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考察
具身认知视角下隐喻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具身认知视角下隐喻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作者:魏良婷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20年第24期摘要:诗词中的隐喻由于其“隐”而不显,学生难以捕捉丰厚意蕴,诗词鉴赏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教师恰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中隐喻的思维方式,发现隐喻的手法、梳理隐喻的映射关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构新知,生成对诗词的个性化理解,从而提升诗词教学的效率,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具身认知;诗词教学;隐喻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7C/08C-0036-06一、引言从《诗经》的比兴手法,到《离骚》的志寓芳草美人,再到唐诗宋词在山水花鸟中营造出的丰美意境,中国诗词始终体现着中华文化“隐秀”的审美观。
人们在品读鉴赏寥寥数十字的诗词作品时,玩味思索,由方寸之间不断拓展延伸,俯仰千里,纵横千古。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期间,日本友人发来的一箱箱爱心物资包装上印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深深感动着每一位国人,我们更惊叹于他们用这寥寥数语精当表达出的丰富而无法尽言的情感。
正是这种隐喻式的文字,使得人与人之间有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品》)的超越时空的共鸣与默契。
《论语·八佾篇》中,子夏曾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孔子回答,要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再修饰。
子夏就从老师这种在良好基础条件之上再追求外表之美的隐喻中,感悟到治国的智慧,曰:“礼后乎?”从而得到老师的由衷赞许:“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阅读诗词,就需要这种在“言有尽”中发现其“意无穷”的“趣味”,才“可与言诗”。
而这种发现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作为修辞手法的隐喻,还要掌握作为认知思维方法的隐喻。
诗词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探索还原、知人论世——从喻体(源域)到(作者生活的)本体(目标域),再由作品思考当下、获得启迪——从喻体(源域)到(学生生活的)本体(目标域)。
隐喻相关知识点总结归纳
隐喻相关知识点总结归纳一、隐喻的定义隐喻指的是用一种事物来暗示另一种事物,是一种非字面的比喻。
它通过对照或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一种比喻的含义。
隐喻不是直接说明,而是通过暗示、象征或隐晦的比喻手法来表达新的含义。
二、隐喻的特点1. 隐喻是一种比喻手法,它通过类比和象征来表达新的含义。
2. 隐喻不是直接说明,而是通过暗示、象征或隐晦的方式来表达。
3. 隐喻可以使作品更富有诗意和艺术性,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内涵。
4. 隐喻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三、隐喻的类别1. 形象隐喻:通过对具象事物的比喻来暗示抽象概念。
2. 比喻隐喻:通过类比的手法来暗示新的含义。
3. 链接隐喻:通过两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来暗示新的含义。
4. 概念隐喻:通过对一种概念的暗示来表达另一种概念的含义。
四、隐喻的运用方法1. 隐喻常常通过对比或对照的手法来表达新的含义。
2. 隐喻可以通过暗示、象征或隐晦的方式来表达。
3. 隐喻可以通过形象、比喻、联接或概念等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新的意义。
4. 隐喻常常运用在文学作品中,可以通过修辞手法和语言的运用来达到表现的效果。
五、隐喻和比喻的区别1. 隐喻是一种非字面的比喻,它通过暗示、象征或隐晦的方式来表达新的含义。
2. 比喻是一种直接的比喻,通过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表达新的含义。
3. 隐喻常常使用形象、比喻、联接或概念等方式来表达新的意义,而比喻直接通过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比较。
4. 隐喻更加抽象和深奥,常常运用在文学作品中,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内涵,而比喻更加具体和直接,常常运用在日常语言中。
六、隐喻的典型例子1.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比喻了女主角的哀怨和自身命运的坎坷。
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齐天大圣”比喻了他的伟大和威严的形象。
3. 莎士比亚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你是我的太阳”比喻了爱人的伟大和光芒。
4.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红花会谢,绿叶将长”比喻了人生的美好和曲折。
浅谈隐喻认知以及隐喻翻译
浅谈隐喻认知以及隐喻翻译隐喻在视觉艺术、文学、演讲和其他表达形式中都是经常被使用的语言工具。
它们可以激发读者或听众的想象力,增强语言表达的表现力。
然而,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下,隐喻的理解和翻译可能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隐喻的认知和翻译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隐喻的认知隐喻是一种将某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比较方式。
它们可以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来传达信息,强调其相似性和关联性,尤其是当与实际情况相比时,以便更清晰地解释某些复杂的概念。
在隐喻的措辞中,表示被比较对象的是“喻体”,而被比喻对象的是“喻义”。
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生命是一段旅程”这种说法,这是一种强调人类的一生是一种旅程的隐喻。
隐喻的理解需要读者或听众理解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那么,在认知隐喻时,我们大脑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呢?现代的认知科学认为,隐喻的理解是基于比喻模型的,这意味着我们首先将被比较的人或物进行编码或”估值”(如判断它们的高度、颜色、大小等),接着将喻体的特征与喻义进行比较,并在喻体中找到与已知语境相关的“义项”或“共鸣”,以此来完成隐喻的理解。
与此同时,当我们对语言进行理解时,我们的大脑会根据我们的经验、知识和文化背景,来理解这些隐喻,并产生相应的联想。
因此,读者或听众所理解的隐喻可能因其经验、文化和教育背景而各不相同。
二、隐喻翻译的挑战由于隐喻依赖语境的环境,难以轻易地将其直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事实上,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隐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在进行隐喻翻译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文化差异在进行隐喻翻译时,不仅需要了解目标语言和文化的背景,还需要对原文隐喻所涉及的文化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
在西方文化中,常用的隐喻可能在东方文化中无法完全理解,反之亦然。
例如,“Is it raining cats and dogs?”这是一种常用的英语隐喻,意思是“下大雨”。
但是,如果翻译成中文,直译的话,可能会被理解为猫和狗从天上落下来了。
《2024年通过隐喻能力教学培养大学生概念流利的实验研究》范文
《通过隐喻能力教学培养大学生概念流利的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在语言学习与教育中,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促进概念理解与表达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隐喻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大学生概念流利的培养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项关于通过隐喻能力教学培养大学生概念流利的实验研究,旨在探讨隐喻教学在提升学生概念理解与表达能力方面的效果。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
隐喻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语言工具,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概念理解与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讨隐喻能力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概念流利方面的效果,为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选取某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隐喻能力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通过对比两组学生在概念理解与表达能力方面的差异,分析隐喻能力教学的效果。
四、实验过程1. 实验设计:根据研究目的,设计出符合实验要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隐喻能力教学方法,包括隐喻的识别、理解、运用等方面的教学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
2. 实验实施: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隐喻能力教学的培训,包括讲解隐喻的构成、功能及运用等。
同时,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的教学活动。
为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对实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记录。
3.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等分析方法。
五、实验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实验组学生在概念理解与表达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概念理解:实验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将抽象概念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2. 表达能力:实验组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强,能够更加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阅读理解中如何识别隐喻和象征
阅读理解中如何识别隐喻和象征关键信息项:1、隐喻的定义与特点2、象征的定义与特点3、识别隐喻的方法4、识别象征的方法5、隐喻和象征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6、常见的隐喻和象征示例7、练习识别隐喻和象征的技巧与步骤11 隐喻的定义与特点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直接比作另一个事物来表达某种含义,它不使用“像”“如”等比较词。
隐喻通常是基于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以一种更生动、更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来传达信息。
隐喻的特点包括:简洁性、形象性、暗示性和创造性。
111 简洁性隐喻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概念或情感,使读者在瞬间领悟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意思。
112 形象性它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113 暗示性隐喻往往蕴含着深层的意义和暗示,需要读者通过思考和联想来挖掘。
114 创造性作者通过独特的联想和创新,创造出新颖而令人印象深刻的隐喻,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2 象征的定义与特点象征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代表或暗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情感或意义。
象征与所代表的事物之间通常存在着内在的、约定俗成的联系。
象征的特点包括:普遍性、多义性、稳定性和文化依赖性。
121 普遍性许多象征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中都具有相似的含义和作用。
122 多义性一个象征可以有多种解释和理解,取决于读者的背景、经历和解读角度。
123 稳定性某些象征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
124 文化依赖性象征的含义往往受到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文化中同一象征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21 识别隐喻的方法要识别隐喻,首先需要仔细阅读文本,留意那些看似不寻常或富有想象力的表述。
注意作者直接将一个事物描述为另一个事物的语句,例如“时间是小偷”,这里将时间比作小偷,是一种隐喻。
还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来确定某个表述是否为隐喻,思考作者使用这种比喻的意图和效果。
211 关注词汇和表述一些特定的词汇和表述常常暗示着隐喻的存在,如“是”“成为”等。
隐喻性话语取象的具身认知研究
隐喻性话语取象的具身认知研究隐喻性话语是语言运用的常态,也是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尽管学界关于这一话题的研究成果已颇为丰硕,但有关其意义建构的认知研究仍存在着可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有鉴于此,本文尝试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对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进行深入研究。
认知科学认为认知系统主要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子系统组成。
本文从感知觉活动入手,综合运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观物取象理论和认知科学中的具身认知理论以及知觉内容双重性理论来探讨隐喻性话语生成和解读的认知过程。
这一探讨涉及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过程、意义建构机理、参与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的认知要素以及贯穿于隐喻性话语运用中的思维方式四个问题。
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是具身的取象的过程,这是对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过程的定性与概括。
与概念隐喻理论从“概念”出发并进而提出两概念域映射的思路不同,本文基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观物取象所蕴含的以意象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隐喻认知内涵和观物取象的体知观所蕴含的具身认知内涵,从“象”概念出发,提出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是以意象表达认识的具身认知过程这一观点,即隐喻性话语的取象说。
取象说认为隐喻性话语的基本要素是意和象的有机结合,即作为本体的意须寄寓于喻体中具体的象才得以表征。
取象说是对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过程“是什么”的回答,同时作为一个提纲挈领性的观点它也贯穿于全文对隐喻性话语的认知研究。
第二,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受到知觉内容双重性机理的制约。
按照隐喻性话语的取象说的观点,对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机理的探讨也是对隐喻性话语中意象形成的机理的探讨,这是从大脑内部视角展开的对隐喻性话语意义建构的研究;意象形成是一种知觉活动,在这一研究中我们引入具身认知观下的知觉理论——知觉内容双重性。
基于知觉内容双重性机理的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体现为隐喻性话语生成和解读过程中意象形成的知觉活动,对这两方面的知觉活动的概括和比较如下:(1)隐喻性话语生成中意象形成的知觉活动在知觉内容双重性机理的制约下,发话者对交际意图即本体的知觉内容存在于两个层次:一是发话者基于对本体的事实性感知而形成的事实性知觉内容,另一是发话者在坚持本体不变性的同时对其进行视角性审视并进而生成以意象形式存在的视角性知觉内容。
如何分析和解读作品中的隐喻
如何分析和解读作品中的隐喻隐喻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将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类比关系进行隐含和暗示,赋予作品深层次的意义和表达力。
要理解和解读作品中的隐喻,需要在阅读中敏感地捕捉作品中的暗示,并通过合理的分析来揭示其深层含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分析和解读作品中的隐喻,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解读技巧。
一、捕捉隐喻的线索在阅读作品时,我们应该注重细节,并密切关注与其它事物之间的特殊类比关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隐喻线索:1. 比喻语言:作品中出现的比喻词语,如“像”、“如同”等,往往是作品中隐喻的关键。
2. 修辞手法:作品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拟物等,往往默示着某种隐喻关系。
3. 主题线索:作品所追求的主题往往与其中的隐喻有着密切联系,通过理解作品的主题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隐喻。
通过敏锐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作品中的隐喻线索,从而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二、分析隐喻的象征意义在解读隐喻时,我们需要从与之相联系的事物中寻找其象征意义。
例如,一部作品中描述的风景可以通过隐喻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
此时,我们需要用心体会隐喻所传达的情感,并将其与作品的情节、人物性格等进行联系,从而揭示隐喻的象征意义。
另外,作品中的隐喻还可能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有关。
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背景知识的了解,来分析隐喻所指涉的具体意义。
例如,一件特定的物品可能在作品中意味着某种社会制度或人们的价值观念。
通过揭示隐喻的象征意义,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所要表达的深层思想。
三、借助上下文理解隐喻的意义在解读作品中的隐喻时,我们需要注意隐喻所处的上下文。
作品中的隐喻往往和其它事物或情节相互呼应,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隐喻的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前文和后文的内容来推断隐喻的意义。
有时,作品中的隐喻并不直接明示,而是需要借助上下文来进行解读。
阅读作品时,我们要紧密联系前后内容,研究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隐喻的意义。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
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一、本文概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疫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展现了强大的优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这一制度的显著优势,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党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指挥调度,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控制了疫情蔓延势头,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
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特征之一,也是其能够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重要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们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
这些举措不仅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也展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坚定信念和为民情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
在疫情期间,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与科学防控相结合,不断完善防控措施并加强国际合作。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这种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确保了我们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灵活创新的应变能力。
面对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党不断调整战略部署并加强政策创新。
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智能化防控平台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这种灵活创新的应变能力使得我们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文章旨在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以及灵活创新的应变能力等方面的显著优势。
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考察
2019年第!9期(总第829期)丈敖冬‘科隐喻意1及其理解的具身性考察吴媚余涛(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凤阳233100)摘要:意义是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
隐喻意义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隐喻理解主要是对隐喻意义的理解。
以往的隐喻理解理论没有理清隐喻及其意义的本质。
认知语言学的具身理论为隐喻及其意义的理解开辟了新的视角。
隐喻的意义及其理解需要具身经验及与身体相关的意象图式。
关键词:隐喻理解具身性身体经验1.引言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的修辞手法,更是一种促成人类思维、推理和想象的认知工具,隐喻性的语言表达源于人类概念系统中存在的隐喻思维方式(Lakoff,1987)。
通过隐喻思维,人们以身体经验为基础,利用一个认知域中的经验理解另一认知域的经验,利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理解和体验抽象的、陌生的事物(Lakoff.Johnson,1980)。
隐喻利用身体经验和基本感知范畴理解更深层次的概念,身体性概念和身体经验在隐喻认知中起着核心作用。
人的身体在体验认知和对客观世界的概念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隐喻的具身性在隐喻理解中理一。
本认知语言,试考察隐喻认知过程中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
2.隐喻理解的传统观点传统观点对隐喻理解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包括隐喻理解的“观”“作用观”和“语用观”(刘正光,2005:1-8)。
隐喻理解的“比较观”源于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对喻的。
,理隐喻的三个方:、体和基底。
比如,在"Power is poison”中,"power”是主旨,“poison”是体,的点是基。
理的观点,理解“”“载体”的点是理解隐喻的键,对隐喻意义的理解要是对“基底”的理解。
对理的理,认为隐喻理解的“观”没有人是理解隐喻的,意种事物都有着一的相似性。
一方“观”以一个隐喻的“点”,另一方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不要;点。
一隐喻理解的“作用观”。
彳克认为,和体不仅具性,于性生性,体的作用点,种观点为隐喻理解的“作用观”。
隐喻具身性与文化性研究
隐喻具身性与文化性研究作者:崔泳泳来源:《科技资讯》2021年第26期摘要:隐喻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核心课题,其具身性与文化性引起了广泛争议。
该文以人体最重要的内部器官之一“肝”为例,利用词典及语料库的真实语料对比汉英人体内部器官隐喻认知的共性与差异,旨在揭示概念隐喻构建过程中具身与文化要素所起的不同作用。
研究发现:人类身体器官构造及功能的一致性使得汉英语中“肝”都可以喻指“勇气”;但由于医学传统及认知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汉语偏重“肝”与其他内部器官连用喻指“悲伤、愤怒、恐惧”等内部情感而英语则偏重“肝”的颜色与形状投射。
因此,隐喻构建是一個身体与文化互动的过程,身体是隐喻的普遍潜在基础,社会文化则像过滤器,造就隐喻的跨文化差异。
关键词:隐喻具身性文化性肝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9(b)-0194-05A Study on Embodiment and Culturality of Metaphor-Taking "Liver" as an ExampleCUI Yongyo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002 China)Abstract: Metaphor is the core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its embodiment and culture have aroused widespread controversy. This paper takes "liver",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l organs of the human body, as an example to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metaphorical cogni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t aims to reveal the different roles of embodiment and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consistency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human body organs makes it possible for "liver" to denote "courage"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medical tradition and cognitive preference, in Chinese, "liver" is usually combined with other internal organs to metaphorically refer to "sadness, anger and fear" while in English, the color and shape projection of "liver" is more prominent. Therefore, metaphorical construction is a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body and culture. Body is the universal underlying basis of metaphor, while culture acts as a filter, creating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metaphors.Key Words: Metaphor; Embodiment; Culture; Liver隐喻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核心课题,反映人类认知的主要因素并揭示语言、思维及体验之间的关系。
语言运用中的隐喻本质、喻体、本体等特点-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语言运用中的隐喻本质、喻体、本体等特点-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过去几十年来,隐喻已经不再仅仅只是文字,而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中的重点研究内容,但是就目前我国在语言学领域中的研究情况来看,隐喻的相关研究还极为贫乏,本篇文章主要是从语言学应用的角度来针对隐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此来证明隐喻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及重要作用。
并且在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对相应理论和各项证实结果之间所存在的差距进行了说明,并且通过对语言运用中的隐喻本质、喻体、本体等几个方面特点研究框架探析,来指出了当前隐喻研究所应当进行深入发展的方向。
一、语言运用中隐喻的本质隐喻在当前语言引用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一种普通的语言现象,但是这也并不是说语言形式以及隐喻研究这两个方面就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实际上,如果说没有重视语言的形式,那么就必然会语言在隐喻以及理解过程中过于低谷。
所以说,隐喻中所涉及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工作,必须要对语言中所涉及的多个层次加以重视,也就是对句子、词汇、语篇等多个层面上来对隐喻进行理解。
对语言研究引起重视,特别是其中所涉及的语境、交际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切入点,应当是表层的语言含义,而并非是一个利用假设方式所形成的深层概念。
在应用语言学之中,尤其强调对于概念隐喻以及语言隐喻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且将语言隐喻认为是隐喻之中对于事物所产生的理解方式。
但同时,在任何文体之中,语言之中还包含有大量的对比、语义、联想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同样也是语篇构成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加以灵活的应用,才能够起到暗示、修辞、组织语篇的效果。
在现代文学之中,应用语言学针对隐喻所进行的研究发展,其中的重点就在于对于语言运用、形式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这两项,恰恰是也语言应用之中的主要变量。
二、隐喻中的本体与喻体对于本体的喻体之上所呈现出来的表层语言形式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必须要通过深层概念系统才能够切实有效的进行研究。
如何解读文学作品中的隐喻
如何解读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文学作品犹如一座神秘的宝库,其中隐喻就像是隐藏在深处的珍宝,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和领悟。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深层表达,是文学作品魅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呢?首先,要了解隐喻的基本概念。
隐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关性的表达方式。
例如,“时间是一把杀猪刀”,将时间比作杀猪刀,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对人的消磨。
在解读隐喻时,我们需要对作者的背景和创作意图有一定的了解。
作者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时代环境等都会影响他们使用隐喻的方式和目的。
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深刻的隐喻,这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对国民性的思考密切相关。
同时,要关注作品的上下文。
一个隐喻在特定的语境中才有其特定的意义。
脱离了上下文,可能会对隐喻产生错误的理解。
比如在某部小说中,作者描述一个人物“像一只孤独的狼”,如果不结合前后的情节和对这个人物的刻画,我们可能无法准确理解这个隐喻所传达的是人物的坚毅还是孤僻。
此外,注意隐喻中的象征意义也十分重要。
很多隐喻都具有象征的意味,代表着某种普遍的情感、价值观或社会现象。
例如,在一些诗歌中,“春天”常常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冬天”则可能象征着困境和绝望。
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隐喻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同的文化中,相同的事物可能具有不同的隐喻含义。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竹子”常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并没有这样明确的象征意义。
我们还要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
隐喻往往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我们从已知的事物去理解未知的、抽象的概念。
当我们读到“人生是一场旅行”这个隐喻时,就可以通过回忆自己的旅行经历,去感受人生中的起伏、风景和成长。
为了更好地解读隐喻,我们需要广泛阅读和积累。
阅读各种类型和风格的文学作品,能够让我们熟悉不同作者运用隐喻的方式和特点,从而提高我们的解读能力。
隐喻的具身性与文化性
隐喻的具身性与文化性
隐喻是一种语言形式,用于隐喻性地表达一个概念或情感,而不必用直接的描述语言实现。
隐喻具有具身性和文化性,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深入理解一个概念或情感。
首先,隐喻的具身性使具体世界的抽象概念得以表达,使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抽象概念。
例如,“心”可以被比喻为一台机器,以便使孩子了解心是如何运作的,就像机器一样,有
时他们会出现问题并需要维修。
另一种典型的具身隐喻是“时间是金钱”,通过此让我们了
解时间如此宝贵,不应该浪费,应该珍惜。
其次,隐喻具有文化特征,在不同文化之间,隐喻含义有某些差异。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心”可以比喻为一台机器,然而在东方文化中,“心”可以被比喻成一朵花,注重感情与思
想的有机统一。
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之间,相同的隐喻有着不同的解读。
总之,隐喻具有具身性和文化特征,它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只是表面概念,而背后却有深刻的含义。
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理解抽象概念的新方式,并允许我们进行文化交流。
它可以被用来表达,解释,认识及分析一个情感,通过让我们看到我们不一样的文化中抽
象世界的承载者。
具身道德概念隐喻及其对班级德育的启示
具身道德概念隐喻及其对班级德育的启示作者:谢少菲曾文婕来源:《中小学德育》2019年第10期儒家经典《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具身道德”理论的起源,暗含了身体与道德的内在联系。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中“学校中心论”“专门德育论”与“即时效果论”等认识误区,[1]就在于忽视了儿童之为“人”的根本。
新兴教育神经科学指出,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知识的习得、行为的养成、心智的发展,更在于脑力的成长,[2]德育的最终目标即道德脑的培养。
大脑中的各种激活模式,都是在身体这一整体的系统中发生的。
[3]因此,道德脑的发展有赖于具身道德的培育。
具身道德概念隐喻的发展,为德育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指导框架。
身体是意义之根、隐喻之源。
[4]具身认知理论打破传统的“身心二元论”,彰显身体经验的重要性。
“道德”这一与身体行为密不可分的领域成为具身理论发展的肥沃土壤,结合概念隐喻理论,具身道德的概念隐喻应运而生。
(一)具身认知理论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也称“涉身”认知,该理论认为,身体的解剖结构、神经结构、活动方式、感知和运动体验等浸染着个体对世界的认识,[5]即,个体大脑和身体中的感知——运动通道塑造着认知。
[6]具身认知理论揭示了个体认知的具身基础,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具身道德。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具身道德观(Embodied Morality)认为身体的道德知觉经验是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的重要基础,影响着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7]当前,具身道德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具体探讨了“身体解剖结构如何影响道德”“身体与环境的嵌入如何影响道德”及“知觉经验和道德心理及行为的联结关系”等问题。
[8](二)概念隐喻理论身体经验不仅影响个体心理活动,更塑造着个体的语言,成为隐喻的最初源泉。
[9]“隐喻(Metaphor)”源于希腊词“metaphora”,原意为“将一事物的某些方面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并对这一事物进行加工”。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Vol. 21, No. 2, 220–23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DOI: 10.3724/SP.J.1042.2013.00220220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殷 融1,2 苏得权2 叶浩生1(1广州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 广州 510006) (2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南京 210097)摘 要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 隐喻反映了人类认知的重要特征:人类的抽象概念系统是以感知觉经验和具体概念为基础发展形成的。
根据概念隐喻理论, 主体可以以感知运动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体验式表征与加工。
大量研究证明, 抽象概念的加工同对其进行隐喻化描述的身体经验具有关联。
这些研究主要涉及空间隐喻、温度隐喻、洁净隐喻、触觉隐喻等。
未来的研究应探讨多重隐喻对认知的影响、探索塑造隐喻映射单向作用与相互作用的因素, 并关注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性等问题。
关键词 概念隐喻理论; 具身认知; 架构; 抽象概念 分类号B8421 引言概念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的基本元素, 人们的推理、想象等心理活动必须通过借助于对概念的加工而进行。
概念的隐喻(metaphor)化一直是概念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
所谓隐喻, 是指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系统地用于对另外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进行表达, 这种表达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动化的、不被人所意识到的, 甚至很多情况下, 隐喻化的表达已成为了词的本义, 只有通过隐喻, 人们才能表达这些概念, 如山“脚” (身体范畴表达地理概念)、“重”要(知觉范畴表达价值概念)、贬“低” (空间范畴表达情感概念)。
针对隐喻现象的解释, 传统语义学把隐喻看作是词义的替代或变换, 也就是说隐喻仅仅是语义问题, 语义学的这种解释遭到许多质疑, 而后发展的语用学则提出应根据逻辑与语境对隐喻作出理解, 这种观点仍然局限于仅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待隐喻。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隐喻表征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隐喻表征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出发,探讨道德隐喻表征的内在机制与影响。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认为身体与认知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道德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通过隐喻的方式将抽象的道德概念具象化,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和表达道德观念。
本文将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分析道德隐喻表征的形成机制、特点及其对人类道德认知的影响,以期揭示道德隐喻表征在道德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道德教育和道德传播提供新的启示。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介绍具身认知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阐述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将分析道德隐喻表征的形成机制,探讨隐喻如何将抽象的道德概念与具体的身体感受相联系,从而实现对道德观念的具象化表达。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道德隐喻表征的特点,包括其直观性、生动性、隐喻性等方面。
本文将分析道德隐喻表征对人类道德认知的影响,包括其对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判断的形成以及道德行为的影响等方面,以期揭示道德隐喻表征在道德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道德隐喻表征的内在机制与影响,为道德教育和道德传播提供新的启示。
也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具身认知视角下道德隐喻表征的研究兴趣,共同推动该领域的深入发展。
二、道德隐喻的定义与分类道德隐喻,作为语言中的一种独特现象,指的是通过隐喻的方式,将道德概念、道德价值或道德规范投射到非道德领域的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上,从而赋予它们道德意涵。
通过这种方式,道德隐喻使得抽象的道德观念得以具体化、生动化,便于人们的理解和传播。
道德隐喻的分类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
根据隐喻源的不同,道德隐喻可以分为自然隐喻、社会隐喻和文化隐喻。
自然隐喻通过自然现象或物体来隐喻道德观念,如“大地母亲”象征着养育和滋养,赋予了大地以道德属性。
社会隐喻则利用社会现象或人际关系来隐喻道德行为,如“灯塔”代表着指引和照亮前行的道路,象征着道德指引者的角色。
浅谈隐喻的认知理解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隐喻的认知理解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发表时间:2011-09-14T09:18:26.010Z 来源:《学园》2011年6月第11期供稿作者:蔡俊[导读] 隐喻是英语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
本文拟就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隐喻做简要介绍。
蔡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摘要】隐喻是英语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
本文拟就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隐喻做简要介绍。
通过对隐喻的定义、特征、理解的方式及其在教学中运用的分析,提出在施教过程中对英语隐喻教授不能只在语言层面进行,要从语言学习与人生观方面进行双角度教学;要重视修辞手段和思维方式;深刻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准确运用隐喻;并利用隐喻机制进行词汇教学;培养学生英语隐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旨在提升学生的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
【关键词】隐喻认知理解教学运用【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1-0023-02 隐喻也称暗喻。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是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
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说是隐喻性的。
隐喻在日渐被人们了解的今天,单从语言角度进行教授,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应努力挖掘枯燥知识背后的乐趣。
笔者在英语隐喻这一内容的讲授中,认为对隐喻要进行多侧面的剖析教授,使学生体会到隐喻的魅力及其自身学习和生活积极的指导作用。
本文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探讨对隐喻的理解及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隐喻的定义及特征历史上第一位对隐喻现象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
将隐喻看作一种语言想象,是一种同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
莱考夫和约翰逊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是把已熟知的经验来概括未知的事物,把准确描述的习得来说明描述欠缺的事物。
确定隐喻有两条标准:(1)本体和喻体属于不同的活动。
(2)只涉及到部分特征的运用。
学前儿童童谣隐喻理解的具身认知基础探析
学前儿童童谣隐喻理解的具身认知基础探析作者:廖俐来源:《文学教育》2020年第09期内容摘要:童谣作为一种儿童文学方式,不仅有着多种修辞技巧与表达方式,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隐喻世界。
隐喻理解是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目的,儿童早期的隐喻理解能力是其阅读能力与认知发展的核心经验之一,隐喻理解能力发展对于幼儿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学前儿童童谣隐喻具身认知一.隐喻理解的概念整合一直以来,隐喻是被作为一种语言学的修辞手法来使用的,隐喻更是一种内隐的认知方式、一种形象化了的思维能力,长久存在于语言的理论和实践中。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作为人类极为重要的认知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思维和行为中,隐喻理解能力更是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
王寅(2007)指出,隐喻能力(metaphorical competence),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正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认知主体中的,能够巧别、理解和创建跨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
”范琪(2014)指出,我们生存的环境和空间是隐喻产生的重要因素。
隐喻作为源域,各种空间关系不断地作用于人类的身体感知,产生相应的经验与意象图式。
当人们把这种以自身为中心参照所获得的源域投射到目标域上之后,就能使目标域获得空间关系的参照性。
经过引申和抽象,人类的身体经验所获得的关于“上”和“下”、“高”和“低”、“前”和“后”之类的空间体验,还被扩展到人类社会阶层、道德修养高低等抽象的人类高级情感,或者职务的高低、生活水平好坏等隐喻性的抽象概念。
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隐喻实质上是参照一个经验域理解另一个经验域,源域与目标域之间有必定的相似点,隐喻思维产生于不同的经验域之间,是其相互融合的结果,是从具体概念到抽象概念的投射。
在一定程度上来看,隐喻的基础与相似性不是绝对客观不变的,而是相对人们的经验而言。
其间,人类的身体感知运动经验为其隐喻思维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隐喻习得活动中,人们往往以身体为起点,把自己的想法与身体经验为习得基础,建构起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用已知的结构和意义去构建和理解未知。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身体空间隐喻研究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身体空间隐喻研究身体是人类接触和认识世界的最初凭借,人们往往通过身体经验来概念化整个世界。
人类语言中存在大量的身体空间隐喻,这是由具身的认知方式决定的。
本文将在具身认知理论和现代隐喻理论的指引下,探讨身体空间隐喻(以上-下为例)的产生理据和实现方式,以期更好地理解身体对于空间隐喻的意义。
标签:身体具身认知空间隐喻源域目标域一、引言隐喻体现在语言中的方方面面。
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仅仅作为使语言表达更丰富的修辞手段。
后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让人们用全新的视角看待隐喻,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认识和描述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
Lakoff & Johnson(1980)对隐喻的本质作了精确界定:隐喻是通过其他事物来解读和分析正在经历的这一类事物。
人类的整个概念系统都建立在隐喻的基础上,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的根本属性和基本方式。
Lakoff & Johnson(1980)将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
赵艳芳(2001)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很大一部分隐喻来自空间概念。
这可能因为人的最初感知是从感知自身运动和空间环境开始的。
空间概念用于其他概念,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来自人自身的经验。
王寅(2005:55~59)通过分析语言的成因来证明语言有一定的身体经验基础。
赫尔德(1999:65)也曾从语言的起源来说明语言不是超验的,而是源于认知活动。
具身哲学发展于20世纪末,梅洛·庞蒂的“身体是认知主体”的思想是具身哲学的典型代表。
Lakoff & Johnson(1999)提出的体验哲学也是具身哲学的一种。
Lakoff & Johnson(1999)的具身认知观认为:认知是具身性的,依赖人的经验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经验来自具有特殊感觉运动能力的身体,与人的直觉、思维和情感活动有关。
二、具身认知(一)具身认知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内涵在西方哲学史上,身心二元论持续了很长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考察作者:吴媚余涛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19期摘要:意义是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
隐喻意义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隐喻理解主要是对隐喻意义的理解。
以往的隐喻理解理论没有理清隐喻及其意义的本质。
认知语言学的具身理论为隐喻及其意义的理解开辟了新的視角。
隐喻的意义及其理解需要具身经验及与身体相关的意象图式。
关键词:隐喻理解具身性身体经验1.引言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的修辞手法,更是一种促成人类思维、推理和想象的认知工具,隐喻性的语言表达源于人类概念系统中存在的隐喻思维方式(Lakoff,1987)。
通过隐喻思维,人们以身体经验为基础,利用一个认知域中的经验理解另一认知域的经验,利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理解和体验抽象的、陌生的事物(Lakoff& Johnson,1980)。
隐喻利用身体经验和基本感知范畴理解更深层次的概念,身体性概念和身体经验在隐喻认知中起着核心作用。
人的身体在体验认知和对客观世界的概念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隐喻的具身性在隐喻理解研究中理应得到进一步凸显。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出发,尝试考察隐喻认知过程中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
2.隐喻理解的传统观点传统观点对隐喻理解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包括隐喻理解的“比较观”“相互作用观”和“语用观”(刘正光.2005:1-8)。
隐喻理解的“比较观”源于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对明喻的缩减。
据此,理查兹提出了隐喻的三个方面:主旨、载体和基底。
比如,在“Power is poison”中,“power”是主旨,“poison”是载体,二者之间的相似点是基底。
根据理查兹的观点,理解“主旨”与“载体”之间的相似点是理解隐喻的关键,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主要是对“基底”的理解。
布莱克对理查德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隐喻理解的“比较观”没有明确指出听话人是如何理解隐喻的,任意两种事物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一方面“比较观”难以明确一个特定隐喻的“相似点”,另一方面对有些隐喻意义的理解并不需要寻找相似点。
布莱克进一步提出了隐喻理解的“相互作用观”。
布莱克认为,主旨和载体之间不仅具有相似性,二者之间还由于差异性而产生张力性,主旨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出相似点,布莱克将这种观点发展为隐喻理解的“相互作用观”。
这种观点存在不足之处:“载体”的特征具有多样性,对“载体”特征理解的不同造成了隐喻意义的模棱两可。
列文森根据语义特征提出了另一种“相互作用”理论。
他认为,隐喻的产生是因为出现了“语义冲突”,隐喻意义的理解是将语义特征从一个语义域投射到另一个语义域的过程。
比如,“The stone died”的字面意义违反了“语义选择限制”条件,载体的语义特征投射到“stone”上,“stone”获得了“人”的语义特征。
然而,这种隐喻理解方式不能完整体现隐喻意义,难以限定隐喻理解过程中的语义特征。
赛尔和格莱斯提出了隐喻理解的“语用观”。
塞尔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隐喻表达者的意向的问题,他使用表达者意义这个概念以区别于字面意义。
他认为,表达者的意义实际上就是表达者意向。
格莱斯认为,隐喻属于概念上的误用,违背了“质的准则”,隐喻意义的理解要依靠语境,隐喻理解属于语用问题。
然而,隐喻理解的“语用观”没有弄清隐喻的本质,只为隐喻理解提供了语用方面的佐证。
具身认知理论关注人的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重视身体经验和具身心理模拟在认知加工中的角色,强调认知、身体和环境的统一。
理解认知的具身性需要探究身体、语言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隐喻理解的研究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因素。
3.具身认知的意义观语言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语言在人脑中的表征包括形式表征和语义表征。
以往的意义生成观忽视语义的具身性。
通常认为,一个句子的意义可以仅由谓词和论元及其他的时间、地点附加信息构成的命题结构进行表征,如“Janehas breakfast at school everyday”“小明昨天在公司上班”等。
复杂的句子和语篇是命题结构之间组成的网络关系,意义可以通过词汇的共现和语义空间的关系生成。
在过去几十年里,根据抽象的离身符号表征意义一直被奉为意义生成的标准理论( Gibbs.2003)。
然而,抽象的规则和符号计算忽视意义的理据性,符号之间的关系不能为语义表征提供系统的解释,难以解决符号接地问题,难以解释有意义的符号与物质实体及具身体验之间的关系。
具身认知的语言观认为,语言的具身性在语言使用和意义理解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Gibbs(2006:9)提出的“具身假设”认为,人在身体动作中感知到的主观经验为语言和思维提供了一部分基本理据,当身体在物质和文化世界中被占用时认知才会发生,应该根据人与环境的动态互动研究认知,语言和思想来源于具身活动的再现形式。
认知不是内在的、符号的、计算的或离身的,语言和思想受外在的具身行为制约。
依据具身假设,理解语言意义的具身本质需要探究心智和身体及语言和身体之间的联系。
具身认知的意义观认为,语言意义依赖于具身经验。
综合语言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具身语言观对意义生成及其理解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词语或者词组缘何在语言表达中出现,二是词义的确定,即某个词或词组为何会表达特定的意义,三是人们对词、词组及句子等语言表达的意义的直觉判断和即时理解。
不难看出,与以往的意义理论不同,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意义观更加合理地解释语言意义的来源和理据。
此外,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具身认知提供了神经生物学方面的证据(牛保义,2016:1-6)。
身体的动作知觉在语言理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意义理解的通达需要身体经验具身模拟的参与,具身认知的意义观为隐喻意义的理解提供认知证据。
4.隐喻意义的具身性认知语言学认为,大多数隐喻都来源于身体经验及身体活动图式,人们的思维和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
具体的客观物体和行为活动可以与人们发生直接的接触和互动,认知主体可以根据知觉运动经验对其进行概念表征并生成具体意义,如手、雨水、吃饭等。
隐喻思维的语言证据表明,许多表达身体概念的语词通过隐喻认知方式被用来表达抽象概念,大量的身体经验还为多数的抽象概念的理解提供认知理据(Lakoff& Johnson,1999)。
比如,“热情”“温柔”等抽象意义的经验原型来源于日常生活中我们身体的温度体验,表达空间意义的“UP IS GOOD”“DOWN IS BAD”等抽象的方向隐喻的经验原型是我们身体对空间关系的基本经验。
由此可见,抽象意义的概念加工是以身体经验及其身体活动图式为基础的,具身性是隐喻意义的本质属性。
认知是身体的认知,身体是认知的身体,认知在本质上是具身的。
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隐喻认知必然建立在具身认知的基础之上。
隐喻意义的具身性体现在身体经验和身体图式两个方面。
首先,隐喻的本质是利用熟悉的、具体的概念理解和构建陌生的、抽象的概念。
抽象概念的形成是以人们的身体经验和具体概念为基础的,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都具有体验性。
身体经验是认知主体认识客观世界的出发点,主客体互动产生的知觉运动经验为大多数的隐喻概念提供了认知基础。
人的站立带来“上/UP”的身体经验,以“上/UP”垂直方向的身体经验为数量概念“MOREIS UP”的理解提供认知基础,此时站立的身体经验“上/UP”数量意义。
其次,隐喻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在映射过程中,隐喻概念结构通过意象图式进行架构。
隐喻认知以我们的身体动作、知觉互动及主客互动为基础,不断重复呈现的身体经验构成了经验格式塔,即意象图式(Gibbs,2004)。
譬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运动的各种事件,当看见一个物体在向我们运动或者我们在向某个物体运动时,我们通过视觉感觉到动觉力量:当听到物体撞击时,通过听觉感觉到物体运动,甚至感觉到自己身体内部官能的动觉力量。
这些日常经验不断重复,通过对跨通道的身体经验进行抽象化而获得相应的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具有内部结构,在本质上是知觉运动体验的意象表征和空间表征的抽象结构,为大多数抽象的隐喻性概念提供具身性的意义基础。
隐喻映射的过程是具身经验图式映射到抽象概念结构的认知过程,隐喻意义获取的过程就是经验图式的具身化过程。
此外,隐喻意義的具身性不仅涉及身体经验和身体图式,而且强调身体经验和身体图式在隐喻意义构建中的参与性和动态性。
人类的身体具有相同的生理结构和相近的认知模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能动地获得和积累大量的感知运动经验及主观体验,个体的感知器官和动作系统相互作用,大脑的神经系统在接受和处理相关刺激时产生隐喻性连接,从而为基本隐喻构造意义基础(殷融等,2013:220-234)。
隐喻意义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进行映射,主要是用已知的具体的结构和意义构建未知的抽象的结构和意义。
基本隐喻,如“IMPORTANCE IS BIG,CHANGE IS MO-TION,AFFECTION IS WARMTH”等,具有直接的经验基础、独立的语言证据和直观的具身意义理据,复杂隐喻并没有直接的经验关系,复杂隐喻的意义来源于基本隐喻的概念整合,由不同基本隐喻的多个部分意义整合而成。
5.结语以往的隐喻理解理论没能界定隐喻的本质,难以对隐喻意义的理解做出全面的解释。
具身认知的意义观不仅能够解释意义从何而来,而且能够解释意义的使用和理解。
隐喻意义在本质上是具身的,在意义的生成过程中,身体感觉经验及其意象图式等具身因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隐喻意义的理解需要具身因素的参与,具身认知的意义观为探究隐喻意义及其理解提供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1]Gibbs R_ Embodied experie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Jl.Brain& Language, 2003, 84(1): 1-15.[2]Gibbs R, LimaC,&Francozo,E..Metaphoris ground-ed in embodied experience[J]. Joumal of Pragmatics ,2004, 36(7):1189-1210.[3] Gibbs,RW_ Embodiment and cognitive scienc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4lGeorge L_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Chicago,1987.[5]LakoffG.,and Johnson M_ Metaphors we live by[M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6]Lakoff G..and Johnson M_ 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m Thought[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7]刘正光,隐喻理解模式研究述评[Jl.英语研究,2005(1):1-8.[8]许先文,语言具身认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牛保义,认知语法的具身性[J].外语教学,2016(6):1-6.[10]殷融,苏得权,叶浩生,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3(2):2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