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粮食物流现状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三角粮食物流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以及对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的关注,粮食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物流发展和研究的热门话题。然而由于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时间尚短,流通体制和法制建设需待完善,粮食物流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同时由于粮食种植分散,粮食流通监管难度大,流量统计困难等特点,使得我国粮食物流现状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通过合理方法及统计资料的整理对我国的粮食物流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粮食物流流体、流量与流量现状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粮食主销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集散地。粮食调运主要是从东北三省,、、、、、、等地通过铁路、海运和河航运进行运输。运输方式也以铁路包粮为主,散粮运输所占比重很小。
1.长三角粮食流向流量
2004年,长三角地区粮食流入总量达到2030万吨,其中省873万吨、省695万吨,市470万吨(估计)。主要流入粮食品种为:玉米(485万吨)、小麦(448万吨)稻谷(935万吨)、大豆(145万吨)、其他(25万吨)。具体情况见表1。
该地区粮食来源中,玉米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及、、;、、是小麦主产区,成为长三角小麦的主要粮源;稻谷的供给除了东北三省外,、、的部分稻谷也通过铁路和公路运往长三角。
由于粮食生产相对不足,同时又是粮食消费大省,成为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粮食流入地,其粮食运输量占到整个长三角地区粮食运输量的一半左右。既是粮食主产区也是粮食主销区,粮食运入量占到整个地区的31%。
2.长三角地区粮食流通方式
长三角地区由于水路运输发达,因此粮食运输中水路运输
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但由于粮源地大多来自陆省份,因此在粮食流入铁路运输所占比重仍然很大。具体情况如表2。
由数据比较可知,粮食运输主要以水路运输为主,铁路和公路运输所占比重相当;粮食运输中铁路运量所占比重较大,而粮食运输中水运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因粮食运输中水运的比重较大,使得长三角地区水路粮运的比重达到了42%,铁路在粮食运输中所占比重相对稍少,占到36%。
二、长三角地区粮食物流资源现状
物流资源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平台,是物流快速高效运作的基本保障。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粮食的主销区,同时兼有粮食主产区,其粮食物流资源较全国东北以外地区相对丰富,基本可以代表我国粮食物流资源发展的现状。
1.长三角粮食物流资源现状总体分析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极为发达的地区,现有以、、为中心的密集铁路网络,铁路运输四通八达;到2003年底,区域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1.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79公里,公路网密度、高速公路密度分别为全国的3倍和5.8倍;河航道总里程达到3.3万公里,其中四级以上航道1800公里,分别占全国的30%和12%;港口生产性泊位2045个、万吨级以上泊位353个,综合通过能力7.8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1270万TEU,分别占全国沿海港口(含长江以下港口)的42.6%、38.8%、40.5%和39%。
长三角地区粮食运输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公路运粮所占比重相对较少。粮食调运主要从东北三省(大米、玉米、大豆)、(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大米)。粮食运输通道主要是通过东北经山海关由京沪线运入;海上通道主要是起于北良港经沿途港口调入;另外有部分粮食是通过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水道进行运输。
该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流入区,同时省有部分粮食(主要是稻谷)运往周边省份。粮食仓储条件处于全国前列,但各地情况并不统一。仓储以平房仓为主,粮食散储部分粮库达到90%以上,但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平均水平一般在50%左右。
2.粮食物流运输资源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公路网密集区域有沪宁、沪杭和萧甬3条铁路干线,共有铁路2100公里。高速公路
密布,目前高速通车里程3779公里,并开始规划构建三角洲中心城市“三小时互通”,预计到2020年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18万公里,其中850公里、5700公里、5250公里。
水路交通是该地区的最主要的优势,长江及沿海遍布26个大小港口。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纵横交错,河航运便利;同时拥有港、港和港等全国性优良的港口。各港口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专业粮食码头和装卸设备,以提高粮食装卸效率(见表3)。
另外,各地在其粮食物流规划中更加注重粮食专业码头和港口的建设,部分粮食专用码头以及专用铁路线已经开始建设并逐步投入运营。目前处于规划和建设中的码头主要有:港、港将分别规划建设5万吨兼靠8万吨码头一个、3000吨级装船码头一个,并将分别实现港口接卸和中转能力30万吨、10万吨;独山港和龙湾
港也已经规划建设万吨粮食专业码头和中转粮库。同时各港口还将把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和铁路专线建设作为未来重点来抓。
3.粮食物流储存资源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粮食主销区,粮食仓储资源丰富,两省一市共拥有有效仓容量1710.68万吨,其中主要以平房仓为主,占到总仓容量的95%左右。其他仓库种类如地下仓、立筒仓、楼房仓等数量和仓容量相对较小(见表4)。
仓储资源最为丰富,体现了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特点,有效仓容量占到整个长三角地区的60%左右,远远超过和。
长三角地区仓储资源的另一表现为粮食仓库数量众多,仅江浙两省仓库数量就达到2934个,其中2.5万吨以下仓容量的仓库达到95.6%,小仓库遍布各地,而大型仓库尤其是10万吨以上的仓库只有6个,主要集中在境(见表5)。
4.粮食物流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是粮食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粮食物流的整个过程中,是提高整个粮食物流运作效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几年,长三角地区在粮食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体水平位于全国的前列。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遍布整个长三角的物流信息网络基础平台初具规模
早在2002年省发改委提出要加快粮食流通信息化进程,并与省粮食局共同研究决定建设集粮食资源管理网、粮油交易网、政务管理网和粮油数据库“三网一库”为一体的粮油信息网。该网下联全省粮食收储企业和市县粮食局,上联省政府及各主管部门,横联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和商品交易所。和也分别建立了“粮油在线”、粮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等门户,并与全国各主要电子粮网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