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

合集下载

于今:中国区域发展30年的回顾与展望.

于今:中国区域发展30年的回顾与展望.

于今:中国区域发展30年的回顾与展望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程,基本上经历了由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统筹发展的三个阶段,实现了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推进,中国区域经济“多轮驱动”的新格局正在逐步成形。

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的深化,这预示着中国区域发展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区域发展三十年回顾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作了一系列调整: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沿海开放,逐渐到沿江、沿边开放,再到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从而使中国区域经济逐渐呈现出“多轮驱动”的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到“八五”,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形成,是“六五”到“七五”时期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对改革开放前近30多年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反思的结果,也是在综合考察当时国内外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以及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七五”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家重视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的准备。

早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就指出,在产业发展和地区布局上,既要重点发挥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作用,又要逐步加速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开发,使这些地区都能各展所长,并通过相互开放和平等交换,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地区经济结构。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这段时间内,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中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经济区——内地中心城市——铁路公路交通沿线和沿边地带”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的、全方位立体交叉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为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在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为迅速提高全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而做出的。

以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极大地激发和释放了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能量,并以东部发达地区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
区改革 发展 规 划 纲要 ( 0 8 2 2 2 0 - 0 0年 ) 发 布 开始 , 》 到
地 区崛起规划 》 础 上 ,0 9年 国务 院常务 会议 又 连续 基 20 通过和发 布了几 个 有关 中西 部 和东 北发 展 的规 划 和文 件 , 把它们上升为 国家战略 , 并 以浓墨重 彩进一 步细化 了
出和 实 施 东 北 地 区振 兴 规 划 阶段 。振 兴 东 北 的提 出 与 实
践结果 , 我国的区域 发展初 步形 成 了东 、 、 使 中 西和东 北 四大板块 的基本结 构格 局 , 表现 为东 、 西三 大地 带 的 中、 经济 产出比重依次递 减 ; 东部 地 区的发 展水平 明显 高于 中西部地 区 , 近年来它们之 间的发展 差距 在缩小 ; 但 中西
区域发展 格局 是研 究 现 实 中 国区域 经济 的重 要 内
多, 超过 了前 4年 的总和 , 这在我 国规 划史上是从 未有 过
的大事。这些国家级 战略涉及 的范 围从东 部 、 南部 延 伸 到 中部 、 西部 、 东北等边沿地区 , 由点到 面推进扩展 , 有 具 许多与过去不 同的新 内涵 、 特点 。这 是我 国 区域经 济 新 发展格局又一重大转 变 , 标志着 我 国的区域 经济 发展 进
并进的新格局 。
年发布《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实施 东北地 区等 老工业 基
地振兴 战略 的若 干意见》 20 和 0 6年 国家发 布《 进 中部 促
20 0 8年 以来特别是 20 0 9年 , 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又一 次 出现 了新 的重大变化 。从 20 0 9年 1 珠江 三角洲地 月《
入 了一个新 阶段 。对于这一新变化我们可 以从 两个方 面

“十四五”时期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与重点

“十四五”时期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与重点

区域经济评论2019年第6期的区域开放新格局;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构建新型现代化开放经济体系;进一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继续扩大各领域对外开放水平。

由上,笔者认为,制定“十四五区域经济规划”必须在新时代实施“一带一路”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背景下通盘谋划、精心考虑和精密布局。

作者简介:李正图,男,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020)。

“十四五”时期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与重点陈建军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将是中国面临百年未遇之变局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十四五”期间,中国的人均GDP将跃上万元美元台阶,进入1万—2万美元的准发达国家区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0%—70%的阶段,标志着我们将初步实现城市化,中国将拥有10亿以上的城市人口,实现几千年未有的从农村、农业、农民国家走向城市国家的巨变,这是一个巨大国家的超大规模的城市化,从传统的跟随型发展转向引领型发展,自主创新式发展将成为中国发展战略的主旋律。

面对这些历史性的挑战,有必要进一步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充分利用中国的巨大国家的政治、经济、人口、社会和空间优势,加快区域发展战略的落实和完善,加快形成以中心大城市一大都市群一大区域板块为主轴的空间优势发展格局。

构建中国的区域发展的主平台和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支撑,以应对新的挑战,争取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实现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一、“十三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的新特征“十三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城市群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群的发展优势越发明显,城市群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亮点。

第二,中心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武汉、西安、南京、天津、重庆的一些中心城市的发展明显加快,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一些中心大城市的发展水平已经逐渐接近沿海大城市,如重庆、成都、武汉、西安、长沙、郑州等,形成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力支撑。

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新趋势

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新趋势

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新趋势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是一个历史和客观的过程。

在科技、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快速发展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自由流通,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关国际规则随之形成并不断完善。

关键词:区域经济;新问题;新趋势引言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之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全球化经济时代的特征,然后充分的去了解时代的变化,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推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进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首先应该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然后认识到区域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才能够顺应发展趋势,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区域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并且成为了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中国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不断崛起,尤其是经济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正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地位正在不断增强,因此具备了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所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或多或少的对其他国家产生了一些经济的影响力。

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正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并且能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走越远。

第二,中国区域经济也发生了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变化,尤其是当下我国倡导“一带一路”这一政策的提出,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的实力,另外也能够使得中国的经济逐步推动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而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发生了不断的变化,同时也会影响到地理空间上的远近关系,交通运输的成本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范围之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和世界各国的互通越来越强,而且都在共同推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了一些特征和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产业的升级方面,传统的中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而且主要依靠于劳动力,但是当下中国信息技术发展非常的迅猛,这样就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能够进一步开拓战略发展空间,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推动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与“十二五”区域规划布局

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与“十二五”区域规划布局

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与“十二五”区域规划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域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动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其根本目的是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福利共享式发展。

”一、中国区域经济新版图和“十二五”经济区划与布局1、中国区域经济新版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核心问题是缩小地区间存在的差距,防止产生“马太效应”。

区域发展不平衡包括很多方面:经济发展程度、公共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和生活富裕程度等。

从发展的角度看,还包括创新能力、环境承载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等。

由这些差别产生的不平衡会带来很多问题甚至严重的社会问题。

截至2011年“两会”召开前夕,被确定战略层面的区域经济规划在东部地区有:长江三角经济规划区、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珠三角经济规划区、海西经济规划区、海南旅游岛等;中部地区有: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珠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生态经济区;西部地区有:成渝经济规划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规划区、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新疆经济规划区、西藏经济规划区等。

东部地区曾是领跑中国经济的火车头,多年来无论是其经济总量还是增长速度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

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自2008年以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全面加速,均超东部增长水平。

2009年,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增长速度同比比东部分别高出1.9、2.7、0.9个百分点,2010年,三大地区增速继续快于东部,“中国经济的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但就经济总量而言,目前东部地区的GDP占全国的比重高达53%,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3倍,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总和的58.4%。

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特点和中国应如何应对

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特点和中国应如何应对

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特点和中国应如何应对仅供个⼈参考⼀、当前国际形势:综合受访专家观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呈现六⼤主要特征,并处于复杂变化当中。

⼀是世界多极化更趋明朗,并导致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演变。

近年来,新兴⼤国的崛起、美国实⼒的相对下降,使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传统⼤国、新兴⼤国之间及其内部关系出现⼤调整,从⽽推动国际格局加速演变。

⼀个重要趋势是多极化从曲折前进到加快发展。

美国深受⼀场危机和两场战争的冲击,“⼀超”地位动摇,单边黩武⽓焰有所收敛。

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显着提⾼。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与战略重⼼东移。

这⼀趋势仍在继续深化发展。

不过,专家们同时指出,随着西⽅发达国家开始⾛出危机,国际⼒量对⽐的“东升西降”趋势放缓,美欧等发达国家温和复苏,以⾦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遭遇困难,“⼤⽽不强”的特点突出,与此同时西⽅“抱团取暖”努⼒维持其主导地位。

展望未来10年,“东升西降”仍将处于量变过程,世界格局仍将是⼀超多强,并出现多个⼒量中⼼。

美国仍将是世界第⼀强国,将在创新、⾦融和军事领域保持全球领导者的地位。

尽管美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导能⼒呈下降趋势,但其主导地位发⽣根本改变需要更长时间。

在国际格局的过渡时期,伴随着的将是国际以及各国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是经济全球化深⼊发展,并导致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加深。

经济全球化是⼀柄“双刃剑”,对⼀些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薄弱和科学技术⽐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将⾯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个重要趋势是全球化从西⽅主导变为西⽅失势,全球治理中的“南升北降”明显。

⼋国集团⽇渐式微,北⽅国家或发达国家在世界银⾏、国际货币基⾦组织中的优势受到⼀定程度的削弱。

⾦砖国家、⼆⼗国集团地位在这⼀过程中凸显。

这⼀点仍在继续发展。

多名专家还指出了全球化同时有放缓的趋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傅梦孜从三个⽅⾯为记者做了分析,⾸先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引领和主导了经济全球化,但近年来特别是全球⾦融危机以来,美国缺乏继续推动全球化的意愿以及能⼒,奥巴马政府实施再⼯业化战略、发起能源⾰命,以及经常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等,就是例证;其次是现在全球贸易额每年⾼达30多万亿美元,靠某个国家推动变得越来越困难,⽽且各国的技术优势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明显;最后,各⼤⼒量纷纷兴起后,更多地考虑本国、本地区的利益得失,在全球范围内的谈判困难很⼤。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由此,中国的区域战略基本上完成了由“沿海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未来战略区域的范围已经基本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区域战略将按照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四个大范围一级区域框架来安排。
只有东中西互动,突出自身发展重点,才能综合治疗多种“区域病”。
东部继续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各个经济特区,屡创佳绩,发挥了“领头羊”作用,珠三角、长三角跃升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极”。
经济新格局:从“省份经济”迈向“区域经济”
“十一五”规划首次把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位置,与此同时,长三角、泛珠三角区域、京津冀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开始步入有组织有制度保证的实质性“共谋一体化发展”阶段。“上下互动”意味着,中国开始从“省份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直是推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性的区域发展问题的同时,一些省、市、自治区纷纷提出或实施内部区域发展与合作新举措。
东北三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争取重振昔日雄风。今年6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并强调,3年多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西部地区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发展和区域合作,由传统资源时代向产业时代挺进。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环北部湾经济区等西部有实力的地区被确定为率先发展的重点。就在不久前,国家新批准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第一次在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试验区由原来的经济建设为主,发展到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的新高度,充分体现了对制度创新的强烈需要。

中国经济现状及发展的趋势3篇

中国经济现状及发展的趋势3篇

中国经济现状及发展的趋势3篇由于疫情,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倒退,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可能上半年会受到影响,呈现短期的下行格局,但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必将重新恢复到原来的增长速度中去,而且中国经济将会以更快的速度转型成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国家。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其他一些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第一,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将发生较大调整。

价值观偏好将发生很大变化,对安全与秩序的重视程度将提高,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将上升。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治理模式的影响力将继续增强。

第二,国际科技创新竞争将更加激烈,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将出现,并决定各国的国际竞争地位。

疫情使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作用更加突出;国际科技与商业模式竞争将加剧;欧洲担心成为中美所谓的"数字殖民地",将采取更多的反制与自强措施。

第三,大国战略竞争、意识形态竞争、发展模式竞争以及地缘政治竞争将在新的全球形势下加剧。

大国战略竞争将重构世界范围的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版图。

以中美竞争为代表的大国战略竞争将加剧;不同地区都将出现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重构的现象,美国影响将进一步下降,地区合作与竞争将表现出新的形式。

全球最大共同基金管理者先锋领航的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黔认为,新冠病毒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首先来自市场情绪变化,面对疫情,公众是"感到恐惧",还是"充满信心",取决于政府的反应。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__-2025年中国总部经济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分析显示20__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20__年的财政政策,一是要优化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增强企业获得感;二是以绩效为导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三是可考虑适当提高赤字率,增加债券发行,重点支持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以及科技、基础设施、生态补短板等。

讲座01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张辉)

讲座01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张辉)
• 地区间矛盾和摩擦不断加剧,行政壁垒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商 品经济的发展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导致全国区域经济秩序的 严重混乱。
(三)1992年以来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之后,我国政府正式确立了地区经济协调发 展的指导方针,先后对外开放了长江沿岸城市、内陆边境口岸城市 和省会城市,提出了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实施了国家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 崛起战略等。
(二)1979—1991年
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主要受不平衡发展思潮影响,国家投资布局和 区域政策强调效率目标,向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倾斜,同时对贫困 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给予一定补偿。
• • • • 1979年7月对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 1980年8月,开始设立经济特区“深圳”,之后珠海、汕头、厦门,1983 年开发海南,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开发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沿海大连、秦皇岛、天津、北海等14个 港口城市;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59个市县,1986-1988年多次调整开放区 范围,1988年3月国务院进一步调整范围,开放辽东半岛、胶东半岛以及 沈阳、南京等140个市县; 浦东新区和台商投资区,1990年开发浦东,1992年厦门集美台商投资区。
(一)1949—1978年
• • • • • 1950-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期:区域发展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地区,期间 全国一半以上工业投资投向东北地区; “一五”,东北占全国投资1/4,集中建设武汉、包头、兰州、西安、太 原、郑州、洛阳和成都等工业基地,内地占总投资68%; “二五”,投资进一步向内地倾斜,沿海和内地投资比由“一五”0.75:1 下降到0.69:1; 1963-1965年,充实加强了华东地区重工业,重心仍然向内地偏移; “三五”(西南—分散、靠山、隐蔽)和“四五”(三西--豫西、鄂西和 湘西),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三类地区,一线地处于战略前沿,三 线为全国的战略后方,在一、二线地区内,又依本地区情况,划出若干地 方作为区内的三线地区,习惯上前者称大三线,后者称小三线; “四五”后期到“五五”初期,国家投资开始向东部转移;

46.尺度重构视角下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46.尺度重构视角下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尺度重构视角下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肖菲摘要:区域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积累财富的重要平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差异化的制度供给实现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本研究运用尺度重构的理论,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区域发展战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尺度固化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以尺度下移为特征的改革开放初期(1979-2000年)和尺度上移与尺度下移并存的新时期(2001年至今)。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尺度重构对区域发展战略演变的推动作用,发现尺度下移有利于激发地方政府积极性,尺度上移有利于中央政府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

研究还从尺度重构的视角对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战略提出借鉴。

关键字:尺度重构,区域发展战略,演变,动因1.引言随着通信技术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球要素的流动不断加速,区域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积累财富的重要平台[1]。

区域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通过差异化的制度供给实现特殊战略区域发展水平的提升,是应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手段。

我国幅员辽阔、发展基础各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据不同的发展背景,以“公平”、“效率”为主题[2],区域发展战略发生了数次重大转变。

近年来,我国对于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四大板块”战略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从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的角度不断丰富着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重塑。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以区域发展战略为基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梳理我国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对我国未来空间格局的构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尺度重构反映了不同等级的政府权力在空间尺度上的相互作用,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

因此,本文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的基础上,从尺度重构的视角,尝试讨论尺度重构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的动力作用,并分析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战略的走向。

中国区域发展七十年暨“十四五”区域发展展望

中国区域发展七十年暨“十四五”区域发展展望

中国区域发展七十年暨“十四五”区域发展展望作者:陈伟伟王喆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30期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发展理念也在动态变化。

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念迭代升级,逐渐形成四大区域板块、三大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中心城市的多层次和多中心格局,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仍面临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制度环境等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中心城市布局、扩大西向开放、完善市场制度、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一、中国区域发展的阶段划分及特点总结1949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77年;第二阶段是1978年至1998年;第三阶段是1999年至2014年;第四阶段是2014年至今。

(一)第一阶段(1949—1977年)建国初期,中国的工业经济弱小,零散分布于沿海地区,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东部沿海地区的零散点状城市分布和内地两大板块。

为了促进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当时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发展政策没有明确的区域发展指向,一是着力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国防建设;二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部署力度,如“一五”时期的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和重点开发西部的思路;三是综合考虑区域均衡发展和国际局势后,全面开展大三线建设。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类似于增长极理论的初始状态,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具有区位优势、要素优势、资源禀赋优势的区域逐渐形成经济增长极,该区域的中心城市逐渐凸显出来。

这一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一是秉持均衡发展理念,在国民经济发展政策上没有明显的区域指向;二是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主要是政府主导,没有市场力量参与,如大三线建设,国家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建设了大量项目,同时也将很多东部沿海地区的项目直接搬迁至大三线。

经过第一阶段的建设,我国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4年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时间点

2024年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时间点

PART 05
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提出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欠发达 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建立健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适应的法律 法规体系,为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提供法制 保障。
加强金融扶持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信 贷支持,推动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创新。
通过增加投入,优化布局,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性和便捷性,促进区域间人流、物 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
推进城市群交通一体化
加强城市群内部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公共交通、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合作,提 升城市群整体交通效率。
加强农村和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推动 农村和贫困地区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XX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2024年推动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的重要时间
汇报人:XX

2024-01-13
XX
目录
•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2024年关键时间点解读 •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探讨 • 重点领域合作与突破方向研究 • 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提出 • 总结与展望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03
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强农业与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优化空间布局促进要素流动
完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
优化城镇体系和城市群布局,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我国生产力布局历史演进、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我国生产力布局历史演进、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摘 要: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条件下,合理布局生产力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

文章总结回要顾了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再到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历史演进过程、发展现状,同时对未来的生产力布局进行了展望,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生产力布局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生产力布局;历史演进;未来展望关键词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DOIDOI:10.19881/ki.1006-3676.2021.04.04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Future Prospect of Productivity DistributionTheory in ChinaChen Wenhui Wang Jingqian(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Beijing,100029)Abstract: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 conditions,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v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review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a's productivity distribution theor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and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in the current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problem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the key points of productivity distribution theory in China.Key words:Productivity layout;Historical evolution;Future prospectKey words作者简介:陈文晖,男,1969年生,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时尚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协调发展逐渐成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区域协调发展旨在通过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扩大和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本文将探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与价值1.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将不同地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比如,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和人才引进来提升自身发展水平,而相对欠发达地区则可以通过资源转移和资金引进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潜力,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繁荣。

2. 扩大市场规模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打破单一地区的市场局限,将不同地区的市场联通起来,形成更大规模的市场。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借助更大的市场规模来实现产能的扩张和效益的提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区域协调发展获得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务,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优化产业结构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产业协同和产业结构优化。

通过产业的协同发展,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同时,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调整各地区的产业布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与挑战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1. 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市场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化,制约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2. 区域间竞争加剧由于各地区的发展目标和利益不同,区域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这种竞争不仅在资源、市场和人才等方面存在,还体现在政策、税收等方面。

中国区域发展回顾与展望

中国区域发展回顾与展望

择 , 中西部的四条一级 经济带 , 如 分别 是西 陇海—— 兰新经济带 ,长江上游
成渝经济 带 ,南贵 昆经济 区和呼包一
包兰—— 兰青经济带 ;西部 大开发应 以四条一级经济带 为主要 支撑 点 ,培 育西 安 、成都和重庆三个 具有全国意 义 的都 市经济区 ,作 为西部参与全国 和全球 经济的主要 网络节 点 ,着力发 展天 山北麓经济带 ( 鲁木齐城市群 ) 乌 等 ,使 其成为西部经济 的主要聚集地 和增长极 ;扶持培育河南 省的中原城 镇群和 郑汴产业带 ,成 为中部 崛起的 两大增 长极 之一 ;积极推 动东北地区 的大连 和哈尔滨等 中心城市 ,丹东和 满 洲里等边贸城市 的发展 ,成 为区域 经济增长极。 3 年的发展经验表 明, 近 0 上的城市 数量将超过 10 , 0 0 座 5 万人 以 上的城市 数量将超过 20 绝大多数 0 座。 的地 区级城市都将跻 身于大城市 的行 列。各省范 围内都将 形成多个经济 中 心 ,各省 的经济 中心 有可能与行政 中 心出现偏离 ,特 别是 中西部地 区各省 在此趋势下 , 的城镇群将不断涌现 。 新
中、 西部地区的经济起飞 , 不可 能放 也 任地 区差距的持续扩大 。惟一有效 的
选择是:以可持续 发展 为 目标 , 以科学
关政策 的协 调和机制 建设 ,形成 既各 具特 色 又有机 统一 的 区域政策 体 系。
打破东 、中、 西部和东北的界 限 , 根据
的均等化 , 逐步缩小: 地 区共 同发展 、 同 共
中的地位 和作用 ,探索形成 既各 具特
跟踪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促进全屋
产业结构升级, 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 维持全 国经济 持续 快速 增.的 作 用。 } ∈ ≥ 兼顾到各 区域 的利益 ,根 据功能 区划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作者:李宪刘勇来源:《开放导报》2008年第03期[摘要]2007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区域经济继续保持普遍加速高位运行态势,地区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增长速度继续呈“西部东部快、中部慢”格局,差距继续有所缩小;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总量比重结构差距呈“地带缩小、省区拉大”态势。

2008年我国区域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增长速度可能稍有放缓,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绝对差扩速放缓、相对差距略有缩小”态势。

本文提出了2008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08)03-0032-06[作者简介]李宪(1964—),女,湖北随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刘勇(1963—),湖北武汉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领域:区域经济与区域政策、城镇化和城市管理等。

一、2007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2007年我国区域经济普遍保持高位加速运行态势,地区差距继续略有趋缓。

各省市区增长速度合计为14.2%(按GRP加权平均),比上年高出0.7个百分点,比全国统计高出2.8个百分点,各省市区均高于全国统计数。

其中,宁夏、河北、江苏、山东、青海5省区增速低于上年(其中河北和山东连续2年下降),其余省市区均高于或等同于上年,增幅最大的是重庆(3.4个百分点)和湖北(2.4个百分点)。

各省市区GRP合计为27.2523万亿元,高出全国统计2.5904万亿元。

(一)中西部增长首次出现快于东部的态势2007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两者分别为14.29%和14.09%。

从新三大地带看(见表1),远西部和新东部快、大中部慢的格局依然保持,三者分别为16.07%、14.09%和14.08%,远西部比新东部快1.98个百分点,大于上年,比大中部快1.99个百分点,小于上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作者:马桂婵来源:《对外经贸》2011年第10期【摘要】区域发展格局是研究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新内涵、新特点,标志着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B区域发展格局是研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不可回避的一大背景。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与不同时期国家区域战略的提出密切相关。

截至2009年,我国的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结构格局。

近年来由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已经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

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发布,再次强调优化格局,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并作出新的部署,可以预见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转变将更加突出。

一、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变化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演变,这与不同时期国家区域战略的提出密切相关。

截至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改革开放前的实施区域平衡战略与三线建设阶段;改革开放后提出和实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阶段;1999年后提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阶段;2007年后提出和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阶段。

振兴东北的提出与实践结果,使我国的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基本结构格局,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产出比重依次递减;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近年来它们之间的发展差距在缩小;中西部地区之间虽有发展差距但仍不大;而东北地区竞争力的提升最多。

“十一五”期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逾13%,比东部地区快0.5~1 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东部地区不再“一枝独秀”,而是四大区域发展“百花齐放”,呈现出全国区域间协同并进的新格局。

2008年以来特别是2009年,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又一次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

从2009年1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发布开始,到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审议通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我国区域发展规划高达13个,其数量之多,超过了前4年的总和,这在我国规划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事。

这些国家级战略涉及的范围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边沿地区,由点到面推进扩展,具有许多与过去不同的新内涵、新特点。

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又一重大转变,标志着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对于这一新变化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1.突破薄弱环节,以新的内涵部署新一轮的东部沿海开发开放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通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规划》等,把这些区域性的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如果把往年通过的《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和《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在一起考察,可以明显看出国家正试图突破薄弱环节,赋以新的内涵部署新一轮东部沿海开发开放大计。

在这些区域规划中,天津滨海新区、江苏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均是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属于新的战略部署;而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大沿海板块——长三角和珠三角,则是再次被重新部署,赋予其全新的诠释。

2.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新蓝图在重新部署新一轮的沿海开发开放的同时,在2003年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和2006年国家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基础上,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又连续通过和发布了几个有关中西部和东北发展的规划和文件,并把它们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浓墨重彩进一步细化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的宏伟蓝图。

这些规划和文件包括《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等。

二、区域发展格局新变化的战略涵义及特点(一)战略涵义1.从战略指向看,新变化突出了三个发展方向一是有利于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和加快发展,包括长三角、珠三角这些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如何继续加快发展、率先开发开放。

另一方面,也包括那些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如何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前者包括国务院关于长三角的指导意见、关于珠三角洲发展改革规划的纲要等,后者包括关于促进广西发展的意见等。

二是着眼于落实国家提出的重大改革和发展战略,例如资源节约型战略、环境友好型战略、产业转移战略等。

其中包括黄三角高效生态区建设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以及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可以非常明显看出,它和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紧紧联系。

三是基于国家深化开放合作的需要,包括图们江开发开放规划、广西北部湾发展规划,也包括基于发展两岸关系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

2.从规划编制的具体内容看,新变化体现了两个有效结合的正确方针一是结合了国家的战略意图。

这些规划的编制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地方的局部利益。

二是结合了各地方的比较优势。

既考虑到国家的全局布局时,也注重发挥地方的比较优势,照顾地方的特殊需要。

这样既避免了全国规划的地方化,也没搞一刀切,使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得以体现。

因此这次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在选择上都符合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极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第二,有利于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和提升对外开放能力的区域;第三,有利于破解特殊困难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地区;第四,有利于探索区域发展、区域管理先进模式的地区。

(二)发展特点1.按现代临海型发展模式重构沿海经济地理世界上许多拥有海岸线的国家或地区在其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中,充分利用海运物流的低成本优势,调配全球的经济资源,在沿海港口附近陆地区域发展临港型大宗原材料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形成大宗原材料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

这种临海型区域国土开发模式是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这些国家或地区加快现代化的显著特点和成功之路。

相比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启动的中国沿海大开发,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海型区域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在资源利用上走的是自力更生为主的道路。

沿海地区依托国产原材料资源,形成出口型工业经济形态;依托深水港兴建的以钢铁、石化、能源为代表的临海型原材料工业基地较少。

港口多为资源和工业产品出口型,进口海外资源型的工业、生活物质和能源大港较少;现有的转型多为进口海外原油、矿石、粮食等大宗原材料的港口,吞吐能力弱。

城市间各自为政,同质发展色彩浓厚。

新一轮沿海地区区域规划中,加强现代化港口及港口群建设、布局临港工业、错落发展城市群成为核心主线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互动发展布局首次明确跃上国家级规划层面,意味着中国开始按照现代临海型经济观对沿海国土进行再开发,重构沿海经济地理,推动沿海区域开发开放迈开“新步”。

这样的规划部署顺应了中国自身发展阶段的逻辑提升。

进入新世纪,中国国内资源供应瓶颈日益突出,经济发展进入从世界调配资源的时代。

经济资源获取的日趋全球性特点,要求将目光投向海洋,对沿海国土开发重新进行相应部署。

2.按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中西部战略高地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内的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突出特点就是它和西部一样,也具有资源禀赋优势。

因此《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要按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新的战略高地,推动中部走出经济洼地,实现新的起飞。

因此把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重点放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同时加速推进或尽快组织实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重点区域的发展。

西部地区也是这样,规划了一些重点发展地区,包括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及成渝经济区。

另有消息称,新疆区域经济振兴规划在2010年5月上报至国务院。

计划将在乌鲁木齐西北角打造一个石油城,把通过欧亚大陆桥从中亚五国输送到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在此储存起来。

推进与资源丰富的中亚五国发展边贸,并有望建立起经济合作区。

3.推进区域经济增长由“单循环”向“双循环”结构转变所谓“单循环”和“双循环”是近年来学术界提出的概念。

“单循环”是指区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需拉动,也就是靠出口、外贸、外商投资来拉动。

而“双循环”则指区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需和内需共同拉动,依靠内资和外资共同推动。

实现这个转变主要是从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过去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偏重“单循环”结构的,现在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应走“双循环”结构的发展道路。

所以近年这些新提升的国家战略中,在其发展规划中都特别强调要实现这个转变。

4.以中心城市为主体构筑大小不等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展带经济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在形成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等城市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北京、天津等城市为中心包括河北、辽宁一些城市在内的环渤海经济区;以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为中心的东北经济区;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经济区;以重庆、成都等城市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以西安、兰州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部生态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这其中,“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大三极。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变动的一个新趋势是,不仅大三极通过扩大经济圈,延伸产业链,增强辐射力,使经济区域的版图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所谓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的发展态势,而且在一些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中心城市周边,也逐渐发展起了大小不等的新经济带,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中大、中小经济区并存的多极发展格局。

如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等。

2010年初国务院通过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又提出了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概念,也意在促成这一新的区域发展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