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备用表)

合集下载

人口普查短表A4无水印(七人普)

人口普查短表A4无水印(七人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备用表)经国务院批准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人口普查的原始资料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仅供汇总使用公民应履行如实申报普查项目的义务表号:制表机关:文号:有效期至:R601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统字〔2019〕24号2021年3月户地址: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县(市、区、旗)_________乡(镇、街道)_________普查区_________普查小区_________建筑物编号_________住房单元编号_________户编号H1.户别H2.本户应登记的人数H3.本户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的出生人口H4.本户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的死亡人口H5.住所类型H6.本户现住房建筑面积H7.本户现住房间数1.家庭户2.集体户202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户的人数:________人户口在本户,2020年10月31日晚未住本户的人数:__________人男人女人男人女人1.普通住宅2.集体住所3.工作地住所4.其他住房5.无住房__________平方米__________间每个人都填报的项目3周岁及以上(2017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的项目15周岁及以上(2005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的项目D1.姓名D2.与户主关系D3.公民身份号码D4.性别D5.出生年月D6.民族D7.普查时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居住地D8.户口登记地D9.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D10.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D11.受教育程度D12.是否识字0. 户主1. 配偶2. 子女3. 父母4. 岳父母或公婆5. 祖父母6. 媳婿7. 孙子女8. 兄弟姐妹9. 其他□□□□□□□□□□□□□□□□□□1. 男2. 女出生于: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族1. 本普查小区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5.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__________县(市、区、旗)6.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7. 国外1. 本村(居)委会2.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4.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县(市、区、旗)5. 户口待定→D111. 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D112. 不满半年3. 半年以上,不满一年4. 一年以上,不满二年5. 二年以上,不满三年6. 三年以上,不满四年7. 四年以上,不满五年8. 五年以上,不满十年9. 十年以上0. 工作就业1. 学习培训2. 随同离开/投亲靠友3. 拆迁/搬家4. 寄挂户口5. 婚姻嫁娶6. 照料孙子女7. 为子女就学8. 养老/康养9. 其他1. 未上过学2. 学前教育3. 小学4. 初中5. 高中6. 大学专科7. 大学本科8. 硕士研究生9. 博士研究生1. 是2. 否1. 配偶2. 子女3. 父母4. 岳父母或公婆5. 祖父母6. 媳婿7. 孙子女8. 兄弟姐妹9. 其他□□□□□□□□□□□□□□□□□□1. 男2. 女出生于: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族1. 本普查小区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5.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__________县(市、区、旗)6.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7. 国外1. 本村(居)委会2.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4.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县(市、区、旗)5. 户口待定→D111. 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D112. 不满半年3. 半年以上,不满一年4. 一年以上,不满二年5. 二年以上,不满三年6. 三年以上,不满四年7. 四年以上,不满五年8. 五年以上,不满十年9. 十年以上0. 工作就业1. 学习培训2. 随同离开/投亲靠友3. 拆迁/搬家4. 寄挂户口5. 婚姻嫁娶6. 照料孙子女7. 为子女就学8. 养老/康养9. 其他1. 未上过学2. 学前教育3. 小学4. 初中5. 高中6. 大学专科7. 大学本科8. 硕士研究生9. 博士研究生1. 是2. 否选择2-5的,跳至个人项目(超过五人的户,从第2张普查表起,户记录只填写“户编号”) 户编号 本户共 张 本张第 张每个人都填报的项目3周岁及以上(2017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的项目15周岁及以上(2005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的项目D1.姓名D2.与户主关系D3.公民身份号码D4.性别D5.出生年月D6.民族D7.普查时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居住地D8.户口登记地D9.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D10.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D11.受教育程度D12.是否识字2. 子女3. 父母4. 岳父母或公婆5. 祖父母6. 媳婿7. 孙子女8. 兄弟姐妹9. 其他□□□□□□□□□□□□□□□□□□1. 男2. 女出生于: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族1. 本普查小区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5.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__________县(市、区、旗)6.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7. 国外1. 本村(居)委会2.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4.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县(市、区、旗)5. 户口待定→D111. 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D112. 不满半年3. 半年以上,不满一年4. 一年以上,不满二年5. 二年以上,不满三年6. 三年以上,不满四年7. 四年以上,不满五年8. 五年以上,不满十年9. 十年以上0. 工作就业1. 学习培训2. 随同离开/投亲靠友3. 拆迁/搬家4. 寄挂户口5. 婚姻嫁娶6. 照料孙子女7. 为子女就学8. 养老/康养9. 其他1. 未上过学2. 学前教育3. 小学4. 初中5. 高中6. 大学专科7. 大学本科8. 硕士研究生9. 博士研究生1. 是2. 否2. 子女3. 父母4. 岳父母或公婆5. 祖父母6. 媳婿7. 孙子女8. 兄弟姐妹9. 其他□□□□□□□□□□□□□□□□□□1. 男2. 女出生于: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族1. 本普查小区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5.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__________县(市、区、旗)6.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7. 国外1. 本村(居)委会2.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4.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县(市、区、旗)5. 户口待定→D111. 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D112. 不满半年3. 半年以上,不满一年4. 一年以上,不满二年5. 二年以上,不满三年6. 三年以上,不满四年7. 四年以上,不满五年8. 五年以上,不满十年9. 十年以上0. 工作就业1. 学习培训2. 随同离开/投亲靠友3. 拆迁/搬家4. 寄挂户口5. 婚姻嫁娶6. 照料孙子女7. 为子女就学8. 养老/康养9. 其他1. 未上过学2. 学前教育3. 小学4. 初中5. 高中6. 大学专科7. 大学本科8. 硕士研究生9. 博士研究生1. 是2. 否2. 子女3. 父母4. 岳父母或公婆5. 祖父母6. 媳婿7. 孙子女8. 兄弟姐妹9. 其他□□□□□□□□□□□□□□□□□□1. 男2. 女出生于: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族1. 本普查小区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5.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__________县(市、区、旗)6.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7. 国外1. 本村(居)委会2.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 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4. 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县(市、区、旗)5. 户口待定→D111. 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D112. 不满半年3. 半年以上,不满一年4. 一年以上,不满二年5. 二年以上,不满三年6. 三年以上,不满四年7. 四年以上,不满五年8. 五年以上,不满十年9. 十年以上0. 工作就业1. 学习培训2. 随同离开/投亲靠友3. 拆迁/搬家4. 寄挂户口5. 婚姻嫁娶6. 照料孙子女7. 为子女就学8. 养老/康养9. 其他1. 未上过学2. 学前教育3. 小学4. 初中5. 高中6. 大学专科7. 大学本科8. 硕士研究生9. 博士研究生1. 是2. 否申报人(签字): 普查员(签字): 填报日期:11月 日。

第七次人口普查试题答案短表长表各类指标解释

第七次人口普查试题答案短表长表各类指标解释

指标解释一、普查短表(一)住户项目H1.户别——按家庭户、集体户的类别填报。

1.家庭户: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一个家庭户。

单身居住独自生活的,也作为一个家庭户。

2.集体户: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一个集体户。

H2.本户应登记人数——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2020年10月31日晚居住本户的人数,既包括户口在本户、2020年10月31日晚居住本户的人数,也包括户口不在本户、2020年10月31日晚居住本户的人数,填写H2的第一项;另一部分是户口在本户,2020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本户的人数,填写H2的第二项。

H3.本户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的出生人口——填写本户在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出生的人数。

分别填写男、女的合计数。

若本户在此期间没有出生人口,请填写“0”。

H4.本户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的死亡人口——填写本户在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死亡的人数。

分别填写男、女的合计数。

若本户在此期间没有死亡人口,请填写“0”。

填写H3、H4时应注意:不要漏掉出生时有某种生命现象(如在胎儿脱离母体时,有呼吸或心跳,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等)不久即死亡的婴儿,既要填写出生人数,也要填写死亡人数。

H5.住所类型——按居住的住所类型填报。

1.普通住宅:指人工建造的,有墙、顶、门、窗等结构,具有独立入口,专门供人居住的房屋或场所。

如单元房、平房、四合院、独栋别墅、筒子楼、窑洞等传统意义上的住宅。

2.集体住所:指学生宿舍、职工宿舍、工棚、养老院、福利院、宗教场所等。

3.工作地住所:指居住在办公楼、发廊、商铺、餐馆等工作场所。

4.其他住房:指居住在上述场所以外的其他房屋或场所。

5.无住房:指本户没有住房,居无定所(如流动人口中那些睡在桥下、公园、车站或睡在运载货物、商品车辆上的人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非标准自用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非标准自用版)

省(区、市) 地(市)
1. 没有离开户口 登记地→R10
2. 不满半年 3半年以上不满一年 一年以上不满二年 二年以上不满三年 三年以上不满四年 四年以上不满五年 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十年以上
县(市、区)
1.本村(居)委会 2.本乡(镇)其他村(居)委会 3.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4.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5.户口待定→R11
工作就业 学习培训 随同离开投亲 靠拆友迁搬家 寄挂户口 婚姻嫁娶 照料孙子女 为子女就学 养老,康养 其他
3周岁及以上(2017年11月 以前出生)的人填报
R11.是否 识字
1. 是 2. 否
R12.15岁以 上填写受教
育程度
1.未上过学 2.学期教育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大学专科 7.大学本科 8硕士研究生 9.博士研究 生
1.本普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 3.本乡(镇)其他村(居)委会 4.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5.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6.港澳台或国外
1.本村(居)委会 2.本乡(镇)其他村(居)委会 3.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4.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5.户口待定→R11
省(区、市) 地(市)
县(市、区)
1. 没有离开户口 登记地→R10
2. 半年以下 3. 半年至一年 4. 一年至二年 5. 二年至三年 6. 三年至四年 7. 四年至五年 8. 五年至六年 9. 六年以上
工作就业 学习培训 随同离开投亲 靠拆友迁搬家 寄挂户口 婚姻嫁娶 照料孙子女 为子女就学 养老,康养 其他
2. 半年以下 3. 半年至一年 4. 一年至二年 5. 二年至三年 6. 三年至四年 7. 四年至五年 8. 五年至六年 9. 六年以上

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方案

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方案

附件2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19〕24号)、《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各地普查试点工作的通知》(国人普办字〔2020〕8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鲁政发〔2020〕4号)要求,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人普办”)决定开展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

一、试点目的通过模拟人口普查业务流程、主要环节,检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积累普查工作经验,形成更加全面、更加精细、更加明确、更加规范、更具有操作性的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方案,科学有序推进各市普查试点工作,特进行本次试点。

二、标准时点试点地区登记标准时点为2020年6月1日零时。

三、试点范围试点在泰安市岱岳区天平街道进行,规模约5万人。

四、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试点地区的全部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和武警。

试点以户为单位进行,在本户登记的人口包括:(1)登记时点居住本户的人;(2)户口在本户,登记时点未居住本户的人。

五、调查内容和调查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具体分为四种调查表。

(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短表。

短表包括反映人口基本状况的项目,由试点地区的全部住户(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填报。

(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长表。

长表包括所有短表项目和人口的经济活动、婚姻生育和住房等情况的项目,在试点地区的全部住户中抽取10%的户(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填报。

(三)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调查表。

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调查表包括反映人口基本状况的项目以及入境目的、居住时间、身份或国籍、就业情况等项目,由在试点地区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填报。

甘肃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试点长表短表(户、人)

甘肃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试点长表短表(户、人)
8.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9.十年以上
1.工作就业
2.学习培训
3.随同离开/投亲靠友
4.拆迁/搬家
5.寄挂户口
6.婚姻嫁娶
7.照料孙子女
8.为子女就学
9.养老/康养
10.其他
1.未上过学
2.学前教育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大学专科
7.大学本科
8.硕士研究生
9.博士研究生
1.是
2.否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人口信息)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
6.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
7.国外
1.本村(居)委会
2.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
3.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
4.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5.户口待定→D11
每个人都填报
15.寄挂户口
16.婚姻嫁娶
17.照料孙子女
18.为子女就学
19.养老/康养
20.其他
10.未上过学
11.学前教育
12.小学
13.初中
14.高中
15.大学专科
16.大学本科
17.硕士研究生
18.博士研究生
3.是
4.否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人口信息)
每个人都填报
D1.姓名
D2.与户主关系
D3.公民身份号码
12.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5.户口待定→D11
每个人都填报
2017年10月31日前出生的人填报

全国大学生人口普查知识竞答题库+答案

全国大学生人口普查知识竞答题库+答案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短表登记时间为:(C )(分值:3)*A、2020 年11 月1 日一2020 年11 月15B、2020 年11 月16 H-2020 年11 月30 日C、2020年11月1日一2020年11月30日(答案)D、都不是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工作时间节点为:(B)(分值:3)*A、2020年11月1日一2020年11月15日B、2020 年11 月16 H-2020 年11 月30 日(答案)C、2020 年10 月11 日-2020 年10 月31 日D、都不是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分值:3)* (B)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答案)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截至2019年,我国一共进行过几次全国性人口普查?(C)(分值:3)*A.4次B.5次C.6次(答案)D.7次5.我国每几年开展一次全国人口普查?(C)(分值:3)*A.3年B.5年C.10年(答案)D.15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E)(分值:3)*A.2020年10月1日零时B.2020年11月1日零时(答案)C.2021年11月1日零时D.2021年1月1日零时7.在填报短表D2项目与户主关系时,本户第一人须填报为(A)(分值:3)*A.户主(答案)B酒己偶C.子女D.其他人&没有或者不能获取身份证号码时,应该填写(A)(分值:3)*A.18个0(答案)B.空下不填C.随意填写完成9.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在什么时候?(A)(分值:3)*A、1953年(答案)B、1964 年C、1982 年D、1990 年10.摸底验收时,利用相关行政记录资料进行比对,如果发现不一致的情况。

(C)(分值:3)*A.以行政资料为准B.以摸底数据为准C.要听取情况说明,进行确认后记录最新数据(答案)D.听取情况说明后,认同摸底数据11.开展人口普查的意义有哪些?(AECD)[多选题](分值:4)[多选题]*A.摸清我国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答案)B.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答案)C.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答案)D.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答案)1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需要登记哪些信息?(ABCD)[多选题](分值:4)[多选题萨A、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答案)B、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答案)C、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等情况(答案)D、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

□□□□□□ □□□□□ □□□□□ □□□□□
1.男 2.女
出生于: 年 月
0.户主 1.配偶 2.子女 3.父母 4.岳父母或公婆 5.祖父母 6.媳婿 7.孙子女 8.兄弟姐妹 14.其他
□□□□□□ □□□□□ □□□□□ □□□□□
1.男 2.女
出生于: 年 月
0.户主 1.配偶 2.子女 3.父母 4.岳父母或公婆 5.祖父母 6.媳婿 7.孙子女 8.兄弟姐妹 15.其他
1.未上过学 2.学前教育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大学专科 7.大学本科 8.硕士研究生 13.博士研究生
1.未上过学 2.学前教育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大学专科 7.大学本科 8.硕士研究生 15.博士研究生
1.是 6.否
1.是 8.否
填表日期:2020年


7.四年以上,不满五年
6.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 5.户口待定(跳至D11)
8.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7.国外
9.十年以上
1.本普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
3.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
4.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

5.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填写地址 省(区、市)
省(区、市)
5.二年以上,不满三年
市(地、州、盟)
6.三年以上,不满四年
县(市、区、旗)
7.四年以上,不满五年
5.户口待定(跳至D11)
8.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9.十年以上
1.本普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
3.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
4.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表填写说明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表填写说明

普查表填写说明一、普查表的种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分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四种表。

二、标准时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

普查员在掌握普查标准时点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2020年11月1日零时以后出生的人不登记;2020年11月1日零时以后死亡的人仍要在普查短表中登记。

(二)2020年11月1日零时以后居住地发生变化的人,仍在原居住地登记。

三、普查对象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一)普查短表和普查长表的普查对象具体是指2020年10月31日晚住本普查小区的人,以及户口登记在本普查小区但2020年10月31日晚未住本普查小区的人。

1.2020年10月31日晚住本普查小区的人,无论其户口登记在何处。

2.户口登记在本普查小区,但2020年10月31日晚未住本普查小区的人,无论其外出时间长短、外出原因如何。

(二)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的普查对象具体是指2020年10月31日晚住本普查小区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三)死亡人口调查表的登记对象具体是指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本普查小区的死亡人口。

四、登记原则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

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

人口普查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集体户以一个住房单元为一户进行普查登记。

为便于理解登记对象,并考虑到普查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普查员在入户登记时可采取以下方式询问住户:应在您家普查登记的人包括:•2020年10月31日晚住在您家里的人。

•经常居住在您家,由于临时出差、探亲、旅游或值夜班等原因,2020年10月31日晚未住在您家的人(视为2020年10月31日晚住在您家)。

抚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抚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抚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2021年6月4日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各县(区)人口有关数据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按行政区划分,全市11个县(区)中,常住人口(2)最多的是临川区,为1102421人;常住人口最少的是资溪县,为95826人。

按普查机构分,全市13个县(区)中,常住人口最多的是临川区,为845535人;常住人口最少的是东临新区,为86677人。

二、性别构成按行政区划分,全市11个县(区)中,总人口性别比高于全市的县(区)有6个,低于全市的县(区)有5个。

按普查机构分,全市13个县(区)中,总人口性别比高于全市的县(区)有7个,低于全市的县(区)有6个。

三、年龄构成按行政区划分,全市11个县(区)中,0-14岁人口比重高于全市的县(区)有6个,低于全市的县(区)有5个;15-59岁人口比重高于全市的县(区)有5个,低于全市的县(区)有6个;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高于全市的县(区)有4个,低于全市的县(区)有7个;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高于全市的县(区)有5个,低于全市的县(区)有6个。

按普查机构分,全市13个县(区)中,0-14岁人口比重高于全市的县(区)有6个,低于全市的县(区)有7个;15-59岁人口比重高于全市的县(区)有6个,低于全市的县(区)有7个;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高于全市的县(区)有6个,低于全市的县(区)有7个;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高于全市的县(区)有6个,低于全市的县(区)有7个。

四、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按行政区划分,全市11个县(区)中,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的县(区)有2个,低于全市的县(区)有9个。

按普查机构分,全市13个县(区)中,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的县(区)有3个,低于全市的县(区)有10个。

五、城乡(4)人口按行政区划分,全市11个县(区)中,居住在城镇人口的比重高于全市的县(区)有5个,低于全市的县(区)有6个。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方案(含表格)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方案(含表格)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 (3)第二部分普查表式 (7)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 (7)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 (1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 (2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 (26)第三部分普查表填写说明 (28)第四部分指标解释 (31)第五部分普查业务流程 (46)第六部分普查主要工作时间安排 (50)附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进度安排 (51)― 19 ―第一部分总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目的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普查时点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

三、普查对象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四、普查内容和普查表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根据不同的普查对象和普查内容,具体分为四种普查表。

(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普查短表包括反映人口基本状况的项目,由全部住户(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填报。

(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普查长表包括所有短表项目和人口的经济活动、婚姻生育和住房等情况的项目,在全部住户中抽取10%的户(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填报。

(三)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包括反映人口基本状况的项目以及入境目的、居住时间、身份或国籍、就业情况等项目,由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填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注:本表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工作。

填报方法:1. 根据填报单位的性质和所属行业选择相应的表格进行填报;2. 对于填报单位不存在的项目,填写“无”或“0”;3. 填报人员应检查所填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并确保信息填写无误;4. 本表需加盖填报单位公章并签字确认。

表格说明:表格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基本情况、人口基本情况、人口籍贯情况和人口流动情况。

1. 基本情况该部分主要包括填报单位的名称、代码、所在地、填报时间等基本情况。

填报单位包括各级人口普查机构、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等。

2. 人口基本情况该部分主要包括人口总量、男女比例、民族构成、年龄构成等人口基本情况。

3. 人口籍贯情况该部分主要涉及人口的籍贯情况,包括户籍所在地、迁移情况、户口登记状况、民族归属等。

4. 人口流动情况该部分主要涉及人口的流动情况,包括迁移地点、时间、原因等。

注释如下:1. 填报单位:指参与人口普查工作的单位,包括各级人口普查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等。

2. 填报时间:指参与人口普查工作的单位填报表格的日期。

3. 人口总量:指填报单位所辖区域内常住人口的总数。

4. 男女比例:指男性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

5. 民族构成:指填报范围内各个民族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

6. 年龄构成:指填报范围内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

7. 户籍所在地:指人口在出生或登记时所在的行政区域。

8. 迁移情况:指人口从一个行政区域搬迁到另一个行政区域的情况。

9. 户口登记状况:指人口是否在当地具有合法的户口,包括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10. 民族归属:指填报范围内民族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

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该法规定了统计工作的原则、目标和任务,规范了统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保证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全国人口普查表

全国人口普查表

公 祖 父 媳 婿 孙 子 兄 弟 其 他 户 主 配 偶 子 女 父 母 岳 父 或
5. 6. 7. 8. 9. 0. 1. 2. 3. 4.
公 祖 父 媳 婿 孙 子 兄 弟 其 他 户 主 配 偶 子 女 父 母 岳 父 或
5. 6. 7.
公 祖 父 媳 婿 孙 子
D3.公民身 份证号码
D4.性 别
经 国 人 口 人 口 公
民地 址 :
H1.户别
1. 家庭户
2. 集体户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
H2.本户应登记人数
1.
2020年10月31日晚居住本户的人数

)人
2. 户口在本户,2020年10月31日晚未住本户 男
的人数(
)人
乡(镇、街道)
普查区
本户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
3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
15周岁及以 上的人填报
D10.离开户口登记地时 间
D11.受教育程度
0. 1. 2. 3. 4. 5. 6. 7. 8. 9.
工 作 学 习 随 同 拆 迁 寄/ 挂 婚 姻 照 料 为 子 养 老 其/ 他
1. 2. 3. 4. 5. 6. 7. 8. 9.
未 上 学 前 小 学 初 中 高 中 大 学 大 学 硕 士 博 士
未 上 学 前 小 学 初 中 高 中 大 学 大 学 硕 士 博 士
1. 是 2. 否
1. 2. 3. 4. 5. 6. 7. 8. 9.
没 有 不 满 半 年 一 年 二 年 三 年 四 年 五 年 十 年
0. 1. 2. 3. 4. 5. 6. 7. 8.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
D6.
民族
D7.普查时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居住地
D8.户口登记地
D9.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
D10.离开户口登记地
原因
D11.受教育程度(3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
D12.是否识字(15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
选项:
0.户4.岳父母或公婆
5.祖父母
6.媳婿
7.孙子女
8.兄弟
姐妹
5.两年以上,不满三年
6.三年以上,不满四年
7.四年以上,不满五年
8.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9.十年以上
选项:
0.工作就业
1.学习培训
2.随同离开/投亲靠友
3.拆迁、搬家
4.寄挂户口
5.婚姻嫁娶
6.照料孙子女
7.为子女就学
8.养老、康养
9.其他
选项:
1.未上过学
2.学前教育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大学专科
1.本村(居)委会
2.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
3.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
4.其他县(市、区、旗)请在下面详细填写清楚:省(区、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
5.户口待定,跳至D11项
选项:
1.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跳至D11项
2.不满半年
3.半年以上,不满一年
4.一年以上,不满两年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
地址: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县(市、区、旗)_________乡(镇、街道)_________普查区_________普查小区________户编号
一、住房项目
H1.户别

第七次人口普查——户主姓名底册(空表)

第七次人口普查——户主姓名底册(空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户主姓名底册
地址:县(市、区) 乡(镇、街道) 普查区 普查小区
本户应登记人数(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M5+M9 M5=M6+M7+M8 M9=M10+M1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户主姓名底册
本户应登记人数(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M5+M9 M5=M6+M7+M8 M9=M10+M1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户主姓名底册
本户应登记人数(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M5+M9 M5=M6+M7+M8 M9=M10+M1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户主姓名底册
本户应登记人数(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M5+M9 M5=M6+M7+M8 M9=M10+M1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户主姓名底册
本户应登记人数(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M5+M9 M5=M6+M7+M8 M9=M10+M11。

西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性别构成

西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性别构成

西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三号)
——常住人口性别构成情况
西安市统计局
西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常住人口性别构成情况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2]
中,男性人口为6615501人,占51.07%;女性人口为6337406人,占48.93%。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3]
的105.18下降为104.39。

图3-1 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性别构成
人口数(万人)
二、分区域常住人口性别构成
100
104108
112
1161200
1503004506001953
1964
19821990
2000
2010
2020
年份

(女=100)
21个区县(开发区)中,常住人口性别比在100以下的区县(开发区)有4个,在100至105之间的区县(开发区)有6个,在105至110之间的区县(开发区)有7个,在110以上的区县(开发区)有4个。

表3-1 分区域常住人口性别构成
单位:%
注释: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

[2]全市常住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2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包括西咸咸阳片区。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不含西咸咸阳片区。

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叫第一号)——全省常住人口情况⑶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 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⑵的基本情况公布如下:—、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为99365519人。

二、 人口增长全省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9402356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341952人,增长5.68%,年平均增长率为0.55%。

三、 户别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⑶31782693户,集体 户1442292户,家庭户人口为90744073人,集体户人 口为862144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7人减少0.61 人。

四、 民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8210038人,占98.8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55481人,占1.16%。

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5314754人,增长5.72%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7198 人,增长2.41%。

注释:⑴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遥[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 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叫第二号)——地区常住人口情况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分地区的常住人口[2有关数据公布如下:表2-1各地区常住人口单位:人、%地区人口数比重⑶2020 年2010 年全省99365519100.00100.00郑州市1260057412.689.17#巩义市7852420.790.86开封市4824016 4.85 4.97#兰考县7772780.780.72洛阳市70566997.10 6.97平顶山市4987137 5.02 5.22#汝州市9745410.980.99安阳市5477614 5.51 5.50#滑县11690721.18 1.34鹤壁市1565973 1.581.67新乡市62519296.29 6.07#长垣市9054360.910.86焦作市3521078 3.54 3.76濮阳市3772088 3.803.83许昌市4379998 4.41 4.58漯河市23674902.382.712021年第05期(总第505期)・3・(续表)单位:人、%地区人口数比重⑶2020年2010年三门峡市2034872 2.05 2.38南阳市97131129.7810.92#邓州市1247807 1.26 1.56商丘市78168317.877.83#永城市1256409 1.26 1.32信阳市6234401 6.27 6.50#固始县1041399 1.05 1.09周口市90260159.089.52#鹿邑县9586170.960.97驻马店市70084277.057.69#新蔡县8238290.830.91济源示范区7272650.730.72注:带#的为省直管县(市),各省辖市数据含省直管县(市);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备用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备用表)

1.本普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小区 3.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 会 4.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 街道) 5.其他县(市、区、旗),请填写在 下面地址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 6.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地区 7.国外
1.本村(居)委会其他小区 1.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 6.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地区 7.国外
1.本村(居)委会其他小区 1.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2.本乡(镇、街道)其他村 D11
(居)委会
2.不满半年
3.本县(市、区、旗)其他 3.半年以上,不满一年
乡(镇、街道)
4.一年以上,不满二年
8.兄弟姐妹
9.其他
D3.公民身份号码
D5.出生年月 出生于
年 月
D6.民族 族
每个人都填报
D7.普查时点
1.本普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小区 3.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 会 4.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 街道) 5.其他县(市、区、旗),请填写在 下面地址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 6.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地区 7.国外
4.其他县(市、区、旗), 5.二年以上,不满三年
请填写在下面地址
6.三年以上,不满四年
省(区、市) 7.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市(地、州、盟) 9.十年以上
县(市、区、旗)
5.户口待定→D11
0.工作就业 1.学习培训 2.随同离开/投靠亲友 3.拆迁/搬家 4.寄挂户口 5.婚姻嫁娶 6.照料孙子女 7.为子女就学 8.养老/康养 9.其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兄弟姐妹
9.其他
D3.公民身份号码
D5.出生年月 出生于
年 月
D6.民族 族
每个人都填报
D7.普查时点
1.本普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小区 3.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 会 4.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 街道) 5.其他县(市、区、旗),请填写在 下面地址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 6.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地区 7.国外
1.本普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小区 3.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 会 4.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 街道) 5.其他县(市、区、旗),请填写在 下面地址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 6.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地区 7.国外
1.本村(居)委会其他小区 1.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5.户口待定→D11
0.工作就业 1.学习培训 2.随同离开/投靠亲友 3.拆迁/搬家 4.寄挂户口 5.婚姻嫁娶 6.照料孙子女 7.为子女就学 8.养老/康养 9.其他
3周岁以上(2017年10月 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
1.未上过学 2.学前教育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大学专科 7.大学本科 8.硕士研究生 9.博士研究生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 6.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地区 7.国外
1.本村(居)委会其他小区 1.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2.本乡(镇、街道)其他村 D11
(居)委会
2.不满半年
3.本县(市、区、旗)其他 3.半年以上,不满一年
乡(镇、街道)
4.一年以上,不满二年
4.其他县(市、区、旗), 5.二年以上,不满三年
请填写在下面地址
6.三年以上,不满四年
省(区、市) 7.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市(地、州、盟) 9.十年以上
县(市、区、旗)
5.户口待定→D11
0.工作就业 1.学习培训 2.随同离开/投靠亲友 3.拆迁/搬家 4.寄挂户口 5.婚姻嫁娶 6.照料孙子女 7.为子女就学 8.养老/康养 9.其他
1.未上过学 2.学前教育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大学专科 7.大学本科 8.硕士研究生 9.博士研究生
1.是 2.否
2.子女 3.父母 4.岳父母或公婆 5.祖父母 6.媳婿 7.孙子女 8.兄弟姐妹 9.其他
D4.性别 1.男 2.女
D5.出生年月
出生于 年 月
D6.民族 族
1.本普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小区 3.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 会 4.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 街道) 5.其他县(市、区、旗),请填写在 下面地址
地址:
H1.户别 1、家庭户 2、集体户
县(市、区、旗)
乡(镇、街道)
普查区
普查小区
户编号
H2.本户应登记人数
2020年10月31日晚居住本户 户口在本户,2020年10
的人数
月31日晚未住本户的人



H3.本户2019年11月1日至2020 年10月31日期间的出生人口
男人
女人
H4.本户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的 死亡人口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 6.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地区 7.国外
1.本村(居)委会其他小区 1.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2.本乡(镇、街道)其他村 D11
(居)委会
2.不满半年
3.本县(市、区、旗)其他 3.半年以上,不满一年
乡(镇、街道)
4.一年以上,不满二年
D8.户口登记地
1.本村(居)委会其他小区 2.本乡(镇、街道)其他村 (居)委会 3.本县(市、区、旗)其他 乡(镇、街道) 4.其他县(市、区、旗), 请填写在下面地址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 5.户口待定→D11
D9.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
1.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D11 2.不满半年 3.半年以上,不满一年 4.一年以上,不满二年 5.二年以上,不满三年 6.三年以上,不满四年 7.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9.十年以上
15周岁以上(2005年10 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 报
1.是 2.否
2.子女 3.父母 4.岳父母或公婆 5.祖父母 6.媳婿 7.孙子女 8.兄弟姐妹 9.其他
D4.性别 1.男 2.女
D5.出生年月
出生于 年 月
D6.民族 族
1.本普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小区 3.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 会 4.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 街道) 5.其他县(市、区、旗),请填写在 下面地址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 6.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地区 7.国外
1.本村(居)委会其他小区 1.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2.本乡(镇、街道)其他村 D11
(居)委会
2.不满半年
3.本县(市、区、旗)其他 3.半年以上,不满一年
乡(镇、街道)
4.一年以上,不满二年
1.未上过学 2.学前教育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大学专科 7.大学本科 8.硕士研究生 9.博士研究生
1.是 2.否
本户共 张
本张是第

申报人(签字):
普查员(签字):
填报日期:11月 日
4.其他县(市、区、旗), 5.二年以上,不满三年
请填写在下面地址
6.三年以上,不满四年
省(区、市) 7.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市(地、州、盟) 9.十年以上
县(市、区、旗)
5.户口待定→D11
0.工作就业 1.学习培训 2.随同离开/投靠亲友 3.拆迁/搬家 4.寄挂户口 5.婚姻嫁娶 6.照料孙子女 7.为子女就学 8.养老/康养 9.其他
2.本乡(镇、街道)其他村 D11
(居)委会
2.不满半年
3.本县(市、区、旗)其他 3.半年以上,不满一年
乡(镇、街道)
4.一年以上,不满二年
4.其他县(市、区、旗), 5.二年以上,不满三年
请填写在下面地址
6.三年以上,不满四年
省(区、市) 7.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市(地、州、盟) 9.十年以上
县(市、区、旗)
4.其他县(市、区、旗), 5.二年以上,不满三年
请填写在下面地址
6.三年以上,不满四年
省(区、市) 7.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市(地、州、盟) 9.十年以上
县(市、区、旗)
5.户口待定→D11
0.工作就业 1.学习培训 2.随同离开/投靠亲友 3.拆迁/搬家 4.寄挂户口 5.婚姻嫁娶 6.照料孙子女 7.为子女就学 8.养老/康养 9.其他
经国务院批准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人口普查的 原始资料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仅供汇总使用 公民应履行如实申报普查项目的义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备用表)
表 号: R 6 0 1 表 制定机关: 国 家 统 计 局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批准文号:国 发【 2019 】 24号 有效期至:2 0 2 1 年 3 月
1.未上过学 2.学前教育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大学专科 7.大学本科 8.硕士研究生 9.博士研究生
1.是 2.否
2.子女 3.父母 4.岳父母或公婆 5.祖父母 6.媳婿 7.孙子女 8.兄弟姐妹 9.其他
D4.性别 1.男 2.女
D5.出生年月
出生于 年 月
每个人都填报
D6.民族 族
D10.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
0.工作就业 1.学习培训 2.随同离开/投靠亲友 3.拆迁/搬家 4.寄挂户口 5.婚姻嫁娶 6.照料孙子女 7.为子女就学 8.养老/康养 9.其他
3周岁以上(2017年10月 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
D11.受教育程度
1.未上过学 2.学前教育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大学专科 7.大学本科 8.硕士研究生 9.博士研究生
15周岁以上(2005年10 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 报
D12.是否识字
1.是 2.否
1.配偶 2.子女 3.父母 4.岳父母或公婆 5.祖父母 6.媳婿 7.孙子女 8.兄弟姐妹 9.其他
D4.性别 1.男 2.女
D5.出生年月
出生于 年 月
D6.民族 族
1.本普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小区 3.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 会 4.本县(市、区、旗)其他乡(镇、 街道) 5.其他县(市、区、旗),请填写在 下面地址
H5.住所类型
男人
女人
1、普通住宅 2、集体住所 3、工作地住所 4、其它住房 5、无住房 (选择2-5的,跳至个人项 目)
H6.本户现住房建 H7.本户现住房筑面积Fra bibliotek间数平房米

D1.姓名
D2.与户主关系
0.户主
1.配偶
2.子女 3.父母
D4.性别
4.岳父母或公婆 1.男
5.祖父母
2.女
6.媳婿
7.孙子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