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口腔微生物组研究最新进展
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及其与口腔疾病的相关性
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及其与口腔疾病的相关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人体内微生物的研究,其中以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尤为重要。
口腔微生物群落是指口腔中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众所周知,口腔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而口腔微生物群落与口腔健康息息相关。
本文将介绍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及其与口腔疾病的相关性。
一、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口腔微生物群落是多样性的,大约有600到1000种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共同生活在口腔内,其中大多数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这些微生物群落在口腔中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牙齿表面、舌头表面、咽喉部位等处。
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群落也不同。
二、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类型和数量,科学家们常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PCR技术、传统菌落计数法等方法。
例如,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从样本中获取更多的微生物相对数据,包括未曾发现的少数菌种。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三、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口腔微生物群落与口腔健康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与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失调有关。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对于短时间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的人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与牙齿脱落的风险增加相关。
同时,口腔中的不良微生物群落可能会影响全身健康。
口腔微生物群落失衡会导致口臭、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发生,而这些疾病又可能进一步影响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早产等全身健康问题的发生。
四、口腔微生物群落与口腔健康的关系从最简单的微生物学角度来看,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失调会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
例如,龋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这是由于口腔中的“龋齿菌”导致。
牙周病也是由口腔中的微生物群落失调引起的。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口腔中的不良微生物群落对全身健康的影响也是重要的。
这与口腔微生物群落与全身微生物群落相互作用有关。
例如,口腔中的细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心脏和其他器官,导致感染和炎症等问题。
口腔医学中的微生物组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口腔医学中的微生物组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第一章背景介绍口腔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中微生物数量极为丰富。
微生物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构成了口腔微生物群落。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门诊表示,口腔中可能有数百到数千种不同的细菌,多则可达1000亿个。
微生物组学是研究微生物群落的科学,主要关注微生物的分类、数量、分布和功能,通过微生物组学技术,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多样性、功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将从口腔微生物的形态学、生态学等方面全面阐述微生物组学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第二章微生物在口腔中的生态学微生物在口腔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它们与口腔黏膜细胞共同构成口腔微生态系统,互相依存、相互促进。
华西口腔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之间在宿主机体内互相作用,通过一系列诱导微生物基因改变来达到生存、繁殖和侵犯宿主机体的目的。
微生物在口腔中的生态环境与口腔保健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口腔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维持口腔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十分必要。
第三章微生物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口腔疾病的发病和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口腔科医生指出,牙齿周围病变、牙周炎、牙龈炎等疾病都与口腔微生物当量增加以及种类分布整体改变有关。
研究表明,增加的口腔细菌可分泌多种酶、毒素、细胞外聚集物等物质,而这些物质又能引起牙齿周围炎症反应,因此,牙齿周围疾病与口腔微生物的生长、分布、活性以及代谢密切相关。
现在,一些口腔糜烂和糖尿病的研究也表明,口腔疾病与口腔微生物的关系更为复杂。
因此,了解口腔微生物的功能和作用,对预防口腔疾病、提高口腔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微生物组学在口腔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微生物组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近年来口腔微生物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常见的微生物组学技术包括:16S rRNA测序,质谱分析、蛋白质质谱、拟南芥作为后基因组表型的研究以及基因组分析技术等。
通过微生物组学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口腔微生物的分类、拓扑结构、代谢物和气味的产生机理等方面问题,并可以更好地解决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中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口腔护理研究新进展
3、孕期口腔疾病的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的口腔疾病,如牙周病、龋齿等,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过 去,人们普遍认为孕妇不能接受牙科治疗,但现在的研究表明,适当的牙科治疗 不仅不会对胎儿产生负面影响,还能有效改善孕妇的口腔健康状况。
三、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孕期口腔护理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例如,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孕期口腔健康教育,如何利用新技术提高孕期口腔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效率,以及如何评估孕期口腔护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等。未来的研 究应该继续这些问题,以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孕期口腔护理策略。
参考内容二
孕期口腔护理是孕妇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 入,我们对孕期口腔护理的理解和实施策略也在不断进步。本次演示将综述近年 来关于孕期口腔护理的研究进展。
一、孕期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孕期妇女的口腔健康状况对母婴健康都有着重要影响。一些口腔疾病如牙龈 炎和牙周病可能引发早产或低体重儿等问题。此外,孕妇的口腔健康还可能影响 其食欲、消化和营养摄入,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最后,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增加,口腔器官移植的研究也将 逐渐展开,为治疗严重的口腔疾病提供新的途径。
结论
口腔护理研究在保障口腔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新进展对于深入了 解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具有积极作用。虽然存在一些争议 和不足,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口腔护理研究将取得更 加显著的成果,为人类口腔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内容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对口腔护理的理解和实施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知识的积累,我们现在有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来维护口腔 健康。本次演示将探讨口腔护理的一些最新进展。
口腔微生物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口腔微生物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口腔微生物与肿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口腔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口腔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口腔微生物与肿瘤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口腔微生物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是肿瘤的存在和治疗会对口腔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
以下将从这两个方面对口腔微生物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口腔微生物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研究发现,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与健康状态息息相关,而口腔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微生物群落的紊乱有关。
口腔微生物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例如,一些特定的细菌,如放线菌和链球菌等,可以产生硝酸盐还原酶,将食物中的硝酸盐还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增加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发生突变的风险。
此外,一些口腔病原菌,如幽门螺杆菌和口腔肺炎链球菌等,通过破坏黏膜屏障、抑制宿主免疫反应以及产生有毒代谢产物等多种机制,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并可能导致细胞凋亡和基因突变,从而促进口腔肿瘤的发展。
其次,肿瘤的存在和治疗也会对口腔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肿瘤的存在可引起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紊乱。
一方面,肿瘤本身会改变口腔环境,如改变口腔黏膜的酸碱平衡、增加氧化应激、降低唾液分泌等,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另一方面,肿瘤治疗,如放疗、化疗等,会对口腔微生物群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放疗和化疗会导致口腔黏膜损伤,减少唾液分泌,使口腔微生物易于繁殖,增加感染风险;另外,抗生素的应用也会对口腔微生物群落产生不良影响,如抑制有益菌群的生长,增加耐药菌的发生。
总之,口腔微生物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对新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
然而,已有的研究表明,口腔微生物与肿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了解口腔微生物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肿瘤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口腔肿瘤,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口腔医学的前沿技术和新发现
口腔医学的前沿技术和新发现第一章:前言口腔医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专门研究口腔与头颈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伴随着现代医学科技不断发展,口腔医学也在不断进步。
本文从现代口腔医学的前沿技术和新发现两个方面,对口腔医学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第二章:前沿技术2.1 口腔微生物组微生物组学是指研究人类体内和周围环境中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多样性和功能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探究人体各部位微生物组学已成为全球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中,口腔微生物组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备受关注。
2.2 数字化口腔医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口腔医学应运而生。
该技术以口腔数字化扫描为基础,采用三维计算技术、模拟系统和云计算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口腔领域的医学诊疗。
第三章:新发现3.1 牙髓干细胞的应用干细胞是一类能够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和自我更新复制的细胞。
在口腔领域,牙髓干细胞是最新的研究热点。
通过对牙髓干细胞的提取和培养,可以为口腔领域的治疗提供多种新途径。
目前,牙髓干细胞已被应用于牙齿再生、修复和再生性治疗等领域。
3.2 全口牙感染的治疗全口牙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身体健康和口腔健康都有很大威胁。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症状缓解,难以根治疾病。
新技术的发现则为全口牙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目前,口腔CDK4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全口牙感染的治疗。
该药物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牙齿感染,还可以促进牙周膜细胞的复制和生长,从而促进牙周膜组织的再生。
第四章:展望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口腔医学的前沿技术和新发现将会不断涌现,为口腔领域的医学诊疗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4.1 个性化治疗随着微生物组学和干细胞技术的深入应用,口腔医学的治疗将趋向个性化。
通过对个体生物信息的分析,“治人所需”的研究思路将代替传统的“一刀切”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安全、有效的口腔医学治疗。
2023口腔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进展
2023口腔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进展摘要:幽门螺杆菌(HpyIori)是人类常见的致病菌之一,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口腔H.py1ori的存在早已被证实,且可能影响H.py1ori的根除和复发,因此,其在抗H.py1ori治疗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本文就口腔微生态、口腔H.py1ori的检测、口腔微生态与胃内H.py1ori感染的相关性等进行阐述,以期为H.py1ori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983年,Marsha11和Warren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幽门螺杆菌(He1icobacterpy1ori,H.py1ori)o H.py1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慢性胃炎(90%)、消化性溃疡(5%~10%)、胃癌(1%)等胃肠道疾病的致病因子⑴。
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H.py1ori列为非贲门胃癌和低级别B细胞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第一组致癌物[2]。
有研究发现,H.py1ori 是2018年全世界感染相关性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3]。
H.py1ori感染也与缺铁性贫血、心血管疾病等胃肠道外疾病密切相关。
1989年,Krajden等[4]首次在牙菌斑和唾液中发现H.py1ori z且其与胃内H.py1ori在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生物化学等方面有极高的相似性。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口腔是H.py1ori的另T诸存库,口腔微生态对H.py1ori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研究估计约20%的亚洲人口存在口腔H.py1ori感染[5]。
胃H.py1ori感染复发与口腔H.py1ori感染是否存在因果关系,H.py1ori又如何在口腔微生物群中定植并作为可能的传染源,这些问题已成为近些年H.py1ori研究的热点。
一、口腔H.py1ori的发现与证实1989年,Krajden等⑷首次在牙菌斑和唾液中分离出H.py1ori,提示口腔可能是除了胃以外H.py1ori的另一储存库,并且首次提出口腔感染H.py1ori在其传播过程中起作用。
口腔微生物与全身健康研究进展
口腔微生物与全身健康研究进展何金枝;徐欣;周学东【摘要】口腔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口腔的微生物集合.众多研究证实,口腔微生物与多种口腔感染性疾病及系统性疾病紧密相关.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及其他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相关项目的开展,人们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认识不断深入.本文基于最新研究进展,就口腔微生物的组成、演替特点、与口腔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及与肠道微生物的交互作用进行综述.%The collective of microflora inhabiting human mouth is called oral microbiota.Increasing evidence has proven that oral microbiota is highly associated with not only oral but also systematic prehensive knowledge of oral microbiota has been obtained after the launch of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as well as some other microbial metagenomic project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latest research on composition, succession, and potential impacts of oral microbiota on systemic diseases and health.【期刊名称】《微生物与感染》【年(卷),期】2017(012)003【总页数】7页(P139-145)【关键词】口腔微生物;口腔疾病;系统性疾病;肠道微生物【作者】何金枝;徐欣;周学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人体定植了超过10 000种、总量达数十亿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包含的功能基因约为人体真核细胞的200倍。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及其研究进展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及其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加深,微生物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备受重视的领域。
近年来,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推出,进一步加速了该领域的研究进程。
本文将介绍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其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背景和意义人体微生物组是指寄生在人体中的细菌、真菌、病毒以及其他微生物的总称,因为数量巨大而成为人体共同体的一部分。
微生物群落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通过与人体相互作用,影响人体健康、免疫、代谢等多个方面。
人类微生物组研究随之逐渐崛起,其重要性日益显现。
2007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正式推出了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力求全面掌握人体上百万种细菌、真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物种的组成及功能。
该计划得到了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支持,被誉为微生物群落研究领域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推出,为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深入研究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能够更清晰和完整地认识人体的生物学特征;另一方面,微生物组变化与许多疾病有关,比如炎症性肠病、肥胖症、糖尿病等,因此,学习人类微生物组的调控机理和变化规律,对于分析人体变化和疾病的机理、预测疾病的发生以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研究进展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推出,大大推动了微生物组研究的深入。
目前,微生物组学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学术界不断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微生物群落组成、功能以及它们与人类疾病关联性等方面的重要研究。
1. 人类微生物组组成人类微生物组中大约有1万多种细菌、1万种真菌和数百种病毒,涉及到人体皮肤、口腔、胃肠、生殖系统等多个部位。
不同肠系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这是人体微生物组呈现个体差异最明显的部分。
此外,人体微生物组随着外部环境、年龄、饮食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更改。
近年来,国际上的微生物组学研究团队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了大规模测序,最终得出了人类微生物组的基本组成,包括以古菌为代表的三种原核生物和细菌双歧杆菌、嗜盐菌、肠球菌、厌氧菌等。
口腔微生物组的种类及其作用研究
口腔微生物组的种类及其作用研究口腔微生物组,是指生活在口腔里的微生物群落。
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口腔微生物组的作用非常重要,既可以保护口腔的健康,也可以引起口腔疾病。
因此,了解口腔微生物组的种类及其作用,对于维护口腔健康非常关键。
关于口腔微生物组的种类,不同的文献给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
从微生物基因组的层面来看,口腔微生物一般被分为5个主要种群: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厌氧菌门(Bacteroidetes)、放克尔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真菌门(Fungi)。
而从功能层面来看,口腔微生物可以分为四大类:有益菌、中性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
有益菌是指对口腔健康有促进作用的微生物。
这类微生物通常包括乳酸菌和肠球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抗生素、竞争性抑制致病菌的生长、调节免疫系统等方式,对口腔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性菌一般是指对口腔没有显著作用的微生物,它们在口腔微生物群落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
这类微生物包括放线菌门中的PropionibacteriumAcnes、厌氧菌门中的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等。
致病菌是指可以引起口腔疾病的微生物。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放克尔菌门中的Streptococcus mutans、变形菌门中的Haemophilus influenzae等。
这些微生物通常会导致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
条件致病菌是指当某些因素存在时,才会对口腔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微生物。
这些因素包括暴饮暴食、压力、疾病、药物等。
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包括变形菌门中的Pseudomonas、厌氧菌门中的Fusobacterium等。
这些微生物在口腔微生物群落中平常不会引起问题,但当某些因素存在时,它们就可能引起各种口腔疾病。
除了以上分类方式外,有学者还将口腔微生物从不同的生境、酸碱度、氧气浓度等角度来分类,从而更好地了解微生物在口腔中的行为。
口腔微生物组的分布与功能研究
口腔微生物组的分布与功能研究人类口腔中有数百种不同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生活在口腔不同部位,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构建起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这个微生物群落的组合及其功能不仅与口腔健康密切相关,还可能与全身健康有关。
因此,对口腔微生物组的分布与功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口腔微生物组的分布口腔微生物组的分布状况取决于口腔中不同部位的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含氧量、营养状况等。
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口腔中存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组,这些微生物组的组成和数量在不同的人群中存在差异。
1.1 牙齿表面牙齿表面是口腔中微生物组最复杂的部位。
研究表明,在平常刷牙的健康人中,牙齿表面主要被厌氧细菌所占据,而这些细菌可以分解氨基酸和蛋白质,进而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口臭。
同时,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组也可能参与牙齿表面的龋齿形成。
1.2 口腔黏膜口腔黏膜的微生物组相对于牙齿表面简单,主要由放线菌门细菌和球菌门细菌组成。
其中,放线菌门细菌具有抗生素合成的能力,而球菌门细菌则能够产生酶、胰岛素和黏液等物质。
这些物质在口腔环境中具有保护作用。
1.3 唾液唾液是口腔中分泌量最大的生物液体之一,其微生物组对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均有影响。
唾液中存在大量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它们可以发挥不同的功能,如维护口腔健康、增强免疫力等。
另外,唾液中的微生物组还能够反映出全身疾病的存在和发展程度,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2. 口腔微生物组的功能口腔微生物组的功能涵盖了机体的抗病能力、维生素合成能力、保护性能力等方面,它们对口腔和全身健康的影响十分显著。
2.1 抗病能力口腔微生物组对抵御病菌侵入、维护口腔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口腔微生物组中的一些细菌能够产生一些金属离子,阻碍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另外,一些微生物组还能够产生抗生素,抑制口腔中病菌的生长。
2.2 维生素合成能力维生素B和维生素K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它们在人体体内无法合成,需要从外部摄入。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研究进展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研究进展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uman Microbiome Project,简称HMP)是一项全球性的科学研究计划,目的是探索人体内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的基本组成及其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在2003年启动以来,研究人们对微生物组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而微生物组研究也成了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一、计划的背景和意义HMP计划始于2007年,旨在通过对大量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和元宏转录组测序,从而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人体内微生物组数据库,研究人体内微生物的类型、数量、功能及其生态系统特征,并探究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期为研究健康与疾病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人体微生物组是指人体内共存的各种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以及它们与人类细胞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微生物组研究的进展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微生物与宿主身体健康、免疫系统调节和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关系。
此外,微生物组的研究还有助于解释人类的进化史和生物多样性,深刻影响了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二、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进展1.数据库建设HMP项目的一个核心目标是建立人体内微生物组的数据库。
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对样本进行测序,生成大量的微生物基因组序列以及转录组数据。
这些数据被编码、组织和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供公共领域的研究者和科学家使用。
据悉,HMP数据库已经成为研究人体微生物组的最权威参考来源之一,目前已经有4000多名科学家使用了这个数据库,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
2.筛选合适的样品微生物组研究的一个难点是,选择合适、可靠的样本进行研究。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HMP研究团队确定了一系列优秀的样品收集和处理方法。
这些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微生物组测序研究中,如口腔、肠道、阴道等部位。
同时,HMP还与多个类型的疾病相关的临床专家团队合作,增加了与疾病相关的样本数量和种类,比如多种癌症(包括前列腺癌、肝癌、宫颈癌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哮喘等),以便更好地研究微生物组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口腔医学的临床研究进展与前沿技术
口腔医学的临床研究进展与前沿技术口腔医学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口腔健康关系着全身健康,同时,口腔疾病也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口腔医学临床研究领域,科学家们不断寻求新的方法和技术,以便更好地治疗口腔疾病,探索更好的口腔保健方式。
本文将探讨口腔医学的临床研究进展与前沿技术。
一、基因治疗技术在口腔医学的临床研究中,基因治疗技术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基因治疗技术可以通过改变人体的基因表达,进而改变人体的细胞活动,从而治疗口腔疾病。
例如,一些疾病,如口腔癌,具有明显的基因异常,因而基因治疗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更好。
目前,基因治疗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基因表达的调控。
例如,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制备了一种形状类似于牙齿的细胞人工骨料,并且通过基因治疗技术,将人体内的骨细胞与这种人工骨料结合,从而治疗口腔骨缺损。
二、口腔微生物组学研究在口腔医学的临床研究领域中,口腔微生物组学研究是一项非常关键的领域。
口腔中的微生物群是口腔疾病的重要因素,口腔细菌群的变化会导致口腔健康问题的产生。
近年来,人们对口腔微生物组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从而更好地了解了口腔中的细菌组成和功能,为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口腔影像学技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影像学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口腔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CT、磁共振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口腔医生更好地诊断口腔疾病。
在口腔影像学领域中,数字化口腔影像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数字化口腔影像技术可以将口腔中不同部位的病变以数字的形式进行记录,并通过计算机分析病变的特点,提高口腔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四、生物材料技术生物材料技术是现代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材料技术可以用于口腔修复,防止多余的牙齿移动,修复牙齿缺失等。
例如,口腔医生可以利用生物材料技术,使用仿生材料进行口腔的牙齿修复,从而还原牙齿的美观和功能。
此外,一些生物材料技术也可以帮助口腔医生修复更为复杂的口腔疾病。
口腔微生态与龋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口腔微生态与龋病防治的研究进展龋病是指发生于牙体硬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龋病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儿童乳牙和成人恒牙患龋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
随着现代口腔微生态学的发展及研究方法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龋病的发生与口腔微生态失衡密切相关,并通过调节口腔微生态来防治龋病。
本文对口腔微生态与龋病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口腔微生态概述口腔微生态是由口腔内存在的各种微生物及唾液等环境所构成的微生态系统,在参与机体代谢、免疫、营养及维持口腔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生理作用。
目前研究发现,人类口腔内至少包含179属645种微生物,虽然大部分微生物无法进行体外培养,但随着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和宏基因组学的发展,逐渐丰富了人们对口腔微生态的认识。
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方法分析口腔细菌菌群结构时发现,口腔内优势菌属包括奈瑟菌属、罗斯菌属、链球菌属、韦荣菌属、放线菌属等多个菌属。
这些菌属存在形式大多为生物膜,而生物膜是维持口腔微生态平衡的重要屏障之一,因此抗致病性生物膜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疾病的防治。
有研究发现,口腔微生态的改变与多种口腔疾病相关,如龋病、牙髓炎、牙周炎,甚至口腔颌面部肿瘤等。
如口腔内微生物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触发一系列促炎途径的信号通路,释放有害代谢产物如过氧化氢,形成促癌生长的环境,从而诱导口腔癌的发生。
有研究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在龋活性样品中检测到放线菌、链球菌等细菌。
2.口腔微生态失衡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口腔在受到外界刺激或口腔内环境改变时,口腔微生物群的种类、结构会发生变化,物质的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口腔微生态失衡,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
龋病是在含糖食物持续刺激下,口腔内菌群比例失调造成生物膜内pH 值下降致牙齿脱矿而形成。
有研究发现,龋病人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代谢较健康人群更为复杂,其中链球菌属、放线菌属、乳杆菌属、韦荣球菌属、艰难杆菌属等多种细菌菌属的丰度相对较高,且在龋病治疗后,口腔微生态失衡会得到一定改善,提示口腔微生态失衡在龋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口腔医学的研究与进展
口腔医学是指研究口腔和颌面部相关疾病的学科,以下是口腔医学领域的一些研究与进展:
1. 牙本质再生与牙髓干细胞治疗:牙本质再生是一项正在研究中的技术,旨在通过利用干细胞和生物材料等手段,促进受损牙本质的再生,使患者恢复牙齿功能和形态。
此外,牙髓干细胞治疗也是一个研究热点,这种方法可以利用患者自身的干细胞修复牙齿组织缺损。
2. 口腔癌早期检测技术:口腔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检测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至关重要。
近年来,各种口腔癌早期检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如液体活检、组织芯片技术、基因检测和影像技术等。
3. 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的应用: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制作个性化种植体、义齿和正畸辅助器械等。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口腔的特征和需求,定制出更加精准和适合的治疗器械。
4. 口腔微生物组研究:口腔微生物组是指存在于口腔中的所有微生物的群体。
近年来,对口腔微生物组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了与牙周疾病、龋齿、口腔癌等相关的微生物变化。
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未来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5.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全景摄影术、口腔扫描仪等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治疗的精度和效果,减少患者的不适和治疗时间。
这些研究和进展的出现,为口腔医学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
口腔菌群的多样性与代谢研究
口腔菌群的多样性与代谢研究口腔作为人体最为直接的输入口,是生物体面对外界环境最先接触的部位。
因此,口腔细菌群生态体系的平衡与稳定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遗传学和发生生物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口腔菌群的多样性与代谢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口腔菌群是指生活在口腔中的一组细菌群体。
根据其生长条件,可以将口腔菌群分为嗜氧菌、厌氧菌和微需氧菌三类。
目前已知口腔菌群包括近1000种细菌,其中以放线菌门和嗜酸乳杆菌门为主。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潜在病原体,如链球菌、放线菌等。
在正常情况下,口腔菌群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不同细菌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利用碳源、氮源和能量的协同代谢模式。
同时,这些微生物还可以通过竞争、共生和拮抗等多种方式影响彼此的生长和代谢。
如果这一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导致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失衡或异常,引发口腔疾病。
例如,口臭就是一种由口腔菌群失衡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一般来说,口臭的主要致病菌是产气菌(如放线菌、曲霉菌、短杆菌等)和厌氧菌(如拟杆菌)。
尤其是产气菌,其主要代谢产物硫化氢和甲硫醇是口臭的主要原因。
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深入研究口腔微生物生态体系和它们之间的代谢关系,以期发展出一种更加精准、高效的口腔治疗方法。
一项关于口腔菌群代谢特征的研究表明,口腔细菌对谷氨酰胺、丙氨酰胺、酪蛋白、明胶等20种氨基酸和蛋白质均有一定的水解能力。
在肝病患者而不是健康人中,口腔菌群在代谢方面的变化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此外,科学家们还研究发现,口腔微生物的多样性与菌群代谢性能也与人类的遗传背景密切相关。
针对欧洲、美洲和非洲不同地区的人群进行的研究发现,与非洲和美洲人群相比,欧洲人群的口腔微生物多样性更低,但对淀粉、蛋白质和酪蛋白等食物的分解能力更强。
这是因为,欧洲人从石器时代开始就经历了长期的农业文明发展,人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选择了能够适应不同饮食环境的微生物体系。
口腔菌群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4.23.0850口腔菌群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张聚1,2,董强1,时永全1Research Progress on Association Between Oral Bacteria and Gastric CancerZHANG Ju1,2, DONG Qiang1, SHI Yongquan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olistic Integrative Manag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and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Digestive Diseases, Xijing Hospit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 2.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Pingdingshan Medical District, 989 Hospital of PLA Joint LogisticsSupport Force, Pingdingshan 467099,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SHIYongquan,E-mail:*****************.cnAbstract: Gastric cancer is one of the major types of cancer threatening human health worldwide. Its pathogenesis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and patients are often diagnosed at an advanced stage. The oral cavity is the second largest microbial pool after the intestine in the human body, and th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al bacteria and human health is attracting increasing interest. Oral bacteria are closely related to gastric cancer and potentially serve as noninvasive diagnostic screening biomarkers for the disease. Imbalance in and displacement of these bacteria can promote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 Henc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ral bacteria and gastric cancer, aiming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elucidating the pathogenesis of gastric cancer and screening it early through noninvasive methods and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related research.Key words: Gastric cancer; Oral bacterium; Diagnosis; BiomarkerFunding: Key R&D Plan of Shaanxi Province (No. 2023-ZDLSF-35)Competing interests: The 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mpeting interests.摘 要:胃癌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癌症,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
口腔疾病防治的新技术和新药研究
口腔疾病防治的新技术和新药研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口腔疾病防治的新技术和新药研究也不断涌现。
这些技术和药物的出现,为我们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提供了更多选择。
本文将就目前口腔疾病防治的新技术和新药研究进行探讨。
一、口腔诊断技术的创新口蓝技术口腔癌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口腔恶性疾病之一。
为了早期发现口腔癌,美国一家公司研制了一种新式的口腔癌筛查技术——口蓝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涂在口腔黏膜表面的蓝色染料,通过特殊设备可以显现口腔癌的初期病灶,从而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口腔超声成像技术口腔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口腔内部细节,对于口腔疾病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同时,口腔超声成像技术无需辐射,安全无害。
口腔微生物组学口腔的微生物组成对于口腔健康和疾病都有一定的影响。
当前,一些新技术可以通过对口腔微生物组成的分析,达到对口腔健康和疾病的更准确诊断。
二、口腔治疗技术的创新激光治疗激光治疗由于其治疗效果好、恢复快、不影响正常生活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激光治疗在口腔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齿美白等疾病。
口腔种植技术口腔种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口腔技术之一,它可以帮助那些失去了部分或全部牙齿的患者恢复口腔功能和美观。
当前,口腔种植技术的种类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成熟。
三、口腔药物治疗的创新口腔拔除剂口腔拔除剂是一种口腔清洁剂。
它可以清除口腔中的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使口腔保持清洁和健康。
当前,各种口腔拔除剂已经很普遍了。
口腔冲洗剂口腔冲洗剂可以清洁口腔表面,杀灭口腔中的微生物和细菌,达到预防口腔疾病的目的。
和口腔拔除剂相比,口腔冲洗剂清洁效果更好,但是需要用水稀释后才能使用。
口腔贴膜剂口腔贴膜剂是一种贴在牙齿表面的保护膜,可以预防龋齿的产生。
当前,口腔贴膜剂已经应用于口腔保健的各种场合。
总之,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技术和新药研究,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我们应该积极关注这些新技术和新药的发展,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持口腔健康。
口腔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现状
口腔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口腔微生物生态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口腔医学研究的一大重点之一。
通过对口腔微生物的生态、菌群结构以及菌群与口腔疾病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口腔医学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I. 口腔微生物及其生态在口腔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
其中,细菌是最主要的成分,数量约为10的11次方个。
这些细菌构成了口腔微生物菌群。
不同部位的口腔内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均不相同,而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的分布与口腔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唾液中细菌数量要少于舌面的数量,而牙龈沟内和牙周深处则是细菌分布最为广泛的部位。
口腔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两类。
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放线菌等,而阴性菌中则有某些致病菌如放线菌耐药菌、黑色素质杆菌等。
此外,在口腔中还存在着多种潜在病原体,如流感病毒、细菌性肺炎杆菌等。
II. 口腔菌群结构口腔菌群结构是指在人的口腔中,各部位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组合关系。
研究发现,正常人口腔中菌群结构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但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例如,不同齿列上菌群结构的差异较大。
上颌齿列中细菌数量和种类多于下颌齿列,而不同牙位上的细菌数量和种类的差异更加明显。
此外,唾液和咽部黏膜上细菌群结构的差异也很显著。
III. 口腔菌群与口腔疾病口腔菌群的稳定性与口腔健康的关系密切。
当口腔中的菌群结构发生改变时,可能会导致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龋齿、牙周炎、口腔癌等。
例如,龋齿是由龋齿菌引起的一种口腔疾病。
当龋齿菌增多,菌斑中酸性物质的积累会导致牙齿脱矿,形成龋洞。
而牙周炎则是由口腔中某些致病菌引起的牙周疾病。
这些致病菌可引起牙周袋炎、牙周炎等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IV. 口腔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口腔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方法、传统培养法和成像技术等。
其中,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CR、微生物群落分析、基因组学研究等,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特点。
口腔微生物宏转录组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口腔微生物宏转录组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苏志飞李继遥*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四川成都610041[摘要]口腔微生物组是人体微生物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㊂宏转录组学分析不仅可以识别群落中的活跃物种,还可以显示群落整体的功能特征,已成为探究微生物组与疾病状态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㊂本文就口腔微生物宏转录组与龋病㊁牙周炎和口腔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㊂[关键词]口腔微生物;转录组;口腔疾病[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 7651(2020)08 0716 03[d o i]10.13701/j.c n k i.k q y x y j.2020.08.003M e t a t r a n s c r i p t o m e o f O r a l M i c r o b i o t a a n d O r a l D i s e a s e s.S U Z h i f e i,L I J i y a o*.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O r a l D i s e a s e s&N a t i o n a l C 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f o r O r a l D i s e a s e s&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o n s e r v a t i v e D e n t i s t r y a n d E n-d o d o n t i c s,W e s t C h i n a H o s p i t a l o f S t o m a t o l o g y,S i c h u a n U n i v e r s i t y,C h e n g d u61004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O r a l m i c r o b i o t a,a s a p a r t o f h u m a n m i c r o b i o t a,t i g h t l y i m p a i r s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o r a l d i s e a s e s. M e t a t r a n s c r i p t o m e i s i m p o r t a n t m e t h o d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m i c r o b i o t a,s i n c e i t p r e c i s e l y r e v e a l t h e a c t i v e c o m p o s i t i o n a n d f u n c t i o n s o f a c o m p l e x m i c r o b i a l c o mm u n i t y.I n t h e p a p e r,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m e t a t r a n s c r i p t o m e o f o r a l m i c r o b i o t a a n d d e n t a l c a r i e s,p e r i o d o n t i t i s,a n d o r a l c a n c e r i s r e v i e w e d.[K e y w o r d s]o r a l m i c r o b i o t a;t r a n s c r i p t o m e;o r a l d i s e a s e s微生物组 一词最早由J o s h u a L e d e r b e r g提出,是存在于人体体内或表面的共生㊁共栖和致病的微生物群落的总称[1]㊂最近,美国独立卫生研究院建立 人体微生物组综合项目 ,旨在通过不同组学分析来研究微生物组与宿主活动间的相互关系[2]㊂人类口腔微生物组作为人体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之一,被证实与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成为人类微生物组项目的研究重点之一[3]㊂但是,以往的口腔微生物组研究多集中于对其群落组成的研究,只能给出菌群失调相关分子机制的部分信息,需要一种更全面的方法来研究微生物组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㊂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宏转录组学分析开始用于人类微生物组研究,它将微生物组视为一个整体来探究复杂微生物组的分类组成与活性功能,克服了传统群落组成分析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等相关问题,而受到广泛的关注㊂本文将对口腔微生物宏转录组在龋病㊁牙周病㊁口腔癌等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微生物组学研究提供思路㊂1龋病中的微生物宏转录组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701028)作者简介苏志飞(1992~),男,山西晋中人,硕士在读,主要从事牙体牙髓病学研究㊂*通信作者李继遥,E-m a i l:j i y a o l i s c u@163.c o m 生的慢性㊁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㊂长期以来,以变异链球菌为代表的产酸菌被认为是龋病的主要致病菌㊂事实上,众多产酸菌属与耐酸菌属如乳酸杆菌属㊁双歧杆菌属等被证明与龋活跃程度显著相关[4]㊂而放线菌属㊁梭杆菌属㊁卟啉单胞菌属也可能与龋病相关[5]㊂这表明龋病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群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发现使得龋病病因学研究由特定致病菌致病转向群落致病㊂S i món-S o r o等[6]通过对龋损部位微生物的宏转录组分析发现,在龋损部位存在着高转录活性的微生物群落(活性微生物群落),且具有高度多样性㊂此外,该研究还发现牙釉质龋和牙本质龋中存在不同的微生物活跃群体,结果显示链球菌㊁罗氏菌㊁韦荣菌等在牙釉质龋活性微生物群落中丰度较高,而乳酸杆菌㊁假分歧杆菌㊁环孢素菌则在牙本质龋中高检出㊂作为传统致龋菌的变异链球菌虽然存在于龋活跃微生物组中,但在所有样本中的检出率均极低(牙釉质龋为0.73%,开放性牙本质龋为0.48%,隐匿性牙本质龋为0.02%)㊂P e t e r s o n等[7]发现在龋病病损的龈上菌斑中链球菌属的活性转录表达最为丰富(55%),其次为韦荣菌属和放线菌属(均为11%)㊂进一步的种水平宏转录组分析发现活性转录表达较高的微生物依次为血球链球菌(16%)㊁微小链球菌(10%)㊁细小韦荣菌(9%)㊁二氧化碳噬纤维菌(9%)㊂这些发现提示微生物组,尤其是具有高转录活性的微生物组,在龋病致病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㊂617J o u r n a l o f O r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A u g.2020,V o l.36,N o.8除明确疾病状态下的活跃微生物群落外,宏转录组分析还可以给出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与疾病的相互作用信息㊂K r e s s i r e r等[8]对儿童龋病进行微生物宏转录组分析发现,牙本质龋微生物组相较于冠部龋和无龋对照组拥有更加复杂的基因多样性㊂其中又以甘油激酶㊁尿嘧啶D N A糖苷酶和尿素酶基因表达最高㊂甘油激酶则作为糖酵解途径的一部分参与到了龋病微生物的代谢中[9]㊂而尿素酶被证实可以通过氨的产生来提升p H,降低龋活跃性[10]㊂M a y 等[11]通过对已存在的宏转录组库分析发现细菌代谢子网络包括来自磷酸转移酶系统和果糖/甘露糖代谢途径9个K E G G O r t h o l o g y组(K O组)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㊂其中糖磷酸转移酶参与的β葡萄糖苷代谢,是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关键,在细菌定植中起着重要作用[12]㊂而来自果糖和甘露糖代谢途径的K O组能将山梨醇转化为6-磷酸果糖,这表明在龋病中,山梨醇可能被用作额外的碳源参与细菌代谢㊂以上结果提示基于群落功能的宏转录组研究方法可以识别潜在的活性表达基因和相关物种,为探究健康或疾病状态下可能的群落活动提供新的依据㊂2牙周炎中的微生物宏转录组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牙周支持组织丧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㊂众多研究证实牙周袋内存在 红色复合体 (牙龈卟啉单胞菌㊁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其相对丰度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3,14]㊂但我们对这些微生物的功能活性的了解依然有限㊂D u r a n-P i n e d o等[15]通过对牙周炎患者与正常人群的龈下菌斑微生物宏转录组分析发现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的 红色复合体 高表达金属蛋白酶和铁代谢相关蛋白㊂而无论是具有溶解作用的金属蛋白酶或是与毒力因子表达密切相关的铁代谢相关蛋白的上调均证实 红色复合体 在牙周炎破坏中不可或缺的作用㊂此外,该研究还发现以前的非牙周致病菌也表达着大量的毒力因子,如马曲克氏锥虫㊁齿状腺葡萄球菌㊁细小细脉杆菌和干燥奈瑟菌等㊂这与R e l m a n[16]提出的 群落致病 的观点一致,认为疾病是由微生物群落各部分的综合作用而并非单一或少数细菌所导致的㊂在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特征方面,肖炜卓等[17]发现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单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表达活跃,而多糖代谢相关酶表达缺失㊂说明成熟的菌斑群落必须依靠宿主口腔内的多糖酶将多糖水解为单糖之后才能加以利用㊂值得注意的是,J o r t h等[18]通过比较分析正常与牙周炎状态下的微生物群落基因表达发现,尽管不同患者间疾病相关群落组成差异很大,但却拥有相对保守的代谢谱,包括赖氨酸发酵为丁酸㊁组氨酸分解代谢㊁核苷酸生物合成和丙酮酸发酵等㊂以上提示我们在研究微生物群落与疾病关系时应该考虑整个群落的行为变化,而不是仅着眼于一种或多种特定病原体的活动㊂牙周炎的另一个研究热点在于疾病不同阶段的微生物组研究㊂研究表明,进展性病变和非进展性病变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相当多的重叠,表明不能仅通过研究龈下微生物组成差异来解释病损部位的牙周状态差异[19,20]㊂Y o s t 等[21]通过对牙周炎不同阶段的宏转录组分析发现,相较于基线,进展期的钾和氨基酸运输㊁肽聚糖分解代谢㊁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㊁多糖生物合成和蛋白激酶C活化相关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表达降低㊂而非进展期微生物群落功能相较于其基线并未发生显著变化㊂由此可见,微生物组群体功能改变与牙周炎疾病进展状态密切相关㊂3口腔癌中的微生物宏转录组口腔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以上是口腔黏膜来源的鳞状细胞癌㊂研究表明,慢性感染可能诱发癌变,约18%的恶性肿瘤与慢性感染直接相关[22]㊂慢性感染㊁氧化应激与癌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已被广泛证实[23]㊂因此,口腔微生物组与口腔癌的发生发展受到了高度关注㊂在肿瘤组织样本中或肿瘤周围组织样本中,大量不同的微生物表达丰度上调,包括梭杆菌㊁卟啉单胞菌㊁链球菌和普雷沃特氏菌等[24-27]㊂但尚未发现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口腔癌之间有明确的联系㊂Y o s t等[28]通过15个样本的微生物宏转录组学研究发现,相较于健康受试者匹配部位,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部位的活性微生物群落发生了显著改变㊂梭杆菌属㊁硒单胞菌属㊁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㊁小杆菌属和约翰森氏菌属在肿瘤部位丰度明显上调㊂此外,在功能方面,铁离子结合㊁色氨酸酶活性㊁谷氨酸脱氢酶(G D H)活性㊁淀粉合成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 O D)的活性在肿瘤部位明显高表达㊂与上述研究类似,S t a s h e n k o等[29]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证明无论个体间群落组成如何改变,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的微生物组代谢特征均呈现出相似的表达变化,包括氮运输㊁应激反应以及氨基酸和脂质的生物合成等基因表达上调㊂值得注意的是,Y o s t等也指出微生物组在肿瘤部位的代谢特征是保守的,这与J o r t h等[18]在牙周炎中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整体群落的功能变化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㊂4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微生物组的宏转录组学分析已成为探究微生物与疾病状态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㊂转录组是识别关键环境信号的起点,这些信号转变会改变群落的行为,可能导致正常微生物群落失调㊂宏转录组分析不仅可以让学者更直观地了解疾病相关活跃微生物,也能够帮助学者更深入地探究微生物组功能行为的变化㊂但是,迄今为止,口腔微生物组转录组学研究仅针对龋病㊁牙周炎㊁口腔癌等少数几类疾病,其他口腔疾病也需要此类研究㊂口腔微生物组真菌级别的宏转录组也鲜见报道,这也可能是影响整个微生物组动态的重要因素之一㊂此外,宏转录组不一定代表微生物群落的最终代谢产物㊂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可以更明确地反映微生物组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功能蛋白和代谢产物情况㊂因此,将宏转录组学㊁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分析整合,是值得未来研究采取的方法㊂参考文献717口腔医学研究2020年8月第36卷第8期[1] L e d e r b e r g J,M c C r a y A. O m e s w e e t o m i c s a g e n e a l o g i c a lt r e a s u r y o f w o r d s[J].S c i e n t i s t,2001,15(7):8. [2]i HM P R e s e a r c h N e t w o r k C o n s o r t i u m.T h e I n t e g r a t i v e H u-m a n M i c r o b i o m e P r o j e c t:d y n a m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m i c r o b i o m e-h o s t o m i c s p r o f i l e s d u r i n g p e r i o d s o f h u m a n h e a l t h a n d d i s-e a s e[J].C e l l H o s t M i c r o b e,2014,16(3):276-289.[3]李燕,何金枝,肖丽英,等.口腔微生物组与疾病[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41(1):118-122.[4] N e v e s B G,S t i p p R N,d a S i l v a B e z e r r a D,e t a l.M o l e c u l a rd e t e c t i o n o f b a c t e r i a a s s o c i a t e d t o c a r i e s a c t i v i t y i n d e n t i n a ll e s i o n s[J].C l i n O r a l I n v e s t i g,2017,21(6):2053-2061.[5]陈婧,程磊,周学东,等.龋病微生物因素研究进展[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8,36(1):104-108.[6]S i món-S o r o A,G u i l l e n-N a v a r r o M,M i r a A.M e t a t r a n s c r i p-t o m i c s r e v e a l s o v e r a l l a c t i v e b a c t e r i a l c o m p o s i t i o n i n c a r i e s l e-s i o n s[J].J O r a l M i c r o b i o l,2014,6(1):25443. [7] P e t e r s o n S N,T o b i a s M,S u A I,e t a l.F u n c t i o n a l e x p r e s s i o no f d e n t a l p l a q u e m i c r o b i o t a[J].F r o n t C e l l I n f e c t M i c r o b i o l, 2014,4:108.[8] K r e s s i r e r C A,T s u t e C,K r i s t i e L H,e t a l.F u n c t i o n a l p r o-f i l e s o f c o r o n a l a n d d e n t i n c a r i e s i n c h i l d r e n[J].J O r a l M i-c r o b i o l,2018,10(1):1495976.[9] N a s c i m e n t o MM,G o r d a n V V,G a r v a n C W,e t a l.C o r r e l a-t i o n s o f o r a l b a c t e r i a l a r g i n i n e a n d u r e a c a t a b o l i s m w i t h c a r i e se x p e r i e n c e[J].O r a l M i c r o b i o l I mm u n o l,2009,24(2):89-95.[10] D a m e-T e i x e i r a N,P a r o l o C C,M a l t z M,e t a l.A c t i n o m y c e ss p p.g e n e e x p r e s s i o n i n r o o t c a r i e s l e s i o n s[J].J O r a l M i c r o-b i o l,2016,8(1):32383.[11] M a y A,B r a n d t B W,E l k e b i r M,e t a l.m e t a M o d u l e s i d e n t i-f i e s k e y f u n c t i o n a l s u b n e t w o r k s i n m i c r o b i o m e-r e l a t e d d i s e a s e[J].B i o i n f o r m a t i c s,2016,32(11):1678-1685.[12] K i l i c A O,T a o L,Z h a n g Y,e t a l.I n v o l v e m e n t o f S t r e p t o-c o c c u s g o rd o n i i be t a-g l u c o s i d e m e t a b o l i s m s y s t e m s i n a d h e-s i o n,b i o f i l m f o r m a t i o n,a n d i n v i v o g e n e e x p r e s s i o n[J].JB a c t e r i o l,2004,186(13):4246-4253.[13] L a n z a E,M a g a n-F e r n a n d e z A,B e r m e j o B,e t a l.C o m p l e-m e n t a r y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s o f r e d c o m p l e x b a c t e r i a o n g e n e r a l i z e dp e r i o d o n t i t i s i n a c a u c a s i a n p o p u l a t i o n[J].O r a l D i s,2016, 22(5):430-437.[14]W a r a-a s w a p a t i N,P i t i p h a t W,C h a n c h a i m o n g k o n L,e t a l.R e d b a c t e r i a l c o m p l e x i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t h e s e v e r i t y o f c h r o-n i c p e r i o d o n t i t i s i n a T h a i p o p u l a t i o n[J].O r a l D i s,2009,15(5):354-359.[15] D u r a n-P i n e d o A E,C h e n T,T e l e s R,e t a l.C o mm u n i t y-w i d et r a n s c r i p t o m e o f t h e o r a l m i c r o b i o m e i n s u b j e c t s w i t h a n dw i t h o u t p e r i o d o n t i t i s[J].I S M E J,2014,8(8):1659-1672.[16] R e l m a n D A.T h e h u m a n m i c r o b i o m e:e c o s y s t e m r e s i l i e n c ea n d h e a l t h[J].N u t r R e v,2012,70(S u p p l1):S2-S9.[17]肖炜卓,张龙,王晓冬,等.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宏转录组学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1):21-24. [18]J o r t h P,T u r n e r K H,G u m u s P,e t a l.M e t a t r a n s c r i p t o m i c so f t h e h u m a n o r a l m i c r o b i o m e d u r i n g h e a l t h a n d d i s e a s e[J].m B i o,2014,5(2):e01012-e01014.[19] T e l e s R P,P a t e l M,S o c r a n s k y S S,e t a l.D i s e a s e p r o g r e s s i o ni n p e r i o d o n t a l l y h e a l t h y a n d m a i n t e n a n c e s u b j e c t s[J].J P e r i-o d o n t o l,2008,79(5):784-794.[20] T a n n e r A C R,K e n t R,K a n a s i E,e t a l.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t i c s a n d m i c r o b i o t a o f p r o g r e s s i n g s l i g h t c h r o n i c p e r i o d o n t i t i si n a d u l t s[J].J C l i n P e r i o d o n t o l,2007,34(11):917-930.[21] Y o s t S,D u r a n-P i n e d o A E,T e l e s R,e t a l.F u n c t i o n a l s i g n a-t u r e s o f o r a l d y s b i o s i s d u r i n g p e r i o d o n t i t i s p r o g r e s s i o n r e-v e a l e d b y m i c r o b i a l m e t a t r a n s c r i p t o m e a n a l y s i s[J].G e n o m eM e d,2015,7(1):27.[22] M i c h a u d D S,I z a r d J.M i c r o b i o t a,o r a l m i c r o b i o m e,a n d p a n-c r e a t i c c a n c e r[J].C a n c e r J,2015,20(3):203-206.[23] B a r t s c h H,N a i r J.C h r o n i c i n f l a mm a t i o n a n d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i n t h e g e n e s i s a n d p e r p e t u a t i o n o f c a n c e r:r o l e o f l i p i d p e r o x i-d a t i o n,D N A d a m a g e,a n d re p a i r[J].L a n g e n b e c k s A r c hS u r g,2006,391(5):499-510.[24] H o o p e r S J,C r e a n S J,F a r d y M J,e t a l.A m o l e c u l a r a n a l y s i so f t h e b a c t e r i a p r e s e n t w i t h i n o r a l s q u a m o u s 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J].J M e d M i c r o b i o l,2007,56(12):1651-1659.[25] N a g y K N,S o n k o d i I,S zök e I,e t a l.T h e m i c r o f l o r a a s s o c i a t-e d w i t h h u m a n o r a l c a r c i n o m a s[J].O r a l O n c o l,1998,34(4):304-308.[26] T a t e d a M,S h i g a K,S a i j o S,e t a l.S t r e p t o c o c c u s a n g i n o s u si n h e a d a n d n e c k s q u a m o u s 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i m p l i c a t i o n i n c a r-c i n o g e n e s i s[J].I n t J M o l M e d,2000,6(6):699-703.[27] P u s h a l k a r S,M a n e S P,J i X,e t a l.M i c r o b i a l d i v e r s i t y i n s a-l i v a o f o r a l s q u a m o u s 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J].F E M S I mm u n o lM e d M i c r o b i o l,2011,61(3):269-277.[28] Y o s t S,S t a s h e n k o P,C h o i Y,e t a l.I n c r e a s e d v i r u l e n c e o ft h e o r a l m i c r o b i o m e i n o r a l s q u a m o u s 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 r e v e a l e db y m e t a t r a n sc r i p t o m e a n a l y s e s[J].I n t J O r a l S c i,2018,10(4):71-80.[29]S t a s h e n k o P,Y o s t S,C h o i Y,e t a l.T h e o r a l m o u s e m i c r o-b i o m e p r o m o t e s t u m o r i g e n e s i s i n o r a l s q u a m o u sc e l l c a r c i n o-m a[J].m S y s t e m s,2019,4(4):e00323-19.[收稿日期:2019-11-21](本文编辑关隽)817J o u r n a l o f O r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A u g.2020,V o l.36,N o.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月19日宣布启动一项新的基因工程——人体微生物组项目(human microbiome project,HMP)[2]。
作为NIH生物医学研究路标计划的一部分,NIH将在未来5年内在HMP上投资1.5亿美元。
其主要目标之一是阐明微生物组及影响构成微生物分布和进化的因素,以更好地理解人类遗传及生理多样性,其结果可能为当代人类进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即: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物圈发生的变革,是否影响着“微观进化”,从而影响人类对健康和各种疾病的易感性。
通过宏基因组学方法和传统基因组DNA测序方法的协调应用,HMP将为进一步研究人体相关微生物群落奠定坚实的基础。
HMP的研究目标是确定个体之间是否有共同的核心人体微生物组的存在,加深对人体微生物组的变化是否与人体健康状况相关的理解,开发实现上述目标所需要的新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工具,处理伴随HMP项目相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HMP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对500种新的参考细菌的基因组进行序列测序,通过合并其他国际资助项目获得的微生物基因组信息,从而形成涵盖大约1 000种微生物基因组的数据库;然后研究人员将对取自于健康志愿者身体5个部位(消化道、口腔、皮肤、鼻腔和女性泌尿生殖道)组织样本内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最后将从患有特定疾病的志愿者体内获得样本,从而可以将微生物组在人体特定区域的存在及变化情况与特定的疾病建立联系。
目前人体微生物组仍是一个未知的领域,HMP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研究获得的数据、工具和资源更充分地了解其变化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它的实施将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产生重大的影响[3-4]。
2 人体口腔微生物组健康人的口腔包含有超过600种不同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物种,大部分可以相互关联并形成生物膜,抵抗机械清除力或抗生素治疗,但在环境变化或其他口腔情况(如个人口腔卫生质量)变化触发时它们也可成为致病微生物。
大量的临床研究[5]显示,口腔微生物群与龋病和牙周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人体微生物组项目的开展,对人体口腔微生物组的研究也日渐增多,NIH牙颅颌面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dental and craniofacialre-search,NIDCR)于2008年启动了第一个口腔微生物组综合数据库——人体口腔微生物组数据库(human oral microbiome database,HOMD)。
HOMD于2008年3月2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它是由美国波士顿福赛斯研究所和伦敦国王学院的科学家联手建立的,对口腔细菌的类型、新陈代谢、致病能力等进行了详细记录,提供了它们的数千种基因。
该数据库的网站地址为。
数据库的详细资料将口腔细菌的DNA、蛋白质信息和相关论文关联在一起[6],方便使用者查询。
HOMD的目标是提供大约600种人体口腔原核生物物种群落的全面信息。
这些微生物物种的44%可培养并已命名;11%可培养但尚未命名;还有45%无法培养,但可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通过它们的16S rRNA序列来辨认其DNA 指纹。
16S rRNA序列是科学家们在过去20年中用来识别微生物遗传信息的独特指纹。
这一序列信息可以使微生物通过一个家族树来显示它们的相互关系。
对于那些DNA已被测序的微生物,HOMD提供在线工具来查看和分析它们的基因和蛋白质。
每个数据库中的信息类别都是相互关联的,易于检索、注释,并经常更新。
HOMD提出了一个对目前未命名物种的命名方案,使菌株、克隆以及从任何实验室探测得到的数据可以直接链接到一个稳定的有名参考微生物实体。
HOMD将序列信息与表型、系统发育、临床和书目信息数据等相关联。
全部和部分口腔细菌的基因组序列已被确定为HOMD项目和人体微生物组项目的一部分,HOMD同时提供可方便查看所有公开口腔细菌基因组的工具[7-8]。
NIDCR Lawrence Tabak博士认为,HOMD的建立填补了尖端研究的需要,口腔微生物组包含极其丰富的数据,HOMD未来将成为科学家查看和检索口腔微生物群信息、形成新的科学假设和获得计算发现的重要搜索引擎,并最终开发出更完善的生物治疗方法来控制口腔疾病[9]。
除了HOMD外,人们还开展了对正常人口腔唾液微生物组和核心微生物组的研究。
Nasidze等[10]学者分别从北美、南美、欧洲、亚洲以及非洲等不同地区提取了120个人的唾液样本,通过对这些唾液样本的14 115个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识别出了101种已知的细菌类,其中有39种是从未在口腔中发现过的。
此外,还至少发现了64种未知的细菌类。
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口腔微生物组因个体的不同在组成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不受任何地区结构的影响。
研究旨在建立健康个体唾液细菌的范围,以期对未来的疾病诊断提供帮助。
Zaura等[11]学者利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了3名正常高加索人口腔内5个部位的微生物组。
结果发现,在正常人口腔中有3 600种独特序列,超过500种不同的分类单元或“物种级”表型和88~104种高级分类群(属或更具包容性的类群)。
每个单独的样品平均藏匿有266种“物种级”表型,颊部样本多样性最小,牙齿邻面样本多样性最高。
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牙面的样本占据了所有部位的主要构成。
从3个个体微生物组测序结果分析可知,高级分类群、“物种级”表型和独特序列都有一个较大的重叠,84%的高级分类群,75%的分类单元和65%的独特序列至少在3个微生物组中的2个存在。
这3个个体的总共6 315个独特序列中有1 660个相同序列,这1 660个相同序列,即“核心微生物组”贡献了66%的测序内容,重叠的分类单元贡献了94%的内容,而几乎所有的内容(99.8%)都属于共享的高级分类群。
研究证实,不同的健康人口腔细菌大部分微生物组是相同的,提示可能存在健康口腔核心微生物组。
如何使口腔微生物组有助于健康和疾病防治吸引了许多细胞生物学家、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越来越多的兴趣,这些研究将明确如何调控微生物群才能使其有助于维持健康,如在龋齿和牙周病中通过干扰微生物的群落动力而发挥预防作用。
另一方面,相关研究人员目前也正在探讨口腔微生物群和某些全身性疾病之间的联系。
3 口腔微生物组研究新技术对口腔微生物组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手段。
根据Staley等[12]的观点,低于1%的微生物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生长,提示以培养技术为基础研究口腔微生物菌群的复杂性和基因多态性具有严重偏差。
现代生物技术以DNA为基础的一系列研究方法,如16S rRNA基因技术、高通量指纹技术、宏基因组学技术以及下一代测序技术,使人类可以在结构复杂性和基因多态性的意义下更清晰地研究和了解人体微生物菌群[13]。
3.1 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1985年开始应用的PCR技术开启了对以前未知微生物群落的非培养依赖性分析和鉴别,包括口腔生物膜中的常驻微生物。
Woese[14]发现,16S rRNA构成了原核细菌核糖体亚基的一个保守序列。
所有物种的16S rRNA序列的部分区域是高度保守的,而其他区域则变化较大。
保守的区域,可从基因组DNA序列扩增16S rRNA序列,而多变的区域则经常根据系统发育用于生物分类。
因此,16S rRNA序列对基因组研究特别有用,可以帮助确定在一个给定的样本中有哪些生物分类群的存在以及它们的丰度如何。
编码16S rRNA基因顺序的保守性和多样性使从种属水平构建细菌进化树关系成为可能。
16S rRNA序列可从2个方面获得:通过宏基因组DNA样本使用不同的引物专门地扩增获得,也可通过宏基因组DNA序列的传统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随机获得。
一般来说,第2种方法获得的16S rRNA 序列会减少,但同时消除了PCR反应的误差。
3.2 高通量指纹技术采用高通量指纹技术检测环境微生物群落,可以直接检测从微生物群落样本中提取的核酸,以PCR为基础,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electrophoresis, DGGE)[15],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TGGE)[16 ],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17-18]。
这些技术已经被学者广泛地用来研究人体口腔微生物的种属。
DGGE/TGGE是一种以PCR为基础的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将特定微生物群落DNA库中的标记基因进行PCR扩增。
PCR混合产物进行DGGE/TGGE,不同顺序成分的DNA在不同变性浓度下变性,表现出凝胶上的不同条带,形成不同的条带模式,理论上认为一个条带就代表菌落中的一种不同种属的细菌。
实验所获得的指纹图谱反应了群落的结构,包括其复杂性以及每一个被检测种属的相对含量。
将凝胶上的条带进行回收、克隆及测序,便可鉴定对应微生物的种属。
T-RFLP是广泛应用于环境微生物群落的评价及不同生态系统复杂性和基因多态性比较的替代性分子学技术,也是以PCR为基础,对一定的目标基因进行PCR 扩增,使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得到有荧光标志的PCR混合产物。
由于从不同种属细菌扩增来的目标基因可能在不同的位置含有不同数量的限制性内切酶片段,用特定的内切酶水解PCR产物,就会产生不同反应的被测微生物群落特征的条带模式,或“指纹”。
由于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可由已知的16S rRNA或其他目标基因序列预知,因此建立数据库相对较容易,每次T-RFLP所测的结果可以通过将结果峰与已有数据库进行比较而进行便捷的阐释。
指纹技术较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虽然可对整个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获得微生物组的情况,然而,不同指纹技术的研究结果很难进行比较,并且不能检测微生物的分类和功能[13]。
3.3 宏基因组学技术“宏基因组”是由Handelsman等[19]1998年提出的,包含了比可培养微生物大得多的遗传信息,其定义是生物环境中全部微小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
宏基因组目前主要是指环境样品中细菌和真菌的基因组总和,其文库既包括了可培养的和未培养的微生物遗传信息,因此提供了获得新生物活性物质的机会。
宏基因组学的基本方法是分析微生物环境中的基因组组合,直接分离未培养微生物基因组DNA,将其克隆到可培养的微生物中,最后筛选出所需的。
3.4 焦磷酸测序技术焦磷酸测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下一代序列分析技术,它通过核苷酸和模板结合后释放的焦磷酸引发酶级联反应,促使荧光素发光并进行检测,是一个理想的遗传分析技术平台,既可进行序列分析,又可进行基于序列分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及等位基因频率测定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