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起义》说课稿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起义》教案冀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陈涉起义》的基本内容,掌握陈涉起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陈涉起义的原因和影响。
学会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出有益的启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陈涉起义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陈涉起义》的基本内容。
陈涉起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2. 教学难点:陈涉起义的原因和影响。
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出有益的启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陈涉起义的图片和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陈涉起义的基本内容,标记出生字词。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陈涉起义的原因和影响,总结起义的历史意义。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课堂讲解,详细阐述陈涉起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5. 情感教育:通过讲解陈涉起义中的英勇事迹,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陈涉起义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7. 作业布置:四、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陈涉起义的基本内容,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陈涉起义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需要提高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资料,包括图片、地图、文献等。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思考题,以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以便进行课件展示。
七、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简要复习陈涉起义的基本情况。
冀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陈涉起义》教案
冀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陈涉起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背景,了解陈涉、吴广等人物;2.理解《陈涉起义》中含义,掌握文化自豪感;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语文表达能力,能够运用历史与现实知识进行深度思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陈涉起义》所传达的文化自豪感;2.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全文;3.理解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抓住文化自豪感表现的意义,思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意义;2.让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掌握历史与现实的联系;3.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历史知识,了解学生对历史有多少了解;2.短暂介绍一下《陈涉起义》这篇文章的选材、作者以及背景等知识;3.让学生阅读《陈涉起义》第一段,了解起义军的背景。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1.让学生分组,让每组阅读一段文章,并就此段文章进行思考、整理;2.完成阅读之后,让极端各组交换阅读所分配的段落,分组分析别组所分享的段落,并交换看法;3.整合每组中的分析和思考,为全班展示组所收集到的内容。
3. 文化自豪感的理解1.引导学生明确本篇文章传达出的文化自豪感,并让学生讨论如何表现文化自豪感的方式和意义;2.通过提问,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文化自信的认识;3.让学生表达对时代、历史的感触。
4. 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1.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了解陈涉起义对现代中国发展的影响;2.让学生思考借鉴历史的意义。
5. 课后作业1.阅读历史书籍,了解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背景;2.分享自己对《陈涉起义》的感受和体会;3.讨论如何提高文化自豪感和历史意识。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主要通过阅读、思辨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文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本篇文章对文化自豪感和历史意识的讲述,增强了学生文化自信。
2.课堂上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在交流中不仅交流了想法,也获得了灵感。
同时,这种方式使得学生们更积极地参与课上讨论。
九年级语文《陈涉起义》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陈涉起义》教学设计《陈涉起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文用两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时代背景,作者司马迁和《史记》,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
第二课时分小组讨论问题并明确答案,总结本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熟悉课文,疏通字词,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
2.熟记《史记》及有关常识,分析陈涉起义的原因及起义后的主要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1.听课文朗诵音频(见音频素材),疏通字词,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
2.分小组讨论问题并明确答案,总结本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重点字词的解释2.认识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二)教学难点1.学习记事详略得宜的剪裁方法。
2.体会小说与史传的异同。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
教师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然后播放司马迁与《史记》的简介视频(见视频素材,时间是1分47),再配合文字解说,使学生对司马迁和《史记》有个初步的了解。
2.诵读法。
先让学生听了问朗诵音频(见音频素材,时间是6分58),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断句,然后诵读课文,疏通字词,理请文章的叙事线索。
3.讨论分析法。
对于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本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等问题,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然后教师提示、明确答案。
●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大家学过中国古代历史,能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于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吗?请几位同学起来讲述一下这段历史。
2.简介司马迁和《史记》。
作者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
汉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
冀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15 陈涉起义 教案
陈涉起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及起义后的主要情况,树立学生的唯物历史观,学会客观地看待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并从中生发对历史发展的思考与感悟。
2、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史记》高超的写人技巧。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词语,辨析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别,在把握大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精彩环节和重点内容要能够复述甚至诵记,以不断增强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重点难点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史记》高超的写人技巧。
3教学活动一、背景资料:《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它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作为“史家之绝唱”,其记叙事实、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的功力是值得学习的。
二、在中国的历史上,你知道发生过哪些大的农民起义?刚才大家提到了我国古代陈胜吴广反抗秦王朝的斗争。
我们一定对这件历史史实或多或少有所了解。
哪一位同学向我们简单介绍经过。
师:这位同学讲述的基本上符合史实,不过可不够绘声绘色了。
这样听来,大泽乡起义好像就是一件很平常容易的事了。
大泽乡起义是在怎样的背景和环境下发起的?在严酷的管制下陈胜吴广如何能够发起翻天覆地的壮举呢?陈胜凭借什么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掌旗人的?让我们随着一位二千多年前的伟人的讲述,把目光投向那刀光剑影、风云变幻的历史深处吧。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一会大家共同解答。
师:大家在小组内有什么争论不决的问题吗?请提出来,让全班同学也多一次合作探讨的机会啊!(讨论交流。
如“等死,死国可乎”和“公等遇雨”中的“等”,“扶苏以数谏故”和“广故数言欲亡”中的“数”和“故”……有小组将本文中多个“之”字的意义加以辨析)通过刚才的朗读和辨析,相信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把握,我们回头来看看刚才那位同学的讲述有没有不实之处呢?刚才这位同学读到一句“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就读出了事件发生之前的背景,你从这句话中还读出了什么呢?就是这九百人却点燃了颠覆大秦王朝的烈火。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起义》教案冀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起义》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陈涉起义》的基本内容,把握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表达手法。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陈涉起义的勇气和决心,学习他们反抗压迫、争取解放的精神。
(2)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增强民族自豪感。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陈涉起义》的基本内容和历史背景。
2.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情节安排。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2.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
3. 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陈涉起义的过程和意义。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阐述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
5.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掌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7. 课后作业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分析能力。
陈涉世家说课稿
陈涉世家说课稿11 教学目标了解《史记》及有关常识。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学习陈涉少有大志、敢于反抗的精神。
111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意。
分析陈涉的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文中陈胜、吴广起义的必然性。
体会作者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112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12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些古代农民起义的故事,引出《陈涉世家》。
作者及作品介绍介绍司马迁和《史记》。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疏通文意结合注释,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子。
内容分析分析起义的背景和原因。
梳理起义的准备和经过。
人物形象分析探讨陈涉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写作手法分析研究文中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总结课文内容和主旨。
布置作业背诵重点段落,写一篇关于陈涉的人物评价。
121 起义背景和原因秦的暴政。
戍边失期,面临死刑。
122 起义准备占卜问吉凶。
丹书鱼腹,篝火狐鸣。
123 起义经过杀死两尉。
号召徒属。
为坛而盟。
13 教学反思优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不足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
改进措施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关注。
进一步提高教学环节的紧凑性。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起义》教案冀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陈涉起义》;(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陈涉、吴广等领导者的品质和才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陈涉起义与秦朝统治的关系;(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陈涉起义的历史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认识陈涉起义在反抗暴政、争取民族独立方面的积极作用;(3)引导学生从陈涉起义中汲取启示,培养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陈涉起义》的朗读和背诵;2. 掌握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3.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陈涉、吴广等领导者的品质和才能。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陈涉起义的过程和影响;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如陈涉起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等;4.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如陈涉、吴广等,了解他们的品质和才能;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2.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问解答,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3.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陈涉起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4. 跨学科整合:结合历史、政治等学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起义》教案冀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陈涉起义》;(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3)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文虚词和实词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通过解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3)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认识到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2)从陈涉起义中,学习到人民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精神;(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陈涉起义》的朗读和背诵;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3. 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文虚词和实词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和翻译;2. 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文虚词和实词的含义;3. 学生对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 采用解读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3. 采用讨论和写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3. 解读课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文言文虚词和实词的含义;4. 讨论课文:让学生分组讨论,理解陈涉起义的意义和影响;5.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陈涉起义的小论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2. 朗读和背诵:检查学生对课文《陈涉起义》的朗读和背诵情况;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程度;4. 小论文写作:评估学生对陈涉起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写作的表达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陈涉起义》备课资料冀教版.doc
《陈涉起义》备课资料一、文学常识1、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花费毕生的精力,用“不虚美、不隐恶” 的笔调著成了我国笫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
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
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
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
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Z间。
当地名胜古迹很多。
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
)人。
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 —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于公元前87 年,48岁终。
现司马迁墓祠,在韩城市城南10公里芝川镇南门外,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山东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
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迁有赋八篇,但大都不传,只有《悲士不遇赋》保存在唐欧阳询等编纂的《艺文类聚》卷三十之中。
2、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
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
书屮史料翔实,作者思想倾向也极为鲜明,“不虚美、不隐恶”。
例如课文《陈涉世家》,作者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看重。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起义》教案冀教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陈涉起义》;(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3)了解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认识陈胜、吴广等历史人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拓展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激发学生的革命热情;(3)培养学生敢于反抗、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2. 课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3. 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2. 对陈涉起义原因的深入理解;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 课文朗读录音;2. 与陈涉起义相关的历史资料;3. 课堂讨论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划出关键词语和句子;(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僻词语的解释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和意义;(3)教师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陈涉起义的认识和感受;(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对陈涉起义的认识。
6. 课后作业(1)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六、教学反思2.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3.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评价建议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如课外阅读、历史知识拓展等。
冀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15 陈涉起义 教案(1)
陈涉起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能准确掌握有关实词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相关段落在复习实词的基础上了解作者写作思路以及本文各部分内在的逻辑联系能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归纳人物形象2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具备由表及里深入的能力,这在我们农村中学更为普遍。
初三(一)班有相当一部分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等问题,后进的同学认知能力差,阅读量很有限。
总体而言,基础薄弱。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初三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对事件本身是可以复述概括的,但是分析文章内在的逻辑联系方面的确能力较弱。
因此,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带领学生们在文本中走个来回,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此来落实语文实践,在教学中要突显形象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通过分析文章来消化理解文章内部逻辑联系的能力,丰富语文实践,增强语文阅读能力。
3重点难点能准确掌握有关实词在复习实词的基础上了解作者写作思路以及本文各部分内在的逻辑联系在复习的基础上了解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条分缕析的理解文章内容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复习有关文学常识《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史记》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活动2【活动】注音阳夏(jiǎ)嗟乎(jiē)適(zhé)戍当行(háng)陈胜王(wàng)罾(zēng)篝火(gōu)忿恚(huì)笞(chī)徇(xùn)酂(zàn)柘(zhè)谯(qiáo)砀(fàng)社稷(jì)活动3【活动】实词复习1发闾左適戍渔阳2为天下唱3将军身被坚执锐4固以怪之矣5会天大雨6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7 天下苦秦久矣8吴广素爱人9比至陈10陈胜王活动4【讲授】深入研读,理清脉络一基本内容回顾1提示学生分析的角度和思路,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起义的原因b起义的可行性c 起义的准备工作2全班交流陈胜,吴广等九百贫民被征戍边,途中遇雨,道不通而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而按秦朝法律都要被杀的情况下,不得不举行起义的。
《陈涉起义》优秀教案设计
《陈涉起义》优秀教案设计《陈涉起义》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掌握本文的文学常识知识;积累文言实词;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掌握本文的内容和人物形象。
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培养语感;通过精读,掌握课文内容,概括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时代背景的介绍,领略农民起义领袖的风采。
认识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根源及作者对陈涉揭竿而起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2、理解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学习过两个成语:“焚书坑儒”和“指鹿为马”。
这两个成语反映了发生于秦王朝两代皇帝在位时的两个历史事件。
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自称始皇帝,妄图“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
然而,仅仅传到二世,只存在了十五年的秦王朝就垮台了。
900名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在陈胜、吴广领导下,用被统治阶级视为贫贱的手,折木为兵,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结束了“焚书坑儒”、“指鹿为马”的残暴时代。
这次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其经过如何?起义以后发展的形势怎样?我们学习《陈涉世家》这篇课文后,就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二、搜集秦末农民起义的情况及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知识。
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繁重。
到秦二世时,赋税更加严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领导了大泽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
三、作家作品: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陈涉起义》学教案
《陈涉起义》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陈涉起义的背景、经过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意义。
2.掌握陈涉起义的相关历史人物、事件及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1.陈涉起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2.陈涉起义中的关键人物和事件。
三、教学难点1.陈涉起义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陈涉起义失败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陈涉起义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陈涉起义吗?它发生在哪个朝代?陈涉起义有什么意义?(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陈涉起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三)课堂讲解1.讲解陈涉起义的背景: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民众生活困苦。
2.讲解陈涉起义的经过:陈涉、吴广等人在大泽乡起义,攻占陈城,建立“张楚”政权。
3.讲解陈涉起义的意义:陈涉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为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四)案例分析1.分析陈涉起义中的关键人物:陈涉、吴广、刘邦等。
2.分析陈涉起义中的关键事件:大泽乡起义、攻占陈城、建立“张楚”政权等。
(五)课堂小结2.强调陈涉起义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课后作业2.查找资料,了解陈涉起义失败的原因,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分享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陈涉起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掌握了陈涉起义中的关键人物和事件。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对陈涉起义失败原因的分析不够深入,下节课需加强此方面的讲解。
六、教学拓展1.介绍陈涉起义后,汉朝的建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分析陈涉起义与近代中国农民起义的异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陈涉起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陈涉起义中关键人物和事件的分析能力。
3.学生对陈涉起义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了解。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起义》教案冀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起义》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2)培养爱国情怀,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深刻领会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过的有关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知识。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遇到问题可以与同桌或小组成员讨论。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写作手法。
(2)分析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4. 互动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2)选取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大家共同探讨问题。
5. 总结提升:(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强调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读后感评估:评估学生的读后感,检查他们对陈涉起义历史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涉起义》说课稿
《陈涉起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本单元以史传文学作为学习重点,学习这些文章不但增长历史知识,而且可以受到古人智慧、勇气和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此教材把本文列为第六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并列为中考阅读篇目,是很有道理的
通过学习本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义,了解陈胜在历史进展中的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人物;学会刻画人物形象,并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做到详略得当
2、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七—九年级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掌握《史记》与司马迁
过程和方法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义
2、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
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并学习人物从小立志
3、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初中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文言词语的量的积累,为以下的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打下基础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积累词汇,疏通全文,反复诵读,理解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
4、教学手段:录音机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文言词语要积累的又多,所以教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学会树立远大志向;对于记叙性的文章,学生写作时总是详略处理不当,刻画人物形象也不鲜明,教师应注意引导
2、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方法
1、教法:主要采用讲读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运用教学激励策略,启发鼓励学生
讲读法:本文篇幅较长,学生阅读缺乏语感,教师放录音,示范朗读,学生正音,标节奏
讨论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问题展开对话,结合谈话法交流所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优生提高,帮差生转化
2、学法:“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学法指导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建立帮带小组,实行小组讨论等方法本文较长,指导学生预习很重要据课标要求: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理解基本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放录音,学生认真听,标注重点字音及节奏
2、自由读课文,进一步巩固熟练
3、思考:用一句话概述本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本文较长,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需要指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去概括,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三)阅读理解
1、学习第一段
(1)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义,把疑难问题写在黑板上,集体讨论解决,教师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据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课堂练习:出示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苟富贵若为佣耕
2、翻译句子
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用原文填空
1)体现陈涉与佣者同甘共苦思想的句子是
2)表明陈涉胸怀大志的句子是
(设计意图:出示思考题,巩固文言词句,理解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第二段
(1)小组合作学习,疏通文义方法同上
(2)课堂练习,出示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
皆次当行会天大雨度已失期今亡亦死等死扶苏以数谏故之楚人怜之置人所罾鱼腹中固以怪之矣
2、翻译句子
失期,法皆斩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思考:
1)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2)、陈胜对当时的形势是怎样分析的.?提出了什么口号?
3)、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
(设计意图:出示思考题,巩固文言词句,理解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第三段
(1)小组合作学习,疏通文义方法同上
(2)课堂练习:出示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
吴广素爱人忿恚尉尉果笞广并杀两尉比至陈被坚执锐
2、翻译句子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3、思考:
1)最能表现陈胜具有反抗精神的一句话是
2)表明起义队伍迅速壮大的句子是
3)陈胜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设计意图:出示思考题,巩固文言词句,理解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四、问题探究
1、本文以为线索,按事情发展过程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讲什么内容?
2、最能表现陈涉具有反抗精神的一句话是
3、表明起义队伍迅速壮大的句子是
4、本文选材详略得当,详写了略写了
5、本文主要通过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采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问题教学法,结合练习题,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六)拓展阅读:(设计意图:阅读《陈涉世家》结尾部分,疏通文义,正确看待历史人物,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七)小结巩固点出重点,明确考点
(八)达标检测: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翻译句子
3、不能表现陈胜谋略的一项是(
4、读《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进行知识迁移,培养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九)作业:
1、熟读背诵第二段
2、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见同步基础训练)
(设计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培养学
生阅读能力)
五、板书设计:
重点文言词汇:实词: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理解内容:
一、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二、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为起义作舆论准备
三、发动起义到建立张楚政权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