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认识地球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认识地球》说课稿
各位评委: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地球的形状、地球有多大、地球仪、经纬网,能够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点的方位,通过动手制作小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基本构造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描述地球的形状,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纬度、经度和高低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及南北半球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位置。
今天我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评价五个环节进行。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依据湘教版七年级义务教科书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这节课是本章的首章开篇。本节课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地球的形状、地球有多大、地球仪、经纬网。本节课主要学习第四个内容。本节内容也是本节的重点。本节内容是在前三个内容的基础上的深入,也是学习本节的重要目的。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用经纬网确定任何地点的位置,这也是本节内容的核心。学会了这一技能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实践都将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甚至会影响学生终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因此这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知识与技能:熟练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够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点的方位,或根据方位确定未知点。
能力与方法: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动手制作小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基本构造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
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3、掌握经纬度及其划分方法。
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3、分析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情境引导法: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被确定为球形这个艰难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2、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深入掌握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等方面的知识。
3、比较教学法:通过对经线和纬线各自的长度和变化比较,加深学生对纬度的递变规律的理解能力,增强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深入了解经纬度的基础知识。
三、说学法
1、通过辨图、识图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地理技能。
2、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地球上的经、纬线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通过完成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做到会观察、会分析、会归纳、会运用和会总结。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苏东坡有这样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前正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那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个什么形状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入热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分钟。
2、教学新课
由于“地球的形状”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为此我这样设计:
阅读课本:地球卫星图片,盖天说和浑天说的图片,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
让学生们阅读课本“认识地球形状阅读”部分的内容,了解最初对地球认识的三个过程:“盖天说”、“浑天说”、球体。
然后设置问题:我们现在都认为地球是球体,那么有没有谁能举出生活中见过的事例来说明地球是球体呢?给学生一分钟小组交流。设置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形成观察生活现象的习惯。
教师提问:通过阅读课本,回答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再来认识一下地球的大小。从而引入到下一个学习内容: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对应的课程标准是“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通过过渡语:地球这么大,研究起来不方便,怎么办呢?人们想了一个办法,按照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形成一种仪器叫---地球仪。从而引入下一个学习内容----地球仪。“地球仪”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为此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给每一个小组一个地球仪,要求各小组观察小地球仪,合作完成下列内容:
1、找出北极、南极、赤道、地轴、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2、观察纬线和经线并归纳出它们特点。
3、观察纬度和经度的划分,并归纳出纬度和经度的变化规律。
4、阅读课本,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由于这部分内容难度挺大,加上初一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较低,所以预先准备好导学案,让学生参照学案合作完成,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最后让各个小组呈现合作结果,师生共同总结、评价。这部分内容是重点,而且难度大,为此我设计了一个反馈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来巩固所学内容。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这一环节大约需要25分钟。
通过认识地球仪,我们来学习纬线和纬度,首先了解纬线和纬度的概念,然后让同学们观察纬线的特点,然后怎样划分高中低纬度。
在学习了纬线和纬度之后,接着来学习经线和经度,让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经线和经度的概念,然后指着地球仪让同学们观察经线的特点,以及怎样划分东西半球。
接下来,在黑板上画一个课本P23页上的表格,让同学们对纬线和经线作一个对比。
学习经线、纬线之后,我们来学习经纬网,在黑板上画出经纬网地图,教同学们确定点的经度和纬度。
五、说评价
针对《认识地球》教学内容,我主要安排学生完成教材第23页“活动”第3题,希望通过练习检查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本节课在讲解上重难点突出,语言表达基本上清楚明了,但是由于本人的教学经验不足和在课堂上气氛的调动和有些知识点的讲解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课过程中由于有点紧张,教态不够自然大方。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纪律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很多时候都是老师自己讲。因此,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努力改正这些不足,多像其他的优秀教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