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

中国古代的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

中国古代的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对于史学的研究和认识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中。

在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和方法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今天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的史学思想和方法论两方面展开探讨,带您领略中国古代史学的博大精深。

一、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史学思想源远流长,首先要提到的是史家经的思想。

《封禅书》中说:“天道运精而神明,地道载物而生长,人道应天而学问,史为王道之纪,心知神明之验也。

”这说明史学应当作为王道之纪,让人民知道历史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明晰天人之间的因果关系,达到心知神明之验的境界。

《左传》的思想对史学影响也很大,其中较为著名的是说“史记列传不说长短,出于事者言之”,这说明史学应当客观、公正地记录历史事实,不应当有个人意愿的干预,因为这样会影响对历史的真实认识。

《易经》中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比较著名的莫过于“易有八卦,无穷数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中道出了一种方法论,即天人合一,天行的是健康、成长、发展,而地势则是温顺、沉稳、凝聚。

君子应当借鉴天地的精神实质,把自己的行为方向、行动方式和实践计划与天地合一起来。

二、史学方法论中国古代的史学方法论非常丰富,其中显著突出的有历书之学、地理之学和研究夫妻之义、家法之学等等。

历书之学是中国超级重要的一个学科,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天文学、气象学、历算学的高超水平,也为中国史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撑。

因为历书之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推断历史上的天文现象和气候变化情况,从而帮助史家更加精准地刻画历史背景和时代风貌,如《左传》中的邢朴和《史记》中的司马迁就是由于掌握了计算天文气象的研究成果,所以他们的史学著作才得以呈现出较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地理之学这一学科也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古代,典籍类书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与地理有关的书是地理志。

地理志中记载了地理信息和地方名胜史背景,其内容通常包括国家、州县、乡邑、山川、水系、田肆、墟邑、下村、亭郑、庙祠、古塚、名胜等。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文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文

元代道教的重生思想摘要:道家哲学以重生为特色,重生观念是道教思想的重要内容。

元代道教的重生思想,既有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也有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既有对人类生命的关爱,也有对动植物等生命体的爱护,较前世道教的重生思想要丰富的多。

关键词:元代道教重生老子思想中国的“道”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之道,老子对“道”的崇拜实际上是一种生命崇拜(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道教是热爱生命的宗教,我们从道教经典中可以找到很多有关重生的论述。

《太平经》云:“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又云:“要当重生,生为第一”。

《道藏》第一部经典《度人经》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思想。

这些重生贵生的思想,是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最有特色之处,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生命、人生的态度,也促进了道教对所有生命体价值的认知。

一、对自身生命的注重道教自创立以来,就十分强调个人现实人生的重要性,其独特的养生术、修仙术都是围绕着个体生命的健康长寿、不死成仙而展开的。

早期道教借用神仙家、道家和医家的养生修炼方法,形成了一套众术合修的修道方法,诸如行气、辟谷、胎气等,不一而足。

《仙鉴》计述的众多仙真,大多长于养生,精通各种各样的延年保命之术。

其中,外丹服食也好,内丹修炼也罢,都是为了自身肉体的延续或精神的永恒,都能体现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力图把人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可贵思想和探索精神。

道教“调和四气凭烧炼,修炼千方只要安”(《太华希夷志》卷上。

《道藏第五册》),直言千般调气修炼道术,唯一的目的就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道教的种种道术是建立在重视个体生命的基础上的。

《睡歌》是陈抟答太宗问养生之道时作,此歌一气呵成,音韵铿锵,节奏明朗,在陈抟眼里,历代帝王将相纷争时的智慧谋略、刀光剑影,只不过是两三个君子“争些小闲气”,不足称道。

此歌虽然隐含着悲观厌世的情绪,也有淡化社会治安问题的倾向,但其中显示出的道教中人的独立人格,以及尊重个体生命价值,视现实生命高于一切的独特思想,还是十分难得的。

中国古代思想史

中国古代思想史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思想主张 1)“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2)“大一统”“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 3)“三纲五常” 4)发挥儒家仁政 思想 作用 君权 加强君权 思想统一维护政治 统一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中央 集权
减轻负担,缓和矛 盾,改善生活
统一
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 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
1:主流意识对君主制度的维护;进步潮流对 专制制度的冲击 先秦:儒家主张仁政、爱民;体现了浓厚的民本 思想。但根本上维护君主统治 汉代董仲舒新儒学、宋明理学服务于专制统治 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李贽;黄; 顾;王; 认识:1>、主流意识的演变与社会存在关系密切 小农经济;地主阶级专政。 明清:商品经济;专制制度的反动;理学的桎酷 2>、与时俱进,服务与社会,与政治紧密结合 3>、自身“官
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
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
事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
存的基础逐渐瓦解……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 识》
2、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
3、宣扬“君权神授”,儒学披上神学外衣
4、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5、利于儒学教育的发展和古代文化的传播。 ,
(2010·天津文综·T2)《史记》载:汉武帝
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 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 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 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
•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 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 权乱政。我朝罢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 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 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 《明太祖实录》 • 材料四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 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 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 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 益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中国古代思想史》全套课件 PPT

《中国古代思想史》全套课件 PPT


建国前主要体现在唯心史观占主导地位。 建国后主要体现~要为政治运动服务等。 (“十七年”及“文革”一切都要为政治服 务; 改变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第一讲
7、学研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作用
①、启迪思想智慧、开阔解放思想、提高精神 境界。 ②、通过具体地分析历史上相关思想意识,总 结和汲取其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培养锻炼 逻辑思维,逐步提高观察、认识、分析、 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古代思想史 可以依据不同标准进行分门别类的再划分: 如按范围区域分(中外);按社会性质分(五种 形态);按时代分(古中近现当);按对象内容分 (宗教、哲学、政治、经济、伦理、法律、教育、军 事、科学、艺术、史学……。 ⑤、学习以综合为主,侧重哲学、伦理、政治,适宜 兼顾其他。
第一讲
第一讲:序言、原始思想观念的形成及变化
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方法 原始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变化 思考题 参考书目 网络资源链接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一讲
一 、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思想和思想史。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学科范畴及其内部的再划分。 中国古代思想史与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区别。 学研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指导思想、目的、方法。 以往在学研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形成的主要失误。 学研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作用。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思想的主要精华。
第一讲
3、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学科范畴及内部的再划分 ①、中国思想史的概念。 ②、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概念及时限。 ③、所属学科范畴:历史学 (中国古代思想史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 重 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 它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书评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书评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书评史论主体的第一部分《孔子再评价》是提纲挈领的章节,分析孔子思想史本身,認为孔子仁学最终经由血缘、心理、人道、人格形成了以实用理性为精神特征的整体思维模式。

孔子创始的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其相对独立的稳定性,得以长久延续,不断发展。

其余各章节都沿用文化心理结构这一线索进行了深入探讨。

史论主体的最后一部分《试谈中国的智慧》是讲演的记录整理,也是一篇汇集观点、归总思路的文章,近似结语。

可以看作李泽厚对《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的总结和自我评价,分别从时代课题、血缘根基、实用理性、乐感文化、天人合一五个关键词切入。

时代课题归总了著者的研究思路。

血缘氏族是中国民族思想的根基,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是中国民族的思维特性,天人合一则是儒学超越伦理所达到的与宗教经验相当的最高境界,也是审美境界。

本书的目录安排,成功将著者重新构建的理论系统条分缕析地展现,采用不同以往的分类方式提炼出了同一主题(文化心理结构)下的重点线索,合并主线而舍弃了次要分支。

从而在主流思想(孔学)之外,将对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起重要作用,而普通思想史重视不足的思想或思潮,当作思想典型,在历史和现实两个层次中作为问题提出,墨、荀思想的科学探讨就是典型。

二、《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提倡的研究方法李泽厚主张研究课题的多样化、专题探究的细致化,认为在这样广泛深入的基础上方能有更合理的通史概括,方能不流于抽象的空洞议论。

或者同是通史,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或者提出的课题,经由的途径,企图达到的目标很不相同。

他认为“学术作为整体,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多方法去接近它、处理它、研究它。

或宏观或微观、或逻辑或直观、或新材料或新解释……,它们并不相互排斥,而毋宁是相互补充相互协同相互渗透的。

真理是在整体,而不只在某一个层面、某一种方法、途径或角度上。

学术领域的研究应该构成一个多层面多途径多角度多方法的丰富充实的整体。

这才接近客观真理。

专题三中国古代思想史.doc

专题三中国古代思想史.doc

第四课中国古代思想史一、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社会原因(1)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封建经济发展,各地的联系加强。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3、主要派别代表:儒家: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思想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万世师表。

(1)主要观点:①仁是思想核心,提倡“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目的协调人际关系。

②“礼”——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

③以德治国,反对暴政,爱惜民力。

④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2)教育方面——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提出一些教育理念。

(3)文化方面——编写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孟子——战国时期人,亚圣(1)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主张“性本善”。

荀子——战国时期人(1)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侧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2)提出“性恶论”。

道家:老子——春秋时期,名李耳,主张:道是万物本原,顺应自然,政治上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

同时具有辩证法的思想。

庄子——战国时期,继承了老子的道家学说,痛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墨家:墨子,战国时期,代表平民阶层,主张有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韩非子,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要改革。

4、历史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1、秦朝——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以法家为指导思2、西汉初——黄老学说3、西汉——董仲舒、汉武帝时期儒家代表,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融入儒家,形成新儒学。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谢谢观看
孔孟
(1)孔子所维护的周礼,本是周公所建立的氏族贵族的规范化制度,其中包含着原始人道和民主遗风。古典 文献与现代民俗学可相互印证这一点。
(2)但历史向来是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行进,文明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必将消失的氏族社会中的人道 意识却构成了孔学的中心。
(3)孔子以“仁”释“礼”,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创举,为汉民族的文 化一心理结构奠下了始基。孔子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代表。
(4)“仁”的四个层面:(A)血缘基础,(B)心理原则,(C)人道主义,(D)个体人格。四因素的相 互制约,构成有机整体,其精神特征是“实践(用)理性”。
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 孔子再评价 一 “礼”的特征 二 “仁”的结构 三 弱点和长处 四 附论孟子 墨家初探本 一 小生产劳动者的思想典型 二 墨家思想并未消失 孙老韩合说 一 兵家辩证法特色
作者简介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宁乡县道林人,生于1930年6月,曾就读于宁乡四中,湖南省第一师范, 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 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 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本书从剖析孔子仁学开始,提出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问题,认为血缘、心理、人 道、人格为四大因素,孟、荀从内、外两方展升为光辉的个体人格和伟大的人类特征,而以实用理性、乐感文化 为部精神。本书并以此贯穿论说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派别和人物。其中着重论证了中国的辩证法是 “行动的”,而非“思辩的”,论说了秦汉时期所形成具有机反馈机制的“天人感应”宇宙观流传至今,庄子、 禅宗的哲学是对人生作形上追求的美学,宋明理学作为道德形而上学仍具有重要价值,以及在明清时期思想中 “内圣”与“治法”已出现分离,标志着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将逐动摇,认为这是走向近代的重要趋向等等。

中国古代思想史

中国古代思想史

中国古代思想史●主干知识整合“百家争鸣”1.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2.出现原因(1)各个诸侯国在混战的局面下要求政治改革,以便在相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各种理论的指导。

(2)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

(3)封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4)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天文学、数学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3.基本认识百家争鸣,实际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论的重新认识,百家争鸣就是思想领域对种种历史、现实问题斗争的反映。

这一潮流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d.意义:(1)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诸子百家思想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e.思考讨论4.法家主张“法治”,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依法治国”有何区别和借鉴意义?提示:法家主张的“法治”思想,实际上是封建信条,服从于君主专制的需要,是控制人民的工具;而当今倡导的“依法治国”,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的是基本民主权利,实现的是人民的基本权利。

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一方面在健全法制,另一方面需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实现依法治国背景(1).经济上,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经济崩溃。

重读传统文化——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

重读传统文化——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

重读传统文化——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姓名:学院:班级:学号:摘要有幸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觉得政治化因素颇多,略微遗憾,然毕竟是一个时代思想的进步,令人稍有感触,不失为一本好书。

关键字中西文化儒家思想时代的变更正文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的研讨和比较的兴起,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许多问题。

在一木本、一篇篇新论佳作中,有两本书脱颖而出,影响颇大,令人瞩目。

这就是李泽厚同志的两本论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和《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先生的思想史论三部曲。

有幸拜读了他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感受颇多,故而以此为题,写下少许感受。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从写作时间上,其实是迟于另外两部史论的,但因为是最后出,大概是思想更加广面,所以更能体现出李泽厚先生对于古代思想的看法。

这部书中涵盖中国思想史中的孔孟、墨子、孙老韩、荀易庸、庄禅、董黄、理学、经世以及总结中国智慧共九篇文章,按照李泽厚先生自己的话说,是以儒家作为主要线索进行写作的。

但是,认真仔细阅读他的文章,就会发现,他在通过民俗学和历史学双重手法对于古典传统进行解构。

比如将儒家礼法传统与巫史传统相联系,认为礼法本身是宗教仪式的产物。

——“周礼”是什么?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在这一点上,他还没有超越学术研究的范畴。

但是,他将孔子学说理解为孔子用“仁”来解释“礼”,从将外在制度化的礼法内在心理化了,从而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代表。

而这个结论仍旧是文献上考察的结果,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证据,来论证他的看法。

通过社会化的考察,对于儒家和孔子学说进行评议,这是马克思历史研究的重要特征。

而李泽厚先生在对于孔子研究的时候,本身也是这种阶级和历史发展研究的结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他是学术化了的马克思研究者,但却不是传统文化的理解者。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书评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书评

可以看作李泽厚对《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的总结和自我 “文化—心理结构”奠下根基。随后各派思想,皆不出其
评价,分别从时代课题、血缘根基、实用理性、乐感文化、 右。所有这些传统思想,就积淀为中国民族的心理结构和
天人合一五个关键词切入。时代课题归总了著者的研究思 思维模式。集中在“文化—心理结构”这个概括性的主题
节,分析孔子思想史本身,认为孔子仁学最终经由血缘、 单记录。回顾历史能启发历史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
心理、人道、人格形成了以实用理性为精神特征的整体思 从而使我们获得清醒的自我意识。这正是李泽厚提出时代
维模式。孔子创始的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其相 课题的原因,也是他研究思想史所采取的一个重要角度。
的价值是他的思想完全扬弃情绪,极为理性。在中国,几 等,不一而足。
乎找不到另一个人可以和他相比。李泽厚的影响力已经达
一、《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的目录安排与论述逻辑
到了时代的高峰。李泽厚关于思想史论的系列著作有《中
著作目录代表着著者的思维,章节标题显示了著者
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 学术思路的切入点,章节下的小标题则将此切入点逐渐拓
他熟读史料而又超越史料,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信手拈 之,不必苛求。如尽是提纲性的、粗略的宏观框架,既非
来。孔孟荀、孙老韩、庄玄禅、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 考证,又非专题,而旁征博引,材料丰多;观点上则既
格斯、海德格尔、希腊哲学等等皆融为一体,为其所用。 “反对准宗教式的伦理主义,又较高地估计了作为理性凝
想史论》显然更为紧密而层层递进,统一于同一概括性主 论点。后记琐谈则以自我认知、自我反思的方式提及著者
题“文化心理结构”之下,只选主线而舍弃次线,以求突 自己的写作习惯、写作缺陷和写作意图,也重申了他所提

中国古代思想史总结

中国古代思想史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思想史总结篇一:中国古代思想史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学是显学。

春秋末期,儒学出现,但其不合时代的要求,所以不受重视;后来,孟子荀子经过补充,使其符合要求。

但是,当时法家的思想更合时代,所以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没有法二是秦时,213bc,为维护郡县制,实施焚书坑儒,儒学打击不小。

三是汉时,初期用黄老无为的思想,140bc,汉武帝举贤良对策,董仲舒对答了三次,使儒学成为正统。

(注:1,董仲舒采阴阳五行家等学说补充了儒学;2,董仲舒的观点: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3,汉政府实际是外儒内法)四是汉以后到隋五是宋时,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吸收了世界观等(:中国古代思想史总结),存天理,灭人欲。

客观唯心思想六是明时,心学。

主张心即理,即是理学,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

主观唯心思想七是清时,批判继承儒学,有顾炎武等代表人物八是近代(1840至1919),或支持或批判,但实事证明,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新文化九是当代(1949至现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社会主义文化蓬勃发展,思想道德建设日益完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人们心中正逐渐形成并完善。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一、知识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春秋末期产生,战国时期初步发展,两汉时期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与佛教、道教的渗透与融合,宋明时期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并得到发展;明清之际,对儒学的批判和继承,使传统文化思想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永恒的生命力;20世纪初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儒家思想遭到猛烈抨击,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两千多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1、儒家思想的创始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中国古代思想史

中国古代思想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一、创立——春秋战国时期1、儒家:(1)孔子(春秋时期)①思想主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克己复礼)——思想核心是仁。

②政治主张:主张德治(含民本思想)③教育主张:孔子开创古代私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

教育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2)孟子①“仁政”②“民贵君轻”是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①“天行有常”,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唯物主义)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道家(1)老子(春秋时期)①哲学思想:“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②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2)庄子①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②提出齐物论(3)评价:老庄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3、法家(1)共同主张: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特点。

(2)韩非,其集大成者主张①法、术、势结合,主张建立君主专制。

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3)评价: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代以来独立的逐渐消失,但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注政权的工具。

4、墨家墨子“兼爱”、“非攻”、“节俭”(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汉代以来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

5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二、兴起---汉代(成为正统思想)1、背景①黄老之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②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

)③根本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独尊地位(实质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②“君权神授”神话皇权③“天人感应”限制皇权3、传播①汉武帝创建太学,它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中国思想史论李泽厚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论李泽厚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论李泽厚读书笔记本书是李泽厚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的一个文集。

首先分析的是先秦诸子百家,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排序,之后讨论了秦汉思想、庄子的思想以及宋明理学,最后简单地谈了谈经世观念以及他对于中国智慧的理解。

再谈孔子是本书中的第一篇。

作者还是通过传统的仁、礼、中庸顺序来谈论孔子的思想。

首先是周礼,周礼是什么?周礼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民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与系统化。

周礼作为原始的利益,其原型本应当有社会功能与政治意义,其能够维系社会的生存与活动。

字啊一定程度上,也就相当于未成文的习惯法。

孔子之时,社会上开始礼崩乐坏。

其原因就在于不断有氏族国家被消灭,氏族消失,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很多氏族开始扩张其经济实力,并且伴随着经济实力的上升必然会要求更多关于政治权力。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时候,孔子主张维持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免破坏原有的氏族社会制度。

反对聚敛损害父子君臣既定秩序与氏族贵族的人格尊严。

但是事实上,历史就是那么残酷,社会的前进,生产力提高,财富的增加必然是以多数人付出沉重的牺牲为代价的。

历史、现实、人物往往是矛盾、复杂的。

孔子维护周礼这是一种违背历史潮流的行为,但是其又具有民主、人民性。

所以我们在看待一种政治思想的时候,不能够那么简单的对待。

第二部分讲的是仁。

在孔子的思想之中,礼是因循的而仁是孔子自己的原创。

在这里,李泽厚总结出了仁学的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之间相互依存、渗透或制约;从而具有自我调节、相互转化和相对稳定的适应功能。

这四个因素分别是血缘、心理、人道主义和个体人格以及这些合在一起之后具有的实践理性的特点。

孔子的学说中,具有一种用“仁”来解释“礼”的倾向。

古代社会通过孝悌一横一纵将社会联系在了一起。

这是礼的第一个特点。

礼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外作。

礼是对个体成员有外在约束力的一套习惯法规。

但是礼仪的意义在孔子的时代开始被质疑。

孔子在捍卫“礼”的时候,就认为礼不应当只是一套盲目遵守的外在仪式,也应当具有其自己的本质。

第一章 中国古代思想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思想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思想史一、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⑴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出现与推广,井田制逐渐走向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⑵政治: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各种力量的相互争衡与较量,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⑶阶级: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兴起和活跃,为当时思想文化的传播与繁荣提供了重要载体和阶级基础。

⑷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学术文化开始下移。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2、“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据《隋书·经籍志》与《四库全书总目》等书的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

归纳而言只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方技等十家被发展成学术流派。

3、“百家争鸣”的历史特点:众多学派在相互诘难批驳中彼此吸收融合,富于自由和创新精神,思想异常活跃,中国文化进入了自觉的时代。

4、主要学术流派和思想主张。

⑴儒家学派: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曲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誉为“大诚至圣先师”。

孔子精通“六艺”,曾编订“六经”,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中。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总纲,其它思想均是“仁”的发挥与扩展。

①哲学思想:孔子对鬼神持怀疑态度,主张“鬼神敬而远之”。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没有完全摆脱西周时期“天”和“天命”的观念,具有唯心主义色彩。

②政治思想:“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第8篇:中国古代思想史

第8篇:中国古代思想史

一. 儒家1.百花怒放期间: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 1)孔子政治思想:中心是“仁” ,他主张“仁者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惜,和睦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表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克己复礼”。

孔子主张统治者体察民情,珍爱民力,“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获得“民信”。

他反对苛政和随意刑杀。

这类思想包括了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场面,倡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 2)孟子政治思想:把孔子的“仁”发展成为“德政” ,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进一步弘扬孔子的民本思想,以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伦理观:性本善。

价值观:倡议“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杀身成仁。

( 3)荀子政治思想:主张施政以“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同时也要重视“法治”。

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伦理观:性本恶,以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特别重要。

哲学思想;“天行有常”,“制天数而用之”。

2.汉朝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成立起新儒学。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增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思想。

增强君权: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觉”学说,宣扬“君权神授”。

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代概括为“三纲五常”。

3.宋代和明朝宋代和明朝,儒学汲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发展为理学。

(1)宋代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弘扬了程颐和程颢的思想,进一步完美了客观唯物主义的理学系统,后代称之为“程朱理学”。

中心内容:“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资料,是第二性的。

这是客观唯物主义的看法。

把“公理”和“人欲”对峙起来,以为人欲是全部罪恶的本源,所以提出“存公理,灭人欲”。

这其实是为封建等级次序辩白。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1500字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1500字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1500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1500字导读:读书笔记《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1500字:记不得何年何月知道的李泽楷,但肯定有些年头了。

而李泽厚呢,2018年双十一购书时鬼使神差加了购物车,收货后随手拿过来读到第一章讲的,——氏族血缘、情感心理、原始人道、人格自觉相互作用形成的以实用理性为特征的中国文化心理结构在塑造汉民族性格上留下了重要痕迹,便一发不可收拾,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自此,我很确定,在我这儿,李公子是那个据说每次被律政俏佳人虐恋过后都要来个花瓶以慰玻璃心的路人甲,而李泽厚呢……这么说吧,读古代版时,既想赶紧读完以建立整体性认识,又想字斟句酌品读汲取;读完一遍觉得是暴殄天物,隔几天想想又沿着下划线一个字一个字敲进电脑几万字;这回该继续读近代版、现代版了吧,然而,翻开近代版,仍觉得不写点儿什么,对不住古代版。

虽然近年看书每次温故都如初见,但仍觉得不写下几句话,就放不下。

从心理机制上来讲,该是李泽厚的史论系列能满足我的期待,释惑解疑,正合我意。

虽然初涉教育法研究,仍不得门路而入,但有个问题渐渐显现,即我们的社会和大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社会和大众在此分别暗示客观需要和主观需求,换句话说,假设人是可以被塑造的,那么,我们想塑造什么样的人,我们能塑造什么样的人,我们该塑造什么样的人。

对此,我比较认同某次论坛某师所说,他从不相信小岗村能推动改革开放,主要领导人的英明决策能影响历史进程,转型一定有它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前提。

同样的,教育改革能否符合历史进程,恐怕也不是某个文件、某些学生和家长能够左右的,其背后一定隐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计伦理道德与代价牺牲,这也可作为李泽厚强调的历史的二律背反的一个注脚吧。

而他提出的“探究文化心理结构以获得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仅给了我理解教育问题的视角,更对我许多关于社会现象的困惑有所助益。

中国古代思想史

中国古代思想史

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思想一、百家争鸣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基本史实:(二)、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察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仁政: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礼: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为政以德: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敬鬼神而远之:他怀疑鬼神,重视人事,但又承认天命等不可抗拒的力量存在。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孔子的人本主义思想。

制天命而用之: 自然界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道: 道具有很高的抽象性,是指世界的本原,它高与万事万物。

辨证法: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比如高和下、有和无、前和后等,矛盾的双方还可以相互转换;齐物: 就是万物齐一,认为任何事务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逍遥: 对事务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兼爱: 指没有差别的爱;法术势: 法指法律;术指权术,君主控御群臣的工具;势指势力,君主的权威;(三)分析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1、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为什么没有被统治者采纳?答案:维护奴隶制度;残酷的社会环境2、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的有关史实分析产生的原因?今天这一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核心思想:自然界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原因:对自然认识的提高(如天文历法的进步等);生产力的发展(如铁器、牛耕、水利等);新兴地主阶级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的勇气和信心。

问题:遵守自然规律;改造环境不是破坏环境,而是优化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自然环境更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3、儒家学派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农业社会的保守性和社会阶层流动的相对灵活性;儒家哲学的特征: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的二重性。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书笔记中国古代思想史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巨大的篇章,它涵盖了从先秦到清代的至少2500多年的历史,被公认为是中国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和特有成果。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汇集了这段精彩的历史,从古代中国各个时期提供了大量关于国家、宗教、文化、经济、哲学、道德和政治的宝贵资料,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核心主题和特点。

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基本概念,包括太极侯时期的思想、儒家学说、法家学说、其他思想流派、墨家学说以及儒家文化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还有其他重要的思想流派,如道教、佛教以及释教等。

其次,本书介绍了古代中国思想史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思想家,包括孔子、孟子、荀子、庄子、老子和韩非子等名人,以及他们的思想,以及思想家们之间的不同观点,比如儒家和法家的分歧。

此外,本书还从政治和法律方面介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架构和政治制度,以及早期皇室所面临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问题,以及当时提出的解决方案,从而展示出古代中国思想史是如何起作用的。

同时,本书还介绍了古代中国法律、法律思想和司法程序,其中有许多有关我们今天仍重视的现代法律精神的内容,例如公平与正义、均等对待等。

最后,本书还探讨了古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思想史是如何在中国文化史中发挥作用以及思想史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的概述,它提供了关于古代中国思想史的宝贵信息,便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从各种角度,本书解释了古代中国思想史的重要性,这使我们可以为今日学习者提供一份有意义、有价值和有趣的阅读体验。

了解古代中国思想史的宝贵研究历史,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研究、教学和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灵感,从而更好地开展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书笔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读书笔记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这与教育所起到的文化传承作用是分不开的。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十分重视教育的一个民族,其教育思想历史悠久、内涵丰厚。

本书梳理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轨迹,阐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质、理论基础,然后分专题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德育观、教学论、教师说、读书法、科举制度、书院和蒙学等,从多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沿革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从而客观地呈现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的全貌。

中国古代经济史齐涛读书笔记齐涛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经济史》初版于1999年。

其时,已有不少关于中国经济史的鸿篇巨制,但一直缺少一部简明的、适于历史专业与经济类专业本科教学的中国古代经济史教材。

因此,齐先生组织人员,编写了这部小型的教材。

教材出版后,得到了学界的充分认可,已在四十多所高校的历史或经济类院系使用,并被一些大学指定为研究生教材。

在重印七次之后,教材的编写者对其进行了修订。

(以上据“再版后记“,页374)修订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发行。

全书共四十四万余字,由绪论开题。

绪论之后共有八章,分别为:中国古代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社会大分工与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土地与赋役制度、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繁荣、工商货币政策的沿革、经济区划的变迁与经济重心的移动、资本主义萌芽与中国传统经济的终结。

本书绪论部分的修订者为马欣教授。

绪论提纲挈领地讨论了六个问题: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经济结构问题与传统经济的走向、经济技术的发展道路、土地赋役制度问题、工商业政策问题、经济区划问题。

以下就是恒恺读此书时做的笔记,或曰摘抄。

1、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

(1)他(斯大林)的结论是“地理环境”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的原因、决定的原因,但他举证的前提却是社会制度的“变化”不是由地理环境的“变化”所引起的。

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系统论发展的最高成就和典型形态应该算是中医理论,中医及其理论历数千年而不衰,经过了漫长历史实践检验而至今有效,这恐怕应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之一。

它包裹着种种今天看来颇为牵强附会、稀奇古怪的观点、思想和说法,例如“天人感应”“五运六气”之类,极容易被现代人斥为迷信,特别是在现代如此发达的实验科学,在显微镜、透视机的比较对照之下。

然而奇怪的是,数千年的实践经验,也包括今天极为广泛的实践经验,却又仍然不断证明着中医讲的理论。

西医的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中医相反,有点从抽象到具体的味道。

它从抽象的阴阳五行原理出发,非常具体地落实到此时此地此人此病来“辩证论治”。

所以春秋朝暮,方颇不同,男女长幼,治病异样。

我常以为,现代医学需要再发展一段时间,才可能真正科学地严密地解释和回答中医凭几千年经验所归纳和构造的这一整套体系。

因为目前西医的科学水平还处在局部经验概括的理论阶段,对作为整体性的人的生物——生理机制还极不了解,也就暂时还不可能真正解答中医所提供的种种实践经验及其理论体系,尽管这个体系携带着那样明显的落后时代的深重痕迹,那样直观、牵强。

中医的这一套理论是以天人相比附的阴阳五行图式作为哲理基石的,已闻名世界的中医针灸便是建立在以此为基础的经络理论上。

经络当然有某种尚未被发现的物质载体或媒介,如电磁、化学等,但中医所把握的是其作为信息通道的功能特征和作为自控制自调节具有反馈作用的闭合循环的结构系统。

经络不过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部分,其实整个中医理论都是建立在功能和结构的整体系统的把握上,要求在保持生物机体生长发展的动态平衡和自我调节的组织结构中来把握、理解和说明、治疗一切的。

例如中医的脏腑理论,主要是功能整体,并非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实体,尽管与器官实体又有联系。

它重视的是这些功能之间的序列关系和结构联系,不是某些孤立器官的实体情况。

今天尽可嘲笑、咒骂它们的荒谬绝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书报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姓名:杨瞻菲学号:S2*******《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李泽厚,著名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代表作品有《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等等。

李泽厚在这个时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的理性人文思索,包括理性的政治思索,理性的哲学思索,理性的伦理思索,理性的大文化思索。

他最宝贵的价值是他的思想完全扬弃情绪,极为理性。

在中国,几乎找不到另一个人可以和他相比。

二、主要内容本书从剖析孔子仁学开始,提出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问题,认为血缘、心理、人道、人格为四大因素,孟、荀从内、外两方展升为光辉的个体人格和伟大的人类特征,而以实用理性、乐感文化为部精神。

本书并以此贯穿论说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派别和人物。

其中着重论证了中国的辩证法是“行动的”,而非“思辩的”,论说了秦汉时期所形成具有机反馈机制的“天人感应”宇宙观流传至今,庄子、禅宗的哲学是对人生作形上追求的美学,宋明理学作为道德形而上学仍具有重要价值,以及在明清时期思想中“内圣”与“治法”已出现分离,标志着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将逐步动摇,认为这是走向近代的重要趋向等等。

下面主要介绍书中儒家学派中孔子的思想。

(1)孔子所维护的周礼,本是周公所建立的氏族贵族的规范化制度,其中包含着原始人道和民主遗风。

古典文献与现代民俗学可相互印证这一点。

(2)但历史向来是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行进,文明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

必将消失的氏族社会中的人道意识却构成了孔学的中心。

(3)孔子以“仁”释“礼”,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创举,为汉民族的文化一心理结构奠下了始基。

孔子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代表。

(4)“仁”的四个层面;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个体人格。

四因素的相互制约,构成有机整体,其精神特征是“实践(用)理性”。

(5)最为重要和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情感原则,它是孔学、儒家区别于其他学说或学派的关键点。

(6)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不需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达到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

(7)孔子仁学对中国民族长久而巨大的影响和它的优缺点。

在李泽厚先生的这本书中,儒家思想所占篇幅最大,可见儒家思想在传统思想之中的地位。

总的来说,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绝非仅仅局限在思想学说领域,而是全面体现在社会结构、政治架构、社会人生观、价值观等层次。

李先生将之称作“文化——心理结构”。

若要对儒家思想做一深究,则绕不开对孔子的研究。

李先生的这篇探讨孔子思想的文章,分为四个层次。

以“礼”作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孔子思想中“仁”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对孔子的学说进行反思及评价。

李先生认为,“所谓‘周礼’,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拓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

”在春秋这个激荡的年代,“孔子主张维护‘礼’的统治秩序、反对‘政’‘刑’外,在经济上,他主张维持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免破坏原有的氏族制度和统治体系。

”对孔子思想之中维护周礼的部分,李泽厚先生认为“孔子维护周礼,是保守、落后以至反动的,但他反对残酷的剥削压榨,要求保持、恢复并突出地强调相对温和的远古氏族统治体制,又具有民主性和人民性。

”之后,又论及孔子学说之中的“仁”,其认为“仁”可分为四个层次,即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个体人格,将实践理性作为一以贯之的要素加以阐述。

李先生认为“仁”的根本目标在于维护或恢复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

“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一个基础含义。

‘孝’、‘悌’通过血缘从纵横两个方面把氏族关系和等级制度构造起来。

”15孔子学说的思路主要是将外作的“礼”划归于内在的“仁”,通过对内在“仁”的追溯达到对外在“礼”的恢复,而所利用的工具就是“君子”这一角色。

“孔子用心理原则的‘仁’来解说‘礼’,实际上就是把复兴的‘周礼’的任务和要求直接交给了氏族贵族的个体成员(‘君子’),要求他们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承担这一‘历史重任’,把它作为个体存在的至高无上的目标和义务。

”这里就需要强调个人的主观性。

君子通过自我修身,达到个人与自我内心,个人与家庭,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天下之间的良性互动,类似于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所谓的“同类意识圈”,这种同类意识圈的延伸需要个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同时,这也与其学说的强烈的实用理性分不开,李泽厚先生将其视为“构成儒学甚至中国整个文化心理的重要的民族特征。

”下对一些几个问题加以阐释与反思。

第一,儒家与宗教的问题。

李泽厚先生在这里提到了一个问题,即儒家在理论演进的过程中为何竟未变成宗教。

其观点认为“孔子没有把人的情感心理引导向外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而是把它消融满足在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的世间关系之中,使构成宗教三要素的观念,情感和仪式统统环绕和沉浸在这一世俗伦理和日常心理的综合统一体中,而不必去建立另外的神学信仰大厦。

”李泽厚先生的这段话意在凸显孔子学说中现实主义的视角。

正因如此,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尽基于现实,用于现实,化为现实,一切以现实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如钱穆所言,“世界上一切宗教,都把奉事鬼神高举在奉事之上,孔子则认为须先懂得奉事人,才能讲奉使鬼。

这一态度,使孔子不能成一宗教主,也是中国思想史之将来,永远走不上宗教的道路。

”摆脱来世轮回的观点,注重现世。

主张积极融入现下的生活,将自己的诉求通过自我努力加以实现,而并非将之诉诸于来世,这就是使儒家区别于宗教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我认为这也是孔子所积淀的“实用理性”在发挥作用。

“不需要外在的上帝的命令,不盲目服从非理性的权威,却依然可以拯救世界和自我完成。

不言弃人世,也不自我屈辱。

”在自我完成中,对现世的种种进行合理规制或以自身的方式进行重组。

另一个层面上,从学说自身的角度而论,儒家学说具有较强的包容性,通过对外界刺激的一种被动适应,以达到对自身形态的调整。

儒家学说在创设之后存在着发展的问题,而儒家学说的发展是依着一定的路径进行的。

这种路径我称其为同心圆式的扩展22。

梁启超认为:一定程度上,儒家思想的推广,依赖于同类意识圈的扩大。

随着这个“意识圈”逐步扩大,其所吸纳之物渐多,其的维系必促使其包容吸纳之物,故其圈子越大其包容性愈强。

“同类意识,只有日求扩大,而断不容奖历此意识之隔断及缩小以为吉祥善事。

”故儒家能够包容宗教多元第二,对孔子“实用理性”思想的反思。

毫无疑问,“实用理性”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中处在“一以贯之”的地位,其赋予孔子思想极强的生命力和活力,使其避免走神秘化,内聚化的宗教路线,而是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迎接现世的挑战。

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正统思想之后所历经的沿革中,孔子思想之中的“实用理性”精神愈发地脱离时代的诉求,逐步成为阻碍传统社会在历史时代后期主动迎接挑战,做出积极回应的消极力量。

为何这种贯通儒家学说,并保持其延绵不绝生命力的思想在日后成为阻碍传统社会向新兴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传统国家及社会在近代面临的种种危机绝非仅仅由于西方列强的武装侵略,而是传统社会当中的矛盾缓慢集聚,直到总爆发的过程。

列强的武装侵略仅作为一个导火索,并非是阻碍中国完成现代转型的主要因素。

之上所提及的这种矛盾的集聚,与儒家学说内部的固化因素有关。

因此,对这个问题的解释需要从儒家学说中更为细微的地方着手。

我认为,在这些固化因素中,孔子开创的实用理性精神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此做一简要分析。

第一,重实际,轻理论。

儒家强调的“知”不是思辨理性的“知”,而是实践理性的“知”。

儒家思想架设在传统小农经济社会上,不管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都及其重视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工具及生产方式的改良。

从宏观层面上讲,农业社会的特征具体概括为是重农抑商的,是倾向于自己自足的。

正因如此,基于小农经济上的自然学科的发展更倾向于对小农业及小手工业的生产技术的改良,并不需要对某些与生产无关的现象过多的加以研究及引申,致使理论性的思辨理性严重缺乏;第二,具有浓重的保守气息。

李泽厚先生在文中提到:“血缘、心理、人道、人格终于形成了这样一个以实用理性为特征的思想模式的有机整体。

他之所以是有机整体,是由于它在这些因素的彼此牵制、作用中得到相互均衡、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并具有某种封闭性,经常排斥外在的干扰或破坏。

”实用理性精神作为一种关键力量,是儒家意义上的社会形态的重要维系力量。

虽然实用理性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对外界挑战产生有效回馈,并对其加以融合,化为自我所有。

然而,我认为其缺乏必要的主动性。

这与当下中共领导人一直强调中国应当积极地走出去,融入世界体系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感。

主动性的缺失,导致传统社会内部无法主动地形成在理论意义上的创新,也就在面对急速变化的外部力量冲击的境况中毫无建树。

而这种主动性的缺失,在我看来,是儒家被动实用主义保守性的集中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