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及防范对策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文献综述2600字》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文献综述2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3971f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6.png)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1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1)1、对财务风险识别的研究 (1)2、对财务风险的防范研究 (2)2.1.2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2)1、对财务风险识别的研究 (2)2、对财务风险的防范研究 (3)参考文献 (4)2.1.1国外学者研究现状1、对财务风险识别的研究风险识别是指对于将要来临的风险,人们会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性的认识,并做出分析。
William Beaver(1966)在《会计评论》上的文章把统计学的数据方法使用到了财务风险的领域,在研究过某一个财务指标变化程度——建立出单变量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结构,以此来推断辨识出企业的财务风险,这成为了多变量预警分析的基础。
(引用)Ohison(1980)引入了logistic 逻辑回归方法从而针对性的分析判辨出企业财务方面的流动性、公司的资本组成结构和公司的规模。
相对于其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提供的数据要求不高,并且在准确率方面也较高,从而可透彻的探究财务风险。
Alnoor Bhimani(2006)认为企业的现金盈余水平可以通过企业现金净流量的变化体现出来,从而可以更为确切的辨别出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还可以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获得的投资现金净流量的变化来辨别出其不同阶段产生的财务风险。
Bonnie(2013)提出应建立一个延长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流程的分析框架,其框架应当包括有识别模型的建设构成、数据的汇集与规范等,并且,传统数据分析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构建财务风险识别框架来弥补。
Alessandro Zeli(2014)通过对中型企业的财务比率实行动态因子剖析之后,发现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使用财务杠杆系数、财务绩效数据来进行综合的识别剖析。
2、对财务风险的防范研究财务风险的防范研究一般分成两步,第一步是对风险的辨别,第二步则是从中找到隐形风险,对其进行研究和控制。
这些年来,专家学者们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针对企业如何识别与防范财务风险的问题给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且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b55611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4d.png)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的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上市公司爆出令人震惊的财务舞弊事件,使投资者的信心大受影响。
2011年11月,美国安然公司会计丑闻,拉开了人们了解财务舞弊事件的大幕,安然事件尚未平息,世界通信、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莱德艾德等公司的财务舞弊,进一步的加剧了对证券市场的震动。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更为严重。
琼民源、银广夏、亿安科技、蓝田股份等一个接一个财务舞弊事件出现,对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相当不利影响。
财务舞弊既有上市公司的主观因素,也有社会客观因素,还有我们会计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缺陷。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国内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
本文对他们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整合。
一、上市公司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观动因(一)弥合融资要求资金与企业,犹如血液与人体。
企业为了达到借款或增加资本的目的,可能虚报其财务报表。
1 初次发行阶段在许多企业、许多人看来,发行股票实质上是“圈钱”,所以许多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动机十分强烈。
但是根据规定,发行股票和上市的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于是许多企业为了发行股票和上市,便通过各种舞弊手段进行会计处理,以确保连续三年盈利。
2 配股阶段配股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再筹资工具。
中国证监会将上市公司配股的条件规定为“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3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在10%以上”。
为了满足该项要求,以保持可能的配股资格,上市公司大都需要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时测算本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达到10%。
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净资产收益率位于10%—1l%区间的上市公司很多,而净资产收益率位于9%—10%区间的上市公司几乎没有。
3 增发新股阶段增资发行条件虽然比配股的条件低,但它也要在增发新股的前3年连续盈利。
上市公司为了“圈”得更多的钱,自然有可能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包装。
此外,为了更有利于从银行取得贷款,许多资信状况不好、偿债能力较差、经营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自然会产生操纵会计信息、实施财务舞弊,人为虚增利润,抬高收益。
【《财务造假文献综述》3500字】
![【《财务造假文献综述》3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e6071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7.png)
财务造假案分析文献综述目录财务造蜂分析文■述 (1)2.1财务造假的风险因素 (1)2.2财务报告舞弊的特点及手段 (1)3.1单一管施 (2)3.2综合管臃施 (3)1研究背景财务是把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账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
财务也是公司必不缺少的一部分。
在我国市场经济趋势不断的发展,对于会计胜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同时,能钻法律空子为了取得更多利益的财务造假事件已经是司空见惯的情况。
这情况非常严峻,直接导致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不稳定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同时让财务造假事件渐渐扩散起来。
财务造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受到利益的驱使,并创造出一系列的造假动机和机会,所以才会让大大小小的企业置身犯险在法律边缘外来求取经济利益,本文主要是通过财务造假基本概念,了解并认识财务造假的手段,研究和分析瑞幸咖啡财务是如何进行财务造假,使得我们更加从深层次了解我国财务造假手段和危害性,最后围绕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行为提出合理的避免财务造假的建议。
2财务造假的识别2.1财务造假的风险因素郑朝晖(2016严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十起管理舞弊案例的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基本有四种类型:那些频繁关联交易或者是资本经营的上市公司;或者是那些有比较大的股价波动的公司。
对银广夏舞弊案做了分析,发现具备以下这类特征的企业很容易进行财务造假:频繁变换行业政策,盈利减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的负差异衡量标准,一些异常庞大且有利可图的美联方交易,以及内部控制混乱。
张长江、温作民(2015)⑵以银广夏舞弊案为例,发现最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具有以特征:行业政策频繁变化、盈余减去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差值指标为负数、一些非同寻常的大额和获利丰厚的关联方交易、内部控制制度混乱。
张长海、陈险峰、吴顺祥(2015)⑶运用公开财务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式复核,发现资产负债率、销售毛利率和营运资金对总资产比可用来进行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分析和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分析和防范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29e859be53a580216fcfe9b.png)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分析和防范对策摘要反应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财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会计信息真实性饱受困扰。
不少知名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的曝光,也让我们意识到财务舞弊手段的多样性,其危害也在进一步加深。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侵害投资者的利益,而且破坏证券市场秩序,影响证券市场的成熟发展,扭曲了资本市场向市场化的进一步迈进,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严惩财务舞弊行为、防范治理造假之举已迫在眉睫。
国内外专家对财务舞弊的动因、手段等已有相关研究,本文在总结舞弊动因的条件下,从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不同业务过程入手,研究归纳上市公司可能容易采取的财务舞弊手段和表现特征,基于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的处罚公告,对现阶段的舞弊手段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
最后,从企业人员、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外部审计监督四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建言献策。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手段防范对策A Research on financial fraud mean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listed companiesAbstract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reac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s authenticity. However,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inancial fraud after another, troubled the authentic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exposure of many well-known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problem let us realize that the means of financial fraud have become diversified, and the harm being further deepened.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behavior not only blows to investor confidence, but also destroys the order of securities market.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punish, prevent and resolve the financial fraud.Based on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fraud, expert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do some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means and countermeasures.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the different business cycles of a company’s business activities,and reveals different financial fraud methods that listed companies would take and the signs that their fraudactivities display.This paper makes further fraud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based on punishment announcement of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on listed companies. Finally, the paper gives related suggestions on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from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as well as external supervision of audit.Keywords: financial fraud, fraud mean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fraud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步入21 世纪,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上市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与审计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与审计对策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5c4fcb07c1cfad6195fa777.png)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与审计对策研究专业:会计学一、前言部分经济越发展,会计信息越重要。
财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
财务报告的信息不仅为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进行经济决策提供参考,而且有助于对企业高层管理者受托经营的资源进行必要的监督,以保证企业的资金不会流失,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会计信息作为经济管理的主要工具,要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水平,保证会计的透明度。
然而,财务报告舞弊现象日益蔓延:从美国的安然、施乐、默克制药等到意大利的帕玛拉特事件的曝光,给全球经济笼罩了一片乌云。
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件也是屡见不鲜,从银广夏开始,到达尔曼再到科龙电器等等舞弊行径的发生,严重干扰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经济秩序,使投资者丧失了信心和积极性,歪曲了企业的价值,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阻碍资本市场的发展。
这些舞弊事件的发生对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独立审计产生了质疑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独立审计产生了质疑,影响到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生存发展。
为了重新整顿证券市场秩序,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审计师必须对舞弊展开行动并减少舞弊。
因此对舞弊审计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和审计对策的研究目的是使财务报告能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
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仍有许多理论和实务问题需要研究,尤其是实务方面的研究更少。
因此,在对财务舞弊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从审计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在财务报表报出之前减少财务舞弊的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二、主题部分(一)国外研究综述1、相关概念美国审计准则公告82号中定义舞弊性财务报告是:为了欺骗财务报告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数字或其余揭示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忽略。
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委员会)将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定义描述为是一种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虚报还是漏列,其结果是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以瑞幸咖啡为例开题报告文献综述2200字】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以瑞幸咖啡为例开题报告文献综述2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96ea50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1.png)
论文(设计)题目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以瑞幸咖啡为例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
指导教师
职 称
所在
学院
课题来源
教师拟定
课题
类型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结合文献综述,阐述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结果或取得什么效果,含理论、技术、应用以及经济、社会价值):
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有层出不穷的财务造假案例发生,例如:康美等等。财务造假的危害很大,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而虚假的财务信息会给政府机关的经济决策带来错误的信号,严重影响国家经济资源的配置;财务造假会错误引导投资者,导致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甚至血本无归,极大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所以整治内部控制和加强外部控制是公司健康发展,价值最大化,能够高效运行的基础。而很多企业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吸引到更多资本来投资和上市等,财务报表都必须“漂亮”,再加上造假成本低廉,处罚力度并不强,因此财务造假成为很多公司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最佳方案。
[7] 何瑛,任立祺,郭家荣.瑞幸造假启示与反思[J].新理财-公司理财.2020(7):30-39
[8] 余兴喜.董则险的利与弊[J].新理财-公司理财.2020(7):18-19.
[9] 周芷伊.浅析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因素——以瑞幸咖啡财务造假22亿元为例[A].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1):200-201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可附页):
国外的学者普遍认为,跨境上市的公司意在通过跨境上市寻求一个更好的金融环境来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从融资成本的角度看,赴美上市似乎是一个公司拥有较高价值的信号。Yiu D W , Xu Y , Wan W P . 等(2021)在《The Deterrence Effects of Vicarious Punishments on Corporate Financial Fraud》发现,寻求股权融资、经营状况的恶化、企业现有制度和人员的道德素质这四个方面是决定财务造假是否会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寻求股权融资,当企业可以依据虚假的财报吸引到大规模的投资时,企业就有了铤而走险的动力;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及防范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及防范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30cc7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5.png)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及防范对策【摘要】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
本文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存在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及其原因,包括虚假销售、资产减值、利润操纵等。
提出了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对策,如加强监管和内部控制机制,推动上市公司合规经营。
结论部分强调了有效防范和处理财务报告舞弊对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呼吁各方共同合作,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对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认识,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推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和诚信度的提升。
【关键词】关键词: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上市公司、原因、防范对策、监管、内部控制、合规经营、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合作、市场秩序、投资者权益。
1. 引言1.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及防范对策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作和投资者的利益。
为了有效防范和处理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督。
本文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探讨导致这些行为的原因,并提出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对策,以加强监管和内部控制机制,推动上市公司合规经营。
上市公司存在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主要包括虚假销售收入、账目造假、资产减值等。
这些行为不仅误导投资者,还造成资本市场的不正常波动,损害了市场信誉和投资者利益。
导致财务报告舞弊的原因主要包括公司管理层利益冲突、内部控制不足、监管不力等。
这些原因导致了公司管理层为了谋取私利而进行财务造假,从而欺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为了防范财务报告舞弊,需要加强监管和内部控制机制。
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
上市公司也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质量。
有效防范和处理财务报告舞弊对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各方应该积极参与,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共同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治理对策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治理对策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dc654c2b9f3f90f76c61bd8.png)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治理对策研究摘要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企业决策更加合理,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主要信息来源。
上市公司实施舞弊行为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会给社会及投资者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近来,国内上市企业的财务舞弊问题越发严重,这种现象严重干扰了国内证券市场的秩序,对于舞弊行为的整治刻不容缓。
本文从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机手段及根源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结尾部分分别从公司治理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对防范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提出了合理的策略和提议。
关键词:财务问题;上市公司;舞弊动机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AndCountermeasures ResearchABSTRACTFinancial reporting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is also an important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macro-economic and micro-management. Corrupt behavior listed companies providing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investors will bring a series of hazards. In recent years, the behavior of these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of more intensified. The consequences of financial fraud has become a stumbling block to b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and how to solve them temporary and permanent cure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Based on these theory research,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root of motivation means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the paper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udit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prevention of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respectively.Key words:Financial Problems; Listing Corporation; Fraud Motivation目录一、前言 (1)(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二)研究方案 (1)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状和审计关系 (1)(一)财务舞弊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1)1.财务舞弊的概念 (1)2.财务舞弊的基本理论 (2)(二)财务舞弊存在的主要方面 (3)1.违规披露信息 (3)2.现金舞弊 (3)3.资产重组舞弊 (3)(三)财务舞弊与审计之间的关系 (4)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与案例剖析 (4)(一)财务舞弊成因 (4)1.经营业绩考核压力 (4)2.股票发行压力 (4)3.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6)4.外部制衡不力 (6)(二)案例分析 (6)四、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建议与策略 (8)(一)健全董事会制度,提升决策效率 (8)(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核算制度 (8)(三)健全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9)(四)完善监管体系 (9)(五)完善公司管理机制 (9)(六)进行内部控制评估和报告 (10)(七)加强素质培训,增强惩罚力度 (10)五、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治理对策研究一、前言(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财务报告舞弊现象越发突出,引起广泛关注。
关于财务造假文献综述
![关于财务造假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67409a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e.png)
关于财务造假文献综述
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故意虚构财务报表或者隐瞒重要信息,以欺
骗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
公司的声誉和利益,也对整个市场和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
财务造假的研究领域,有许多文献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综述和分析。
从历史角度来看,财务造假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许多
学者和研究人员对财务造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他们从不同
的角度出发,对财务造假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进行了
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
财务造假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此外,从管理角度来看,财务造假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
许多文献对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监管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以防范和应对财务造假行为。
这些文献的综述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和治理机制在预防和发现财务造
假方面的作用和局限性。
此外,从市场角度来看,财务造假也对投资者和市场稳定造成
了严重影响。
许多文献对财务造假对市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探讨了财务造假行为对投资者决策和市场效率的影响。
这些文献的综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财务造假对市场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
总之,财务造假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相关文献的综述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财务造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预防和应对财务造假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2024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范文
![《2024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b6394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8.png)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篇一一、引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一种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的行为。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舞弊手段日趋复杂和隐蔽,给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以及识别和防范这些舞弊行为的方法。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1. 虚构收入和利润上市公司通过虚构合同、虚开发票、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以掩盖其真实的经营状况。
2. 资产减值准备不足公司通过低估或忽视资产减值准备,掩盖资产质量下滑的问题,导致资产价值虚高。
3. 关联方交易舞弊公司利用与关联方的交易进行舞弊,如通过虚假交易、转移利润、资金转移等方式,掩盖其真实的财务状况。
4. 财务报表错报和漏报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错报和漏报重要信息,如成本、费用、负债等,以误导投资者。
5. 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舞弊公司通过变更会计政策,如改变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等,以达到调整利润的目的。
三、识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方法1. 分析财务报表投资者和分析师应关注公司的财务报表,对比历史数据和同行业数据,发现异常波动和矛盾之处。
2. 关注关联方交易对于关联方交易,应仔细审查交易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了解交易背后的动机和目的。
3. 审计报告的解读审计报告是识别财务舞弊的重要依据,应关注审计意见类型、审计师发现的问题以及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的声明。
4. 关注媒体报道和监管处罚关注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了解公司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关注监管机构的处罚情况,了解公司是否受到过财务舞弊的处罚。
5. 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投资者可以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如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顾问等,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审查和分析。
四、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强化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定期进行财务检查和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财务舞弊行为。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问题与对策探讨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问题与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1643d7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6.png)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问题与对策探讨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背景介绍 (3)2. 研究意义 (3)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现状 (4)1. 舞弊现象概述 (5)2. 舞弊手段分析 (6)3. 舞弊危害识别 (8)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成因分析 (9)1. 公司内部因素 (10)(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11)(2)内部控制失效 (12)(3)管理层道德风险及法律意识淡薄 (14)2. 外部环境因素 (15)(1)监管力度不足 (16)(2)审计机构监督不到位 (17)(3)市场竞争压力及利益驱使 (18)四、对策探讨 (19)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21)(1)优化股权结构 (22)(2)加强董事会建设 (23)(3)完善监事会制度 (24)2.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25)(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27)(2)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28)(3)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29)3. 提高管理层素质与法律意识 (31)(1)加强诚信教育及职业道德培训 (31)(2)强化管理层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培养与考核挂钩等措施相结合32一、内容综述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震惊社会的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使得财务报表舞弊问题成为了公众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本论文旨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问题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舞弊行为的识别、舞弊的原因以及舞弊的防范措施等方面。
在舞弊行为的识别方面,研究者们通过构建各种模型和指标体系,试图从财务报表中挖掘出潜在的舞弊信号。
在舞弊原因的分析上,学者们从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而在舞弊的防范措施方面,研究者们则提出了包括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审计质量等多种建议。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成本收益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成本收益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29d1034ed630b1c59eeb58a.png)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成本收益研究专业:会计学一、前言部分美国CPA协会《美国审计公告第16号》解释:“舞弊是指故意编造虚假的财务报表,如管理人员蓄意虚报;有时指管理人员的舞弊、盗用财产,也称盗用公款。
”我国审计准则的定义是:“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已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也是本世纪财务会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从国际上看,新世纪美国安然公司财务造假一案给资本市场带来极大冲击,随后世界通信等几家知名上市公司也暴出财务报告舞弊丑闻。
据报道,部分世界500强的大公司,也涉嫌进行财务报告舞弊。
一向在资本市场以公司治理严谨,内外监督严密为本的美国,在这次舞弊风波中开始受到众人质疑。
在国内上看,20世纪90年代初,沪深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我国证券市场从应运而生到飞速发展。
虽然不断在完善改进,但对财务报告披露等相关问题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发展中不断出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例,2001年“银广厦”案件更是将这个风气推向高潮。
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探讨和研究有利于预防和治理财务舞弊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有利于上市公司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净化投资环境,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诚信建设,促进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本文搜集了2000年到2010年的一些著作与期刊杂志中有关财务报表舞弊等方面的研究文献。
包括W.Steve Alberecht(美)《Information Security Journal:A Global Perspective》等及国内在《科技创业》、《会计之友》、《商业经济》、《中国商界》、《现代财经》等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
文献的研究内容涉及了才财务报表舞弊产生条件的研究,财务报表舞弊手段表现形式的研究,财务报表舞弊防范等方面的研究。
二、主题部分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舞弊始终是危害经济秩序正常运作的重大社会问题。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b84977110661ed9ad51f3f7.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会计学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研究从1985 年开始,我国制定了会计法;1986 年,规定乡镇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制度、成本范围;1993 年,制定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了乡镇企业的行业别,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实施法,通知了乡镇企业的行业别,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实施法的问题,制定了集体所有制工业机构新旧会计制度调整记账处理法;1996 年:制定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2006 年:制定了新企业会计准则。
随着我国会计法律的不断的完善,我们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但是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还是屡见不鲜,从某个层面上说明我国的会计法律还是不够完善,对会计舞弊原因的研究也变得更加的具有现实意义。
邓劼(2008)指出新会计准则在防止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方面是有一定作用的。
1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研究1.1研究历史会计舞弊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尤其在上市公司中,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会计舞弊的情况更是有多样性的特点。
想要预防和治理会计舞弊就必须从其原因着手,我国对会计舞弊现象一项相当的重视,首先我们要说明的是的什么事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会计舞弊分为管理舞弊和非管理舞弊。
管理舞弊是指上市公司管理层(会计人员和经营者)蓄意的造假行为。
主要目的是通过虚增资产、收入、利润等,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
非管理舞弊是指公司内部员工(非管理人员)以欺诈性手段不正当获取公司钱财或其它财产的行为。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是指上市公司管理层授意或指使在对利弊得失权衡后作出的选择,是一种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取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事实的行为。
陈倩(2006)认识到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给投资者带来的危害。
多年来国内外众多人士对会计舞弊现象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美国2002年《萨巴斯——奥克斯》法案的颁布在控制会计舞弊的法律制度历史上起了里程碑的意义。
1.2研究现状曹恩国(2007)提出了就会计舞弊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一、外在原因:其一是法规不健全。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及防范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及防范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9ccf9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c.png)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及防范对策【摘要】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是一个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
本文旨在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进行分析,探讨导致舞弊的原因和风险,并提出防范对策和加强监管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财务报告舞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加强监管和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防范机制,并实施针对性的对策,以确保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及防范对策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财务报告舞弊事件给投资者和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引发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监管机制的深刻反思。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声誉和信誉,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原因和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及防范对策进行全面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机制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要求、格式要求等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及防范对策的分析,探讨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实质、原因和影响,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类型和特点,揭示其实施方式和影响程度;2. 探讨导致财务报告舞弊的原因,包括内部控制不严、管理层失信、利益冲突等方面的因素;3. 分析财务报告舞弊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损害投资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公司形象等方面的风险;4. 提出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有效对策,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监管机制、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等方面的措施;5. 探讨加强监管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为未来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提供政策建议和方向。
浅谈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及审计对策
![浅谈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及审计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23dae1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e.png)
浅谈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及审计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上市公司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和市场的稳定。
近年来不少上市公司被曝出存在财务舞弊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和财务损失。
财务舞弊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市场的公信力,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公众利益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
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研究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财务舞弊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其形式多样,手段复杂,对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监管部门和审计机构在发现和防范财务舞弊方面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如何有效预防和打击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及审计对策,可以为监管部门和审计机构提供有效的参考,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严重影响着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给投资者带来财务损失,损害了整个经济秩序的稳定性。
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及审计对策的意义重大。
深入探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有助于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形式和特点,为审计人员提供更有效的依据和路径。
审计在预防财务舞弊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审计对策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深入分析之上。
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强化风险识别和评估、提高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素养,这些都是有效的对策措施,可有效提升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及审计对策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提升透明度,也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是指公司通过操纵财务数据、隐瞒重要信息或者虚构交易等手段,违反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达到欺诈投资者、违背商业道德的目的。
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会损害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影响整个市场的正常运作,破坏市场秩序。
财务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文献综述
![财务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3ab90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4.png)
财务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文献综述一、财务风险分析1.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常用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之一,通过比较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比率,如偿债能力、利润能力和运营能力等,可以初步判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情况。
2.资本结构分析:资本结构分析主要针对企业的负债状况进行分析,包括资产负债比率、债务比率等指标。
通过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
3.经营能力分析:经营能力分析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利润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等指标。
通过对企业经营能力的分析,可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是指为应对财务风险,企业采取的各种措施和策略。
从文献调研结果可以看出,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制度和流程。
通过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地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2.多元化经营:企业应积极扩大经营范围和产品线,避免过度依赖其中一个行业或产品。
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减少企业在特定行业或产品上面临的财务风险。
3.控制资金流动性:企业应加强对资金流动性的控制,合理规划资金运作周期和筹资渠道,避免资金短缺或过度借债。
通过控制资金流动性,可以减少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4.加强风险管理:企业应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可以及时预警和应对财务风险。
总结: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得出财务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财务风险分析可以通过财务比率、资本结构和经营能力等指标进行,而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多元化经营、控制资金流动性和加强风险管理等方面。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以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和持续发展。
上市公司管理系统财务报告材料舞弊及防范对策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管理系统财务报告材料舞弊及防范对策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87eca71d4d8d15abf234e68.png)
级学院:会计专业:会计班级:学生:学号:完成日期:2013 年 5 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与防对策【摘要】天然气巨头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塌震惊了全世界,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已经不容忽略。
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问题就一直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开展。
舞弊问题已然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正常有序开展的绊脚石。
以财务舞弊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可能关系,许多专家学者已经给出了不同的见解。
本文将对他们的观点从会计舞弊的动因、识别、防与治理等多方面归纳整理,以期能从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财务舞弊防上市公司一、财务会计舞弊的特征以与不良影响许多学者对财务造假和财务舞弊进展了归纳:〔一〕财务会计舞弊的特征:〔1〕通常是以管理层为主体的集体舞弊尽管公司财务舞弊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造假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
如果是普通员工舞弊,除非串通或经管理层授意,否如此部控制制度均能有效预防或事后核查;而管理层舞弊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竭力隐瞒,注册会计师难以有效识别。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属集体舞弊,往往动用组织的资源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造假,但由于其“战线〞过长,破绽相应地也较多,隐蔽性不与个人舞弊和小集团舞弊。
〔2〕以会计数据作为造假的客体。
财务造假活动不论其目的和形式如何,最终都要反映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资产实物等会计信息载体之中。
造假的方式主要有伪造、变造公司的会计凭证,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频繁(恶意)变更会计政策等,但最终还是要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
〔3〕造假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财务造假是虚构或者篡改真实的财务数据,因此造假不会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相反,造假带来的虚假信息反面会干扰、破坏正常的经营决策,恶化企业的盈利情况。
〔4〕疏忽行为同属造假行为勤勉尽责是代理人法律上应该承当的信托责任,因此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的管理当局的疏忽行为同样应视为造假,在法律上属于虚假述的畴,需要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探析[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探析[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18a4c7d964bcf84b8d57b28.png)
文献综述会计学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探析一、前言部分(一)写作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宏观经济的发展大大刺激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股市从零起步,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市值已经位居亚洲第二、世界第七,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但在今天,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市场的持续低迷,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缺乏信心,说明中国资本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正常的预期机制。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主体存在着严重的违法、违规现象,财政部2000年调查157家企业,结果利润、资产不实的竟然占到154家,失实率接近100%。
而上市公司情况亦不会太好,相继出现的银广夏事件、蓝田股份事件、中科创业事件、基金黑幕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地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规范证券市场,打击财务舞弊,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当务之急。
当然财务舞弊的受害者绝对不仅仅是投资者而已,舞弊之风会严重影响交易“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和市场发展赖以存在的信用基础,进而进一步削弱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职能乃至对国民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舞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究解决之路,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二)相关概念1.财务报表舞弊我国2001年7月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中对“舞弊”的定义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它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财务报告舞弊包括了除侵占资产以外的其他行为(挪用或侵占资产是不同于财务报告舞弊的另一种舞弊行为)。
2.会计信息失真、盈余管理以及财务报表舞弊的关系在这三个概念中,会计信息失真所涵盖的范围最大,它包括了无意识的会计错误和有意识的盈余管理及财务报表舞弊。
财务报表舞弊与会计错误最大的区别在于导致财务报表错误的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非故意行为。
会计舞弊的研究文献综述
![会计舞弊的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478602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c.png)
会计舞弊的研究文献综述关于会计舞弊的研究文献综述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舞弊扰乱正常经济的发展,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有哪些相关的研究文献综述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舞弊的研究文献综述,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舞弊的概念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舞弊是人为达到不良目的,经过事先预谋,精心策划,运用非法手段作弊的一种故意行为。
从舞弊的主体方面可把舞弊行为划分为组织舞弊和个人舞弊。
组织舞弊是指组织领导人为了本单位和其成员的利益,授权有关经办人员,利用不正当和非法手段,损害国家和其他单位利益的故意行为。
个人舞弊是指员工私自为了个人私利利用不正当的和非法手段,损害国家、组织或他人利益的故意行为。
会计舞弊的途径收入舞弊途径﹙1﹚扩大销售核算范围虚增收入。
主要手段包括:销售回购、销售租回等业务确认为收入;将委托加工业务的加工发出以及收回,通过对开发票方式分别确认为销售以及购买业务;将非营业收入虚构为营业收入。
﹙2﹚提前确认收入或记录有问题的收入。
主要包括:在尚未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就确认收入;对发出商品以及委托代销等业务提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将向附属机构出售产品确认为收入;在客户对该项销售有终止、取消或递延的选择权时过早确认收入。
﹙3﹚利用财务报表合并技术虚增收入。
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我国会计准则,均以拥有实质控制权作为纳人合并范围的标准。
这样,一方面,对相关公司是否拥有“实质控制权”必须依赖财会人员的专业判断;另一方面,管理当局可以通过拉长控制链条、构建复杂的公司体系等手段,进一步“拓宽”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这些会计选择的灰色地带无疑给企业管理层实施财务舞弊创造了条件。
费用舞弊手段﹙1﹚收益性支出资本化。
收益性支出资本化,就是将期间费用以及应当与本期收入配比的营业成本等故意列作长期资产,以此虚增利润。
﹙2﹚费用摊提目标化。
企业基于配股、增发等融资目的,或者为了迎合市场盈利预期等,常常人为调节诸如广告费、折旧费、研发费、预计损失、无形资产摊销等费用的计提或推销的依据比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及推销期限的延长或缩短均可使当期费用减少或增加。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治理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治理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60f90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a.png)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治理对策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真实性越来越受到公众的。
然而,不断爆出的财务舞弊事件使得人们对于财务报告的信任度降低。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与特点,并找出有效的治理对策,对于维护投资者利益、保障市场公平、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1、内部原因(1)管理层道德水平低下:部分管理层为满足自身利益,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财务舞弊。
(2)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如果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层可能绕过内部控制,实施财务舞弊。
(3)业绩压力:上市公司面临业绩压力时,管理层可能选择财务舞弊以维持良好的业绩。
2、外部原因(1)监管不力:如果市场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监管不力,管理层就可能进行财务舞弊。
(2)信息不对称:由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管理层有机会进行财务舞弊而不被发现。
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特点1、虚增收入:通过虚构交易、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是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
2、虚减成本:通过少计成本、延迟确认成本等方式,管理层可以虚减成本,从而虚增利润。
3、隐瞒重大事项:隐瞒关联方交易、债务违约等重大事项,是另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
四、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对策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实施独立董事制度,降低管理层进行财务舞弊的风险。
2、加强监管力度:市场监管机构应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严格监管,对发现的财务舞弊行为严肃处理。
3、提高管理层道德水平: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提高管理层的道德水平,从源头上防止财务舞弊的发生。
4、加强信息披露:要求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管理层进行财务舞弊的机会。
5、建立举报机制:鼓励投资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举报上市公司及管理层的财务舞弊行为,对举报者给予保护和奖励。
6、加大处罚力度:对发现的财务舞弊行为,应依法严惩,提高财务舞弊的成本和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学院:会计专业:会计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2013 年 5 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及防范对策【摘要】天然气巨头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塌震惊了全世界,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已经不容忽略。
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问题就一直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
舞弊问题已然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正常有序发展的绊脚石。
以财务舞弊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可能关系,许多专家学者已经给出了不同的见解。
本文将对他们的观点从会计舞弊的动因、识别、防范与治理等多方面归纳整理,以期能从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财务舞弊防范上市公司一、财务会计舞弊的特征以及不良影响许多学者对财务造假和财务舞弊进行了归纳:(一)财务会计舞弊的特征:(1)通常是以管理层为主体的集体舞弊尽管公司财务舞弊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造假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
如果是普通员工舞弊,除非串通或经管理层授意,否则内部控制制度均能有效预防或事后核查;而管理层舞弊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极力隐瞒,注册会计师难以有效识别。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属集体舞弊,往往动用组织的资源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造假,但由于其“战线”过长,破绽相应地也较多,隐蔽性不及个人舞弊和小集团舞弊。
(2)以会计数据作为造假的客体。
财务造假活动不论其目的和形式如何,最终都要反映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资产实物等会计信息载体之中。
造假的方式主要有伪造、变造公司的会计凭证,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频繁(恶意)变更会计政策等,但最终还是要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
(3)造假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财务造假是虚构或者篡改真实的财务数据,因此造假不会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相反,造假带来的虚假信息反面会干扰、破坏正常的经营决策,恶化企业的盈利情况。
(4)疏忽行为同属造假行为勤勉尽责是代理人法律上应该承担的信托责任,因此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的管理当局的疏忽行为同样应视为造假,在法律上属于虚假陈述的范畴,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连续的行为财务造假通常具有在几个年度内连续的造假行为,既然造假行为是有系统、有步骤、有计划的行为,就很难只在一个年度内出现,必然会涉及到几个会计期间。
比如上个会计期间对坏账大量计提,在下个会计期间转回来提高利润。
(二)财务造假的恶劣影响财务造假最终要表现为财务报告的造假,即向投资者出具不真实的财务报告,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财务报告造假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失真,危害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对相关的机构和人员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
(1)削弱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是以真实与公允的信息为前提的,而造假的会计报表必然会误导市场,导致资源的逆向配置。
(2)误导投资者投资者若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遭投资损失。
而且,证券市场的良好发展是建立在投资者的信心基础之上,投资者信心的丧失必然会危害证券市场的发展。
(3)相关机构受害上市公司造假曝光后常常要面临重大罚款,甚至破产,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因此同上市公司有业务往来的机构必然深受以其害。
这些机构包括:为上市公司提供借款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上市公司提供商业信用的供货商,同造假公司签订合同的客户,根据造假上市公司虚报的资产而签订了合约的收购方。
(4)相关中介机构受损失相关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往往会成为民事诉讼案件中的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5)相关人员受重大打击上市公司造假曝光后,会被证券监管机构处以巨额罚款,还会成为民事诉讼中的被告,经济上和声誉上遭受重大损失,对于公司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对于公司的高管人员来说,不仅会被监管机构裁定为证券市场者,而且要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对公司普通员工来说,凡参加养老基金、员工福利计划的员工或者其他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员工在经济上将遭受重大打击。
而且,诚实的雇员和诚实的高级管理人员也会受牵连而影响其职业生涯。
(6)造成诚信缺失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不信任上市公司在大家的监督之下都造假,更不要说那些非上市公司了,投资者逐渐对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了信任,对上市公司的质量失去了信心,如果长此以往,我们的证券市场、资本市场将日渐萧条,真正想做企业的公司将难以融资,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将是巨大的。
二、关于财务会计舞弊动因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秦江萍专家以及学者刘宇归纳了国内外对于舞弊性财务报告的研究,认为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舞弊的原因与动机、影响因素、舞弊的技术手段以及如何才能发现舞弊等方面展开。
(一)动因理论尽管舞弊的原因和动机不能作为公司一定发生舞弊的证据,但是研究动机有利于发现警示舞弊的相关指标。
(1)财务舞弊三角理论该理论由美国会计学会会长 Albercht 提出。
他认为,企业造假是因为存在产生舞弊的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缺少上述任何一项要素都不能形成企业舞弊。
因而,仅仅依靠建立内部控制系统消除舞弊的机会并不能防止企业舞弊的发生,还要消除压力和借口这两种要素才能真正抑制企业的造假。
(2)CONE理论此理论认为,舞弊理由有 G(greed)、O(opportunity)、N(need)、E(exposure)四个因子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共同决定企业造假的风险程度。
上述四个英语单词表达了造假产生的四个条件,即造假者有贪婪之心,且又十分需要钱财时,只要存在机会并认为事后不能被发现时,他就一定会造假。
(3)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理论风险因子论由现任美国注册舞弊审核会长(Pologna)提出。
他认为企业舞弊由个别风险因素(包括道德品质和动机)和一般风险因素(包括舞弊机会、发现的可能性、舞弊后受处罚的性质和程度)两大类因素共同构成。
此理论建立在前两理论的基础之上,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有关舞弊成因的理论。
(4)其它动因理论Beneish(1999)发现高级管理人员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财务报告舞弊的动机之一。
黑利(Paul M Healy,1995)认为管理人员进行利润指骨节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资金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其结论获得了实证支持。
迪安哥罗(Deangelo,1994)、巴哥泰勒和迪切夫(Burgstahler and Dichev)等的研究认为处于困境的公司更倾向于操纵应计利润以保全管理人员的职位,减少公司董事会和监管部门的监督和干预。
Pankaj Saksena 从公司内外环境的角度进行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财务报告舞弊与环境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Beasley(1996)从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董事会和审计委员构成以及CEO 和董事长是否为同一人进行了分析。
McMullen(1996)研究了审计委员构成及其活动情况对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
COSO(1999)从公司治理结构、舞弊技术等多个方面研究了财务报告舞弊。
三、如何识别财务舞弊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的朱锦余和高善生专家根据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最终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将其分成三大类: (1)虚假利润表类。
(2)虚假资产负债表类,即舞弊行为仅直接导致对外公布的资产负债表存在重大错报,但不直接影响利润表。
(3)虚假披露类,即舞弊行为仅直接导致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附注存在虚假内容(披露存在重大遗漏或不实),但不直接影响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
虚假利润表和虚假资产负债表又合称为表内舞弊,虚假披露又称为表外舞弊。
虚假利润表的主要表现为虚增利润¾。
他们认为根据舞弊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信息披露虚假陈述(包括隐瞒披露)和侵占资产。
按信息披露是否定期,又可将信息披露虚假陈述分为及时信息披露虚假陈述和定期报告虚假陈述。
舞弊性财务报告属于定期报告虚假陈述。
上市公司及时披露的重大信息也可能是构成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因此,上市公司为掩盖及时信息披露的虚假陈述,也往往会导致舞弊性财务报告。
学者黄慧同时认为,从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重点首先在于利润,其次在资产和负债。
利润可表现出企业的经营业绩、发展水平、抗风险能力等,企业根据表现自己经营业绩的需要,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同时为了资产重组或贷款的需要,也会虚增资产,隐匿负债,从而导致财务报表不实。
专家任莹认为粉饰财务报表的方法很多,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一)利用会计处理上市公司通过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或钻会计准则的空子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屡见不鲜。
常见的有:(1)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当处理同一业务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会计处理方法时,公司管理当局往往利用会计方法的这种可选择性,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来调节权益,如通过对长期投资核算中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对固定资产折旧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的变更,对存货计价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的选择等手段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目的。
(2)操纵收人:A.提前或延后确认营业收人:如在销售完成之前或货物起运之前或客户推迟购货时就确认收入的实现或相反。
B虚构营业收入:如在年末通过虚设客户增加销售收人或同客户串谋搞假销售、假出库、假挂帐等方式操纵收人。
C.虚列其他业务收人、营业外收人:如通过将本公司的优质资产出租等业务获得偶然收人;将接受捐赠实物资产收人、对外投资的资产评估增值收人不通过“资本公积”核算,而直接计人营业外收人等方式调节利润。
(3)操纵费用对费用资本化的操纵:如在资产先交付使用、后办理竣工决算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利润,把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时间作为资本化终止的时间,于是在借款费用继续资本化的同时,又可不提固定资产折旧,达到虚增资产、虚增利润的目的。
(4)利用四项计提根据《股份公司会计制度》规定,上市公司要计提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但不少土市公司在计提范围、计提标准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随意性,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为了逃避ST或PT的处理,常利用四项计提自欺欺人。
学者秦江萍认为会计舞弊还可能出现在利用利用关联方交易。
她认为上市公司与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之间普遍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这些为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提供了另一条新径其常见的手段有:(1)虚构交易为了体现公司良好的经营业绩,在年度终日前将产品大量销售给关联方以虚增公司年销售利润,到下年初又以“销售退回”方式冲减下年度销售利润,以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2)转移价格用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从事购销及资产和股权置换活动,或以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利率的利润从事资金往来活动,以及向关联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等方式,调节财务费用或利息收人(3)费用转嫁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转嫁或分摊共同费用(如广告费等)的方式操纵各个子公司的利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