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四肢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0a49c4e86294dd88d0d26b98.png)
局部解剖学习重点提要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是按照人体的局部分区,研究各区域的层次结构及其内的器官与结构的位置、毗邻关系和临床应用的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在局部解剖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熟悉掌握以下内容:一、重要局部结构(如沟、管、窝、孔、三角等)二、重要局部的层次(如腹壁与颅顶层次)三、内脏器官:位置、毗邻、血供等四、四肢:血管神经束;血管、神经的重要行程与分布五、与临床有关的问题:手术注意事项;神经损伤表现等本资料中的重点将用粗字底线予以标注,在重点知识点后将尽量附上图谱、歌诀、表格帮助大家记忆,“okay提示”指出常考点或特别重要的重点目录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局部解剖学的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人体的分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人体的基本层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头颈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颅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额顶枕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颞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颈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局部解剖学基础——人体的分部、层次和基本结构
![局部解剖学基础——人体的分部、层次和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3c65700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0.png)
局部解剖学基础——人体的分部、层次和基本结构人体的分部、层次和基本结构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4部分。
头又分为颅部和面部。
颈又分为颈部和项部。
躯干的前面又分为胸、腹、盆部和会阴。
躯干的后面又分为背和腰。
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上肢分为肩、臂、前臂和手,下肢分为臀、大腿、小腿和足。
头部与躯干部均由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骨骼等按层次共同构成腔壁,围成体腔,容纳并保护中枢神经、感觉器官、内脏器官等。
四肢主要以骨为支架,肌跨越关节附着于骨,深筋膜包裹肌肉,浅筋膜位于皮下。
全身各部、各器官均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
(一)皮肤皮肤覆于体表,可分为表皮和真皮两层。
真皮突起无数乳头(乳头层),嵌入表皮深面,真皮深面借结缔组织纤维束(皮肤支持带)与浅筋膜相连。
身体各部皮肤厚薄不一(0.5-4mm) ,通常肢体屈侧皮肤较薄,伸侧较厚,而手、足皮肤则相反。
手掌、足底最厚,其次为项、背、肩部,眼睑、乳房、阴茎、小阴唇等处皮肤最薄。
身体各部的皮肤纹理也不一致,做皮肤切口时应尽量与皮肤纹理方向一致。
(二)浅筋膜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或皮下组织,属疏松结缔组织,内有纤维交织且富有脂肪,遍布于全身皮下。
11月13日石家庄举办全国微创穴位埋线(疼痛、减肥专题)技术研修班←点击查看浅筋膜的发育情况因人而异,儿童、女性及丰腴者浅筋膜较厚;老年、男性及瘦弱者较薄。
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也不一致, 腹壁、臀部的浅筋膜较厚,眼睑、乳头、乳晕、阴茎等处浅筋膜很薄。
浅筋膜内纤维束的强弱、松紧,关系到皮肤的移动性以及解剖时剥离皮肤的难易。
头皮项、背、手掌、足底等部的浅筋膜致密,使皮肤与深部结构连接紧密,其他部位的浅筋膜则较疏松且富有弹性。
浅筋膜内有浅动脉、浅静脉、浅淋巴管及皮神经分布(图)。
浅动脉细小不明显,浅静脉则较显著,一般不与动脉伴行,行程中多相互吻合,并常与深静脉相交通,浅静脉最后穿深筋膜注入深静脉。
浅淋巴管丰富,细小,难以辨认。
浅淋巴管行程中可见到淋巴结。
《局部解剖学》上肢 (2) 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上肢 (2)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63a6a0767f5acfa0c7cd61.png)
前臂前区 Anterior antebrachial region
★腋窝的构成
•顶
–
–
•底
– –
由锁骨中1/3、第一肋外缘和肩胛骨上 缘围成 是腋窝的上口,向上通颈根部
皮肤 浅筋膜
– 腋筋膜(筛状筋膜)
7Leabharlann 腋窝Axillary fossa
★腋窝的构成
•前壁
– 胸大肌 – 胸小肌 – 锁骨下肌 – 锁胸筋膜 clavipectoral fascia
• 位置:
– 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之间 的深筋膜
– 在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行向外下方, – 肌支支配臂肌前群 – 终末支自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穿出,移行为前
臂外侧皮神经
40
臂前区 Anterior brachial region
★ 正中神经 Median nerve
• 在臂上部, 行于肱动脉外侧 • 在臂中部, 斜过肱动脉前方至其
内侧
41
臂前区 Anterior brachial region
• 动脉
– 肱动脉brachial artery
• 神经支配
– 肌皮神经musculocutaneous nerve
• 通过前骨筋膜鞘的结构
– 肌皮神经musculocutaneous nerve –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 – 尺神经ulnar nerve – 肱动脉brachial artery – 前臂内侧皮神经medi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
(二)深层结构
1.深筋膜:
肱二头肌腱膜
2.肘窝
(1) 境界
上 界: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下外侧界:肱桡肌 下内侧界:旋前圆肌 顶: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肱二
局部解剖学课件:上肢下肢脊柱区
![局部解剖学课件:上肢下肢脊柱区](https://img.taocdn.com/s3/m/570dc0a204a1b0717ed5dd3b.png)
33
(二)层次结构
• 浅层结构 ✓ 皮肤 ✓ 浅筋膜 ✓ 皮神经 ✓ 浅血管 • 深筋膜 • 项筋膜 nuchal fascia • 胸腰筋膜 thoracolumbar fascia
13
• 下肢分部 • 臀部,股部,膝,小腿,踝和足
14
浅层
大隐静脉
(1)走行:
足背静脉弓内侧
内踝前方
穿隐静脉裂孔
股静脉
(2)属支:
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阴 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 侧浅静脉。
15
小腿前区
隐神经:伴行大隐静 脉。 腓浅神经:于小腿外 侧中、下1/3交点处穿 出深筋膜。
16
34
• 胸腰筋膜:分三层,形成两个肌鞘 35
• 肌 层
• 第一层 ✓ 背阔肌 ✓ 斜方肌 ✓ 腹外斜肌后
部
36
• 第二层 ✓ 夹肌 ✓ 肩胛提肌 ✓ 菱形肌 ✓ 上后锯肌 ✓ 下后锯肌 ✓ 腹内斜肌后部
37
• 第三层 ✓ 竖脊肌 ✓ 腹横肌后部 • 第四层 ✓ 枕下肌 ✓ 横突棘肌 ✓ 横突间肌
38
• 深部血管神经
• 动脉 ✓ 枕动脉 ✓ 肩胛背动脉 ✓ 椎动脉 • 静脉 • 神经 ✓ 脊神经后支:分
为内、外侧支 ✓ 副神经 ✓ 胸背神经 ✓ 肩胛背神经
39
听诊听三角诊或三肩胛角旁三角。
境界:该三角的内上界 为斜方肌的外下缘,外 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 下界为背阔肌上缘,当 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时, 该三角的范围会扩大。 ➢意义:是背部听诊呼 吸音最清楚的部位。
局部解剖学四肢后面深层解剖
![局部解剖学四肢后面深层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8102edcdd5bbfd0a795673d7.png)
小腿后:
肌肉:浅层,腓肠肌、比
目鱼肌。
解剖方法:清除小腿后部浅
深筋膜。修洁腓肠肌的内侧头 和外侧头,查看由胫神经和腘 动脉发出进入肌肉的分支。钝 性分离腓肠肌内侧头,并在神 经和血管进入点的下方切断。 清理比目鱼肌的上缘,可见其 在胫腓骨上端起点之间形成腱 弓,胫神经和腘血管由腱弓深 面进入小腿后部。由比目鱼肌 内侧缘中部开始,向上分离并 切断其起自胫骨的部分,直至 腱弓的内侧脚,将小腿三头肌 向外侧翻起,暴露深层结构。
股后:
肌肉:内侧,浅层的半腱
肌和深层的半膜肌。外侧, 股二头肌。
血管、神经,特殊结构:
股深动脉穿支,坐骨神经肌 支。
解剖方法:清除股后部浅、
深筋膜。钝性分离股后部各 肌。
腘窝:
境界: 外上:股二头肌腱 内上:半膜肌和半腱肌 下内:腓肠肌内侧头 下外:腓肠肌外侧头 内容: 由浅入深:胫神经 腘静脉和腘动脉 注意保留神经和血管分支。 解剖方法:清除充填其间的疏松结 缔组织,保留主要的神经血管 干,观察腘淋巴结(观察清楚后 可以除去) 。
特殊结构:梨状肌上孔、梨
臀部:
解剖方法:沿臀大肌纤维
走向修洁臀大肌浅面,露出 臀大肌的轮廊,先钝性分离 臀大肌的上、下缘,用手指 或刀柄伸入臀大肌深面分离, 然后沿臀大肌的起点逐步切 断,逐步向外侧翻起(注意: 切断下缘起点时,不要将骶 结节韧带损伤 ,翻肌时 遇 到神经血管,观察清楚后在 靠近臀大肌处切断 )。
小腿后:
肌肉:深层,内→外
趾长屈肌(胫骨后面) 胫骨后肌(两肌之间) 拇长屈肌(腓骨后面) 观察三块肌在内踝上 下的位置交叉性改变。 血管、神经: 胫后血管、腓动脉、胫神经。 解剖方法:钝性分离各肌。
踝管:
界限:由屈肌支持带,跟
《局部解剖学上肢》课件
![《局部解剖学上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7caf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a.png)
肱三头肌
上臂肌肉之一,位于上臂背侧,负责伸直肘 关节和前臂旋后。
滑车肌群
位于前臂,包括许多肌肉和肌腱,参与手指 和腕关节的运动。
肩胛提肌
位于肩胛骨上方,参与肩胛骨的上/下旋和前 /后倾。
IV. 上肢关节
肩关节
球窝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上的关节窝 组成,提供大范围的上肢运动。
桡腕关节
复合关节,由桡骨、舟骨和头骨组成,参 与手部的背屈和掌屈运动。
尺骨
前臂骨之一,位于桡骨 的内侧,参与肘关节和 腕关节的运动。
桡骨
前臂骨之一,位于尺骨 的外侧,参与肘关节和 腕关节的运动。
锁骨
位于胸骨和肩胛骨之间,与肩胛骨和胸骨 共同组成肩胸带。
肩胛骨
位于背部,与锁骨和上臂骨相连,提供上 肢运动的稳定性。
III. 上肢肌肉
肱二头肌
上臂肌肉之一,位于上臂前侧,负责弯曲肘 关节和前臂旋前。
VI. 运动功能
1 上肢的主要运动
2 上肢运动对生活的重要性
包括抬肩、上/下举臂、前/后摆臂、旋 臂等,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动作的能力。
上肢运动不仅关乎日常生活技能,还对 工作和娱乐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肘关节
复合关节,由上臂骨、尺骨和桡骨组成, 负责上臂和前臂的伸屈运动。
掌指关节
球窝关节,由掌骨和指骨之间的关节面组 成,使手部能自由灵主要血管
• 锁骨下动脉 • 腋动脉 • 桡动脉 • 尺动脉 • 掌动脉弓
上肢神经分布
• 正中神经 • 桡神经 • 尺神经 • 肩胛上神经 • 颈丛神经
《局部解剖学上肢》PPT 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介绍局部解剖学上肢的重要结构和功能,探讨其在运动 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上肢相关疾病和解剖学的应用。
人体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 骨学四肢上肢骨及下肢骨护理课件
![人体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 骨学四肢上肢骨及下肢骨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38d86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7.png)
目 录
• 上肢骨的解剖结构 • 下肢骨的解剖结构 • 骨学的护理知识 • 人体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的关系 • 骨学在护理中的重要性
01
上肢骨的解剖结构
肩胛骨
肩胛骨呈三角形,位于胸廓的后 面,是上肢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与锁骨和胸骨相连,形成肩关 节,允许肩部进行旋转、前屈、
04 避免危险因素
05 及时治疗
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是保 持骨密度、增加骨量、避 免危险因素和及时治疗。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 保持骨骼的健康和骨密度 的稳定。增加富含钙质和 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牛 奶、鱼类、蔬菜等。适当 进行负重运动,如跑步、 跳跃、举重等,以增加骨 密度。
在青少年时期,通过加强 体育锻炼和合理饮食,增 加骨量储备。保持身体健 康,预防骨折和骨质疏松 的发生。
患者护理与康复
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护理人员可以 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状况,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
05
骨学在护理中的重要性
骨学对护理的影响
诊断依据
骨学知识是诊断骨骼疾病的基础 ,对于骨折、关节炎等疾病,骨 学知识有助于护理人员准确判断
病情。
护理操作
了解骨骼结构和位置对于正确的护 理操作至关重要,如正确的搬运、 翻身等,可以避免加重患者痛苦。
关节炎的护理
01 总结词
02 减轻疼痛
03 控制炎症
04 改善关节功能
05 预防并发症
关节炎的护理重点在于减 轻疼痛、控制炎症、改善 关节功能和预防并发症。
使用非处方抗炎药或处方 药物来减轻关节炎引起的 疼痛。同时可以采用热敷 或冷敷等物理治疗方法来 缓解疼痛。
局部解剖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局部解剖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4f0e955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5.png)
目录分析
一局部解剖学的定义
二局部解剖学的学习 目的和任务
三局部解剖学研究的 重点是器官间关系
四局部的划分
五局部的内 在辩证关系
六局部解剖 学与临床实 践的关系
(一)普遍性器官间关系 (二)特殊性器官间关系
(一)自然划分 (二)人为划分
(一)局部与机能的关系 (二)局部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的关系
第一节腹部概 1
述
2
第二节腹壁
3 第三节腹膜和
腹膜腔
4 第四节腹腔器
官
5 第五节腹部常
用腧穴解剖
一境界与分区 二表面解剖
一腹前外侧壁 二腹后壁
一腹膜的结构和功能 二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四腹膜腔的分区
一结肠上区的器官 二结肠下区的脏器 三腹膜后隙的脏器
一大横 Dàhéng(SP 15,足太阴脾经) 二神阙 Shénquè(CV 8,任脉) 三天枢 Tiānshū(ST 25,足阳明胃经) 四曲骨 Qūgǔ(CV 2,任脉) 五鸠尾 Jiūwěi(CV 15,任脉) 六关元 Guānyuán(CV 4,任脉) 七中极 Zhōngjí(CV 3,任脉) 八气海 Qìhǎi(CV 6,任脉) 九中脘 Zhōngwǎn(CV 12,任脉)
局部解剖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 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行业
层次结构
腧穴
腹部
膀胱经
盆部
境界
中医药
内容
胸部 太阳
分区
全国
区 结构 少阳
局部解剖操作 ppt课件
![局部解剖操作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021c0fa5e9856a56126060.png)
5.解剖臀区深层结构 • 清除臀筋膜,暴露臀大肌 并修出其边界; • 将手插入臀大肌上、下缘 的深面,钝性分离臀大肌 与其深面的结构; • 在臀大肌的起点处切断臀 大肌,并将其翻向外下方 的止点处。 注意:①不要切断股后皮 神经和坐骨神经;②臀大 肌与深面的骶结节韧带紧 密结合,在向内翻转臀大 肌时,应沿该韧带浅面进 行分离,切勿伤及该韧带。
• 在胸小肌的 起点处切断, 并向外上翻; • 观察穿过胸 小肌的胸内 侧神经。 • 解剖腋淋巴 结,并去除 之。 • 观察腋鞘。 • 解剖腋鞘内 结构。
• 解剖腋动脉 及其分支 • 解剖臂丛及 其分支
• 解剖腋窝后 壁穿三边孔、 四边孔的结 构。 • 解剖胸长神 经及其伴行 的胸外侧血 管,修洁前 锯肌。 • 解剖胸背血 管神经束。
《局部解剖学》
• 学习意义
• 学习方法
-与系解不同
• 常用器械及其使用
• 注意事项
学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 课前预习,课堂提问
• 尊重标本,珍惜标本
• 听从教导,安全第一 • 分组分工,协调合作 • 遵守纪律,保持清洁
第一次课 四肢前面浅层解剖(一)
下肢前面浅层解剖
• 皮 肤 切 口
•翻 皮
5.解剖收肌管及其内容 在缝匠肌的肌支下方横断此 肌,纵行剪开收肌腱板,修 洁收肌管内的隐神经、股动 脉、股静脉等。 6.解剖股动脉及其分支(股深 动脉、旋股内侧动脉和旋股 外侧动脉、穿动脉) 7.解剖股静脉及其属支 8.解剖股神经及其分支 9.解剖股内侧群肌:修洁耻骨 肌、长收肌、大收肌、股薄 肌;横断长收肌,暴露其深 面的短收肌;修洁短收肌浅 面的闭孔血管、神经前支; 横断短收肌,找到其深面的 闭孔血管、神经后支
7. 解剖过下腿后区深层结构 • 纵行切开小腿深筋膜,并去除之; • 在腓肠肌内侧头起点以下5cm处切 断,并向上、下翻,暴露其深面的 比目鱼肌,清理出该肌上缘的比目 鱼肌腱弓; • 切断比目鱼肌在胫骨部分的起点, 并将其翻向外侧; • 清理出比目鱼肌深面的胫神经、胫 后静脉、胫后动脉 • 修洁小腿后群肌深层各肌。 8.解剖踝管 • 在内踝与跟骨结节之间,切断屈肌 支持带,暴露踝管; • 清理穿过踝管的结构,并注意其排 列关系。
四肢局部解剖
![四肢局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e276e113a8114431b90dd881.png)
疼痛速疗网
局部解剖学
手休息时 的正常姿势
皮肤和浅筋膜
上肢
屈指肌腱和蚓状肌
手掌深筋膜
屈指肌腱 和蚓状肌
手掌筋膜间隙
手掌侧腱滑液鞘
指端结构特点 返回
下肢局解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疼痛患者和医生最喜欢的网站
疼痛速疗网
局部解剖学
手休息时 的正常姿势
手掌侧腱滑液鞘
指端结构特点
下肢局解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疼痛患者和医生最喜欢的网站
疼痛速疗网
局部解剖学
手休息时 的正常姿势
皮肤和浅筋膜
上肢 手掌皮肤和浅筋膜
皮肤和浅筋膜
手掌深筋膜
手掌皮肤厚而致密,角化层厚,富有汗腺,无毛 发和皮脂腺,手掌不长疖肿和皮脂腺囊肿。 皮肤与掌腱膜借垂直纤维隔紧密相连,手掌面皮 肤不易滑动,有利于抓、握物体。 感染时,掌面肿胀不明显,脓肿不易溃破,易向 深面扩散。
图片
下肢局解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疼痛患者和医生最喜欢的网站
疼痛速疗网
局部解剖学
手休息时 的正常姿势
皮肤和浅筋膜
上肢
状肌
手掌筋膜间隙
手掌侧腱滑液鞘
指端结构特点 返回
下肢局解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疼痛患者和医生最喜欢的网站
疼痛速疗网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疼痛患者和医生最喜欢的网站
疼痛速疗网
局部解剖学
手休息时 的正常姿势
皮肤和浅筋膜
上肢
手掌深筋膜
手掌深筋膜
屈指肌腱 和蚓状肌
手掌筋膜间隙
手掌侧腱滑液鞘
指端结构特点
屈肌支持带和腕管 屈肌支持带(又名腕横韧带) flexor retinaculum 为手掌深筋膜在腕前部增厚而成,附于大多角骨、 舟骨与豌豆骨和钩骨之间。 腕管 carpal canal 为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构成。 内容物有: 指浅、深屈肌腱及腱鞘 拇长屈肌及腱鞘 正中神经—紧贴屈肌支持带桡侧端的深面,易受压 产生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表现为:鱼际肌肌力减弱,拇指、示、 中指麻木、疼痛等。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四肢局解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四肢局解](https://img.taocdn.com/s3/m/d43a63adbcd126fff6050b41.png)
手掌筋膜间隙
手掌侧腱滑液鞘
指端结构特点
下肢局解
局部解剖学
上肢
皮肤和浅筋膜
手休息时 的正常姿势
手掌皮肤和浅筋膜
皮肤和浅筋膜
手掌深筋膜
屈指肌腱 和蚓状肌
手掌筋膜间隙
手掌皮肤厚而致密,角化层厚,富有汗腺,无毛 发和皮脂腺,手掌不长疖肿和皮脂腺囊肿。
皮肤与掌腱膜借垂直纤维隔紧密相连,手掌面皮 肤不易滑动,有利于抓、握物体。
指端结构特点
下肢局解
上肢
屈指肌腱和蚓状肌
返回
局部解剖学
上肢
手掌筋膜间隙
手休息时 的正常姿势
皮肤和浅筋膜
手掌筋膜间隙是屈指肌腱、蚓状肌深面与骨间 肌及其筋膜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充填的潜在 间隙。
手掌深筋膜
屈指肌腱 和蚓状肌
手掌筋膜间隙
手掌侧腱滑液鞘
被掌中间隔分为掌中间隙和鱼际间隙。
掌中隔:由掌腱膜向第3掌骨发出的致密结缔组 织纤维隔。
第二节 下 肢 一、概述: 二、股前区: (一)境界: (二)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三)股三角: (四)股管: (五)收肌管:
末页
局部解剖学
上肢
手休息时的正常姿势
手休息时 的正常姿势
皮肤和浅筋膜
手掌深筋膜
屈指肌腱 和蚓状肌
手休息时正常姿势即手的“休息位”,手 指、桡腕关节的屈、伸和拇指的外展、内 收等肌力均处于平衡和稳定状态。表现为 腕关节背伸30°,2~5指呈半握拳状态,拇 指外展,其指尖接近示指的远侧指间关节。
手掌深筋膜
屈指肌腱 和蚓状肌
手掌筋膜间隙
手掌侧腱滑液鞘
指端结构特点
下肢局解
上肢
屈指肌腱和蚓状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肢的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有哪 些?有何临床意义?
四肢
上 肢 upper limb
境界 上 锁骨-肩峰-第7颈椎棘突
前 三角肌前缘上端-腋前襞 后 三角肌后缘-腋后襞
分区
肩 臂 肘 前臂 腕 手
体表标志
锁骨 肩胛冈 肩峰 三角肌 肱骨内外上髁 鹰嘴 桡(尺)骨茎突 豌豆骨
肘关节后脱位
四肢
四肢
前臂肌 前群(由正中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共同支配)
第1层 肱桡肌 旋前圆肌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尺侧腕屈肌
第2层 指浅屈肌 第3层 拇长屈肌
指深屈肌 第4层 旋前方肌
四肢
旋前圆肌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肱桡肌 尺侧腕屈肌
掌腱膜
前臂肌 前群(由正中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共同支配)
第1层 肱桡肌 旋前圆肌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尺侧腕屈肌
定位线
Nelaton线、Shoemaker线、Bryant三角
体表投影
股动脉、月国动脉、胫前动脉、胫 后动脉、足背动脉、大隐静脉、 胫神经、腓总神经、坐骨神经
四肢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肌间隔 骨
层次结构特点
以骨和关节为轴心的鞘状结构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肉、
血管神经干层、骨和骨连接
四肢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肌间隔 骨
冈上肌 冈下肌
背阔肌
四肢
三角肌
三角肌 小圆肌 大圆肌
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 肌和小圆肌的肌腱紧贴肩关 节囊的前、上和后方,形成 “肌腱袖”,有稳固关节作 用。
四肢
肌 腱 袖
臂肌 前群(由肌皮神经支配)
喙肱肌 肱二头肌 肱肌
后群(由桡神经支配)
肱三头肌
四肢
肱二头肌 短头 肱二头肌 喙肱长长肱三头头肌头肌 肱三头肌 外侧头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肱内肌侧头 尺骨鹰嘴
四肢
下肢浅静脉的名称、位置和注入部位,大 隐静脉的属支是什么?
皮肤
浅筋膜
浅静脉
足背静脉弓 dorsal venous arch of foot 大隐静脉 great saphenous vein 小隐静脉 small saphenous vein
月国静脉
股静脉
足
背 静
小隐静脉
脉
弓
大隐静脉
四肢
大 隐 静 脉
四肢
拇指的运动形式
屈
伸
收展
对掌 复位
四肢
肱骨不同部位的骨折会损伤什么神经及 损伤后的表现?
四肢
肌间结构 三角肌胸大肌间沟
Deltopectoral groove
位置 三角肌和胸大肌之间 内容 头静脉 应用 头静脉穿刺插管
四肢
三角肌胸 大肌间沟
肌间结构
肱二头肌内侧沟
Medial bicipital sulcus
和尺N 节段性
外侧 近→远 C5→C7 内侧 远→近 C8→T2
四肢
图见局部解剖学彩色 图谱(徐国成主编) P151
深筋膜
臂筋膜 肌间隔 骨筋膜鞘 前臂筋膜 肌间隔 骨筋膜鞘
肱二头肌腱膜 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 伸肌支持带 掌筋膜 浅 掌腱膜
大小鱼际肌筋膜 深 骨间掌侧筋膜
掌腱膜
屈肌支 持带
四肢
肱二头肌 腱膜
正中神经
返支(易损伤),指掌侧总N(3条)
四肢
桡动脉 尺动脉
掌浅支 掌浅弓 指掌侧 总动脉 指掌侧固 有动脉
手掌的结构 尺神经浅支
指掌侧固有N(1条)、指 掌侧总N(1条)
掌深弓Deep palmar arch
屈指肌腱与骨间肌间。 桡A终支+尺A掌深支构成。 分出:掌心A
尺神经深支
肌支
四肢
桡动脉 尺动脉 尺神经 掌深支 掌深弓 掌心动脉
中间群(由正中神经、
尺神经共同支配)
桡侧腕短 拇拇拇拇小伸短短短对肌指肌屈展屈掌腱伸腱肌肌肌肌 指伸拇肌收腱肌 屈指肌腱
蚓状肌、骨间肌
内侧群(由尺神经支配)
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 小指对掌肌
四肢
拇短伸 小 肌指 腱对 小 掌 屈 拇 肌指 肌 肌 长 腱展 短 伸肌 小 骨 指指 间 伸短 肌 肌屈 腱肌 蚓 指状 浅肌 屈 肌腱 指深屈 肌腱
四肢
旋后肌 旋前方肌
前臂肌 后群(由桡神经支配)
浅层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指伸肌 小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深层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旋后肌
四肢
桡侧腕长伸肌 肘肌 桡侧腕短伸肌
旋后肌
指伸肌 拇尺长侧展腕肌伸肌
拇短伸肌
小拇长指伸伸肌肌
示指伸肌
手肌 外侧群(由正中神经、
尺神经共同支配) 拇短展肌、拇短屈肌 拇对掌肌、拇收肌
臂内侧皮N(肋间壁神经加入) ←臂丛内侧束 臂外、内侧皮N←腋N 臂后皮N←桡N 前臂内侧皮N←臂丛内侧束
(伴贵要V前臂段) 前臂外侧皮N ←肌皮N
(伴头V前臂段)
图见局部解剖学彩色 图谱(徐国成主编) P150
浅筋膜
皮神经
前臂后皮N←桡N 桡N浅支(手背桡侧半) 尺N手背支(手背尺桡侧半) 指掌侧总N和固有N←正中N
大腿肌 前 群 缝匠肌、股四头肌 内侧群 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大收肌 后 群 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四肢
耻骨肌 长收肌
缝匠肌 股四头肌
短收肌
半腱肌
股
二
半膜肌
头 肌
大腿肌muscles of the thigh
半腱 肌 半膜 肌 股二头肌
四肢
小腿肌 前 群 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 外侧群 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后 群 浅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比目鱼肌) 深 胫骨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
浅层—足底腱膜
四肢
支持带
四肢
肌肉、血管神经干层
肌肉
臀肌 浅层 臀大肌 阔筋膜张肌 中层 臀中肌 梨状肌 闭孔内肌 股方肌 深层 臀小肌 闭孔外肌
臀中肌
臀大肌
臀
梨状肌
小
肌
股方肌
臀大肌 臀中肌 臀小肌 梨状肌
闭孔内肌
股方肌
四肢
四肢
坐骨大、小孔
四肢
臀部肌肉注射的安全部位
四肢
注射性臀肌挛缩 “蛙腿”
臀部 臀筋膜 大腿 阔筋膜
外侧—髂胫束 前上—隐静脉裂孔
3个肌间隔(内、外、后)
小腿
浅层—支持带 深层—2个肌间隔(前、后)
足底
浅层—足底腱膜
隐静脉裂孔
四肢
髂 胫 束
深筋膜
臀部 臀筋膜 大腿 阔筋膜
外侧—髂胫束 前上—隐静脉裂孔
3个肌间隔(内、外、后)
小腿
浅层—支持带 深层—2个肌间隔(前、后)
足底
位置 肱二头肌肌腹内侧
内容 肱A、肱V、正中N、尺N等
四肢
肱动脉 正中神经 尺神经
肌间结构
三边孔、四边孔
Triangular and Quadrangular space
位于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大 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和肱骨上 端之间的两个间隙。
内容 三边孔 旋肩胛动脉 四边孔 旋肱后动脉 腋神经
三边孔
皮神经
臀上皮N superior clunial n. 股外侧皮N 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 股后皮N posterior femoral cutaneous n. 腓肠N sural n. 隐N saphenous n.
应用 腓肠N和隐N为神经移植材料.
四肢
深筋膜
由肱桡肌、旋前圆肌和肱骨内、外上髁 的连线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上界 肱骨内外上髁连线 外侧界 肱桡肌内侧缘 内侧界 旋前圆肌外上缘 内容 正中神经(向下穿旋前圆肌)
肱A.V、桡A.V和尺A.V 肱二头肌腱(中心标志) 桡神经(经肱肌和肱桡肌间入肘窝)
—浅支和深支(穿旋后肌)
四肢
肌间结构
前臂桡侧沟
桡
第二步 清理和观察背侧浅筋膜内的结构
臂背侧皮神经、前臂背侧皮神经、手背静 脉网、桡神经浅支、尺神经手背支
四肢
上肢解剖观察步骤
观察上肢掌侧深层结构
第一步 在肱二头肌内侧沟内找出以下结构
肱动脉、肱静脉、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第二步 观察肱二头肌深面的肌皮神经 第三步 观察肘窝内的结构
桡神经、桡动脉、正中神经、肱动脉、尺动脉
小 隐 静 脉
大隐V股段的特点
穿隐静脉裂孔(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 大隐V
末端5条属支—腹壁浅V、旋髂浅V、阴部
外V、股内侧浅V、股外侧浅V.
应用 静脉穿刺 静脉切开 大隐V曲张
内踝前 剥脱术
高位结扎,处理属支
四肢
浅筋膜
浅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superficial inguinal
lymph nodes
侧腕屈肌起始部与肱骨内上 髁间入沟)、 尺动脉和尺静脉 应用 肘管综合症(尺N挤压)
四肢
尺神经 尺动脉
肌间结构 腕管Carpal canal
位置 腕前上部、屈肌支持带 (腕横韧带) 和腕骨沟之间
内容 9条肌腱— 拇长屈肌腱 (1条)和桡侧囊、指浅和 指深屈肌腱(各4条)和尺 侧囊 1条神经—正中神经
伸肌支 持带
肌血管神经干层
肌肉按肌群分布 肌群位于骨筋膜鞘内 骨筋膜鞘
由深筋膜、肌间隔和骨组成。 鞘内有肌间结构或肌间隙 血管神经束在间隙内行走
四肢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肌间隔 骨
肩带肌
三角肌(腋N) 冈上肌(肩胛上N) 冈下肌(肩胛上N) 大圆肌(肩胛下N) 小圆肌(腋N) 肩胛下肌(肩胛下N)
四肢
上肢肌间结构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