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新教材】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课件

合集下载

2019年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A版练习:2.3.3-2.3.4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含解析

2019年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A版练习:2.3.3-2.3.4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含解析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选题明细表】1.已知两个平面垂直,下列说法:①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无数条直线③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④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其中正确说法个数是( C )(A)3 (B)2 (C)1 (D)0解析:如图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对于①AD1⊂平面AA1D1D,BD⊂平面ABCD,AD1与BD是异面直线,成角60°,①错误;②正确.对于③,AD1⊂平面AA1D1D,AD1不垂直于平面ABCD;对于④,如果这点为交线上的点,可得到与交线垂直的直线与两平面都不垂直,④错误.故选C.2.(2018·陕西西安一中月考)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平面ABD⊥平面BCD,且DA⊥平面ABC,则△ABC是( A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过点A作AH⊥BD于点H,由平面ABD⊥平面BCD,得AH⊥平面BCD,则AH⊥BC.又DA⊥平面ABC,所以BC⊥AD,所以BC⊥平面ABD,所以BC ⊥AB,即△ABC为直角三角形.故选A.3.如果直线l,m与平面α,β,γ之间满足:l=β∩γ,l∥α,m⊂α和m⊥γ,那么( A )(A)α⊥γ且l⊥m (B)α⊥γ且m∥β(C)m∥β且l⊥m (D)α∥β且α⊥γ解析:由m⊂α,m⊥γ得α⊥γ,由l=β∩γ,得l⊂γ,所以m⊥l.故选A.4.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A)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B)若m,n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与n平行(C)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D)若m,n不平行,则m与n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解析:若α,β垂直于同一个平面γ,则α,β可以都过γ的同一条垂线,即α,β可以相交,故A错;若m,n平行于同一个平面,则m与n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还可能异面,故B错;若α,β不平行,则α,β相交,设α∩β=l,在α内存在直线a,使a∥l,则a∥β,故C错;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若m与n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m∥n,故D正确.5.(2018·沈阳检测)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D.沿BD将△ABD 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连接AC,则在四面体ABCD的四个面所在平面中,互相垂直的平面的对数为( C )(A)1 (B)2 (C)3 (D)4解析:因为平面ABD⊥平面BCD,又AB⊥BD,所以AB⊥平面BCD,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BCD.同理,平面ACD⊥平面ABD.故四面体ABCD中互相垂直的平面有3对.故选C.6.(2018·河北邢台调研)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是一条直线,给出四个命题:①若l⊥α,α⊥β,则l⊂β;②若l∥α,α∥β,则l⊂β;③若l⊥α,α∥β,则l⊥β;④若l∥α,α⊥β,则l⊥β.则正确命题的个数为.解析:①错,可能有l∥β;②错,可能有l∥β;③正确;④错,也可能有l∥β,或l⊂β或l与β相交.答案:17.如图所示,三棱锥P ABC的底面在平面α上,且AC⊥PC,平面PAC⊥平面PBC,P,A,B是定点,则动点C运动形成的图形是.解析:因为平面PAC⊥平面PBC,AC⊥PC,AC⊂平面PAC,平面PAC∩平面PBC=PC.所以AC⊥平面PBC.又BC⊂平面PBC,所以AC⊥BC,所以∠ACB=90°.所以动点C运动形成的图形是以AB为直径的圆(除去A,B两点).答案:以AB为直径的圆(除去A,B两点)8.(2018·江苏启东中学月考)如图,在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已知平面AA1C1C⊥平面ABCD,且AB=BC=CA=,AD=CD=1.(1)求证:BD⊥AA1;(2)若E为棱BC的中点,求证:AE∥平面DCC1D1.证明:(1)在四边形ABCD中,因为AB=BC,AD=DC,所以BD⊥AC,又平面AA1C1C⊥平面ABCD,且平面AA1C1C∩平面ABCD=AC,BD⊂平面ABCD,所以BD⊥平面AA1C1C,又因为AA1⊂平面AA1C1C,所以BD⊥AA1.(2)在三角形ABC中,因为AB=AC,且E为棱BC的中点,所以AE⊥BC, 又因为在四边形ABCD中,AB=BC=CA=,AD=CD=1.所以∠ACB=60°,∠ACD=30°,所以DC⊥BC,所以AE∥CD.因为CD⊂平面DCC1D1,AE⊄平面DCC1D1,故得AE∥平面DCC1D1.9.(2018·甘肃嘉峪关期末)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上的高AD为折痕,把△ABD和△ACD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后,某学生得出下列四个结论:①BD⊥AC;②△BAC是等边三角形;③三棱锥D ABC 是正三棱锥;④平面ADC⊥平面ABC.其中正确的是( B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设等腰直角△ABC的腰长为a,则斜边BC=a,①因为D为BC的中点,所以AD⊥BC,又平面ABD⊥平面ACD,平面ABD∩平面ACD=AD,BD⊥AD,BD⊂平面ABD, 所以BD⊥平面ADC,又AC⊂平面ADC,所以BD⊥AC,故①正确;②由A知,BD⊥平面ADC,CD⊂平面ADC,所以BD⊥CD,又BD=CD=a,所以由勾股定理得BC=·a=a,又AB=AC=a,所以△ABC是等边三角形,故②正确;③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DA=DB=DC,所以三棱锥D ABC是正三棱锥,故③正确.④因为△AD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取斜边AC的中点F,则DF⊥AC,又△ABC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F,则BF⊥AC,所以∠BFD为平面ADC与平面ABC的二面角的平面角,由BD⊥平面ADC可知,∠BDF为直角,∠BFD不是直角,故平面ADC与平面ABC不垂直,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故选B.10.(2018·宿州市高二期中)设m,n为空间的两条直线,α,β为空间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α,m∥β,则α∥β;②若m⊥α,m⊥β,则α∥β;③若m∥α,n∥α,则m∥n;④若m⊥α,n⊥α,则m∥n.上述命题中,其中假命题的序号是.解析:①若m∥α,m∥β,则α与β相交或平行都可能,故①不正确;②若m⊥α,m⊥β,则α∥β,故②正确;③若m∥α,n∥α,则m与n相交、平行或异面,故③不正确;④若m⊥α,n⊥α,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m∥n,故④正确.答案:①③11.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 ∠BAD=,AB=BC=AD=a,E是AD的中点,O是AC与BE的交点.将△ABE沿BE折起到图2中△A1BE 的位置,得到四棱锥A1BCDE.(1)证明:CD⊥平面A1OC;(2)当平面A1BE⊥平面BCDE时,四棱锥A1BCDE的体积为36,求a 的值.(1)证明:在题图1中,因为AB=BC=AD=a,E是AD的中点,∠BAD=,AD∥BC,所以BE⊥AC,BE∥CD,即在题图2中,BE⊥A1O,BE⊥OC,且OA1∩OC=O,从而BE⊥平面A1OC,又CD∥BE,所以CD⊥平面A1OC.(2)解:由已知,平面A1BE⊥平面BCDE,且平面A1BE∩平面BCDE=BE,又由(1)知A1O⊥BE,所以A1O⊥平面BCDE,即A1O是四棱锥A1BCDE的高.由题图1知,A1O=AB=a,平行四边形BCDE的面积S=BC·AB=a2.从而四棱锥A1BCDE的体积为V=×S×A1O=×a2×a=a3,由a3=36得a=6.1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是∠DAB=60°且边长为a的菱形,侧面PAD为等边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1)求证:AD⊥PB;(2)若E为BC的中点,能否在棱PC上找到一点F,使平面DEF⊥平面ABCD?并证明你的结论.(1)证明:设G为AD的中点,连接PG,BG.因为△PAD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G⊥AD.在菱形ABCD中,∠DAB=60°,G为AD的中点,所以BG⊥AD.又BG∩PG=G,所以AD⊥平面PGB.因为PB⊂平面PGB,所以AD⊥PB.(2)解:当F为PC的中点时,满足平面DEF⊥平面ABCD. 证明:取PC的中点F,连接DE,EF,DF.则EF∥PB,所以可得EF∥平面PGB.在菱形ABCD中,GB∥DE,所以可得DE∥平面PGB.而EF⊂平面DEF,DE⊂平面DEF,EF∩DE=E,所以平面DEF∥平面PGB.由(1)得PG⊥平面ABCD,而PG⊂平面PGB,所以平面PGB⊥平面ABCD,所以平面DEF⊥平面ABCD.。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8.6.2直线与平面垂直 课时练习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8.6.2直线与平面垂直 课时练习

8.6.2 直线与平面垂直一、选择题1.直线l⊥平面α,直线m⊂α,则l与m不可能( )A.平行B.相交C.异面 D.垂直解析:若l∥m,则l⊄α,∵m⊂α,∴l∥α,这与已知l⊥α矛盾,所以直线l与m 不可能平行.答案:A2.直线a⊥平面α,b∥α,则a与b的关系为( )A.a⊥b,且a与b相交B.a⊥b,且a与b不相交C.a⊥bD.a与b不一定垂直解析:∵b∥α,∴b平行于α内的某一条直线,设为b′,∵a⊥α,且b′⊂α,∴a⊥b′,∴a⊥b,但a与b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答案:C3.ABCD-A1B1C1D1为正方体,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BD∥平面CB1D1 B.AC1⊥BDC.AC1⊥平面CB1D1 D.AC1⊥BD1解析:正方体中BD∥B1D1,可知选项A正确;由BD⊥AC,BD⊥CC1可得BD⊥平面ACC1;从而BD⊥AC1,即选项B正确;由以上可得AC1⊥B1D1,同理AC1⊥D1C,因此AC1⊥平面CB1D1,即选项C正确;由于四边形ABC1D1不是菱形,所以AC1⊥BD1不正确.选D.答案:D4.如图所示,若斜线段AB 是它在平面α上的射影BO 的2倍,则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是( )A .60° B.45° C .30° D.120°解析:∠ABO 即是斜线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 在Rt△AOB 中,AB =2BO , 所以cos∠ABO =12,即∠ABO =60°. 答案:A 二、填空题5.在三棱锥P -ABC 中,最多有________个直角三角形.解析:不妨设PA ⊥AB ,PA ⊥AC ,则△APB ,△PAC 为直角三角形,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PA ⊥平面ABC ,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可知PA ⊥BC ,若∠ABC =90°,则BC ⊥AB ,∴BC ⊥平面PAB ,即∠PBC =90°,∴△ABC ,△PBC 为直角三角形,故直角三角形最多有4个.答案:46.有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①过空间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②已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m ,n 和平面α,若m ⊥n ,m ⊥α,则n ∥α;③a ,b ,l 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α表示平面,若a ⊂α,b ⊂α,l ⊥a ,l ⊥b ,则l ⊥α;④若直线a 不平行于平面α,则直线a 垂直于平面α.解析:①正确;对于②,若直线n ⊂α,也可满足m ⊥n ,m ⊥α,此时n ∥α不正确;对于③,只有a ,b 相交时,才成立,否则不成立;④显然错误,因为不平行时可以相交,而垂直只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故只有①正确.答案:①7.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BC =AA 1=1,则BD 1与平面A 1B 1C 1D 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连接B 1D 1,则B 1D 1是BD 1在平面A 1B 1C 1D 1上的射影,则∠BD 1B 1是BD 1与平面A 1B 1C 1D 1所成的角.在Rt△BD 1B 1中, tan∠BD 1B 1=BB 1B 1D 1=13=33, 则∠BD 1B 1=30°. 答案:30° 三、解答题8.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AB ∥CD ,BC ⊥CD ,侧面SAB 为等边三角形,AB =BC =2,CD =SD =1.求证:SD ⊥平面SAB .证明:∵AB ∥CD ,BC ⊥CD ,AB =BC =2,CD =1, ∴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AD =2-12+22= 5.∵侧面SAB 为等边三角形,∴SA =SB =AB =2. 又SD =1,∴AD 2=SA 2+SD 2, ∴SD ⊥SA .连接BD ,则BD =22+12=5,∴BD 2=SD 2+SB 2, ∴SD ⊥SB .又SA ∩SB =S ,∴SD ⊥平面SAB .9.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是AB 上一点,N 是A 1C 的中点,MN ⊥平面A 1DC .求证:(1)MN ∥AD 1;(2)M 是AB 的中点.证明:(1)因为四边形ADD 1A 1为正方形, 所以AD 1⊥A 1D .又因为CD ⊥平面ADD 1A 1,所以CD ⊥AD 1. 因为A 1D ∩CD =D ,所以AD 1⊥平面A 1DC . 又因为MN ⊥平面A 1DC ,所以MN ∥AD 1. (2)连接ON ,在△A 1DC 中,A 1O =OD ,A 1N =NC ,所以ON ∥CD ∥AB . 所以ON ∥AM . 又由(1)知MN ∥OA ,所以四边形AMNO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ON =AM .因为ON =12AB ,所以AM =12AB .所以M 是AB 的中点.[尖子生题库]10.如图所示,已知AB 为圆O 的直径,且AB =4,点D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AD =13DB ,点C 为圆O 上一点,且BC =3AC .点P 在圆O 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点D ,PD =DB .(1)求证:CD ⊥平面PAB ;(2)求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解析:(1)证明:连接CO ,由3AD =DB 知,点D 为AO 的中点. 又因为AB 为圆O 的直径,所以AC ⊥CB . 由3AC =BC 知, ∠CAB =60°,所以△ACO 为等边三角形.故CD ⊥AO .因为点P 在圆O 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点D ,所以PD ⊥平面ABC , 又CD ⊂平面ABC ,所以PD ⊥CD ,由PD ⊂平面PAB ,AO ⊂平面PAB ,且PD ∩AO =D ,得CD ⊥平面PAB . (2)由(1)知∠CPD 是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 又△AO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所以CD = 3 在Rt△PCD 中,PD =DB =3,CD =3, 所以tan∠CPD =CD PD =33,∠CPD =30°, 即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为30°.。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6 2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同步练习(解析版)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6 2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同步练习(解析版)

8.6.2 直线与平面垂直第2课时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基础巩固1.已知直线l ⊥平面α,直线m α⊂,则( )A .l m ⊥B .l ∥mC .,l m 异面D .,l m 相交而不垂直2.如图,点A α∈,点B α∈,点P α∉,PB α⊥,C 是α内异于A 和B 的动点,且PC AC ⊥,则动点C 在平面α内所组成的集合是( )A .一条线段,但要去掉两个点B .一个圆,但要去掉两个点C .半圆D .半圆,但要去掉两个点3.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为11C D ,AB 的中点,4AB =,则MN 与平面11BCC B 的距离为( )A .4B .C .2D 4.如图,l αβ=,点,A C α∈,点B β∈,且BA α⊥,BC β⊥,那么直线l 与直线AC 的关系是( )A .异面B .平行C .垂直D .不确定5.如图所示,如果MC ⊥菱形ABCD 所在的平面,那么MA 与BD 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垂直相交C .垂直但不相交D .相交但不垂直6.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 ,H 分别为1AA ,1BB ,1CC ,1DD 的中点,14AA =,则平面ABCD 与平面EFGH 的距离为________.7.已知矩形ABCD 的边,3AB a BC ==,PA ⊥平面ABCD .若BC 边上有且只有一点M ,使PM DM ⊥,则a 的值为______.8.如图,PA ⊥平面ABD ,PC ⊥平面BCD ,E ,F 分别为BC ,CD 上的点,且EF AC ⊥.求证:CF CE DC BC=.能力提升9.如图所示,直线P 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ABC 内接于⊙O ,且AB 为⊙O 的直径,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现有结论:①BC ⊥PC ;②OM ∥平面APC ;③点B 到平面P AC 的距离等于线段BC 的长.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D .②③10.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BC DC ⊥,AE DC ⊥,M 、N 分别是AD 、BE 的中点,将三角形ADE 沿AE 折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1)不论D 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 内),都有//MN 平面DEC ;(2)不论D 折至何位置,都有MN AE ⊥;(3)不论D 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 内),都有//MN AB ;(4)在折起过程中,一定存在某个位置,使EC AD ⊥.11.如图所示,已知AF ⊥平面ABCD ,四边形ABEF 为矩形,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90DAB ∠=︒,AB //CD ,==2AD AF CD =,4AB =.(1)求证:AC ⊥平面BCE ;(2)求证:AD AE ⊥.素养达成12.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4PA PB PC AC ====,O 为AC 的中点. (1)证明:PO ⊥平面ABC ;(2)若点M 在棱BC 上,且2MC MB =,求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8.6.2 直线与平面垂直第2课时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答案基础巩固1.已知直线l ⊥平面α,直线m α⊂,则( )A .l m ⊥B .C .,l m 异面D .,l m 相交而不垂直【答案】A【解析】根据线面垂直的定义,若直线与平面垂直,则直线垂直与该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因此 l m ⊥,故选A2.如图,点A α∈,点B α∈,点P α∉,PB α⊥,C 是α内异于A 和B 的动点,且PC AC ⊥,则动点C 在平面α内所组成的集合是( )A .一条线段,但要去掉两个点B .一个圆,但要去掉两个点C .半圆D .半圆,但要去掉两个点【答案】B 【解析】连接BC ,AB ,由于PC AC ⊥,PB AC ⊥,所以AC ⊥平面PBC ,BC ⊂平面PBC所以AC BC ⊥,说明动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但不与点A B ,重合.所以B 正确 故选:B3.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为11C D ,AB 的中点,4AB =,则MN 与平面11BCC B 的距离为( )A .4B .C .2 D【答案】C【解析】如图,MN ∥BC 1,又1BC ⊂平面11BCC B ,MN ∥平面11BCC B .∴MN 与平面11BCC B 的距离为N 到面11BCC B 的距离.又N 到平面11BCC B 的距离为122NB AB ==. ∴MN 与平面11BCC B 的距离为2.故选:C4.如图,l αβ=,点,A C α∈,点B β∈,且BA α⊥,BC β⊥,那么直线l 与直线AC 的关系是( )A .异面B .平行C .垂直D .不确定 【答案】C【解析】BA α⊥,l αβ=,l α∴⊂,BA l ∴⊥;同理BC l ⊥;又BA BC B ⋂=,l ∴⊥平面ABC .AC ⊂平面ABC ,l AC ∴⊥.故选:C.5.如图所示,如果MC ⊥菱形ABCD 所在的平面,那么MA 与BD 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垂直相交C .垂直但不相交D .相交但不垂直【答案】C 【解析】∵BD 是菱形ABCD 的一条对角线,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AC ⊥BD .∵MC ⊥平面ABCD ,∴MC ⊥BD ,∵MC 和AC 相交于点C ,∴BD ⊥平面ACM ,∵MA ⊂平面AMC ,∴MA ⊥BD .又∵MA 与BD 是异面直线,∴MA 与BD 的位置关系是垂直但不相交.故选C.6.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 ,H 分别为1AA ,1BB ,1CC ,1DD 的中点,14AA =,则平面ABCD 与平面EFGH 的距离为________.【答案】2【解析】如图平面A BCD //平面EFGH又1AA ⊥平面ABCD .平面ABCD 与平面EFGH 的距离为1114222AA =⨯=. 故答案为:27.已知矩形ABCD 的边,3AB a BC ==,PA ⊥平面ABCD .若BC 边上有且只有一点M ,使PM DM ⊥,则a 的值为______. 【答案】32 【解析】PA ⊥平面ABCD ,DM ⊂平面ABCD ,PA DM ∴⊥.BC 边上存在点M ,使PM DM ⊥,且PM PA P ⋂=,DM ∴⊥平面PAM .AM ⊂平面,PAM DM AM ∴⊥,∴以AD 为直径的圆和BC 有公共点.3AD BC ==,∴圆的半径为32. ∴点M 是唯一的,BC ∴和半径为32的圆相切,32AB ∴=,即32a =. 故答案为:32. 8.如图,PA ⊥平面ABD ,PC ⊥平面BCD ,E ,F 分别为BC ,CD 上的点,且EF AC ⊥.求证:CF CE DC BC=.【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PA ⊥平面ABD ,PC ⊥平面BCD ,又BD ⊂平面ABD ,,BD EF ⊂平面BCD∴PA BD ⊥,PC BD ⊥,PC EF ⊥.又PA PC P =,,PA PC ⊂平面PAC∴BD ⊥平面PAC .又EF AC ⊥,PC AC C =,,PC AC ⊂平面PAC ∴EF ⊥平面PAC ,∴EF //BD ,∴CF CE DC BC=. 能力提升9.如图所示,直线P 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ABC 内接于⊙O ,且AB 为⊙O 的直径,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现有结论:①BC ⊥PC ;②OM ∥平面APC ;③点B 到平面P AC 的距离等于线段BC 的长.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D .②③【答案】B 【解析】对于①,∵P A ⊥平面ABC ,∴P A ⊥BC .∵AB 为⊙O 的直径,∴BC ⊥AC ,又∵P A ∩AC =A ,∴BC ⊥平面P AC ,又PC ⊂平面P AC ,∴BC ⊥PC ,对于②,∵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OM ∥P A ,∵P A ⊂平面P AC ,OM ⊄平面P AC ,∴OM ∥平面P AC ,对于③,由①知BC ⊥平面P AC ,∴线段BC 的长即是点B 到平面P AC 的距离,故①②③都正确.10.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BC DC ⊥,AE DC ⊥,M 、N 分别是AD 、BE 的中点,将三角形ADE 沿AE 折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1)不论D 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 内),都有//MN 平面DEC ;(2)不论D 折至何位置,都有MN AE ⊥;(3)不论D 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 内),都有//MN AB ;(4)在折起过程中,一定存在某个位置,使EC AD ⊥.【答案】(1)(2)(4)【解析】折叠后如图,分别取,EC ED 中点,P Q ,连接,,NP PQ QM ,易知N 是,AC BE 的交点,因此N 也是AC 中点,而M 别是AD 的中点,∴////NP AE MQ ,12NP AE MQ ==,∴MNPQ 是平行四边形,∴//MN PQ , MN ⊄平面DEC ,PQ ⊂平面DEC ,∴//MN 平面DEC .(1)正确; 折叠过程中,AE ED AE EC ⊥⊥保持不变,又EDEC E =,所以AE ⊥平面DEC ,从而AE PQ ⊥,所以AE MN ⊥,(2)正确;若//MN AB ,则,MN AB 共面,即,,,M N P Q 共面,从而直线,AM BN 共面,这样MN 在平面ABN 也即在平面ABC 内,矛盾,(3)错误;当ED EC ⊥时,又EC EA ⊥,而EDEA E =,∴EC ⊥平面ADE ,AD ⊂平面ADE ,所以EC AD ⊥.(4)正确. 故答案为:(1)(2)(4).11.如图所示,已知AF ⊥平面ABCD ,四边形ABEF 为矩形,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90DAB ∠=︒,AB //CD ,==2AD AF CD =,4AB =.(1)求证:AC ⊥平面BCE ;(2)求证:AD AE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在直角梯形ABCD 中,2AD CD ==,4AB =,则AC BC == 所以222AC BC AB +=,故AC BC ⊥.因为AF ⊥平面ABCD ,AF //BE ,所以BE ⊥平面ABCD ,所以BE AC ⊥. 又,BE BC ⊂平面BCE ,BEBC B =, 所以AC ⊥平面BCE .(2)因为AF ⊥平面ABCD ,AD ⊂平面ABCD , 所以AF AD ⊥,又90DAB ∠=︒,所以AB AD ⊥. 又,AF AB ⊂平面ABEF , AF AB A ⋂=, 所以AD ⊥平面ABEF .又AE ⊂平面ABEF ,所以AD AE ⊥.素养达成12.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4PA PB PC AC ====,O 为AC 的中点. (1)证明:PO ⊥平面ABC ;(2)若点M 在棱BC 上,且2MC MB =,求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答案】(1)详见解析(2)5.【解析】(1)因为AP =CP =AC =4,O 为AC 的中点,所以OP ⊥AC ,且OP =连结OB .因为AB =BC AC ,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 ⊥AC ,OB =12AC =2. 由222OP OB PB +=知,OP ⊥OB .由OP ⊥OB ,OP ⊥AC 知PO ⊥平面ABC .(2)作CH ⊥OM ,垂足为H .又由(1)可得OP ⊥CH ,所以CH ⊥平面POM .故CH 的长为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由题设可知OC =12AC =2,CM =23BC ,∠ACB =45°.所以OM =3,CH =sin OC MC ACB OM ⋅⋅∠=5.所以点C 到平面POM。

高中数学 2.4平行与垂直综合问题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2

高中数学 2.4平行与垂直综合问题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2

面.


证明:(1)如右图所示,取EC的中点F,连接DF,

∵EC⊥平面ABC,BC⊂平面ABC,

∴EC⊥BC,易知DF∥BC,
∴DF⊥EC.
在Rt△EFD和Rt△DBA中,
完整版ppt
12
∵EF=EC,EC=2BD,
FD=BC=AB,
∴Rt△EFD≌Rt△DBA,故DE=DA.
(2)取CA的中点N,连接MN、BN,
平面 BCE,
AF⊄平面 BCE,所以 AF∥平面 BCE.
栏 目
(2)解析:易得 DE⊥AF,AF⊥CD,
链 接
所以 AF⊥平面 CDE,又 AF∥MB
故 BM⊥平面 CDE,
所以 VABCDE=VB-ACD+VB-CDE
= 33+23× 23×2= 3.
完整版ppt
10
►跟踪训练
2.如图所示,△ABC为正三角形,EC⊥平面 ABC,BD∥CE,且CE=CA=2BD,M是EA的 中点,求证:
同时AC⊂平面PAC,
∴平面PAC⊥平面PBD.


(3)由(1)知PD⊥BC,


又BC⊥DC.∴BC⊥平面PDC,
∴BC⊥PC.
∴∠PCD为二面角PBCD的平面角.
在Rt△PDC中,PD=DC=a,∴∠PCD=45°.
∴二面角PBCD是45°的二面角.
完整版ppt
7
►跟踪训练
1.如右下图所示,在棱长均为2的斜三棱柱 ABCDEF中,已知BF⊥AE,BF∩CE=O, AB=AE,连接AO,求证:AO⊥平面FEBC.
目 链
45°.

证明:(1)∵PD=a,DC=a,PC= 2a, ∴PC2=PD2+DC2,∴PD⊥DC. 同理可证 PD⊥AD,又 AD∩DC=D, ∴PD⊥平面 ABCD.

习题课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课件

习题课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课件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对点练习】❸ 如图,四棱锥 P-ABCD 的底面 ABCD 是圆内接四 边形(记此圆为 W),且 PA⊥平面 ABCD.
(1)当 BD 是圆 W 的直径时,PA=BD=2,AD=CD= 3,求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
(2)在(1)的条件下,判断在棱 PA 上是否存在一点 Q, 使得 BQ∥平面 PCD?若存在,求出 AQ 的长;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因此AB1⊥A1B.
如:把线面平行转化为线线平行时,必须说清经过已知直线的平面和已 (2)当P为AM的中点时,MC∥平面PBD.
又PD⊂平面PCD,PC⊂平面PCD,PC∩PD=P, 先假设其存在,然后把这个假设作为已知条件,和题目的其他已知条件一起进行推理论证和计算.
又G为FB的中点,所以AG⊥FB.
习题课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题型二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典例 2 如图 1 所示,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DC=90°,AB∥ CD,AD=CD=12AB=2,E 为 AC 的中点,将△ACD 沿 AC 折起,使折 起后的平面 ACD 与平面 ABC 垂直,得到如图 2 所示的几何体 D-ABC.
(1)求证:BC⊥平面 ACD; (2)点 F 在棱 CD 上,且满足 AD∥平面 BEF,求几何体 F-BCE 的体积.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解析] (1)证明:∵AC= AD2+CD2=2 2, ∠BAC=∠ACD=45°,AB=4, ∴在△ABC 中,BC2=AC2+AB2-2AC×AB×cos45°=8, ∴AB2=AC2+BC2=16,∴AC⊥BC. ∵平面 ACD⊥平面 ABC, 平面 ACD∩平面 ABC=AC,BC⊂平面 ABC, ∴BC⊥平面 ACD.

2019年数学人教A必修二新一线同步课件:3.1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2019年数学人教A必修二新一线同步课件:3.1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过点 A(m,1),B(-1,m)的直线与过点 P(1,2),Q(-5, 0)的直线垂直,则 m=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且 kAB·kPQ=-1. 即-m1--1m×-0-5-21=-1, 解得 m=-2. 答案:-2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解】 (1)①由题意知,k1=-5-3-12=-45,k2=-87-+33= -45,所以 l1 与 l2 重合或平行.需进一步研究 A,B,C,D 四点是否共线. kBC=5--(3--33)=-43≠-45, 所以 A,B,C,D 四点不共线,所以 l1∥l2.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已知点 A(1,2),B(m,1),直线 AB 与直线 y=0 垂直,
则 m 的值为( )
A.2
B.1
C.0
D.-1
解析:选 B.由题意知直线 AB 垂直于 x 轴,斜率不存在,
所以 m=1.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已知 A(2,0),B(3,3),直线 l∥AB,则直线 l 的斜率 k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所以30--05=1506--y0,解得 y=4285, 即当 BM=156 m,BN=4285 m 时,小路 MN 与小路 AC 互相 平行.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利用坐标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三个步骤 (1)建立恰当的直角坐标系. (2)将“形”转化为“数”进行运算. (3)将计算结果转化为实际问题中的所求解问题. [提醒] 利用平行、垂直关系式的关键在于正确求解斜率,特 别是含参数的问题,必须要分类讨论;其次要注意的是斜率 不存在并不意味着问题无解.

2019-2020学年人教A版数学必修二讲义:第3章 3.1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A版数学必修二讲义:第3章 3.1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Word版含答案

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及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2.能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3.能应用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学习,提升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数学素养.1.两条直线平行与斜率之间的关系类型斜率存在斜率不存在条件α1=α2≠90°α1=α2=90°对应关系l1∥l2⇔k1=k2l1∥l2⇔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图示思考: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的斜率一定相等吗?[提示]不一定.只有在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的情况下斜率才相等.2.两条直线垂直与斜率之间的关系图示对应关系l1⊥l2(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且都不为零)⇔k1k2=-1l1的斜率不存在,l2的斜率为0⇒l1⊥l2思考:如果两条直线垂直,则它们的斜率的积一定等于-1吗?[提示]不一定.若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它们垂直时斜率之积是-1,若两条直线垂直时,还可能它们的斜率一个是0,另一个不存在.1.已知A (2,0),B (3,3),直线l ∥AB ,则直线l 的斜率k 等于( ) A .-3 B .3 C .-13 D .13 B [k AB =3-03-2=3,∵l ∥AB ,∴k l =3.]2.已知直线l 1的斜率k 1=2,直线l 2的斜率k 2=-12,则l 1与l 2( ) A .平行 B .垂直 C .重合D .非以上情况B [∵k 1·k 2=2×⎝ ⎛⎭⎪⎫-12=-1,∴l 1⊥l 2.]3.l 1过点A (m ,1),B (-3,4),l 2过点C (0,2),D (1,1),且l 1∥l 2,则m =________.0 [∵k l 2=2-10-1=-1,l 1∥l 2,∴k l 1=4-1-3-m=-1,∴m =0.]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及应用【例1】 根据下列给定的条件,判断直线l 1与直线l 2是否平行. (1)l 1经过点A (2,1),B (-3,5),l 2经过点C (3,-3),D (8,-7); (2)l 1经过点E (0,1),F (-2,-1),l 2经过点G (3,4),H (2,3); (3)l 1的倾斜角为60°,l 2经过点M (1,3),N (-2,-23); (4)l 1平行于y 轴,l 2经过点P (0,-2),Q (0,5).[解] (1)由题意知,k 1=5-1-3-2=-45,k 2=-7+38-3=-45,所以直线l 1与直线l 2平行或重合,又k BC =5-(-3)-3-3=-43≠-45,故l 1∥l 2.(2)由题意知,k 1=-1-1-2-0=1,k 2=3-42-3=1,所以直线l 1与直线l 2平行或重合,k FG =4-(-1)3-(-2)=1,故直线l 1与直线l 2重合.(3)由题意知,k 1=tan 60°=3,k 2=-23-3-2-1=3,k 1=k 2,所以直线l 1与直线l 2平行或重合.(4)由题意知,l 1的斜率不存在,且不是y 轴,l 2的斜率也不存在,恰好是y 轴,所以l 1∥l 2.判断两条不重合直线是否平行的步骤1.已知l 1经过点A (-3,3),B (-8,6),l 2经过点M ⎝ ⎛⎭⎪⎫-212,6,N ⎝ ⎛⎭⎪⎫92,-3,求证:l 1∥l 2.[证明] 直线l 1的斜率为k 1=6-3-8-(-3)=-35,直线l 2的斜率为k 2=6-(-3)-212-92=-35, 因为k 1=k 2,且k AN =3-(-3)-3-92=-45, 所以l 1与l 2不重合, 所以l 1∥l 2.两条直线垂直关系的判定12(1)l 1经过点A (-1,-2),B (1,2);l 2经过点M (-2,-1),N (2,1); (2)l 1的斜率为-10;l 2经过点A (10,2),B (20,3);(3)l 1经过点A (3,4),B (3,10);l 2经过点M (-10,40),N (10,40). [解] (1)k 1=2-(-2)1-(-1)=2,k 2=1-(-1)2-(-2)=12,k 1k 2=1,∴l 1与l 2不垂直. (2)k 1=-10,k 2=3-220-10=110,k 1k 2=-1,∴l 1⊥l 2.(3)由A ,B 的横坐标相等得 l 1的倾斜角为90°,则l 1⊥x 轴. k 2=40-4010-(-10)=0,则l 2∥x 轴,∴l 1⊥l 2.使用斜率公式判定两直线垂直的步骤(1)一看:就是看所给两点的横坐标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若不相等,则进行第二步.(2)二代:就是将点的坐标代入斜率公式.(3)求值:计算斜率的值,进行判断,尤其是点的坐标中含有参数时,应用斜率公式对参数进行讨论.2.已知直线l 1经过点A (3,a ),B (a -1,2),直线l 2经过点C (1,2),D (-2,a +2).若l 1⊥l 2,求a 的值.[解] 设直线l 2的斜率为k 2,则k 2=2-(a +2)1-(-2)=-a3.①当a =4时,l 1的斜率不存在,k 2=-43,不符合题意;②当a =0时,l 2的斜率不存在,此时直线l 1的斜率k 1=-12不符合题意; ③当a ≠4且a ≠0时,l 1的斜率存在,此时k 1=2-a a -4.由k 1·k 2=-1,得-a 3·2-aa -4=-1,解得a =3或a =-4. ∴当a =3或a =-4时,l 1⊥l 2.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 1.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A (5,-1),B (1,1),C (2,3),你能判断△ABC 的形状吗?[提示] 如图,AB 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k AB =-12,BC 边所在直线的斜率k BC =2.由k AB ·k BC =-1,得AB ⊥BC ,即∠ABC =90°.∴△ABC 是以点B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2.已知定点A(-1,3),B(4,2),以AB为直径作圆,若圆与x轴有交点C.如何确定点C的坐标?[提示]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x轴的交点为C,则AC⊥BC.设C(x,0),则k AC=-3x+1,k BC=-2x-4,所以-3x+1·-2x-4=-1,得x=1或2,所以C(1,0)或(2,0).【例3】△ABC的顶点A(5,-1),B(1,1),C(2,m),若△ABC是以点A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求m的值.[解]因为∠A为直角,则AC⊥AB,所以k AC·k AB=-1,即m+12-5·1+11-5=-1,得m=-7.1.本例中若改为∠A为锐角,其他条件不变,如何求解m的值?[解]由于∠A为锐角,故∠B或∠C为直角.若∠B为直角,则AB⊥BC,所以k AB·k BC=-1,则1+11-5·m-12-1=-1,得m=3;若∠C为直角,则AC⊥BC,所以k AC·k BC=-1,即m+12-5·m-12-1=-1,得m=±2.综上可知,m=3或m=±2.2.若将本例中的条件“点A为直角顶点”去掉,改为若△ABC为直角三角形,如何求解m的值?[解]若∠A为直角,则AC⊥AB,所以k AC·k AB=-1,即m+12-5·1+11-5=-1,得m=-7;若∠B为直角,则AB⊥BC,所以k AB·k BC=-1,即1+11-5·m-12-1=-1,得m=3;若∠C为直角,则AC⊥BC,所以k AC·k BC=-1,即m+12-5·m-12-1=-1,得m=±2.综上可知,m=-7或m=3或m=±2.利用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来判定图形形状的步骤描点→在坐标系中描出给定的点↓猜测→根据描出的点,猜测图形的形状↓求斜率→根据给定点的坐标求直线的斜率↓结论→由斜率之间的关系判断形状1.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判定方法斜率 直线 斜率均不存在平行或重合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垂直 斜率均存在相等 平行或重合积为-1垂直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直线l 1与l 2倾斜角相等,则l 1∥l 2B .若直线l 1⊥l 2,则k 1k 2=-1C .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这条直线一定平行于y 轴D .若两条直线的斜率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D [对A ,两直线倾斜角相等,可能重合;对B ,若l 1⊥l 2,l 1与l 2中可能一条斜率不存在,另一条斜率为0;对C ,若直线斜率不存在,可能与y 轴重合;对D ,若两条直线斜率不相等,则两条直线一定不平行,综合可知D 正确.]2.过点(3,6),(0,3)的直线与过点(6,2),(2,0)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为( )A .垂直B .平行C .重合D .以上都不正确A [k 1=3-60-3=-3+2,k 2=0-22-6=-12-3, ∵k 1k 2=-1,∴两直线垂直.选A.]3.若经过点M (m ,3)和N (2,m )的直线l 与斜率为-4的直线互相垂直,则m 的值是________.145 [由题意知,直线MN 的斜率存在,因为MN ⊥l , 所以k MN =m -32-m=14,解得m =145.]4.当m 为何值时,过两点A (1,1),B (2m 2+1,m -2)的直线: (1)倾斜角为135°;(2)与过两点(3,2),(0,-7)的直线垂直; (3)与过两点(2,-3),(-4,9)的直线平行. [解] (1)由k AB =m -32m 2=tan 135°=-1, 解得m =-32或m =1.(2)由k AB =m -32m 2,且-7-20-3=3,则m -32m 2=-13,解得m =32或m =-3. (3)令m -32m 2=9+3-4-2=-2,解得m =34或m =-1.。

高中数学必修二2.3.3-2.3.4(第2课时)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习题新人教A版必修2

高中数学必修二2.3.3-2.3.4(第2课时)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习题新人教A版必修2
2.3.3-2.3.4 第 2 课时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一、选择题
1.已知 l ,m,n 为两两垂直的三条异面直线,过 l 作平面 α 与直线 m垂直,则直线 n 与平

面 α 的关系是 ( )
A. n∥ α B . n∥ α 或 n? α C. n? α 或 n 与 α 不平行 D.n? α
(2) 过 P 作 PO⊥AD,垂足为 O.
∵平面 PAD⊥平面 ABCD, ∴ PO⊥平面 ABCD, 即 PO为四棱锥 P- ABCD的底面 ABCD上的高. 又△ PAD是边长为 4 的等边三角形,
∴ PO=2 3. 在底面四边形 ABCD中, AB∥ DC, AB= 2DC, ∴四边形 ABCD为梯形.
已知 BD= 2AD= 8, AB= 2DC=4 5.
(1) 设 M是 PC上的一点,证明:平面 MBD⊥平面 PAD; (2) 求四棱锥 P- ABCD的体积. 解: (1) 证明:在△ ABD中,∵ AD=4, BD=8, AB= 4 5, ∴ AD2+ BD2= AB2,∴ AD⊥ BD.
又∵平面 PAD⊥平面 ABCD, 平面 PAD∩平面 ABCD= AD, BD? 平面 ABCD, ∴ BD⊥平面 PAD. 又 BD? 平面 MBD, ∴平面 MBD⊥平面 PAD.
2 设 CA= CB= a,则 AB= BD= AD= 2a, CO= 2 a.
13
6
∴ OH= 2× 2 × 2a= 4 a.
2
CO 2 a 2 3
∴ tan ∠ CHO=OH=
= 6
3
.
a
4
23 答案:
3 三、解答题 9.如图,在四棱锥 P-ABCD中,平面 PAD⊥平面 ABCD, AB∥ DC,△ PAD是等边三角形,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后练习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解析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后练习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解析

课后导练基础达标1直线l 1的倾斜角为30°,直线l 2⊥l 1,则直线l 2的斜率为( ) A.3 B.3- C.33 D.33- 解析:设l 1的斜率为k 1,则k 1=tan30°=33,设l 2的斜率为k 2,∵l 1⊥l 2,∴k 1k 2=-1.∴k 2=3-. 答案:B2若l 1与l 2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它们的倾斜角分别是α1,α2,斜率分别为k 1,k 2,则下列命题,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①若l 1∥l 2,则斜率k 1=k 2 ②若k 1=k 2,则l 1∥l 2 ③若l 1∥l 2,则倾斜角α1=α2 ④若α1=α2,则l 1∥l 2A.1B.2C.3D.4解析:由两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可知,①②③④都正确.答案:D3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斜率为-2的直线平行,则m 的值( )A.-8B.0C.2D.10解析:k AB =24+-m m ,由24+-m m =-2,得m=-8. 答案:A4直线l 过点(a,b)和(b,a),其中a≠b ,则( )A.l 与x 轴垂直B.l 与y 轴垂直C.l 过一、二、三象限D.l 的倾角为135°解析:设直线l 的斜率为k,倾斜角为α.则k=tanα=ab b a --=-1,∴α=135°. 答案:D5若直线l 1∥l 2,且l 1的倾斜角为45°,l 2过点(4,6),则l 2还过下列各点中的( )A.(1,8)B.(-2,0)C.(9,2)D.(0,-8)解析:∵k 1=tan45°,又l 1∥l 2.∴k 2=1.设过点(x,y),则46--x y =1. 即y=x+2,代入检验可知选B.答案:B6原点在直线l 上的射影是P(-2,1),则l 的斜率为_______.解析:设l 的斜率为k,由条件知k OP =21-,又知l ⊥OP, ∴21-k=-1.∴k=2. 答案:27已知点P(3,m)在过M(2,-1)和N(-3,4)的直线上,则m 的值是____________.解析:因为P,M,N 三点共线,所以k PM =k MN .即3241231+--=-+m .得m=-2. 答案:-28顺次连结A(-4,3),B(2,5),C(6,3),D(-3,0),所组成的图形ABCD 是什么图形?解析:如图.∵k AB =314235=+-k BC =216235-=--, k CD =313603=+-, k DA =3403+--=-3. 则k AB =k CD .∴AB ∥CD.k AB ·k DA =-1.∴AD ⊥AB,同理AD ⊥DC.又k BC ≠k AD .∴AD 与BC 不平行.故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综合运用9过点(6,3),(0,3)的直线与过点(2,6),(2,0)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为( )A.相交不垂直B.垂直C.平行D.重合解析:由条件知k 1=320336-=--, k 2=2312602-=--. ∴k 1·k 2=-1.答案:B10已知直线l 1的斜率为3,直线l 2经过点A(1,2),B(2,a),若l 1∥l 2,则a 的值为________;若l 1⊥l 2,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_.解析:k 1=3.k 2=a-2,若l 1∥l 2,则k 1=k 2.即a-2=3.∴a=5,若l 1⊥l 2,则k 1·k 2=-1.即3(a-2)=-1.得a=35. 答案:5 5/311已知△ABC 的顶点B(2,1),C(-6,3),其垂心为H(-3,2),求顶点A 的坐标.解:设A(a,b),∵H 为△ABC 的垂心,∴AH ⊥BC,BH ⊥AC.又知k AH =32+-a b ,k BC =41-,k BH =51-,k AC =63+-a b , 由⎩⎨⎧-=-⎪⎪⎩⎪⎪⎨⎧-=-∙+--=-∙+-.62,19.1)51(63,1)41(32b a a b a b 解得 ∴A 的坐标为(-19,-62).拓展探究12已知A(0,3),B(-1,0),C(3,0),求点D 的坐标,使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A 、B 、C 、D 按逆时针方向排列).解:如图,设D(a,b),(1)当AB ∥CD,且∠BAD=90°时,∵k AD =a b 3-,k AB =3,k CD =3-a b .由于AD ⊥AB.且AB ∥CD. ∴⎪⎪⎩⎪⎪⎨⎧==⎪⎪⎩⎪⎪⎨⎧=--=∙-.59,518,33,133b a a b a b 解得 此时AD 与BC 不平行.(2)当AD ∥BC 且∠ACD=90°时,此时D(3,3),此时AB 与CD 不平行.故点D 的坐标为(3,3)和(59,518).。

习题课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ppt下载

习题课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ppt下载

(1)若 G 为 FB 的中点,求证:AG⊥平面 BCEF. (2)求二面角 C-AB-F 的正切值.
返回导航
习题课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新】 人教A 版高中 数学必 修第二 册ppt下 载【PP T教研 课件】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解析] (1)证明:因为AF=BF,∠AFB=60°,所以△AFB为等边三角 形.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归纳提升] (1)在应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行平行转化时,一定 注意定理成立的条件,通常应严格按照定理成立的条件规范书写步骤, 如:把线面平行转化为线线平行时,必须说清经过已知直线的平面和已 知平面相交,这时才有直线与交线平行.
(2)对于有关两个平面垂直的证明,一般利用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 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在应 用定理解决问题时,经常采取“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 直”的转化思想进行推理.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对点练习 】❶ 在平行六面体 ABCD-A1B1C1D1中,AA1=AB, AB1⊥B1C1.
求证:(1)AB∥平面A1B1C; (2)平面ABB1A1⊥平面A1BC. [证明] (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 因为AB⊄平面A1B1C, A1B1⊂平面A1B1C, 所以AB∥平面A1B1C.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习题课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关键能力·攻重难 课堂检测·固双基 素养作业·提技能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关键能力·攻重难

高中数学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1倾斜角与斜率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刷题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2

高中数学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1倾斜角与斜率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刷题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2

15.已知点A(2,-3),B(-3,-2),直线l过点P(1,1),且与线段AB相交,则直线l的斜率k
满足( A ) A.k≥ 3 或k≤-4
4
B.k≥3/4或k≤ Leabharlann 1 43 C.-4≤k≤ 4
3 D. 4 ≤k≤4
解析
如图所示,过点P作直线PC⊥x轴交线段AB于点C,作出直线PA,PB.
①直线l与线段AB的交点在线段AC(除去点C)上时,
14.已知直线l1经过点A(3,a),B(a-2,-3),直线l2经过点C(2,3),D(-1,a-2),如果
l1⊥l2,则a=_____-_6_或__5___.
解析 当k2=0时,由两直线垂直知直线l12≠0时,由k1·k2=-1,得a=-6.故a的值为-6或5.
3.1.1+3.1.2
刷易错
易错点 直线斜率与倾斜角关系理解不准确致误
3.1.1+3.1.2
刷基础
题型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一条直线和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B.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锐角或钝角 C.和x轴平行的直线,它的倾斜角为180° D.每一条直线都存在倾斜角,但并非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
解析 对于A,一条直线向上方向和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A错误; 对于B,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0°≤α<180°,B错误; 对于C,和x轴平行的直线,它的倾斜角为0°,C错误; 对于D,每一条直线都存在倾斜角,但并非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如α=90°时,斜率不存 在,D正确. 故选D.
3.1.1+3.1.2
题型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D
刷基础

2019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A版)课时作业:19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含解析)

2019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A版)课时作业:19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含解析)

课时作业19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基础巩固类——1.已知l 1⊥l 2,直线l 1的倾斜角为45°,则直线l 2的倾斜角为( ) A .45° B .135° C .-45°D .120°解析:由l 1⊥l 2及k 1=tan45°=1,知l 2的斜率k 2=-1,∴l 2的倾斜角为135°.答案:B2.经过两点A(2,3),B(-1,x)的直线l 1与斜率为-1的直线l 2平行,则实数x 的值为( )A .0B .-6C .6D .3解析:直线l 1的斜率k 1=x -3-1-2=3-x 3,由题意可知3-x 3=-1,∴x =6.答案:C3.若点A(0,1),B(3,4)在直线l 1上,l 1⊥l 2,则直线l 2的倾斜角为( )A .-30°B .30°C .150°D .120°解析:直线l 1的斜率为4-13-0=3,l 1⊥l 2,故直线l 2的斜率为-33,则直线l 2的倾斜角为150°.答案:C4.以A(-1,1),B(2,-1),C(1,4)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C .以A 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D .以B 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解析:k AB =-1-12-(-1)=-23,k BC =4-(-1)1-2=-5,k AC =4-11-(-1)=32,因为k AB ·k AC =-1,所以三角形是以A 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答案:C5.已知点A(2,3),B(-2,6),C(6,6),D(10,3),则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 )A .梯形B .平行四边形C .菱形D .矩形解析:如图所示,易知k AB =-34,k BC =0,k CD =-34,k AD =0,k BD=-14,k AC =34,所以k AB =k CD ,k BC =k AD , k AB ·k AD =0,k AC ·k BD =-316,故AD ∥BC ,AB ∥CD ,AB 与AD 不垂直,BD 与AC 不垂直. 所以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故选B. 答案:B6.已知l 1的斜率是2,l 2过点A(-1,-2),B(x,6),且l 1∥l 2,则log 19x =________.解析:∵l 1∥l 2,∴6+2x +1=2,∴x =3.∴log 19 3=-12.答案:-127.已知A(2,3),B(1,-1),C(-1,-2),点D 在x 轴上,则当D 点的坐标为________时,AB ∥CD ;当D 点的坐标为________时,AB ⊥CD.解析:设D(a,0).若AB ∥CD ,则有3-(-1)2-1=0-(-2)a -(-1),即41=2a +1,所以a =-12,从而D 点的坐标为(-12,0).若AB ⊥CD ,则有4×2a +1=-1,所以a =-9,从而D 点的坐标为(-9,0).答案:(-12,0) (-9,0)8.当m 为何值时,过两点A(1,1),B(2m 2+1,m -2)的直线:(1)倾斜角为3π4;(2)与过两点(3,2),(0,-7)的直线垂直; (3)与过两点(2,-3),(-4,9)的直线平行. 解:(1)由k AB =m -32m 2=-1,得m =-32或1. (2)由k AB =m -32m 2且-7-20-3=3,∴m -32m 2=-13,解得m =32或-3.(3)令m -32m 2=9+3-4-2=-2,解得m =34或-1.9.已知中,A(1,2),B(5,0),C(3,4).(1) 求点D 的坐标; (2)试判定是否为菱形?解:(1)设D(a ,b),由,得k AB =k CD ,k AD =k BC ,即⎩⎪⎨⎪⎧0-25-1=b -4a -3,b -2a -1=4-03-5.解得⎩⎪⎨⎪⎧a =-1,b =6.∴D(-1,6).(2)∵k AC =4-23-1=1,k BD =6-0-1-5=-1,∴k AC ·k BD =-1,∴AC ⊥BD.∴为菱形.——能力提升类——10.已知A(m,3),B(2m ,m +4),C(m +1,2),D(1,0),且直线AB 与直线CD 平行,则m 的值为( )A.1 B.0 C.0或2 D.0或1解析:当AB与CD斜率均不存在时,m=0,此时AB∥CD,当k AB=k CD时,m=1,此时AB∥CD.答案:D11.若点P(a,b)与Q(b-1,a+1)关于直线l对称,则l的倾斜角为( )A.135°B.45°C.30°D.60°解析:k PQ=a+1-bb-1-a=-1,k PQ·k l=-1,∴l的斜率为1,倾斜角为45°.答案:B12.若不同两点P,Q的坐标分别为(a,b),(3-b,3-a),则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________.解析:由两点的斜率公式可得:k PQ=3-a-b3-b-a=1,所以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1.答案:-113.如右图所示,一个矩形花园里需要铺两条笔直的小路,已知矩形花园长AD =5 m ,宽AB =3 m ,其中一条小路定为AC ,另一条小路过点D ,问如何在BC 上找到一点M ,使得两条小路所在直线AC 与DM 相互垂直?解:如图所示,以点B 为坐标原点,BC 、B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由AD =5,AB =3,可得C(5,0),D(5,3),A(0,3).设点M 的坐标为(x,0),因为AC ⊥DM ,所以k AC ·k DM =-1,所以3-00-5·3-05-x=-1,即x =165=3.2,即BM =3.2 m 时,两条小路所在直线AC 与DM 相互垂直.。

直线与平面垂直(第二课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直线与平面垂直(第二课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m⊥β
⇒n∥α;
m⊥β,

n⊥β
⇒m∥n;
⇒α∥β;
m⊂α,

④n⊂β,
α∥β

⇒m∥n.
( A )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拓展练习
新课引入
基础知识
例题讲解
拓展练习
例 2 已知 l,m,n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 是一平面.下列命题中正
( B )
确的个数为
8.6.2 直线与平面
垂直
(第二课时)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温故知新
定义 如果直线 l 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
垂直,我们说直线 l 与平面 互相垂直.
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
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l
α
P
A
斜线PA与平面所成的角为PAB
练习1: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PA⊥
M是圆周上任意一点,AN⊥PM,垂足为N.
求证:AN⊥平面PBM.
知识探究
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棱
AA1,BB1,CC1,DD1所在直线与底面
ABCD的位置关系如何?它们彼此之间
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C
1
B1
D
1
A
1
D
C
B
A
课堂探究
思考:一个平面的垂线有多少条?这些直线
彼此之间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①若 l∥m,m∥n,l⊥α,则 n⊥α;
②若 l∥m,m⊥α,n⊥α,则 l∥n;
③若 l∥α,l⊥m,则 m⊥α.

【课件】线面垂直的习题课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件】线面垂直的习题课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则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
注 : 若l , m , 则l m. (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若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
交直线都垂直, 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符号语言:若l m, l n, m n P, m , n , 则l .
Math
习题课
1
Contents
dreaming of the future
changing the world
2
3
4
1
Changing the world dreaming of the future
refreshes mankind infinite imagination
➢ 线面垂直的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B
练习2:在四棱锥P-ABCD中,底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
PB=PD,PA⊥AC.求证:BD⊥平面PAC.
P
证明:连接BD与AC交于点O,连接PO.
∵四边形ABCD为菱形,
∴BD⊥AC.
∵PB=PD,O为BD的中点,
∴BD⊥PO.
∵PO∩AC=O,PO,AC⊂平面PAC,
∴BD⊥平面BPAC.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4
Changing the world dreaming of the future
refreshes mankind infinite imagination
Aa
课后作业1
Bb
课后作业2
Thanks
PC 面AEF .
例2:三棱锥V-ABC中,VA=VC,AB=BC,求证:AC⊥平面VBD.

最新-全优指导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习题课2 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 精品

最新-全优指导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习题课2 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 精品
找点.
(4)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处理关键是结合图形弄清折叠
前后变与不变的数量关系,尤其是隐含着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做一做1 (2015福建高考改编)若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垂直
于平面α,则“l⊥m”是“l∥α”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因为 AA1= 3,AD=1,
π
所以在 Rt△AA1D 中,∠A1DA= ,
所以 AM=1×sin
所以
3
3
1
7
60°= ,AP= AB1= ,
2
2
2

sin∠APM=

=
3
2
7
2
=
21
,
7
所以直线 AB1 与平面 A1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21
.
7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规范解答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2)求二面角A1-BD-A的大小.
(3)求直线AB1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规范解答
当堂检测
(1)证明:设AB1与A1B相交于点P,连接PD,则P为AB1的中点,因为D
为AC的中点,所以PD∥B1C.
又PD⊂平面A1BD,B1C⊄平面A1BD,
所以B1C∥平面A1BD.
所以
π
3
= 3,所以∠A1DA= ,
π
3
即二面角 A1-BD-A 的大小是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规范解答
当堂检测
(3)解:作 AM⊥A1D 于 M.

8.6.1 直线与直线垂直高一数学新教材配套练习(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8.6.1 直线与直线垂直高一数学新教材配套练习(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8.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8.6.1直线与直线垂直基础练巩固新知夯实基础1.设a,b,c是三条直线,且c⊥a,c⊥b,则a和b()A.平行B.相交C.异面D.以上都有可能2.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成为异面直线,则它与另一条()A.相交B.异面C.相交或异面D.平行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的棱中,与棱AB垂直的棱有()A.2条B.4条C.6条D.8条4..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若∠ABC=90°,AB=BC=1,则异面直线B1C1与AC所成角的大小为()A.45°B.60°C.30°D.90°5.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8,BD=6,M,N分别为AB,CD的中点,并且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的角为90°,则MN=()A.3B.4C.5D.66. (多选)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三角形A1B1C1是正三角形,E是BC的中点,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C1与B1E是异面直线B.C1C与AE共面C.AE与B1C1是异面直线D.AE与B1C1所成的角为60°7.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棱C1D1,C1C的中点,有以下四个结论:①直线AM与CC1是相交直线;②直线AM与BN是平行直线;③直线BN与MB1是异面直线;④直线AM与DD1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的结论为________(注: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8.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D是AB的中点,则在所有的棱中与直线CD和AA1都垂直的直线有___ _.9.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异面直线A1B与AD1所成的角大小为____.10.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D=BC=2,E,F分别是AB,CD的中点,EF=√2.求证:AD⊥BC.11.在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若BD,AC所成的角为60°,且BD=AC=1,求EF 的长度.能 力 练综合应用 核心素养12.设P 是直线l 外一定点,经过点P ,且与l 成30°角的异面直线( ) A.有无数条 B.有两条C.至多有两条D.有一条13.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A ,B ,C ,D 为原正方体的顶点,则在原来的正方体中( ) A .AB ∥CD B .AB 与CD 相交C .AB ⊥CD D .AB 与CD 所成的角为60°14.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面A 1B 1C 1D 1和AA 1D 1D 的中心,则EF 和CD 所成的角是( )A.60°B.45°C.30°D.90°15.点E 、F 分别是三棱锥P -ABC 的棱AP 、BC 的中点,AB =6,PC =8,EF =5,则异面直线AB 与PC 所成的角为( )A .60°B .45°C .30°D .90°16.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1,AA 1=3,则异面直线AD 1与D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15 B .56 C .55 D .2217.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AB ,AA 1⊥AC .若AB =AC =AA 1=1,BC =2,则异面直线A 1C 与B 1C 1所成的角为____.18.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P A =2,AB =2,M 是侧棱PC 的中点,且BM =2,则异面直线P A 与BM 所成角为________.19.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A 1B 1,B 1C 1的中点,求异面直线DB 1与EF 所成角的大小.20.在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侧面都是矩形,底面ABCD 是菱形,且AB =BC =2√3,∠ABC =120°,异面直线A 1B 和AD 1所成的角为90°,试求AA 1.【参考答案】1.D 解析:空间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2.C 解析:如图所示的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直线AA 1与直线B 1C 1是异面直线,与B 1C 1平行的直线有A 1D 1,AD ,BC ,显然直线AA 1与A 1D 1相交,与BC 异面.3.D 解析: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中,与棱AB 垂直的棱有BC ,B 1C 1,A 1D 1,AD ,AA 1,BB 1,CC 1,DD 1,共8条.4.A 解析:因为BC ∥B 1C 1,所以∠ACB (或它的补角)为异面直线B 1C 1与AC 所成角.因为∠ABC =90°,AB =BC =1,所以∠ACB =45°,所以异面直线B 1C 1与AC 所成角为45°.5.C 解析:取AD 的中点P ,连接PM ,PN ,则BD ∥PM ,AC ∥PN ,∴∠MPN 即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MPN =90°,PN =12AC =4,PM =12BD =3,∴MN =5.6.ABD 解析:由于CC 1与B 1E 都在平面C 1B 1BC 内,故C 1C 与B 1E 共面,A 错误;由于C 1C 在平面C 1B 1BC 内,而AE 与平面C 1B 1BC 相交于E 点,点E 不在C 1C 上,故C 1C 与AE 是异面直线,B 错误;同理AE 与B 1C 1是异面直线,C 正确;AE 与B 1C 1所成的角就是AE 与BC 所成的角,而E 为BC 中点,△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AE ⊥BC ,即AE 与B 1C 1所成7.③④解析:①中AM 与CC 1是异面直线;②中AM 与BN 是异面直线;易知③④正确. 8. AB ,A 1B 1 [解析] 由正三棱柱的性质可知与直线CD 和AA 1都垂直的直线有AB ,A 1B 1.9. 60° 解析:连接BC 1,A 1C 1,∵BC 1∥AD 1,∴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的角即为直线A 1B 与BC 1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A 1BC 1中,A 1B =BC 1=A 1C 1,∴∠A 1BC 1=60°,即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的角为60°. 10.证明:如图所示,取BD 的中点H ,连接EH ,FH. 因为E 是AB 的中点,且AD =2,所以EH ∥AD ,EH =1.同理FH ∥BC ,FH =1.所以∠EHF (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AD ,BC 所成的角. 因为EF =√2,所以EH 2+FH 2=EF 2,所以△EF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 是斜边, 所以∠EHF =90°,即AD 与BC 所成的角是90°,所以AD ⊥BC.11.解:如图,取BC 中点O ,连接OE ,OF .∵OE ∥AC ,OF ∥BD ,∴OE 与OF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即为AC 与BD 所成的角.而AC ,BD 所成的角为60°, ∴∠EOF =60°或∠EOF =120°. 当∠EOF =60°时,EF =OE =OF =12;当∠EOF =120°时,取EF 的中点M ,连接OM ,则OM ⊥EF ,EF =2EM =2×34=32.12.A 解析:如图所示,过点P 作直线l'∥l ,以l'为轴,与l'成30°角的圆锥面的所有母线都与l 成30°角.13.D 解析:将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如右图.∵AB ∥DE ,∴∠CDE (或其补角)是AB 与CD 所成角.∵CD =DE =CE ,∴∠CDE =60°.∴在原来的正方体中AB 与CD 所成的角为60°.故选D .14.B 解析:如图所示,连接B 1D 1,AB 1,则E 为B 1D 1的中点,F 为AD 1的中点,所以EF ∥AB 1.因为CD ∥AB ,所以∠B 1AB 为异面直线EF 与CD 所成的角.在正方体中,∠B 1AB =45°,所以EF 与CD 所成的角是45°.15.D 解析:如图,取PB 的中点G ,连接EG 、FG , 则EG12AB ,GF 12PC ,则∠EGF (或其补角)即为AB 与PC 所成的角,在△EFG 中,EG =12AB =3,FG =12PC =4,EF =5,所以∠EGF =90°.16.C 解析:如图,连接BD 1,交DB 1于点O ,取AB 的中点M ,连接DM ,OM .易知O 为BD 1的中点,所以AD 1∥OM ,则∠MOD 为异面直线AD 1与DB 1所成角(或其补角).因为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1, AA 1=3,AD 1=AD 2+DD 21=2,DM =AD 2+⎝⎛⎭⎫12AB 2=52,DB 1=AB 2+AD 2+DD 21=5,所以OM =12AD 1=1,OD =12DB 1=52.于是在△DMO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MOD =12+⎝⎛⎭⎫522-⎝⎛⎭⎫5222×1×52=55,即异面直线AD 1与D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5.故选C . 17. 60° 解析:依题意,得BC ∥B 1C 1,故异面直线A 1C 与B 1C 1所成的角即BC 与A 1C 所成的角.连接A 1B ,在△A 1BC 中,BC =A 1C =A 1B =2,故∠A 1CB =60°,即异面直线A 1C 与B 1C 1所成的角为60°. 18.45° 解析:如图,连接AC ,BD 交于点O ,连接OM ,则∠OMB 为异面直线P A 与BM 所成角.由O ,M 分别为AC ,PC 中点,得OM =12P A =1.在Rt △AOB 中,易得OB =AB ·tan·45°=1.又BM =2,即OB 2+OM 2=BM 2,所以△OMB 为直角三角形,且∠OMB =45°. 19.解:如图所示,连接A 1C 1,B 1D 1,并设它们相交于点O ,取DD 1的中点G ,连接OG ,A 1G ,C 1G ,则OG ∥B 1D ,EF ∥A 1C 1,∴∠GOA 1为异面直线DB 1与EF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GA 1=GC 1,O 为A 1C 1的中点, ∴GO ⊥A 1C 1.∴异面直线DB1与EF所成的角为90°.20.解:如图所示,连接CD1,AC.由题意,得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1D1∥BC,A1D1=BC=2√3,所以四边形A1BCD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1B∥CD1,所以∠AD1C(或其补角)为A1B和AD1所成的角.因为异面直线A1B和AD1所成的角为90°,所以∠AD1C=90°.因为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为菱形,可得△ACD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D1=√2AC.2因为AB=BC=2√3,∠ABC=120°,所以AC=2√3×sin 60°×2=6,所以AD1=√2AC=3√2,2所以AA1=√AD12-A1D12=√(3√2)2-(2√3)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对点练习】❷ (2020·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期中)如图(1),
在等腰梯形 ABCD 中,E,F 分别是 CD,AB 的中点,CD=2,AB=4,
AD=BC= 2.沿 EF 将梯形 AFED 折起,使得∠AFB=60°,如图(2).
(1)若 G 为 FB 的中点,求证:AG⊥平面 BCEF. (2)求二面角 C-AB-F 的正切值.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归纳提升] 平面图形翻折为空间图形问题的解题关键是看翻折前
后线面位置关系的变化,根据翻折的过程找到翻折前后线线位置关系中
没有变化的量和发生变化的量,这些不变的和变化的量反映了翻折后的
空间图形的结构特征.
解决此类问题的步骤为: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2)因为OE∥PA,PA⊥PD, 所以OE⊥PD. 因为OP=OC,E为PC的中点, 所以OE⊥PC. 又PD⊂平面PCD,PC⊂平面PCD,PC∩PD=P, 所以OE⊥平面PCD. 因为OE⊂平面BDE, 所以平面BDE⊥平面PCD.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返回导航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解析] (1)证明:因为AF=BF,∠AFB=60°,所以△AFB为等边三角 形.
又G为FB的中点,所以AG⊥FB. 在等腰梯形ABCD中,E,F分别是CD,AB的中点,所以EF⊥AB. 于是EF⊥AF,EF⊥BF. 又AF∩BF=F,所以EF⊥平面ABF. 因为AG⊂平面ABF,所以AG⊥EF. 又AG⊥BF,EF∩BF=F,所以AG⊥平面BCEF.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2)∵AD∥平面 BEF,AD⊂平面 ACD,平面 ACD∩平面 BEF=EF, ∴AD∥EF,∵E 为 AC 的中点,∴EF 为△ACD 的中位线.
由(1)知,几何体 F-BCE 的体积 VF-BCE=VB-CEF=13×S△CEF×BC, ∵S△CEF=14S△ACD=14×12×2×2=12, ∴VF-BCE=13×12×2 2= 32.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习题课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关键能力·攻重难 课堂检测·固双基 素养作业·提技能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关键能力·攻重难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题型探究 题型一 平行和垂直关系的证明
典例 1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 形,AC,BD相交于点O,点E为PC的中点,OP=OC,PA⊥PD.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B1C1D1中,四边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因此AB1⊥A1B. 因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 因为A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 所以AB1⊥平面A1BC. 因为AB1⊂平面ABB1A1,所以平面ABB1A1⊥平面A1BC.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2)如图,连接CG. 因为在等腰梯形ABCD中,CD=2,AB=4, 点E,F分别是CD,AB的中点,G为FB的中点, 所以EC=FG=BG=1,从而CG∥EF. 因为EF⊥平面ABF,所以CG⊥平面ABF. 如图,过点G作GH⊥AB于H,连接CH. 由三垂线定理可得CH⊥AB, 所以∠CHG为二面角C-AB-F的平面角.
求证:(1)直线PA∥平面BDE. (2)平面BDE⊥平面PCD.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证明] (1)如图,连接OE,因为O为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 点,所以O为AC的中点.
又E为PC的中点,所以OE∥PA. 因为OE⊂平面BDE,PA⊄平面BDE, 所以直线PA∥平面BDE.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归纳提升] (1)在应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行平行转化时,一定 注意定理成立的条件,通常应严格按照定理成立的条件规范书写步骤, 如:把线面平行转化为线线平行时,必须说清经过已知直线的平面和已 知平面相交,这时才有直线与交线平行.
(2)对于有关两个平面垂直的证明,一般利用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 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在应 用定理解决问题时,经常采取“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 直”的转化思想进行推理.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对点练习 】❶ 在平行六面体 ABCD-A1B1C1D1中,AA1=AB, AB1⊥B1C1.
求证:(1)AB∥平面A1B1C; (2)平面ABB1A1⊥平面A1BC. [证明] (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 因为AB⊄平面A1B1C, A1B1⊂平面A1B1C, 所以AB∥平面A1B1C.
(1)求证:BC⊥平面 ACD; (2)点 F 在棱 CD 上,且满足 AD∥平面 BEF,求几何体 F-BCE 的体积.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解析] (1)证明:∵AC= AD2+CD2=2 2, ∠BAC=∠ACD=45°,AB=4, ∴在△ABC 中,BC2=AC2+AB2-2AC×AB×cos45°=8, ∴AB2=AC2+BC2=16,∴AC⊥BC. ∵平面 ACD⊥平面 ABC, 平面 ACD∩平面 ABC=AC,BC⊂平面 ABC, ∴BC⊥平面 ACD.
返回导航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题型二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
数学(必修·第二册RJA)
典例 2 如图 1 所示,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DC=90°,AB∥ CD,AD=CD=12AB=2,E 为 AC 的中点,将△ACD 沿 AC 折起,使折 起后的平面 ACD 与平面 ABC 垂直,得到如图 2 所示的几何体 D-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