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设计》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现代文阅读》教学设计

《现代文阅读》教学设计

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要在全面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解答,根据文章的一些具体文段加以提取。

第(3)题是重点语句深层含义的理解,本题可以结合邰丽华的身世与本文主题来回答,邰丽华是现实生活中诸多身残志坚的代表,他们的精神就是对自身能力的发掘与创造。

第(4)题是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可围绕文章主题与具体文段上下句特点来分析,补充的内容要反应出生活的丰富多彩或充满情趣等。

参考答案:(1)生活中的感恩之情、积极心态和创造精神(意思对即可)。

(2)①点缀平凡生活,增添生活的情趣;②在痛苦和不幸的生活境遇中找到精神上富庶的归宿;③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提升自己生命质量的同时,为世界留下宜人的芬芳。

(答出其中的两点且意思对即可)(3)身残志坚,用舞蹈诠释生命的美丽(答“生命的蓬勃/人性的高洁”或其他,意思对即可)(4)示例:因此而绚丽多彩,情趣盎然,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芳香。

三、作业:仿真卷第十四课时【教学要点】散文综合练习一、文学散文阅读的要领1.关注作品中的“自我”有专家说,散文是一种“自我”文学,“个性”的文学。

散文中的“我”,是真实而独立的写作的主体。

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心波动、情绪变化、心理体验等,都表现得具体而生动,使“我”成为全文表现的“主角”。

读这样的作品,首先要把握住“我”。

2.加强对重点段的分析概括所谓重点段,就是集中表达作者独到见解、独到感受的段落。

怎样加强对重点段的分析、概括呢?一是在上下文段的比较中,看作者在该段中抒发了怎样独到的感受,表达了什么新的见解;二是作段内层次分析(有时还要作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分析),归纳层意,概括全段的内容要点。

3.注意提高鉴赏能力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文学作品阅读测试的重点之一。

最后一道综合赏析题,固然考鉴赏能力,其他试题也往往兼顾鉴赏。

从鉴赏的重点来说,一般包括谋篇布局的技巧——全文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等。

所谓“提高”,就是提高结合作品内容和具体语境作具体分析的能力,而不是泛泛而读的所谓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复习题目与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复习题目与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复习题目与答案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基础是( D )。

A.学习理论B.教学理论C.传播理论D.系统科学2、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A)。

A.系统方法B.直观方法C.科学抽象方法D.理想化方法3、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C )五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A.开发、应用、购置、建构、评价B.组织、设计、实验、管理、辅导C.开发、应用、管理、设计、评价D.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学习管理、开发、评价4、校风和班风是属于教育传播活动中的(B)。

A.教育传播媒体B.教育传播环境C.教育传播通道D.教育传播系统5、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 C )。

A.“回收站”B.“剪贴板”C.“我的电脑”D.“我的文档”6、在视听教学中人的视觉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心理趋合B.画面均衡C.色彩强弱D.视觉重心7、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是(A)。

A.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达到充分发挥计算机资源的效率,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友好界面。

B.对用户存储的文件进行管理,方便用户。

C.执行用户键入的各类命令。

D.为汉字操作系统提供运行基础。

8、在Pr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 D )。

A.普通视图B.大纲视图C.web视图D.幻灯片浏览视图9、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 D )。

A.教学课件、校园网;B.课程教学内容、网络教学支撑环境;C.教学内容、网络考试系统;D.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10、计算机病毒是指( D )。

A.编制有错误的计算机程序B.设计不完善的计算机程序C.计算机的程序已被破坏D.以危害系统为目的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11、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A)。

《现代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

《现代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

《现代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

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运用多媒体音乐、画面营造深沉的氛围,学生活动以独立思考、独自体会为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故乡、热爱组国的情操,激发朗读诗歌、写作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 、反复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2、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朗读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课时分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吹落了思乡的尘,却吹不去额头的纹,走完了天下的路,才想起回家的门。

追上了漂泊的人,却赶不上漂泊的魂,做完了想做的梦,仍有颗思乡的心……”一曲《回家的人》,唱出了游子心头那割舍不断、挥之不去的乡愁。

乡愁是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无奈排遣;乡愁是余光中跨越海峡的真情诉说;乡愁是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缠绵情思……乡愁如水,点滴情深;乡愁如茶,历久弥深。

我们侧耳倾听,席慕容为我们唱响感人肺腑的长城谣,潸然泪下;我们屏气凝思,纪弦为我们讲述一片槐树叶的故事,动人心弦。

二、赏析《长城谣》1、介绍作者:席慕容,台湾女诗人,蒙古族。

198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七里香》。

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因此拥有大量读者。

2、播放《长城谣》朗读录音(1)正音:焉支yān zhī 隘口ài 蹲踞dūn jù躯体qū 焚fén 敕勒chì lè(2)解词:焚——烧。

蹲踞——两腿弯曲,像坐一样,但臀部不着地。

诗中用来形容长城稳健、雄伟的姿态。

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三、整体感知:1、诗根据内容的侧重和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分为三类: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

这首诗属于哪一类?明确:《长城谣》属于抒情诗一类。

《现代教学设计》小学教育自考教材

《现代教学设计》小学教育自考教材
4.根据任务分析的结果导出教学过程(加涅称之为教学 事件),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媒体,以及安排相应的 师生活动。
5.对照目标检测学习结果,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并提出修改的教学的意见。
迪克和凯利的 系统教学的设计模型
分析教学任务
确定教 学目标
确定起点能力
制定行为目标
编制标准参照测验
开发教学策略 修改教学
作业目标也称为行为目标,是用可以观察的行 为陈述的具体教学目标。这样目标将便于测 量和评估。
迪克和凯利的 系统教学的设计模型
第五,开发评估工具 目标设置和明确陈述以后,在教学实践中,
教学设计者预先需开发测量工具来评估目标 实现的情况,此时所考虑的重点是测验与目 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六,选择与开发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包括预备活动、呈现信息、提供
开发教材
设计与进行形成性评价
设计与进行总结性评价
迪克和凯利的 系统教学的设计模型
第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instruction goal)由教学完成之后学生
会做什么来界定。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是社会需要和 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要做 需要评估。
第二,分析教学任务 分析教学目标包括分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所需要
1.中小学学生不论学习何种学科,所习得的结果总是可归入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5种 类型中。这5种类型的学习结果就是学校教学的目标。
2.每种类型的学习结果的内在性质不同,外在行为表现不同, 有效学习的条件也不同。教学设计就是针对目标类型, 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创造最优的条件。
3.为了使教学设计建立在科学的学习研究基础之上,克服 教学过程、方法和媒体选择等的随意性,教学设计中引入 任务分析,即分析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结果类型,揭示有效 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一、教育技术定义(一)AECT94定义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在1994年发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该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表述由“教学过程”改成了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体现了现代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大转变。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环境条件。

新的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能积极进行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

从21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需求出发,建造一个能支持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造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大系统。

(二)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使得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1) 界定的概念名称是"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而不是"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2) 教育技术有两大领域:"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3) 教育技术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4) 教育技术有三大范畴:"创造""使用""管理".与AECT94定义比较,相当于将94定义中的五大范畴整合为05定义中的三大范畴.其对应关系是:将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两个范畴合为一个范畴"创造";将94定义中的"利用"范畴改成了一个较简单的词"使用";将94定义中的"管理"与"评价"两个范畴化为"管理"一个范畴;(5) 教育技术有两大对象" "过程"和"资源". 与94定义中的"学习过程""学习资源"有一定区别.(6)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技术性。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6篇(现代诗二首教学方法)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6篇(现代诗二首教学方法)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6篇(现代诗二首教学方法)下面是整理的《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6篇(现代诗二首教学方法),以供参阅。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巢、苇”等6个生字。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必备品格【教学重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关键能力【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等6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重点)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难点)【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渡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提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么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

(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二、介绍作者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现代著名诗人、史学家,我国新诗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

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

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秋之泪》等。

徐志摩(1897—1931),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云游》等。

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
综合型
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
例:细胞化学成分
案例分析
中学教学中主要做教材分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01
学生特征
02
学习准备
03
学习风格:(测试量表、自我表述)
04
一般特征:观察、谈话、调查
05
初始技能
06
起点水平:测试
07
目标知识技能
08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与学习风格,为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续编故事
录象
图片
录音
图片
教 师
学 生
媒 体
三、流程式
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激励功能
调控功能
教学评价
教学功能
诊断功能
一、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学习评价的种类
01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3、学习目标分类系统
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
目标层次
认知领域
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领域
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判断、组织化与个性化
动作技能领域
知觉能力、体力、技能动作、有意交流
层次
特征
可参考选用的动词
知道
对信息的回忆
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明
Thank You !
教学步骤:
添加标题
首先安排好学生的座位,使学生能看见黑板,又能彼此看见,以便进行讨论和看到教师的板书。
添加标题
补充下位例子。师生共同补充三类地形的具体例子。要求学生指出各类地形的特征。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7篇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7篇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7篇《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查阅字典,会认、会写本课“坦”、“崎岖”、“翔”、“寂寞”等生字,掌握“劲”这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写诗歌。

2.过程和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亲身感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领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训练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习交流名言警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树立“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正确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鉴赏诗歌,体会这首诗歌的意境美,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正确人生态度。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我们通过《大自然,你好》认识了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认识了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

她们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但是在她们的行动和文章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他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活的乐观。

希望这节课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活。

(板书:生活)先学第一首《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简单介绍汪国真。

(汪国真,祖籍福建厦门,1956年出生于北京,他的诗清新、美好。

既蕴含丰富的感情,又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受到许多青年人的喜爱,他的诗集曾三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二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然后指名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2、人读生词并理解3、造句练习。

三、品悟诗情。

1.生活是什么?诗中用了四个词告诉了我们,下面大家再读这首诗找出来。

找出后板书:平坦崎岖幸福不幸师:生活之旅,并非一种风景,有平坦,有崎岖,既有幸福,又有不幸,那么我们应怎样走向生活呢?(微笑着走向生活)2.学生自读自悟。

师:诗人采取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去战胜崎岖和不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下面请大家再读这首诗,找出有关语句,勾画感受深刻的地方,适当写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倾听。

八年级上《课内现代文阅读》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八年级上《课内现代文阅读》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课内现代文阅读》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一、说教材《课内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阅读经典现代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

本节课所选篇目为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在百草园的生活和在三味书屋的学习,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但他们在欣赏文学作品、分析作品主题和写作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学会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写作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文章进行鉴赏和评价。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运用圈点批注法,对文章进行细致分析。

(3)通过课堂讨论,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认识封建教育的弊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主题。

(2)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2)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回顾童年时光,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简介作者鲁迅,导入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3.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写作技巧。

(2)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写作技巧。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5.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谈谈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2)讨论封建教育对人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学设计复习资料

教学设计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9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

他们是指(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2.用信息传播理论来分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则是多样化的教学信息,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

3.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上具有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至今仍然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认知发展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的发展变化。

4.学习需要分析的核心是确定学习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7.学习者需要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内部参照分析法;二是外部参照分析法。

5·内部参照法指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将学习者的现状与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即期望状态)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出学习需要的一种方法。

6·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5.学习动机也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为了使教学收到好的效果,就有必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6.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认为,在课程与教学设计及评价中,应该准备行为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这三种类型的目标。

7.1948年,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大会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建立一个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还计划写—部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著作,该著作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部分。

8.纵向组织又称序列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教学内容。

9.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横向地联系起来,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1. 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整理和表达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a)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b) 现代教育技术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案例;c) 制作和展示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案例的多媒体演示。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a) 利用视频或图片展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b) 提出问题,让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步:理论学习a) 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b) 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案例,如语言学习、数学建模等;c) 引导学生讨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和挑战,激发学生思考。

第三步:案例展示与分析a) 分组制作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案例的多媒体演示,如PPT、视频等;b) 学生展示并解释案例中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和效果;c) 全班共同讨论每个案例的优点和改进空间,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步:实践操作a) 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在线协作平台、教育软件等;b)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法。

第五步:总结与评价a)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收获和教学效果;b) 学生自主评价自己在教学中的表现和学习到的知识、能力;c) 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资源与评估1. 教学资源a) 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b) 学生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c)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案例的相关图书、论文、视频等。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育技术的两个定义:【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20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念与实践。

(李克东)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按照教育技术的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可分为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1)设计:包括理论和实践的四个主要方面: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2)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3)运用: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等;4)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5)评价:包括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

教育技术的目的: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育技术、教学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异同点:1)相同点:都具有应用科学的属性,目的都是要取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优化。

2)异同点:教育技术的范围要比教学技术、电化教育广泛得多。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照相、幻灯、无声电影等新媒体相继应用于教学,使用视觉教育;2)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的应用,使用视听教育;3)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教育电视进入实用阶段,提出视听传播的概念,1958年,美国IBM 首次将电子计算机用于辅助教学;4)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微型计算机问世,计算机教育应用进入新阶段。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学习要点(2017春季)附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学习要点(2017春季)附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学习要点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论1、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AECT1994和AECT2005的定义、内涵、范畴)(1)教育技术AECT1994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AECT2005的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与AETC’94定义相比,AECT’05定义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①英文定义的“Instructional Technology”的名称被“Educational Technology”的名称所取代;②“理论与实践”这两个研究领域被更改为“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③“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两个研究对象被变换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④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范畴被缩减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并有合适的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的“创造、使用、管理”三个范畴。

何克抗教授提出了较能反映目前阶段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状况的、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的内涵:①理论和实践并重;②学习过程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③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3)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

2、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1)提高教育质量;(2)提高教学效率;(3)扩大教育规模;(4)促进教育改革。

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价值指向(需要理解、联系实际指导专业成长)。

(1)做学生的向导,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做乐于协作的研究者;(3)做课程的开发者;(4)做资源的涉及组织者;(5)做终身的学习者。

4、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需要理解标准、联系实际指导专业成长。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第⼀章教育技术概述1.概念: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1994定义)答: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学校应⽤现代教育技术提⾼教育信息化程度,必须具备哪些基本要素?答:学校应⽤现代教育技术,提⾼教育信息化程度,必须具备如下基本要素:(1)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的师资队伍;(2)环境——建设多媒体和⽹络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3)资源——建设多媒体与⽹络教学资源库并使之能⾼度分享;(4)设计——对多媒体与⽹络教学资源和教学应⽤过程的策划;(5)过程——把多媒体与⽹络技术应⽤于课程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3.根据刘雍潜提出的信息时代的教师能⼒结构,教师能⼒应包含哪些⽅⾯的能⼒?答:教师能⼒结构包括以下三部分:(1)学科教学能⼒:指教师的专业功底和与教学基本环节相对应的教学能⼒,由“教学法-内容知识”(PCK)形成(2)教学设计能⼒:由“技能-教学法知识”(TPK)形成(3)资源应⽤能⼒: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应⽤能⼒,由“技术-内容知识”(TCK)形成。

4.根据我国教育部2014年5⽉颁布的《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能⼒标准(试⾏)》,教师的信息技术应⽤能⼒主要包括哪两⽅⾯的能⼒?答:教师的信息技术应⽤能⼒包括:(1)应⽤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教)主要关注教师利⽤信息技术进⾏讲解、启发、⽰范、指导、练习与反馈等教学活动所应具有的能⼒(2)应⽤信息技术转变学习⽅式的能⼒(学)。

主要关注教师利⽤信息技术⽀持学⽣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

5.《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能⼒标准(试⾏)》在应⽤信息技术转换学习⽅式⽅⾯,主要关注教师哪些⽅⾯的能⼒?答:在“应⽤信息技术转变学习⽅式的能⼒”⽅⾯,主要关注教师:利⽤信息技术⽀持学⽣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二、1、教育技术:广义的理解,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 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和指导有效使用这些物质手段的理论、方法与经验的总和”.狭义理解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目的是促进学习。

分为有形教育技术和无形教育技术两个层面。

2、教育技术的发展:(教材)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20世纪初兴起的视听教学运动,而在我国则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20世纪初,由于照相、幻灯、无声电影的出现,在教育中开始采用跟“电”相联系的教育媒体。

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教育技术这一概念。

我国是从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在教学中引入幻灯、电影,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把无线电广播引入函授教育中,到改革开放后又创办了电视大学教育。

由于“电化“媒体的参与和我国老一辈“电教”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电化教育"研究领域。

(PPT)(1)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①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照相、幻灯、无声电影;②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③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教育电视;④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计算机教育(2)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①起步阶段:20从初到解放前;②初步发展阶段:50到60年代中期;③迅速发展阶段:1978年到90年代;④系统发展阶段:90年代至今3、教育(学习)目标分类:布鲁姆等人受到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认知领域: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六级: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态度、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4、图形图像文件类型:是指图形图像信息在磁盘上存储时的组织格式,用扩展名来表示。

当存储文件并命名时,应用程序会自动附加上相应的扩展名,并指定该文件的类型,扩展名通常为3个字符.常用的文件类型格式包括:PCD、CDR、AI、EPS、BMP、JPEG(JPG)、TIFF(TIF)、GIF、PNG5、教学(学习)目标编写方法:(1)三要素法—行为、条件、标准;(2)四要素法-在三要素基础上加入教学对象;(3)五要素法—情景、能力动词、对象、行为动词、限制性条件。

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

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1.人们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关注硬件阶段;第二阶段是关注硬件和软件阶段;第三阶段是关注教学方法论与系统设计阶段。

2.从教学中所采用的教育技术来看,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即:从口耳相传到文字教材;从直观教具到音像媒体;从程序教学到计算机教育系统;从计算机教育应用到信息化教育。

3.从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来说,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因素是教师、学习者、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

4.教育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设计、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和要素设计。

5.在教学设计的起始阶段,即前期分析阶段,需要前期分析的问题主要有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

6.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运动技能三个基本领域。

7.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设计目标为评价依据,确定教学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设计目标要求的评价。

8.从表现形态来看,常规教学媒体可分为平面教学媒体和立体教学媒体两大类。

9.从课程开发研究的角度来看,一般的课程开发主要涉及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10.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课程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使课程开发出现开发群体化、载体多元化、教材平台化和教学交互化等明显趋势。

11.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系统的课程开发理论的是泰勒。

12.按照在教学中能否提供反馈信息,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分为单向传播媒体与双向传播媒体。

13.从远程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媒体的特性来看,以无线电广播为主要信息传播渠道的广播教育,又可被称之为听觉型远程教育。

14.按照AECT在1994年所给出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15.函授教育又被称之为.第一代远程教育。

16.和早期的远程教育相比,现代远程教育的最明显的优点是充分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互。

17.从具体研究的角度来看,系统论可分为观念、理论、方法三个层次。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专题 复习教学设计 (一)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专题 复习教学设计 (一)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一)中考即将到来,各科的复习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其中语文是很重要的一门科目。

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阅读,而记叙文阅读则是其中的重头戏。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记叙文阅读,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基本情境和事件情节。

2. 熟悉文中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心理活动。

3. 了解作者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营造的文本意境和语言特色。

二、教学过程1. 学生预习在课前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先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基本情境和事件情节;其次,阅读时要重点关注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心理活动。

同时,学生还要注意作者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营造的文本意境和语言特色。

2. 教师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安排,选择一个篇目展开讲解。

首先,要介绍文章的基本情境和事件情节,让学生了解整个故事的过程;然后,分别讲解文章中的重要人物,加深学生对这些人物的理解;最后,重点分析作者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如何营造出文本意境和语言特色,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3. 学生互动在教师介绍完毕后,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一下篇目,并分析其中的人物性格、行为和心理活动,感受作者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营造的文本意境和语言特色。

然后再与同桌或整个班级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4. 练习评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题型进行训练和评估。

例如,选择题,填空题,以及写作题等等。

同时,还可以采用小组比赛,分角色扮演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效果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更能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了解人物性格和心理,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中考做好语文复习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学设计》复习要点前言现代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基础是现代学习论。

现代教学设计的教学论基础是现代教学论。

第一章绪论1、现代教学设计是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统筹规划和安排,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优环境的准备过程。

2、现代教学设计产生的前提条件第一,因为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所以现代教学设计的产生以现代学习论的发展为前提条件。

第二,因为学习论并不直接告诉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所以现代教学设计的产生还需要基于现代学习论的教学论的发展为前提条件。

3、迪克和凯利的系统教学的设计模型第一,确定教学目标。

这里的教学目标(instruction goal)是由教学完成之后学生会做什么界定的。

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是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要做需要评估。

第二,分析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目标包括分析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技能。

教学分析的最后一项任务是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entry behavior),即确定开始新的教学任务之前,学生已具有哪些知识和技能。

第三,分析学生和环境。

分析学生包括分析他们的已有知识、技能、爱好、态度和其他与学习有关的个性特征。

分析情境包括分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情境和知识与技能运用的情境。

第四,陈述作业目标(performance objectives)。

作业目标也称为行为目标,是用可以观察的行为陈述的具体教学目标。

这样目标将便于测量和评估。

第五,开发评估工具。

目标设置和明确陈述以后,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者预先需开发测量工具来评估目标实现的情况,此时所考虑的重点是测验与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六,选择与开发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包括预备活动、呈现信息、提供练习与反馈、测验以及课后活动等的策略。

第七,发展与选择教学材料。

教学材料包括学生的手册、教材、测验和教学指导书。

选择与开发教学材料依赖于学习类型、已有的可以利用的有关教材和资源。

第八,设计与进行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它为改进教学提供数据。

第九,修正与补救教学。

根据形成性评价,如果学生未达到教学目标,或发现学生存在学习困难,教学设计者应重新考虑教学设计,包括考察目标定位是否适当,当教学任务分析是否准确。

如果上述设计不适当,测应予在修正,并重新撰写作业目标和进行补救教学;如果发现目标定位适当,且任务分析正确,则需要重新考虑教学策略及其实施情况,并进行补救教学,直到达到原定目标为止。

最后,根据形成性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修正与补救之后,对教学效果进行终结性评价。

4、影响现代教学设计的两个因素:一是学习论和教学论的发展,二是教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发展。

第二章现代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基础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认为,不论中小学生学习何种学科,其学习结果可以划分为如下5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2、根据某人会说什么推知某人所具有的知识称为陈述性知识,即可以用言语表达的知识;根据某人会做什么推知某人所具有的知识,被称为程序性知识。

3、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将有效学习的一般条件概括如下:1).注意(A):有注意,可以产生学习;没有注意,学习不能发生。

2).原有相关知识(B):有相关的原有知识,学习可能是有意义的,即可以产生理解;没有相关原有知识,所产生的学习只能是机械的,无法理解。

3).形成两个联系即内部联系(C)和外部联系(D):有两个联系,学习是理解的,而且可以长期保持。

形成两个联系意味着学生应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发现学习材料的内部联系、新材料与旧材料之间的异同。

(图中R表示反应,E表示贮存)4、符号学习:符号学习属于机械学习。

5、奥苏伯尔关于有意义学习的三个条件:1).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即对人类来说是有意义的。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学习材料的相应知识。

如果第二个条件能得到满足,则第一个条件中的有逻辑意义的材料对学习者来说,成了潜在有意义的材料(即他有可能理解新材料)。

3).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动机,即能主动利用自己的原知识来理解新知识,使新材料的潜在意义转化为他个体的心理意义。

6、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学习属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类型。

7、促进简单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1).复述(rehearsal)策略复述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

2).精加工(elaboration)策略精加工指对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3).组织策略组织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带上某种结果以达到有效保持的目的。

组织策略的实质是发现要记忆的项目的共同特征或性质,而达到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

8、促进复杂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1).复述策略在复杂知识学习中,复述策略包括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做摘录、划线或圈出重点等。

2).精加工策略在复杂知识学习中,精加工策略包括释义、写概要、创造类比、用自己的话写注释、解释、自问自答等具体技术。

3).组织策略在复杂知识学习中,可以采用列课文结构提纲和画网络图的方法对材料进行组织。

9、广义的技能可分三类: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动作技能。

;10、概念学习概念学习的本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

概念是对这个类的正例的共同本质特征的概括。

用一个命题揭示这种共同本质特征,便是给概念下定义。

概念学习可分如下两种情况:1).通过例子归纳出它们的共同本质特征2).通过直接下定义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11、规则学习“规则”是指定理、定律、公式、原理、规则等。

学习规划同概念学习一样,其学习过程既可以通过发现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接受的形式进行。

12、规则的接受学习(规一例法)规则接受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利用自己的原有知识(一般是知识原理、结论、规律等)同化新知识的过程。

所以,其前提条件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可以用于同化新规则的知识结构。

规则接受学习条件是:(1)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同化新规则的概括水平高的规则、原理或结论等(也称上位规则、原理或结论);(2)学生应比较新规则与原有上位规则的异同点;(3)教师或教材提供适当例子说明新规则与原有上位规则的异同。

13、概念是知识的结构,命题是知识的最小单元。

概念和概括性命题既可作为有组织的知识来学习,也可以作为智慧技能来学习。

14、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可以分为支持信息加工过程的具体策略和高级元认知监控策略。

认知策略可以分为与具体学科领域知识有关的策力,与具体学科领域知识无关的一般思维与推理策略。

15、动作技能学习的三阶段动作技能中有认知成分和肌肉协调成分,其学习阶段包括认知、动作联系形成和动作执行自动化三阶段。

对动作技能来说,学习的第一阶段要观察正确的操作步骤,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表征。

第二阶段:动作技能来说是将局部的动作联系起来,其练习是重复练习,有时也可在头脑中重复思考动作的进行过程,这叫心理练习。

第三阶段:对于动作技能来说是动作技能的执行自动化,局部动作的意识程度控制下降,抗外界干扰能力提高。

第三章现代教学设计的教学论基础1、儿童表征外部事物的方式从动作式表征到图像式表征,最后到符号式表征的三种表征方式,2、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如下:第一,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能促进学习迁移的良好的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是:(1)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上位的,包容范围广的概念和命题;(2)原有观念的巩固和清晰;(3)原有观念与新学习的观念之间具有可分辨性。

第二,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所以重复练习是影响机械学习和保持的主要因素;而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原有认知结构变量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主要因素。

第三,意义心得的主要形式是接受和发展,但学校教育中接受学习是最主要形式。

第四,认知组织的原则,在纵向上,是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在横向上,是融会贯通。

第五,在有意义学习中,原有认知结构和动机是推动新的学习的两个重点因素,但两者起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

3、奥苏伯尔提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三个成分构成的,教师可以根据儿童年龄阶段不同,适当利用动机的这三个成分来推动与维持学生的学习。

4、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与生成技术生成学习包括四个主要成分,即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的知识经验。

生成指形成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知识与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系,前一种联系简称内文联系,后一种联系简称文外联系。

动机指积极生成这两途中联系的愿望,并且把生成联系的成效归因于自己努力的程度。

注意是指引生成过程的方向因素,它使生成过程指向有关的课文,相关的原有知识和经验。

先前的知识经验包括已有的概念、反省认知、抽象知识和具体经验。

5、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论及其教学含义班杜拉提出的个人因素(P)、环境因素(E)和行为因素(B)三者相互作用的社会认知论能较好地解释人的态度、价值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班杜拉区分了两种学习:亲历学习和观察学习。

亲历学习指个人亲身经历的学习,观察学习指个体观察到其他人(班杜拉称为榜样)做什么,他会模仿榜样,表现出相似的行为。

观察学习主要是由四个成分构成的。

这四个成分是:榜样展现的事件——集中注意——保持从观察中获得的信息——复现习得的行为——在动机作用下重复已习得的行为。

6、加涅的学生素质观及其教学设计含义加涅从学习的角度,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素质分为三类。

(一)学习者的先天素质与学习有关的个体的某些素质是遗传决定的。

(二)后天习得的素质加涅学习分类理论认为,能直接受教育影响的学生素质就是学生学习的结果。

加涅的学习论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含反省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5种类型。

(三)个体发展中自然形成的素质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得的智力。

一般的“能力”,个体在发展中形成的不易受教育影响的特征是与情感有关的特质。

智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它不易受教育影响,但决定学生学习速度的快慢。

智商高的学生学习速度快,智商低的学生学习速度慢。

7、反映学习过程和条件的教学原则与方法观学习的发生及其保持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学习条件有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

学习成绩=f(M,IQ,K)可以将这一描述学习的一般条件的公式转化为指导教学设计及其实施的三条原则:1).好的教学应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2).好的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3).好的教学应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好的教学除了要考虑学习速度差异之外,还要考虑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

为了反映不同学习类型的特殊学习条件,还应补充两条教学原则:4).用具体教学目标指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习结果测量与评价。

(目标导向教学原则)5).通过任务分析,为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优教学步骤、方法和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