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与自然权利
自然法_自然权利_自然的权利

自然法・自然权利・自然的权利□ 俞田荣 内容提要 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家所推崇的自然法,到近代霍布斯、洛克等人演绎的自然权利,再到当代环境伦理学家所推崇的自然的权利,人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古代、近代,人们借“自然”之名来维护自身的利益,而现代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赋予自然以权利,两者本质上都是一种人权的扩展。
尽管各个时期没有哪一种有关权利的理论能够得到严密的科学论证,但这不但不影响它们的实际价值,而且还体现人类观念的革新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自然法 自然权利 自然的权利 社会契约作者俞田荣,男,1965年生,浙江杭州人,哲学硕士,浙江林学院讲师。
(临安 311300) 伴随着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日益严重,许多有识之士对西方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
回顾西方历史,人类为了维护自身权利的斗争经历了由自然法、自然权利到自然的权利的运行轨迹,也就是经历了义务———权利———义务的辩证发展过程。
古希腊、罗马把自然法理解为人类应遵循的道德义务,近代霍布斯、洛克等政治思想家把自然法演化为对个人的权利加以保护的原则———自然权利的原则,如今人类为了保护自身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不得不让渡给自然界以权利———人类保护自然的义务。
这是一个权利主体和道德主体的扩展过程,也是人类的思想观念、认识的一次深刻的变革,正如维克多・奥辛延斯所说的那样,我们正经历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一、从自然法到自然权利“自然”(phusis )一词源远流长,从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德谟克利特和休昔底德等人的作品中就能看出一些痕迹,在这些思想家的语境中,自然是表示与习俗(nom os )对立的一个概念。
他们都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把“自然”视为某种自然界确定不变的规律而引入社会领域,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如同自然界一样,受某种不变的规律支配,它不取决于人的愿望,但无差别地作用于所有的人。
而“习俗”具有“人为”的含义,与“自然”处在对立的另一极,往往被认为违反了自然而视为不义。
一位法学教授对于自然法与自然权利的导读_兰迪_巴奈特

一位法学教授对于自然法与自然权利的导读_兰迪_巴奈特2011年6月第9卷第3期时代法学Presentday Law ScienceJun.2011Vol.9No.3一位法学教授对于自然法与自然权利的导读*[美]兰迪·巴奈特著,董笃笃译目前,法学教授们并非仅在法哲学领域而是经常性地论及自然法与自然权利。
由于建国时期的先辈们普遍赞同自然权利的观念,故“自然权利”这一概念经常在关于宪法的讨论中具有显著的地位。
塞缪尔·蔡斯(Samuel Chase)法官在考尔德诉布尔(Calder v.Bull)案〔1〕中提出,“在我们自由的共和国政府中存在一些重要原则,这些原则将决定并控制那种对立法权力显著且明目张胆的滥用……一项与社会契约中显著的首要原则相悖的立法法案(因为我不能称之为法)不能被认为是一种立法权力的正当行使。
”〔2〕如果有人想解释该著名论述的话,那他显然无法避开“自然权利”这一概念。
同样,如若不提及“自然的先存权利(the pre-existent rights of nature)”,〔3〕法学教授也无法向他们的学生们解释美国宪法第九修正案中“人民所拥有”的“其他”〔4〕权利。
迄今为止,在我的印象中,法学教授在论及自然权利时,他们经常将其与自然法相提并论。
尽管自然法与自然权利联系紧密,但两者并不相同。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讨论自然法与自然权利之间的区别。
其他与会者主要采用历史性的和描述性的方法,而我将采用更加概念性的和规范性的方法。
亦即,我将阐释在我看来自然法的概念应如何与自然权利的概念相区分。
我相信(尽管我并不打算下功夫论证),我所提出的两概念之间的差别与它们的经典涵义是一致的,并有助于澄清两者的经典涵义。
一、自然法分析方法(The Natural Law Methods of Analysis)目前,自然法理念对于我们是神秘的〔5〕。
我们习惯于将法视为由某种政府执行的立法命令,或政001*〔1〕〔2〕〔3〕〔4〕〔5〕收稿日期2011-02-16本文乃作者为美国法学院协会法哲学分会1997年会议上的发言所做的准备,并以巴奈特1998年出版的专著《自由的结构:正义与法治》[The Structure of Liberty:Justice and The Rule of Law (forthcoming1998)](下文简称《自由的结构》)中的序言为基础。
西方自然法学派主要权利理论解读

西方自然法学派主要权利理论解读(一)自然法学说是西方一切法哲学流派的滥觞,是价值法学派。
自然法学派主张有一个实质的法价值存在着,这个法价值乃独立于“实定法”之外,且作为检定此“实定法”是否有正当性的标准。
自然法学说认为,在自然,特别是在人的自然本性中,存在着一个理性的秩序,这个秩序提供一个独立于人〔国家立法者〕意志之外的客观价值立场,并以此立场去对法律及政治的结构作批判性的评价。
自然法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意谓着由自然,也就是说由人的本性、由社会的本性、以及甚至由物的本性中,可演绎出某些法则,这些法则可供给一个整体而言对人类行为举止适切的规定。
自然法学派起初的权利观念更多带有“天赋”权利的色彩,人生于自然,人的权利也来自于自然。
自然法思想渊源于古希腊,?中世纪的自然法思想渊源于西塞罗,并具有斯多葛哲学的传统,17世纪的欧洲时代属于“形而上学”时代,自然法的思想经过启蒙运动的“祛魅”而日益世俗化,18世纪中后期,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逐渐兴起,自然法和自然权利学说遭遇到激烈批判。
惨痛的“二战”经历,为自然法的复兴提供了契机,其中以德沃金、罗尔斯等为代表的自然法学派在各种论战中逐渐建构了新的自然法理论,个人的权利和法律的正义性重新得到人类较为广泛的承认。
“认真对待权利”成为了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法律的价值重心。
在这里,我们以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权利学说为基线,简要解读洛克、卢梭、罗尔斯和德沃金的权利理论。
??一、洛克的权利自由说(一)洛克的权利理论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 是17世纪英国英国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哲学家、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其有关权利的政治学说中,以他的《政府论》名噪于世。
在《政府论》中,他以“自然法”作为分析权利的逻辑起点。
他认为,个人权利与生俱来,源于人的“本性”,出自于“自然”,人生而拥有平等、自由、自主、自卫、生命、财产等人类“自然权利”,这些权利人所共有,不可剥夺,谁侵犯了这些天赋权利,谁就有权自卫和反抗。
自然法的内容

自然法的内容
自然法是指根据自然规律来制定合理法律规范的一种法律理论。
自然法的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权利
自然法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些来自自然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如生存权、自由权、财产权等。
这些权利是不受制于任何政府或人为规定的,而是源自于人类的本性和自然规律。
2. 公正原则
自然法强调公正原则,认为法律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人,不应偏袒任何
一方或群体。
法律的目的是维护公正,保护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3. 法律形式
自然法主张法律应当以简洁明了的形式表达,避免繁琐的法律条文,以确保法
律的普及和公众的理解。
法律应当简单明了地规定人们的行为规范和责任义务,而不应过于复杂和晦涩。
4. 社会秩序
自然法认为,法律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定和
安全。
法律应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持续。
5. 法律规范
自然法强调法律规范应当合乎道义和人性,不应背离正义和公平。
法律规范应
当从道德和伦理的角度出发,引导人们遵守法律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总的来说,自然法的内容包括自然权利、公正原则、法律形式、社会秩序和法
律规范等几个方面,旨在建立一个基于自然规律和道德原则的法律体系,维护人们的权利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一位法学教授对于自然法与自然权利的导读

目前 , 自然 法理念 对 于我们是 神秘
} 收稿 日期 2l 0 0 1— 2—1 6
。我们 习惯 于 将法 视 为 由某种 政 府执 行 的立 法命 令 , 或政
本文乃作者为美 国法学院协会法哲 学分会 19 年会议上的发 言所做的准备 , 以巴奈特 19 年 出版的专 著《 97 并 98 自由的结构 : 正义与法治》 T e t c r o L e y Jsc adT e u w f t o i 9 ) ( [ h r t e f i r : t e n h l o L ( r cm n 1 8 ] 下文简称《 S u u b t u i R e f a oh g9 自由的结构》 中的序言为基础 。 )
迄今 为止 , 我 的印象 中 , 在 法学教 授在 论及 自然权 利时 , 他们 经 常将 其 与 自然法 相 提并 论 。尽 管 自
然 法与 自然权 利联 系 紧密 , 但两 者并 不相 同 。本次 研讨会 的 主题 是讨论 自然 法与 自然权利之 间 的区别 。 其 他与会 者 主要采 用历 史性 的和描述 性 的方法 , 而我将采 用更加 概念性 的和规 范性 的方法 。亦 即 , 将 我
政府 中存 在一些 重要 原则 , 这些原 则将决 定并 控制那 种对 立 法权 力显 著且 明 目张 胆 的滥用 ……一项 与 社会 契约 中显著 的首要 原则 相悖 的立 法 法案 ( 因为 我不 能称 之 为法 ) 能被 认 为是 一种 立 法权 力 的正 不 当行使 。[ 如 果有人 想解 释该 著名论述 的话 , ” ] 那他 显然 无法 避 开“自然权 利 ” 一 概念 。同样 , 这 如若 不 提及 “ 自然 的先 存权 利 (h r—x t tihs f aue ”[ ] t peei e g t o t ) ,3 法学教 授 也无法 向他 们 的学生 们解 释美 国 e sn r n r 宪法第 九修正 案 中“ 民所拥 有” 其他 ”[ 权利 。 人 的“ ]
自然权利名词解释

自然权利名词解释
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s)是指个体天生拥有的、不受政府或社会授予的权利。
这些权利被认为是与个体的存在和本性相辅相成的,不可侵犯和不可剥夺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权利及其解释:
1.生命权:生命权是指每个人作为人类的成员,有权享有生存和
保护生命的权利。
这包括权利不受他人故意伤害或非法剥夺生
命。
2.自由权:自由权是指每个人享有自由行动、自主选择和自由表
达的权利。
这包括权利不受不合理的限制、拘禁或强制。
3.产权:产权是指个体对其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和支配权。
个体有
权享有、使用和处置其拥有的财产,而不受非法侵犯或非法剥
夺。
4.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指每个人有权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信
仰和观点,无论是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
这包括权利不受审
查、压制或报复。
5.宗教自由:宗教自由是指每个人有权自由选择、信仰和实践自
己的宗教信仰。
这包括权利不受强制性宗教信仰或迫害。
6.平等权:平等权是指每个人在法律和社会权益上应该受到平等
对待和保护,不论种族、性别、宗教、国籍等因素。
自然权利的概念在政治哲学和法律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强调个体的尊严、自由和自主权利。
这些权利被认为是与人类本质和普遍
价值相关的,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然而,具体社会和法律体系可能对自然权利进行不同程度的界定和保护。
自然法与权利的正当性

第27卷第4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V ol.27 No.4 2010年12月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c. 2010文章编号:1001-4543(2010)04-0322-05自然法与权利的正当性刘科(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部,上海201209)摘 要:当代社会十分强调权利观念和权利价值,但权利本身是否正当的问题容易被人忽视。
通过解读权利理论的思想家代表霍布斯的自然法观念及其与权利的关系,追溯历史上传统自然法与权利的不断演变,指出权利与自然法是理性精神的一体之两面,自然法是权利正当性的尺度与规范,同时也是人文精神的真正表达。
关键词:权利;自然法;正当性中图分类号: GF4 文献标志码:A0 引言在当代社会伦理价值体系中,权利不仅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而且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与否的标志。
一个社会是否重视和尊重“人的尊严”,保障“人的权利”的全面实现,在最大程度上体现着当代社会人们对自身生存价值的高扬和反思。
然而,有些人却以为权利就是“唯个人权利”,就必然会与共同利益或者与体现了共同意志的法律相违背。
这其实是对道德哲学中权利理论溯源的无知与误读。
本文将从提出权利观念的著名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的理论立场出发,从逻辑上分析其理论中权利与自然法的内在关联,并从古希腊乃至苏格兰启蒙运动以来的权利及自然法内涵的演变来印证这一关联。
最后指出,在现代社会的伦理观念中谈到权利,存在着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即自然法是理解权利正当性的不可回避的部分。
1 霍布斯的自然法理论透过权利(right)一词,可以获知它所包含着“a right”和“being right”两层含义,权利既有“自由”之意,又有“正当”之意。
霍布斯的权利概念就是拥有做一切正当事情的“自由”。
而“正当”则是指向了人之生命个体的自我保存,它不仅是霍布斯道德哲学中最根本的善,而且也是产生道德原则的最终依据。
西方法律思想史重点

一²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法由神启”——“法由人定”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正义、法治优于一人之治)伊壁鸠鲁、斯多葛学派正义与法律、自然法与人定法法治、民主、自由(一)“法由神启”1.法非人定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得:“万物由之产生的东西,万物复归于它,这就是命的规定。
”自然哲学家赫拉克里特:“对于神来说,一切都是美的、善的和公正的”…“人类的一切法律都因那唯一的神的法律而存在。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人们可以通过神启知道法律。
“法律是神赐予人类最伟大的礼物”3.法律在早期与宗教、伦理、哲学相混杂(二)法由人定1.“智者”(诡辩学派)BC5—BC4 宗教与哲学分离“人民的教师”2.“智者”的观点研究重点:人本身、社会普罗泰哥拉Protagoras “人是万物的尺度。
”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标准的立法、司法的思考“人本主义”“国家和法律并非神造,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3.对“智者”观点的评价、分析(1)“以人为本”、“法由人定”,突出了人的作用,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理论基础(2)观点形成的原因古希腊活跃的奴隶制经济下,民主制的发达及个人对城邦生活的要求(一)苏格拉底《对话集》“认识你自己。
”“正义才是法律的灵魂,人们是可以通过理性来把握正义的。
”(二)柏拉图《共和国》The Republic《政治家篇》The Statesman《法律篇》The Laws法律观点:1.《共和国》(1)正义观。
对个人:善良;对国家:每个人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启示:法律正义首先指一定的秩序(2)理想国金(统治者)。
银(军人)。
铜。
铁(生产者)2.《政治家篇》“人治是否优于法治?”反思法治的原则3.《法律篇》法治观的集中体现(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伦理学》。
《政治学》。
《雅典政制》法律思想1.法律正义论:平等、中庸“正义”首先意味着“平等的分配政治权利”数量平等数量上相等比值平等按比例分配平等≠平均中庸2.分配正义、矫正正义分配正义:社会成员按比例分配权利义务矫正正义:分配正义被非法行为破坏——法律惩罚——补偿——重新分配3.法治论(1)“法治是良法与守法的结合”—《政治学》(2)法治优于一人之治的原因不受感情左右的治事者更为优良轮流执政更利于权力的平等(3)法的权威法律实效—服从—法的权威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法律思想BC4—BC3 希腊化时期政治生活——个人生活(一)伊壁鸠鲁学派的社会契约论伊壁鸠鲁:法律是人们在交往中签订的互不侵犯契约(二)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芝诺Zenon万事万物依照其本性生活就是好的、善的本性——规律、自然理性自然法总结1.古希腊法律思想的主题正义、法治、民主、自然法2.古希腊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地理政治因素:没有统一全境的国家经济因素:海洋文化、对财富的追逐、珍视权利二²古罗马西塞罗的自然法、法律与政体、法律与执政官罗马法学家的自然法、法的概念与分类以自然法观念为核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概念精细、法理深邃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1.法的本质《论法律》(1)“正确的理性就是法”真正理性的法是与自然相适应的、永恒的、适用于所有人的法的权威平等(2)法律具有正义的美德(见课件)2.自然法与人定法(实在法)?法律可以使权利产生非正义人定法有善、恶之分衡量的标准——“自然”、“理性”小结:(1)法有自然法与人定法之分(2)自然法的本质是正确的理性(3)自然法是人定法正义的基础(4)不符合自然法的人定法是无效的正确的理性=自然宗教意义——中世纪神学自然法人、理性——人本主义自然法(资产阶级自然法)法律同政体、执政官的关系《论共和国》1.共和政体是依照正义和自然法组织起来的最完美形式2.执政官的权力来源于法律,同时法律也是执政官执政的良好保障“执政官是会说话的法律,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
何为「自然法」这一概念的完整阐释?

何为「自然法」这一概念的完整阐释?自然法的哲学观念最早出现在古代希腊,由赫拉克利特提出,他认为自然法是存在于各种规范、秩序和人法中的“自然的永恒法则”。
之后自然法便在智者与苏格拉底及其弟子们的辩论中逐渐闪现,来自斯多葛学派的西塞罗则极大的传播了自然法的理念,以至于“内在的法、正确的理性、自然权利”等概念为古代世界的学者们所接受。
罗马时代的法学家们将法律调整的对象从希腊城邦公民扩展到世界共同体,自然法也因此进入到永恒哲学的范畴。
随着基督教信仰开始统治古代西方世界,自然法也进入到经院哲学时代。
由于自然法与基督教哲学具有某些天然的契合点,永恒的、不变的、作为指导人类达到“善即当行”的自然法在上帝身上得到存在与应然的统一。
并且圣托马斯基于自然法与实证法的内在关系,得出实证法与自然法实质不相冲突的结论,于是在此后的数千年中,自然法学派主张自然法高于实证法并蕴含在实证法中,并以自然法的原则作为法律的最高判定准则,即“恶法非法”;而实证主义者则竭力否认自然法的存在,将其降格为道德伦理规范,并坚持实证的法律才是真正的法律。
格劳秀斯队对自然法的最大贡献是将国际法置于自然法的基础之上,即自然法成为国际法的最高强制力来源。
19世纪,个人主义与唯理主义兴起的时代,自然法一方面被启蒙思想家反复引述,以证明他们的启蒙思想,另一方面唯理主义过度将人的意志或理性作为自然法内在秩序的来源,“一切皆由人类理性统治”。
从而导致这样的结论:实证法是为了实现自然法,而自然法从一种永恒客观的规范变为可实现的政治理论,似乎这个目的一经实现,自然法就只能作为实证法的“文饰”了。
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自然法越来越遭到来自各方的围攻,历史法学派彻底否认自然法的存在,之承认实证法。
“在实证法之外不存在法律,构成某种自然法概念基础的东西,恰恰就是这个世界神圣秩序的那些概念和规范……既不具有必要的确定性,也没有法律的拘束力”;功利主义则把国家意志做为法律的来源,自然法被归为道德或伦理规范,认为与法律的制定毫无关联。
自然法、自然法则、自然权利:观念史中的连续与中断

本书开篇追溯了自然法思想的起源,探讨了斯多葛学派和古罗马法学家如何将自然法与自然宇宙 秩序相,认为存在一种超越人类意志和特定法律体系的普遍正义。随后,作者分析了中世纪基督 教神学家如何进一步阐释自然法,将其视为上帝意志的体现,并在教会法和世俗法之间建立了桥 梁。
“第二部分:自然法则的哲学探讨”则转向了自然法则的概念。作者通过深 入剖析自然法则的哲学基础,探讨了其与道德、伦理以及法律之间的关系。这一 部分强调了自然法则作为一种普遍性原则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揭示 了自然法则在不同哲学体系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第三部分:自然权利的理论与实践”中,作者将焦点转向了自然权利的 观念。他通过考察自然权利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实践情况,分析了自然权利 理论对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这一部分不仅展示了自然权利理论的实 际应用,也揭示了其在不同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挑战和变革。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被奥克利的学术见解和严谨态度所折服。他 不仅深入挖掘了这些观念的历史渊源,还以清晰的语言和逻辑呈现给读者,使我 能够轻松理解并深入思考。
《自然法、自然法则、自然权利:观念史中的连续与中断》是一本极具启发 性的书籍。它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自然法、自然法则和自然权利这三个重要观念, 还引导我深入思考了它们在西方现代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我相信这本 书将成为我未来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参考。
目录首先以“引言”开篇,为读者概述了本书的研究主题、目的以及研究方 法。这一部分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整本书的论述定下了基调,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后 续章节的背景知识。
自然法[1]
![自然法[1]](https://img.taocdn.com/s3/m/d10cff0dcc175527072208fe.png)
自然法,万法之源简介自然法(natu ral law)在西语中与自然正当(right by nature或natural right)或自然正义(natural justice)基本等同,但在近现代思想中,则多有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s)之说。
沃格林认为,要分析“自然正当”或“自然正义”这种人的经验,就需要去理解什么是人的自然,理解人的自然又是如何与神性的、不变的自然相区分的,以及最重要的,理解人的自然如何经验朝向神性的张力(在此,我把nature统一译作“自然”)。
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对“法”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苏格拉底将法律分为“自然法”和“人法”。
并认为,自然法是神的意志,并具有普遍性。
而人法是国家的颁布的法令,具有易变性;自然法高于人法。
公元五世纪,查士丁尼大帝,组织一大批在法学上有影响学者,广泛收集法学史料,汇编成了人类第一部终合性法典。
并取名《法学总论——法学阶梯》,以查士丁尼的名字颁布,以增加其权威性。
这本以著名学法家西塞罗的《论法律》为蓝本的书,开头就指出:“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义与非正义的科学。
”由此看,法律最终目白是促进社会的正义性。
在这部50卷的巨著中。
第一次将自然法也列入了法学的范畴。
关于自然法的含义,在人类认识史上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
它萌发于古希腊哲学,其中智者学派将“自然”和“法”区分开来,认为“自然”是明智的,永恒的,而法则是专断的,仅出于权宜之计。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则断定能够发现永恒不便的标准,以作为评价成文法优劣的参照。
其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种无论何处均具有同样权威、通过理性可以发现的自然法或者正义。
斯多噶学派引进了一种新的看法,并设想了均等的自然法,认为理性乃人所共有,自然状态则为理性控制的和谐状态,但已为自私所破坏,故而应当恢复自然状态。
古典自然法学派概述

古典自然法学派概述一、西方自然法学的发展1、古代自然法时期,古希腊自然主义的自然法,以朴素直观的观点方法考虑法律现象。
亚里士多德,国家和法律属于大自然现象,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自然不可侵犯,主张“和自然相一致的生活”,自然主义。
2、中世纪自然法时期,罗马神学自然法,托马斯.阿奎那融合了奥古斯丁的神学法律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自然法思想,分为永恒法、自然法、人定法和神法,他的自然法是从神的意志出发以神意为归宿,神学主义。
3、近代法学时期,古典自然法学,汲取古代和中世纪自然法学中的理性主义,排除朴素直观的自然主义和蒙昧的神学主义,理性主义。
4、现代自然法学时期,复兴自然法学。
两次世界大战,法学的研究离不开法律的价值学说,法律的基本价值正义、善与道德等。
二、古典自然法学派概述(一)产生和发展1、不是一个统一的派别,而是西方自然法学发展的一个阶段,17-19世纪初西方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所产生的一种世俗的自然法学,批判、反封建。
中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资产阶级作为一支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政治上的要日益猛烈,爆发一系列反封建斗争。
14-文艺复兴,16初-宗教改革,16中和17中-荷兰和英国的政治革命。
开始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不敢直接冲击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神学,所以打着宗教的旗号,由于政治上不能独立,支持君主建立民族国家,在法律思想方面研究的重点就是加强世俗的君主权力。
之后资产阶级无法容忍基督教神学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创立自己的理论。
新的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以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人文思想来嫁接自然法学。
2、发展的三个阶段创立阶段17初-17中,1625年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古典自然法学派产生的标志,到霍布斯的《利维坦》,基本理论产生但不完善,没有完全从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例如拥护封建君主制。
发展和传播17末18中,著名的代表人物发表一批不朽之作。
荷兰的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英国洛克的《政府论》孟德斯鸠和卢梭《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创立完善许多新的理论。
新自然法学名词解释

新自然法学名词解释
新自然法学是一种哲学和法学理论,旨在通过思考人类自然权利、道德价值和社会正义,来建立一个合理的法律体系。
以下是一些新自然法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自然法:一种被认为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普遍法律规则,它超
越了人类创造的法律,并且适用于所有的人类社会。
2. 自然权利:人类生来就具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是
基于自然法的原则而产生的,例如个人自由、财产安全等。
3. 社会契约论:一种关于政府源头和合法性的理论,认为政府
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之间所达成的社会契约或共识。
4. 公正原则:一种基于道德伦理理念的原则,认为法律应当公
正地保护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5. 人权:指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员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例如言
论自由、信仰自由、身体自由和受教育权等。
6. 法治:一种基于法律的原则,认为法律应当是规范社会行为
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最高准则。
以上是一些新自然法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这些概念都是该理论体系所依赖的基础概念和原则。
从自然法到自然权利——论近代自然法转折的意义

从自然法到自然权利——论近代自然法转折的意义作者:熊亚菲来源:《学术探索》 2014年第1期熊亚菲(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摘要:自然法是政治哲学和法哲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概念,从古希腊哲人发端以来,它的内涵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近代政治哲学中得到强化,却也因此被改换了概念的基本因素,从而在卢梭之后被“天赋人权”所取代,逐渐淡出政治哲学的讨论范畴。
现代以来,法律实证主义的出现更使法律本身完全回归现实维度,彻底告别形而上因素,也拒绝了种种诸如“善”与“正义”的先验性讨论。
二战以后,随着人们对政治现实的反思,“自然法是否可能”“自然法是否必要”这些问题又开始为人所重视;近代自然法到自然权利的转化过程也日益被认为是自然法概念消亡的关键所在。
现代保守主义学者高举守卫自然法的旗帜,试图与从“天赋人权”开始的自由主义者们最后导向的道德虚无主义抗战。
本文试图从历史梳理的过程中发现自然法转折的细微之处,并从中寻找后代自由主义的先声。
关键词:自然法;自然权利;转化中图分类号:B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723X( 2014) 01 - 0018 - 06一、“自然”与“自然法”的诸种定义“自然”,也即nature,在英语中有两个主要含义,一个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世界存在事物的总和或总体,也就是汉语中所说的“大自然”;另外一个则是它的本来意义:事物的本源或本性。
“我们认为是它( nature)的原义,严格地说是它的准确意义,即当它指的不是一个集合而是一种原则时,它是一个principium,或者说本源(source)……一个事物的‘自然’就是使它像它所表现的那样行为的东西。
”因此,在理解“自然”一词时,它的对立面并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社会”,而是“不自然”“非自然”,也即非本质的存在。
这一意义十分直观地提示出,当此词创立时,它是作为一种区分功能进行使用的。
它的出现预示着,人们已经完全意识到了事物——社会事件——发生的内在与外因,本质与偶然的对立。
从自然法到自然权利

龙源期刊网
从自然法到自然权利
作者:陈林林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2期
[摘要]自然权利理论是近代自然法学说的要义和核心;它克服了自然法的不确定性和实证主义的恶法亦法思维,为西方人权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权利理论和权利形态的历史性转换,即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再到“实然权利”这一历史转变。
这——转变过程发端于古希腊,经罗马法学家和中世纪经院学者的传承和提升,最终在近代法学家们的手中得以完善。
英国经验式的自然权利和欧洲大陆先验式的自然权利,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权利理念和实践模式。
“自然权利—人权”理论实现了对自然法和实证主义的超越,为美、法两国革命和20世纪国际社会的人权建设提供了历史基础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自然法;自然权利;人权;实证主义
[中图分类号]D909.9
[文献标志码]A。
自然法与自然权利读后感

自然法与自然权利读后感自然法与自然权利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自然法与自然权利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璀璨的西方法律思想史上,自然法理论在当代的复兴有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它开始于20世纪中期,那个时期在哈特和富勒长达十余年的对峙的同时,也促进了自然法理论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飞速发展。
1957年,哈特在哈佛大学做了名为《实证主义和到底与法律的分离》的学术报告,而哈佛是当时新自然法学派的理论最为繁荣的地方,哈特本人也于1958年以同名论文发表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在这篇论文中,哈特通过对法律的概念和道德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分析,以试图为法律实证主义和自然法理论划定界限:一项规则和一个体系是否属于法律的范围在概念上是与其道德相分离的。
依据此观点,哈特否认了一个法律体系的存在必须符合道德作为前提性条件,为法律实证主义做正面辩护,反驳富勒等自然法学家对实证主义的攻击,揭开了这场对峙的序幕。
而富勒也在《哈佛法律评论》上针锋相对地发表了《实证主语和忠于法律—答哈特教授》对哈特提出的观点给予了强有力的回击。
富勒则认为:法律史一项含有道德目标的人类规划,从概念上根本不可能把道德和法律分开来。
围绕着他们两个的对峙,以后在西方法学界出现了大量的具有不同思想倾向和理论观点的论文和著作,其中心集中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上面,这个问题成了新自然法学派与法律实证主义争论的焦点。
菲尼斯的理论体系作为新自然理论的一支重要派别,在这个基本问题上当然也是无法回避的,但他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这个自然法理论的基本问题,这一点我们从《自然法与自然权利》这本书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的是菲尼斯的自然法理论注重于在伦理学上的考察,但不是对于法律、政策等做出一般意义上的伦理学分析,而是把研究重点集中于法律特别是实体法的本质上面。
西方思想经典与现代社会

西方思想经典与现代社会西方思想经典与现代社会西方思想经典是指那些在西方思想界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独立思想或学说,涵盖了数千年来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经典不仅仅代表了当时的思想文化,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基础和支柱。
本文将探讨几部西方思想经典对现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1. 《伦理学》《伦理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它详细阐述了什么是道德,道德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进行道德生活。
这本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这主要是因为它强调了人类社会中的道德和伦理规范,对个体和社会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共和国》《共和国》是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它是关于政治、伦理和家庭道德的一部经典之作。
这部著作提供了对于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思考和建议,并试图展示一种理想的政治和社会体制。
这本书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政治议题,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一个深受推崇的经典文献。
3.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是法国哲学家卢梭的著作,它对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提出了许多受到广泛认可的共和主义理论和其他社会学理论,广泛地影响了法国革命和欧洲的政治和社会运动。
4. 《资本主义的精神》《资本主义的精神》是著名经济学家马克思·韦伯的著作,它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提出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特征,并试图探讨它们是如何影响社会的,对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重要性无法估量。
5. 《存在与时间》《存在与时间》是著名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著作,它对现代哲学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提出了“存在”概念,强调了哲学的本质和思维的复杂性。
海德格尔的研究激发了不少现代哲学家对于人类身份和时间的研究,对于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黑格尔哲学史》《黑格尔哲学史》是著名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著作,它对现代哲学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对哲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价,提出了不少关于现代哲学的研究问题,为现代思想和哲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自然法学名词解释

自然法学名词解释
自然法学(NaturalLaw)是一门重要的法学分支,是指从事自然法(Natural Law)的研究和思考的系统学科,自然法学关注的是一些本质性的原则,它们是普世性的、具有强制力的,这些原则被认为是客观存在的,以及在历史上和社会上都被普遍接受的。
自然法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历史自然法与现代自然法,其中会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概念:
一、自然法:它是自然和社会法律中发挥规范作用的最基本原则,它被认为是来自上帝的客观规律,而且所有的人都要遵守。
二、自然权益:它指的是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有的一些特权和自由,它们可以被视为是来自上帝的恩惠,而且所有的人都有责任要尊重和保护。
三、自然正义:它代表了构成自然社会的正义原则,其内容包括尊重他人,在社会中也要求尊重法律,无论是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或者是公共礼节和礼仪等方面。
四、自然历史:它主要指的是自然法的历史发展,也就是自然法学思想如何从古典时期的哲学思想中产生,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自然法学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涉及到历史与社会,也涉及到哲学、心理学与宗教等领域,因此只有充分理解自然法学概念和历史脉络背景的人才能正确研究自然法。
自然法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理论上,它可以从
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研究自然法的概念,以更全面地理解自然法的含义和意义;实践上,它可以更好地探讨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人们应当关注的社会问题,从而推进社会的改进和发展,同时还可以提供有效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政策。
总的来说,自然法学是一门深入探讨人类社会的重要分支学科,它可以帮助人们全面地理解人类法律形成的背景、机制和发展,以期能够促进各国社会的繁荣稳定,从而获得更高辩证观念上的真知灼见,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什么是自然法?

什么是自然法?关于自然法的含义,在人类认识史上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指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
它萌发于古希腊哲学,其中智者学派将“自然”和“法”区分开来,认为“自然”是明智的,永恒的,而法则是专断的,仅出于权宜之计。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则断定能够发现永恒不变的标准,以作为评价成文法优劣的参照。
是罗马法的一个概念..在公元6世纪成书的《法学阶梯》中,罗马法被明确地区分为三部分;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
自然法被界定为:自然法是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
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不言而喻的真理”--人是生面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法律的一切规定都必须以此为最高原则。
维护自然权利的法,就是自然法。
人的自然权利包括生命权、平等权、自由权,具体而言,如自由权又可以分为言论自由、信仰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出版自由等等,生命权除了包括生命以及身体不受非法侵害外,还应包括物质上不陷入匮乏的权利,精神上不陷入恐惧的权利等等。
平等权就更加广泛了,除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外,还有就业平等,受教育平等,机会平等等等,所有保护这些权利的法律都是自然法。
鉴定一部法律是不是符合自然法,其实很简单。
这就回到了“人和人之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这句话。
所以,我们只要把立法的人放进去试试,就知道这“法”正义不正义了。
比如说,你打算立法,规定说,某人没犯罪,执法机构就能把他给抓起来。
那么,最简单的测试办法就是,对立法的那家伙说,假如你没犯罪,人家就能把你给抓起来,你觉得可以吗?假如你觉得别人不可以这样对待你,你的立法就肯定“不正义”。
想想以前文革时期的做法,还有不久之前被废除的“收容审查”,还有现在还在执行的“劳动教养”,这些法律都是不正义的法律,迟早都会扫进垃圾篓里。
自然法是一切法律的一杆秤。
用它来衡量法律,就是现代人说的“司法复审”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法与自然权利》读书报告华师15级法硕张明广一、作者简介约翰.菲尼斯(John Finnis,1940- )是英国牛津大学的法理学讲习教授和研究员,是继马里旦之后基督教神学的自然法思想的又一个主要代表。
他出生于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
他在1961年获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LL.B.学位(法学学士),1962年进入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1965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之后留任牛津大学大学学院,主要教授法哲学、法理学与政治理论以及宪法。
1989年起菲尼斯就任牛津大学法律与法哲学教授。
1995年他加入美国圣母大学法学院与圣母大学伦敦法律中心,并且担任圣母大学法律讲座教授。
菲尼斯是哈特的学生,有着分析法学的学术背景,这使他的自然法理论一方面继承了西方自然法学,特别是托马斯主义法学的传统,关注法律、自然法的本体论研究;另一方面又吸收分析法学的研究方法,重视逻辑的严谨和概念的分析,这使得他的自然理论更为精细和系统,神学色彩也比较淡,与天主教的宗教神学保持一定的距离。
菲尼斯的代表作是1980年出版的《自然法与自然权利》(Natural and Natural Rights,Clarendon press ,1980)以及1983年出版的《伦理学的基石》等。
二、本书的结构框架以及其基本思想本书将法哲学和伦理学、社会理论以及政治哲学紧密的融为一体,它并不是对他人主张的评论,而是频繁的以阐释、批判的方式参考了传统、中世纪、现代以及当代的研究伦理学、社会理论与政治理论、以及法理学。
本书分三编:第一编回顾一个世界以来的分析法理学,阐明所有描述性社会科学对理论家平价的依赖;同时回应那些对自然法的反对意见,指出其存在的误解。
第二编是本书的核心,正如开篇作者所说的那样:“某些人类的善(human goods)只有通过人类法律制度以及只有这些制度方能满足的实践理性要求才能实现。
本书旨在确定这些福祉以及实践理性(practical reasonableness)的必要条件,从而表明这些制度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得以正当化,并指出它们的不足之处”。
1.人类像自然界的任何事物一样都在追求与其本性相一致的“善”,而人类作为一种群体性动物,所特有的本性是理性,因此所追求的“善”就与理性相关,是在人的实践中运用理性求得的,并与之相一致。
2.自然法就是与人本性相一致的人们和谐相处的法则,就是“规范人类生活和人类共同体的实践理性原则”。
3.自然法的基础是实践理性,自然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正义,即遵照正义原则去追求幸福;而这一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法律,但是作为一种制度,法律又有其缺陷,如何认识和弥补,值得研究。
第三编作者对自然法的解释上仍然坚持它来自“上帝”,是对“永恒法”的一种参与,因为人的实践理性是神的理性的一部分,不具有至上性。
(他坚持说:“实践理性不必被认为最终是一种自我完善的形式。
那不是它的最终意义。
另一方面,它的要求也不必是纯纯的绝对命令;他们从可以提供给他们的最基本的解释中得到实际力量——他们是参与上帝游戏所需要的”。
) 所不同的是,他不再把上帝理解为人格化的具体的神,而是理解为自然秩序产生的最终原因。
(他说:“上帝是一个负有多样化联想的术语,是理解或者思想的至高对象,处于一个上升序列的诸多更高者中的一个更高者,是一个不受限制的、绝对的价值;而和上帝的和谐(宗教)是一个基本的人类价值”。
)三、具体内容第一章,评价和对法律的描述:认为对一种社会制度的法律评价首先需要对此进行价值中立的描述与分析,而理论与实践证明,这进一步需要理论家本身的参与,才能真正的理解;一门社会科学的客体往往是由变动不居的人类行为、习俗、习惯、性情以及话语等构成,这样如何会存在普遍的描述性理论呢?比如什么才能称之为法律?————早期的分析法学家没有太多的意思到这一问题,边沁和奥斯丁对法律的定义一开始就是确定的,然后作为当然之理加以接受;凯尔森的《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我们难以发现建立价值中立或者描述性的一般理论而进行概念选择的方法性问题有特别的关注,他将法律定义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技术;————哈特和约瑟夫.拉兹的研究表现更强大的解释力,因为他们的方法论较之前三者而言根据复杂性,具有三个特征:1.对实践意义的关注,哈特认为奥斯丁和凯尔森的理论不符合事实,法律体系是这样的体系,第二性的规则是为了弥补先法律体制(仅仅由第一性规则构成)的不足,拉兹对法律的描述进一步远离专制酋长以武力相威胁达到的武力垄断,法律拥有了向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行为提供普遍框架的权利,并将自身定位为社会的最高监护人 2.中心情形的选择,即根据什么观点以及那些相关考虑来对重要性和意义加以评估;哈特反对一般性术语的不同情形必须有相同的特点的说法,拉兹认为标志一个体系为一个法律体系的一般特性有若干个,而且原则上每一个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3.观点的选择,借助实践理性的来描述理论中必不可少的概念选择和形成。
————分析法学家对自然法理论的批评以及富勒等自然法学家对古典形式的脱离都是受到实践观点的支配,这种观点用来构建描述性分析的相关性和重要性的标准,但是这种实践观点所凭借的理由确实不明确和未充分正当化的。
第二章,各种图景和反对意见:菲尼斯认为,自然法是从人的本性中产生的,是关于人类自身体验,而不是人性的形而上学命题和自然法的概念中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
自然法的概念有以下三点:(1),表明人类繁荣的基本形式,作为有待追求和实现的善的一组基本实践原则,他们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作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无论其多么不合理;以及(2)一组实践理性的基本方法论要求,他们区别合理与错误的实践思维,并在考虑全部因素后,就能提供标准以区别那种整体上合理行为和整体上不合理的行为,从而使人归纳出(3)一组一般道德标准。
自然法不可能兴起、衰落、复兴或者展开永恒的回归,即不存在自然法的历史,但是主张自然法兴起、衰落、复兴等历史责任的观点、理论以及学说却又历史。
托马斯.阿奎那把自然法规则归为三个层面:(1)存在最一般的规则,任何到达理性年龄阶段并且有充分经验了解这些规则所指含义的人,都会承认这些规则;(2)上述规则对于特定的人以及所有的文明而言,也可能会因为偏见、疏忽、惯例等被歪曲;(3)许多道德问题只能由那些睿智的并且以探究精神思考这些问题的人才能给予正确的解答。
以及奥康诺对此的批判:“如何证明这些为指导我们行为所需要的具体到的规则与所谓的不证自明的原则想联系的”。
朱利叶斯.斯通洞悉三个“存在于实证主义和自然法学家之间的决定性的议题”之一,便是“自然法学家是否有资格宣称他们认为不证自明的也必然是对所有人不证自明的”;另一个是“自然法学家是否已经证明他们能从事实中推导出伦理规范”;以及阿奎那对此的批判,认为由事实到规范的推论是不正确的,而且确定善恶的基本形式的自然法第一原则是不证自明的也是无法证明的,具有无源出性。
第三章——第四章:A.人类追求幸福的基本形式(七种基本的善)1.生命。
即使人处于自决(self-determination)的良好状态的活力的各个方面,包括肉体健康,免于器质性故障或则损伤之痛。
2.知识。
它因为自身原因而被认为是可欲的,而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工具性作用。
知识的善是不证自明的,它值得追求是一种无源出性的原则;这种不证自明不是哲学家认为的那种,即任何此类主张要么宣称要么预先假定判断所谓的不证自明原则、假设或者事实的真理标准就是一个人自己对于这些原则、假设或者事实的确信感。
而我们所讨论的不证自明原则是不能通过感受而得以获得有效性的,相反,他们就本身就是标准,用来区别各种感觉。
3.游戏。
我们每个人都能领会到加入游戏的意义,这种游戏在游戏之外并未有什么意义,人们只为享受这种游戏而游戏。
4.审美体验。
无需涉及人自身的行为,因为其自身原因而被人们追求并珍视的东西或许只是外在于人的美丽的形式,同时也是对这种美德“内在”体验。
即在评价事务之后所产生对其形式的内心体验。
5.社交(友谊)。
其低级程度上表现为能与别人和睦相处,高级的则表现为建立友谊,它是人们交往的一种具有道德价值的高级形式。
6.实践理性。
即能让自己的智慧对其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及性格的形成等问题产生有效的影响。
消极方面说,这意味一个人的适度的有效自由;积极方面说,它指一个人需求把智慧和理性秩序引入自己的行为和习惯以及实践态度中。
这种秩序具有内在性(祈求和平安宁)和外在性(实现自己的评判价值),它是一种包括自由、理性诚实和可靠性的复杂的价值形式。
7.宗教。
为了建立人与神、宇宙的和谐。
他认为这些善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不存在谁从属于谁的问题,他们对于人类来说都是获得幸福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因此称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善。
虽然对于个人来说某种环境所追求得可能侧重于某一种,有轻重之分。
其他目的和善的基本形式是追求并实现这七种的一种或几种形式的善的一种方法,或者方法的组合;上述的七种基本形式的善,都是基本的,而且是同等的,即不存在客观上的等级秩序。
第五章——第六章:B.实践理性的基本的方法论要求菲尼斯认为,要追求这些善,就得运用实践理性,或者说实践理性是实现这些追求的基础和方法,自然法就是在运用实践理性中求得的。
要合理的运用实践理性就得遵循以下的原则。
1.有条理的人生计划。
即约翰.罗尔斯所说的(a rational plan of life),将我们的生命视为整体,理性主体的各种活动随着时间不断展开;考虑到生命受制于不能预见的无常之事,把生命视为整体的努力,只有保持一般承诺的程度与和谐性,才能称得上是理性的努力。
2.不恣意偏爱某个价值。
致力于连贯的人生计划,必然要集中某个或者某些基本形式的善,其代价是暂时或者永久的削弱了对其他形式的善的专注。
但是只有当这种承诺建立在对个人能力、具体情况,甚至个人喜好进行评价判断的基础上时,它才是合理的;即不能贬低其他基本形式的善,或者夸大那些派生性、辅助性、工具性的福祉如财富名望。
3.不恣意偏爱某个人。
我自己的幸福被放在了第一位,并不是因为它比别人的幸福更重要,而是因为它是我的;我更青睐自身幸福的唯一原因就是:它经历了我的自决和自我实现性地参于基本的善的过程,我能做理性建议和要求的那些事情;因此,存在个人偏好的理性范围。
为此就该设身处地的为你的邻人着想。
4.超然。
对生活应持有超然的态度,包括自己及时从所遇到的曲折中解脱出来和对别人的事不干预。
5.承诺。
在狂热迷信与消极遁世、漠不关心、不合情理地拒绝卷入任何事情之间达到平衡,要求我们在确立了一般的承诺后,就不能轻易放弃。
6.结果的相关性:有效性,理性之内。
在理性的范围内适当的考虑效益,即不能只问动机而不考虑行为的效果。
将功利主义或者结果主义作为道德推理的普遍性策略,都是非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