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固始县第一中学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固始县第一中学概况

固始第一中学(原名固始中学)创办于辛亥革命第二年(公元1912年),迄今已逾百年的历史,是全县一所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素有“大别山下文化摇篮之称”。

1912年(民国元年)春,张世英(字育才)在河南省开封优级师范毕业返里,与清末举人刘春阶、张维忠、高洗尘等倡办新学,并由著名士绅许莲杰、许莲荣捐私产(座落汪家塘沿东北面汪家巷)空地一片为校址,吴之缙、王乃锡等人乐捐千余串文为资金,兴建平房三十一间,楼房一幢,七月成立校董会,建立固始县中学校。并推选王牟(字记卿)、张世英为首任校长。张维忠(字绍坡)为斋务主任兼国文教员,高洗尘(字述阳)任数学教员,共十余人任教。8月,开始招收四年制新生甲、乙两班,分班授课,此后,每年递招新生一班,递招到庚班为止,共七班,学生二百余人。

1922年(民国十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壬戍学制》,中学实行“三、三制”,即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各三年。而固始中学于1923年开始由“四年制”改为三年制初中。校名改称“固始县立初级中学校”。后逐年招新生一班,常年在校生三班,学生200人左右。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固始中学开始实行春秋两季招生制度。每学期招新生一至两班。常年在校学生六班以上,约300余人。

早在1927年春,原在固始中学读过书,地下中共党员王子春从河南大学毕业回固,任固始中学校长。他利用这一合法的社会地位,聘请了

地下中共党员蔡仲美、汪涤源、杨松柏等任教,建立了中共固始中学支部。不久又秘密组建了“中共固始县委员会”,蔡仲美任书记,在大别山下传播革命火种。

王子春、蔡仲美等经常向学校师生传播进步思想,1927年四月曾领导全校师生,并联合城关各学校师生,把有贪赃卖法行为的县承审员邓孔有拉上街游行示众。1928年秋汪涤源在城内吴氏祠堂召开秘密会议,策划国民党第十二军炮兵团、卫兵连哗变,但因坏人告密不幸被捕,后就义于潢川县城。1928年年底校长王子春、教师杨松柏,也因暴露其地下党员身份而离校转移。蔡仲美同时被当局撤职离校,但仍继续担任地下中共固始县委书记。

解放前,固始中学地下党组织虽然遭到了破坏,但这所学校具有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在抗日时期,固始中学的师生就积极参加了一些抗日救亡活动,他们义愤填膺地上街游行示威,发传单,作演说,还演出了街头文明戏《放下你的鞭子》,愤怒声讨日寇侵华暴行。解放战争时期,固始中学部分师生积极参军参干,随解放大军南下。师生们还积极参加支前工作,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1948年10月19日固始县城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人民政府民政科长黎屏同志兼负全县教育工作。固始县立初级中学校立即复课。1949年夏,县人民政府对全县中学进行了合并,以“固始初级中学”为主体,将“思源中学(私立)”“蓼东中学”两校并入,校名仍为固始县立初级中学校。1958年学校迁移新址,更名固始县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开始招收高中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更名固始县第一中学。1960年高中班

迁出,又恢复第一初级中学名称。1961年10月份固始二中合并入固始一中,称固始县城关中学。直到1971年恢复固始县二中。同年一中又开始招收高中班,恢复完中建制。1989年,学校停止招初中班,截止到1991年,初中班全部毕业,学校成为一所高中。校名仍称固始县第一中学。

1949年秋季,团县委在固始中学吸收了一批思想进步学生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在固中建立我县最早的团支部。当时团支部和学生会对恢复和建立学校教学新秩序,宣传民主政治和动员师生参加南下大军支前以及动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工作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八十多年来,固始中学培养了一代代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人才。

早在1916—1917年,现代著名革命文学家,新文学拓荒者蒋光慈在固始中学丁班读书,曾以学校东南白姑坟的传说为素材,创作了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的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曾与蒋光慈同班就读并于1929年在本校担任过校长,在当今医学界颇有影响的张纯修,生前为河南医学院教授。

当代著名作家、天津市文学研究所所长(原《新港月刊》主编)王昌定抗日初期曾在本校读书,1943年回母校任教时曾与当时进步青年张安里、苑正光、张乃襄、杨书林、陈永年等在一中成立了具有进步影响的文学社团“十年书屋”,并石印小报,开辟了“骆驼草”文艺专栏,宣传正义,揭示黑暗,向反动腐朽势力掷去了有力的投抢。

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杨纤如,早年就读于固始中学他生前曾向母校寄赠了他的著名长篇小说《伞》和中篇小说《父与子》。

此外,先后在固始一中读过书的现代作家何泽沛、北京师大教授,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吴家国、中国北方交通大学教授著名铁路运输专家秦作睿、中国北方交大教授许克斌,还有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文化部部长聂大鹏、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海军航空兵司令马丙芝等,都为固始一中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固始一中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已有2000多名学生考入全国各级各类大专院校(有些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重点大学)。其中有张玉兴、夏竞峰、孟红、张伟丰、冯军、张树文等186人出类拔萃,已荣获了硕士、博士学位。

固始一中党支部现拥有56名党员。1982年至1991年连续九年被县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1986年和1991年还先后两年被地区命名为“先进党支部”。1998年又一次被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学校1987年荣获了“信阳地区高中教育先进单位”一等奖。“1983至1987年”连续五年、“1989至1993年”又连续五年,由于高考成绩辉煌,共十次荣获全地区城镇普通高中高考成绩第一名。得到地区和县政府的奖励。近年来在回乡的毕业生中,有不少人成了科技专业户,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县内外担任了政界、科技界处级以上干部,他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四化建设做出贡献。

固始一中将不负时代重托在新的二十一世纪里再次奋进,去迎接桃李争艳,充满希望的更加灿烂的明天。

固始一中大事记

一、概述(第一稿)

巍巍大别山下,汤汤史河岸边,孕育了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学府,她就是享誉豫皖边境,享有“培英育才摇篮”之称的河南省固始县第一中学——原固始中学。

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回望一百年前的中国:民国肇造,百废待兴,在固始这块人文荟萃之地,物阜民丰之邑,一批期望开发民智的知识分子,如早期毕业于开封优师的张世英,清末举人刘春阶、张继忠、高洗尘等人倡办新学,开明士绅许莲杰、许莲荣兄弟慷慨捐出土地,吴之倩、王乃锡等捐助资金,于民国元年即一九一二年春草创“固始中学”,兴建平房三十一间楼房一座,并成立校董会,推荐王年、张世英首任校长,张继忠为斋务主任兼国文教师,高洗尘任数学教员,计约十余人,办起了固始县有史以来第一所颇具规模的新式中学校。是年八月开始收新生甲乙两班,此后每年递招新生一班,一直递招到庚班,共七班二百多学生。

这样持续到民国十一年(壬戍一九二二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壬戍学制》,实行“三、三制”(即初、高级中学各三年制),固始中学也于一九二三年起改初、高级中学四年制为三年制初中,校名全称为“固始县立初级中学”,常年在校生保持至少三班,二百人左右。到了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学校开始春秋两季招生,每期招新生一两个班,在校学生六班以上,约三百人。

这些学生在固始中学经过三年的新式教育,走向社会后,大多成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