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生院能源化学与化工燃料电池14aPPT课件

合集下载

燃料电池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燃料电池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 虽然风能或太阳能在无风时或夜间不能利用,但通 过与燃料电池组合,就能够组成稳定且洁净的能源 系统。
❖ 降低成本方面也大有希望,特别是燃料电池车已取 得突破性的进展,成本将会大幅度地降低。
.
.
燃料电池不同于一般的“电池”
❖ 既然燃料电池是一种发电装置,那么就有必要说明 它被称为“电池”的原因。
❖ 在介绍燃料电池的结构之前,首先要说明与它关系 较为密切的干电池。
❖ 干电池是由电解质(溶于水时能分解出阳离子和阴离 子并导电的物质)和两个电极组成。锰电池中的锌电 极具有容易释放电子的性质,而二氧化锰电极则具 有容易得到电子的性质。当用一根导线连接央着电 解质的两个电极时,电子在导线中移动(电流),而 离子则在电解质中移动。这就是干电池产生电流的 化学原理。
❖ 由于供给燃料电池的燃料首先要通过脱硫器,所以造成酸雨 的硫化物为零排放。导致哮喘的烟尘发生量也被控制在检测 标准以下。
❖ 另外,噪声和振动也可以控制得极低。发动机等产生噪声和 振动的主要原因是其中有许多高速运转的零件。而燃料电池 没有机械部分,直接通过化学反应发电。需要动力时,也是 单个电机旋转,所以可实现无噪声平稳地运行。
.
.
影响环境的物质排放量极小
❖ 若从燃料电池本身来看,排出的物质的确只有水,但是依靠 现有技术从化石燃料中提取氢的重整过程中多少会有一些其 他物质排出。尽管如此,实际排出量比发动机或锅炉等低得 多。
❖ 通过已实用化的“磷酸型燃料电池”与柴油发动机比较加以 说明。使用燃料电池产生的氢化物相当于汽油发动机或柴油 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的1/10—1/100。
.
高效率、分散型的发电装置
❖ 通过高压线路长距离地把从遥远的大型发电 站发出的电能输送到用户,电能损失和成本 都较高,是一种低效率的方法。

燃料电池资料PPT学习教案

燃料电池资料PPT学习教案

Q H We
(1)
H 为反应物与生成物在经过燃料电池时的总焓差; We 为燃料电池提供的电功; Q 为燃料电池反应热。
第8页/共37页
二 燃料电池的电动势基本方程式
假设闭合电路中电流很小,反应热与有用功相 比很小,且燃料电池的工作过程又没有其他的不可 逆因素,则可近似认为其是可逆过程。
时间内,燃料电池单位工作表面积上完成的最
第10页/共37页
三 燃料电池的热量
取燃料电池及与之发生质、能交换的外界(通
常为环境介质)为系统,则系统的总熵变为:
S (S2 S1) (S2 S1)
(8
式中,(S2 S1) 为外界的熵变量;

(S2 S1) 为燃料电池的熵变量 设外界环境向电池的。传热量为 Q,则环境介质的熵
变量为: (S2 S1) Q T
第30页/共37页
四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MCFC是一种高温燃料电池,使用熔融碳酸盐混 合物为电解质(碳酸锂&碳酸钠或碳酸锂&碳酸钾 )。
20世纪50年代初,MCFC由于其可作为大规模民 用发电装置而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被作为第二代燃料电池成为近 期实现兆瓦级商品化燃料电池电站的主要研究目标 。
第19页/共37页
第三节 各类燃料电池简介
第20页/共37页
一 碱性燃料电池
碱性燃料电池(Alkaline Fuel Cell)是最早研究成 功并得以应用的燃料电池 。
20世纪60年代初,碱性燃 料电池应用于阿波罗号航天 飞机,随后被用于驱动各种 设备。
AFC燃料电池摩托车
第21页/共37页
以电解质为氢氧化钾、燃料为氢、氧化剂为氧的 燃料电池为例:

【中科院研究生院能源化学与化工课件】煤化工-14f

【中科院研究生院能源化学与化工课件】煤化工-14f

2.6.3 煤的气化主要内容1、有关煤气化的概念2、壳牌(shell)气化3、德士古(texaco)气化4、GSP气化技术煤气化概念●煤的气化是指煤与气化剂作用,进行各种化学反应,把煤炭转化为燃料煤气或合成气的过程。

●煤气化过程是一个热化学过程。

它是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汽或氢气等作气化剂(或称气化介质),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

煤气化基本概念由气化定义可以得出:1、气化剂:氧气、空气、富氧、蒸汽。

2、产品气的组成:气化时所得的可然气称为气化煤气,其主要成分包括CO 、H 2、CO 2、CH 4等,其中CO 、H 2在化工原料气中也被称为有效气。

气化煤气可用作城市煤气、工业燃气和化工原料气;煤气化反应原理煤气化反应主要指煤与气化剂反应生成气体产物、气体产物与原料及与气化剂、反应产物与反应产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反应机理非常复杂。

一般来讲,煤气化主要反应有:C+O2→CO+QC+O2→CO2+QCO+O2→CO2+QC+H2O→CO+H2-QC+H2O→CO2+H2-QCO+H O→CO+H-Q煤气化过程●干燥:湿煤加入气化炉后,煤与热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煤中的水分蒸发。

●热解:受热后自身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复杂过程。

●气化:气化炉中的气化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体系,主要有碳与氧的反应、碳与水蒸气的反应。

●燃烧:反应产物与氧之间的反应。

上述过程同时存在、同时进行。

气化反应机理煤气化反应必须经过7步1、反应气体从气相扩散到固体碳表面;2、反应气体再通过颗粒的孔道进入小孔的内表面;3、反应气体分子吸附在固体表面上,形成络合物;4、络合物之间、络合物与气体分子之间进行反应;5、吸附态的产物从固体表面脱附;6、产物分子从固体的内部孔道扩散出来;7、产物分子从颗粒表面扩散到气相中。

原料煤性质对气化影响(1)煤阶(2)水分(3)灰分和灰熔点(4)挥发分(5)粘结性(6)粒度煤的性质对气化反应的影响反应活性反应活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煤炭与不同的气体介质(CO 2、O 2、水蒸汽、H 2)相互作用的反应能力。

燃料电池(课件)

燃料电池(课件)

得失电子数目的求算
燃料分子失电子的数目,可根据整体化合价变化情况 进行求算,也可以直接根据分子所含的原子数目进行 计算。1mol的CxHyOz失去电子的数目为4x+y- 2z(碳四氢一氧减二)。我们可以计算,每个C₃H₈失电 子数为4×3+1×8=20,每个C₂H₅OH分子失电子数 为4×2+1×6-2=12。
电解质为固体电解质 (如固体氧化锆—氧 化钇)O2+4e-=2O2-。
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的书写
产物判断规则
一般来说,负极反应物一般为燃料,常常含有碳元素和 氢元素,有时也含有氧元素。在酸性溶液(如硫酸溶液) 下,负极燃料失电子,C元素变为+4价,转化为CO₂; H元素转化为H⁺,氧元素结合H⁺转化为水。在碱性溶 液(如氢氧化钠溶液)下,负极燃料失电子,C元素转化 为碳酸根离子,+1价的氢元素不能在碱性条件下以离 子形态稳定存在,结合OHˉ生成水,氧元素变成氢氧根 离子或者水。
谢谢
燃料电池
基础知识
燃料电池(Fuel cell),是一种不经过燃烧,将燃料化学能经过电化学反 应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和其它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一样,都是自 发的化学反应,不会发出火焰,其化学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且废物排 放量很低。其中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料燃烧的产物相同
基础知识
燃料电池的两极材料都是用多孔碳、多孔镍、铂、钯等兼有催化剂特性 的惰性金属,两电极的材料相同。 燃料电池的电极是由通入气体的成分来决定。通入可燃物的一极为负极 ,可燃物在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通入空气或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氧 气在该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量为1mol,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D错误;【答案】C
真题突破
(2019·全国高考真题)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 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 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燃料电池全面总结PPT课件

燃料电池全面总结PPT课件
练习1分别写出甲烷在酸性电解质溶液碱性电解质溶液熔融固体氧化物熔融碳酸盐四种条件下的总反应和电极反应
一 定义: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将 燃
料化学能经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变为电 能优点:高效、环保。
注的:装置。
(1)两电极材料可以相同,只起导电的作用。 (2)反应物不是储存在电池内部,而由外设装
备提供燃料和氧化剂。
• 正极2反C应H:3OH – 12e- + 16OH-= 2CO32- +12H2O
•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3O2 + 12e- + 6H2O = 12OH-
2CH3OH + 3O2 + 4OH -= 2CO3 2-+ 6H2O
注:碱性条件下CO2和OH-反应最终生成CO32思考:乙醇燃料电池在碱性条件下的负极反应?
其余环境都生成CO2。
第9页/共15页
练习1 分别写出甲烷在酸性电解质溶液、碱性电解 质溶液、熔融固体氧化物、熔融碳酸盐四种条件下 的总反应和电极反应。 (1)酸性电解质
负极: CH4 - 8e- + 2H2O = 8H+ + CO2 正极: 2O2 + 8e- + 8H+ = 4H2O 总反应: CH4 + 2O2 =CO2 + 2H2O
(2)碱性电解质溶液
两极为石墨电极, 电解质是KOH溶液。
碱性 介质
负极:2H2 - 4e- + 4OH- = 4H2O 正极:O2 + 4e- + 2H2O = 4OH总反应:2H2 + O2 = 2H2O
注:碱性溶液电荷守恒配OH- 。
第4页/共15页
• 甲醇燃料电池 • 碱性电解质(铂为两极、电解液KOH溶液) • 负极反应:

燃料电池课件PPT(47页)

燃料电池课件PPT(47页)
采用非铂系催化剂
化学性质稳定
缺点:
氧化剂中必须不含有CO2。 燃料中必须不含CO2 电池电化学反应生成的水必须及时排出,维持水
平衡。
磷酸盐燃料电池(PAFC)
PAFC 是一种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 。 PAFC采用重整天然气作燃料,空气作氧化剂, 浸有浓磷酸的SiC 微孔膜作电解质 , Pt/C 作 催化剂 ,工作温度 200℃ 。
具体做法是将全氟磺酸树脂玻璃化温度下施加一定压力,将以加入全氟磺酸树脂的氢电极( 阳极 )、隔膜( 全氟磺酸型质 子交换膜) 和 已加入全氟磺酸树脂的氧电极(阴极)压和在一起,形成了电极-膜-电极三合一组 件 ,
200℃左右 ,能量 SOFC的电解质是固体氧化物 , 如 ZrO2 、 Bi2O3 等 , 其阳 极是Ni-YSZ陶瓷 , 阴 极目前主要采用 锰酸镧 (LSM,La1-xSrxMnO3 ) 材料。
碱性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大约80℃。
碱性燃料电池工作示意图
AFC电极的制备工艺
AFC的电极设计要求电极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气、液、 固三相界面。
双孔结构电极 电极分两层,粗孔层和细孔层,粗孔层与 气室相连,细孔层与电解质接触。电极工作时,粗孔层 内充满反应气体,细孔层内填满电解液。细 孔层的电解 液浸润粗孔层,液气界面形成并发生电化学反应,离子 和水在电解液中传递,而电子则在构成粗孔层和细孔层 的合金骨架内传导 。
黏结型电极 是将亲水的导电体( 如电催化剂材料铂 / 碳 )与具有粘结能力的防水剂 ( 如聚四氟乙烯乳液 ) 按比例混合制成电极。 它在微观尺度上是相互交错的两 相体系,由防水剂构成的疏水网络为反应气体提供内部 的扩散通道;由电催化剂构成 的亲水网络可以被电解液 充满浸润,它为水和OH- 提供通道的同时,也为电子的 传导提供通道。

(2024年)化学与能源ppt优秀课件

(2024年)化学与能源ppt优秀课件

能源利用
通过化学反应提高能源的利用 效率,如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 反应速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
新能源开发
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开发新的 能源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利用 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6
02
化学反应与能源转换
2024/3/26
7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差有关。
随着光伏材料性能提升和制造成本降低,太阳能光伏技术将成为主导未
来能源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02
风能发电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发电技术将不断完善,并在全球
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2024/3/26
03
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
随着氢能储存、运输和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燃料电池性能的提高
和成本的降低,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将在未来能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化学反应的焓变(ΔH)表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正值表示吸热,负值表示放热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如量热法、光谱法等。
2024/3/26
8
燃烧反应与热能转换
燃烧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通常 涉及氧气与可燃物的反应,产生
热能和光能。
热能转换是指将燃烧产生的热能 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
煤炭液化技术
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 如煤制油、煤制甲醇等, 实现煤炭的高效利用。
洁净煤技术
采用先进的燃烧和污染控 制技术,减少煤炭燃烧产 生的污染物排放。
16
石油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石油炼制技术
通过蒸馏、裂化、重整等工艺, 将原油转化为各种石油产品,如
汽油、柴油等。
2024/3/26

燃料电池简介ppt课件

燃料电池简介ppt课件
燃料电池简介
2023-10-27
目录
• 燃料电池概述 • 燃料电池的特点 • 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 • 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燃料电池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 总结与展望
01
燃料电池概述
燃料电池的定义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它由正负极、电解质和外部电路组成,通过反应将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 为电能。
要点一
固定电源
燃料电池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固定电源,为家庭、商业 和工业用途提供电力。它们可以在断电或电力故障时提 供电力,并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和更低的维护成本。
要点二
分布式能源
燃料电池也可以作为一种分布式能源,为社区提供电力 。例如,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使用燃料电池作为其分布式 能源的一部分,以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
03
未来,燃料电池将成为一种重 要的能源转换方式,为人类的 生产生活提供更加清洁、高效 的能源解决方案。
05
燃料电池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技术挑战
01
02
03
材料问题
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电 极和膜等关键材料仍需改 进,以提高其性能和稳定 性。
催化剂问题
在燃料电池中,催化剂 是促进反应的重要元素, 但目前催化剂的性能仍需 提升。
高效环保
总结词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和环保的能源转换技术。
详细描述
燃料电池通过将氢气和氧气结合产生电能和水蒸气,这个过程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排放物。此外,由于其高效 能量转换,燃料电池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快速充电
总结词
燃料电池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充电。
详细描述
与传统的电池技术相比,燃料电池的充电速度更快。这是因为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并且可以连续 供电,而不需要长时间的充电过程。

燃料电池讲解通用课件

燃料电池讲解通用课件

04
燃料电池汽车将成为未来交通 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具有零 排放、高效、节能等优点。
燃料电池将成为分布式发电和 储能的重要技术之一,具有环
保、灵活、高效等优点。
燃料电池在航空、航海等领域 也将得到广泛应用,如用于无
人机、船舶等。
燃料电池的技术挑战与瓶颈
01
技术挑战
02
提高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需要解决材料科学、制造
燃料电池的特点
高效率、低排放、低噪音、快速充电、可靠运行、方便维护等。
燃料电池的应用领域

作为电动汽车、船舶、航空器 的动力源,可实现零排放、高
效率的运行。
电力领域
作为电站、备用电源等,可满 足不同场合的用电需求。
工业领域
作为工业用电源,为生产设备 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军事领域
实际效率
由于实际运行中存在各种 损失,如反应不完全、热 能散失等,实际效率通常 略低于理论极限值。
提高效率的方法
优化催化剂设计、降低操 作温度、提高反应气体纯 度等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电 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燃料电池的发电特点与优势
可再生能源
高效率
燃料电池使用的氢气和氧气可以由可再生 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提供,因此燃料电 池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电池壳是燃料电池的外部结构,它能够保护电池不受外界 环境的影响。
燃料电池的制造设备主要包括搅拌器、涂布机、组装设备 和测试设备等。
燃料电池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使用燃料电池时,需要确保其工作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并定期检查其性能和安 全性。
维护燃料电池时,需要定期更换反应介质和电极材料,并保持电池壳的清洁和完好 。
工作原理:燃料电池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组成。在燃料电池中,燃料(如氢气)被送到阳极,氧化 剂(如氧气)被送到阴极。阳极和阴极之间通过电解质隔开。当燃料和氧化剂在阳极和阴极上反应时 ,电子从阳极通过外部电路流向阴极,从而产生电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液体燃料在进入AFC电池堆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 阱(N2H4)在AFC阳极上易分解成氢气和氮气,其 电极反应可能是:
实验结果表明,以阱为燃料的AFC电性能与氢氧 AFC电性能差不多相等。有人认为这两种燃料的 电化学过程实际上是相同的,阱仅仅起到氢气源 的作用。
14
阱在AFC阳极表面分解的同时还可能产生对电极性能 有害的氨。
15
在五六十年代,阱-空气燃料电池曾作为军用电源大 力开发。这种电池最主要的缺点是阱具有极高毒性、 价格昂贵。而且,这种电池系统需要大量辅助设备, 这不仅需要消耗电池所产生功率中的相当大一部分, 而且在电池正常工作前必须启动这些辅助设备。因 此,尽管在理论上阱氧化产生的能量比大多数其他 燃料要大得多,但阱电池在商业上似乎不大可能有 什么重要用途。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AFC系统的研究范围 涉及不同温度、燃料等各种情况下的电池结构、材料 与电性能等。
就电池工作温度而言,AFC系统分中温型与低温型两 种,前者以培根中温燃料电池最为突出,它由英国培 根(F.T.Bacon)研制,工作温度约为523K,阿波罗登 月飞船上使用的AFC系统就属于这一类型。
6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以氢氧磷酸型电池为例)
(1)氢气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下列阳极反应:
H2 2H2e
(2)氢离子穿过电解质到达阴极。电子则通过外电路及负 载也达到阴极。在阴极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反应式为:
2H2e1 2O2H2O
(3)综合起来,氢氧燃料电池中总的电池反应为:
2H 2O 22H 2O
• 20世纪50年代燃料电池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剑桥大 学的Bacon用高压氢氧制成具有实用功率水平的燃料 电池;
3
20世纪60年代燃料电池成功为“双子星座”和“阿波罗”
飞船提供电力,氢氧燃料电池广泛进入宇航领域;
• 1991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建成12MW燃料电池电站, 使磷酸型燃料电池进入实用化阶段;
燃料电池
1
• 燃料电池(fuel cell)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 能,透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 置。
燃料电池的特点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高,不受卡诺效率限制。 清洁、环保。燃料电池不需要锅炉、汽轮机等大型 设备、没有SO x、NO x气体和固体粉尘的排放。 可靠性和操作性良好,噪声低。 所用燃料广泛,占地面积小,建厂具有很大灵活性。
在阱电池中,电解液是连续循环的,并在循环过程中 添加水合阱使浓度大体上维持恒定,这种循环也有助 于除去电池工作中产生的氮气。排出的氮气中会带定 一些阱蒸汽,由于阱有毒且易爆,故须使废气通过乙 醛或硫酸以除去其中的阱。电池反应产生的水也大部 分随氮气一起排出。
电池的氧化剂曾采用纯氧、空气或H2O2等。若以空 气代替纯氧,会大大增加排出气体中氮气的流量,使 电池输出功率显著降低。
• 20世纪90年代初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实用化上取得 突破性进展,在宇航、汽车、军用移动电源、民用便 携式电源和城 市洁净电站等方面发展很快,十年内 装备这种电源的汽车将 大量上路。
• 我国1958年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对燃料电池进行 研究1976年有应用实例。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单位进 行各类燃料电池的研发。
➢高温型(600-1000oC)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10
碱性燃料电池 Alkaline Fuel Cells (AFC)
11
一. 概述
碱性燃料电池(AFC)是燃料电池系统中最早开发并获得 成功应用的一种。美国阿波罗登月宇宙飞船及航天飞 机上即采用碱性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电源,实际飞行结 果表明,AFC作为宇宙探测飞行等特殊用途的动力电 源已经达到实用化阶段。
12
低 温 型 AFC 系 统 的 工 作 温 度 低 于 373K , 是 现 在 AFC系统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其应用目标是便携式 电源及交通工具用动力电源。 在燃料电池系统中采用液体燃料是吸引各种商业用 户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液体燃料储运方便,易处 置 。 曾 经 考 虑 用 作 AFC 系 统 的 液 体 燃 料 有 阱 (N2H4)、液氨、甲醇和烃类。 然而,由于AFC系统通常以KOH溶液作为电解质, KOH与某些燃料可能产生的化学反应使得AFC几 乎不能使用液体燃料。
2
☻ 发展简史
• 1839年英国威廉•格罗夫(Grov)发明燃料电池, 点 • 燃18伦89敦年讲M演o厅od的和照L明an灯ge;r首先采用“燃料电池”的名 称,并 • 发获电得机20的0问mA世/并m迅2; 速发展及燃料电池的电极过程动 力学的研究未能跟上,使燃料电池的研究发展推迟 了近1个世纪;
*评价催化剂的主要技术指标为稳定性、电催化活性、电 导率和经济性。
8
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区别
• 燃料电池是电化学能量发生器,是以化学 反应发电;
• 原电池是电化学能量生产装置,可一次性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 充电电池是电化学能量的储存装置,可将 化学反应能与电能可逆转换。
9
燃料电池分类
➢低温型 (60-220oC) 碱性燃料电池(AFC) 磷酸燃料电池(PAFC)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4
第一颗燃料电池
• 燃料电池的原理是于 1839 年由英国的法律学家
和业余物理学家威廉格罗夫(William Grove)
发现的。他当时利用的工作原理
燃料
导电离子
氧化剂




电 解 质
燃料电池由阳极、阴 极和离子导电的电解 质构成,其工作原理 与普通电化学电池类 似,燃料在阳极氧化, 氧化剂在阴极还原, 电子从阳极通过负载 流向阴极构成电回路, 产生电流。
伴随着电池反应,电池向外输出电能。只要保持氢气和氧气 的供给,该燃料电池就会连续不断地产生电能。
7
燃料电池中的催化作用
燃料电池中的电催化作用是用来加速燃料电池化学反应中 电荷转移的一种作用,一般发生在电极与电解质的分界面 上。
催化剂是一类可产生电催化作用的物质。电催化剂可以分 别用于催化阳极和阴极反应。这种分离的催化特征,使得 人们可以更好地优选不同的催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