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说课.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的全面观察、 记录、分析和思考、 归纳和总结、准确描 述与实验动手能力的 培养。
学生知道了氧气 的存在和氧气的 用途
对氧气的物理性 质和化学性质以 及它在生产生活 中的应用缺乏比 较系统的了解
在第一单元的学 习中了解了一些 基本的实验操作
• (1)物质在空气中和纯氧气中 燃烧的剧烈程度为什么不同?
• (2)今天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和 • 它(的3)用仔途性细之质分间析有实什验么,联讨系论决?下定列
问题: 1、细铁丝下端的火反应柴 有什么作用?2、将细铁丝弯成 螺旋状的目的是什么?3、在集 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者铺一层 细沙的目的是什么?4、上述三 个实验说明氧气具有怎样的化 学性质?
通过自主阅读和教师引导去了解 氧气的溶解性、密度和三态的转 化等其他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在科学探 究中有目的思维来观察实验现象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实验探究 质疑释疑 布置作业
第 10 页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实验探究 质疑释疑 布置作业
激发
• 猜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
兴趣
,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
但实验探究性的 学习还是第一次 接触
学生对实验现象 的观察还刚刚开 始,还处于盲目 阶段
求知欲强烈,思 维活跃,好学好 问好动手
知识维度
技能维度
素质维度
潜在状态
教 法
互动式教 学法
讨论归纳教学法
实验探究教学法
学
自主学习
法
实验探究
学法指导
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指导学生先按色、嗅、味、 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 理性质
00910109 袁华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程序 本书展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 学百度文库册第二单元 课题2
空气 氧气的性质 制取氧气
1.知道氧气主要性质和 用途,认识氧气能 跟许多物质发生氧 化反应。
2.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 性质。
教材特点
+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过程 与方法
为以后更好地利用实验探究自然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实验探究 质疑释疑 布置作业
反应物 硫燃烧
反应现象 反应条件
空气中 氧气中
生成物
反应表达 式
木炭燃烧
铁燃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实验探究 质疑释疑 布置作业
情感态度 价值观
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②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 现象,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①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初步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②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③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 纳的方法。
①通过认识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 现象,感受“化学美”,进而激发学 习化学的兴趣; ②初步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用 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逐渐体会 化学指导生活的意义; ③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 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色、嗅、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几方面进行的。 • (4)课件展示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实验探究 质疑释疑 布置作业
问题1: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不是氧 气? 问题2: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 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还有 哪些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呢?
经过实验探究,不仅掌握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打一物质(氧气)。
诱发 思维
• 问题:氧气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起什么 应用?
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 也有利于学生对氧气物理性质的记忆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实验探究 质疑释疑 布置作业
• (1)请学生自主学习第29页氧气的物理性质。 • (2)出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并指导学生如何
闻氧气的气味。 • (3)指导学生描述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都是从
用途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实验探究 质疑释疑 布置作业
Pag36习题
持续学习
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 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支持燃烧 ②硫+氧气 — →二氧化硫
3.小结: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 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可 以支持燃烧,可以跟很多物 质发生反应。 氧气含量越 高,燃烧越剧烈。
③碳+氧气— →二氧化碳
④铁+氧气 — →四氧化三铁
谢谢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 达尔文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