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二)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二)
A1型题
1. 不属于预防医学的道德要求的是
A.爱岗敬业,宣传大卫生法规,言传身教
B.改善工作和学习环境,严把防疫和食品卫生规
C.严格监管,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文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信息透明公开
D.防疫工作者有权在疫区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各种措施
E.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益
答案:D
2. 心身疾病的界定条件是
A.在发病的原因中心理社会因素史重要的因素
B.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
C.具有明显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病理生理变化
D.不是神经症和精神病
E.以上都是
答案:E
[解答] 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主要特点包括:①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②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③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
3. 下列哪个人群不会发生脚气病
A.高糖饮食的人中
B.食用高度精细加工米面的人中
C.使用粗谷粗粮的人中
D.慢性酒精中毒的人中
E.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C
[解答] 此题中的脚气病是指由缺乏维生素B引起的。
4. 构成社区的要素不包括
A.人口
B.行政归属权
C.一定的区域范围
D.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
E.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
答案:B
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微量元素
A.铁
B.碘
C.镁
D.锌
E.铜
答案:C
[解答] 常量元素:钙,镁,磷,钾,钠,氯。
必须微量元素包括;铁,碘,锌,硒,铜,钼,钴。
6. 临床预防服务的对象是
A.遗传病人
B.病房病人
C.健康人
D.传染病人
E.慢性病病人
答案:C
7. 卫生服务组织不包括
A.医疗机构
B.群众性卫生组织
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医疗保险公司
E.预防保健机构
答案:D
8. 关于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下列哪项因素未确定与发病有关
A.年龄
B.体重
C.钠盐
D.吸烟
E.饮酒
答案:E
9. 目前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描述最恰当的是
A.以政府为中心
B.经济效益为中心
C.疾病治疗为中心
D.以市场化为主导
E.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
答案:E
10.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是
A.粮谷类
B.动物肝脏
C.猕猴桃
D.奶及奶制品
E.马铃薯
答案:A
11. 对于社区诊断描述正确的是
A.个体水平上的疾病判断
B.依据的是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C.理论基础是临床专业知识
D.通常采用的是流行病学方法
E.是一种在疾病发生后的诊断
答案:D
12. 我国目前开展社区预防服务被认为最有效的服务单位是
A.个人
B.家庭
C.人群
D.社区
E.疾病人群
13. 为尽量发现病人,在制定筛选方法标准过程中,常采用
A.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B.提高方法的特异度
C.降低假阳性率
D.提高假阴性率
E.使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接近
答案:A
14. 可以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两个指标是
A.均数和中位数
B.均数和标准差
C.均数和极差
D.中位数和方差
E.几何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B
[解答] 正态分布的两个基本指标是均数和标准差。
均数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标准差决定曲线的形状。
15. 在实施三级预防策略时,重点在第一级预防,同时还应兼顾第二级和第三级预防的疾病是
A.急性阑尾炎
B.流行性感冒
C.食物中毒
D.冠心病
E.肺炎
[解答] 一些慢性疾病我国建议主要是采取三级预防的综合措施,一级预防又称为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指对已患病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以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能力或残疾者促进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
16. 在流行病学现状调查中,系统抽样的方法是
A.按照地区系统抽取调查单位
B.按照行政系统抽取调查单位
C.按照一定比例或间隔抽取调查单位
D.按照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
E.按照方便原则抽取调查单位
答案:C
17. 流行病学的三类偏倚为
A.选择偏倚,混杂偏倚,测量偏倚
B.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C.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测量偏倚
D.回忆偏倚,报告偏倚,测量偏倚
E.入院率偏倚,易感性偏倚,无应答偏倚
答案:B
[解答] 研究中的偏倚为系统误差,可以发生在流行病学研究的任何一个环节,根据偏倚产生的原因,一般可以将偏倚分为三大类: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
18. 需要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的时限取决于传染病的
A.传染期
B.恢复期
C.临床症状期
D.潜伏期
E.隔离期
答案:D
[解答] 传染源接触者、有可能受感染者,都需要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时限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19. 对于已经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帮助其了解吸烟的危害
B.宣传戒烟的好处
C.提供戒烟药物
D.帮助确定戒烟日期
E.安排随访
答案:D
20.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解答]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都是可以描述变异程度的,变异系数是适用于多组间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情况。
变异系数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S为样本标准差,
为样本均数。
21. 在噪声对听觉系统损伤的发病过程中,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
A.早期高频段听力下降
B.早期属功能性听觉敏感性下降
C.晚期语频段听力下降
D.听阈升高在后期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E.听力下降的发展呈渐进性,先快后慢
答案:D
[解答] 在噪声对听觉系统损伤的发病过程中,早期只是引起暂时性听阈位移,短时间接触强噪声,主观感觉耳鸣、听力下降,检查可发现听阈提高1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即可恢复;较长时间停留在强噪声环境,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超过15dB甚至3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需较长时间如数小时甚至十数小时、二十几小时以后听力才能恢复。
22. 不属于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的评价是
A.危害鉴定
B.暴露鉴定
C.危险度检测
D.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E.危险度特征分析
23. 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标准正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E.二项分布
答案:B
[解答] 正态分布是以均值μ为中心,左右对称,X取值范围理论上没有边界。
X 离μ越远函数f(X)值越接近于0,但不会等于0。
标准正态分布是均数为0、标准并为1的正态分布。
24. 描述某种事物或疾病发生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均数
E.标准差
答案:A
25. 预防中一级预防重点是
A.避免接触致病因素,提高机体抵抗能力
B.寻找病因,早诊断
C.早发现和诊断敏感个体
D.对患者及早治疗促康复
E.针对原因不明难以预防疾病
[解答] 一级预防为第一级预防或病因预防,其目标是防止癌症的发生。
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
26. 水钨病由于长期摄入
A.受镉污染中毒
B.受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
C.砷较高淡水
D.硒较低粮食
E.真菌污染严重的食物
答案:B
[解答] 水钨病→食甲基汞中毒鱼贝。
27. 当今环境污染最受关注的是
A.自然污染物
B.生物性污染物
C.化学性污染物
D.持久性污染物
E.物理性污染物
答案:C
[解答] 环境污染最常见,因自然原因或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使大量的有害物质排入环境,引起的环境组成发生重大变化,质量下降,扰乱和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损害或影响,造成资源破坏和经济损失的现象称环境污染。
28. 在自然疫源地和可能是自然疫源地的地区兴办的大型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申请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对施工环境进行
A.环保调查
B.卫生调查
C.卫生资源调查
D.环境资源调查
E.危害因素调查
答案:B
29. 医学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的标志是
A.疾病从单纯治疗向群体预防发展
B.个体预防向群体预防发展
C.个体摄生向治疗与预防相结合发展
D.群体预防向社会医学发展
E.疾病从单纯治疗向治疗与预防相结合发展
答案:B
30. 反映一个测验工具的正确性是指该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样本
D.常模
E.概念
答案:B
31. 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
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程度,该研究为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现况调查研究
D.临床试验研究
E.现场干预试验
答案:A
[解答] 队列研究是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程度。
32. 选定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分析暴露于该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该研究为
A.现况调查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
答案:B
[解答] 病例对照研究是由“果”至“因”的研究,已知研究对象患某病,再追溯以往是否暴露于可疑危险因素。
33. 碘缺乏对健康影响除了甲状腺肿大外,还可引起
A.肝脏损害
B.免疫功能低下
C.发育障碍
D.内分泌紊乱
E.骨代谢障碍
答案:C
[解答] 碘缺乏可引起甲状腺肿大,此外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还会影响小儿发育。
34. 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不包括
A.受影响人群一般很广泛
B.常常引起慢性中毒
C.污染物通过多途径进入人体
D.不同个体对污染物的反应不同
E.消除污染后健康损害即可恢复
答案:E
[解答] 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包括:受影响人群一般很广泛;常常引起慢性中毒;污染物通过多途径进入人体;不同个体对污染物的反应不同;消除污染后健康损害仍可继续加重。
35. 急性苯中毒时主要损害是
A.神经系统
B.造血系统
C.消化系统
D.循环系统
E.呼吸系统
答案:A
[解答] 苯对人产生危害,主要是经呼吸道进入体内,也可以通过皮肤少量吸收。
苯中毒可分为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吸入大
量苯蒸气或口服多量液态苯,出现兴奋或酒醉感,伴有黏膜刺激症状,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等。
重症者可能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及循环衰竭,尿酚和血苯增高。
苯急性中毒时主要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苯蒸气经呼吸道吸入的最初几分钟吸收率是最高的。
吸入人体内的苯,40%~60%以原形经呼气排出,经肾排出的极少,吸收后主要分布在含类脂质较多的组织和器官中。
亚急性中毒是指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的苯,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症状,约1至2个月后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如及早发现,经脱离接触,适当处理后一般预后较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好。
急性中毒多因意外事故引起,在高浓度下很快引起死亡,空气中苯浓度达2%时,人可在5~10分钟内死亡。
苯慢性中毒则是破坏人的骨髓造血功能。
36. 根据有无暴露某因素史分组的研究是
A.现况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E.临床试验
答案:C
[解答] 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是否患病分组,而队列研究是根据是否暴露分组。
37. 衡量某病和某暴露因素间联系强度的最佳指标是
A.暴露者的发病率
B.暴露者的死亡率
C.暴露者的致残率
D.相对危险度
E.特异危险度
答案:D
[解答] 相对危险度(RR)反映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强度。
RR值代表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
38. 筛检试验的特异度是指
A.筛检试验阴性者患病的可能性
B.实际有病,筛检试验被确定为有病的百分比
C.实际有病,筛检试验被确定为无病的百分比
D.实际无病,根据筛检试验被确定为无病的百分比
E.实际无病,根据筛检试验被确定为有病酌百分比
答案:D
[解答] 特异度(真阴性率)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比。
39. 衡量某疾病的原因归因于暴露某危险因素程度的最好指标是
A.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B.归因危险度
C.人群归因危险度
D.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E.相对危险度
答案:A
[解答]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又称为病因分值EF,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40. 可以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两个指标是
A.均数和中位数
B.均数和标准差
C.均数和极差
D.中位数和方差
E.几何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B
[解答] 在统计学中,均数和标准差用于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
41. 下列有关概率与频率,说法正确的是
A.概率常用符号M表示
B.频率常用符号P表示
C.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指标
D.概率就是频率
E.概率的取值范围介于-1和+1之间
答案:C
[解答] 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指标,常用符号P表示,其取值在0到1之间。
42.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真消化率
B.表观消化率
C.含量
D.所含氨基酸的数量
E.所含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
答案:E
[解答]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是指蛋白质经过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储存利用的部分。
食物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越接近人体的需要,其生物学价值越高。
43. 营养素的需要量是指
A.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需要的量
B.为满足机体从事轻劳动所需要的量
C.为满足机体需要,每日必须由膳食摄取以满足机体需要的量
D.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量
E.为保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量
答案:E
[解答] 营养素的需要量是指为保证机体正常健康与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量,又称为营养素生理需要量。
44. 我国发病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
A.化学性食物中毒
B.有毒动物中毒
C.有毒植物中毒
D.细菌性食物中毒
E.霉菌毒素食物中毒
答案:D
[解答] 我国发病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中又以沙门菌属引起者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