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SD144-85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
ICS 27.100F 22备案号:J687—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017—2007代替DL 5017—1993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pecification for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andacceptance of steel penstocks in hydroelectric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7-07-20发布2007-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3.1 技术资料3.2 材料3.3 对测量工具和基准点的要求4 压力钢管制造4.1 直管、弯管和渐变管的制造4.2 岔管和伸缩节制造5 压力钢管安装5.1 基本规定5.2 埋管安装5.3 明管安装6 压力钢管焊接6.1 焊接工艺评定6.2 焊工资格6.3 焊接的基本规定和工艺要求6.4 焊缝检验6.5 缺欠处理和焊补7 压力钢管焊后消应处理7.1 基本规定7.2 焊后消应处理8 压力钢管防腐蚀8.1 表面预处理8.2 涂料涂装8.3 涂料涂层质量检查8.4 金属喷涂8.5 金属涂层质量检查9 水压试验10 包装、运输11 验收11.1 制造验收11.2 安装验收附录A(资料性附录)钢板性能标准和表面质量标准附录B(资料性附录)国外常用于制造压力钢管的钢板附录C(资料性附录)钢板厚度允许偏差和厚度附加值附录D(规范性附录)焊接工艺评定力学性能试板的制备、试样尺寸、试验方法及合格标准附录E(资料性附录)焊接工艺指导书和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推荐格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钢材按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进行分类、分组附录G(规范性附录)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附录H(资料性附录)钢管焊接材料选用附录I (规范性附录)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等级附录J (资料性附录)大气露点换算表附录K(资料性附录)金属涂层厚度和结合性能的检查条文说明前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2006]1093号)修订的。
第14章金结工程讲解
第14章金属结构制作及设备安装工程14.1 合同工作范围投标人将负责拦污栅和闸门的制造安装、钢管的制作安装、以及启闭机的安装。
工作内容有:材料供应、制造、外购件采购、厂内预组装及试验、防腐、出厂验收、包装、运输、启闭机交接验收、安装、现场调试及验收等。
并按监理人提供的设计加工图纸及有关规定,进行金属结构的制作、运输及安装。
其主要工程量见图表 14-1 。
图表 14-1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规格 (m)形式备注一引水系统1进水口拦污栅t31.54.0*10.平面分节滑动式3孔02进水口事故门t19.5 4.5*5.7潜孔式平面滚轮门1扇3卷扬机 QPG1600KN台130t/ 台二冲沙洞1冲沙洞事故门t9.5 2.7*3.5潜孔式平面滚轮门1扇2冲沙洞工作门t14.2 2.7*3.5潜孔式弧形门1扇3启闭设备台17t/ 台QPQ630KN4钢管制作与安装t20.9δ=16mm,D=3.5m 三旧闽东电站改造1进水口拦污栅t 6.1 5.0*5.2平面分节滑动式1孔2进水口检修门t7.6 3.2*3.2潜孔式平面滚轮门1扇3卷扬机 QP630KN台17.0t/ 台4钢管制作与安装t19δ=16mm,D=3.2m 14.2 通用技术条件对所有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制作、运输都应遵照水利部和国家建设部颁发的所有现行技术规范和本章所规定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国家或部标准和规范作出修改时,则以修订后的新标准和规范为准。
14.2.1 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1、《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2、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3、《压力容器用钢板》 GB6654—1996;4、《厚度方向性能钢板》 GB4313—85;5、《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6、《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986— 88;7、《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985—88;8、《碳素结构钢》 GB700— 88;9、《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 94;10、《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SD144— 85;11、《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95;12、《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5017—93;1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头射线检验篇》 DL/T5069—96;1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 及第一号修改单;15、《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JB3965—85。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SD144-85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布置第三章材料第四章水力计算第五章结构分析第六章岔管第七章构造要求第八章水压试验第九章原型观测和检查维修附录(一) 明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二) 地下埋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三) 坝内埋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四) 岔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五) 钢管防腐蚀措施附录(六) 规范用词说明参考附录(七)打印刷新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SD144—8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SD144—8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85)水电水规字第32号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设计规范的要求,我部委托部昆明勘测设计院会同有关设计、科研和高等院校等十一个单位编制了《SD144—8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并吸收了有关科研成果。
现颁发《SD144—8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
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实施。
各单位在试行中,如有意见,请随时告知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和昆明勘测设计院。
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九日本规范主要编写人员编写内容单位主要编写人员水电部昆明勘测设计院诸葛睿鉴、金章瑄、黄伟通用部分、明管、地下埋管及汇编全文坝内埋管水电部西北勘测设计院袁培义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潘玉华、邱彬如三梁岔、球岔及汇编岔管部水电部华东勘测设计院巫必灵、吕谷生分月牙岔及无梁岔浙江大学力学系洪嘉智、钟秉章贴边岔及明管振动同济大学数学力学系徐次达强度理论和埋管抗外华东水利学院河川系刘启钊压稳定分析水力计算及地下埋管清华大学水利系谷兆琪结构分析构造要求水电部第十四工程局安装处张树森防腐蚀措施江苏省三河闸管理处王宁强伸缩节结构分析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刘奕光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一、水电站1、2、3级压力钢管(引水发电钢管)的设计。
4、5级压力钢管设计可参照使用。
钢管级别划分应按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SDJ12—78试行)执行。
《水电工程设计》第06章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
第六章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目录第一节概述一、压力钢管在水电工程设计中的作用与地位二、压力钢管的分类三、压力钢管的附件及其他设备第二节材料一、钢材的基本特性二、钢材的设计强度三、结构用材料四、质量监督要点第三节设计基本原则与观测设计一、管道设计特点二、布置形式三、压力钢管选型四、管道的线路五、水力计算六、设计作用(荷载)及作用效应组合七、允许应力法设计八、概率极限状态设计九、一般构造要求十、观测设计十一、水压试验十二、质量监督要点第四节明管一、布置特点二、结构计算三、构造特点四、质量监督要点第五节地下埋管一、布置特点二、结构计算三、构造特点四、质量监督要点第六节坝内埋管一、布置特点二、结构计算三、构造特点四、质量监督要点第七节坝后背管一、布置特点二、结构计算三、构造特点四、质量监督要点第八节岔管一、岔管的种类二、布置特点三、结构计算四、构造特点五、质量监督要点第九节防腐蚀一、水质二、环境三、高速水流的腐蚀或侵蚀四、影响防腐蚀质量的关键因素五、大型钢管除锈工艺六、质量监督要点第六章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第一节概述一、压力钢管在水电工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压力管道是水电站输水道最常用的形式,特别是在中高水头的水电站中,他将水从水库、前池、或调压室中在承受压力的条件下引入水轮机或其他设备,以满足发电、供水等要求。
管道可用钢材、钢筋混凝土或木材制造。
战前用木板条和钢箍制成的木输水管道,运行情况不坏,在许多电站上,一直到今天,还在运转。
在现代的水电站和水泵站中,已不再使用木管。
钢筋混凝土管,包括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常在水泵站和水电站上作为引水管道和中压(水头60~100m)水轮机管道使用;钢筋混凝土管加钢衬后组成钢衬钢筋混凝土管,承受内压可高达150m~200m,甚至更高。
钢筋混凝土管道和钢管相比耐久性好,运行费用低,造价省,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管可比钢管节约大量钢材,造价平均低30~40%,但是主要制作工作应在预制厂完成,所以总长度不小于1000m的管道,才划算。
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1
标综[2001]09号关于发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的通知各会员单位及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建标[2000]31号文要求,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组织编制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由建设部于2000年10月25日以建标[2000]241号文批准发布,现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是摘录电力工程建设标准中直接涉及人民生命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的、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规定,并考虑了保护资源、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要求。
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规定,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者,责令改正,并进行处罚;同时,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贯彻实施,对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人身安全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希望各单位积极订阅并组织学习,将其中的技术规定切实应用到工程建设中。
受建设部委托,《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由中电联标准化中心负责具体管理和解释。
二00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关于《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的编制情况汇报及内容简介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朱镕基总理于2000年1月30日签署了国务院第279号令,发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设部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条例》,加强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于2000年2月1日发文决定组织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编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导则》(建标[2000]31号),后更名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文》),并于2月21日召开各有关部门标准化工作管理人员会议,对编制《强制性条文》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布置和安排。
新旧规范标准对照表
安装)
JTGF80/1 (2)-2004
56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
JGJ/T1001-91 92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
JGJ/T121-99
5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88
8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5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J123-88 8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99
JGJ/T55-96 97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55-2000
66
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
GBJ86-85
85
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6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J27-88
8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50027-2000
68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GBJ214-89 90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rationlcepwkmhbjvsfudy.152g:,308PC6NXJzGDZLTEISWxYR(4-)M'q
SL253-2000 DL/T491-1999 GB50021-2001
JGJ/T55-2000 GB50205-2002
91
出版年
2001 97 94 92 92 93
2005 2001 2000 2000
2002
出版年
2002 2002 2002 2000 2000 2001
99 99 99 99 99 99 2001 2001 2001
64
《水工砼施工规范》中的模板工程
DJ207-82
82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抽水蓄能电站技术设计阶段水道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大纲
__抽水蓄能电站技术设计阶段水道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大纲1 引 言__抽水蓄能电站位于__,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是__。
电站总装机容量__MW,单机容量__MW。
机组型号__。
电站开发方式(首部开发、中部开发、尾部开发) __。
引水系统由__组成。
本工程为__等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于__年__月审查通过。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有关本工程文件(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3) 技术设计任务书。
2.2主要设计规范(1) SD 303—88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2) SD 144—85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3) DL/T 5058-1996 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4) SDJ 173—85 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5) SD 134—84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试行)(6) GB 9652—88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2.3 参考资料和手册 12《水电站机电设计手册》(水力机械部分)。
3.计算基本资料3.1 水库(水池)特征水位(1) 上库(上水池)水位:正常蓄水位_m;死 水 位_m。
(2) 下库(下水池)水位:正常蓄水位_m;死 水 位_m。
提示:对于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尚应补充上、下库设计、校核洪水位。
3.2 引水系统布置 (1)引水系统平面布置 (2)引水系统纵剖面布置 (3)引水系统特征参数,见表1 表1 引水系统特征参数表水头损失系数,×Q 2局部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管道编号部位 直径 m面积 m 2长度 m 管道末端高程m水轮机工 况水 泵工 况最大值平均值 最小值备注1 …注:(1)引水系统编号示意图,可表示在上表备注栏中。
(2)Q为水轮机流量或水泵流量。
对于沿程水头损失,指管道本身流量,对于局部水头损失,指主管道流量。
(3)水头损失系数按有关水力学手册和规范进行计算,必要时进行水工模拟试验,参照使用试验成果。
3.3 机组参数及特性 3.3.1 机组主要参数(1)机 型 __;:__r/min;(2)额定转速n:__r/min;(3)飞逸转速np(4)额定出力:__MW;(5)输入功率:__MW;(6)转轮直径:__m;(7)飞轮力矩GD2:__t.m2;(8)安装高程:__m;(9)额定水头的发电流量:__m3/s;(10)最高扬程的流量:__m3/s;(11)最低扬程的流量:__m3/s。
水电站压力钢管防腐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施工方案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一、开工准备:1、我公司决定为该工程组建***********电站压力钢管待工程除锈防腐施工处,施工人员抽调曾参加过防腐施工的技术骨干和有经验的人员投入本工程施工,并具有水利部颁发的相关资格证书,施工负责人将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标准》组织好现场施工.2、在本工程施工时将严格按国家及水利部有关防腐行业的标准规范执行.具体依据的标准和规范如下:2.1 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2.2 SID014-84涂装通用技术标准.2.3 SL105-95水工金属结构防蚀规范.2.4 GB50221-95钢结构工程质量评定标准.2.5 GB50252-94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2.6 水工金属结构防腐涂装技术.2.7 HGJ229-91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8 SD144-85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2.9 DL5017-93 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二、材料准备注:1、各种主要材料、辅助材料、消耗材料的储备量,应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材料应有防潮和防雨水浇淋措施.2、氯化橡胶面漆具有很好的耐候性、耐水性能,长期暴晒漆膜稳定,水工建筑物的防腐,常采用此类材料.1、材料的检验控制材料使用前,应会同质检人员,对材料按下列要求核对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伪劣、过期、不合格产品.1.1 材料出厂合作证或产品质量证书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或其它质量指标的规定.1.2 根据订货合同核对品种、型号、规格、数量及有效使用期等.1.3外观检查.1.4抽查粘度等.2、其它准备2.1 为保证各种气候条件下防腐施工,同时,也要防止磨料、粉尘和漆料四处飞溅,击伤他人,污染环境,必须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将粉尘污染降至最低限度 .2.2 现场应准备好可能用上的各类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和消防用水管等同时应准备好帆布、加热器等物品、设备,以备雨季、高温等条件下施工用.2.3 施工现场应配齐安全设施及劳动保护用品.2.4 现场应有完整的技术资料、规范和记录表格,以利于施工时随时做好质量检测记录及隐蔽工程记录.3、施工技术交底3.1施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要认真学习领会甲方防腐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要求.编制作业指导书和各分部工程的技术要求,分发给每个施工人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3.2对施工中重要施工环节应作专门的交底,并对特殊工序进行培训指导,重点作好施工中的质量通病预防,如喷砂除锈的死角部位一定要到位;喷漆的层数、厚度、均匀度一定要达到技术要求标准.四、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施工方案1、表面处理为满足*********水电站钢管厂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及工人的劳保卫生要求,防止环境和空气污染,保持较清洁的施工现场,表面处理作业采用钢砂磨料施工,喷砂房安装二台大功率的轴流风机抽风,外面安装二台布袋吸尘器,下面通入洗尘池中,这样将大大减少粉尘污染,提高除锈质量.1.1除锈等级要求:1.1.1涂刷水泥浆基材表面要求除锈等级达到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标准中规定的 Sa1级,即金属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 ,并且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已基本清除,其残留物应是牢固附着的 .同时表面粗糙度达Ra40-70μ米.1.1.2高压无气喷涂环氧煤沥青工作面,除锈等级达到GB8923-88标准中规定的 Sa2 .5级,要求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同时粗糙度达到Ra60-100 μ米.1.2喷砂施工要求:1.2.1金属磨料应符合GB6484-6484的规定.为保证粗糙度达到规定要求,选择金属磨料粒径1.4-1.6米米,钢砂和钢丸重量混合比为1:3.1.2.2环境气温不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同时要求基材金属表面温度应大于露点温度 3℃以上.1.2.3喷射处理的工艺参数:压缩空气工作压力: 0.6-0.7米pa,以0.7米pa为佳.喷射角: 磨料喷射方向与工作表面法线之间夹角以15-30°为宜.喷射距离: 喷嘴离工件距离要求100-300米米.磨料粒径: 1.4-1.6米米.1.2.4喷射处理所用的压缩空气必须经过冷却装置及油水分离器处理,保证压缩空气清洁、干燥、无油.压缩空气应经下述方法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将喷嘴对着白纸吹半分钟,不见油和水的痕迹,则可认为基本符合要求.1.1.5喷砂除锈后,应用干燥无油的压缩空气吹净表面浮尘和碎屑.清理后的表面不得用手触摸.涂装前如发现钢板表面污染或返锈,应重新处理到原除锈等级.1.3喷丸作业施工的安全与防护1.3.1喷砂工应穿戴防护用具,以保护身体不受飞溅磨料的伤害.1.3.2喷砂软管应置于地上,以清除静电荷.1.3.3喷射时喷嘴不能对人,喷射人员与管理砂罐人员,在喷射开始、停止或调整出砂量时,必须有简单明了的信号,而且操作人员必须采取全身防护.1.3.4现场使用的光源应是低压防爆灯.灯应置于有机玻璃罩中,避免喷砂时磨料击坏玻璃灯泡./呼吸用空气应进行净化处理.1.4除锈质量检测、评定表面清洁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均应在良好的散射日光下或照度相当的人工照明条件下进行,执行SL 105-95标准.1.4.1表面清洁度等级的评定:将被检基体金属的表面与标准中相应的照片进行目视比较评定.1.4.2表面粗糙度等级的评定:比较样块法:将G型比较样块靠近被检表面的某一测定点进行目视比较,以基体金属表面外观最接近的样块所示的粗糙度等级作为评定结果.仪器法:用elco米eter E123-A型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定.2、刷水泥桨施工:2.1水泥桨材料要求:2.1.1水泥:应符合GB175-8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规定,标号采用国标425号.2.1.2水:水质必须清洁,不得含有泥土、油类、酸、碱,有机物等响水泥浆质量的物质,宜采用生活用软水.2.1.3助剂:为改善水泥浆的粘结强度、防锈性能、和易性及涂层密实性,需加入一定量的不同助剂.→→2.3涂刷水泥浆施工:2.3.1涂刷水泥浆施工,空气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被涂基体金属表面温度应高于露点3℃以上.2.3.2金属结构涂装前,必须进行表面预处理.在预处理前,钢材表面的焊渣、毛刺、油脂等污物应清除干净.2.3.3表面处理采用机械喷丸除锈,除锈等级达到Sa1级的要求.金属结构除锈后,应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净,或用吸尘器清除灰尘,涂装前如发现金属表面污染或返锈,应重新处理到原除锈等级.若不慎用手触及已清理好的表面,应立即用溶剂清洗钢管表面.2.3.4经除锈后的表面应尽快涂装,一般应在4 h内涂装,如在睛天和较好的大气条件下,最长也不应超过12 h.2.3.5水泥浆配比,用磅称准确称量好各组份,充分溶解、拌均,调成水泥改性添加剂溶液,然后按比例加入水泥,搅拌均匀再熟化1h,即可进行刷涂施工.2.3.6水泥浆厚度控制在1-1.2米米左右,水泥浆应充分浸润,渗透到钢管表面,配制好的水泥浆应在1 h左右涂刷完毕,24h内避免淋雨,水泥浆厚度应基本一致,环缝两侧200米米范围内不得涂刷水泥浆,涂刷不影响焊接质量的车间底漆(无机富锌底漆).2.5水泥砂浆竣工验收:2.5.1外观检查:水泥砂浆外观均匀一致,粘着牢固,不粉化,无漏涂、无流挂、堆积、裂纹、起泡、返锈、脱落等缺陷.2.5.2厚度检查:用磁性测厚仪检测,在单节钢管的两端和中间的圆周上每隔1.5米测一点,水泥砂浆厚度在1-1.2米米左右.2.5.3试件附着力≥3.0米pa,28天龄期抗压强度≥40米pa.3、压力钢管内壁喷漆施工:3.1喷漆施工程序:人工清除管壁油污、焊渣毛刺等污物目测喷丸除锈Sa2.5级/Ra60-100μ米.3.2喷漆施工工艺要求:喷漆施工,环境温度宜10-30℃,空气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被涂基体金属表面温度应高于露点3℃以上,底材温度高于60℃时,不得进行涂装.3.3表面预处理:3.3.1钢材表面涂装前,必须进行表面预处理.在预处理前,钢材表面的焊渣、毛刺、油脂等污物应清除干净.3.3.2表面处理采用机械喷丸除锈,除锈等级达到 Sa2.5级的要求.钢管除锈后,应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净,或用吸尘器清除灰尘,涂装前如发现钢管表面污染或返锈,应重新处理到原除锈等级.若不慎用手触及已清理好的表面,应立即用溶剂清洗钢管表面.3.3.3经除锈后的钢材表面应尽快涂装,一般宜在4h内涂装,晴天和较好天气条件下,最长时间也不超过12h.3.4喷涂超厚浆型环氧煤沥青3.4.1涂装作业应在清洁环境中进行,避免未干的涂层被灰尘等污染.3.4.2无气喷涂气源应洁净干燥,要求压缩空气质量必须符合[四、1、2、4条].3.4.3用长江机械厂生产的 GPQ6C高压无气喷涂机,喷嘴口径0.4-0.5米米,调节进气压力0.45米pa左右,喷出压力30米pa左右,使涂料达到最佳雾化状态.3.4.4施涂前,应根据涂料生产厂的规定进行工艺试验.试验过程中应有涂料生产厂的技术人员负责指导,试验成果应报送监理人.3.4.5涂料材料的使用应按生产厂家的说明书进行.涂装材料品种以及层数、厚度、间隔时间、调配方法等均应严格执行.3.4.6配料前应将甲、乙两组份充分搅拌均匀,经60-80目网筛过滤,最后熟化30分钟,才能进行喷涂施工.3.4.7对于边、角、焊缝、切痕等部位,在喷涂之前,应先人工涂刷一道,然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涂装,以保证凸出部位的漆膜厚度 .3.4.8喷涂距离通常为300-500米米,距离太小操作困难,容易出现流挂和皱皮的情况;距离太大会造成涂膜表面粗糙且涂料的损失增大 .另外喷枪与被涂表面应保持垂直,两端则以45℃为限.喷枪应在被涂表面上作平行移动,尽量避免作弧行移动.开始喷涂时,用湿膜测厚仪边喷边测,确定移动速度 .喷枪的移动速度以膜厚达到规定标准,又不出现流挂为宜.3.4.9在30℃以上气温施工时,为防止干喷,可加入5%左右的专用稀释剂对涂料进行稀释.3.4.10高压无气喷涂超厚浆型环氧煤沥青底漆.喷涂时,应经常使用湿膜测厚仪测定底漆湿膜厚度 ,每道控制底漆湿膜厚度 100μ米左右.3.4.11高压无气喷涂环氧煤沥青面漆.喷涂时,应经常使用湿膜测厚仪测定面漆湿膜厚度 ,每道控制底漆湿膜厚度 150左右.3.4.12根据设计规定,本工程压力钢管的内壁均采用超厚浆型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3.4.13施涂后的钢管应小心存放,保护涂层免受损伤,并防止高温、灼热及不利气候条件的有害影响.3.4.14每节钢管的环缝两侧预留200米米范围内,涂装焊接时不会对焊缝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无机富锌车间底漆40-75μ米,以免坡口生锈.待现场环缝焊好后,再对焊缝区进行二次除锈,达到规定要求,用人工涂刷或小型高压喷漆机喷涂涂料,达到规定厚度 .3.5喷漆施工安全注意事项3.5.1为保证喷涂机安全使用,最高进行压力不准超过0.6米pa.3.5.2喷涂过程中会产生静电,因此喷涂操作时,要将喷涂机接地,以防静电.3.5.3喷涂过程中,在清洗更换喷嘴或不喷时,应及时将喷枪扳机保险装置锁住. 在任何情况下,喷枪枪口不能朝向自己或他人,以免误压扳机,高压涂料喷出击伤人体.3.5.4施涂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火、通风、保护工人健康.3.6喷漆施工质量控制点3.7喷漆涂层质量检验3.7.1涂装时如发现漏涂、流挂、皱皮等缺陷应及时处理,并用湿膜测厚仪测定湿膜厚度 .每层涂装前应对上一层涂层外观进行检查.3.7.2涂层外观检查:要求漆膜表面光滑、颜色一致,无漏喷、流挂、皱皮、气泡、针孔、裂纹等缺陷;也无杂质、无离析现象.3.7.3涂层厚度检查:漆膜厚度用磁性测厚仪测定,在单节钢管的两端和中间的圆周上每隔1.5米测一点,漆膜厚度应满足两个85%,即85%的测点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规定值,达不到厚度的测点,其最小厚度值应不低于设计厚度的 85%.3.7.4涂层针孔检查:超厚浆型涂料由于膜厚、干燥相对困难,产生针孔的可能性大 ,加上喷涂次数少,针孔贯穿涂膜的概率也大 ,故须进行针孔检查.采用电火花针孔检漏仪对压力钢管全面检查,检测电压采用2500V,发现针孔,要用砂纸或砂轮机打磨补涂,固化完全后,再用电火花检漏仪检漏,直至完全合格.3.7.5涂层附着力检查:使用硬质刀具在涂层上划一条夹角为60°的刀口进行抽查,应划透涂层直达基材,用胶带粘贴划口部位,然后沿垂直方向快速撕起胶带,撕掉胶带后观察划痕处,涂层应无剥落.也可用在同一条件下喷涂的样板上进行检查.四、工程成本的控制措施本着“质量第一、进度第一”的原则,完成本合同的施工任务,对生产成本控制要合理化、经济化、“该花的钱一分不少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不多花”,为能使投入成本最小化,获取效应最大化,制定出下面措施方案 :1、在各个施工环节实施前,均要做合理的成本计划方案 ,通过严谨的论证,比较,确定方案 ,不做冤枉活,不花冤枉钱.2、在各个施工环节实施阶段,从人、材、机方面都从严控制,合理安排,不造成人力窝工、材料浪费、机械台班延误,从而造成整个工程的成本增大 .3、制定出一套“节约、增效”的奖惩办法,对施工过程中抓管理、促效率,对原材料科学的使用,不造成浪费班组和个人进行奖励,反之实行处罚.4、加强联络,获得准确信息,制定出合理的劳动力的增减计划,对原材料市场价格信息灵活掌握.五、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如我公司中标:保证能按照甲方要求进入施工现场,按甲方要求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本合同规定的各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发包方的生产进度安排随时调整生产进度 ,确保发包方的进度要求.根据招标文件,所提出的施工量和完工时间,我们作如下的总体安排:1、按甲方规定时间进入现场,进行临时建设、将设备的运抵现场安装、调试,等各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具备喷砂、防腐生产条件.3、保证完成每月的生产,且随时保证安装现场的环缝补漆工作.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质量管理机构和生产安全保证措施一、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1、质量方针、原则及目标:贯彻科学管理、精心施工、过程受控、质量一流的方针,坚持质量第一、质量一票否决、质量重奖重罚原则,确保防腐工程单元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8%以上.2、质量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为核心,建立质量责任制,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和QC活动,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本工程质量优良.2.1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2.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本项目质量管理采用项目经理领导下的质检工程师负责制,对全部工程的最终质量及各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进行全部、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控制;实行质检工程师一票否决权制度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架图二、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我公司已获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根据该标准和工程师的指令,按照《过程控制程序》中所规定的标准与要求,并针对工程特点设置工程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设置表三、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表面处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表面处理在防腐工程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表面处理的质量影响涂膜寿命的程度可达到49.5%,施工中要严格控制表面处理施工质量.1.1脱脂净化后的污染物,要即时清理,以免造成二次污染.1.2喷砂作业过程中,压缩空气的压力要保持在0.6~0.7 米pa之间,低于0.6 米pa时,要即时查找原因,确保基体表面粗糙度 .1.3喷砂作业完成后,班组按技术要求,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施工队复检,施工队复检合格后报质检工程师进行终检.1.4质检员在检验过程中要用对比照片和粗糙度仪严格检验,除锈等级要达到Sa2.5,粗糙度达到60~100μ米,未达标处,要进行处理到合格为至.1.5表面处理后新裸露出来的基体要在4小时内进行涂装,在晴天或较好的大气条件下,最长也不应超过12小时.1.6处理后的表面不得用手触摸,若发现表面被污染或返锈,要重新处理达到原要求的表面清洁度 .1.7表面粗糙度检测每平方米测量三个点,检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算出平均值,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2、涂料涂装施工质量控制措施:2.1涂装前检查底层表面是否被污染,若发现有污染的部位必须采用溶剂清洗和打磨等方法处理,处理合格后经技术人员认定,方可进行涂装施工.封闭涂料涂装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施工,这样有利于封闭漆渗入锌孔内,达到理想的封孔效果.2.2涂料的使用,必须遵照涂料使用说明书来进行施工,遵循按用量调配的原则,所调配的涂料必须在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内使用,超过时效后,不得使用.2.3底漆的厚度控制设计的范围内,施工过程中用湿膜测厚仪随时进行调整.2.4面漆与封闭漆之间的涂装间隔时间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执行,若超过最长间隔时间则要对封闭漆表面进行打毛处理,然后涂装面漆.2.5质检员在每层涂装时应对上一涂层进行外观检查,出现的流挂、漏涂、皱纹等涂层缺隙时,要及时汇报项目工程师,项目工程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方案 ,及时处理.2.5面漆厚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涂层总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面漆涂装完成实干后,用涂层测厚仪测量涂层总厚度 ,每10米²应不少于3个测点,未达标的部位及时进行补涂施工.2.6涂膜固化干燥后质检员应进行干膜厚度的测定,85%以上测点的厚度应达到设计厚度 ,没有达到设计厚度的测点,其最低厚度不应低于设计厚度的 85%.2.7干燥后的涂膜采用附着力仪在涂层上划二条夹角为60°的切割线,应划透涂层至基底,用胶带粘牢划口部分,然后沿垂直方向快速撕起胶带,涂层应无剥落.3、水泥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3.1水泥浆调配需专人负责,其他施工人员不得在施工过程中添加任何材料.3.2水泥浆配比严格执行实验配方,准确计量,调配好的水泥浆必须在2小时内用完.3.3班组质检在水泥浆涂刷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看是否有漏涂、流挂、不均匀现象,发现后要及时纠正.3.4水泥浆涂刷,总厚度达到1-1.2米米,涂刷完成后,班组要对涂装面进行检查,质量达到要求时,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4、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4.1工程所用的材料如涂料、水泥、添加剂等必须三证齐全,并在工地现场做涂装实验,实验结果达标后,将实验报告和原材料三证上报监理工程师,同意使用后,方可投入本工程施工中.4.2涂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必须同时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4.3材料使用按照先入库先使用原则,已过保质期的产品不得使用.4.4同一涂层的底漆和面漆必须选用同一厂家的产品,保证两种产品之间的配套性.5、其他质量控制措施:5.1施工期间,要将临近处的成品、半成品进行保护,以免损坏其它部件涂层,造成二次处理和返工,施工管理部要在施工前做详细的检查和布置.5.2损伤部位的修复施工要严格执行水工钢结构防腐蚀规范要求,质检员对该部位的涂层检验应严格按照涂层检验程序和标准进行.5.3涂层施工完成,在未固化和干燥前若遇到雨天,要及时对部件进行严密保护.5.4水泥浆施工完成,在未完全凝固前若遇到雨天,要及时对水泥浆涂层进行严密保护.四、质量检查程序:质量检查程序框架图填写《工程开工申请单》附:1. 施工组织设计2. 工作程序3. 机械设备和技术人员配备情况4. 材料到场情况5. 各项材料试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审查结果同意开工按图纸、规范、合同及施工方案要求施工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项目经理部(质检部)终检检查结果返工合格:填报每道工序《工程质量报检单申请单》监理工程师检查与检验签发合格证书单项工程完成填写《中间交工证书》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检查结果返工合格: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中间交工证书》五、质量保证的行政管理措施:1.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本工程的质量.2.实施各种确保工程质量的制度 ,制度包括:2.1工程质量的“三检制”,即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质检工程师终检.2.2工程质量的“一票否决制”,即项目部所有的施工方案、方法等都必须使施工质量满足要求.2.3岗位责任制,要求“谁负责施工谁就负责工程质量”,以优良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优质的施工质量.2.4质量奖惩责任制,实行施工质量与工资利润分配挂钩,并重奖重罚,逐月兑现.施工质量奖数额占月工资的 15%~20%,并建立质量奖惩基金.3、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强化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体现“严、密、精”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QC质量小组活动.六、质量保证的资源配备:1.按本投标书承诺配齐有关施工机械设备和检测试验仪器.2.组建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队伍,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七、质量保证的管理措施:1. 工程工艺控制:1.1试验对工程质量影响重大 ,进行实验时,应在工程师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提交试验成果并报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1.2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指导书),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1.3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2. 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对进场的原材料如:钢砂、、涂料等都必须按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规定严格控制和检验,并在使用前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未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不得投入使用.3. 工程管理质量保证:3.1在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质量安全部由专职工程师组成质检组负责质量管理工作.3.2施工作业队设专职质检员,施工班组设检验员.3.3项目部质检组每周组织一次质量检查,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召开一次工程质量总结分析例会.3.4项目经理部每季度组织一次本单位的质量大检查,作业人员每天进行施工中间检查及竣工质量检查并评出质量等级.3.5质检组坚持“三检制”,自检合格后,专职质检员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然后由质检工程师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3.6发现违反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施工,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成品和设备时,各级质检人员均有权制止,必须时可以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3.7质安部每月向项目部及总公司报当月工程质量情况汇总表,进行质量分析,收集整理各种工程质量资料.4. 施工操作的质量保证:4.1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有相应的工种岗位的实践经验.对一些专业技术工种,必须要作到持证上岗.4.2施工操作中,以要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要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4.3要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促进操作者提高自身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做到操作任务明确,质量责任清楚.同时施工操作者还必须做到“原材料把关制”,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做好施工工程的成品保护.4.4在整个施工操作过程中,要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施工质量.5、人员素质的质量保证: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人、机、料、法、环”这五要素,人是决定的要素.施工管理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和各专业技工等人员。
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报废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报废标准(SL 226-1998)1总则2基本规定3闸门及埋件报废4启闭机报废5阀门报废6升船机报废7压力钢管报废8申请报废与判废报告1总则1.0.1 为了使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报废有统一可遵循的准则,使报废更新工作规范化,保证金属结构安全运行,避免造成经济损失,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金属结构。
小型工程可参照执行。
水工金属结构(简称设备),包括闸门(含拦污栅)、启闭机、阀门、升船机、压力钢管等。
1.0.3 水工金属结构报废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1.0.4 引用标准SL74-95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41-93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GB6067-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5972-86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SL72-94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GB50201-94 《防洪标准》DL/T5019-94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101-94 《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SD144-85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2基本规定2.0.1 水工金属结构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且经过改造仍不能满足要求,应报废。
1在规定的各种工况下不能安全运行;2对操作、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有威胁。
2.0.2 水工金属结构技术性能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经改造仍不能有效改善,应报废。
1技术落后,耗能高,效率低,运行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不便实现技术改造;2由于设计、制造、安装等原因造成设备本身有严重缺陷。
2.0.3 因工程运行条件改变,不再适用且无法改造的设备,应报废。
2.0.4 超过规定折旧年限,经检测不能满足安全运行条件的设备,应报废(金属结构折旧年限见附录A)。
2.0.5 遭遇意外事故破坏而不能修复的设备,应报废。
2.0.6 若设备经大修、技术改造,其性能可满足运行要求,但不如更新经济,应报废。
压力管道计算表格
-0.15399601 -204.823963
-0.25 -332.515053
0.25 332.5150528
0.153996008 204.8239633
-0.0443276 -58.9583756
0.182
ZR3
计算断面θ
0 67 9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K3
K4
MR
管内壁
0.11120661 -0.068309886 389.5485394 77843.12866
两端固结 c、强度校核
允许应力
σθ1 σx1 σx1
M σ 111375
61533.225 -6707.539 -1245.550
443.389 65870.848 满足条件
σx -7953.09
2、支承环旁膜 应力区边缘断 面(θ=180度, 剪应力τxθ=0)
a、环向应力
b、轴应力
两端固结 c、强度校核
-0.1440604 0.125626419 -499.2984 -99774.343
-1.443E-16 0.25
35.9116257 7176.187348
σθ4(kPa)
90
1.4433E-16 -0.25 -35.9116257 -7176.18735
113
0.14406037 -0.125626419 499.2983999 99774.34298
67
17657.4177 -5734.270 21116.79 17657.42
90
14051.8912 -6707.539 18349.40 14051.89
90
32829.8941 -6707.539 36646.98 32829.89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 水利工程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 水利工程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P SL281—2003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steel penstocks of hydroelectric stationsSL281—2003 主编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施行日期:2003 年 7 月 1 日 2003-03-13 发布 2003-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SL281—2003 的通知水国科200397 号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经审查,批准《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编号为SL281—2003,代替原 SD144—85。
本标准自 2003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三年三月十三日前言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大量兴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水利电力部 1985 年发布试行的《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D144—85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水电站建设需要。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规局技19977 号”文对 SD144—85 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共 10 章,6 个附录。
内容包括钢管的布置、材料、水力计算、结构分析、构造要求、水压试验、安全监测和运行检查等。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取消了压力钢管管径与水头适应范围的规定;增加了钢衬钢筋混凝土管设计和抽水蓄能电站水力计算等方面的内容;适当修改与补充了坝内埋管、地下埋管、钢材、构造要求、水压试验、安全监测和运行检查、防腐蚀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鹏飞陈美娟王既民陈际唐杨清朗王永权杨逢尧吴小宁石运深田连治董国威刘启钊河海大学王官振国家电力公司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目次1 总则2主要术语与符号 2.1 主要术语及其定义 2.2 主要符号3 布置 3.1 一般规定 3.2 明管 3.3 地下埋管 3.4 坝内埋管 3.5 钢衬钢筋混凝土管4 材料 4.1 钢材 4.2 防腐蚀、止水、垫层、钢筋和混凝土材料5 水力计算6 结构分析 6.1 一般规定6.2 明管 6.3 地下埋管 6.4 坝内埋管 6.5 钢衬钢筋混凝土管7 岔管7.1 布置7.2 荷载和允许应力 7.3 结构设计8 构造要求 8.1 一般规定 8.2 明管 8.3 地下埋管 8.4 坝内埋管 8.5 钢衬钢筋混凝土管9 水压试验10 安全监测与运行检查10.1 安全监测 10.2 运行检查附录 A 明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 B 地下埋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 C 坝内埋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 D 钢衬钢筋混凝土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E 岔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F 钢管防腐蚀措施本规范用词说明条文说明 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规范水电站压力钢管的设计,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特制定本规范。
压力管道计算表格
5.3支承环抗外 压稳定分析
p1
3928.06
p2
396.993847
95942.907 -73137.234 20582.222 26299.564 120019.020 -49061.122
最大应力
是否满足 满足条件
是否满足 满足条件
-66749.2316 135391.1424 5583.990178 41297.79514 -88509.3571 113631.0169 171859.6046
材质
<16
计算结果
16Mn
345
管径
15MnT
5.006
利用材料屈 服强度
二、管壁厚度 计算
a、按内水压力 初步计算
参
钢管内径 跨中总水头 钢材屈服强度 钢材材质
m
m
5
45
工程计算取值 0.015
b1、稳定要求管壁厚度
kpa
99000
Q235
工程采用壁厚
18
40
mm
数 强度 折算系数 0.44
不满足
支承环截面积 有效截面积 截面惯性矩
β
B1
0.022248 0.03541538 1.00E-03
单支面积
0.028215 双支面积
b、环向应力
水压力σθ2 23440.8927
kPa
0.619053078 0.889
截面惯性矩
0.03541538
计算见截面 几何性质计
算软件
支承环TR的σθ3
计算断面θ
σθ2
σx1
7102.908686 -6707.539
钢管内壁应力 66914.5847 钢管外壁应力 92335.95833 最大应力值
压力管道计算
-0.1440604 0.125626419 -499.2984 -99774.343
-1.443E-16 0.25
35.9116257 7176.187348
σθ4(kPa)
90
1.4433E-16 -0.25 -35.9116257 -7176.18735
113
0.14406037 -0.125626419 499.2983999 99774.34298
K1
0
-0.2387324
67
-0.2645964
90
-0.25
90
0.25
113
0.26459637
180
0.23873241
支承环M的σθ4
ZR1
0.2
K2 0.318 0.124 0.000 0.000 -0.124 -0.318
ZR2
K1+B1*K2
TR
0.044327599 58.95837564
材质
<16
计算结果
16Mn
345
管径
15MnT
5.006
利用材料屈 服强度
二、管壁厚度 计算
a、按内水压力 初步计算
参
钢管内径 跨中总水头 钢材屈服强度 钢材材质
m
m
5
45
工程计算取值 0.015
b1、稳定要求管壁厚度
kpa
99000
Q235
工程采用壁厚
18
40
mm
数 强度 折算系数 0.44
不满足
δ/r
26.75247147
0.007174173
三、钢管受力 分析
参数输入区
数 加劲环间距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编写说明SD14485
前言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布置第三章材料第四章水力计算第五章结构分析第六章岔管(包括附录(四)的说明)第七章构造要求第八章水压试验第九章原型观测和检查维修附录(一) 明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二) 地下埋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三) 坝内埋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五) 钢管防腐蚀措施主要参考资料打印刷新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SD144—85编写说明前言受水利电力部规划设计院的委托,《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由水电部昆明勘测设计院任主编单位,原水电部安康设计院(现并入水电部西北勘测设计院和北京勘测设计院)和水电部华东勘测设计院任副主编单位,参加协编的单位有:华东水利学院、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三河闸管理处、水电部第十四工程局安装处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等。
在各兄弟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于1985年3月完成了该规范的报批稿。
规范编写工作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1980年10月编写单位在昆明召开了协调分工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研究了规范编写的原则、指导思想、编写提纲,并明确各单位的分工计划等。
具体分工如下:编写内容单位主要编写人员通用部分、明管、地下埋管水电部昆明勘测设计院诸葛睿鉴、金章瑄、及汇编全文黄伟、冯元凯、严云祥坝内埋管水电部西北勘测设计院袁培义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潘玉华、邱彬如三梁岔、球岔从汇编水电部华东勘测设汁院巫必灵、曾阜南、吕谷生、刘蕴琪岔管部分月牙岔、无梁岔浙江大学力学系洪嘉智、钟秉章贴边岔及明管振动同济大学数学力学系徐次达、张相庭、方平强度理论及抗外华东水利学院河川系刘启钊、刘焕兴压稳定分析清华大学水利系谷兆琪、彭天玫水力计算和地下埋管结构分析构造要求水电部第十四工程局安装处张树森防腐蚀措施江苏省三河闸管理处王宁强伸缩节结构分析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刘奕光建国以来,我国尚无《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一般都是沿用苏联规范。
因此,在编制过程中,本规范编写小组收集和总结了三十多年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施工、安装、科研和运行等方面的建设经验,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规范和资料,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1982年12月编写成第一稿。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一、总则1.1 本规范适用于水电站计划建设中运行压力大于或等于0.3Mpa(g)(3Kgf/cm2(g))的干净清洁水钢管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等活动;1.2 本规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以及水电站管理方针、质量负责程度等,综合河北水电站建设和安全运行的特殊环境,制定本规范。
1.3 本规范所附附录仅为本规范的补充性内容,与本规范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二、设计原则2.1 各设计单位要求合理,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2.2 尽量选用和采纳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2.3 避免过大和过小的结构或电气参数,确保安全、可靠、经济运行;2.4 水电站钢管结构、设计单位要求应在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遵循安全经济原则合理选取;2.6 水力学设计应符合水电站设计施工专业技术标准;2.7 结构设计应符合承压设备设计规范要求,满足水电站有效应用、运行可靠性及抗风、抗地震及环境应力限值要求;2.8 燃料设计应符合燃烧设备设计和节能设计要求;2.9 热力设计应符合有关法规,满足有效的操作和维护,确保水电站的运行可靠和节能的要求。
三、施工要求3.1 根据施工文件,按规范精心制作钢管模板,实施严格的施工和质量控制;3.2 水电站钢管的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应重视焊接质量,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3.3 水电站钢管弯曲,焊缝,涂层等应按设计文件和标准执行;3.4 配件安装,涂层,电荷平衡检查等应严格按照施工文件、标准和规范执行;3.5 水电站钢管内无腐蚀物质及杂物,检查及清洗工作应严格执行施工文件和有关规范的要求;3.6 水电站钢管的涂层应按照行业标准的规定进行;3.7 水电站钢管需要不定期检查,以保证安全,及时发现腐蚀缺陷,根据腐蚀位置和程度进行维护和修断。
四、管理要求4.1 水电站钢管的构建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4.2 建设安装完成后,应对管道工程重新进行检查,以确保管道的正常使用;4.3 水电站钢管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管道检查,及时发现腐蚀缺陷;4.4 对腐蚀缺陷的管道应重新审计设计,重新施工,更换缺陷部分,恢复腐蚀缺陷处的力学性能;4.5 管道安装前,应检查钢管、附件是否有腐蚀痕迹;4.6 水电站钢管的使用、检修和更换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4.8 水电站应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体系,按照设计要求对管道进行维护保养,按时做好安全检查,定期更换阀门;4.9 对水电站钢管进行照相示范,及时归档维护记录;4.10 将更换的管件及附件归还厂家,由厂家去保留以备复证。
水电站中明管按分项系数设计时系数取值建议
水电站中明管按分项系数设计时系数取值建议
袁子厚;陈明祥;汪碧飞
【期刊名称】《水力发电》
【年(卷),期】2008(034)008
【摘要】考虑到管内水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最大值分布为极值Ⅱ型分布,应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确定了设计表达式中的分项系数,并对给出的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了可靠度分析,建议修订规范时结构系数取1.6,与SD144-8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采用的容许应力相比,分项系数设计法的效果较好.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袁子厚;陈明祥;汪碧飞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学院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重庆交通大学(桥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74;武汉大学土建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土建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土建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732.2
【相关文献】
1.注意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和活荷载折减系数的正确取值 [J], 吴勇明;曾胜
2.热轧钢筋强度取值和分项系数的校准 [J], 王紫轩;杨秀云;邸小坛
3.背管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结构系数的取值研究 [J], 侯建国;傅少君;安旭文;何英明;刘晓华
4.土坡稳定分析中\r考虑参数变异水平的分项系数取值 [J], 李昂;罗强;张文生;蒋
良潍;张良
5.国内外现行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分项系数的取值方案研究 [J], 李佳男;赖国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布置第三章材料第四章水力计算第五章结构分析第六章岔管第七章构造要求第八章水压试验第九章原型观测和检查维修附录(一) 明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二) 地下埋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三) 坝内埋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四) 岔管结构分析方法附录(五) 钢管防腐蚀措施附录(六) 规范用词说明参考附录(七)打印刷新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SD144—8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SD144—8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85)水电水规字第32号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设计规范的要求,我部委托部昆明勘测设计院会同有关设计、科研和高等院校等十一个单位编制了《SD144—8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并吸收了有关科研成果。
现颁发《SD144—8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
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实施。
各单位在试行中,如有意见,请随时告知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和昆明勘测设计院。
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九日本规范主要编写人员编写内容单位主要编写人员水电部昆明勘测设计院诸葛睿鉴、金章瑄、黄伟通用部分、明管、地下埋管及汇编全文坝内埋管水电部西北勘测设计院袁培义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潘玉华、邱彬如三梁岔、球岔及汇编岔管部水电部华东勘测设计院巫必灵、吕谷生分月牙岔及无梁岔浙江大学力学系洪嘉智、钟秉章贴边岔及明管振动同济大学数学力学系徐次达强度理论和埋管抗外华东水利学院河川系刘启钊压稳定分析水力计算及地下埋管清华大学水利系谷兆琪结构分析构造要求水电部第十四工程局安装处张树森防腐蚀措施江苏省三河闸管理处王宁强伸缩节结构分析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刘奕光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一、水电站1、2、3级压力钢管(引水发电钢管)的设计。
4、5级压力钢管设计可参照使用。
钢管级别划分应按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SDJ12—78试行)执行。
二、参数不大于表1.0.1的压力钢管。
参数超过表1.0.1的钢管,可参照使用,并作必要的补充研究。
第1.0.2条水电站压力钢管的结构型式可分为(见图1.0.2):明管:暴露在空气中;地下埋管:埋入岩体中,钢管与岩壁之间填筑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坝内埋管:埋设在坝体混凝土中;其他:坝后背管、回填管(在地面挖沟,安装钢管后回填土)等。
本规范仅对明管、地下埋管及混凝土重力坝坝内埋管作出规定,其他型式可参照有关条文执行。
图1.0.2压力钢管的型式(一)(a)明管;(b)地下埋管;(c)回填管图1.0.2压力钢管的型式(二)(d)坝后背管;(e)坝内埋管第1.0.3条当工程设计单位认为不能遵守本规范的规定性条文时,必须作出论证。
重大事项须经该工程审批机关同意。
第1.0.4条已颁发的、与压力钢管有关的规范、标准,凡与本规范有矛盾者,以本规范为准。
第二章布置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钢管线路应符合总体布置要求,并考虑地形、地质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一般线路宜短而直,使水流平顺,水头损失小,施工及运行安全、方便。
第2.1.2条钢管根数应根据机组台数、管线长短、机组安装的分期、加工制作和安装水平、运输条件、地形和地质条件、电站运行方式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第2.1.3条管径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可根据布置和内压变化情况分段定出几种管径。
但变径次数不宜过多。
第2.1.4条钢管顶部至少应在最低压力线以下2m。
第2.1.5条明钢管、坝内钢管以及水轮机前不设进水阀的地下埋管,在管道首端须设快速闸阀和必要的检修设施。
地下埋管,若自取水口至钢管道前的引水道较长,或钢管内压较大,而埋深不大,应在首端设事故闸阀。
钢管宜设过流保护装置。
第2.1.6条钢管首端的快速闸阀或事故闸阀必须有远方(中央控制室)和就地操作装置,操作装置必须有可靠电源。
第2.1.7条紧靠快速闸阀和事故闸阀下游必须设置通气孔(井)或通气阀,充水阀出水水流不得封堵通气孔口。
通气孔上端宜在启闭室之外,高于校核洪水位。
第2.1.8条钢管转弯半径不宜小于3倍管径。
位置相近的平面转弯和立面转弯宜合并成立体转弯;位置相近的弯管和渐缩管宜合并成渐缩弯管。
第2.1.9条在钢管最低点宜设排水设施。
第二节明管第2.2.1条明管线路应避开可能产生滑坡或崩坍的地段。
个别管段若不能避开山洪、坠石等影响时,可作成洞内明管、地下埋管或外包混凝土的回填管。
第2.2.2条为避免在钢管发生意外事故时危及电站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应考虑设置事故排水和防冲设施。
第2.2.3条明管底部至少应高出地表0.6m。
第2.2.4条明管宜做成分段式。
转弯处设有镇墩,其间钢管用支墩支承。
两镇墩间设有伸缩节。
伸缩节宜设在镇墩下游。
若直线管段过长(约大于150m),可在其间加设镇墩。
若管道纵坡较缓,也可不加镇墩,而将伸缩节置于该段中部。
钢管穿过主厂房上游墙处,宜设柔性垫层圈。
第2.2.5条支座间距应通过钢管应力分析,并考虑安装条件,支座型式、地基条件等因素确定。
在两相邻镇墩之间,宜按等距布置。
设有伸缩节的一跨,间距宜缩短。
支座型式可根据管径D确定:D≤1m钢管无支承环,鞍型支座;D≤2m钢管有支承环,鞍型支座;D=1~3m钢管有支承环,滑动支座;D>2m滚动支座;D>2m摇摆支座。
若地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陷,应采取相应结构措施。
第2.2.6条镇、支墩的间距,在地震区宜缩短。
第2.2.7条管道两侧应布置排水沟,并应在钢管下的地面上设置横向排水沟。
应沿管线设置交通道。
第三节地下埋管第2.3.1条地下埋管线路宜选择在地形、地质条件优越的地区,应避开山岩压力、地下水压力和涌水量很大的地段。
管线宜深埋,覆盖岩层厚度要求可按附录(二)、二计算。
第2.3.2条地下埋管宜用单管多机供水方式。
若管道较短引用流量较大、机组台数较多、分期时间间隔较长或工程地质条件不宜开挖大断面洞井,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两根或更多的管道,相邻两管间距除考虑开挖爆破影响外,还应进行岩体强度验算。
第2.3.3条洞井型式(平洞、斜井、竖井)及坡度,应根据布置要求、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选用。
第2.3.4条在地下水压较高的地区宜设置排水措施。
排水措施可采用排水洞、排水孔、排水管系统,并结合灌浆帷幕等。
排水措施必须可靠,宜能检修。
应布置长期观测井或测压计,监视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第四节坝内埋管第2.4.1条压力钢管的平面位置宜位于坝段中央,其直径不宜大于坝段宽度的1/3。
布置管线时应考虑钢管对坝体稳定和应力的影响及施工的干扰。
第2.4.2条通气孔布置应防止管口溢水影响坝后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2.4.3条钢管进口处应设充水阀或旁通管充水,充水阀和旁通管面积宜小于通气孔面积的1/5。
第三章材料第一节钢材第3.1.1条钢管所用钢材的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碳素钢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GB700—79)、《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1591—79)、《碳素钢铸件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9—67)的要求,钢板必须符合《普通碳素钢及低合金钢热轧厚钢板技术条件》(GB3274—82)的要求。
第3.1.2条钢管主要受力构件,包括:管壁、支承环、岔管加强构件等应使用镇静钢。
钢种宜用A3、16Mn和经正火的15MnV和15MnTi。
如需使用其他钢种,需先研究其性能确定相应的焊接方式、热处理办法等工艺措施。
明管支座滚轮可采用A3、A4、A5、16Mn或35、45优质钢,ZG35、ZG45、ZG55Ⅰ、Ⅱ级铸件。
支座支承板可采用A3F或16Mn钢板。
支座垫板可采用上列钢板或铸件。
所有钢材须用平炉、电炉或纯氧顶吹转炉冶炼。
第3.1.3条主要受力构件钢材的保证条件,除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磷和硫含量等指标外,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须经冷弯的构件:冷弯试验。
须经焊接的构件:保证可焊性,包括,适宜的焊条,焊前、焊后热处理方式等。
焊后强度应不低于母材。
冲击值不得小于表3.1.3数值(kg·m/cm2)(横试件)。
表3.1.3室温0℃应变时效后633对沿钢板厚度方向受拉力的构件,每张钢板都应严格检验。
第3.1.4条设计中,钢材弹性模量E可采用2.1×106kg/cm2,波桑比可采用0.3,线膨胀系数可采用1.2×10-5/℃。
第3.1.5条钢管结构所用的焊条、焊丝和焊剂应与母材相适应。
常用焊接材料见《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J201—80、DLJ201—80)。
第二节防腐蚀、止水、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材料第3.2.1条应根据应用条件、腐蚀介质、结构尺寸及防腐蚀要求,合理地选用有效的防腐蚀材料,详见附录(五)。
第3.2.2条伸缩节常用止水材料为:油浸麻、橡皮、石棉等。
法兰及人孔常用止水材料:橡皮、夹布型止水橡皮、石棉、铅等。
第3.2.3条镇墩、支墩及回填混凝土所用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材料,其质量要求应符合水利电力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规范》(SDJ20—78试行)及《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试行)。
第四章水力计算第4.0.1条水力计算应包括:水头损失和水锤计算。
其成果应包括:(1)正常工作情况最高压力线;(2)特殊工作情况最高压力线;(3)最低压力线。
水锤计算是调节保证计算的一部分,应与机组转速变化计算配合进行。
第4.0.2条水锤计算,应根据本电站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确定计算工况。
钢管末端压力升高的采用值不应小于正常蓄水位钢管静水压力的10%。
水锤压力初步计算可按下列工况进行。
一、正常工作情况最高压力计算(一)钢管水锤:相应于水库正常蓄水位,由本钢管供水的全部机组突然丢弃全部负荷。
(二)调压室或压力前池最高涌浪:相应于水库正常蓄水位,经由本调压室或压力前池供水的全部机组突然丢弃全部负荷。
钢管水锤与调压室或压力前池涌浪如有重迭可能者应考虑其相遇效应。
(三)如研究电站运行情况后,认为不可能同时丢弃全部负荷,可以按丢弃部分负荷计算。
二、特殊工作情况最高压力计算情况同上,但水库水位为最高发电水位。
三、最低压力计算(一)钢管水锤:相应于水库死水位,由本钢管供水的全部机组除一台外都在满发,未带负荷的一台机组由空转增荷至满发。
(二)如系统有特殊运行要求,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增荷幅度。
第五章结构分析第一节一般规定第5.1.1条允许应力:按弹性工作状态计算所得应力不应大于表5.1.1数值。
表5.1.1应力区域膜应力区局部应力区荷载组合基本特殊基本特殊产生应力的内力轴力轴力轴力和弯矩轴力轴力和弯矩允许应力明钢管0.550.70.670.850.8 1.0地下埋管0.670.9坝内埋管0.670.80.9注:①若屈强比大于0.67,应以计算允许应力(相当于基本荷载组合,膜应力区允许应力对抗拉强度的安全系数不低于2.71—明管;2.23—地下埋管和坝内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