在打蒋介石的时候,抗美援朝的时候, 土地改革的时候,镇压反革命的时候,他一滴眼泪也 不出,搞社会主义他一滴眼泪也不出,一触动到他个 人的利益,就双泪长流。听说还有三天不吃饭的事情。 我说,三天不吃饭,没有什么要紧,一个星期不吃饭 就有点危险了。总而言之,争名誉,争地位,比较薪 水,比较吃穿,比较享受,这么一种思想出来了。为 个人的利益而绝食,而流泪,这也算是一种人民内部 的矛盾。有一出戏,叫《林冲夜奔》,唱词里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现在有 些同志,他们也是男儿(也许还有女儿),他们是男 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 ——《论人民内部矛盾》
㈢“让我们紧密地团结起来,拓展平衡;让我们携起手来, 走向永恒;让我们行动起来,开创人生辉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 眼睛,我用它来寻找‘平衡’。” ——《平衡人生》 ㈣“随地吐痰对吗?当然不对!随地吐痰的行为很不文明, 发展下去,就会堕落成为犯罪分子。” ——《随地吐痰要不得》
如何让思想深刻起来?
一、敢于对题目作出判断,让思想在“立体透视”下深刻
一、多角度、立体式的思考命题
面对客观对象的思考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样? • 应怎样? • 会怎样? • 怎么办?
金华一中邢旭梅
面对一棵树
• • • • • • 思考: 这是什么树? 为什么能够长得这么高大? 这棵树看上去怎样? 乱砍树木会怎样? 对于乱砍树木的现象我们应当怎么办?
二、尽量多角度审视题目,让思想在“铺排张扬”中深刻
这种精神的光芒,在陉山上沉眠于松林间的子 产身上有过;在虎门的海边指挥倾倒鸦片的林则 徐身上有过;在孤军行进于大漠、留下身后杨柳 青青的左宗棠身上也有过;在天安门城楼上,凭 栏远眺的周总理身上有过。即便在“官本位”文 化根深蒂固、大众相信“为尊者讳”、“为官者 惠”的炎黄故土,也有这样一群人,撑起了为 “官”者真正的含义。
启示: 这些句子,都能给我们一种“格言”的 美。引用格言固然重要,在作文中自创格 言,更是可贵。秦牧:“引用人们的警语 有时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能够 写出警语。”很多大作家大文豪,常常用 格言作为自己提高修养的手段。
四、善于用形象表现事理,让思想因“深入浅出”而深刻
1.人不能止于此地,被躯壳的长度束缚住,一成不变的 生活模式就好像齐天大圣的锁圈,牢牢地将你锁在里面, 表面上看似安全平稳,实质上却是你堕落的前兆。80后 的吴奇凌,拥有高学历,政坛新星等众多光环,却依旧 不甘于被这个副县长的“金饭碗”给套住,而是纵身一 跃,跳出了这个温柔乡,勇敢地去接受未知的挑战,去 把自己磨成一把更锋利的剑,体验更刺激的人生旅途, 获得更多的人生经验。 2.如其所言,看似丰富的生活有时只会给人以 “饱胀感”。 偶尔 放下手中的规划表,坐到一处安静的书房中,轻翻 纸页,细品香茗,悠悠情韵,如此雅致,沉心养性,自 得其趣。
• 审题阶段:用这些问题开启思维,以所给的题
目为对象,沿着这些问题所指引的方向,得出
明确的结论,然后选择最有价值的结论,组织
写作。
• 行文阶段:在这些问题的引发下,展开联想,
调动积累,生成语言,形成段落。
金华一中邢旭梅
充分审题法
1.对题目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怎 么办等角度的思考。 有能思考下去的角度,努力思考;有多角度思考的, 尽量充分思考。 2.用简洁的话表达思考结果,并写在草稿纸上。 这简洁的话是一种看法,而不是事实的陈述。 3.对思考的结果进行选择或整合。 缺乏相应的思考成果,构思实际上是一个空洞的概 念。
(二)说理的语言
C、巧设比喻 “选择是夸父的执著;选择是后羿的剑拔弩张; 选择是‘西北望,射天狼’遥遥一指的淋漓与洒脱; 选择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绵长与哀婉。” ——《在心灵的领土上》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 果你是一粒粮食,人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 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坚守着自己的 工作岗位。” ——《我是一棵小草》
一、用判断句揭示其本质 二、 用排比句来显示其文采 三、 用格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 用形象表现深刻的事理 五、 用辩证加深思考的高度 六、 用排例类比其广度 很多同学之所以对“深刻”一词心存畏惧,感到 “深刻”梦美却难圆,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将对事物 认识理解的“深刻”和文章思想内容的“深刻”混为 一谈了。其实,写文章时,并不需要你对事物认识得 那么全面那么透彻;抓住你对事物感悟最深的一点或 几点,用警辟而耐人寻味的语言加以表现,你的文章 的思想内容就可能符合“深刻”的要求了。
六、再略举几例进行类比,让思想在“类比推理”中深刻 在具体详细地叙述一个例子后,再简洁地举几个类似 例子来证明话题和观点,以进行丰富和深化,从而让思想 在“类比推理”中深刻。 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太多的人和事都证明了, 换一种生活方式,焉知不会种出姹紫嫣红?于是陶渊明放 下了华贵官服,凭一份气质,携一份淡然,安心做起了山 水隐士;龙应台尽目远眺那“水雾万千梦”,卸去了一身 包袱,把自己开在山上,长成一颗蓊郁了台湾的树;于是 艾玛沃特森退下了那乌黑的校服,穿上了笔挺的西装,站 在联合国的高台上为妇女权益而奔忙。 北岛说过:“你世界的大小就是你脚步的长远。”换一 种方式生活体验另一种人生。走的远一点,你的世界也许 就会豁然开朗,繁林不只有一种蓊郁,那我的人生也不会 只燃一种烟火。
1.吴奇凌行反哺之义,是高尚之举,是正确之举。
2.“辞职”是时代的进步,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多元化表现。
3.这,是守静的力量。 守静不是怪癖的自我封闭,它是看透了名利,看淡了喧 嚣,寻觅灵魂与内心的沉静。 4.守静是对生活的诚实,对生命的呵护,是灵魂的飞扬。 发现: 这一组语言都采用的是什么句式?
这样准确无误而又新颖独特的判断,是怎 样作出来的呢? 它是对亲身经历的概括,是对生活经验的 提炼,是对工作教训的总结,是对生活感悟的 升华。总之,绝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只 能是思想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写文章一般不需要对重要概念下定义,写 好判断句,目的不是界定概念的内涵或外延, 而是用来表达你的一种认识,一种发现,一种 观点。好的判断句,往往是具有独特视角的个 人感悟;而这种个人感悟性的东西,往往具有 哲理性,“深刻性”。 所以,只有用心投入,才能悟出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