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及答案

1 北京的春节一、读拼音,写词语。

zhǎ yǎn tōng xiāo jiǎo zi luò tuo()()()()bǐ cǐ rán fàng huò tān hè nián ()()()()二、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A. 比喻B. 排比C. 引用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2.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3.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

(改成“被”字句)2. 除夕真热闹。

(改成反问句)四、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 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

2. 选段中具体介绍了下列除夕的活动:、、、、、、、。

3. 这段话是围绕着“”这句话来写的。

2 腊八粥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甜腻.(lì nì)咽.下(yān yàn )腊八粥.(zhōu zhóu )汤匙.(chí shi)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是设问句,意思是没什么办法反抗。

()2. 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3.“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是比喻句,表现出八儿吃得饱饱的样子。

()三、课内阅读。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2.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5 表里的生物课时全练练习课课练(含答案)

2.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5 表里的生物课时全练练习课课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5 表里的生物课时全练练习课课练(含答案)
一、语境中为会认字注音。

( ) ( ) ( )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
..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
( )
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二、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狗(吠) 鸟( ) 蝉( )
虫( ) 虎( ) 猿( )
莺( ) 龙( ) 马( )
三、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用“\”划去。

1,这声音比蝉鸣要(轻柔柔和温柔)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2.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诙谐和睦)的声音呢?
3.他这么一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秘密神秘奥秘)。

4.在我的面前立即(涌现显现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

四、仿照句子,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1.我以为凡是
..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3.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也是
..人类最好的老师。

答案
一、xī shuài bō guō xiē
二、叫鸣唱啸啼啼吟嘶
三、1.轻柔温柔2.诙谐和睦3.秘密奥秘4.涌觋显现
四、1我以为凡是鹦鹉都可以说人话。

2.老师对我们的关心比妈妈的爱更温暖,比爸爸的爱更深情。

3.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五、1.因此可是不但还 2.语言动作神态 3.因为“我”对父亲的表十分好奇。

4.因为“我”的好奇心、求知欲打动了父亲。

5.“我”是一个天真可爱,好奇心、求知欲极强的孩子。

2020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堂作业课课练课时作业(8-9课含答案)

2020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堂作业课课练课时作业(8-9课含答案)

8《匆匆》课时作业第一课时一、给加点字注音。

涔涔.潸潸.赤裸.徘徊..遮挽..蒸融....伶俐二、结合语言环境,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确乎:涔涔:潸潸:徘徊:三、读句子,看看下面各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答案写在括号中。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5.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四、填空。

《匆匆》是一篇(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

文章紧紧围绕“”二字,细腻地刻画了。

他写过的同一体裁的作品有、。

【答案】一、chén shān lūo pái huái zhē wǎn zhēng róng líng lì二、略三、1.比喻2.拟人3.反问4.排比5.设问四、散文朱自清匆匆时间流逝的踪迹《春》《背影》等第二课时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泪(潸潸)眼()绿()急()乐()汗()白()笑()哭()二、阅读《匆匆》片段,回答问题。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过,从我脚边()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过了。

1.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2.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仿照这句话再写两个这样结构的句子。

的时候,日子从。

的时候,日子从。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这四个词表现了。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

【答案】一、眼(巴巴)绿(油油)急(匆匆)乐(呵呵)汗(津津)白(茫茫)笑(吟吟)哭(啼啼)二、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课课练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课课练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课课练及参考答案语文园地一一、根据语境写字词。

(6分)1.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进là yuè()道路两边就开始有许多xiǎo fàn()bǎi tān()了。

二、选择题。

1.下面词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翡.翠(fi) 蜜饯.(xiàn) 娴.熟(xián )B..骡.马(luo) 吞噬.(sì)唾.沫(tuò)C.焖.饭(mèn)擢.素手(zhuó)掺.和(chān)D.僧.人(sēng) 彻.底(chè) 机杼.(shù)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便炮饺子间断燃放B.眨眼一律骆驼通肖C.彩绘截然肿怅分外D.搅和外套染缸彼此3.下面对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描写了古代寒食日禁火的习俗。

B.《迢迢牵牛星》记叙了古时候人们在七夕节望月的习俗。

C.《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习俗。

D.《十五夜望月》分别写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三、词句段运用1.读句子,仔细观察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纱灯,有的通通我发现加点的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总结:在一个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表示一样的意思的好处是()A.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

B.起强调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

C.使语言表达更全面。

D.用词有变化,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

3.仿照第1题的句子填一填。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____________,思雨在跳远比赛中_________,宁宁在游泳比赛中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附答案)-(10922)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附答案)-(10922)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1 文言文两则【字词荟萃】1、形近字组词。

弈()俱()援()盂()奕()惧()缓()孟()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3、选字填空。

诲悔(1)我会牢记老师的教()的。

(2)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至致(3)他离开后()今还没有来信。

(4)由于他粗心大意,()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句段集锦】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链接】1、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一、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更新、鞭炮、腊月、通宵、间断、光景、燃放、展览、截然不同、张灯结彩、醋、燃、饺、腊、然、较、宵、摊、筝、销、滩、挣、拌、伴、眨、泛、毛驴、灯笼、中秋节二、组成词语。

醋酸、燃料、饺子皮、腊肉、然而、较量、宵夜、摊位、筝曲、销售、沙滩、挣扎、拌面、伴舞、眨眼、泛舟、毛驴友、灯光、中秋节三、填入适当的动词。

煮腊八粥、买新衣、逛庙会、泡醋大蒜、贴年画、放爆竹四、按顺序排列。

1.元旦、春节、清明节、重阳节、除夕、元宵节2.年、月、周、日、季3.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木材资源、生物资源第二课时一、填入适当的关联词。

1.因为,所以2.因为,所以3.除此之外,只有4.但是5.虽然,但是,而且二、回答问题。

1.正月十五(zhēng XXXɡ)、结(jiē)彩、玻璃(bō li)、牛角(niú jiǎo)、纱灯、彩绘、水浒传(shuǐ hǔ chuán)2.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灯火辉煌、热闹非凡、人山人海3.全部、通通4.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5.春节的三次分别是除夕、年初一、元宵节,因为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个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6.是为了突出北京春节的特色活动——灯展。

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一、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更新、鞭炮、腊月、通宵、间断、光景、燃放、展览、截然不同、张灯结彩、醋、燃、饺、腊、然、较、宵、摊、筝、销、滩、挣、拌、伴、眨、泛、毛驴、灯笼、中秋节二、组成词语。

醋酸、燃料、饺子皮、腊肉、然而、较量、宵夜、摊位、筝曲、销售、沙滩、挣扎、拌面、伴舞、眨眼、泛舟、毛驴友、灯光、中秋节三、填入适当的动词。

煮腊八粥、买新衣、逛庙会、泡醋大蒜、贴年画、放爆竹四、按顺序排列。

1.元旦、春节、清明节、重阳节、除夕、元宵节2.年、月、周、日、季3.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木材资源、生物资源第二课时一、填入适当的关联词。

1.因为,所以2.因为,所以3.除此之外,只有4.但是5.虽然,但是,而且二、回答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每课一练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每课一练及答案

10.《古诗三首》每课一练及答案时间:_____月 ____日 等级:__________【课中促学】1.与“千磨万击还坚劲.”中“劲”字读音不相同的是( )A.劲敌B. 劲.歌热舞C.干劲.十足D.疾风劲.草2.“锤”字的意思最可能和( )有关。

A.钱B.金属C.宫室D.斧头3.“大漠沙如雪”,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拟人 C 排比 D.设问4.下列不能体现出石灰的坚强不屈的词语是( )A.出深山B.于锤万凿C.烈火焚烧D.粉骨碎身5.本课的三首诗在表达方法上的共同之处是( )A.借景抒情B.借物言志C.运用了夸张和比喻D.运用了比喻和拟人6.“好书悟后三更月”的下联应该是( )A.腹有诗书气自华B.良友来时四座春C.千古文章四大家D.万里江山四季新7.下面语段中的句子顺序是乱的,调整正确的一项是( )①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

②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

③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

④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⑤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⑥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会忽然闹霜冻。

A.①⑥④③②⑤B.②⑤①④⑥③C.③①⑥④⑤②D.③②①⑥④⑤8.诗句填空。

《马诗》《石灰吟》和《竹石》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远大的志向。

但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

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诗句是 , 。

【课后延学】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③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⑤色,城中增暮寒。

【注释】①[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约六十里定。

②〔余雪〕指未融化之雪。

③〔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日职。

④〔*表〕林外,林梢。

⑤〔霁(j1)〕雨、雪后天气转晴。

1.这首诗属于下列哪一类别的格律诗?()A.五言绝句B.五言律诗C.七言绝句D.七言律诗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诗人“望余雪”的时间是什么时候?()A.早晨B.正午C.傍晚D.半夜4.诗中哪个字最能烘托出山高雪厚的特点?()A.秀B.浮C.明D.增5.俗语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7课全册课课练(含课时作业和课后作业)(附答案)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7课全册课课练(含课时作业和课后作业)(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附答案)第 1 课《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课堂作业1.看拼音,写词语。

gēn g xīn b iān pào lày uètōn g x iāo j iān d uàn ( ) ( ) ( ) ( ) ( )g uān g jǐn g rán fàn g h zǎn lǎn j iérán bùtón g( ) ( ) ( ) ( )z hān g dēn g j iécǎi( )2.比一比,再组词。

醋()燃()饺()拌()腊()然()较()伴()宵()摊()筝()眨()销()滩()挣()泛()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腊八粥()新衣()庙会()毛驴()醋大蒜()年画()爆竹()灯笼4.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2)旬年时月周日季(3)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答案】1.更新鞭炮腊月通宵间断光景燃放展览截然不同张灯结彩2.醋(米醋)燃(燃烧)饺(饺子)拌(搅拌)腊(腊月)然(然后)较(比较)伴(伙伴)宵(元宵)摊(摊牌)筝(风筝)眨(眨眼)销(销售)滩(沙滩)挣(挣扎)泛(广泛)3.(熬)腊八粥(穿)新衣(逛)庙会(骑)毛驴(泡)醋大蒜(贴)年画(燃放)爆竹(打)灯笼4.(1)元旦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2)年、季、月、旬、周、日、时(3)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木材资源第二课时课堂作业1.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要放鞭炮,()要过春节了。

(3)()除夕之夜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及答案
1.这段话中表示“看”的词是。
2.文段中描写父亲动作的词是,描写他神态的词
是 、 。面对“我们”的哭喊,父亲表现得如此镇定是 因为 。
3.最后一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12
一、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兴.(xīng xìng)旺炊.(cuīchuī)事员
苦难.(nán nàn)一言九鼎.(dǐng dǐn)
1.用“一边⋯⋯一边⋯⋯”写一句话。
2.选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3.为什么男孩儿最后“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
10
、拼一拼,写一写。
yān()山 笼luò() 坚jìng()
千chuí()万záo()
、默写《竹石》,完成填空。
竹石
竹石》是 代诗人 的诗作,其中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3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并使它能组成正确的词语。
王hóu()qī()息乌yā()
含情mòmò() 满月yíng yíng()
二、将诗句补充完整,再说说它们的意思。
1.,寒食东风御柳斜
2.中庭地白树栖鸦,
3.《十五夜望月》中的“ ”委婉地表达了游子
的思
亲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
三、将诗句、诗人以及诗中包含的节日连起来。
4.藏戏用乐器 、
5
一、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再组词。
具()每()
()()
耤 ( ) 册 ( )
()()
二、根据下列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
1.形容极偏远的地方。 ( )
2.听到了以前没听过的事情,形容事情非常新奇。( )
3.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 )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一课一练(附答案)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一课一练(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课课练第一课时课堂作业1.从下面几组字中,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 )(妻凄)凉 ( )(宰寄)杀 ( )(叛判)乱 ( )(荒芜)岛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帐篷 一( )轮船 一( )海风 一( )围巾 一( )山羊 一( )荒岛 一( )破帆 一( )火柴 一( )星星 一( )火光 一( )拖鞋 一( )墙壁3.圈出每组词语中的一个别字,把对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寒风呼啸天崖海角煎熬( ) (2)忐忑不安荒无人烟账子( ) (3)煞费苦心交尽脑汁遭遇( )(4)自做自受汹涌澎湃倒霉( )4.用“续”组成词语,填入下面句子中,使之合适。

(1)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 )搬到岸上。

 (2)阴雨连绵的坏天气( )了半个月,叫人实在难受。

 (3)最近,我( )看了几场足球赛。

(4)我们虽然在市运动会上取得了冠军,但是还要( )努力,争取在省赛中冲入前三名。

【答案】 1.凄凉宰杀叛乱荒岛2.一(顶)帐篷一(艘)轮船一(阵)海风一(条)围巾一(只)山羊一(座)荒岛一(张)破帆一(盒)火柴一(颗)星星一(束)火光一(双)拖鞋一(面)墙壁 3.(1)涯(2)帐(3)绞(4)作 4.(1)陆续(2)持续(3)连续(4)继续第二课时课堂作业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闻所( )( ) 聊( )( )慰与世( )( )知( )( )乐郑重( )( ) 用( )( )尽( )晒( )淋 ( )( )万分2.按照课文填空。

这些工具的()使一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吃力。

所以我差不多费了()的工夫,才把我的小小的()围墙做完。

那些木桩都很重,很不()搬动,我费了很长的(),才在树林里把它们砍好削好。

()把它们搬回来,那就更费()了。

因此有时我差不多要费两天的工夫把一根()砍好,搬回来,第三天才把它打进泥土里面去。

3.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为人民服务》每课一练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为人民服务》每课一练及答案

12 .《为人民服务》每课一练及答案时间:_____月 ____日 等级:__________课中促学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燕.山 燕.子 燕.窝B.刚劲. 强劲. 劲.敌C.剥.夺 剥.削 剥.花生D.缝.补 缝.隙 裂缝.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彻底 冻僵 聚精会神 死得其所B.牺牲 埋葬 千钧一发 五湖四海C.打搅 饥饿 震天动地 落荒而逃D.恐怖 粗瀑 精兵减政 鱼惯而入3.下列词语中“鼎”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名鼎鼎(王位)B.钟鸣鼎(锅)食C.革故鼎(建立)新D.鼎(壮年)盛之年4.下列各组词语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发表——意见 发现——问题 发扬——传统B.改进——错误 改正——方法 改变——生活C.解决——问题 解放——思想 遵守——纪律D.严格——要求 严肃——打击 严峻——形势5.品读语句,完成练习。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在句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分析句意,说说句子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这段话句子意思层层递进,第一句讲 ,第二句讲 ;第三句讲 ,第四句讲 。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确与否。

A.文章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B.课文从正确对待批评、搞好团结两个方面来说明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C.本文的论点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D.文中采用了引用、对比、举例子等方法进行论证。

(√)课后延学孤岛32年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86年7月的一天,王继才受老政委的委托上岛了。

上岛后,他发现岛上的情况比预想的差得多:杂草丛生,海风呼啸,空荡荡的旧营房,一条黑咕隆咚的坑道,没有淡水,没有电……王继才蜷在角落里,一夜没有合眼。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1 文言文两则【字词荟萃】1、形近字组词。

弈()俱()援()盂()奕()惧()缓()孟()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3、选字填空。

诲悔(1)我会牢记老师的教()的。

(2)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至致(3)他离开后()今还没有来信。

(4)由于他粗心大意,()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句段集锦】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链接】1、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最新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

最新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

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ng xīn biān pào là yuè tōng xiāo jiān duàn( ) ( ) ( ) ( ) ( )rán fàng zhǎn lǎn jié rán bù tóng zhāng dēng jié cǎi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醋()燃()饺()拌()腊()然()较()伴()宵()摊()筝()眨()销()滩()挣()泛()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腊八粥()新衣()庙会()毛驴()醋大蒜()年画()爆竹()灯笼四、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2.旬年时月周日季3.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第二课时一、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要放鞭炮,()要过春节了。

3.()除夕之夜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二、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zhēnɡzhè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ē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pù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zhuànchuán)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2.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课课练及单元提升测试(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课课练及单元提升测试(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北京的春节课课练一、选择题1.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鞭炮搅和通霄万不得已B.书藉聊天远眺不可思议C.明媚惊惶幼稚司空见惯D.玻璃倒霉唯恐涛涛不绝2.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是()A.倭.(wō)刀器械.(jiè)妖娆.(ráo)凹.(ào)陷B.敛.(liǎn)财尴尬.(gà)镌.(juān)刻提携.(xié)C.搪塞.(sài)踉.(niàng)跄悍.(hàn)马弩.(nú)箭D.噩.(è)梦焚.(fén)毁憧.(chōng)憬氛围.(fēn)3.下列句子带点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A.过春节了,人人都会穿上新鞋新衣,好在新年里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B.网课学习中,如果没有自律的勇气,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再聪明也无济于事....。

C.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念念叨叨....下去。

D.2020年春节期间,八十多岁的钟南山爷爷,在告诫所有人尽量不要去武汉时,自己却奋勇当先....来到武汉,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4.《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A.鲁迅B.巴金C.朱自清D.老舍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5.张.灯结彩()A.分开,展开。

B.看,望。

C.陈设,铺排。

6.随心所欲.()A.欲望。

B.想要,希望。

C.将要。

7.能歌善.舞()A.善良,慈善。

B.善行,善事。

C.擅长,长于。

二、填空题8.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安慰——(______)简陋——(______)野蛮——(______)空虚——(______)缥缈——(______)惊惶——(______)解救——(______)坚硬——(______)浪费——(______)鄙夷——(______)骄傲——(______)清瘦——(______)9.课文《北京的春节》综合回顾。

根据提示,梳理课文内容,补全下面的线轴图。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每课一练(含课时练和课后作业)(附答案)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每课一练(含课时练和课后作业)(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每课一练14、《文言文两则》第一课时课堂作业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②非数也()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为是其智弗若与()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2.C2.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第二课时课堂作业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词语。

辩斗:以:,日中:及:盘盂: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 汝:2.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答案】1. 辩斗:争辩,争论。

以:认为。

日中:正午。

及:到。

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沧沧凉凉:寒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ng xīn biān pào là yuè tōng xiāo jiān duàn( ) ( ) ( ) ( ) ( )rán fàng zhǎn lǎn jié rán bù tóng zhāng dēng jié cǎi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醋()燃()饺()拌()腊()然()较()伴()宵()摊()筝()眨()销()滩()挣()泛()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腊八粥()新衣()庙会()毛驴()醋大蒜()年画()爆竹()灯笼四、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2.旬年时月周日季3.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第二课时一、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要放鞭炮,()要过春节了。

3.()除夕之夜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二、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zhēnɡzhè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ē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pù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zhuànchuán)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2.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各形各色(ABAC)3.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4.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

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6. 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多,多,为的是突出第一课时(答案)一、更新鞭炮腊月通宵间断燃放展览截然不同张灯结彩二、醋(米醋)燃(燃烧)饺(饺子)拌(搅拌)腊(腊月)然(然后)较(比较)伴(伙伴)宵(元宵)摊(摊牌)筝(风筝)眨(眨眼)销(销售)滩(沙滩)挣(挣扎)泛(广泛)三、(熬)腊八粥(穿)新衣(逛)庙会(骑)毛驴(泡)醋大蒜(贴)年画(燃放)爆竹(打)灯笼四、1.元旦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2.年、季、月、旬、周、日、时3.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木材资源第二课时(答案)一、1.因为所以 2.之所以是因为 3.因为所以 4.即使 5.虽然可是而且二、1.zhēnɡjiépùzhuàn2. 半遮半掩绘声绘色载歌载舞糊里糊涂3. 一律4.,,,,,《》《》。

5. 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除夕、初一、十五;因为家家户户吃元宵,处处张灯结彩,非常热闹。

6.数量,种类,“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第一课时一、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原名沈岳焕,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説《》《》、散文集《》等。

2.给多音字注音。

(1)蕃蕃咽()喉肿痛,什么食物都难以下咽( )。

(2)球场遇到劲()敌,反倒使他干劲( )更足了。

(3)他圈( )十亩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养牛群。

(4)塞()外并不闭塞()。

3.看拼音写汉字。

(1)我最喜欢吃糖炒lì( )子。

(2)她把那丝chóu()般的秀发扎起来,开始喝妈妈为她熬的浓chóu()的粥。

(3)杯zhǎn()碗里chéng()放食物。

4.理解词语。

(1)嘟囔:(2)():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3)( ):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瘀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4)糊糊涂涂:5.感知课文。

本文以“”为线索,写了八儿粥——粥——猜粥——粥的情节,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二、品读达标。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第1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请赏析语句。

第二课时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油腻.(nì)嘟.囔(dū)腊.肉(là)B.肿.胀(zhǑng)沸.腾(fèi)孥.孥(nú)C.锅铲.(chǎn)搁.置(gē)栗.子(sù)D.唾.沫(tuÒ)焖.饭(mèn)奈.何(nài)2.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3)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3.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3)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 ) 阅读能力大提升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腊八粥冰心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

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

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

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

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

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

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

”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

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

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

现在我们为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

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

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选自《冰心七十年代文选》,有删改)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了煮腊八粥的哪些人?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哪三件事串联在了一起?思维创新大拓展三、请你在括号里分别填上一个字,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一读,你会有意外的惊喜。

你能照样子也来写一写吗?一衣带()落石()生入()里逃()离死别牛鬼蛇()通广()快人()口如()览无余手无寸()证如()清水()而不()事求是虎口余()死存()羊补()不可()门而入第一课时(答案)一、1.沈从文边城长河湘行散记2. (1)yān yàn (2)jìng jìn (3)quān juàn (4)sài sè3.(1)栗(2)绸稠(3)盏盛4.(1)指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2)无可奈何(3)肿胀(4)内容混乱的。

5.腊八粥盼想看二、1.突出腊八粥在八儿头脑中的初步印象,为描写实际看到的腊八粥做铺垫。

2.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所有人都喜欢。

第二课时(答案)一、1.C 解析:“栗”应读“lì”。

2.(1)拟人(2)反问(3)反问3.(1)语言描写(2)心理描写(3)动作描写二、1.五代人。

母亲、“我、“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

2.腊八粥。

“我”的母亲纪念她的母亲、“我”纪念“我”的母亲、“我”的第三代孩子纪念周总理。

三,水,出,死,生神,大,心,一铁,山,秀,实生,亡,牢,破第一课时一、诗歌考查。

1.诗歌前两句用()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2.简单分析诗歌暗喻讽喻的特色。

3.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二、请尝试默写古诗《寒食》。

三、小试牛刀。

1.说说诗歌《寒食》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3.你知道寒食节与哪位古人有关吗?第二课时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第三课时1.字正腔圆读古诗。

(将错误的读音画去)中庭 / 地白 / 树栖(xī qī)鸦(yāyá ),冷(lěn lěng )露(lùlòu)无声 / 湿桂花。

今夜 / 月明 / 人尽(jìn jìng )望,不知 / 秋思(shīsī)/ 落谁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