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足球课程标准-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基础部《体育与健康》足球课程标准课程中文名称:体育与健康课程英文名称:PE and health 适用专业:课程性质:必修课程代码: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所属系部:基础部总学时:32 学分:2制定人:制定时间:批准人:一、课程概述足球运动是体育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既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性游戏,又是一个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
足球必修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它与运动训练学处于同一层相近专业。
足球课程为实现体育教育专业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现代体育专业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修养,掌握足球运动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
为此,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传授足球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组织竞赛和健身活动的能力,以胜任中、小学足球教学为目标,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1、知道足球普修课程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科学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
2、理解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较系统地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胜任中、小学足球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工作。
3、初步学会足球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战术和基本技能。
如:足球教材、教法研究、组织足球运动竞赛、裁判能力、场地器材的使用和管理等。
4、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的习惯,对于足球运动教学、训练、比赛、科研等有关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予以高度关注,能把所学理论、技战术、技能知识运用到具体活动中,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掌握具有从事中、小学校足球课程教学的能力,做到会讲、会做、会教、会写。
5、养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积极参与足球运动的各项活动之中。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即理论部分;技、战术实践部分(雨天理论课);技能部分和考核部分。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一)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的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学生可以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高职高专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重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和挖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学习潜能。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本科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体育课程类别:公共课适用专业:本科各专业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徐盛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办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ⅠⅡⅢ)课程类别:课程属类:人文社科类课程学分:计划课时:教学组织:集中进行适用范围:高中后高职各专业先修课程:课程部门:体育部教研室:制订人:石兰萍批准人:张锡春第一部分前言一、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至关重要,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培养学生具有自觉锻炼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为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而发挥体育教育的特殊功能”,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号)、《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第号)、《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苏教体艺[]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苏教体艺〔〕号)、《学校体育改革纲要》(常纺教字[]号)为依据,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课程的性质学生体质不仅关系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体育是每个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有效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完整版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4.《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4.1课程基本信息(表4-1)表4-1“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信息4.2课程性质与任务4.2.1课程性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规定,围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院体育教学和体育资源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4.2.2课程任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其任务是: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生理)②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
(监测方法)③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锻炼方法)④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心理)⑤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一、课程背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
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价值观念。
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学生可以了解身体结构和机能,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发展体育兴趣,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目标与要求
1.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身体素质;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身体、智力、美感等方面;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互助、自律自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课程内容
1. 体育课
•体育锻炼:包括体育基本动作训练、体育健身操等;
•体育技能:学习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
•体育比赛:开展体育比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 健康课
•身体结构和功能:了解人体各系统结构和功能;
•健康知识:学习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心理调适方法。
四、课程评价
1.体育成绩评定:包括课堂表现、体育比赛成绩等;
2.健康检测评估:学生定期接受身体检查,评估身体健康状况;
3.课程反馈评价: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反馈意见及建议。
五、未来展望
体育与健康课程持续地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培养出更多热爱运动、健康向上的学习者。
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身心素质更全面的提高。
以上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通过持续的努力与实践,相信学生们必将在体育
与健康教育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体育与健康教案怎么写大学
教案名称: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4. 帮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和作息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2. 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3. 健康饮食和作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什么是体育?什么是健康?体育与健康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体育与健康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强调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解,讨论体育锻炼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基本的体育锻炼方法,如跑步、游泳、瑜伽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践,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
3.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体育锻炼的技巧,如如何正确跑步、游泳的呼吸方法等。
四、健康饮食和作息(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健康饮食和作息的重要性,强调营养均衡、定时定量饮食、规律作息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饮食和作息习惯,讨论如何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健康饮食和作息等内容。
二、体育锻炼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项或多项体育锻炼项目进行实践,如跑步、游泳、篮球、足球等。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提供体育锻炼的建议。
三、总结与反思(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体育锻炼和健康饮食作息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课标体例变化
③
课程目标变化
④
学习领域变化
⑤
课程内容变化
⑥
具体内容变化
⑦
一些词汇的变化
⑧ 大纲与课标融合变化
叁
2001版与2011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
修订稿(2011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 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 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 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 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 突出。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 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 高度关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 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是 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 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什么背景下? 人的问题? 学生什么样? 我们怎么办?
叁
2001版与2011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
修订稿(2011版)导语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
操
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
作
习主体性,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
思
和发展性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
1
“问题”是什么?
(1)关于“八次”课改
① 1949~1952 年“破旧立新”
② 1953~1956 年“彷徨与探索”
③1957~1963 年“教育大革命”
④ 1964~1976 年“半途而废”
⑤ 1978~1980 年“拨乱反正”
⑥ 1981~1985 年“恢复与发展”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程》课程标准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适用专业】各专业【授课单位】【总学时】48【教材】罗华平、廖基胜、刘磊,《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编写执笔人】【编写日期】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1.2课程设计思路(1)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符合“教学练一体"的要求,全面介绍了大学生所需要的健康知识和体育知识。
(2)本课程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健康观,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积极锻炼身体,做一个体魄强健,积极乐观,有良好社会公德、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优秀大学生。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健康的概念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 2 ) 了解亚健康状态。
(3)熟悉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图 (4)了解现代体育的构成、发展、目的、任务和组织形式。
(5)了解体育锻炼对体质和心理的影响。
(6)熟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图 (7)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指标与分值。
(8)熟悉运动处方制订和实施的相关知识。
(9)掌握运动生理反应的处理方法、运动损伤的防治方法以及现场急救的方法。
图 (10)了解田径运动的起源和特点。
(11)熟悉跑类运动、跳跃类运动、投掷类运动的比赛规则和基本技术。
(12)了解篮球运动、排球运动、足球运动的起源、特点、比赛规则、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
(13)了解乒乓球运动、羽毛球运动、网球运动的起源和特点、比赛规则、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实施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实施建议(三)教学内容的开发1、运动项目内容的改造在我国,几十年来,学校体育课上出现的运动项目绝大多数是竞技性的运动项目,极少数是近几年出现的健身运动项目。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过多地选择竞技性的运动项目,采用竞技性的训练手段,既不适合中小学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也不利于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因此,很有必要对那些纯竞技化的运动项目内容进行改造。
所谓对竞技运动项目内容的改造一是指对竞赛规则的简化和异化;二是指对运动项目内容多种功能的挖潜。
简化就是将那些过细的、与我们学生关系不大的、对促进健康不利的规则删除,使规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异化是指修改规则与创新适合学生的规则,例如,田径中的接力跑比赛,规则的规定是每个参赛者所跑的距离相同,但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最佳的异程接力跑形式,使每个人跑的距离并不相等,以发挥各自的最大作用。
因此,未来的体育课程将会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做出选择,选择那些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的运动项目,并注重挖掘运动项目的多种功能,同时,增添新兴的运动活动内容。
2、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众体育的蓬勃开展,新兴的运动项目不断涌现。
青少年喜欢追求时尚,当然也喜欢追求新兴的运动活动。
然而,曾几何时,当美国丹尼斯有氧操被介绍进入我国时,在社会上受到普遍的欢迎,但在校园内却受到强烈的抵制。
这是因为多年来我们视广播操为“国操”,凡对“国操”有影响的其他类型操都不能接受,这种情况像早些年美国乡村音乐、摇滚音乐和台湾校园歌曲进入我们的校园时受到的抵制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社会、文化和体育事业总是在向前发展的,一切对人的发展有利的新事物终将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所采纳。
有氧操最终还是进入了校园,进入了体育课堂,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在我国已有一些地区采取了改造、简化时尚运动的做法,并创造了许多开展时尚运动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体育课程中引入了“流行”和“时尚”。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类型:公共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各专业总学时:108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一)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050411(1-3)06课程名称:体育与保健学分:6分学时:104学时适用专业:工学院高职大专各专业开课学期:大专一年级全年、二年级第一学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三年制高职工学院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与健康保健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保健知识和提高体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公共课程。
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寓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文化教育、身心保健常识教育与体育技能教育于一体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配合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和辅助各类专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根据工学院三年制高职各类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运动参与目标积极提高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能掌握正确的保健方法和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健康的体魄及终生体育的理念。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与健康学习目标,通过体育活动方式改善心理状态,在体育锻炼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克服心理障碍,基本掌握通过体育活动来预防与纠正心理疾病的方法,养成积极生活的态度。
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包括体育理论、田径、球类、武术、体育舞蹈、传统养生、运动保健等内容。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21000104课程类型:公共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各专业总学时:108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课程就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得得必修公共课程,就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实施素质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得重要途径。
它就是对原有得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得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一)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得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得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得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得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得健康意识、锻炼习惯与卫生习惯得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得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得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得意识学校体育就是终身体育得基础,运动兴趣与习惯就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坚持终身锻炼得前提。
无论就是教学内容得选择还就是教学方法得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得运动兴趣,只有激发与保持学生得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得运动兴趣就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与价值得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得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得核心就是满足学生得需要与重视学生得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新人得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得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得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得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得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得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与运动技能等方面得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与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得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与成功得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得需要。
课程目标:标准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这样规定的:
课程目标:标准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这样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从标准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总体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这是作为首要目标提出的,这也是标准第一次有这样的提法,这其中赋予了许多内涵在里面。
过去提的是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少了一个方法。
这样一种变化意味着我们老师在按照标准精神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就不能仅仅教会学生动作的技能,而且要教会他怎么去做的方法。
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能够举一反三,这就是教方法。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比我们硬性地教给他很多技能、知识要强得多。
掌握了学习方法,就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这对他们是受益终身的。
标准在课程总体目标中还要求“培养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中国现代体育课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从没有看到过任何文件,把培养学生运动乐趣和成功作为目标的。
标准之所以这样提,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因为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了,对于他们掌握其运动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增加体质,以至热爱体育运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都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在中小学阶段,能够培养和激发起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就为他们以后各个阶段的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如果这些学生在这个阶段就没有体育运动的兴趣,那么到了高中、大学以至以后人生的各个时期也就不可能喜欢运动了,由此也导致了更多的人不能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以至影响整个民族的健康和未来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标准(可编辑)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标准滕子敬北京师范大学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学科的特点以及国外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办法,重新构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体系,拓宽了课程的学习范围,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学习领域。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身运运心社体动动理会发参技健适展与能康应健康三维观心理健康运动参与一、设置运动参与领域的意义。
(一)运动参与领域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本身的性质,有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现(二)设置运动参与领域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不是让他们被动地接受;要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相互交流与合作,而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
(三)运动参与领域具有载体作用。
运动参与领域与和运动技能领域相辅相成,都是达成整个课程目标的载体,缺一不可。
二、运动参与领域的内容说明(一)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水平1: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
水平2: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运动动作。
水平3: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
水平4: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水平5: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水平6:说服和带动他人进行体育活动。
(二)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三、运动参与领域的实施建议( 一)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是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本领域教学要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首位,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变化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会科学锻炼本领域应结合运动实践使学生掌握一些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科学锻炼水平。
(三)改变评价重点,促进学生学习和进步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评价重点应放在同一学生运动前后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上,即看一名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学习和活动,他在体育的态度和行为方面,以及运动参与的程度方面是否有所进步。
运动技能(一)设置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意义1 ,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干学习领域,该领域与运动参与领域一起最能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性质。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编码:X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学时:84学时开课学期:第1、2、3、4学期一、课程的性质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
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1、知识目标了解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能力目标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
3、素质目标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健康体质测试标准合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表1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四、教学实施建议和要求(一)教材选用或编写要求1.使用教材:《全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程》2.参考教材:《武术》、《田径》、《篮球》、《羽毛球》、《排球》、《足球》等。
(二)教学设计与活动建议1.教学建议第一学期常规教学班组织教学,第二、三、四学期男女生分班组织教学,每班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在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初期采常用语言法、讲解与示范法、保护与帮助法、观摩法让学生了解和观察运动技术的构成、结构和基本要领;教学手段以组织学生练习为主,示范、讲解为辅。
技术要领讲解和实践密切联系,融知识传授、运动锻炼和素质教育于一体。
在实践教学中以传授式教学为主,大胆引进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视听手段教学。
(三)考核评价要求1.评价理念教师了解教学成果,发现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节教学活动。
学生了解自己锻炼的效果,及时强化学习动机,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和鼓舞作用。
2.评价体制考查科目,学期成绩为平时成绩30%加期末成绩70%。
期末成绩为技术评定与达标相结合。
五、教学资源要求1.教学设备条件400米标准田径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馆,室外篮球场,室内篮球场,单、双杠练习场,室内健身房等。
《体育与健康》说课稿
《体育与健康》说课稿《体育与健康》说课稿范文(通用9篇)各位专家,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体育与健康》课程。
下面我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规划建设和特色创新等六个方面介绍本课程的整体设计情况。
一、课程设置1.课程性质与地位(1)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2)定位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对大学生的身体教育和健康教育,具有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衔接和转折的特点,是全民健身的中间环节,关系到“全民健身纲要”的实施。
2.课程目标(1)基本目标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发展目标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4.1 课程基本信息(表4-1)表4-1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开课部门适用专业所有专业课程编号9787563538454 课程总学时/学期总学时144/36 课程总学分/学期总学分8/2田径、篮球、羽毛球、先修课程太极拳、其它(体育后续课程无理论、体质测定)修订人审定人修订日期审定日期4.2 课程性质与任务4.2.1课程性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规定,围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院体育教学和体育资源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4.2.2课程任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其任务是: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生理)②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
(监测方法)③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锻炼方法)④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心理)⑤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品德)5.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
其根本目标为“培养具有健康第一的现代理念,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4.3知识目标A1:体验运动乐趣,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A2: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4.4能力目标B1:掌握保健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B2: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4.5素质目标C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6.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4-2)表4-2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教学任务或项目教学内容(编号)理论实践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学时学时1 田径A1 、A2 B1、B2 C1 2 282 篮球A1 、A2 B1、B2 C1 2 323 羽毛球A1 、A2 B1、B2 C1 2 344 太极拳A1 、A2 B1、B2 C1 2 345 其它(体育理论、体质测定)A1 、A2B1、B2 C1 8 0合计16 1287.“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方案“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方案见表4-3。
表4-3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总表课程名称(学习领域):体育与健康课程编号9787563538454 总学时144 编制时间2015.8 编制人丁剑锋课程目标学习目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掌握保健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3、体验运动乐趣,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4、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5、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课程内容学习内容: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1、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体育卫生与健康、增强体质的锻炼方法、体育保健、各项目竞赛规则;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拓展学生体育知识面和体育修养,在对体育的认识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2、体育实践:田径、篮球、羽毛球、武术-24 式太极拳等,根据学情,教师力求做到提高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以及体育文化素养,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觉性,使学生终生受益。
学习情境学习情境 1 田径学习情境 2 篮球学习情境 3 羽毛球学习情境 4 武术类(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学习情境 5 其它(体育理论、体质测定)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本门课程中是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的,其中实践部分占大多数。
教学方法:1、理论方面:现代化教学方法(多媒体),此方法能通过图、文、影、音等多角度、较全面的讲授理论知识。
讲授法,通过教师个体的提炼和组织,个性化的讲授内容。
提问法,根据所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的。
师生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能使教学内容更好的植入学生的知识库中去。
案例法,通过各种案例或结合自身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更加形象的接受内容。
2、实践方面:(一)指导法①语言法:是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达到教学要求的方法。
②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引起感知的一种教学方法。
③完整法: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④分解法:是从掌握完整动作出发,把完整的动作按其技术结构分成几段或按身体活动的部位分成几个部分,逐段或按部分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的方法。
⑤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是教师为了防止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方法。
(二)练习法①游戏练习法: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②比赛练习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③综合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综合运用某些练习法的特点而组成的一类练习方法。
④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循环练习的方法。
⑤重复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
⑥变换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变换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
实施场所:田径场篮球场礼堂排球场羽毛球场、多媒体、体质测定中心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考试采取随堂考试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技能、技术动作、知识等的掌握情况。
课程教学资源:8.教学资料准备(1)教材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由徐骏主编,中国出版集体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6(2)参考书《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9(3)其他几年来教师编写的多媒体课件。
9.实训条件为了保障本门课的正常运行,对器材设备的要求如下;(1)本课程需要田径场 1 块、篮球场8 块、羽毛球场15 块以及各种器材设备等,满足学生正常上课要求。
(2)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训练密切结合,本课程需要学院教学场地若干。
学生能力要求:10.具有健康的身体体魄、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11.具有体育理论基础知识;12.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13.具有查阅行业相关资料、分析判断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师能力要求:本课程需要熟悉田径、篮球、羽毛球、武术等专业领域的双师型教师各 1 名。
4.6田径情境设计方案(表4-4)表4-4 田径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学习情境编号 1 学习情境名称田径学时数30学习任务教学项目4.2.3田径的基础知识4.2.4走、跑、跳、投等技术技能学习目标掌握田径类课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具备田径类的自主课外田径健身锻炼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习内容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1.协调性练习及素质训练 2 课时2.短跑——蹲踞式起跑技术教学 2 课时3.短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教学 2 课时4.短跑——途中跑技术教学 2 课时5.短跑——后程冲刺跑技术教学 2 课时6.短跑——弯道跑技术教学 2 课时7.短跑——50 米全程跑练习 2 课时8.50 短跑测试 2 课时9.中长跑——素质训练 2 课时10.中长跑——站立式起跑技术教学 2 课时11.中长跑——途中跑技术及呼气方法教学 2 课时12.中长跑——后程冲刺跑技术教学 2 课时14.中长跑——男子 1 千米女子8 百米全程跑 2 课时练习15.男子 1 千米女子8 百米中长跑随堂测试 2 课时16.理论课 2 课时教学条件教材、课件、田径场地、辅助器材等。
4.7篮球学习情境设计方案(表4-5)表4-5 篮球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学习情境编号 2 学习情境名称篮球学时数34学习任务教学项目4.2.5篮球知识的学习4.2.6篮球技能技术的训练学习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发展史,篮球基本规则和裁判法,较好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配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良好作风和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的心理品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学习内容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建议8.篮球基本技术知识介绍;原地球性练习 2 课时9.基本姿势、移动 2 课时10.原地高、低运球 2 课时11.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2 课时12.双手胸前传接球 2 课时13.单手肩上传球 2 课时14.双手胸前投篮 2 课时15.反弹传球 2 课时16.行进间单手肩上高手投篮 2 课时17.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 2 课时18.原地持球同侧步、交叉步突破 2 课时17.传切配合、掩护配合 2 课时18.教学比赛 2 课时19.人盯人防守与进攻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 2 课时与进攻区域联防20.理论:篮球规则与裁判法 2 课时21.教学比赛 2 课时22.考试 2 课时教学条件教材、篮球场、篮球、辅助器材等。
4.8羽毛球学习情境设计方案(表4-6)表4-6 羽毛球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学习情境编号 3 学习情境名称羽毛球学时数36学习任务教学项目4.2.7羽毛球知识的学习4.2.8羽毛球技能技术的训练学习目标以羽毛球运动中的发球、击球、杀球、裁判法以及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要知识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羽毛球基本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并以此为锻炼身体的手段,为终身体育提供指导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