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精细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组织工作效益
中共长沙市开福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廖建华
管理是公共事务中一个永恒的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的内涵不断拓展,管理的方法不断创新。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党员、管干部、管组织、管人才的重要职能部门,无论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注重用精心的态度,做精细的管理,出精品的成绩,不断提升组织工作效益。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作为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努力,自古以来那些做事认真的人就已经在做了,但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1950年,有一位名叫丰田英二的日本工程师,赴美国对底特律福特公司的罗杰工厂研究了3个月。丰田英二学习福特的汽车生产和管理方法,并且设法在此基础上改进提高。他以避免浪费、提高效率为着眼点,努力建立这样一种企业:消灭不能给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用户带来好处的所有活动;同时,要持续不断地寻找并贯彻改进的方法。日本企业以精益相号召,切实改进了产品质量,推动了日本经济增长,使日本很快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使得“装在汽车轮子上”的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也不得不放下架子,前往日本丰田等汽车生产商那里去取经。之后,精益企业和精细生产管理方法,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而走向全世界。
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者,入微也,究其根由,由粗及细,从而找到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也可以这
么说,“细”是精细化的必经途径,“精”是精细化渠成的结果。细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精的途径,通过细最终达到减损增效、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因此,精细化管理就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提高组织效率与工作效益为目的,通过分析分解工作流程,实现管理流程再造,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对管理进程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进行导引、调节、控制,从而达到各项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数量化、流程化、信息化,打造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整体实力的管理模式。
二、加强精细化管理是提升组织工作效益的必然要求
“泰山不拒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组织工作事关大局,每一个细小的事情都会通过放大效应而突显其社会影响,因此,组织工作加强精细化管理更有其突出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精细化管理是组织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的一贯要求。组织部门担负着管党员、管干部、管组织和管人才的重要职责,其职能、性质和作用决定了这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组织部门一直倡导工作严谨、原则性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展党员、考察干部、组织会议、调查研究、文稿打印、档案信息等等,每项具体工作都需要严谨缜密、规范有序地完成。组织工作中的一个细微变化,可能改变一名干部的政治生命,也可能影响基层组织建设的成败。因此,严谨细致是从事组织工作的基本条件和关键品质,也是我们每名组工干部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组织工作只有加强精细化管理,做到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细之又细,才能减少失误、避免闪失,才能真正赢得广大党员群众的信赖和敬重,才能圆满完成组织工作要求的各项任务。
其次,加强精细化管理是适应工作对象发展变化的现实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显露出来,这给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党员思想行为的“多元化”、“差异化”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有专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变成了现在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等十大阶层。人群开始了不同的分化,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也日益明晰化。而我们的党员也在阶层分化中分布到了各个不同的阶层,这些党员职业不同,心态各异,价值取向多元,不同阶层的党员都有不同的思想行为方式,构成了党员队伍的复杂性。针对党员思想行为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必须要积极探索对不同党员群体精确、细致的教育管理新途径,对党员进行细化分类、区别层次,精确分析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心态和利益诉求,做到有的放矢,提出不同的要求,让目标符合实际,制度规定易于落实,使我们的教育内容和管理形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基层组织的“分散化”、“异质化”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计划经济时代,基层组织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各级国家组织(包括人民公社、城市单位)和党组织,工作开展一个模式、一个标准甚至一个声音可以一统到底,大家按统一的要求和程式工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制、事业单位改革正稳步推进,大一统的总体性组织系统逐渐弱化,各种经济组织、行业组织、专业组织和社会团体日益发达,基层组织呈现出分散化和异质化的状态。在各种不同的组织里面,它们的内涵及目标各不一样,旧的价值和规范系统逐渐丧失了原有的经济社会基础而不能继续有效地发挥示范作用。因此,组织工作必须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适应时代要求,摒弃以前凭经验、凭领导意志、凭强制命令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将管理上升至精细化高度,对各种类型的基层组织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全面加强与各类组织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及时、准确、有效地反映和满足不同组织的具体细致的社会需求,才能推动工作的有效开展,才能不断强化党在社会各阶层及各类组织中的凝聚力,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加强精细化管理是提升组织工作执行力的重要保证。组织部门一直注重规范化建设,也出台了许多规章制度,但从组织工作管理的实践来看,我们以往过多的体现为硬性的制度管理,过多的表现为直接的静态管理,管而不理,或有章难循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精细化管理,就是为了在规范化建设基础上提升组织工作的执行力,突破淡化责任的瓶颈,解决粗放管理的桎梏,摆脱大而化之的束缚。要把精细化管理理念强力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通过细化、量化工作环节来狠抓落实,在认真执行上下硬功夫、细功夫、实功夫,抓好每一个环节的落实。真正使工作运转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使政策得到具体的、系统的、切实的执行,为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证。
三、努力推动组织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都认识到把管理或工作做精做细的重要,“精细”已经成为竞争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精细化管理也成为决定未来竞争成败的关键。面对精细化时代的到来,组织部门也需要推动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以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的效益。
1、运用“流程再造”理念对组织工作进行全面审视。要以提高工作绩效和群众满意程度为目标,开展组织工作“流程再造”,进一步细化工作程序,规范完善各项业务工作的执行依据、职责权限和程序步骤,使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能体现科学性和操作性。如在干部选拔工作中,从什么人中提出考察对象,采取什么方式推荐考察对象及如何考察“考察对象”等关键环节,都可以运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