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宗教信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族宗教浅谈:
[摘要]:本文通过对蒙古族风俗、语言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蒙古族是在原有萨满教信仰的基础上,逐渐吸收了以藏传佛教为主的宗教精神,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凸现因多种族群文化相互吸收融合而形成的不同于草原文化的青藏高原地域特征。
[关键词]:蒙古族;宗教信仰历史;文化习俗;多样性;青海蒙古族;新时期
The Research of Faith and Culture and Consuetude of Hehuang,Moggol Nationality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custom, language and life ofMongolian inQinghai, the result is that because of absorbing the Tibetan religion spirit, it becoms different from the grassland culture—Tibet Ha2teau.
Key words: Mongolian; faith; costom and culture; multiplicity; peculiarityy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前,蒙古地区占支配地位的宗教是萨满教。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蒙古族历史上有过多种宗教并存。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
哥汗时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佛教取代了萨满教在宫廷里的地位。
可是,佛教的影响仅限于蒙古上层统治阶级,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萨满教。16世纪下半叶,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俺答汗)迎进了宗喀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1578年阿拉坦汗和达赖三世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会面,召开法会,举行了入教仪式。在法会上索南嘉措被阿拉坦汗封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由此产生。此后,在明、清两朝的支持和提倡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但萨满教在东部地区以祭祀、占卜、治病活动形式不同程度地幸存了下来。
祭祀
祭“腾格里”
蒙古语音译,意为“天”。蒙古族萨满教观念之一。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先主”;还包含“命运”的意思。祭“腾格里”是蒙古族重要祭典之一。祭天分以传统奶制品上供的“白祭”和以宰羊血祭的“红祭”两种祭法。近代东部盟旗的民间祭天活动,多在七月初七或初八进行。
祭火
蒙古族的牧民、猎民十分崇拜火,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笃信具有自
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认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于是对“渥德噶赖汗・额赫”(火神母)更加崇敬。祭火分年祭、月祭。年祭在阴历腊月二十三举行,届时,在长者的主持下将黄油、白酒、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感谢火神爷的庇佑,祈祷来年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月祭常在每月初一、初二举行。此外还有很多有关火的禁忌反映蒙古人对火的崇敬,如不能向火中泼水,不能用刀、棍在火中乱捣,不能向火中吐痰等。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敖包是石堆或鼓包的意思。即在地面开阔、风景优美的山地高处,用石头堆一座圆形实心塔,里面请放神像,顶端立系有经文布条或牲畜毛角的长杆。届时,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祷告词,男女老少膜拜祈祷,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祭祀仪式结束后,常举行赛马、射箭、摔交等竞技活动。敖包祭是蒙古人为纪念发祥地额尔古纳山林地带而形成,表示对自己祖地的眷恋和对祖先的无限崇敬。这一信奉萨满教时最重要的祭扫仪式,现已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节日活动。
宗教音乐
也叫萨满教歌舞,由蒙古族萨满巫师表演。使用圆形单鼓伴奏,鼓柄环上套有铜钱等金属物,摇之沙沙作响。以鼓鞭敲击鼓面,按鼓点节奏而舞。萨满歌舞将音乐、舞蹈、诗歌、魔术、杂技等民间艺术形式熔于一炉,包括迎神歌舞、娱神歌舞、精灵舞蹈(亦称图腾舞蹈)三个主要部分。其结构为散板―慢板―中板―快板(急板)―慢板。祭祀
歌曲、巫术歌曲等,则以吟诵及祝辞为主,舞蹈成分较少。表演形式多为独舞,亦有集体歌舞,可吸收围观群众参加表演。最后,主祭巫师歌唱《送神曲》,萨满歌舞即进入尾声。
由于文化传统、民族融合、宗教政策导向以及宗教自身的原因,蒙古族自元朝时期开始,其宗教信仰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以传统萨满教为基本信仰,辅之以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诸多类型。17世纪以后,尽管藏传佛教盛极一时,但基督教、伊斯兰教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延续。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变革及宗教自身的转变,蒙古族宗教信仰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
科技化、现代化对包括民族宗教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然而,社会现代化对宗教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传统宗教可以借助更多现代手段、也可以通过更多途径来进行自身的变革,包括宗教观念、宗教活动方式等,即如何在不失却本性的基础上去适应世俗社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这是宗教在现代化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巨变时期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
蒙古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表现在五大宗教及各种民间宗教在其社会生活中都呈现恢复发展之态势,且信仰多元的表现形式繁多。
宗教信仰的多元化主要指信仰形式的多元化,即信仰的宗教类型呈现多元化。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信仰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一个民族在同一时期有多种宗教信仰的现象更是不多见的。民族的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历史性、民族性的群众思想信仰问题,与每个民族的社会发展状况、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