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先秦文论2
02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精编版
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石砌祭坛 全裸孕妇陶塑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女神庙 彩塑女神头像
先秦文学 绪论
上古神话
? 殷墟甲骨有“出入日”记载, 可知直至殷商仍保留迎日、 送日的太阳崇拜仪式。《山 海经》中“一日方至,一日 方出,皆载于乌”、帝俊妻 羲和生十日的故事等等,无 疑与崇日活动互为因果。
? 儒、墨、道、名、法、阴阳、农、 纵横、杂、小说等“九流”“十 家”,儒家的孔、孟、荀,道家的 老、庄、列,法家的申、慎、韩, 墨家的墨子,名家的邓析、尹文、 公孙龙和惠子,纵横家的苏子和张 子,此外还有兵家的孙子等等
先秦文学 绪论
六、荆楚文化与楚辞赋
? 荆楚之地仍较多保留了巫觋 文化的风俗习惯,《汉书》 称楚“信巫鬼,重淫祀”。
先秦文学 绪论
四、史官文化与历史散文
? 《汉书·艺文志》:“君举 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春秋》,言为《尚 书》。
? 今见更多富于文学色彩的历 史散文大多形成于春秋战国 时期。
晋太史董狐 先秦文学 绪论
五、百家争鸣与诸子散文
? 诸子散文著作是诸子百家记录师说、 表述观点的特有形式,其兴盛与春 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的 文化语境密不可分。
先秦文学 绪论
先秦文学的主流精神也为中国古代文学定下基调
? 始于夏商强化于有周一代的宗法政治,为先秦文学注入了较 强的担承精神、忧患意识和兴寄指归。
? 吟诗为文作为文人学士抒发情怀和社会参与的重要方式,始 终都占据着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正宗位置。
先秦文学 绪论
绪论完 谢谢欣赏!
第一编
绪
副标题
先秦文学 论
绪论
? 第一节 生生不息:文学的起源 ? 第二节 从神到人:先秦文化与文学的发展轨迹 ? 第三节 开源奠基:先秦文学的特点和地位
上部 第一章先秦诸子的文艺思想 第一、二节
确认:修身、言辞、交往、政治。
6.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 洋洋乎盈耳哉!”(《泰伯》) 师挚:鲁国一个叫挚的乐师。 乱:乐曲的卒章。 7.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乐之至于斯也。” (《述而》)
8.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
也。”谓《武》,“尽美矣,未尽 善也。”(《八佾》)
诸子百家之学本质 上都是救世的药方。 那么如何才能救世 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就是为这个混乱无序的世界制定法则。所以 诸子百家实际上人人都在扮演立法者的角色。 儒家学说是要在西周文化遗留的基础上改造 原有的社会法则。那么,他们凭什么认为自 己是立法者呢?或者说,他们是如何将自己 塑造为立法者这样一种社会角色的? 儒家的策略是自我神圣化。我们知道,儒家 是在继承西周文化的基础上来建构自己的学 说的,商人重鬼神,周人重德行,所以他们 就抓住了一个“德”字来为自己的立法者角 色确立合法性。
二、《论语》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2.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 墙面而立也与?(《阳货》) 讲诗的修身功能
3.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 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路》) 4.不学《诗》,无以言。(《季氏》) 讲诗的政治功能。
5.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第二节 先秦诸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
一、孔子 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是我 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政治上主张礼乐治国、 仁政,哲学上倡导中庸之道。他首开私人撰史、私 人办学的先河,在整理保存传播古典文献方面也有 不可磨灭的功绩。他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有普遍而 深远影响的人物。
第一、二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第一节 孔子、孟子、荀子的文学思想 孔子、孟子、
注意: 注意: 先秦诸子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文学思想, 先秦诸子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文学思想, 而是在哲学典籍中包含文学思想的只言 片语,后人将之引申和阐述。 片语,后人将之引申和阐述 先秦诸子虽然都很少直接论述文艺问 题,但他们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 影响,特别是对中国文艺学理论形成自 己的民族特色起了巨大的作用。 己的民族特色起了巨大的作用。
3、“思无邪”说(文学的批评标准——中和) 、 思无邪”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思无邪。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见 教材p19)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对郑声的评价:“放郑声,远佞人。 “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郑声淫,佞人殆。” 诗歌的思想内容既要符合儒家礼教, 诗歌的思想内容既要符合儒家礼教,又要求情 感表达符合“中和”之美,即感情要有节制。 感表达符合“中和”之美,即感情要有节制。
评价: 评价: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强调 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 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 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孔子的文学思想影响深远,它为中国传统 孔子的文学思想影响深远, 美学思想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美学思想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儒家思想中严格的伦理道德观念明显扼杀 了人的个性追求和生命创造力, 了人的个性追求和生命创造力,这对文学及文 论的健康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论的健康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陈亢问于伯鱼: 子有异闻乎? 对曰: 陈亢问于伯鱼:“子有异闻乎?”对曰:“未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 不学《 无以言。 对曰: 未也。’‘不学 ‘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 退而学《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 对曰: 未也。’‘不学《 不学 无以立。 鲤退而学《 闻斯二者。 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 而喜曰: 问一得三, 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 君子之远其子也。 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 ——《论语·季氏篇 》
第一章先秦文论.ppt.Convertor
第一章先秦文论概述第一节儒家的文艺观一、“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形态:礼乐歌舞,诗乐不分家。
●功能:乐教——教育胄子,表达生命、和合群体、沟通神人●审美理想:和●诗“以声为用”(诗歌生命的功能活力通过声音节奏的起伏变化而发挥体现。
比较:以义为用。
)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孔颖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正义:“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
“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1)《诗经》《楚辞》作者的自述“惟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履》)“王欲玉汝,是用大谏”(《大雅·民劳》)“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心之忧兮,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介渺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九章·悲回风》)(2)在先秦,“诗言志”是普遍的观念。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
”▲“诗言志”的内涵不仅包括作诗明志,还包括朝政上献诗陈志、外交上赋诗言志,官府采诗观风,士大夫观乐观志、讲学教诗明志,著述引诗证志等。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先秦文学批评2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第一节、《诗经》《尚书》《国语》《左传》中包含的文学观念第二节、孔子(易传)第三节、孟子。
第四节、荀子(《乐记》)第五节、老庄第六节、其他。
第一节、《诗经》、《尚书》、《国语》、《左传》中包含的文学观念。
一、诗经。
1、“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小雅·四月》)2、“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魏风·园有桃》)3、“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巷伯。
”(《大雅·嵩高》)4、“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大雅·烝民》)5、“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大雅·节南山》)6、“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魏风·葛屦》)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诗的目的一是为了抒怨(个人),二是颂赞赠答(人际),三是为了讽刺(社会)。
这些出自诗人之手的作诗宣言,反映了早期的诗学和文学观念。
与“诗言志”“诗缘情”“美刺”等有相通之处。
二、诗言志与观志。
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的开山纲领。
1、作诗。
《今文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
”2、赋诗。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文子告叔向曰,伯有將爲戮矣,詩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
”志:从心,士声。
(杨树达《释诗》)人的内心世界,包括意志、情感等。
但从《左传》中的使用来看,主要指政治抱负和态度。
战国中期开始成为普遍的观念。
陆机:诗缘情而绮靡。
严羽:诗者,吟咏情性。
主要包含:1,诗歌的表现对象。
2,诗歌与人格。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请七子赋诗说:“武亦以观七子之志。
”昭公十六年韩宣子对郑国六卿说:“二三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
”三、献诗与观诗知政。
《国语·周语》召公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第一章先秦文论
第一章先秦文论概述一、文学尚未独立。
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
二、文论亦未独立。
散见于经史子集,多着眼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第一节儒家的文艺观一、“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形态:礼乐歌舞,诗乐不分家。
●功能:乐教——教育胄子,表达生命、和合群体、沟通神人●审美理想:和●诗“以声为用”(诗歌生命的功能活力通过声音节奏的起伏变化而发挥体现。
比较:以义为用。
)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孔颖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正义:“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
“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1)《诗经》《楚辞》作者的自述“惟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履》)“王欲玉汝,是用大谏”(《大雅·民劳》)“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心之忧兮,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介渺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九章·悲回风》)(2)在先秦,“诗言志”是普遍的观念。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
”▲“诗言志”的内涵不仅包括作诗明志,还包括朝政上献诗陈志、外交上赋诗言志,官府采诗观风,士大夫观乐观志、讲学教诗明志,著述引诗证志等。
第一章先秦道家
(二)虚静与物化的创作论:
在创作上,庄子强调虚静和物化的境界。作
者要达到与自然合一,在创作心态上首先必 须保持虚静的状态,使心理调整到空灵,宁 静,无知无欲,达到“物化”的境界。虚静 就指心灵的空明宁静,不受外物干挠。 “心斋、坐忘”
“虚静”和“物化”,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 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范畴,它们都是讲艺术 创作特别是艺术构思过程中主体心态的。这两个理 论的基础意主要不在文学或文艺, 而是讲哲学的认识论。是说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在 体认和把握认识的对象特别是玄妙的大“道”时, 极不容易,必须排除一切外来干扰,诸如功名、利 禄、情爱、死生等等世俗观念,即精神上要彻底解 放,心灵世界应作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 《老子》一书中已经有此思想苗头:
后代产生了深刻影响,至今在中西方都有人 以庄子人生哲学处世。老子则对儒家的道德 观进行了批判,主张一种原始朴素主义。
政治影响
道家在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
煌,道家思想的政治高峰出现在汉文帝、汉 景帝两朝时期,史称文景之治。
艺术影响 老子、庄子本身从未谈过关于艺术的问题,也没 有表述过艺术是否具有价值的观点。老子、庄子对 于后代艺术的影响在于他们的思想所展示的人生境 界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尤其以庄子的人生哲学为 甚)。道家思想主要通过魏晋玄学对中国艺术产生 了实质性影响。 绘画上的影响 在人物绘画上,改变了以描写人物道德的主题, 而是以个人风采个性代之,顾恺之主张的“传神写 照”的画风兴起。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老子· 十六章》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这一思想,正式 提出了“虚静 ”这个理论范畴: 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 本也。 ——《庄子· 天道》
先秦文论(上)
g、荀子主张对一切有不正确的思想倾向的音 乐要加以修正,所谓
“修其形,正其乐。” 回到雅颂之声的轨道上来。他这样描述雅颂之声的 音乐境界: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 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 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h、荀子还明确说过音乐言志的话,他说: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
2、社会思想文化概况
(1)夏以前的情况很不清楚,因为甲骨文的 发现,殷商的情况清楚一点。武王克商,西周开始。 社会政治制度不断建立完善。厉王、幽王以后,国 势衰败,西周灭亡,诸侯兴起。春秋以来,社会动 荡,战乱频仍。最终秦灭六国,实现短暂统一。
(2)商以后是一个中国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 的时期。从甲骨文可见,殷商时期,汉字已基本定 型。商末周初,许多经典得以创制。春秋战国时期, 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出现了许多思想流派。
再说“刺”。《诗经》篇章流露出作诗是为 了讽刺的比较多。《大雅•桑柔》说:
“……民之未戾,职盗为寇。凉曰不可,复 背善詈。虽曰匪予,既作尔歌。”
《小雅•节南山》说:
“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 邦。”
《小雅•巷伯》说: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彼豺虎。 豺虎不食,投彼有北。有北不受,投彼有昊…… 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2)伯有赋《鹑之贲贲》(鄘风,“鹊之 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赵 孟曰:“床笫之言不逾阈,况在野乎?非使人得 闻也。”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单单。周邦咸喜: 戎有良翰。丕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 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 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大雅•烝民》说:
第一章、先秦文论概述
第三,唐孔颖达《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五年》中 云:"此六情,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 也." 所以说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看,大家公认最早说 明诗的来源的"诗言志"的志,乃是以感情为基 底的志,而非普通所说的意志的志.普通所说的 意志的志,可以发而为行,并不一定发而为诗. 发而为诗的志,乃是由喜怒哀乐爱恶欲的七情, 蓄积于衷,自然要求以一发快的情的动向.情才 是诗的真正来源,才是诗的真正血脉.
法家虽没有完全否定文艺,但将文艺视为无用之 物,认为文艺是供消遣的玩物.如《韩非子五 蠹》: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 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 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之所 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 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义者非 所誉,誉之则害功;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 法."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第一,中国上古文字的象征功能. 第二,《易》中的八封象喻之义. 第三,《诗经》中的文学理论思想. 正如美国文艺理论家布鲁克斯所说:"自始以来 的诗人,多喜欢谈论自己的作品,把文学见解写 入自己的诗篇.所以,人类自有了诗歌,雏形的 文学理论便相偕出现.荷马在他的史诗卷首,向 缪斯女神呼求灵感.这种行为便暗示一种诗的创 作理论----即是诗篇的形式乃是神赐灵感的结果. 这种看法对于后世诗歌理论史,有其重大的影 响".(《西洋文学批评史》)
》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 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11)!大风也哉!表东海者, 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 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 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 "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 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 "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为之歌《小雅》, 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I之衰乎?犹有先王 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 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 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 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匾,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 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 所同也!"
第一章-先秦文论2
❖第一章先秦文论第一节儒家的文学思想❖1、孔子文学思想;❖2、孟子文学思想;❖3、荀子文学思想;❖4、先秦儒家文学思想及其影响。
❖先秦文论的总特点和重要意义❖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是:由于当时先民们的“文学”观念并不是很清楚,还和历史、哲学、政治等学术文化含混在一起,笼统地称为“文”,因此论述文学、批评文学的著作也较为模糊和宽泛。
即使是专门论述“诗”的资料,也和后世特别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诗论不尽相同,那时的人们对于“诗”,更多地还是从大文化特别是政治伦理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的。
因此可以说,所谓先秦文论,往往都是广义的文论。
❖先秦的文学观念❖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没有明确科学的文学观念❖先秦“诗言志”的提出❖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说:❖帝(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其主要文艺思想有三个方面:1、诗歌(文艺)的教育作用。
❖舜要求夔用音乐来教化自己的子弟,使他们的品行和德操达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舜所指之乐,是正统之声,是王室之声,其内容必须符合礼教规范。
❖2、“诗言志”顾名思义,“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情志的。
这概括了诗歌基本特点,对我国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诗言志”说,是中国古典诗学与文学批评的奠基之石,朱自清称之为“开山的纲领”;❖3、诗乐舞三位一体《尧典》并提到了原始艺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
❖诗言志❖“诗言志”是先秦时代对文艺本质的一个基本认识。
❖诗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先秦人对“志”的理解比较狭隘,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赋诗言志。
❖先秦“诗言志”的内容是有发展变化的,战国中期后“志”的含义逐渐扩大,“志”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重视。
第1章 第2节 孔子孟子的文艺观
C、诗、乐的教育作用。在上古时期,通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学艺术创作的长期实践,人们认识到诗 乐等文艺形式的社会教育作用。所以,舜 命令夔“典乐,教胄子”,有目的地运用 文艺手段,发挥文艺感染人心,陶冶性情 的作用,对青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 符合理想的思想和情操。诗教和乐教在我 国教育史上源远流长。
2《诗经》——美刺
(1)《魏风·葛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 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 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2)《陈风·墓门》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 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 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3)《小雅· 巷伯》
(二)围绕“诗教”展开的文艺观
1)阐述了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提出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修身要学诗,立身要学礼,陶冶性情要学 乐。 兴于诗——人的道德修养要从具体、感性 的榜样学起,《诗》提供了许多典范,使 人们的言谈身行有了可靠的合乎礼义的依 据。
立于礼——从道德修养过程来说,是比“兴
于诗”要更深入的阶段。礼,是贯穿“仁” 的原则精神的一系列礼节仪式的规定。可 以区别上下贵贱,匡正名分,使不同的等 级的人有与自己地位相当的言论行动。从 学习生动形象的《诗经》到掌握礼的各种 原则规定,是认识的提高和进步。
成于乐——道德的修养到“立于礼”并没有
完成,还要通过音乐陶染,来改造自己的 情性,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从本 能出发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所说的乐是 雅乐,非一般的乐。
4)论文学的社会作用,提出了“兴、 观、群、怨”说;
A
先秦文论2
周南 ·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huī tuí)。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si)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jū)矣,我马瘏(tú)矣, 我仆痡(pū)矣,云何吁矣。
涵义:
“以意逆志”:是指读者在品鉴文章的时候要根 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 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 曲全篇的主旨。 这是孟子提出的较为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意”是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也不牵强附 会,而“志”则是作者的思想意志。就是说读者要 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孟子文论的思想基础
性善论 仁政 礼治 大丈夫
性善和仁政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
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 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 公孙丑上》)
从“仁”的思想引申开去,自然就引出了“以 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仁政思想。孟子认 为在当时新兴的封建君主要巩固自己取得的政权, 必须要懂得争取民心的重要性,要看到人民的力量, 因此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要 思想,君主必须实行“仁政”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
二、孟子的主要文学理论思想
1、“与民同乐”的文艺观
提出: 孟子:“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 也。” 齐宣王:“可得闻与?” 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齐宣王:“不若与人。” 孟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齐宣王:“不若与众。” ··· ··· 孟子“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梁惠王下· 庄暴见 孟子》
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母断机
第一章先秦儒家
先秦的文学观念
文史哲不分
诗乐舞合一
没有明确科学的文学观念
先秦“诗言志”的提出
最早见于《尚书· 尧典》说: 帝(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 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其主要文艺思想有三个方面:1、诗歌(文艺)的教育作用。 舜要求夔用音乐来教化自己的子弟,使他们的品行和德操达到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舜所指之乐,是正 统之声,是王室之声,其内容必须符合礼教规范。 2、“诗言志” 顾名思义,“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用来抒发 作者的情志的。这概括了诗歌基本特点,对我国后世的文学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诗言志”说,是中国古典诗学与文学批评的 奠基之石,朱自清称之为“开山的纲领”; 3、诗乐舞三位一体 《尧典》并提到了原始艺术诗乐舞三位一体 的特征。
由于对“志”的含义的不同理解,以及相应的文学倾 向的影响,“诗言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支派: (1)重志:要求诗歌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对人进行 道德规范。志,指规范性的情,要合乎礼义道德。 如,孔子提出“思无邪”,《诗大序》要求“发乎情, 止乎礼义”,要“温柔敦厚”等等;唐韩愈、柳宗元、 元白等人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宋代朱熹等理学家的 相关理论等。这一派的观点违背了艺术规律,片面强 调了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严重窒息了文学的发展, 影响也不大。 (2)重情:强调诗歌对于抒发个体情感的作用。 陆机《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沈约《宋 书· 谢灵运传论》中提出“以情纬文”,萧刚《答张赞 谢示集书》曰:“寓目写心,因事而作”等等。重情 理论的缺点在于,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性、客观性及其 教育作用,因而对文学创作带来了不良影响;是对诗 言志理论的片面发展。但同时,对诗歌艺术规律的总 结贡献较大。
先秦文论-精选文档
3、兴观群怨 这是孔子的看法。诗在春秋时期有着重要的 地位,是当时的重要文本。孔子教学生,用古代 文献作教材,诗是其中之一。孔子是非常重视诗 的,对诗的功能有深刻的认识。 《论语•阳货》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 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 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先秦文论
概说
这一时期总的特征是:文史哲不分,诗乐 舞合一,还没有明确的、科学的文学观念。
文史哲不分
这一时期不少重要的文学思想蕴涵在哲学、 政治思想体系之中,如儒家、道家的文学 思想就蕴涵在他们的哲学、政治思想体系 之中,这就是文史哲不分。郭沫若曾说, 一部中国文学史从庄子开始。老庄哲学最 具有中国艺术精神。 台湾学者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2、补察时政 诗描写社会现象,表现了诗人赞美或讽刺的态度,同时 包含着大量的政治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对社会统治 者很有用。他们从中可以看到民心的向背,看到民众的 意愿。这在信息采集传播很不发达的古代,显得非常重 要。早在西周时期,就很重视这样的诗歌,认为可以补 察时政。 《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西周时期,“自王以下, 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时政: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 大夫规诲,庶人谤……” 诗成为考察社会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西周时期,朝廷 常有采诗之举。《诗经》的编辑与此是有关系的。古代 很强调文学的政治认识功能,要求文学自觉地反映现实, 以便统治者从中补察时政。所谓“补察时政”成为常用 的说法。
第一章先秦文论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1,孔子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孔子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子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泰伯》 《论语 泰伯》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季氏 季氏》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 季氏》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子曰: 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子曰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论语 子路》 子路
二,先秦文学批评的主要成就
1,文学观念的萌芽 2,以儒家诗乐论为中心的功用主义文艺 观的形成 3,道家法天贵真的审美主义思想的确立
1,文学观念的萌芽
(1)《国语》中有"物一无文" ) 国语》中有"物一无文"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错画也,象交文"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这是 象形之" 礼记乐记 中说"五色成文" 乐记》 象形之"纹";《礼记 乐记》中说"五色成文",这是 色彩之" 色彩之"文"; 易传系辞 系辞》 物相杂,故曰文" 《易传 系辞》说"物相杂,故曰文" 文心雕龙情采 情采》 形文 形文" 声文" 情文" 《文心雕龙 情采》 "形文","声文","情文" (2)先秦所说的"文",尤其是那些元典著作中的 )先秦所说的" 主要指"文化" 文化典籍" 论语八佾 八佾》 "文",主要指"文化"和"文化典籍".《论语 八佾》 中说: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中说:"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先进》中,孔子按学生的特点把学习内容分为 论语 先进》 先进 德行" 语言" 政事" 文学" "德行","语言","政事","文学"四科
先秦儒家文论(二)
1、以意逆志
孟子提出的理解作品的方法,主张要在对全篇诗歌内 容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去分析诗人写诗的意图, 分析作品的内容。逆,《说文》释为‚迎‛, ‚求‛的意思,志,即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见《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对‚以意 逆志‛的理解历代有分歧。主要在于对‚意‛的 理解。“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 因此,孟子的‚以意逆志‛是指评论作品的人, 即说诗者在理解作品时,不能拘泥于作品中个别 的文辞,不能从文辞的表面意义去机械理解作品 的思想,也就是不能断章取义曲解作品的真旨。
荀子
荀况,又称荀卿,赵国人,是先秦儒家的 最后一位大师。荀子的思想出于儒,但对 儒学有所改造。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 ‚人性恶‛是他的著名观点。荀子对社会 文化的态度,重视政治和伦理上的实用性, 要求一切诗书礼乐,都归于儒家所说的圣 王之道。对于不顺礼义的文章,一概斥为 ‚奸说‛。由此建立了后世儒家文学观的 基础。
2、知人论世
语见《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 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 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提出知论人世,与 修身有关,但也和评价作品有关系,所以历来都主 张把‚知人论世‛作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 并逐渐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个传统,为历代 文艺批评家自觉和不自觉地所遵循。‚知其人‛和 ‚论其世‛,即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 情、为人品德,同时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
4、明道、征圣、宗经
《荀子儒效》:‚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
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 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 其微也。‛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明道是荀子文学 观的核心,他特别强调道,‚辩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 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心合于道,说 合于心,辞合于说。‛这是一种文以明道的主张,荀子认 为有不同的言,有圣人之言,君子之言,小人之言,而圣 人之言,最为完美,是效法的标准。‚如珪如璋,四方为 纲。‛荀子的思想奠定了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 的文学观。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第一章先秦兩漢文學理論第一節總論先秦兩漢,是我國古代文學理論的草創時期。
其作為初創期文論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先秦兩漢文論尚未從意識形態中獨立出來,成為專門的學科。
首先,這一時期的文論還處在與其他學術混沌未分的狀態。
其次,這一時期的文論與其他藝術論相互雜糅,難分彼此。
“文學”一詞,最早大約見於《論語·先進》,為孔門四教(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之一。
隨著文學與學術的發展,特別是辭賦的興盛,漢儒已開始逐步將文學與學術區分開來。
(一)先秦文論的基本概況先秦典籍中很早就有涉及文論的內容,如《易經》中“言有物”、“言有序”之說。
諸子百家之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學派都表明了各自對文藝的根本態度和基本觀點。
諸子中最重視文藝的是儒家。
孔子重視文藝的社會教化功用,對其審美特性則是淺嘗輒止。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學說。
在文學批評方面,他首創“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
荀子是儒家學派的又一位重要思想家,他一再強調文藝源於情感,對文藝的情感性特徵進行了多方面的論述。
道家的文藝觀與儒家針鋒相對。
莊子繼承老子之說,又加以發展,他對文藝進行了全方位的否定。
他崇尚自然、崇尚自由的精神,正是一種審美的追求,是對文藝審美特性與自由精神的提倡與張揚。
墨、法兩家與儒家一樣從社會功利出發而論文藝,卻得出了與道家似乎相同的否定性結論。
墨子:“非樂”論和“三表”法。
韓非繼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把文藝與法治對立起來,否定文藝和儒家經典。
講先秦文論,詩人的意見是不應該忽略的。
在我國文論史上首次明確提出“發憤抒情”的詩論主張的,是偉大詩人屈原。
(二)兩漢文論的基本概況西漢初期,統治者崇尚黃老哲學,實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因此文化學術亦較為自由,而戰國諸子遺風餘韻的影響猶存。
劉安集門客編著《淮南子》,此書包含著較為豐富的文藝思想。
首先,《淮南子》強調文藝本於情感的藝術特質。
其次,《淮南子》還十分注重情感的自然表現。
司馬遷對文論的最大貢獻在於明確提出了“發憤著書”之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先秦文论第一节儒家的文学思想1、孔子文学思想;2、孟子文学思想;3、荀子文学思想;4、先秦儒家文学思想及其影响。
先秦文论的总特点和重要意义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是:由于当时先民们的“文学”观念并不是很清楚,还和历史、哲学、政治等学术文化含混在一起,笼统地称为“文”,因此论述文学、批评文学的著作也较为模糊和宽泛。
即使是专门论述“诗”的资料,也和后世特别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诗论不尽相同,那时的人们对于“诗”,更多地还是从大文化特别是政治伦理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的。
因此可以说,所谓先秦文论,往往都是广义的文论。
先秦的文学观念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没有明确科学的文学观念先秦“诗言志”的提出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说:帝(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其主要文艺思想有三个方面:1、诗歌(文艺)的教育作用。
舜要求夔用音乐来教化自己的子弟,使他们的品行和德操达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舜所指之乐,是正统之声,是王室之声,其内容必须符合礼教规范。
2、“诗言志”顾名思义,“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情志的。
这概括了诗歌基本特点,对我国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诗言志”说,是中国古典诗学与文学批评的奠基之石,朱自清称之为“开山的纲领”;3、诗乐舞三位一体《尧典》并提到了原始艺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
诗言志“诗言志”是先秦时代对文艺本质的一个基本认识。
诗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先秦人对“志”的理解比较狭隘,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赋诗言志。
先秦“诗言志”的内容是有发展变化的,战国中期后“志”的含义逐渐扩大,“志”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重视。
“诗言志”说的实质,是把文艺看作是人的心灵的表现,由此基本确立了中国文艺的民族特点,与西方古代把文艺看作是对现实的摹仿和再现迥然不同。
由于对“志”的含义的不同理解,以及相应的文学倾向的影响,“诗言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支派:(1)重志:要求诗歌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对人进行道德规范。
志,指规范性的情,要合乎礼义道德。
如,孔子提出“思无邪”,《诗大序》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要“温柔敦厚”等等;唐韩愈、柳宗元、元白等人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宋代朱熹等理学家的相关理论等。
这一派的观点违背了艺术规律,片面强调了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严重窒息了文学的发展,影响也不大。
(2)重情:强调诗歌对于抒发个体情感的作用。
陆机《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提出“以情纬文”,萧刚《答张赞谢示集书》曰:“寓目写心,因事而作”等等。
重情理论的缺点在于,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性、客观性及其教育作用,因而对文学创作带来了不良影响;是对诗言志理论的片面发展。
但同时,对诗歌艺术规律的总结贡献较大。
(2)情志并重。
从批评史的角度来看,“诗言志”理论的主流是情志并重。
近人闻一多先生曾从分析字形入手,指出,“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并进一步阐述说“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
”唐代孔颖达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指出:“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孔颖达的理论使情志并举在理论上得以确立,这标志着中国传统诗学对诗歌本质特征的体认已趋于成熟。
此外,刘勰、钟嵘、白居易、叶夑、王夫子等人都是主张情志并举的。
这一认识既强调了诗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又重视了文学本身的抒情性特点,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文学思想儒家文学思想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文艺思想,其内容主要是关注文艺的根本性质、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文艺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文艺批评的原则和方法等等问题。
先秦儒家文艺思想以孔子、孟子的文艺观为代表,此外,还有荀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的文学思想孔子的文论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其重点,是谈论文艺和伦理道德、政治教化的关系。
孔子的基本观点是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并且也能很好地服务。
他这种文艺思想,被儒家后学们概括发挥成“诗教”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礼记·经解》)这种功利性的诗学观、文艺观,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论影响至深,可以说一直波及到今天。
孔子主“仁”,重“礼”,崇“乐”,尚“中和之美”。
孔子“思无邪”、“尽善尽美”、“文质彬彬”、“兴观群怨”等文艺观念,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1、文艺与道德修养: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的基本原则。
“兴于诗”。
“兴”是兴起之意。
修身要先从学诗开始。
从学习《诗经》到掌握礼的各种原则规定,就是从具体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
“成于乐”。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最后的完成,还要通过音乐的陶染。
这个“乐”,是浸透了仁的精神的先王之雅乐。
2、文艺与政治外交:孔子对文艺在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当时人们在政治、外交活动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体现一定的礼节,都需要借助于赋诗来实现。
(二)文学批评的标准:“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 孔子借此句来概括《诗经》的特征。
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
“思无邪”从审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他赞美《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就是一种“中和”之美。
(三)文学的社会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孔子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等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做了充分的肯定。
孔子关于兴、观、群、怨的论述,就是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概括论述,同时可见他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
“可以兴”:兴,起也。
诗可以启发人的意志,可以鼓舞入的奋发向上精神。
即要求具有艺术感染力。
朱熹注为“感发意志”。
孔安国注为“引臂连类”即由此及彼的“触物起情”。
从作家讲,即由自然景物或社会某些事物触动了诗入主观之情,然后“形于言”。
从读者讲,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而受到感染。
“可以观”: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为“考见得失”。
这都是从诗歌反映社会生活和诗歌的认识作用立论的。
诗,既然是社会、自然反映的产物,那么从诗中就可以看出“风俗之盛衰”。
从诗人创作讲,就是要反映现实的真实:而读诗的人,又是通过作品来认识其社会真实面貌的。
可见,“可以观”具有认识作用。
“可以群”:孔安国注为“群居相切磋”,朱熹注为“和而不流”。
群居相互切磋,研究学问,交流思想,和睦相处.说明诗具有团结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作用。
“可以怨”:孔安国注云“怨刺上政”,朱熹注为“怨而不怒。
”即强调诗的批评讽谏作用。
事父、事君:是从政治立场出发,强调诗歌要为礼教服务。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诗歌能给人以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知识性。
(四)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1、文质彬彬说:“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质”是指人的内在品格,“文”指人的外在仪表。
“文质彬彬”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
还提出“辞达而已矣”。
(《卫灵公》)孔子主张要文质合一,文质相符。
(五)论雅乐与郑声:孔子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提出“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卫灵公》)雅乐比较中正,郑声不合中正平和之意,不利于道德品质的培养。
“尽善尽美”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孔子文学批评的特点和影响:1、《论语》是中国语录体著作的开山之作,孔子的文学批评方式为语录条目体式。
语录体是中国较早出现的文种之一,以记录言行为主。
文词质朴,不尚修饰,但显得较为零乱。
2、孔子的文学批评,是伦理道德批评,以仁学为基础,以“尽善尽美”为标准,以“中和之美”为审美趣味,强调“止乎礼义”的教化功能,故其批评标准与审美标准具有鲜明的伦理化倾向。
3、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故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被当作圣人之言而为后世文学批评奉为圭臬,千古不衰。
其流布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无与伦比,具有历史的绝对的权威性。
4、孔子的艺术观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文艺创作与文学批评上,尚实致用精神以及文艺服务于政治的观点,对我国古代传统文论产生、形成与发展,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论文学艺术内容与形式关系上,时至今日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孟子的文学思想孟子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两个原则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以意逆志”说和“知人论世”说。
1.“以意逆志”说:《万章上》:咸蒙求曰:“舜之不臣尧,则我既闻命矣。
(孟子谓,尧老,舜代理执行天子事,并不以尧为臣,自为天子。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雅·北山》)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舜的父亲)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
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老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文字)害辞(词句),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
《云汉》之诗曰:‘周初黎民,糜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指不能以个别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它是一种对文本的解读方法,在阅读鉴赏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2.“知人论世”说: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上)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下》指通过颂读古人的作品以获得帮助,吸取教益,就象和古人交朋友一样;而要正确颂诗读书,和古人交朋友,还须知人论世,联系古人的生平思想及时代环境。
知人,即了解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成长过程和审美趣味;论世,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写作背景等。
知人论世,既了解了作者的人格和思想,又能结合时代环境,才可以真正领会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防止主观臆断和片面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