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常用理想化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摘要】高中物理中的碰撞问题一直是学生们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包括碰撞的基本概念、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守恒定律、不同类型碰撞的模型以及实际应用举例。
通过深入理解碰撞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碰撞的规律和特点,为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理想模型的建立对于深入研究碰撞问题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碰撞情况。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以对碰撞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学会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碰撞问题、物理、高中、模型、动量守恒、动能守恒、碰撞类型、实际应用、重要性、解决思路、理想模型1. 引言1.1 介绍物理碰撞问题物理碰撞是研究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工程、科学和技术领域。
碰撞问题涉及到物体的相互碰撞过程,包括碰撞前后的状态变化和动能转化等。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碰撞现象,比如交通事故、运动中的碰撞、球类比赛中的碰撞等。
了解物理碰撞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现象,从而提高事故预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碰撞问题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释和理解现象,还可以应用于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中。
通过研究碰撞问题,我们可以设计更安全和高效的交通工具、改善工程结构的稳定性,甚至用于天体物理学中对星球碰撞的模拟研究。
对物理碰撞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2 重要性和应用碰撞问题在物理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物理碰撞问题是研究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对碰撞过程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性质。
1. 碰撞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通过研究碰撞问题,可以揭示动量和能量守恒的原理,从而推导出一系列重要的物理定律和方程。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物理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物理1.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称参考系。
2.质点:不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并把质量看作集中在一点时,就将这种物体看成“质点”。
说明:①.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它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
②.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即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影响很小时﹐物体就能被看作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
3.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
位移是矢量,大小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位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
4.速度:物理学中用位移和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时间位移平均速度=(矢量)时间路程平均速率=(标量)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瞬时速度是矢量。
注:速率为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一定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5.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v a t∆=∆ 注: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反之越慢。
6.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1)匀变速运动:物体速度均匀变化,是变速运动。
条件:⎧⎨⎩(轨迹是直线)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不变(合外力不变)(轨迹是曲线)匀变速曲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加速度不变。
所以,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①受恒外力作用(加速度不变)②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做直线运动) 公式:加速度0t v v a t -= 速度0t v v at =+ 位移2012s v t at =+ 速度位移2202t v v as -=(3)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①速度时间图像v-(4)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由静止释放(0v 为零),仅在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 )下的运动。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弹簧模型(解析版)
高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弹簧模型高考分析:轻弹簧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以轻质弹簧为载体,设置复杂的物理情景,考查力的概念,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的应用及能的转化与守恒,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类命题几乎每年高考卷面均有所见。
由于弹簧弹力是变力,学生往往对弹力大小和方向的变化过程缺乏清晰的认识,不能建立与之相关的物理模型并进行分类,导致解题思路不清、效率低下、错误率较高。
在具体实际问题中,由于弹簧特性使得与其相连物体所组成系统的运动状态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隐蔽性,加之弹簧在伸缩过程中涉及力和加速度、功和能等多个物理概念和规律,所以弹簧类问题也就成为高考中的重、难、热点.我们应引起足够重视。
弹簧类命题突破要点:1。
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
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时,要注意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时刻要与当时的形变相对应.在题目中一般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确定弹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找出形变量x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以此来分析计算物体运动状态的可能变化.2.因弹簧(尤其是软质弹簧)其形变发生改变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瞬间内形变量可以认为不变.因此,在分析瞬时变化时,可以认为弹力大小不变,即弹簧的弹力不突变.3.在求弹簧的弹力做功时,因该变力为线性变化,可以先求平均力,再用功的定义进行计算,也可据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求解.同时要注意弹力做功的特点:W k=-(kx22-kx12),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或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
弹性势能的公式E p=kx2,高考不作定量要求,该公式通常不能直接用来求弹簧的弹性势能,只可作定性讨论。
因此,在求弹力的功或弹性势能的改变时,一般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来求解。
一、“轻弹簧”类问题在中学阶段,凡涉及的弹簧都不考虑其质量,称之为“轻弹簧”,是一种常见的理想化物理模型。
由于“轻弹簧”质量不计,选取任意小段弹簧,其两端所受张力一定平衡,否则,这小段弹簧的加速度会无限大。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类总结-模型法
模型法(1)“对象模型”:即把研究的对象的本身理想化.用来代替由具体物质组成的、代表研究对象的实体系统,称为对象模型(也可称为概念模型), 实际物体在某种条件下的近似与抽象,如质点、光滑平面、理想气体、理想电表等; 常见的如“力学”中有质点、点电荷、轻绳或杆、轻质弹簧、单摆、弹簧振子、弹性体、绝热物质等;(2)条件模型:把研究对象所处的外部条件理想化.排除外部条件中干扰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次要因素,突出外部条件的本质特征或最主要的方面,从而建立的物理模型称为条件模型. (3)过程模型:把具体过理过程纯粹化、理想化后抽象出来的一种物理过程,称过程模型 理想化了的物理现象或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
有些题目所设物理模型是不清晰的,不宜直接处理,但只要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恰当的将复杂的对象或过程向隐含的理想化模型转化,就能使问题得以解决。
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环节: 原始的物理模型可分为如下两类:物理解题方法:如整体法、假设法、极限法、逆向思维法、物理模型法、等效法、物理图像法等. 知识分类举要力的瞬时性(产生a )F=ma 、⇒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牛顿第二定律 1.力的三种效应:时间积累效应(冲量)I=Ft 、⇒动量发生变化⇒动量定理 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 ⇒动能发生变化⇒动能定理对象模型(质点、轻杆、轻绳、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电表、理想变压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点光源、光线、原子模型等) 过程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简谐运动、简谐波、弹性碰撞、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物理模型2.动量观点:动量(状态量):p=mv=K mE 2 冲量(过程量):I = F t动量定理: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F 合t = mv’一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I=F 合t=F1t1+F2t2+---=∆p=P 末-P 初=mv 末-mv 初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守恒条件、不同的表达式及含义:'p p =;0p =∆;21p -p ∆=∆内容: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理想化模型在高中教学中应用
理想化模型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理想化模型及其分类,并回顾了物理各学科中常见的、典型的理想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建立模型的一般方法和在应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理想化模型虽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理想化模型;实物模型;因素;本质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189-01物理学的发展和物理教育大都是建立在理想化模型基础上,物理学中理想化模型的研究对推动物理学的发展和物理教学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物理学所研究的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物质运动现象,是研究物质的一切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态和物质各层次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物质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其自身和周围环境中其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而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如果不加分析地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那么势必增加问题研究的难度。
因此,人们常常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有意识地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或无关紧要因素的干扰,抽象出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想化模型。
理想化模型它能保留对研究问题起决定影响的主要因素,建立科学的抽象模型,清晰地反映被研究问题的本质特征,呈现问题所包含的主要矛盾,便于我们分析和发现物质运动的主要规律。
物理化模型最明显的作用是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的处理极度的简化和纯化。
从模型得出的结果与客观实际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对于复杂的物理学问题,先研究它的物理模型,然后,将其研究结果加以修正,便于实际对象的本质相符合。
二、什么是理想化模型所谓理想化模型,就是为了便于研究问题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化的形态。
“理想化模型”都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但“理想化模型”并不是不可捉摸的。
作为抽象模型的结果,它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客观存在的复杂事物包含许多矛盾,因而具有多方面的特性,但在一定场合,一定条件下,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或主要特征,完全地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矛盾和特性。
高中物理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理想模型(1)对象模型:质点、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变压器、点光源、光线、薄透镜以及关于原子结构的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等(2)条件模型:光滑表面、轻杆、轻绳、均匀介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3)过程模型: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物体,在高度不大时,空气的作用忽略不计时,可抽象为自由落体运动;另外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振动、弹性碰撞、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稳恒电流.理想化模型是一种科学抽象,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它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无关干扰,从而简明扼要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理想模型分类:1、对象模型。
2、条件模型。
3、过程模型。
1. 质点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即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影响很小时﹐物体就能被看作质点。
它注重的是在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忽略一些复杂但无关的因素。
2. 匀速直线运动⑴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⑵不能从数学角度把公式s=vt理解成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加速度为零,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
⑶带电粒子受恒力和洛仑兹力共同作用下运动时,只要是直线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原因:像F洛这样的力会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速度直接影响合力,合力又直接影响加速度,即影响运动方向。
)3. 平抛运动⑴运动时间只由高度决定。
⑵水平位移和落地速度由高度和初速度决定。
⑶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方向也相同. 是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曲线运动⑷任意时刻,速度偏向角的正切等于位移偏向角正切的两倍。
⑸任意时刻,速度矢量的反向延长线必过水平位移的中点。
物理学中常用的理想化模型
物理学中常用的理想化模型作者:谭伦明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04期摘要:构建理想化模型是物理教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如何构建模型的方法和对中学阶段常见物理模型的种类的了解,是处理问题的关键,怎样建立模型才能最接近于实际效果,这是解答物理实际问题的重要思路。
做好这些将会对物理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理想化模型;常见模型种类;碰撞模型所谓理想化,就是借助于抽象和虚构一些与讨论问题相关的、同现实客体相结合的、但又不具有现实客体的其他各种复杂性的理想客体,并以他们来代替现实客体而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
理想化方法是物理教学和研究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没有理想化就没有现代物理学,而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也需要理想化的观点。
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实际问题往往是很复杂的,其中,包含一些非本质的枝节,对于某些具体问题来说,事物的各种特性中,有的属于本质特性,有的则属于非本质的特性;影响事物的各种因素中,有的属于主要因素,有的则属于次要因素;有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物理模型就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先略去一些次要因素,而突出其主要因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些简要的物理规律。
高中物理教学中理想化模型的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是作为研究对象的物体、物体运动的变化,还是物体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都是以各种理想化的形式而出现的,它们都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理想化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对物理课本、习题、考试中所涉及的理想化模型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理解为什么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这样或那样的理想化处理,在什么条件下这些理想化的处理才是最有效的。
下面是我总结的中学物理教学、复习备考中常见的几种理想化模型。
一、质点模型在中学物理课本中,将一些物体看成质点就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个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我们虽然不能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但是,可以用其上任意一点的运动来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于是整个物体的运动也可以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把物体的质量赋予这个点,它也就成了一个质点。
高中物理典型物理模型及方法
高中典型物理模型及方法(精华)◆ 1. 连接体模型: 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 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隔离法 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 (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连接体的圆周运动:两球有相同的角速度;两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单个球机械能不守恒 )与运动方向和有无摩擦 ( μ 相同 ) 无关,及与两物体放置的方式都无关。
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
只要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m 1记住: N=m 2 F 1 m 1 F 2 (N 为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m 1 m 2m 2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的分子2 1m 2FNm 1F 2 和 mF 两项的规律并能应用m 2m 1 讨论:① F 1≠ 0; F 2=0FF=(m 1 +m 2 )am 1 m 2N=m 2 am 2FN=m 1 m 2② F 1≠ 0;F 2≠0F= m 1 (m 2 g) m 2 (m 1 g)m 1m 2m 2 F 1m 1 F 2m 1 (m 2 g )m 2 (m 1 gsin)N=F=m 1m 2m 1 m 2( F 2 0就是上面的情m A (m B g ) m B FF=m 1m 2况)F 1>F 2 m 1>m 2 N 1<N 2(为什么 )N 5 对 6=mF (m 为第 6 个以后的质量 ) 第 12 对 13 的作用力N 12 对 13= (n - 12)mFMnm◆2. 水流星模型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 )研究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并且经常出现临界状态。
(圆周运动实例 )①火车转弯②汽车过拱桥、凹桥3③飞机做俯冲运动时,飞行员对座位的压力。
高中物理经典解题模型归纳
高中物理经典解题模型归纳
虽然说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比较多,但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内容归纳一下就是一些模型。
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物理经典阶梯模型,供参考。
1高中物理24个经典模型1、”皮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
生热等问题.
2、”斜面”模型:运动规律.三大定律.数理问题.
3、”运动关联”模型:一物体运动的同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多物体参与的独立
性和时空联系.
4、”人船”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数理问题.
5、”子弹打木块”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数理问题.
6、”爆炸”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7、”单摆”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
8.电磁场中的”双电源”模型:顺接与反接.力学中的三大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9.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
10、”平抛”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
11、”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半径.
临界问题).
12、”全过程”模型:匀变速运动的整体性.保守力与耗散力.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全过程整体法.
13、”质心”模型:质心(多种体育运动).集中典型运动规律.力能角度.
14、”绳件.弹簧.杆件”三件模型:三件的异同点,直线与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
(完整版)高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汇总
高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汇总一、理想模型法实际中的事物都是错综复杂的,在用物理的规律对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研究时,常需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简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
用这种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有实体模型:质点、点电荷、轻杆、轻绳、轻弹簧、理想变压器、(3-3)液片、理想气体、(3-4)弹簧振子,单摆等;过程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
采用模型方法对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简化和纯化的作用.但简化后的模型一定要表现出原型所反映出的特点、知识。
每种模型有限定的运用条件和运用的范围。
二、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试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电阻定律 );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焦耳定律 );研究安培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
三、理想实验法(又称想象创新法,思想实验法)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但得出的规律却又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是科学家们为了解决科学理论中的某些难题,以原有的理论知识(如原理、定理、定律等)作为思想实验的"材料”,提出解决这些难题的设想作为理想实验的目标,并在想象中给出这些实验"材料"产生”相互作用”所需要的条件,然后,按照严格的逻辑思维操作方法去"处理”这些思想实验的”材料",从而得出一系列反映客观物质规律的新原理,新定律,使科学难题得到解决,推动科学的发展。
高中物理经典解题模型归纳
高中物理经典解题模型归纳高中物理24个经典模型1、"皮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2、"斜面"模型:运动规律.三大定律.数理问题.3、"运动关联"模型:一物体运动的同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多物体参与的独立性和时空联系.4、"人船"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数理问题.5、"子弹打木块"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数理问题.6、"爆炸"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7、"单摆"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8.电磁场中的"双电源"模型:顺接与反接.力学中的三大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9.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10、"平抛"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11、"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半径.临界问题).12、"全过程"模型:匀变速运动的整体性.保守力与耗散力.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全过程整体法.13、"质心"模型:质心(多种体育运动).集中典型运动规律.力能角度.14、"绳件.弹簧.杆件"三件模型:三件的异同点,直线与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和功能问题.15、"挂件"模型: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16、"追碰"模型:运动规律.碰撞规律.临界问题.数学法(函数极值法.图像法等)和物理方法(参照物变换法.守恒法)等.17."能级"模型:能级图.跃迁规律.光电效应等光的本质综合问题.18.远距离输电升压降压的变压器模型.19、"限流与分压器"模型:电路设计.串并联电路规律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实际应用.20、"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个制约问题.21、"磁流发电机"模型:平衡与偏转.力和能问题.22、"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规律).回旋模型(圆周运动).数理问题.23、"对称"模型:简谐运动(波动).电场.磁场.光学问题中的对称性.多解性.对称性.24、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组合.平面导轨.竖直导轨等,处理角度为力电角度.电学角度.力能角度.高中物理11种基本模型题型1: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高中物理教学中理想模型法初探
高中物理教学中理想模型法初探作者:段美玲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6年第25期摘要:挖掘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方法的作用。
让学生学习本文后进一步了解学习物理过程中哪些基本概念属于理想模型。
关键词:物理教学理想模型法初探考查物理问题的方法,一定会成为今后物理教学重要话题和高考的热点。
高中教材的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它的主体当然是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
然而科学方法也是探究问题补课缺少的内容。
一、理想模型法是物理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特点是它把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理想化,突出强调研究对象在方面的特征或主要特征,而有意识地忽略研究对象其他方面的特征或次要的特征。
使用这种方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们能集中全力掌握研究对象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本质特征或运动规律。
事实证明,这是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理解有关物理知识的基础。
光线、磁感应线、质点、力的示意图、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钢体、点电荷、电路图、将撬棒看做杠杆都是理想化。
[1]作为科学抽象的结果,理想模型也是一种科学概念,广泛应用在各门科学中。
例如,数学中的“点”,没有粗细的“线”,没有厚度的“面”;物理学中的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等;在化学和生物学中也有类似的理想模型。
这些理想模型都是以客观存在为原型的。
作为抽象思维的结果,它们也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客观事物具有质的多样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认识清楚。
引入理想模型的概念,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从而便于人们去认识和掌握并应用它们。
二、“理想实验”同真实的科学实验是有原则区别的真实的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的活动,而“理想实验”则是一种思维的活动;前者是可以将设计通过物化过程而实现的实验,后者则是由人们在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实验”。
但是,“理想实验”并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首先,“理想实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所谓的“理想实验”就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入一层的抽象分析.其次,“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为根据的.而这些逻辑法则,都是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为实践所证实了的。
高中物理典型物理模型与方法
高中典型物理模型及方法(精华)◆ 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 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 )时,把某物体从连 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连接体的圆周运动:两球有相同的角速度;两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单个球机械能不守恒) 与运动方向和有无摩擦(μ相同)无关,及与两物体放置的方式都无关。
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
只要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m1 记住:N= m 2F 1 m 1F 2 (N 为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 m 1 m 2 m2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的分子 2 1 m 2 FN m 1F 2和mF 两项的规律并能应用m 2 m 1 讨论:①F 1≠0;F 2=0FF=(m 1+m 2)am1 m2 N=m 2am 2 FN= m 1 m 2②F 1≠0;F 2≠0 F= m 1(m 2g)m 2(m 1g)m 1 m 2 m 2F 1 m 1F2m 1(m 2g)m 2(m 1gsin ) N=F= m 1 m 2 m 1 m 2(F 20就是上面的情m A(m B g) m B FF= m 1 m 2况)F1>F2 m1>m2 N1<N2(为什么)N5对6=m F (m 为第6个以后的质量) 第12对13的作用力N 12对13=(n-12)mF M nm◆2.水流星模型(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研究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并且经常出现临界状态。
(圆周运动实例)①火车转弯②汽车过拱桥、凹桥3③飞机做俯冲运动时,飞行员对座位的压力。
④物体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汽车在水平公路转弯,水平转盘上的物体,绳拴着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绕绳的一端旋转)和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翻滚过山车、水流星、杂技节目中的飞车走壁等)。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物理中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在介绍碰撞问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后,详细阐述了理想碰撞模型、弹性碰撞模型和非弹性碰撞模型的原理和应用。
特别重点讨论了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问题中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理想模型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文通过深入解析碰撞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应用,为高中生理解物理规律提供了重要启示,有助于提高其对碰撞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的物理学研究提供基础。
碰撞问题作为物理学中重要且实用的问题,将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碰撞问题、理想模型、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重要性、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碰撞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碰撞是物体之间发生接触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汽车相撞、乒乓球碰撞等。
研究物体碰撞的规律不仅有助于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还能为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碰撞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课题,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碰撞的特点和规律,理解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原理,同时也需要掌握如何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碰撞问题。
建立一套理想的碰撞模型对于学生理解碰撞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建立理想碰撞模型,可以简化碰撞问题的复杂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碰撞规律。
理想模型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碰撞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研究和建立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
理想碰撞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碰撞过程中动量、能量守恒的理解,并应用到具体的物理问题中去。
探讨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理想碰撞模型的学习和应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物理建模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常见的理想化模型
一理想化的定义理想化方法是一种科学抽象,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它根据所研究问题(一般都是十分复杂,涉及诸多因素)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无关干扰,从而简明扼要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二理想化模型的优点建立这种理想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暂时忽略与当前考察不相关的因素,以及某些影响很小的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借以化繁为简,以利于问题的分析、讨论,从而较方便地找出当前所研究的最基本的规律,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物理学中常用和科学分析方法。
三理想化模型的分类理想化方法包括理想实验方法和理想模型方法。
(1)理想实验方法理想实验又叫假想实验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一种理想实验,是逻辑推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实际中并不能进行。
伽利略用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指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研究电场强度时,设想在电场中放置不会引起电场改变的电荷,考查场中各点F/q的值,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
显然上述实验是人们在思维中进行的理想过程,与实际实验相比,理想实验能更大程度地突出实验中的主要因素,得出更本质的结论。
理想实验是在大量实验与观察基础上的理想归纳,是建立在以事实为根据上的科学抽象。
(2)理想模型理想模型可分为对象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
(1)对象模型:用来代替研究对象实体的理想化模型,如质点、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变压器、点光源、光线、薄透镜以及关于原子结构的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等都属于对象模型。
是对实物的一种理想简化。
(2)条件模型:把研究对象所处的外部条件理想化建立的模型叫做条件模型。
如光滑表面、轻杆、轻绳、均匀介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都属于条件模型。
是对相关环境的一种理想简化。
(3)过程模型:实际的物理过程都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忽略次要因素的作用,只考虑主要因素引起的变化过程叫做过程模型。
是对干扰因素的一种简化。
高中物理:质点模型的建立方法
高中物理:质点模型的建立方法
1.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
(1)“理想化模型”是以研究目的为出发点,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并不存在.
(2)“理想化模型”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客观存在的复杂事物的一种近似反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2.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入“理想模型”,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产生大的偏差.在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际的事物与这种“理想模型”十分接近,在一定条件下,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实际事物当作“理想模型”来处理,即可以将研究“理想模型”的结果直接地应用于实际事物.
(多选)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GPS定位系统研究出租车所在位置时,可以将出租车看作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一长度为200 m的隧道所需时间时,可以将火车看作质点
C.研究“嫦娥四号”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时间时,可将“嫦娥四号”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上四季变化的成因时,可以将地球看作质点
解析:出租车的大小和地球相比可以忽略,出租车能看作质点;火车的长度和隧道相比不可忽略,火车不能看作质点;“嫦娥四号”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与其自身大小相比,可以忽略自身大小而视为质点;地球上四季变化的形成是地球公转的原因,因涉及地球上不同地区季节的变化,所以不能将地球看作质点.
答案:AC
第1 页共1 页。
理想化模型
理想化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构建理想化模型是处理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
在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如何构建模型最接近于实际效果,是处理问题的关键.通过习题分析,了解构建模型的具体思路和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模型理想化模型模型方法纵观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建立理想化模型,是简化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物理模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促进了物理规律、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物理学向新的领域扩展。
一、什么是理想化模型它是根据所研究的物理问题的需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简单、近似、直观的模型。
具体地说,是对事物的各个物理因素加以分析、忽略与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突出对问题起作用较大的主要因素,从而把问题简化,这一理想的抽象模型,就是理想化模型。
二、理想化模型的特征理想化模型主要具有4个特征:近似性、抽象性、局限性和相对性。
模型的近似性主要表现在任一理想化模型都是以一定的客观实体为基础,它反映了事物的主要性质。
另一方面模型与实体不同,它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这又表现了它的抽象性。
任何理想化模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离开了这一条件这一模型就不能使用.这就是理想化模型的局限性。
某个事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如同一物体在这个问题中可视为质点.而在另一间题中则不能作质点处理,这就是理想化模型的相对性。
三、建立理想化模型的原则建立理想化模型的一般原则是首先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问题的次要因素。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是主要因素,有的是次要因素。
为了使物理问题简单化,也为了便于研究分析,我们往往把研究的对象、问题简化,忽略次要的因素,抓住主要的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
例如我们研究列车从西宁开往北京的运行时间这类问题时,由于列车的长度比西宁到北京的距离小得多,这时我们可以不考虑列车的长度,把列车可看做质点。
即质点的实际物体的一种抽象,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模型总结整理
lv 0 v Sv 0A Bv 0 AB v 0 l滑块、子弹打木块模型之一子弹打木块模型:包括一物块在木板上滑动等。
μNS 相=ΔE k 系统=Q ,Q 为摩擦在系统中产生的热量。
②小球在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竖直平面内弧形光滑轨道上滑动 :包括小车上悬一单摆单摆的摆动过程等。
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系统有共同速度(或有共同的水平速度);系统内弹力做功时,不将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因此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
例题:质量为M 、长为l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水平初速v 0射入木块,穿出时子弹速度为v ,求子弹与木块作用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解:如图,设子弹穿过木块时所受阻力为f ,突出时木块速度为V ,位移为S ,则子弹位移为(S+l)。
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0=mv+MV ①由动能定理,对子弹 -f(s+l )=2022121mv mv - ②对木块 fs=0212-MV ③由①式得 v=)(0v v M m - 代入③式有 fs=2022)(21v v Mm M -• ④ ②+④得 f l =})]([2121{2121212120220222v v Mm M mv mv MV mv mv -+-=-- 由能量守恒知,系统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子弹与木块摩擦而产生的内能。
即Q=f l ,l 为子弹现木块的相对位移。
结论: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且等于摩擦力与两物体相对位移的乘积。
即 Q=ΔE 系统=μNS 相其分量式为:Q=f 1S 相1+f 2S 相2+……+f n S 相n =ΔE 系统1.在光滑水平面上并排放两个相同的木板,长度均为L=1.00m ,一质量 与木板相同的金属块,以v 0=2.00m/s 的初速度向右滑上木板A ,金属 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0.1,g 取10m/s 2。
求两木板的最后速度。
2.如图示,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长方形木块B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A ,m <M ,现以地面为参照物,给A 和B 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 (如图),使A 开始向左运动,B 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 刚好没有滑离 B 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常用的理想化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05-01
理想化模型就是抽象和虚构的结合,与讨论问题相关的、同现实客体相结合的、但又不具有现实客体的其他各种复杂性的理想客体。
并以他们来代替现实客体而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
理想化方法是物理教学和研究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没有理想化就没有现代物理学,而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也需要理想化的观点。
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实际问题往往是很复杂的,其中包含一些非本质的枝节,物理模型就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先略去一些次要因素,而突出其主要因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些简要的物理规律。
高中物理教学中理想化模型的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是做为研究对象的物体、物体运动的变化、还是物体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都是以各种理想化的形式而出现的,它们都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理想化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对物理课本、习题、考试中所涉及到的理想化模型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理解为什么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这样或那样的理想化处理,在什么条件下这些理想化的处理才是最有效的。
下面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几种理想化模型。
1.质点模型
在中学物理课本中,质点是这样定义的: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个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我们虽然不能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但是可以用其上任意一点的运动来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于是整个物体的运动也可以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把把物体的质量赋予这个点,它也就成了一个质点。
也就是说,质点就是没有线度和形状而带有质量的点。
但是任何物体都具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由于这些特性的存在,我们就很难确定这些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运动。
质点模型的建立就给我们解决这类问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刚体模型
在某些情况下,物体的体积、形状不可忽略,但这些情况物体的体积和形状的变化是可以忽略的。
这类物体就可以抽象为刚体。
所谓刚体,就是由相互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许多质元组成的物体。
在实际问题中,物体能否看做是刚体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固体在通常的作用下形变很小,在讨论物体的转动或平衡问题时,一般都把物体当作刚体来进行研究处理,但在研究物体的应变或内部振动时,就不能将物体看做刚体来处理了。
3.理想气体模型
任何气体都不能严格的遵守气体实验定律(即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和查理定律),而且不同的气体在遵循气体实验定律的准确程度上也有所不同的偏差,这就给实际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但是在压强不大、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都近似地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特别是压强趋于零时。
而理想气体反映的就是气体的压强趋于零时的性质。
但在客观世界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4.弹性体与范性体物理模型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若撤去外力后,形变随即消失并能恢复其原来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叫弹性,具有这样的性质的物体叫弹性体。
如物理课本中所涉及到的弹性碰撞的物体、弹簧振子的弹簧等都可以视为弹性体。
弹性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遵循胡克定律。
与弹性体相对应的就是范性体。
它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超过其限度后继续形变而不断裂,但撤去外力后,任然有一部分形变不能恢复,此类物体就叫做范性体。
5.单摆模型
在中学物理课本中,给单摆的定义是:如果细线的质量与小球相比可以忽略;球的直径与线的长度相比也可以忽略,这样的装置就叫做单摆。
实际中,既不存在不能伸长又没有质量的线,也不存在只有质量而无大小的质点。
但在实际教学研究中,单摆线的伸长和质量是很微小的,是次要的,摆的大小也是可以不考虑的,并且忽略了介质的阻力。
还有,在单摆的周期公式中十分明显地可以看出,周期与摆角的大小无关,但是实际推导公式时,我们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摆角很小的情况下得到的。
6.完全弹性和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
两个物体互相碰撞,可以分为碰撞过程的压缩阶段和碰撞过程的恢复阶段。
在完全非弹性碰撞中,从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开始,到两个物体速度相同(也就是发生最大形变时),这一过程结束后,由于组成物体的材料不同,其中有的物体形变后不再恢复,则出现相碰撞物体连在一起,以同一速度运动的情况,这就是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模型。
如果碰撞的物体是弹性体,碰撞的物体形变达到最大后,物体在弹力作用下开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一直到完全分开。
如果在压缩阶段转化为弹性势能的动能,在恢复阶段又全部转化为动能,这样的碰撞就是完全弹性碰撞过程模型。
而实际物体间的碰撞,都介于完全弹性碰撞与完全非弹性碰撞之间。
因此,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都是碰撞过程中的理想过程。
除此之外,还有理想热机模型、力线和场的物理模型等等,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是高考复习备考之中,就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规律,通过阅读、观察、理解,提炼题目中所给的文字信息、符号信息、图形信息中的主要因素和本质特征,对它们进行迁移、分析,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通过综合、简化等手段,形成合理的解决问题的结构和解答方式。
在近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中,学生物理模型建立能力的考核已经成为多年来考查的主导,并且有加强的趋势。
教师在教学中应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逐步熟悉并掌握这种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使构建物理模型的
意识真正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