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1.11.28•【文号】工信部规〔2011﹞552号•【施行日期】2011.11.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通信业,发展规划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为加快物联网发展,培育和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我部制定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二O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壮大物联网,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现状及形势(一)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产业发展初具基础。
无线射频识别(RFID)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低频和高频RFID相对成熟。
全国有1600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年产量达24亿只,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其中,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150亿元;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建成全球最大、技术先进的公共通信网和互联网。
机器到机器(M2M)终端数量接近1000万,形成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奋斗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全力构筑苏北信息产业第一高地(二)强力推进“智慧”建设(三)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四)着力推进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五)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六)努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七)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四、重点工程(一)信息产业千亿元工程(二)“智慧”建设工程(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531”示范工程(四)电子政务平台升级改造工程(五)信息惠农兴农工程(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工程五、政策措施(一)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构建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三)建立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四)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五)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我市按照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加以全面推进,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在探索符合市情的电子政务道路上取得明显成效,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数字”初具雏形,为“十二五”时期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信息产业加速崛起。
信息产业成为全市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
2010年,实现增加值62.01亿元,销售309.21亿元,为2005年底的10倍。
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248.03亿元,初步形成了计算机及其配套件、绿色能源、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引进培育了富士康、达方电子等大集团、大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41.96亿元,初步形成“一核”(软件园)、“四特”(软件科技产业园、网新科技园、软件产业园、动漫科技产业园)软件产业园区格局, 4家软件企业通过CMMI3认证,11户企业、35项产品通过“双软”认定,网络游戏、动漫、呼叫中心、互联网与无线信息服务等现代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部分)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五、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紧紧围绕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需求,以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引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为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科学技术。
(一)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民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为粮食单产年增长率达到0.8%提供科技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建立健全信息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立一支20万人左右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创业。
1.攻克农业和村镇发展的关键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加强农林动植物高产高效新品种创制,加快发展农作物种植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林业资源培育与利用技术、牧区畜牧业和草地保护技术、海洋农业技术等,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加强先进多功能农业装备、食品绿色和安全加工、农产品贮藏与物流、现代农用物资、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综合利用等技术研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副产品高值化深加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发,促进健康食品生产。
加快农林生态和循环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农业生境控制、污染农田修复利用、农林生态工程、农业重大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等研究,提高农业生态保护能力。
加强农村信息化、城镇化动态监测、村镇规划、土地节约利用与管护、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宜居社区与安居住宅建设、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科技工作,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把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
继续加强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的实施,促进涉农科技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型种养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2.05.26•【字号】皖农建〔2022〕83号•【施行日期】2022.05.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农垦事业管理局、省监狱管理局: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以下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区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和建后管护并重,做到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相协调、统一组织实施与分区分类施策相结合。
注重提质增效,健全工作推进、规范管理、监督评价、建后管护机制,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发挥效益一块,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坚实基础。
二、各地(单位)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重点支持事项,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建设进度和质量管理,提升建设成效。
市、县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衔接好本地区目标任务。
市级建设规划要细化落实省级建设规划,明确区域布局,确定重点项目和资金安排,将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级。
县级建设规划要重点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地块,明确时序安排,形成规划项目布局图和项目库,为项目和投资及时落地提前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2021年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科学蓝图。
为全面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根据(轮政办发[2013]71号)《关于做好<轮台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规划蓝图—实施情况”,认真开展轮台县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
一、“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任务及落实完成情况评估“十二五”期间,紧紧围绕“一产上档次、二产上规模、三产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发扬“抢抓机遇、借力发展、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轮台精神,全面推进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按照“稳粮、控棉、强林、促畜”的原则,继续优化巩固粮食、棉花基地成果,充分利用本地区水土光热资源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有力条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使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健全完善;继续完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大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目标任务评估。
“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大粮食高产攻关力度,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大力开展粮食高产攻关,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大粮食高产攻关力度,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粮食生产人均收入达600元以上。
一是稳定冬小麦种植面积,每年不低于12万亩,保障人均1亩粮,大力推广“吨粮田”高产模式种植技术,“十二五”末达到5万吨,小麦单产年均增长2-3公斤;二是将小麦品种改良、更换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推广种植冬小麦优良品种,使之占种植面积的95%以上,抓好小麦良种繁育工作,每年小麦种子田面积不少于5000亩;三是大力推广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多熟高效种植模式等实用技术,结合水资源现状,大力推广小麦、玉米及其他作物多熟高产高效栽培种植模式,推广饲粮兼用型优质高产品种,每年复播作物面积不少于8万亩,全面提高复播质量。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26•【字号】皖办发[2012]22号•【施行日期】2012.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皖办发〔2012〕22号)各市、县委,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各大学:《安徽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4月26日安徽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奋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为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二)发展思路把握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经济文化日益融合的新趋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充分发挥我省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全面激发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更好更快地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6.01•【字号】皖政〔2017〕86号•【施行日期】2017.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安徽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2017年6月1日安徽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
为推动我省信息化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形势(一)“十二五”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省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73.25,升至全国第11位。
1.信息化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信息化政策文件,出台了《安徽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宽带安徽”的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为全省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
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到2015年底,全省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972万户,普及率为80.9部/百人;全省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为887.9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3671.8万户;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3463.7Gbps;移动电话基站数达到15.2万个,其中3G基站达到5.3万个,4G基站达到6.3万个。
3.信息产业加快发展。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比
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第一篇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一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第二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四章发展现代农业第五章增加农民收入第六章改善农村面貌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第八章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第九章深化农村改革第三篇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十章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第十一章振兴装备制造业第十二章优化发展能源工业第十三章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第十四章提升轻纺工业水平第十五章积极推进信息化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第十六章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七章丰富消费性服务业第十八章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第五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十九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二十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第二十一章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六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二章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三章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强化资源管理第二十六章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第七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第二十八章优先发展教育第二十九章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八篇深化体制改革第三十章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三十一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十二章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第三十三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第三十四章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第九篇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第三十五章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第三十六章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第三十七章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第十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三十八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三十九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四十章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建设第四十二章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第十一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四十三章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十二篇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四十四章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十三篇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四十五章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十四篇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第四十六章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第四十七章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第四十八章健全规划管理体制[3]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十三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第一篇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二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发展理念第五章发展主线第二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六章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第七章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八章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第九章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第十章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第三篇构建发展新体制第十一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十二章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第十三章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第十四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十五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十六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第十七章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第四篇推进农业现代化第十八章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第十九章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第二十章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第二十一章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第五篇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第二十二章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二十三章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二十四章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第六篇拓展网络经济空间第二十五章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第二十六章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第二十七章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第二十八章强化信息安全保障第七篇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第二十九章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三十章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第三十一章强化水安全保障第八篇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三十二章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三十三章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第三十四章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第三十五章健全住房供应体系第三十六章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第九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第三十七章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三十八章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三十九章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第四十章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第四十一章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第十篇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第四十二章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第四十三章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四十四章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第四十五章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第四十六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四十七章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第四十八章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第十一篇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第四十九章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第五十章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第五十一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第五十二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第五十三章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第十二篇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第五十四章支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第五十五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第十三篇全力实施脱贫攻坚第五十六章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第五十七章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第五十八章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第十四篇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第五十九章推进教育现代化第六十章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第十五篇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第六十一章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第六十二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六十三章缩小收入差距第六十四章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六十五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第六十六章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第十六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六十七章提升国民文明素质第六十八章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第六十九章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第十七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七十章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安徽省省情知识竞赛题库
知识竞赛题库(安徽省情)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题)1、“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A、发展B、科学发展C、加速崛起D、全面转型2、“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A、转型发展B、开放发展C、创新发展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3、“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A、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B、走在中部崛起前列C、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4、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A、战略性新兴产业B、加快新型城镇化C、经济增长D、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5、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转变。
A、生态文明建设B、环境友好C、全面协调D、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加快建设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目标。
A、翻两番B、翻一番C、翻三番D、翻三番7、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工程。
A、五个一B、861C、5352D、千百十8、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A、产业集群B、产业带C、产业基地D、产业链9、按照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A、适度超前B、综合协调C、立体网络D、以人文本10、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
A、滨湖大城市B、全国性特大城市C、区域性特大城市D、现代化大都市11、将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
电子商务专业方向毕业设计论文
电子商务专业方向毕业设计论文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是电子商务理论与社会实践联系的桥梁,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极其重要之手段。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毕业设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子商务专业方向毕业设计论文范文一:电子商务在农业建设中的应用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购买者——买方拟明确以组织机构代码为标识的法人及以身份证为标识的自然人为主体的购买者,建立网上可查询的买方信用数据库,记录买方的网上交易次数、交易活跃度、付款速度、交易成功率等信息,供卖方查询买方信用状况、资金状况等信息,以此判断交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2.供应者——卖方拟明确以组织机构代码为标识的法人及以身份证为标识的自然人为主体的销售者,建立网上可查询的卖方信用数据库,记录卖方产品质量、信用状况、近期交易情况、发货速度、售后服务质量等信息,供买方判断卖方的诚信度,增加交易的安全性。
3.可持续的农产品追溯物流虽然只是若干环节的一部分,但往往是商品和服务价值的最终体现,拟建立以物品编码为基础的农产品追溯技术。
4.电子商务的信用评价及认证拟建立非盈利性的电子商务交易第三方涉信评估及认证中心,使网上交易的各方能够相互确认身份,提高交易双方的信用度。
二、面向农业领域的电子商务平台探索角度从质监视角来看,可通过以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标准技术为依托的研究,综合运用企业质量档案和质量信用信息数据,解决电子商务运行中的企业质量信用的问题,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相关企业的有序、诚信经营。
1.提供平台运行大环境。
拟依托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标准文献技术的拓展运用,提供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顺利运行的大环境。
2.探索完善电子商务业务流程。
通过法人基础信息库的运用,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构建科学有效的宏观信息结构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保障,向企业和社会其他非政府机构开放法人基础信息库,促使得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能够实现无缝隙链接,为政府和企业开展信息网络条件下的业务流程再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
导 。三 是 推 动 调 整 完 善 生 猪 调 控 预 设 , 加强农 业 行业 管理 信息化 建 设 , 案 。四是 研 究加 强 肉牛 、肉羊 生 产监 提高 农 业综 合 执法 信息化 水平 , 快 加
4 /农村 财务会 / 0 1 总 ̄43 计 21 / - 1 2 . 期
一
农 业 部 、 务 部等 有关 部 门正在 抓 紧 人2 0 , 商 0 元 优抚对 象 以及新 中国成立前 研 究促 进牛 羊肉产业平稳发展 的政 策 老党 员和 未享受离退 休待 遇 的城镇老
6元 措施 , 化解导致牛羊肉价格高位运行 党员每人3 0 。
的矛盾, 稳定牛羊肉价 格。
1 日下拨 。 5
I 业部 农
l 实推 进农 业和 农 村 节 能减 排 扎
加 强 农 业 和 农 村 节 能 减 排 工作 的意
l 民政 部 、 政 部 财
日 民政部 、 前 财政 部 联合 下发 通
元 日前 , 业部 下发 关于 进 一 步 l 旦春 节 补贴 标 准翻 倍 农
是大力 推进农村废 弃物 资源化利用。
象、 农村 五保 对 象 、 受 国家 抚 恤 补 享
l 部 委 四 I 降牛 羊 肉价格 拟
为应对 牛羊 肉价格 大幅上 涨且 居 高不 下的情况 , 国家发改 委、 财政部 、
助的优抚 对象 以及 新 中国成立前入 党 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 城 镇老 党 员 。 补贴 标准 比2 1年提 高 0 1 倍 , 别是 : 分 城市 低保对 象每人 3 0 0 元, 农村低保 对 象 和 农村五保 对象 每
I 业 部 农 l ”规 划正 式 发 布 五 l 求 ̄ 2 1 年 将 全 国7 亩耕 地 要 J 0 J 5 亿
安徽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
未来五年,我省将进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构筑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能源发展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能源发展最快的时期,累计3倍。
能源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完成投资2402.5亿元,比“十五”增长结构更加优化,供应能力显著提高,较好地支撑和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一)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1.两淮亿吨级煤炭基地顺利建成。
扎实推进两淮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建成顾桥、张集等18对现代化大型、特大型矿井,新增产能4870万吨/年,是“十五”期间新增产能的4倍。
2008年两淮矿区原煤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国家验收的亿吨级煤炭基地。
2010年全省原煤产量1.31亿吨,是2005年的1.6倍。
2.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大幅增强。
组织实施了“皖电东送”工程,建成田集、凤台、宿州、平圩、洛河、蚌埠6个发电厂,总装机720万千瓦,有力地保障了长三角地区的电力供应。
2010年,全省电力装机— 1 —规模2933万千瓦,是2005年的2.4倍。
电网建设全面加强,建成了500千伏东、中、西3个输电通道,我省主网架实现了由220千伏向500千伏的跨越,形成了分层分区运行的电网体系。
3.天然气开发利用规模大幅增长。
“川气东送”工程建成投产,初步形成“西气川气同供、南北管网联通”的双气源供应格局。
建成省内天然气支线600公里,管道天然气基本覆盖设区的市。
全省天然气使用规模由2005年的1.3亿立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15亿立方米,增长了10.5倍。
(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1.新能源产业快速成长。
因地制宜,加快新能源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合肥、芜湖、蚌埠、滁州、安庆和池州等主要集聚区。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9.13•【字号】皖政办〔2016〕53号•【施行日期】2016.09.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皖政办〔2016〕5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第八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9月13日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皖发〔2015〕13号)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总体考虑(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一是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由2010年的250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921.5亿元,年均增长29%,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3.6%提高到22.4%,对全省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产值超千亿元。
二是一批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新型显示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以面板为核心,集聚了液晶玻璃、光学膜、偏光片、驱动芯片等上下游企业30多家,合芜蚌地区正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区。
机器人产业在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龙头企业埃夫特公司已进入国产机器人整机企业第一梯队,四自由度以上机器人销量占国产机器人的1/3,位居全国第一。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科学分析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形势和实际需求,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是未来五年指导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和农业服务信息化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形势“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成绩,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
“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需求更加迫切,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重大机遇,任务也十分艰巨。
(一)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
截至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7.5台/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115.2部/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达到67部/百户。
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
经过“十一五”努力,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
据统计,我国农业网站数量达31000多家,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
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
信息技术初步应用。
“十一五”期间,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农业无线传感网络、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精准农业与自动监控、呼叫中心、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并且发展迅速,有逐步深化的趋势。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出处:赛迪顾问日期:2010-06-032.1 政策环境2.1.1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推进日渐深入,信息化建设指标更加清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战略确定四个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六大战略计划,并提出九点相应的信息化发展保障措施。
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1.2 十七大首次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命题,赋予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命题2007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十七大强调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十七大首次鲜明地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历史使命,信息化发展必将有新的、重大的突破。
同时还再度明确了信息化战略地位,为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目标与方向。
相信在未来几年必将兴起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高潮。
2.1.3 七大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明确重点任务,推进深入应用2008 年3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出《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及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在大型骨干企业信息系统外包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电子认证服务、信用信息服务、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无线射频技术应用等7 个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八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民生优先,完 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 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 体人民。
28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23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持减缓和适 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 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要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广泛 开展国际合作。
——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 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 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各类资源保障程度。要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强水 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矿产资源勘查、 保护和合理开发。
30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 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稳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 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 福利和慈善事业。
31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 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 争能力。要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综 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推进农业结 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 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11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 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 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 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 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 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 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 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 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 米。
全国“十二五”农机化发展六个专项规划发布
平安农机”和 “ 为民服 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机械化与现代农 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技术 装备水 平 则,以创建 “
不 断提 高 。2 1 年 我 国 园 艺设 施 面 00
务创先争优”示范窗 口为载体 ,努力 提高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 “ 十
率 、检 验 率 、持 证 率水 平 要达 到
机化和农艺技术集成 ,加快科技成果 试验鉴 定 国际交流 与合作 , 高我 国 重点 工程 提
转化 。完善农机 科研 、教学 、推广 、 农业机 械试验 鉴定的 国际影响 力。 未 来 五 年 。我 国 设 施 农 业 发 展 要 以加快转变 发展方 式为主线
“ 十二五”期间 ,农机安全监
■ G NGX U^ INO ̄ E J I ⅡU^ GV 强 E
农 瓠
箍
2' 02 1
' 1珊 1
政 策 法 规
备 。加 强农机 化示范 区建设 。以全程
强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及试验鉴定基
未来五年 。农机安全监理 工作
四个转变”,实施四项 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加强先进的农 地建设。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农业机械 要推进实现 “
理 工作要坚持 安全 第一 、预 防为主 、
生产单位协作机制 ,进~步促进产、
学 、研 、推 结合 。加 强农机 、农艺等
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预
部门的合作 ,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机 业生产经营方式融合。
பைடு நூலகம்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设施农业 防 事 故 、保 障 安 全 、促 进 发 展 的原
0 平安农机”示 4 .%和4 .%。2 1 年设施蔬菜总 7 %以上;创建全国 “ 6 5 1 6 00
产量 超 过 1 亿 吨 , 占蔬菜 总 产量 的 . 7
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最终印刷稿)
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最终印刷稿)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二月目录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0)第一章“十一五”发展的巨大成就 (10)第二章“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14)第三章指导思想 (14)第四章发展目标 (16)第二篇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9)第五章积极扩大有效投入 (19)第一节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 (19)第二节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20)第六章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20)第一节积极开拓消费市场 (20)第二节改善消费环境 (21)第三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1)第七章增强工业综合竞争力 (21)第一节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1)第二节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24)第三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4)第四节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26)第五节深入实施品牌战略 (27)第六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27)第七节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27)第八章促进服务业大发展 (28)第一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28)第二节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30)第三节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 (31)第九章强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 (32)第一节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2)第二节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35)第三节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36)第四节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38)第四篇推进“三农”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9)第十章发展现代农业 (39)第一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9)第二节推进农业产业化 (40)第三节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0)第十一章加快新农村建设 (42)第一节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化 (42)第二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43)第三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43)第十二章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44)第一节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和管理制度 (44)第二节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45)第三节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45)第五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46)第十三章加快城镇化进程 (46)第一节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46)第二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49)第三节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50)第四节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50)第十四章统筹区域发展 (50)第一节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 (50)第二节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发展 (52)第三节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53)第四节促进皖南皖西地区加快发展 (54)第五节推动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 (55)第六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55)第六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安徽 (57)第十五章加快推进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重点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 (57)第一节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 (57)第二节加快建设创新载体 (58)第三节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工程 (58)第四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59)第十六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61)第一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61)第二节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 (61)第三节加快高等教育强省建设 (61)第四节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大省建设 (62)第五节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 (62)第六节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63)第十七章加快建设人才强省 (65)第七篇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67)第十八章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67)第一节节约能源资源 (67)第二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68)第十九章加强环境保护 (69)第一节加强污染防治 (69)第二节完善环境保护机制 (70)第三节保护自然生态 (70)第二十章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72)第八篇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72)第二十一章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72)第一节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72)第二节多渠道扩大就业 (73)第三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74)第四节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75)第五节加强人口工作 (75)第六节积极发展养老事业 (76)第七节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 (76)第二十二章大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77)第一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77)第二节加强城乡社区建设 (77)第三节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77)第四节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78)第五节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78)第九篇着力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区域软实力 (81)第二十三章提升全省人民文明素质 (81)第二十四章加快文化改革创新 (82)第二十五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83)第一节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83)第二节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83)第十篇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活力 (85)第二十六章加快改革攻坚步伐 (85)第一节行政管理和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85)第二节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86)第三节财税体制改革 (87)第四节资源要素价格改革 (87)第五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88)第二十七章全面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88)第一节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 (88)第二节深化以长三角为重点的区域发展分工合作 (89)第三节优化贸易结构 (90)第四节加快“走出去”步伐 (90)第十一篇坚持依法治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91)第二十八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91)第二十九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91)第三十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92)第十二篇保障规划实施 (92)第三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92)第一节明确规划实施责任 (92)第二节强化政策统筹协调 (93)第三节完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 (93)第四节加强监测评估 (93)第三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94)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发布日期:2010年12月20日来源:市场信息处作者:为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构建全省现代农业体系中的重大作用,以信息化引领和推进全省农业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成效“十一五”以来,我省各级农业部门主动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需要,坚持把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围绕“三农”服务开展工作,不断改善农业信息工作手段,拓宽信息工作面,增强服务能力,提升农业形象,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1、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我省进一步加强全省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建设各类信息服务机构189个,建立部门行业系统专业网站30个,70%的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20%的村建有信息服务点,90%以上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与农资批发市场建有网络终端,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正在向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延伸,全省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已初具规模。
2、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得到进一步完善。
建设完善“安徽农业信息网”网站群,与上对应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横向联系各省农业信息网和委内各职能部门,纵向延伸到17个市、105个县(区)和广大的乡镇、村以及相关涉农企业,实行全省农业信息三级平台、四级发布的网站管理模式。
省农委还筹集100多万元资金,新建面积150平方米的省级农业信息机房,优化了网络环境,为全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3、农业“12316”公益语音服务平台得到进一步发展。
继续完善“12316”农业语音咨询服务平台建设,实行各地农业系统公益服务号码统一,专家定期坐诊,为农民、企业投诉举报或咨询服务提供方便。
截至目前,全省每天电话访问量在1000人次以上,农忙时间每天在3000人次以上,已成为农民生产经营的好帮手。
4、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工程开始实施。
自2008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组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建立了全国首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网,为520个合作社建立了个性化专业信息平台,建立了合作社信息员队伍,并对信息员进行专门培训,统一信息采集、统一配置电脑等硬件设备。
5、建成全省农业视频会议系统。
我省农委系统建设完成了包括省级两个主会场,市级20个、县级61个分会场的全省农业视频会议系统,已经累计召开40多次各类工作视频会议,参会人员达到5万多人次,提高了我省农业电子政务水平。
同时拓展了农业部卫星视频会议收视范围,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能。
6、深入推进“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项目建设。
按照农业部统一规划,在阜阳、滁州、宿州三个市和宣州、肥西等十六个县(区、场)开展农业信息综合服务试点工作。
通过建设“三电合一”平台,综合利用电视、电话、电脑等信息载体开展信息服务,丰富信息服务手段,提高信息服务入户率和使用率。
7、规范完善全省农情调度系统。
建成了融农情、灾情、行情等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发布于一体的省级农情调度管理平台,实现了部省市三级联网,极大地方便了全省农情信息的沟通,保证了农情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累计发布各类农情信息已达上千万条次。
8、开展全省新农村千村百镇信息化试点工作。
从2007年开始,重点选择了102个乡(镇)、312个村开展农业信息化试点工作,按照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千村百镇”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搭建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广泛应用,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文化等信息服务,实现千村百镇信息网络化,政务公开化,服务社会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1、指导思想: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立足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中心任务,面向“三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的,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落实措施,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系统谋划、科学实施,提高全省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总体目标: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适应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电子政务体系,基本实现农业决策、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网络和农业信息物理网络建设;完善农业决策信息指挥调度、农产品和农资市场监管、科技和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建成功能完善、性能先进的省级农业统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成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基地;建成并普及推广一批针对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事务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信息系统;使农业生产决策的信息支持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政府对农业的市场监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滞后状况明显改善,基本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加快电子商务建设,上联农业部信息联播和一站通服务平台,建立省级电子商务体系,率先在“安徽农业信息网”和“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启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现网上展厅、网上购物、会员互动等系统建设。
3、工作目标(1)平台建设,拓展服务。
建成省级农业统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综合各类信息服务手段,涵盖农业各项工作,面向各级农业部门和农民,建立集电话、网站、视频等功能于一体的统一省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重点汇聚涉农信息资源,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为一体的,涵盖政策、市场、科技等内容的,面向农民群众开展服务的集中式信息服务站,覆盖至100%的乡镇和行政村及广大农户。
(2)信息技术,示范应用。
开展信息技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重点在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开展信息技术的示范工程。
拓展信息技术在育种、栽培、饲养、土肥、植保、灌溉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大田作物生产和经营的智能化控制、食物安全信息追溯等关键技术,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实现信息化条件下农业的智能化、规范化、模式化发展。
(3)区域连接,综合发展。
在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中,研究与上海市等长三角城市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网上平台的对接,促进全省农业农村综合信息与长三角地区的互联互通,最终实现涉农信息传播与服务的一体化。
(4)队伍建设,提高素质。
在全省建立一支包括农业专家、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信息员、大学生村官在内的专兼职信息员队伍,重点培养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和经纪人在内的信息员队伍,提高信息服务的真实性、准确性、有用性、可靠性、互动性。
三、建设内容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将重点抓好三大应用系统和七项重点工程建设。
应用系统:一是农业决策信息指挥调度系统。
建立农业生产指挥调度系统,对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进行动态监测;完善农业综合信息监测系统,通过建立布局合理的农业固定观察点,实现对农业工作的动态监测。
建立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分析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
通过全面掌握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信息,科学分析,及时提供权威、有效、准确的管理与决策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农产品和农资市场监管系统。
主要是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和农机具等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管,建立行政审批、认证监管网上统一平台,开发系统结构模块,建立开放的管理数据库,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务,实现网上受理并支持用户查询。
三是科技和市场信息服务应用系统。
整合省市县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电信服务设施,建立健全农业政策、科技和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全方位、大覆盖地为企业和农民提供及时有效市场和科技服务。
在改善升级现有系统软硬件基础上,以加快省、市“12316”咨询服务中心和县、乡信息咨询服务站建设为重点,依托电话语音和手机短信,建立协调机制,整合信息资源,实行省市县乡四级农业专家联动服务,提高农业信息咨询服务水平。
七大工程:为确保上述应用系统建设顺利进行,必须重点抓好系统运行数据基础、运行环境和服务载体建设,完善数据和网络支持服务,通过全方位、大覆盖,有效解决农业信息服务问题。
1、农业数据采集工程。
主要依托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农业数据采集指标体系,建立农业行业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健全农业信息数据库群。
同时,开发应用智能化的农业专业搜索引擎技术,搜集涉农数据信息,整理分类后纳入省级统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资源体系,供有关部门共享和社会公众实时查询获取。
2、省农业综合门户网站群建设工程。
按照“统一标准、整合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完善省、市、县三级网站群建设,聚合各类涉农信息服务数据,以支撑平台上移,应用服务下延的方式,系统规划信息内容结构,按照平台一体化、服务多元化的原则,把安徽农业信息网建成全省农业综合门户平台。
3、基层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工程。
整合全省1312个乡(镇)和15745个行政村现有分散的信息服务站(点)资源,按照“谁投资、谁运营”和“共建共享、共同使用”方式,争取在全省每个乡镇和行政村建成完善至少一个,并且具备“五个一”标准(一间房、一个人、一组设备、一条宽带、一套服务流程)的集中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场所。
4、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
建设和总结推广宣城市以及广德、定远、砀山、太湖、蒙城等地的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拓展合作社信息化应用领域,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健全信息化服务体系,以合作社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包括合作社社务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真正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
通过信息化建设推进我省合作社规模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重点推动承担部、省试点、示范建设项目的市、县、乡(镇)以及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5、农村专家队伍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工程。
组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农村经纪人、技术能人、专职信息员的信息知识,注重发挥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村级兼职信息员作用,在全省建立7万名左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乡村信息员队伍,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专兼职信息员2万名左右,并全部进行专业培训,基本做到每个乡镇2~3名、每个行政村1~2名、每个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1名合格信息员,形成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层次丰富、覆盖广泛的基层技术和信息服务队伍。
采用电脑上网、网络电视、电话咨询、视频问答、短信问答等方式,培育懂技术、用信息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村1000万个用户终端与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对接,年培训和服务农民超过10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