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气象-复习题..
动力气象-复习题20
![动力气象-复习题20](https://img.taocdn.com/s3/m/cafd52a98e9951e79a892768.png)
动力气象学习题集一、名词解释1. 地转平衡:2. f 平面近似:3. 地转偏差:4. 尺度分析法:5. 梯度风:6. 地转风:7. 正压大气:8. 斜压大气:9. 大气行星边界层:10. 旋转减弱:11. 埃克曼抽吸:12. 波包迹:13. 环流:14. 环流定理:15. 埃克曼螺线:16. 梯度风高度:17. 非频散波:18. 微扰法(小扰动法)19. 声波:20. 重力外波:21. Boussinesq 近似:22. 正压不稳定:23. 斜压不稳定:二、判断题1. 中纬度地转运动准水平的原因之一是重力场的作用使大气质量向靠近地球固定边界一薄层中堆积,从而制约了铅直气压梯度,限制了大气运动的铅直尺度。
2. 等压面图上,闭合高值等高线区域,等压面是下凹的,在闭合低值等高线区域,等压面是上凸的。
3. 小尺度运动不满足静力平衡条件,但仍然可以用p 坐标系运动方程组描述他们的运动规律。
4. 压高公式说明,气层厚度正比于平均温度,气压随高度按指数单调递减,且平均温度愈低,气压随高度递减愈慢,反之亦然。
5. 如果运动是绝热、无摩擦和定常运动,且周围无水汽交换,那么单位质量湿空气的显热能、位能、动能、潜热能之和守恒。
6. 有效位能是动能唯一的“源”,但不是唯一的“汇”。
7. 风随高度分布的对数定律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近地面层的风速分布特征。
8. 不规则湍涡运动会引起动量和其它物理量的输送,它的最小单位是分子。
9. 动力气象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
10. 物理量的空间分布称为物理量场。
11. 气压梯度力反比于气压梯度。
12. 速度散度代表物质体积元的体积在运动中的相对膨胀率。
13. 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三个基本方向在空间中是固定的,球坐标系中的三个基本方向随空间点是变化的。
14. 大气运动被分成大、中、小尺度是按照时间尺度划分的。
15. 当f处于系数地位不被微商时,取f=f o;当f处于对y求微商地位时,取df/dy=常数,此种处理方法称为B平面近似。
动力气象-复习题周顺武剖析
![动力气象-复习题周顺武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d6491a90c69ec3d5bb758e.png)
动力气象学习题集一、名词解释1.地转平衡:对于中纬度大尺度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科氏力(地转偏向力)接近平衡,这时的空气作水平直线运动,称为地转平衡。
2.f平面近似:又称为f参数常数近似。
在中高纬地区,对于大尺度运动,y/a<<1,则f=f0=2Ωsinϕ0=const。
3.地转偏差:实际风与地转风之差。
4.尺度分析法:依据表征某类大气运动系统各变量的特征值来估计大气运动方程中各项量级的大小,判别各个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然后舍去次要因子而保留主要因子,使得物理特征突出,从而达到简化方程的一种方法。
5.梯度风:水平科氏力、惯性离心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三力达到平衡,此时空气微团运动称为梯度风。
6.地转风:对于中纬度天气尺度的扰动,水平科氏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平衡,这时空气微团作直线运动,称为地转风。
7.正压大气:大气密度的空间分布仅依赖于气压(p)的大气,即:ρ=ρ(p),正压大气中地转风不随高度变化,没有热成风。
8.斜压大气:大气密度的空间分布依赖于气压(p)和温度(T)的大气,即:ρ=ρ(p, T)。
实际大气都是斜压大气,和正压大气不同,斜压大气中等压面、等比容面(或等密度面)和等温面是彼此相交的。
9.大气行星边界层:接近地球表面的厚度约为1-1.5km的一层大气称为大气行星边界层。
边界层大气直接受到下垫面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具有强烈的湍流运动特征和不同于自由大气的运动规律。
10.旋转减弱:在旋转大气中,由埃克曼层摩擦辐合强迫造成的二级环流大大加强了行星边界层与自由大气之间的动量交换,使得自由大气中的涡旋系统强度快速减弱,这种现象称为旋转减弱。
11.埃克曼抽吸:由于湍流摩擦作用,埃克曼层中风有指向低压一侧的分量,在低压上空产生辐合上升运动,同理在高压上空产生辐散下沉运动,这种上升下沉运动在边界层顶达到最强,这种现象称为称为埃克曼抽吸。
12.波包迹:在实际大气中,一个瞬变扰动可以看成是由许多不同振幅、不同频率的简谐波叠加而成的,这种合成波称为波群或波包。
动力气象作业复习题
![动力气象作业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2aaaa633687e21ae45a943.png)
动力气象作业复习题(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尺度分析作业1、何为Ro 数大尺度大气运动的Ro 数为多大大尺度大气运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罗斯贝数的大小反映了科氏力的相对重要性 中纬度大尺度大气运动主要特征是准水平,准地转平衡,准静力平衡,准水平无辐散,准定常的涡旋运动。
2、正压大气和斜压大气概念密度的空间分布只依赖于气压,即ρ=ρ(p),这种大气状态称作正压大气。
正压大气中等压面、等密度面和等温面重合在一起。
密度的空间分布不仅依赖于气压而且依赖于温度,即ρ=ρ(p,T),这种状态称作斜压大气。
斜压大气中等压面与等密度面、等温面是交割的 3、地转风概念定义:空气块直线运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平衡的作用下,风沿等压线或等位势线吹,北半球背风而立,气压高的在右。
4、下面地面系统,高层有哪几种可能配置图一:(1)正压状态下,高空为低压中心,由于动力作用引起的,(2)斜压状态下,高空为高压中心,由于热力作用引起的,图二:(1)正压状态下,高空为高压中心,由于动力作用引起的, (2)斜压状态下,高空为低压中心,由于热力作用引起的,5、何为斜压大气请说明在天气图上如何分别根据温度场和风场结构判断斜压大气性的强弱密度的空间分布不仅依赖于气压而且依赖于温度,即ρ=ρ(p,T),这种状态称作斜压大气。
斜压大气中等压面与等密度面、等温面是交割的。
等温线越密,等温面与等压面夹角越大,斜压性越强;风速越大,风向与等压面夹角越大,斜压性越强。
6、何为热成风?请详细说明热成风是由于大气的斜压性所引起,并由此说明大气大尺度动力系统与热力系统在天气图上的主要表现特征,并举出实例。
热成风定义为铅直方向上两等压面上地转风的矢量差。
热成风沿气层的等厚度线(等平均温度线)吹,背风而立,厚度(平均温度)高的在右。
热成风与大气的斜压性相联系,与热力作用相关。
动力气象-总复习共160页
![动力气象-总复习共160页](https://img.taocdn.com/s3/m/2028eec0f524ccbff1218492.png)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动力气象-总复习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
谢谢!
160
动力气象学期末考试题基本概念复习题(最新整理)
![动力气象学期末考试题基本概念复习题(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9d0939856a561253d36f8e.png)
一、名词解释范围(共计20分)(1)冷暖平流:由温度的个别变化与局地变化的关系:或 33dT T V T dt t ∂=+⋅∇∂ dT T T V T w dt t t∂∂=+⋅∇+∂∂ 移项后,有:T dT T V T w t dt t∂∂=-⋅∇-∂∂ 设,则有0,0dT w dt == ( s 方向即水平速度的方向。
空气微团做水平运动T T V T V t s∂∂=-⋅∇=-∂∂ 时,即使为微团本身的温度保持不变,也会引起温度场的局地变化。
) 当,即沿着水平速度方向温度是升高的,风由冷区吹向暖区,这时0T s∂>∂0T V s ∂-<∂(即),会引起局地温度降低,我们便说有冷平流。
0T t∂<∂ 当,即沿着水平速度方向温度是降低的,风由暖区吹向冷区,这时0T s ∂<∂0T V s ∂->∂(即),会引起局地温度升高,我们便说有暖平流。
0T t ∂>∂总之温度平流是通过水平气流引起温度的重新分布而使局地温度发生变化的。
(2)罗斯贝数:水平惯性力与水平科氏力之比,即:,表示大气运动的准地转程00U R f L=度,也可用来判别大气运动的类型(大、中、小尺度)和特性(线性或非线性)。
(3)梯度风:水平科氏力、离心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三力达成的平衡。
此时的空气运动称为梯度风,即。
21V p fV R nρ∂+=-∂(4)地转风:对于中纬度天气尺度的扰动,水平科氏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平衡。
这时的空气作水平直线运动,称为地转风,表达式为: 。
1g V p k f ρ=-∇⨯ (5)平面近似:中高纬地区,对大尺度运动,,则,其中β/1y a <0f f y β=+002cos 2sin ,f const const aϕϕβ=Ω===具体做法:不被微分时,令。
在平流项中被微分时,令f 0f f const ==f 。
f const yβ∂==∂实质:利用纬度处某点的切平面代替该点附近的地球球面(即取局地切平面近似),0ϕ只考虑地球球面性最主要的影响—科氏参数随纬度的变化。
动力气象期末复习
![动力气象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7c8e9d749649b6648d74751.png)
一、 波动的基本概念:振幅:指物理量距平均状态最大的偏差。
位相:由位置和时间构成的确定波的状态的物理量。
θ=kx-t ω 初位相:是初始时刻的位相。
α 周期:是波前进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或空间固定位置上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
T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波动前进距离中完整波的数目。
T1=ν圆频率:是单位时间内位相变化的值。
⎪⎭⎫ ⎝⎛=T πωω2 波数:在2π距离内含波长为L 的波的数目 k, l, m , k=Lx π2,l=y2L πm=z 2L π 波长:相邻两个位相相同点的距离。
L 相速:波动等位相面的传播速度。
=K2ω,cpx=k ω,cpy=lωcpz=m ω群速度:波能量的传播速度(波包的传播速度)g=i κω∂∂+j l ∂∂ω+k m ∂∂ω;=k ∂∂ω;C =l ∂∂ω;C =m ∂∂ω 谐波的复数表示:f(x,y,z,t)=F e)(wt mz ly kx i -++频散性:若波速c 与波速k(或波长L 与圆频率ω)无关,这种波称为非频散波,相反,若相速c 与波数k(或波长L 与圆频率ω)有关,则称为频散波。
滤波:通过略去方程组中,具有某波动产生或传播物理机制的项,来除去某波动,就称为滤波。
通常是采用示踪参数法来进行。
示踪系(参)数:是在求解方程组时,在方程的一些项中,人为设置一个参数,该参数取值只能为1或0,表明该项起不起作用。
该参数在求解过程中不断传递,直到最后的解中。
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了解该项对解的物理作用。
波动的稳定性:当解中的c 或ω为复数,波的振幅随时间增长,则这种波就是不稳定的,当解中的ω和c 为实数时,则振幅不随时间变化,这种波就是稳定的。
二、 微扰动方法,基本方程组的线性化1、任一物理量可分解为:f=f +/f ,扰动量相对于基本量是小量;2、基本状态满足原方程3、扰动量的二次乘积项是高阶小量,可忽略,线性化后的方程是分析波动的基础。
三、 动力分析中对波动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 1、建立物理模型并简化方程组2、对方程组线性化(微扰动方法等)3、设形式解(振幅一般设为常量)4、得到一个有关振幅的线性代数方程组。
汪澜动力气象资料真题 习题.docx
![汪澜动力气象资料真题 习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0d2ba1c6294dd88d0d26bfd.png)
2014年真题:五、请说出物理过程参数化、模式初始化的大概内容。
(10分)初始化:(1)用原始方程模式作预报时,由于观测或分析资料的误差导致风场和气压场的不平衡,初始资料和数值模式之间的不平衡,直接采用未经任何处理的观测值或分析值作为模式的初始场,容易导致高频振荡,产生计算不稳定。
因此,需要对模式的初值进行处理,即称为模式的"初始化”(2)模式常用的初始化方法包括:静力初始化、动力初始化和变化初始化三种。
物理过程参数化:(1)为了提高预报的确率,往往要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引入一些影响大气运动的重要物理过程,而这些过程基本上属于次网格过程,很难用显式的方法在模式中表示出来。
通常把上述次网格的物理过程,通过大尺度的物理量来描述它们的统计效应,并作为某些物理量的源或汇包含在大尺度运动方程组中,这种方总统称为“参数化”的方法。
(2)模式的物理过程参数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传输、水汽凝结、边界层的处理(湍流对热量、动量和水汽的输送等)、地形作用等等。
六、离散化常用的两种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10分)离散化方法:有限差分方法即格点法,和谱方法。
(详见P82顶上一段话)比较:谱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对空间微商的计算精确,从而使得用谱方法估计的位相速度比一般差分法估计的要准确;(2)对于二次型的非线性项的计算,消除了非线性混淆现象,可避免由此引起的计算不稳定;(3)用谱方法展开求解球坐标下的控制方程组,不需要像有限差分法那样,对球面网格中的极点做特殊处理,因而特别适合于全球或半球模式。
尤其三角形截断的球谐函数展开式,可以得到在整个球面均匀的水平分辨率,这是网格点法难以完全做到的;(4)在谱模式中易于应用半隐式时间积分方案,其计算比网格点简单,可节省计算时间;(5)谱方法能自动并彻底地滤去短波,效果比一般差分法中用平滑算子要好;(6)由于在全球模式中通常选择球谐函数作为谱展开式的基函数,而球谐函数正好是球面上的Laplace算子的特征函数,所以在模式中计算V2p(p为正整数)型的水平扩散项非常方便。
动力气象学复习思考题与习题解题
![动力气象学复习思考题与习题解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0ac4852f60ddccdb38a007.png)
复习思考题
1.支配大气运动状态和热力状态的基本物理定律有哪些?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有几个方程组 成?哪些是预报方程?哪些是诊断方程? 答:基本物理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气体实验定律; 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有六个方程组成(三个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状态方 程);若是湿空气还要加一个水汽方程。 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是预报方程,状态方程是诊断方程。 2.研究大气运动变化规律为什么选用旋转坐标系?旋转参考系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有 什么不同? 答: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而言,旋转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加入了视示力(科里奥 利力、惯性离心力)。 3.地球旋转对大气运动有哪些动力作用? 答:产生惯性离心力,相对于地球有运动的大气还受科里奥利力作用。 4.科里奥利力是怎样产生的?他与速度的关系如何?南北半球有何区别?它在赤道、极地的方 向如何? 答:由于地球旋转及空气微团相对于地球有运动时产生;
14.位势高度的量纲是什么?因位势米与几何米在数值上差不多,能否写成1gpm 1m ?
答:位势高度的量纲是 L2T 2 ;位势高度的本质是重力位势,而不是高度。
15.何谓薄层近似?去薄层近似简化球坐标系中运动方程组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在球坐标的运动方程中,当 r 处于系数地位时用 a 代替,当 r 处于微商地位时用r z 代
答:重力位势:重力位势 表示移动单位质量空气微团从海平面(Z=0)到 Z 高度,克服重
力所做的功。 重力位能:重力位能可简称为位能。重力场中距海平面 z 高度上单位质量空气微团所具有的 位能为
gz 引进重力位势后, g 等重力位势面(等 面)相垂直,方向为高值等重力位势面指向低等重
动力气象学复习思考题与习题解题汇编
![动力气象学复习思考题与习题解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ec374aef10661ed9ad51f3f6.png)
dT dp (2)用气压、气温表述 c p dt dt Q
(3)用气压、密度表述
d ln p d ln
1
Q
, 为 Poisson 指数
dt
dt cvT
(4)用位温表述
d ln
1
Q
dt c pT
20.如何理解大气中短时期的热力过程可视为绝热过程?
答:在空气运动的短期变化过程中,可以认为空气微团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绝热过程。 21.试阐述速度散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有没有关系?
位置矢量
r
ix
jy
kz
3
动力气象学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水平速度 V i x jv (2)柱坐标系 (r、、z)
i
j
k
x y z
V
u
v
x y
k
( V )
v
u
x y
2 h
2 x 2
2 y 2
位置矢量
r
ir
kz
水平速度 V i u jv
i
j
1
k
r r z
V
答:重力位势:重力位势 表示移动单位质量空气微团从海平面(Z=0)到 Z 高度,克服重
力所做的功。 重力位能:重力位能可简称为位能。重力场中距海平面 z 高度上单位质量空气微团所具有的 位能为
gz 引进重力位势后, g 等重力位势面(等 面)相垂直,方向为高值等重力位势面指向低等重
力位势面,其大小由等重力位势面的疏密程度来确定。所以,重力位势的空间分布完全刻画 除了重力场的特征。
科里奥利力垂直于V ,在北半球指向运动的右侧,在赤道处沿半径向外,在极地其垂直于地
轴向外。 5.惯性离心力是怎样产生的?如果没有地球旋转,此力存在不存在?
动力气象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答).doc
![动力气象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答).doc](https://img.taocdn.com/s3/m/c6da1b1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c.png)
一、各章节重点内容第一章:地球大气的基本特征?第二章:描述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包括哪些?根据P23 (2.52)推导位温公式。
根据球坐标运动方程组P28 (2.78),证明绝对角动量守恒P29 (2.82)式。
绝对坐标系、旋转坐标系、球坐标系和局地直角坐标系的区别,作图说明。
第三章:掌握尺度分析的方法,能对简单的方程进行尺度分析。
第四章:z坐标转化到p坐标所需要的数学物理条件,P坐标的优缺点?第五章:自由大气中根据力的平衡存在哪几种平衡?平衡的关系式是什么?正压大气与斜压大气的概念。
推导热成风方程(p94-p95),并利用热成风判断冷暖平流。
第六章:自然坐标系中,推导涡度的表达式,并分析各项的意义Plllo根据z坐标系中的水平动量方程推导涡度方程,并简要解释各项的意义。
根据位涡守恒原理解释形成过山槽的原因。
第七章:有效位能的概念。
内能、重力位能、动能、潜热能的表达式。
第八章:大气中行星边界层的主要特征,公式推导及解释埃克曼抽吸?公式推导及解释旋转衰减作用?第九章:利用微扰动法和标准波型法分析大气波动特征,如重力外波、重力惯性外波?或者,根据布西内斯克近似方程组分析,重力内波或惯性内波?第十章:描述地转演变过程?地转适应过程和演变过程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区分?第十一章:通过无量纲化方程组,利用摄动法推导第一类正压大气零级和一级方程组(P255-P257)。
利用P260 (11.45)推导位势倾向方程并说明位势倾向方程中各项物理意义,或推导3方程及解释各项物理意义。
第十二章:几个概念:惯性不稳定、正压不稳定、斜压不稳定、对称不稳定第十四章:CISK,热带大气动力学的基本特征名词解释(20分左右)简述题(20分左右)简单计算(10分左右)简单推导(10分左右)复杂推导、证明、解释等题(40分左右)(1)冷暖平(2)罗斯贝(3)梯度风,(4)地转风, (5) 0平面近似, (6) (7)旋转减(8 )惯性不(9)斜压不稳(10) CISK, (11)正压不稳(13) 尺(14)基别尔(15)里查森(16)热成(17)地转偏(18) 速度环(19)涡(20)有效位(21)摄动法,(22)惯性(23) 中尺度对称不稳定,条件不稳定,(25)气压梯度(26)重力, (27)平衡流(28) Q 矢量,(29)位势倾(30)质量守恒数学三、 理解物理过程要求1. 地转偏差及其作2. 有效位能及其性3. 尺度,尺度分析法,尺度分析法的不确4. 5. p 坐标建立的条件是什么? p 坐标的优缺点6. 简述大气长波的形成机7. 什么是微扰动8. 斜压不稳定波的结构有哪些9. 简述科里奥利力随纬度的变10. 11. 薄层近12. 局地直角坐标系?与一般直角坐标系的13. 热力学变量尺度及其特14. 什么是。
动力气象学总复习
![动力气象学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c198a080740be1e650e9a26.png)
总复习一,方程组1, 物理定律:控制大气运动的动力、热力过程是什么?运动学方程:牛顿第二定律;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热力学方程、状态方程、能量方程:2, 各项意义:影响大气运动的因子加热不均匀→T 分布不均匀→P 不均匀→趋动大气运动。
3, z -坐标系。
二,尺度分析:1, 方法2, 特征量:s m s f f s m H m L s m U /10~W ,10~~~,10~,10~,10~,/10~-214546--τ 3,无量纲数:Ro 数:定义、应用。
4,大尺度大气运动的特点:什么是地转、准地转?5,正压大气、斜压大气、热成风:1) 定义2) 上下配置不同,热成风不等于03) 天气学意义作业:1、何为Ro 数?大尺度大气运动的Ro 数为多大?大尺度大气运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请利用Rossby 数,分别判断中高纬度大尺度大气运动、中小尺度和热带大尺度大气运动为何种性质的运动?2、正压大气和斜压大气概念3、何为热成风?请详细说明热成风是由于大气的斜压性所引起,并由此说明大气大尺度动力系统与热力系统在天气图上的主要表现特征,并举出实例。
三,涡度方程: 1,涡度是什么?kζζ= 涡度方程:各项意义(引起涡度、天气系统变化的因子)这些因子是什么,产生机制是什么,对天气系统的影响,何时重要、何时次要。
★了解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
2,位涡方程;什么是位涡⇒由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组合而成的量;位涡守恒——绝热无摩擦。
应用:过山(大尺度)气流:没有热力过程,没有体现位涡特点。
0)(=+hf dt d ζ引起⎩⎨⎧⇒-效应~散度项大气厚度βζh3,什么是β-平面近似?作业:1、正压大气中涡度方程0)(0=⇒=⋅∇+a a a dtd V dt d σζζζ 物理意义是什么?解释说明系统有辐合、辐散运动和整体做南北运动时涡度的变化。
2、请说明一个气旋系统作辐合运动和向南运动时,其强度将会加强。
3、β-平面近似、β效应四,能量学1, 能量形态2, 无限高气柱的位能-内能的关系。
动力气象-复习题
![动力气象-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3851b5f121dd36a32d8222.png)
一、名词解释1. 位温:气压为p ,温度为T 的干气块,干绝热膨胀或压缩到1000hPa 时所具有的温度。
θ=T (1000/p )R/Cp ,如果干绝热,位温守恒(∂θ/∂t=0)。
2. 尺度分析法:依据表征某类大气运动系统各变量的特征值来估计大气运动方程中各项量级的大小,判别各个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然后舍去次要因子而保留主要因子,使得物理特征突出,从而达到简化方程的一种方法。
3. 梯度风:水平科氏力、惯性离心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三力达到平衡,此时空气微团运动称为梯度风,表达式为:21T V p fV r nρ∂=--∂。
4. 地转风:对于中纬度天气尺度的扰动,水平科氏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平衡,这时空气微团作直线运动,称为地转风,表达式为:1g V p k f ρ=-∇⨯。
地转风:在自由大气中,因气压场是平直的,空气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二力相等的空气运动称之为地转风。
5. 惯性风:当气压水平分布均匀时,科氏力、惯性离心力相平衡时的空气流动。
表达式为:i T V f R =-。
6. 斜压大气:大气密度的空间分布依赖于气压(p )和温度(T )的大气,即:ρ=ρ (p , T )。
实际大气都是斜压大气,和正压大气不同,斜压大气中等压面、等比容面(或等密度面)和等温面是彼此相交的。
7. 环流:流体中任取一闭合曲线L ,曲线上每一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不一样的,如果对各点的流体速度在曲线L 方向上的分量作线积分,则此积分定义为速度环流,简称环流。
8. 埃克曼螺线:行星边界层内的风场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科氏力和粘性摩擦力三着之间的平衡结果。
若以u 为横坐标,v 为纵坐标,给出各个高度上风矢量,并投影在同一个平面内,则风矢量的端点迹线为一螺旋。
称为埃克曼螺线。
9. 梯度风高度:当z H =π/γ,γ=(2k /f )1/2时,行星边界层风向第一次与地转风重合,但是风速比地转风稍大,在此高度之上风速在地转风速率附近摆动,则此高度可视为行星边界层顶,也表示埃克曼厚度。
动力气象-复习题20剖析
![动力气象-复习题20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7c5970b84ae45c3b358c8e.png)
动力气象学习题集一、名词解释1.地转平衡:2.f平面近似:3.地转偏差:4.尺度分析法:5.梯度风:6.地转风:7.正压大气:8.斜压大气:9.大气行星边界层:10.旋转减弱:11.埃克曼抽吸:12.波包迹:13.环流:14.环流定理:15.埃克曼螺线:16.梯度风高度:17.非频散波:18.微扰法(小扰动法):19.声波:20.重力外波:21.Boussinesq近似:22.正压不稳定:23.斜压不稳定:二、判断题1.中纬度地转运动准水平的原因之一是重力场的作用使大气质量向靠近地球固定边界一薄层中堆积,从而制约了铅直气压梯度,限制了大气运动的铅直尺度。
2.等压面图上,闭合高值等高线区域,等压面是下凹的,在闭合低值等高线区域,等压面是上凸的。
3.小尺度运动不满足静力平衡条件,但仍然可以用p坐标系运动方程组描述他们的运动规律。
4.压高公式说明,气层厚度正比于平均温度,气压随高度按指数单调递减,且平均温度愈低,气压随高度递减愈慢,反之亦然。
5.如果运动是绝热、无摩擦和定常运动,且周围无水汽交换,那么单位质量湿空气的显热能、位能、动能、潜热能之和守恒。
6.有效位能是动能唯一的“源”,但不是唯一的“汇”。
7.风随高度分布的对数定律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近地面层的风速分布特征。
8.不规则湍涡运动会引起动量和其它物理量的输送,它的最小单位是分子。
9.动力气象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
10.物理量的空间分布称为物理量场。
11.气压梯度力反比于气压梯度。
12.速度散度代表物质体积元的体积在运动中的相对膨胀率。
13.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三个基本方向在空间中是固定的,球坐标系中的三个基本方向随空间点是变化的。
14.大气运动被分成大、中、小尺度是按照时间尺度划分的。
15.当f处于系数地位不被微商时,取f=f0;当f处于对y求微商地位时,取d f/d y=常数,此种处理方法称为β平面近似。
16.连续方程一级简化后,说明整层大气是水平无辐散的。
动力气象学总复习
![动力气象学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cf4781b5ef7ba0d4b733b5e.png)
这些因子是什么,产生机制是什么,对天气系统 的影响,何时重要、何时次要。
★了解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 2,位涡方程; 什么是位涡?由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组合而成的
量; 位涡守恒——绝热无摩擦。 应用:过山(大尺度)气流: 3,什么是β-平面近似?
暖
冷 P+
可见:热成风是与大气的斜压性相联系, 与热力作用相关。
已知地转风:
1
1
1
Vg
k p
f
f
k
f
k
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为: Vg 1 ( )
k
p f p
进一步:
1
p
而 P
RT
Vg
p
R fP
(T
)P
k
等压面上温度分布的不均匀,引起了热成风
VT
g f
ln
B、大气受到重力场的作用,质量集中在对流层, 大气是很扁平的一层,铅直速度远小于水平速度 ∴大尺度大气是准水平运动
铅直方向上气压梯度力与重力近似平衡 ∴大尺度大气具有准静力平衡性质
方法:
物理基础:力学(质点力学),热力学; 不去研究声、光、电、降水的微物理过程
数学基础:微积分(微分方程),矢量分析,场论 (欧拉观点),计算数学,近似方法
• 当Z=1米时,=9.8焦耳/千克,
• 1位势米= 9.8焦耳/千克,并定义
1z
H
gdz 为位势高度
9.8 9.8 0
•0
第四章 自由大气中的风场
地转运动、地转偏差的概念, 斜压大气、正压大气、热成风的概念
定义 上下配置不同,热成风不等于0 天气学意义
动力气象考试题
![动力气象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51d2e45ef7ba0d4a733bc8.png)
一、 名词解释1.地转平衡: 地转平衡是指非粘性流体运动场在气压梯度力恰好与科里奥利力平衡时的状态。
2.地转偏差:g v v v-='、实际风与地转风的矢量差定义为地转偏差3. f -平面近似:在中纬度读取,若运动的经向水平尺度远小于地球半径时(L/a 1<<),可以取f ≈0f 把f 作为常数处理,这种近似称为f -平面近似4.β-平面近似:取0f 近似相当于完全没有考虑地球球面性所引起的f 随纬度的变化。
高一级近似是所谓的β平面近似(1)当f 处于系数地位不被微商时,取f ≈0f (2)当f 处于对y 求微商地位时,取β=dydf =常数 5.全位能:静力平衡大气的内能和位能之和。
6.有效位能:大气处于某一状态时,可用于转换为动能的能量只是全位能的一小部分,这部分能量称为有效位能,余下的称为非有效位能。
7.Ekman 抽吸:因为二级环流是由行星边界层摩擦所驱动的,所以产生此二级环流的机制称为埃克曼抽吸8.二级环流:在准地转涡旋流场中,由于湍流摩擦效应将会在埃克曼层中造成强迫的铅直环流,它叠加在准地转水平环流之上,称之为二级环流。
9.相速度: k c /ω=表示等位相面沿x 方向移动的速度10.群速度:k c g ∂∂=/ω 群速指波群传播的速度11.波的频散:无论g c < c 还是g c >c 波群的宽度最终总是加宽的,这表明扰动量将逐渐被分散,扰动能量相对于合成波列的传输现象为波的频散12.正压大气:密度的空间分布只依赖于气压,即ρ=ρ(p),这种大气状态称作正压大气。
正压大气中等压面、等密度面和等温面重合在一起。
13.斜压大气:密度的空间分布不仅依赖于气压而且依赖于温度,即ρ=ρ(p,T),这种状态称作斜压大气。
斜压大气中等压面与等密度面、等温面是交割的。
二、简述题1、利用公式和示意图说明散度对涡度变化的影响;117页 ))(()(x u y f p x p u y t ∂∂+∂∂+-∂∂∂∂-∂∂∂∂=∂∂υςυωως散度项:))((x u y f ∂∂+∂∂+-υς 中高纬天气尺度运动中涡度~10因此,当有水平辐散时,绝对涡度要减小,有水平辐合时,绝对涡度要增加,,水平辐合辐散引起的绝对涡度变化,是由于涡管强度守恒所要求的,水平辐合辐散引起涡度变化的机制,对于天气尺度扰动的发展是头等重要的。
题库(动力气象)
![题库(动力气象)](https://img.taocdn.com/s3/m/f429734d9b6648d7c0c74627.png)
动力气象学习题集难度分为:A-很难、B-较难、C-一般、D-容易一、填空1.在大气行星边界层中,近地面层又称为(1),上部摩擦层又称为(2)。
【知识点】:8.1【参考分】:4【难易度】:D【答案】:(1) 常值通量层(2) 埃克曼层2.在埃克曼层中,风速随高度增加(1),风向随高度增加(2)。
【知识点】:8.2【参考分】:4【难易度】:C【答案】:(1) 增大(2) 顺转3.定常情况下,埃克曼层中的三力平衡是指(1)、(2)、和(3)之间的平衡。
【知识点】:8.3【参考分】:6【难易度】:D【答案】:(1) 水平气压梯度力(2) 科里奥利力(3) 湍流粘性应力4.理查孙数是湍流运动发展的重要判据,其定义式为i R =(1)。
【知识点】:8.5【参考分】:2【难易度】:B【答案】: (1) 2ln z V zg ∂∂∂∂θ5.旋转层结大气中可能出现的四种基本波动是(1)、(2)、(3)和(4)。
【知识点】:9.1【参考分】:8【难易度】:D【答案】:(1) 声波(2) 重力波(3) 惯性波(4) 罗斯贝波6.声波是由大气的(1)造成的,重力内波生成的必要条件是大气层结(2)。
【知识点】:9.3【参考分】:4【难易度】:C【答案】:(1) 可压缩性(2) 是稳定的7.大气中两种存在两种最基本的动力学过程,即(1)过程和(2)过程。
【知识点】:10.2【参考分】:4【难易度】:C【答案】:(1) 地转适应(2) 准地转演变8.Rossby 变形半径的表达式为(1),当初始非地转扰动的水平尺度为(2)时,风场向气压场适应。
【知识点】:10.3【参考分】:4【难易度】:B【答案】: (1) 000f c L = (2) 0L L >>9.正压适应过程的物理机制是(1),适应的速度主要依赖于(2)和(3)。
【知识点】:10.3【参考分】:6【难易度】:A【答案】:(1) 重力惯性外波对初始非地转扰动能量的频散(2) 重力惯性外波的群速(3)初始非地转扰动的水平尺度和强度10.第一、二类准地转运动出现的条件分别是(1)和(2)。
动力气象学复习题
![动力气象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c47cd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e.png)
动力气象学复习题地球大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大气是重力场中的旋转流体、大气是层结流体、大气中含有水分、大气的下边界是不均匀的描写大气运动的方程组个别变化与局地变化个别空气微团的温度在运动中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温度的个别变化。
大气运动空间中固定点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温度的局地变化。
绝对坐标系与相对坐标系作用于大气上的各种作用力及其特性真实力气压梯度力:方向与气压梯度相同,垂直于等压面;大小与气压梯度的大小成正比,与密度成反比。
地球引力:方向为高值等重力位势面指向低值等重力位势面的方向,大小由等重力位势面的疏密程度来决定。
摩擦力视示力科里奥利力:在北半球,科里奥利力指向速度的右方,南半球指向左方。
对空气微团不做功。
惯性离心力: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状态方程、热力学方程、水汽方程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称为连续方程。
连续方程:干空气的状态方程:pRT,其中R为干空气比气体常数引入虚温Tv,湿空气状态方程为:pRTv热力学方程:水汽方程: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下边界条件:z=0时,00上边界条件:尺度分析和基本方程组的简化尺度的概念各物理场变量“具有代表意义的量值”称之为物理场变量的特征值,某一物理场变量的“尺度”正是指它的特征值。
大气运动的尺度分类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尺度分析方法尺度分析法是依据表征某类运动系统的运动状态和热力状态各物理量的特征值,估计大气运动方程中各项量级大小的一种方法。
中高纬度中尺度及大尺度大气运动各自的特性中纬度大尺度运动是准水平、准地转平衡、准静力平衡、准水平无辐散、缓慢变化的涡旋运动。
重要的特征参数R0数、Ri数等定义:N2D2Ri,是一个与大气层结稳定度和风的铅直切变有关的动力学参数。
U2平面近似P坐标,铅值坐标变换静力平衡对于静止大气,重力和铅直气压梯度力相平衡,即dpg。
实际大气也满足静力平dz衡条件,静止大气的气压场结构是实际大气极好的近似。
P坐标将z坐标系的铅直坐标变量z被物理场变量p替换,称由某、y、p 作为独立坐标变量的坐标系称为p坐标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 位温:气压为p ,温度为T 的干气块,干绝热膨胀或压缩到1000hPa 时所具有的温度。
θ=T (1000/p )R/Cp ,如果干绝热,位温守恒(∂θ/∂t=0)。
2. 尺度分析法:依据表征某类大气运动系统各变量的特征值来估计大气运动方程中各项量级的大小,判别各个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然后舍去次要因子而保留主要因子,使得物理特征突出,从而达到简化方程的一种方法。
3. 梯度风:水平科氏力、惯性离心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三力达到平衡,此时空气微团运动称为梯度风,表达式为:21T V p fV r nρ∂=--∂。
4. 地转风:对于中纬度天气尺度的扰动,水平科氏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平衡,这时空气微团作直线运动,称为地转风,表达式为:1g V p k f ρ=-∇⨯ 。
地转风:在自由大气中,因气压场是平直的,空气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二力相等的空气运动称之为地转风。
5. 惯性风:当气压水平分布均匀时,科氏力、惯性离心力相平衡时的空气流动。
表达式为:i T V f R =-。
6. 斜压大气:大气密度的空间分布依赖于气压(p )和温度(T )的大气,即:ρ=ρ (p , T )。
实际大气都是斜压大气,和正压大气不同,斜压大气中等压面、等比容面(或等密度面)和等温面是彼此相交的。
7. 环流:流体中任取一闭合曲线L ,曲线上每一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不一样的,如果对各点的流体速度在曲线L 方向上的分量作线积分,则此积分定义为速度环流,简称环流。
8. 埃克曼螺线:行星边界层内的风场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科氏力和粘性摩擦力三着之间的平衡结果。
若以u 为横坐标,v 为纵坐标,给出各个高度上风矢量,并投影在同一个平面内,则风矢量的端点迹线为一螺旋。
称为埃克曼螺线。
9. 梯度风高度:当z H =π/γ,γ=(2k /f )1/2时,行星边界层风向第一次与地转风重合,但是风速比地转风稍大,在此高度之上风速在地转风速率附近摆动,则此高度可视为行星边界层顶,也表示埃克曼厚度。
()122K fDe πγπ≡=梯度风高度:当z H =π/γ 时,边界层的风与地转风平行,但比地转风稍大,通常把这一高度视为行星边界层的顶部,也称为埃克曼厚度。
10. Ekman 泵:在大气边界层中,大尺度大气运动主要是气压梯度力、科氏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平衡。
在这三力的平衡下,大气质点的运动不再象自由大气那样沿着等压线流动,其流线与等压线成一交角并从高压流向低压。
这样,在低压的地方,大气质量有辐合,其上空的大气就会上升,并将边界层大气挤到自由大气中;而在高压的地方,大气质量有辐散,其上空的大气就下沉,进而就将自由大气的质量吸入边界层。
这种由于摩擦效应产生的边界层顶的上升或下沉运动,俗称为Ekman 泵。
11. 微扰法(小扰动法):大气运动方程组是非线性的,直接求解非常困难。
因此,通常采用微扰法(小扰动法)将方程组线性化,讨论简单的波动(线性波)问题。
12. 上下游效应:是指大范围的上、下游系统环流变化的联系。
上游某地区的长波系统发生变化某种显著的变化之后,接着以相当快的速度(通常比系统本身的移速甚至比平均西风风速都要快的速度)影响下游系统发生变化,这就是上游效应。
上游效应:C g >C >0,上游扰动的能量先于扰动本身到达下游,在下游产生新的扰动,或加强下游原有扰动的影响。
13. 滤波:根据波动形为的物理机制而采用一定的假设条件,以消除气象意义不大的波动(称为“噪音”)而保留有气象意义波动的方法。
14. 重力外波:是指处于大气上下边界的空气,受到垂直扰动后,偏离平衡位置以后,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波动,发生在边界面上,离扰动边界越远,波动越不显著。
快波,天气学意义不重要。
15. 重力内波:是指在大气内部,由于层结作用和大气内部的不连续面上,受到重力扰动,偏离平衡位置,在重力下产生的波动。
重力内波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关系密切。
16. 频率方程:波速c (或频率ω=kc )一般是基本气流u,波数k (或波长L )及其他参数(如g, H, f, β)的函数,即c =c (u , k , g , h , f , β,…),称为波速方程或频率方程(频率与波数之间的关系式)。
(二)简答题1. 什么叫二级环流? 什么是旋转减弱?答:二级环流:也称为次级环流,是由行星边界层的湍流摩擦效应产生的穿越行星大气边界层和自由大气环流的垂直环流圈,它是叠加在一级环流或称主要环流(自由大气中不计湍流摩擦的准地转涡旋环流)之上并受这一主环流系统物理约束的环流。
旋转减弱:自由大气在埃克曼泵的作用下,若无外部能量的供给,其涡度会随时间发生衰减,这种衰减就称为旋转减弱。
2. 什么是力管及其力管效应?答:由等压面和等比容面相交的所构成的管子,即力管。
力管的表达式为:Ldp α-⎰ 。
力管可以产生新的环流或使原有的环流加强或者减弱的动力作用,这就是力管效应。
在某平面上单位面积内力管数目愈多,表示大气的斜压性愈强。
在等压面上的等温线愈密集(温度梯度越大),反映着铅直面内单位面积所含的力管数愈多,斜压性愈强,反之,在等压面上的等温线越稀疏,斜压性就愈弱。
3. 群速度与相速度有何区别? 何时二者一致?答:相速度为载波移到的速度,即群波中具有相同位相点的移到速度。
相速C 的表达式为c Kω=。
而群速是指波包移动的速度,即群波中具有相同振幅点的移动速度,表示波列(波群)能量传播的速度。
群速的表达式为:g d c dkω=。
可见,当波速c 与波长k 无关时,()g d d ck dcc c k c dk dk dkω===+= 4. 什么是罗斯贝波,它是怎样产生的?答:罗斯贝波是在准水平的大尺度运动中,由于β效应维持绝对涡度守恒而形成的波动。
它的传播速度与声波和重力波相比要慢很多,故为涡旋性慢波,同时由于它的水平尺度与地球半径相当,又称为行星波(大气长波)。
罗斯贝波是水平横波,单向波,慢波,对大尺度天气变化过程有重要意义。
5. 给出群速与波速的关系?什么是非频散波和频散波?大气波动中哪些是非频散波?哪些频散波?g d dCC C k dk dkω==- 由上式可以看出,群速与相速大小的差值与k 和dC dk 有关,dCdk表示相速随波长的变化率。
非频散波:频率(ω)或波速(C ) 与波数(k )或者波长(L )无关,则C g=C ,波能与波动一起移动,称波动没有发生频散或为非频散波,如声波、重力外波;反之,若频率与波数有关,则C g≠C ,称为频数波,如重力波、惯性-重力波、长波。
6. 给出涡度的定义及其表达式?涡度与环流的关系?答:速度场的旋度为涡度,即为:33V ∇⨯,涡度与速度环流C 的关系为:33()n C V d σσ=∇⨯⎰⎰ ,可见,沿闭合回线L 的速度环流是和涡度紧密相互联系的。
对上式取面积σ趋于0的极限后,30lim ()n CV δσδδσ→=∇⨯ ,所以,涡度在法方向的分量就等于单位面积上的环流,因此可以认为涡度是对流体转动的微观度量。
涡度是点的坐标和时间的函数,它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投影为:33()()(),(,,)i j kw v u w v u V i j kx y z y z z x x yu v ww v u w v ui j k y z z x x y ξηζξηζ∂∂∂∂∂∂∂∂∂∇⨯==-+-+-∂∂∂∂∂∂∂∂∂∂∂∂∂∂∂=++=-=-=-∂∂∂∂∂∂铅直方向的涡度为:v ux yζ∂∂=-∂∂ 7. 叙述基别尔数(ε)、罗斯贝数(R 0)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基别尔数为局地惯性力与水平科氏力的尺度之比,即:001~=uUt fv f U f τετ∂∂≡,其大小反映运动变化过程的快慢程度。
即ε的量级表示运动地转平衡近似程度。
ε≡1/f 0τ,当1ε ,∂u/∂t 相对于fv 可以略去。
R 0为罗斯贝(Rossby )数,表示水平惯性力与科氏力的尺度之比,即:002/0~V u U L UR fv f U f L ⋅∇≡=,表示大气运动的准地转程度,当01R ,水平惯性力相对于科氏力可以略去;反之当01R ,科氏力相对于水平惯性力可以略去。
大尺度运动中,01R ,科氏力是不能忽略的;小尺度运动中,01R ,科氏力可以忽略不计。
8. 声波和重力外波、重力内波的滤波条件是什么? 排除声波的条件:(1) 大气是不可压缩的;(2) 大气是非弹性的或是包辛内斯克Boussinesq 近似的;(3) 大气是水平无辐散的;(4) 大气是静力平衡的;(5) 大气是准地转的。
排除重力外波的条件:(1) 假定大气上、下边界是刚体(固壁)边界,即上、下边界条件是齐次的;(2) 假定大气是水平无辐散的;(3) 假定大气是地转运动的;(4) 假定大气作纯水平运动。
大尺度运动,可采用下列条件滤除重力内波:(1) 假定大气是中性层结;(2) 假定大气是水平无辐散的;(3) 假定大气是准地转运动;(4) 假定大气只作水平运动,或垂直运动状态与z 或p 无关。
三、证明题1.利用静力平衡方程(δp =-ρg δz )和状态方程(p =ρRT ),证明均质大气高度H (H =RT/g )是等温大气中气压和密度减小到其e /1的高度。
(p H =p 0e -1和ρH =ρ0e -1)设等温大气温度为T 0由状态方程,得到:p =ρRT 0 由静力平衡方程:δp =-ρg δz 消去ρ,得到:0p p g z RT δδ=-对上式两端从地面(z =0, p =p 0)到高度z (p =p )进行垂直积分,则有:0000()01ln pzp z gz RT p g p g z p z RT p RT g p z RT p p eδδδδδδ-=-⇒=-⇒=-⇒=⎰⎰所以在z =H =RT/g 高度上,有:p H =p 0e -1,利用状态方程,得到: ρH =ρ0e -1均质大气高度H 确实为等温大气中气压和密度减小到其e /1的高度!2. 利用一维正压罗斯贝波的相速公式2c u kβ=-,导出其群速C g 的表达式,并与相速相比较。
2222222220g g c ck kku k c u k d u u dk k k kc c kc ck ωωβωβωβββββ⎫=⇒=⎪⎪⇒=-⎬⎪=-⎪⎭⇒=+=-+⇒=+>∴>故正压罗斯贝波的群速C g 大于相速C 。
3. 证明干绝热条件下位温守恒(ln 0pd c dtθ=)由热力学方程:1()vdT d c p Q dt dt ααρ+==对状态方程(p α=ρRT )求全导数,则:()v v v p dp d dT d dT dp p RT p R p R dt dt dt dt dt dtdT d dT dT dp c p Q c R Q dt dt dt dt dtdT dp dT dp c R Q c Qdt dt dt dt ααααααααα=⇒+=⇒=-∴+=⇒+-=⇒+-=⇒-=所以对于理想气体,干绝热条件下(0Q = ),00ln ln 00pp p p dT dp dT RT dp c a c dt dt dt p dtc dT R dpd T d p c R T dt p dt dt dt -=⇒-=⇒-=⇒-=C p =C v +R ,C v 为干空气定容比热,C p 为干空气定压比热,α=1/ρ为比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