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之临界问题的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之临界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引言
牛顿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知识系统的基石,可以说学生只要打好了这一地基,
就容易建起高中物理知识系统的高楼大厦。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牛顿第二定律
往往他们成为高中物理学习的分水岭。尽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特
性、展现相同的题型或者多样的解题方法、步骤,但是对于一部分无法理解牛顿
第二定律本质的学生效果始终寥寥。
很多时候我们通过教学反思去寻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根据学生的程度,发
现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一个原因或者是我们自身的,那就是从一开始我们
自己就参与的太多,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我们的习题课,上课主要就是告诉学生这个知识应该怎么做,然后辅助多
个例题,练习,让学生掌握住这个知识点。这种做法虽然有必要但是是死板的,
没有真正的从思维上对学生做很好的诱导,导致学生短时间内是记得怎样处理相
同的题目,但是时间一长,或者题型一变就束手无策了。
鉴于以上原因,关于临界问题,我尝试安排这样一节习题课,试图从学生原有
的知识体系入手,设计了原始题目,让学生在解题时碰触矛盾,从而诱导学生找
到解题的关键,然后辅助练习巩固和加深,使学生自己找到解题的方法,最后由
教师再自然地点出这节课的主题,和学生一起总结内容和方法。
二、过程实录
【例1】如图1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B 间动摩擦因数
为μ= 0.2,已知它们的质量M A = 6kg ,M B = 2kg ,力F 作用在A 物体上(假设最
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 10m / s 2 ) ,求:
(1)当F = 16N 时,求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当F = 50N 时,求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图1
学生在做第1问的时候会认为F 大于最大静摩擦力了,所以AB 滑动了,因此
它们之间是滑动摩擦力。这时我板书让学生算出A 、B 的加速度,分别计算得
2
/32s m M g M F a a M g M F a M f F A A A A A A A A =-=⇒=-⇒=-μμ,
2/6s m M g M M f a a M g M a M f B
A B B B B A B B ===⇒=⇒=μμ。
算出加速度以后,发现了矛盾,A 的加速度比B 的小,这是不可能的。
此时,我要求学生假设是静摩擦力,引导学生明确此时AB 可以作为一个整体
来处理,然后算一下AB 的加速度,再算一下A 受到的静摩擦力,发现此时
2/2s m M F a a M F AB AB ==⇒=总
总,分析得对B N a M f AB B 4==,它并没有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所以假设是成立的。
第2问让学生分2组分别采用假设法算摩擦力,学生很快完成。此时我问,从
刚才的题目中能发现如果力太大,AB 间摩擦力就可能是滑动摩擦力,那么力F
是多大时,AB 恰好保持相对静止呢。学生从刚才的解题过程中很快找到方法,
此时AB 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对B 分析得到整体加速度a=6m/s 2,整体法算出
F=48N ,回顾上面的题目,算出了保持两个物体相对静止的F 最大值,就可以根
据题目已知的F 直接判断AB 间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解题方便了许多,
该是学生练习的时候了。
课堂练习1:A 、B 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图2),A 、B 间动摩擦因数为
μ= 0.2,已知它们的质量M A = 6kg ,M B = 2kg ,求:
(1)F=8N 作用在B 物体上,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F=24N ,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假设最大静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 10m / s 2 ) 。
图2
我还是要求学生分组做,此时很高兴地发现,学生已不再用假设法了,而是先
计算出保持AB 相对静止的最大的力F ,然后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判断是静摩擦
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解:AB 间达到最大静摩擦时,保持AB 相对静止的力F 最大,对A 分析可以得到整体加速度22m/s ===⇒=⇒=A
A A A A A A A A M g M M f a a M g M a M f μμ,又因为
B AB A a a a ==,由整体法可得()N a M M F AB B A 16=+=;
(1) F=8N<16N ,B 受静摩擦力,AB 相对静止,此时AB 可作为一个整体,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1s m a a M M F AB AB B A =⇒+=;对B 受
力分析可得N a M F f a M f F AB B AB B 6=-=⇒=-
(2) F=24N>16N ,AB 相对滑动,N g M f A AB 12==μ
【例2】如图3,质量m = 10kg 的小球挂在倾角α= 37°的光滑斜面的固定铁
杆上; 。
(1)当斜面和小球以a = g/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
速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
为多大? ( g = 10m / s 2 )
(2)当斜面和小球以a = 4g/3的加速度向右匀加
速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
为多大?( g = 10m / s 2 ) 图3
分组做,两个问题提出以后学生用以前的知识,受力分析计算,主要的一类
学生用的是正交分解的方法,建立起如下关系式:
)
()(2ma Nsin cos 1mg Ncos sin ⋯⋯⋯⋯⋯⋯⋯=-⋯⋯⋯⋯⋯⋯⋯=+ααααF F 分别计算出两个力的大小,找学生了解答案,从学生的答案中提示学生第2
问解出来压力是零,第1问不是零,为什么呢?学生分析得到因为第2种情况加
速度大,那么可以发现如果加速度很大,压力会是零。那么这种类型的题目和前
面的例1一样不能直接做,要先算出加速度是多大时,压力恰好是零,让学生算
一下。学生计算发现此时tan 210)式,得到)式比(,(
=N α=g/a ;a = 4g/3。 (3)当斜面和小球以a = 4g/3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和对
斜面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 g = 10m / s 2 )
这时学生就知道了,根据前面计算出的最大的加速度,此时压力已经是零,提
醒学生想,现在球还在斜面上吗,学生会说已经飞起来了,那么角度就不是斜面
的倾角了。
教师总结:通过前面的几道题目,发现当已知条件变化时,物体间的摩擦力会
不一样,压力可能是零,会存在着一个临界状态,这类问题,我们叫做临界问题,
具体定义:物体由某种物理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状态时,中间发生质的飞跃的
转折状态,通常称之为临界状态。
三类临界问题的临界条件:
(1)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将要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
(2)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绳中拉力为零;
(3)存在静摩擦的连接系统,当系统外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间不一
定有相对滑动,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最大值;
解决临界问题的基本思路:
(1)认真审题,仔细分析研究对象所经历的变化的物理过程,找出临界状态;
(2)寻找变化过程中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找出临界条件;
(3)以临界条件为突破口,列临界方程,求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