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平板载荷检测实施细则
平板载荷试验

欢迎共阅
平板载荷试验
1.1.1平板载荷试验适用条件
平板载荷试验可分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1)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部地基土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承载力的确定。
这里所说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有关,一般可认为其影响深度在3m内,且在地下水位上。
(1)承压板
1)承压板状为圆形或方形(圆形板应力条件较方形板简单)。
2)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底面平整,在长期使用中不变形。
3)钢质承压板厚度不小于25mm或采用加肋措施
(2)反力装置
(3)加载与量测设备
1)加载设备宜采用油压千斤顶。
2)荷载测量用放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量测,或采用联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按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传感器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试验压力表,油泵,油管等最大加载压力。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

桩基载荷试验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包括33栋住宅、一栋会所、两个独立地下室,建筑物层数2~18F,住宅建筑面积223905.6m2,会所建筑面积3461m2,底商建筑面积13929。
51m2。
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将整个场区分为北区、南区和样板区。
北区包括1#楼~4#楼、8#楼~15#楼,南区包括16#楼~30#楼,样板区包括5#、6#、7#、31#、32#、33#楼,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
拟建场地南区设计整平标高291。
4~292。
5m,南、北区各设计一个独立地下室,设计地下室高度约5m,南区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286。
4~287.5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均位于现有场地地面以上。
地下室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sk =2600kPa,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南区16#楼~30#楼和样板区31#楼~33#楼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sk =3000kPa,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二、方案编制依据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2.《建筑地基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三、检测方案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
桩端采用卵石层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600kPa,桩数为495根;桩端采用中风化页岩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桩数为1266根。
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及设计要求,需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共1641根.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个点.岩基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4个点。
平板载荷试验要求标准

平板载荷试验要求标准# 平板载荷试验要求标准## 一、前言嘿,朋友们!在建筑工程或者地质勘查这些领域啊,我们得搞清楚地基土到底有多“坚强”,能不能承受得住我们盖大楼或者修大桥啥的。
这时候呢,平板载荷试验就闪亮登场啦。
这个试验就像是给地基土来一场“力量测试”,通过这个测试,我们就能知道这块土地能不能胜任我们交给它的任务。
这标准就是告诉大家,这个试验到底该咋做,有啥要求,这样大家做出来的结果才有可比性,也才靠谱。
## 二、适用范围### (一)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里啊,不管是盖居民楼、写字楼,还是大型商场,都得先搞清楚地基的承载能力。
比如说要建一个高层住宅,地基要是不给力,那楼盖到一半说不定就出问题了。
平板载荷试验就可以用来检测地基土的承载能力,看看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这时候咱们这个平板载荷试验要求标准就适用啦。
### (二)道路桥梁工程你想啊,修桥铺路的时候,桥的桥墩下面的地基、道路下面的地基也得够结实。
像那些跨海大桥或者山区的高架桥,对地基的要求就更高了。
这个标准也能应用在这些道路桥梁工程的地基检测上。
比如说要在软土地基上修一条高速公路,就需要用平板载荷试验按照标准来检测地基,确定合适的处理方案,让公路稳稳当当的。
### (三)其他岩土工程相关项目在一些比如矿山工程、边坡治理工程这些涉及到岩土的项目中,这个平板载荷试验要求标准也能发挥作用。
比如说矿山开采可能会改变地下岩土的受力状态,通过平板载荷试验按照标准检测,可以提前知道会不会有地基失稳的风险;边坡治理的时候,也得清楚坡体下面地基土的承载能力,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治理方案。
## 三、术语定义### (一)平板载荷试验说白了,平板载荷试验就是把一块平平的板子(这个板子叫承压板)放在地基土上,然后慢慢给这个板子加压力,就像你慢慢往一个东西上放重物一样,同时观察地基土的反应,看看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才会变形或者破坏。
这个试验可以告诉我们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是多少,是一种很直观的检测方法。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附录C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C.0.1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及大直径桩桩端在承压板压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土层的承载力。
C.0.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的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不应小于0.8m。
C.0.3加荷等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15分级施加。
C.0.4每级加荷后,第一个小时内按间隔10min、10min、10min、15min、15min,测读一次沉降,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
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C.0.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4倍的承压板直径。
2在某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3本级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
4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
C.0.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0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满足本规范第C.0.5条前三款终止加载条件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当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
3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可取s/d=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但其值应不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C.0.7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0。
当极差不满足要求时,应查明原因,必要时重新划分地基统计单元进行评价。
74。
深层平板载荷检测实施细则

深层平板载荷检测实施细则一、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建设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设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编制。
二、编制目的为正确使用静力载荷测试仪,保证深层平板载荷检测静载试验操作过程的正确和结果的精确,制定本细则。
三、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通过专项检测考试,具有相应的资质四、适用范围深层平板载荷检测适用于深部地基土及大直径桩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五、设备仪器及其安装1、仪器设备1.1 JCQ-503D静力荷载测试仪.(设备有效期为一年)●荷载测试通道应变式测力或压力传感器1个荷载通道量程0-40000KN精度≤0.5%(含传感器)●位移测试通道.试桩沉降测试通道4个锚杆上拔测试通道4个精度≤0.1(含传感器)量程单次50mm,可多次累加测量1.2 QF型分离式油压千斤顶QF320T-20 起重量320T 2台QF320T-20 起重量320T 2台QF500T-20 起重量500T 2台QF500T-20 起重量500T 2台QF100T-20 起重量100T 1台1.3MFX 数显百分表规格50mm 精度0.01mm 4台1.4油压传感器型号-CYB-10S 量程0-80Mpa1.5荷载传感器量程1000kN2、仪器设备的安装2.1检测加载采用油压千斤顶。
油压千斤顶的中心与传力筒中心重合,它所提供的最大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1.5倍。
不满足可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油压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联工作的油压千斤顶采用同型号、规格的油压千斤顶,油压千斤顶的合力中心与传力筒中心线重合。
2.2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油压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力,根据油压千斤顶校验率定值(曲线)换算荷载。
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合理选择测力计或荷重传感器,最大试验荷载不小于测力计或荷重传感器量程的0.15倍。
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压板载荷试验实

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压板载荷试验实xx细则一、术语平板载荷试验(plate loading testing):在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复合地基的表面,用一定尺寸的承压板,逐级施加竖向压力,同时观测承压板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测定其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的试验方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平板载荷试验可确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参数。
平板载荷试验包括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3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
一般情况下,用于检测浅部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三、执行标准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四、试验方法试验(加载)方法采用分级维持荷载沉降相对稳定法(即慢速维持荷载法);也可采用分级加荷沉降非稳定法(即快速法),或等沉降速率法。
五、试验设备及其安装试验设备包括承压板、千斤顶和加载反力装置(荷重)。
承压板可采用圆形、正方形、矩形钢板或钢筋混凝土板,应有足够刚度。
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的承压板尺寸应根据所需评估的地基土的应力主要影响深度范围确定,承压板面积不应少于0.5m2(软土不应少于1.0m2)。
复合地基的承压板面积应等于受检桩(1根或1根以上)所承担的处理面积,承压板形状宜根据受检桩的分布确定。
试验加载采用油压千斤顶,千斤顶应位于合力中心。
加载反力装置宜选用压重平台等反力装置,并符合以下规定:(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2)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主要受力构件进行承载力和变形验算;(3)压重应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4)压重平台支墩施加于地基上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
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实施细则本文介绍了天然和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的实施细则,以确保正确使用静力载荷测试仪和保证操作过程的正确性和结果的精确性。
本细则适用于检测浅部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平板载荷试验可确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参数。
本细则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编制。
主要仪器设备包括JCQ静载荷测试仪、力传感器、MS-50位移传感器(位移表)、油泵、千斤顶、承压板和加载反力装置(荷重)。
承压板应有足够刚度,可采用圆形、正方形、矩形钢板或钢筋混凝土板。
加载应采用油压千斤顶,千斤顶应位于桩的合力中心。
加载反力装置宜选择压重平台等反力装置,并应满足反力不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对主要受力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压重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支墩施加于地基土上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
荷载测量可用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校准结果换算荷载。
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进行承压板沉降测量,其安装应符合规定。
⑵试验方案和试验报告的编制规定;⑶试验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和检定证书;⑷试验用油的品种、规格和质量证明文件;⑸试验用油泵、油管、千斤顶、压重平台等设备的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明文件;⑹承压板、基准桩、压重平台支墩等设备的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明文件;⑺试验用油泵、油管、千斤顶、压重平台等设备的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⑻试验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检验记录;⑼试验现场的照片和视频资料;⑽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⑾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报告。
5.2进行平板载荷试验时,应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逐步加荷,每次加荷后应记录试验数据,包括荷载、位移和沉降等参数。
当荷载达到规定的极限荷载时,应维持荷载不变,记录试验数据,直至荷载稳定或出现明显的变形或破坏。
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压板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压板载荷试验实施细则(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试验方法试验(加载)方法采用分级维持荷载沉降相对稳定法(即慢速维持荷载法);也可采用分级加荷沉降非稳定法(即快速法),或等沉降速率法。
二、试验设备及其安装试验设备包括承压板、千斤顶和加载反力装置(荷重)。
承压板可采用圆形、正方形、矩形钢板或钢筋混凝土板,应有足够刚度。
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的承压板尺寸应根据所需评估的地基土的应力主要影响深度范围确定,承压板面积不应少于0.5m2(软土不应少于1.0m2)。
复合地基的承压板面积应等于受检桩(1根或1根以上)所承担的处理面积,承压板形状宜根据受检桩的分布确定。
试验加载采用油压千斤顶,千斤顶应位于合力中心。
加载反力装置宜选用压重平台等反力装置,并符合以下规定:(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2)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主要受力构件进行承载力和变形验算;(3)压重应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4)压重平台支墩施加于地基上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
试验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试验试坑标高应与地基土基底设计标高或复合地基桩顶设计标高一致。
天然地基或处理土地基试验时,承压板底面下宜用中粗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复合地基试验时,承压板底面下宜铺设中粗砂垫层,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取大值。
三、操作步骤1、正式试验前应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为最大试验荷载的5~10%),预压后卸载至零,测读位移测量仪表的初始读数或重新调整零位;2、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试验荷载的1/8~1/2,其中第一级荷载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3、每级荷载施加后按5、15、30、45、60min测读承压板的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4、当承压板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试验荷载小于等于特征值对应的荷载时每一小时内的承压板沉降量不超过0.1mm,试验荷载大于特征值对应的荷载时每一小时内的承压板沉降量不超过0.25mm)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5、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30min,按第5、15、30min测读承压板沉降量;卸载至零并测读一次,2h后再测读一次。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技术方案工程名称:方案编制:技术审核:方案批准:检测单位:地址:电话:日期:目录1 编制依据2 工程概述3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4 地基处理方案及设计参数5 检测质量目标和服务承诺6 检测人员7 检测工作计划和进度计划8 检测流程、检测方法和原理9 检测仪器和设备10 需有关单位配合的事项11 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12 预期成果附图1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测试要求图附图2:作业平面示意图1. 编写依据⏹技术标准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技术文件1.1 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1.2 该工程的《基础施工方案》(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 工程概述受成都安基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对/////////进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工作。
该工程由//////设计,监理单位为////////////。
框剪结构, 3层,根据地勘资料,人工挖孔桩以中风化泥岩为持力层,要求人工挖孔墩墩持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430kPa。
桩基施工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
本项试验工作的目的是:确定深部地基土及大直径桩端土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3.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拟建场区地质情况表3-1。
表3-1 拟建场区地质情况一览表根据钻探结果:拟建场区地下水丰富,该水化学类型属HCO3-Ca-Mg-K+Na 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有微腐蚀性。
4. 地基处理方案及设计参数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进行地基处理,详见表4-1。
表4-1 人工挖孔灌注桩设计参数5.检测质量目标和服务承诺5.1 质量目标1、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5481-2000,健全和完善公司质量体系并持续有效地进行;2、本着“质量第一、诚信为本、顾客至上”的宗旨,努力贯彻“客观公正、科学准确、方便客户”的服务方针,使客户的满意率不低于95%;3、以公司的质量体系规范全员的行为,并以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信誉服务于社会;4、保证检测设备的合格率和准确率达到100%,维持试验条件并不断完善管理水平;5、检验报告不出现结论性的差错,其它差错低于1%。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

桩基载荷试验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包括33栋住宅、一栋会所、两个独立地下室,建筑物层数2~18F,住宅建筑面积223905.6m2,会所建筑面积3461m2,底商建筑面积13929.51m2。
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将整个场区分为北区、南区和样板区。
北区包括1#楼~4#楼、8#楼~15#楼,南区包括16#楼~30#楼,样板区包括5#、6#、7#、31#、32#、33#楼,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
拟建场地南区设计整平标高291.4~292.5m,南、北区各设计一个独立地下室,设计地下室高度约5m,南区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286.4~287.5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均位于现有场地地面以上。
地下室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26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南区16#楼~30#楼和样板区31#楼~33#楼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30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方案编制依据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2.《建筑地基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三、检测方案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
桩端采用卵石层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600kPa,桩数为495根;桩端采用中风化页岩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桩数为1266根。
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及设计要求,需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共1641根。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个点。
岩基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4个点。
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压板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压板载荷试验实施细则一、术语平板载荷试验(plate loading testing):在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复合地基的表面,用一定尺寸的承压板,逐级施加竖向压力,同时观测承压板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测定其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的试验方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平板载荷试验可确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参数。
平板载荷试验包括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3m 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
一般情况下,用于检测浅部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三、执行标准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四、试验方法试验(加载)方法采用分级维持荷载沉降相对稳定法(即慢速维持荷载法);也可采用分级加荷沉降非稳定法(即快速法),或等沉降速率法。
五、试验设备及其安装试验设备包括承压板、千斤顶和加载反力装置(荷重)。
承压板可采用圆形、正方形、矩形钢板或钢筋混凝土板,应有足够刚度。
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的承压板尺寸应根据所需评估的地基土的应力主要影响深度范围确定,承压板面积不应少于0.5m2(软土不应少于1.0m2)。
复合地基的承压板面积应等于受检桩(1根或1根以上)所承担的处理面积,承压板形状宜根据受检桩的分布确定。
试验加载采用油压千斤顶,千斤顶应位于合力中心。
加载反力装置宜选用压重平台等反力装置,并符合以下规定:(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 1.2倍;(2)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主要受力构件进行承载力和变形验算;(3)压重应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4)压重平台支墩施加于地基上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10.1 适用范围10.1.1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土层及大直径桩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10.1.1[条文说明]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包括埋深等于或大于3m的深度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直径大于0.8m基桩岩土持力层端阻力的试验,模拟其实际受力状态。
10.1.2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的刚性板,当试井直径大于承压板直径时,紧靠承压板周围的外侧的土层高度应不少于80cm。
10.1.2[条文说明]承压板应平整地放置于深部地基土层或桩端持力层上,承压板上用小于试井直径的钢管传力柱,延伸至地面进行加荷;亦可利用井壁护圈作反力加荷,沉降观测宜直接在底板上进行。
10.2 仪器设备10.2.1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使用的荷载测量仪器、加、卸载设备、变形测量仪器应符合本规程第4.2.1- 4.2.3条的规定。
10.2.2加载反力装置一般通过传力柱至地表,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力柱的中心应与承压板的中心重合且垂直支撑。
2.传力柱和承压板的材料强度、刚度,应满足载荷试验的要求,在最大荷载作用下应不变形。
3.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4.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5.承压板放置时,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10.2.3基准桩中心与传力柱中心和基准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均不应小于2.0m。
10.3 现场检测10.3.1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使用维持荷载标准程序时,其加卸载分级、记录内容、及相对稳定标准应按本规程第4.3.3条-4.3.5条有关规定执行。
10.3.2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Q~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4d(d为承压板直径);2.在某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3.本级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4.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01-K30检测细则

1、适用范围1.1 本细则适用于粗、细粒土和填土压实后的路基、基层等地基系数的测试。
1.2 试验结果也可用于计算均匀地基土的变形模量。
2、引用标准2.1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2.2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试验仪器3.1 荷载板直径300mm,厚度为25mm上刻有放置千斤顶定位线的钢制圆板。
3.2 加载装置由千斤顶、手动油泵、高压油管及提供反力的试验工程车或其它载重车辆组成。
千斤顶加载能力范围为0~100kN,行程125mm;升降杆起升高度为100mm;手动油泵的额定压力为30MPa,压力表测试范围0~25MPa。
3.3 沉降量量测装置由百分表、横梁及支脚组成。
百分表测试范围0~10mm,分度值为0.01mm;横梁跨度为3000mm,两端带有水准仪,横梁可沿支座立柱升降,以调整高度。
4、确定检测点数量和检测位置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规定确定检测断面位置、检测点数量及检测点位置。
5试验前准备工作5.1 将横梁用支座立柱固定好,以距地面20mm为宜,两个支座要放平,放置在距承载板边缘1500mm,距荷载反力支点(车轮边缘)100mm以外;并使载重车后部大梁位于荷载板正上方,立柱要在同一条直线上,横梁在两个支座上的高度要相同。
5.2 接好油泵、压力表、高压油管、千斤顶。
5.3 再将两根外横梁分别插入内横梁,到位后拧紧旋钮。
5.4 把整个测桥横梁固定在支座立柱上,以距地面300mm为宜。
5.5 将百分表安装在百分表架上,并使百分表测杆垂直落至荷载板测的点上。
6、试验步骤及方法6.1 根据检测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测点,测点处应土质均匀,不含杂质。
6.2 整平测点位置时要尽可能保持压实土的原状态,如有凹下部位,可用砂子垫平,但砂子厚度不得超过2mm。
6.3 为使荷栽板与土基接触良好,先预加0.01MPa荷载30s,待稳定后卸载到零,读取并记录百分表的起始读数。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之欧阳地创编

桩基载荷试验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包括33栋住宅、一栋会所、两个独立地下室,建筑物层数2~18F,住宅建筑面积223905.6m2,会所建筑面积3461m2,底商建筑面积13929.51m2。
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将整个场区分为北区、南区和样板区。
北区包括1#楼~4#楼、8#楼~15#楼,南区包括16#楼~30#楼,样板区包括5#、6#、7#、31#、32#、33#楼,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
拟建场地南区设计整平标高291.4~292.5m,南、北区各设计一个独立地下室,设计地下室高度约5m,南区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286.4~287.5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均位于现有场地地面以上。
地下室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26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南区16#楼~30#楼和样板区31#楼~33#楼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sk=3000kP a,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方案编制依据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2.《建筑地基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三、检测方案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
桩端采用卵石层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600kPa,桩数为495根;桩端采用中风化页岩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桩数为1266根。
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及设计要求,需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共1641根。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个点。
岩基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4个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层平板载荷检测实施细则一、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建设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设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编制。
二、编制目的为正确使用静力载荷测试仪,保证深层平板载荷检测静载试验操作过程的正确和结果的精确,制定本细则。
三、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通过专项检测考试,具有相应的资质四、适用范围深层平板载荷检测适用于深部地基土及大直径桩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五、设备仪器及其安装1、仪器设备1.1 JCQ-503D静力荷载测试仪.(设备有效期为一年)●荷载测试通道应变式测力或压力传感器1个荷载通道量程0-40000KN精度≤0.5%(含传感器)●位移测试通道.试桩沉降测试通道4个锚杆上拔测试通道4个精度≤0.1(含传感器)量程单次50mm,可多次累加测量1.2 QF型分离式油压千斤顶QF320T-20 起重量320T 2台QF320T-20 起重量320T 2台QF500T-20 起重量500T 2台QF500T-20 起重量500T 2台QF100T-20 起重量100T 1台1.3MFX 数显百分表规格50mm 精度0.01mm 4台1.4油压传感器型号-CYB-10S 量程0-80Mpa1.5荷载传感器量程1000kN2、仪器设备的安装2.1检测加载采用油压千斤顶。
油压千斤顶的中心与传力筒中心重合,它所提供的最大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1.5倍。
不满足可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油压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联工作的油压千斤顶采用同型号、规格的油压千斤顶,油压千斤顶的合力中心与传力筒中心线重合。
2.2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油压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力,根据油压千斤顶校验率定值(曲线)换算荷载。
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合理选择测力计或荷重传感器,最大试验荷载不小于测力计或荷重传感器量程的0.15倍。
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压力表精度优于或等于0.4级,最大试验荷载不小于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量程的0.25倍。
检测用油泵、油管、多通联通器、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的容许压力大于最大加载时油压千斤顶压力的1.2倍,测力计、荷重传感器容许测力最大值大于最大加载值的1.2倍。
2.3沉降测量采用大量程百分表(量程50mm),并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
2)在其传力筒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3)沉降测定平面在传力筒上,测点牢固地固定于传力筒上。
4)基准梁具有一定的刚度(宜采用工字钢作基准梁,高跨比不小于1/40。
),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在基准桩上。
基准桩应打入地面以下足够的深度,一般不小于1米。
5)传力筒、承压板的刚度要足够大,传力筒按压杆稳定计算在最大载荷的1.2倍下不失稳。
在最大载荷下承压板中心与承压板边的变形差与承压板边长的比在1/2000(0.4mm)之内,承压板的直径为800mm,传力筒与承压板要紧密的联接在一起(螺栓连接或焊接)。
6)固定和支撑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的夹具及基准梁避免气温、振动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
2.4检测加载装置: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取下列三种形式之一:1)锚桩横梁反力装置:锚桩横梁反力装置的承载力不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
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
2)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平台反力装置的容许承载能力不少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2倍,压重量不少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检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压重支墩施加于地基的压力不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2倍。
3)地锚横梁反力装置:横梁反力装置的承载力不小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2倍,地锚的上拔力大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6倍。
以承压板中心为中心点对称布置地锚。
2.5传力筒筒中心、锚桩、地锚、压重平台支墩边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传力筒中心与锚桩的距离≥2.4m;传力筒中心与地锚的距离≥2m;传力筒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1.6m;传力筒中心与基准桩中心的距离≥1.6m;基准桩中心与锚桩、地锚中心、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2m。
2.6开挖试坑至设计标高,试坑在开挖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小,在挖至最后1米时试坑的直径为900mm,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不少于800mm。
在试坑底铺设不超过20mm厚度的砂垫层并找平,然后小心吊起传力筒上端,保证承压板水平,小心放入试坑中,防止承压板斜角着地。
2.7所用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测力计、荷重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百分表校正合格后使用。
压力表、压力传感器要与千斤顶组装配套,进行荷载示值检定后使用。
2.8检测装置图图5.2.8 深层平板载荷检测示意图六、检测技术和抽样数量1、必备资料1.1进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应具备下列资料:(1)工程名称、地点及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名称;(2)地基类型、检测数量及总面积。
(3)完成日期、施工记录;(4)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试点平面位置图等。
(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2、检测开始时间符合下列规定:1)天然地基土、深层地基土的检测,作好检测准备工作后即可进行检测。
2)砂、砂石、石垫层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3天。
3)灰土垫层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10天。
4)土垫层地基、素土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垫层的检测,对于粘性土垫层,间隔时间为21~28天;对于粉土垫层,间隔时间为14~21天。
5)压法处理地基的检测,在真空预压法处理地基结束后或堆载法处理地基结束后即可进行检测。
6)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检测,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间隔时间为7~14天;对于粉土和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为14~28天。
7)强夯置换处理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28天。
8)振冲法处理地基的检测,对于粉质粘土地基,间隔时间为21~28天;对于粉土地基,间隔时间为14~21天。
3、样数量3.1 对于同一单体工程、同一地层地基土,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静载荷检测抽样不少于三点。
对于灰土地基、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地基承载力(或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静载荷检测数量,每单体工程不少于3点,处理面积超过1000 m2工程,处理面积每增加1000 m2以内增加1 点。
3.2 对于强夯置换法竣工验收承载力检测的数量,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单体工程地基的载荷检测点不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测点数。
强夯置换地基载荷检测数量不少于墩点数的1%,不少于3点。
七、现场检测1、保持被检测的地基土的天然湿度与原状结构,注意做到在检测之前,在坑底预留20~30cm厚的原土层,待安装传力筒、承压板前挖去找平,在底部平铺上约20mm厚的密实中粗砂,并立即放上传力筒与承压板。
试坑标高低于地下水位时,先将水降到检测标高,在底部铺20mm厚的砂垫层,立即放上承压板,待水位恢复后进行检测。
2、测前对仪表作如下检查:1)查油压千斤顶是否安装在传力筒的中心位置,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指零,或压力传感器与仪器连接,仪器读数是否为零。
2)查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与基准梁安装是否牢稳,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是否在传力筒的中心线位置上;轻击基准梁,看百分表指针是否灵敏,或位移传感器与仪器连接,轻击基准梁,仪器读数是否灵敏。
3、测加载方式符合下列规定:1)荷分级进行,施加的总荷载一般要达到或超过地基土的极限荷载。
检测地基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时,可加荷至地基土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二倍;加荷分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15分级施加。
2)载时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10。
各级荷载下要随时观看压力表值或压力传感器是否在要求的数值上,如有减少要随时补压。
4、级荷载下的沉降观测按每级加荷后,1小时内按间隔10、10、10、15、15min进行一次沉降观测,1小时后按每30min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详细认真作好沉降记录,如有不正常情况出现作好记录,分析找出原因。
5、级荷载下的沉降必须达到相对稳定后,才可进行下一级荷载的加荷。
各级荷载下的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是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少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6、测过程中可以终止加荷而卸荷的条件,当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以终止加荷而卸荷。
1)降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沉降量与承压板直径之比大于0.04(32mm)。
2)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3)级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
4)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最大加载量大于设计要求的2倍,因设备或荷载块重量等原因无法再加载时。
7检测资料的整理1)移计或百分表检测沉降是安装在传力筒上,所以传力筒的变形应扣除,每级的扣除量ΔL n 按下式计算:A E L P L n n ⋅⋅=∆ (5.4.7)P n —第n 级载荷的荷载值(kN );L —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测点以下传力筒筒长(m );E —传力筒材料的弹性模量,对于Q235钢板做成的钢筒2.1×105(MPa );ΔL n —第n 级载荷下传力筒的变形(mm )。
2)分别计算每级荷载下沉降增量和沉降量(应减去传力筒的变形)。
3)根据各级荷载和相应的总沉降量绘制p ~s 曲线图。
八、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1、检测结果的判定1.1对于满足1)沉降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 ~s )曲线出现陡降段,沉降量与承压板直径之比大于0.04(32mm )。
2)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3)本级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
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最大加载量大于设计要求的2倍,因设备或荷载块重量等原因无法再加载时,其对应的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1.2深层平板载荷检测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1)当p ~s 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3)当不能按上述二条要求确定时,可取s/d=0.01~0.015(s取值在8~12mm之间)(s—承压板的沉降量;d—承压板的直径)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3、检测结论的评定3.1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检测点不少于三点,当检测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