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2.1》
自动控制原理_王万良(课后答案2
第2章习题2.1 列写如图题2.1所示电路中以电源电压U 作为输入,电容1C ,2C 上的电压1c U 和2c U 作为输出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图题2.1答案:X L R LL M C R M C M C R M C C X ⎥⎥⎥⎥⎥⎥⎦⎤⎢⎢⎢⎢⎢⎢⎣⎡−−−−+−=211321321100)(& X y ⎥⎦⎤⎢⎣⎡=010001其中)(3221311C C C C C C R M ++=2.2 如图题2.2所示为RLC 网络,有电压源s e 及电流源s i 两个输入量。
设选取状态变量23121,,C C L u x u x i x ===;输出量为y 。
建立该网络动态方程,并写出其向量-矩阵形式(提示:先列写节点a ,b 的电流方程及回路电势平衡方程)。
图题2.2*答案:⎥⎦⎤⎢⎣⎡⎥⎥⎥⎥⎥⎥⎦⎤⎢⎢⎢⎢⎢⎢⎣⎡−+⎥⎥⎥⎥⎥⎥⎥⎦⎤⎢⎢⎢⎢⎢⎢⎢⎣⎡−−+−=⎥⎥⎥⎦⎤⎢⎢⎢⎣⎡s s e i C L L R C C L L L RR 0001100100111x x x 12121321&&&U 3+-se[]111−−−=R y ⎥⎥⎥⎦⎤⎢⎢⎢⎣⎡321x x x +[]⎥⎦⎤⎢⎣⎡s s e i R 11 2.3 列写图题2.3所示RLC 网络的微分方程。
其中,r u 为输入变量,c u 为输出变量图题2.3答案:r c cc u u dt du RC dtu d LC =++22 2.4 列写图题2.4所示RLC 网络的微分方程,其中r u 为输入变量,c u 为输出变量。
图题2.4答案:r c cc uu dt du R L dtu d LC =++22 2.5 图题2.5所示为一弹簧—质量—阻尼器系统,列写外力)(t F 与质量块位移)(t y 之间)(t图题2.5答案:)()()()(22t f t ky dt t dy f dtt y d m =++ 2.6 列写图题2.6所示电路的微分方程,并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其中r u 为输入变量,cu 为输出变量。
自动控制原理目录模板
自动控制原理目录模板
一、引言
二、基本概念
2.1 自动控制原理的定义
2.2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2.3 控制对象与被控对象
三、反馈控制系统
3.1 反馈控制的概念
3.2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3.3 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区别
四、控制器与传感器
4.1 控制器的作用与分类
4.2 常见的控制器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4.3 传感器的作用与分类
4.4 常用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领域
五、常见控制策略
5.1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5.2 比例控制与积分控制
5.3 逆向控制与前馈控制
5.4 模糊控制与PID控制
5.5 控制策略的选择与应用案例
六、自动控制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6.1 工业控制领域的案例分析
6.2 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3 机器人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七、自动控制原理的挑战与前景展望
7.1 当前自动控制原理面临的挑战
7.2 自动控制原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八、结论
注意:以上仅为目录模板,具体内容和篇幅需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自动控制原理》经典例题分析
例2.1 图为机械位移系统。
试列写质量m 在外力F 作用下位移y(t)的运动方程。
解: 阻尼器的阻尼力: 弹簧弹性力:整理得:例2.2 如图RLC 电路,试列写以u r (t)为输入量,u c (t)为输出量的网络微分方程。
解:例2.3 已知R 1=1,C 1=1F,u c (0)=0.1v, u r (t)=1(t),求 u c (t) 解:零初始条件下取拉氏变换:例2.4 如图RLC 电路,试列写网络传递函数 U c (s)/U r (s). 参见)()()()(22t u t u dt t du RC dt t u d LC r c c c =++解:1) 零初始条件下取拉氏变换:)()()()(2s U s U s RCsU s U LCs rc c c =++传递函数:11)()()(2++==RCs LCs s U s U s G r c)()()(11s U s U s sU C R r c c =+11)()(11+=s C R s U s U r c dtt dy ft F )()(1=)()(2t ky t F =)()()()(2122t F t F t F dtt y d m --=)()()()(22t F t ky dt t dy f dt t y d m =++2)))()()()(t u t Ri t u dtt di L r c =++⎰=dt t i c t u c )(1)()()()()(22t u t u dt t du RC dt t u d LC r c c c =++rc c u u dt du C R =+11)()()0()(1111s U s U u C R s sU C R r c c c =+-)()(1.0)(s U s U s sU r c c =+-11.0)1(1)(+++=s s s s U c tt c e e t u --+-=1.01)()t )t )s例2.5 已知R 1=1,C 1=1F ,1)求零状态条件下阶跃响应u c (t);2) u c (0)=0.1v, u r (t)=1(t), 求 u c (t);3)求脉冲响应g(t)。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第二章
Cen idRd
Ld
d id dt
ud
(2-4)
当略去电动机的负载力矩和粘性摩擦力矩时,机械运动
微分方程式为
M GD2 d n 375 d t
(2-5)
式中,M为电动机的转矩(N·m); GD2为电动机的飞轮矩
(N·m2)。当电动机的励磁不变时,电动机的转矩与电枢电
流成正比,即电动机转矩为
M=Cmid
称为相似量。如式(2-1)中的变量ui、uo分别与式(2-3)中的变
量f(t)、y(t)为对应的相似量。
2.1.2 线性定常微分方程求解及系统运动的模态 当系统微分方程列写出来后,只要给定输入量和初始条
件,便可对微分方程求解,并由此了解系统输出量随时间变 化的特性。
若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的一般表示形式为 y(n)(t)+a1y(n-1)(t)+···+any(t)=b0u(m)(t)+b1u(m-1)(t)+…+bmu(t)
x0
( x x0 )2
当增量x-x0很小时,略去其高次幂项,则有
y
y0
f (x)
f (x0)
d f (x) dx
x0
(x x0)
令Δy=y-y0=f(x)-f(x0),Δx=x-x0,K=(df(x)/dx)|x0,则线性
化方程可简记为Δy=KΔx。这样,便得到函数y=f(x)在工作
点A附近的线性化方程为y=Kx。
图2-4 小偏差线性化示意图
对于有两个自变量x1、x2的非线性函数f(x1,x2),同样 可在某工作点(x10,x20)附近用泰勒级数展开为
y
f (x1 ,x2 )
f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020年2月4日
EXIT
第2章第3页
另一个原因:许多表面上看来似乎毫无共同之 处的控制系统,其运动规律可能完全一样,可以 用一个运动方程来表示,我们可以不单独地去研 究具体系统而只分析其数学表达式,即可知其变 量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代表数学表达式相同的 任何系统,因此需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比如机械平移系统和RLC电路就可以用同一 个数学表达式分析,具有相同的数学模型(可以 进行仿真研究)。
(2)根据各元件在工作过程中所遵循的物理或化学定律,按工 作条件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并考虑相邻元件的彼此影响,列出微分 方程。常用的定律有:电路系统的基尔霍夫定律、力学系统的牛顿 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等等。
(3)消去中间变量后得到描述输出量与输入量(包括扰动量) 关系的微分方程,即元件的数学模型。
注:通常将微分方程写成标准形式,即将与输 入量有关的各项写在方程的右边,与输出量有 关的各项写在方程的左边。方程两边各导数项 均按降阶顺序排列。
2020年2月4日
EXIT
第2章第24页
2.建立步骤 ① 按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列出系统各个部分的微分 方程。 ② 确定系统的工作点,并分别求出工作点处各变量的工作 状态。 ③ 对存在的非线性函数,检验是否符合线性化的条件,若 符合就进行线性化处理。 ④ 将其余线性方程,按增量形式处理,其原则为:对变量 直接用增量形式写出;对常量因其增量为零,故消去此项。 ⑤ 联立所有增量化方程,消去中间变量,最后得只含有系 统总输入和总输出增量的线性化方程。
exit2020年2月18日exit2020年2月18日2121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2222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线性化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线性化2323传递函数传递函数2424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2525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2626信号流图信号流图2727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exit2020年2月18日数学模型1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第二章【可编辑全文】
解: X (s) Lx(t ) testdt 0
t est s
0
1 e st dt 0s
1 s2
X (s) Lt L 1(t)dt
1 s
L1(t )
1 1(1) (0) s
1 s2
第二十三页,共101页。
例2-5 求正弦函数x(t) = sinωt 的拉氏变换。
解: sin t e jt e jt
第十页,共101页。
相似系统的定义:任何系统,只要它们的微分方程具有相同的形式。在方程中
,占据相同位置的量,相似量。
上面两个例题介绍的系统,就是相似系统。
例2-1
m
d2 dt
y
2
f
dy dt
ky
F (t)
模拟技术:当分析一个机械系 统或不易进行试验的系统时, 可以建造一个与它相似的电模 拟系统,来代替对它的研究。
ia与激磁磁通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MD ,从而使电枢旋转,拖动负载运动。 Ra和La分别是电枢绕组总电阻和总电感。在完成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其绕组在磁场
中切割磁力线会产生感应反电势Ea,其大小与
第十二页,共101页。
激磁磁通及转速成正比,方向与外加电枢电压ua相反。
下面推导其微分方程式。
(1)取电枢电压ua为控制输入,负载转矩ML为扰动输入,电动机角速度为输出量;
1) 分析法:根据系统各部分的运动机理,按有关定理列方程,合在一起。 2) 实验法:黑箱问题。施加某种测试信号,记录输出,用系统辨识的方法 ,得到数学模型。
建模原则: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确定相应的数学模型-简化
2.2 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2.1 列写微分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1) 分析系统运动的因果关系,确定系统的输入量、输出量及内部中间变量,搞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R1R2C1C2d2du22(tt)(R1C1R2C2R1C2)dd2u(tt)u2(t) v(t)
R1C1ddV (tt)V(t)
输入
(b) 以电压u3(t)为输出量,列写微分方程为:
u1(t)
C1
R1 R2
C2
R1R2C 1C2d2d u32(tt)(R1C 1R2C2)dd3u (t)t(R1C21)u3(t)
y=x3+x4=G2x2+G4x2=(G2+G4)G1x1
y=(G2+G4)G1x1
G(s)=Y(s)/U(s)=(G2+G4)G1/(1+G3G2G1)
作业:2.59题 把图2.75改画为信号流图,并用Mason公式求u到y传递函数
方框图
u(S)
__
G1(s)
G5(s)
—
y(S)
G2(s)
—
G3(s)
essfls i0m se(s)1K K21K2
(b)当r(t)=1(t),f(t)=1(t)时的ess。 解:求输入误差传递函数,直接代数计算法:
根据电路定律写出单体微分方程式(2.2.2)和 (2.2.3)。把特征受控量uc(t)选作输出量,依 据式(2.2.2)和(2.2.3),消除中间量i(t) , 则可得到输入输出微分方程(2.2.4)。
3、利用Laplace变换求出传递函数
R
L
+
+
u(t) i(t)
输入
_
+ uc(t) _
y
输出
_
U(t)Ld dtiR i uC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作业 概念题:传递函数定义:
单输入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 量的拉氏变换像函数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像函数之比。
自动控制原理教案
自动控制原理-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自动控制原理是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基础,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课程旨在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自动控制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目标(1)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2)掌握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和求解方法;(3)熟悉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分析;(4)学会设计简单的线性控制器;(5)了解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2.1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1)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和分类;(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环节;(3)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2.2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1)连续时间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2)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3)系统的状态空间表示。
2.3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连续时间线性系统的稳定性;(2)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稳定性;(3)系统稳定性的判定方法。
2.4 系统的瞬态和稳态性能分析(1)连续时间线性系统的瞬态响应;(2)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瞬态响应;(3)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
2.5 控制器的设计方法(1)PID控制器的设计;(2)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3)观测器的设计。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介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3.3 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
4.2 期中考试通过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4.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自动控制原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40%。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全篇
=
△
- + - 其中:△称为系统特征式 △= 1 ∑La ∑LbLc ∑LdLeLf+…
—∑La 所有单独回路增益之和
∑L∑和dLLebLLf—c—所有所三有个互两不两接互触回不路接增益触乘回积路之增和益乘积之
Pk—从R(s)到C(s)的第k条前向通路传递函数
△k称为第k条前向通路的余子式 去掉第k条前向通路后所求的△
x0
(x x0 )
1 d 2 f (x)
2!
dx2
x0
(x x0 )2
忽略二阶以上各项,可写成
y
f
(x0 )
df (x)
dx x0
(x
x0 )
2、对于具有两个自变量的非线性函数,设输入 量 为x1(t)和x2(t) ,输出量为y(t) ,系统正常工作 点为y0= f(x10, x20) 。
注意:相加点和分支点一般不能变位
25
2.3.3闭环传递函数
1、给定输入单独作用下的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s) G1G2 G1G2 1 G1G2H 1 Gk
2、扰动输入单独作用下的闭环系统
n
(
s)
1
G2 G1G2
H
G2 1 Gk
3、误差传递函数: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 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1)给定输入单独作用下的闭环系统
Er
(
s)
1
1 G1G2
H
1 1 Gk
(2)扰动输入单独作用下的闭环系统
En
(
s)
1
G2 H G1G2
H
G2H 1 Gk
4)给定输入和扰动输入作用下的闭环系统的总的输
出量和偏差输出量
张爱民《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
did dt
Tm
d 2 d + =k 1 u a dt 2 dt
对上面各式拉氏变换并整理得到:
1 Ic (s) R + L s U c (s) c c k 1 Iq (s) Ic (s) R q + L qs k2 I s Iq (s) ( ) d (R a R d ) + (L a L d )s U a ( s ) ( R a + L a s ) I d ( s ) k1 ( s ) U a (s) s(1 T m s)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002-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ppt
2-0 预备知识—牢记一些典型时域数学模型
1.电容 2 .电感 3弹簧弹性力 4 阻尼器 5 牛顿定律 6 电机 7 二阶方程的通解
4
§2.1 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
▪ 傅里叶 变换 自学
5
拉氏变换及其性质
1.定义 X (s) x(t )est dt 0 记 X(s) = L[x(t)]
24
2.2 时域模型 - 微分方程
2.2.1. 建立系统或元件微分方程的步骤
I. 确定元件输入量和输出量
II. 根据物理或化学定律,列出元件的原始方 程
III. 在可能条件下,对各元件的原始方程进行 适当简化,略去一些次要因素或进行线性 化处理
IV. 消去中间变量,得到描述元件输入和输出 关系的微分方程
t
0
t
0
t0
0
t
A
解: x(t) = x1(t) + x2(t) =A1(t) A1(t t0 )
X (s) A A et0s A (1 et0s )
ss
s
13
例2-7 求e at 的拉氏变换。
解:
X (s) eat est dt
1
e(as)t
1
0
as
0 sa
X (s) L 1(t )eat 1 sa 例2-8 求e 0.2 t 的拉氏变换。 解:
论: (1) D(s) = 0无重根。
16
X (s) c1 c2
cn
n
ci
(s p1 ) (s p2 )
(s pn ) i1 (s pi )
式中ci 是待定常数,称为X(s)在极点si 处的留数。
ci
lim(s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
R(S)
C(S) 式中 1
自动控制原理
北华大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白晶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r(t) c(t) c(t)
T
1 0.632 0
r(t)
t
特点: 输出量不能瞬时完成与输入量 完全一致的变化.
自动控制原理
北华大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白晶B
惯性环节实例 (a)
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惯性环节
R1
ur
比例环节实例 (b) (a) 线性电位器构成的比例环节 (c) 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例环节 传动齿轮构成的比例环节
+ r(t) R1 R ur 1 + ∞ uc ur(t) + i u (t) + R c 2 c(t) R2
RR 22 K= K= - R +R R21 1 K=i
自动控制原理
北华大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白晶B
自动控制原理
北华大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白晶B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微分方程式的编写 2.2 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2.3 传递函数 2.4 系统动态结构图 2.5 系统传递函数和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2.6 信号流图
自动控制原理
北华大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白晶B
重点掌握: 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系统结构图及信号流图 梅逊公式
自动控制原理
北华大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白晶B
由数学模型求取系统性能指标的主要途径
求解 观察
线性微分方程
时域响应
性能指标
拉氏变换
拉氏反变换
傅 氏 变 换
估算
传递函数
估算
S=jw 计算
频率特性
复域响应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全
其中: fs (t) Kx(t)
弹簧力
fd (t)
阻尼力
B
dx(t dt
)
m
K
B
所以有:
m
d 2 x(t) dt 2
B
dx(t) dt
Kx(t)
f
(t)
特点:f (t) 为作用于各部件的诸力之和,而每一个部件变化
了相同的位移x(t) 。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元件和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A1(0.5 j0.866) A2 (0.5 j0.866)
使等号两端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有 解之得 A1 1, A2 0
0.5.866
所以
F (s)
1 s
s2
s s 1
1 s
(s
s 0.5 0.5)2 (0.866 )2
(4)对部分分式进行拉式反变换,即得微分方程 的解。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2 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解微分方程
例:已知
d 2 xc dt 2
5 dxc dt
6xc
6u(t)
u(t) 1(t)
设初始条件为 xc (0) 2, xc (0) 2 求输出量 xc (t)
解: 将微分方程取拉氏变换
(s
0.5 0.5)2 (0.866 )2
所以 f (t) 1 e0.5t cos 0.866 t 0.57e0.5t sin 0.866 t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2 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解微分方程
例:已知
F (s)
s2 s2
9s 33 6s 34
求 f (t) L1 F (s)
F (s) M (s) A1 A2 An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孙亮c1p021
4方程联立,消去中间变量Ia,Ea,Ma,忽略空 载阻力矩ML,得到电枢电压Ui——旋转角速
度ω的2阶运动方程
由于电枢电感很小,略去La,得1阶方程
§2.2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线性方程
非线性方程(连续、可导)
y=kx
y=f(x)
应用小偏差理论实现非线性方程的线 性化
• 具有连续变化的非线性函数
例2-3 设弹簧-质量-阻尼器系统如图所示,试
列出以力Fi为输入,以质量单元的位移x为输
出的运动方程。
解 由加速度定律
合力为
外力 弹性阻力 粘滞阻力 代入方程有
机械平移系统的运动方程也是二阶微分方程。
机械旋转运动
例2-4 已知机械旋转系统如图所示,试列出系 统运动方程。
解 由角加速度方程
其中 J:转动惯量 :角加速度 ∑M :合外力矩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
1、线性常系数微function)
(算子域描述)
3、结构图
(图形化描述)
§2.1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1、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式中
为输出信号的各阶导数,
为常系数
为输出信号的各阶导数,
为常系数
2、线性定常系统的基本性质(迭加原理)
得到线性化方程为
注意: (1)本质非线性系统不可以作线性化。
本质非线性系统不连续性、不可导性使得其 泰勒级数展开式在工作点邻域的切线近似不 成立。
(2)不同的工作点,不同的线性化系数, 有不同的线性化方
3 工作点邻域的线性化方程是增量方程 (小范围工作)。 4 多变量情况时,其线性化方法相似。
如双变量时,函数关系为f(x,y)。
或
例2-2 考虑两级RC网络的滤波电路,写出 以ui为输入,uo为输出的微分方程。 解 对于回路L1有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1. 课后习题答案。
1.1 第一章。
1.1.1 选择题。
1. A。
2. C。
3. B。
4. A。
5. D。
1.1.2 填空题。
1. 系统。
2. 控制。
3. 输入。
4. 输出。
5. 误差。
1.1.3 简答题。
1. 控制系统是指能够对某一对象进行控制的系统,包括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两种类型。
2.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输入端、输出端、控制器和执行器四个部分。
3. 控制系统的闭环和开环是指系统是否具有反馈环节,闭环系统具有反馈环节,开环系统则没有。
1.2 第二章。
1.2.1 选择题。
1. B。
2. A。
3. D。
4. C。
5. B。
1.2.2 填空题。
1. 传递函数。
2. 时域。
3. 频域。
4. 线性。
5. 时不变。
1.2.3 简答题。
1. 传递函数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函数,通常用H(s)表示。
2. 时域分析是指通过对系统的状态方程进行求解,得到系统的时域响应。
3. 频域分析是指通过对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行频域分析,得到系统的频域特性。
2. 综合题。
2.1 第三章。
2.1.1 选择题。
1. D。
2. A。
3. B。
4. C。
5. D。
2.1.2 填空题。
1. 稳定。
2. 系统。
3. 极点。
4. 零点。
5. 阶跃响应。
2.1.3 简答题。
1. 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干扰或参数变化时,能够保持稳定的特性。
2. 极点和零点是描述系统传递函数特性的重要参数,极点决定系统的稳定性,零点则影响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
2.2 第四章。
2.2.1 选择题。
1. B。
2. C。
3. A。
4. D。
5. B。
2.2.2 填空题。
1. PID。
2. 比例。
3. 积分。
4. 微分。
5. 控制。
2.2.3 简答题。
1. PID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器,由比例、积分和微分三部分组成,能够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控制。
2. 比例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当前误差的大小来调节控制量,积分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误差的历史累积值来调节控制量,微分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误差变化速度来调节控制量。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2.1 试分别写出图2.68中各无源电路的输入u r (t )与输出u c (t )之间的微分方程。
图2.68 习题2.1图解: (a)11r c u u i R -=,2()r c C u u i -=,122c u i i R +=,12122121212c c r r R R R R R Cu u Cu u R R R R R R +=++++ (b) 11()r c C u u i -=,121r u u i R -=,1221i i C u +=,121c u i R u =+, 121211122112121121()()c c c r r r R R C C u R C R C R C u u R R C C u R C R C u u ++++=+++(c)11r cu u i R -=,112()r C u u i -=,1122u i i R +=,1121c u i dt u C =+⎰, 121212222112122221()()c c c r r r R R C C u R C R C R C u u R R C C u R C R C u u ++++=+++2.2 试证明图2.69(a)所示电路与图2.69(b)所示的机械系统具有相同的微分方程。
图2.69(b)中X r (t )为输入,X c (t )为输出,均是位移量。
(a) (b)图2.69 习题2.2图解: (a)11r cu u i R -=,12()r c C u u i -=,12i i i +=,221c u idt iR C =+⎰, 121211122212121122()()c c c r r r R R C C u R C R C R C u u R R C C u R C R C u u ++++=+++(b) 2121()c B x x K x -=,1121()()()r c r c c B x x K x x B x x -+-=-,121221212121211212()()c c c r r r B B B B B B B B Bx x x x x x K K K K K K K K K ++++=+++2.3 试分别求出图2.70中各有源电路的输入u r (t )与输出u c (t )之间的微分方程。
孙炳达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 线性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1
第二章 线性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动态微分方程的编写
2.1 动态微分方程的编写
分析和设计任何一个控制系统,首要任务是建 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就是描述系统输入、输 出以及内部变量之间动态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也 称为动态数学模型。 常用的动态数学模型有: 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动态结构图 信号流图
2.1 动态微分方程的编写
例 建立直流调速系统的微分方程
2.1 动态微分方程的编写
(1)确定输入量为控制电压Ug; 输出量为电动机转速n。
(2)编写各环节的微分方程。根据系统框图,把 系统划分为4个环节,分别为: 比较和电压放大器环节; 功率放大环节; 直流电动机环节; 反馈环节。
R R
ui
i1
C
i2
C
uo
消除中间变量, 可以解得:
d uo duo ( RC ) 3RC uo ui 2 dt dt
2
2
2.1 动态微分方程的编写
方法二:从第一个电容、电阻网络环节列出微分方程
duo RC uo uo1 dt
从第二个电容、电阻网络环节列出微分方程
duo1 RC uo1 ui dt
其中
K k1k s
为正向通道电压放大系数
k1k s a Kk 为系统开环放大系数 Ce
2.1 动态微分方程的编写
三、负载效应与系统(或环节)的相似性
在建立系统微分方程时,若在部件(环节)划 分时没有考虑负载效应,即部件(环节)间存在 的耦合关系,将不能得到系统正确的微分方程。 例 建立电容、电阻网络的微分方程,其中u i 为 输入电压,欲求以电容两端电压 uo 为输出的微分 方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教学内容
1、时域模型:分别通过从简单的电学电路和力学 时域模型: 系统讲解,如何建立数学模型; 系统讲解,如何建立数学模型; 复域模型:重点介绍传递函数的概念; 2、复域模型:重点介绍传递函数的概念; 讲解传递函数的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讲解传递函数的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介绍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4、介绍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系统的结构图及化简; 5、系统的结构图及化简; 系统的信号流图和梅逊(Meson)公式; (Meson)公式 6、系统的信号流图和梅逊(Meson)公式; 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和误差传递函数。 7、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和误差传递函数。
f
a
a
a
m
a
m
m
a
图2-3 电枢控制直流电动机原理图 41
解: 电枢控制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实质是将输入 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由输入的电枢电压U 由输入的电枢电压 a (t)在电枢回路中产生电枢电流 在电枢回路中产生电枢电流 ia(t),再由电流 a (t)与激磁磁通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距 ,再由电流i 与激磁磁通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距 Mm(t),从而拖动负载运动。 ,从而拖动负载运动。 因此,直流电动机的运动方程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因此,直流电动机的运动方程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电枢回路电压平衡方程 、 + if 2、电磁转距方程 、 3、电动机轴上转距平衡方程 、
8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5、数学模型分为动态模型与静态模型。 a控制系统的动态模型是指描述变量各阶导数之间 关系的方程。即线性定常微分方程,可由此分析系统 的动态特性。 b 控制系统的静态模型是指在静态条件下(即变量 的各级导数为零),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代数方程。 6、建立系统数学模型时,必须 (1)全面了解系统特性,确定研究目的以及准确性 要求,决定能否忽略一些次要因素而简化系统的数学 模型。 (2)根据所应用的系统分析方法,建立相应形式的数 学模型。 9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8、数学模型有3种形式 、数学模型有 种形式
以时间为变量所建立的模型称为时域模型 时域模型— 1). 以时间为变量所建立的模型称为时域模型—微分 方程、差分方程、状态方程。 方程、差分方程、状态方程。 在复平面内建立的模型称为复域模型 传递函数、 复域模型— 2). 在复平面内建立的模型称为复域模型—传递函数、 方框图、信号流图。 方框图、信号流图。 以频率为变量所建立的模型称为频域模型 频域模型— 3). 以频率为变量所建立的模型称为频域模型—频率 特性(波特图、奈氏曲线图)。 特性(波特图、奈氏曲线图)。 同一系统所取变量不同,其模型也不同, 同一系统所取变量不同,其模型也不同,因此同一系 统可用多种方法去研究。 统可用多种方法去研究。
36
补充: 补充:元件的运算模型
L ui(t) R C
uo(t)
复数域的方程。就例2 而言有: 复数域的方程。就例2-1而言有:
U L ( s ) = Ls I ( s ) ; U R ( s ) = RI ( s ) ;U o ( s ) = 1 I ( s ) ; Cs U i (s) = U L (s) + U R (s) + U o (s) ;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7、建立数学模型主要途径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要求可采用解析法和实验法 解析法是根据系统和元件所遵循的有关定律来建立数学 模型的。用解析法建立数学模型时,对其内部所体现 的运动机理和科学规律要十分清楚,要抓住主要矛盾 ,忽略次要矛盾,力求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要合理。 实验法是根据实验数据来建立数学模型的,即人为地在 系统上加上某种测试信号,用实验所得的输入和输出 数据来辨识系统的结构,阶次和参数,这种方法也称 为系统辨识。 仿真实验法 在模型上(物理的/数学的)所进行的系统性 10 能分析与研究方法。
39
(3)列出中间变量的表达式: (t ) = Kx (t ), F1 (t ) = f dt
(4)将中间变量带入原始方程, (4)将中间变量带入原始方程,可到系统的微分方 将中间变量带入原始方程 程为: 程为:
dx(t ) d 2 x(t ) F (t ) − Kx(t ) − f =m dt dt 2 d 2 x(t ) dx(t ) ⇒m +f + Kx(t ) = F (t ) 2 dt dt
25
2-1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1. 线性元件的微分方程
由电阻R 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R 例1 : 由电阻R、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R-L-C无 系统。写出以u 为输入量, 源网络 系统。写出以 i(t) 为输入量, uo(t) 为输出量的网络微分方程。
ui (t )
26
27
(1)确定系统的输入为电压 解: (1)确定系统的输入为电压 ui (t ),输出为电容电 压 u0 (t ) ,中间变量为电流 i (t ) 。 电容: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电容: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2
教学重点与教学学时
1、系统时域模型的建立—微分方程; 系统时域模型的建立—微分方程; 复域s模型--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 --传递函数 2、复域s模型--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 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系统的方框图、传递函数和信号流图; 4、系统的方框图、传递函数和信号流图; 教学学时: 学时。 5、教学学时:10 学时。
40
例3:右图所示为电枢控制直流电动机的微分方程,要 :右图所示为电枢控制直流电动机的微分方程, 求取电枢电压U 为输入量, 求取电枢电压 a(t)(v)为输入量,电动机转速 m(t)(rad/s) 为输入量 电动机转速ω 为输出量,列写微分方程。 为输出量,列写微分方程。 + 图中R 图中 a(Ω)、La(H)分别是 ) i 电枢电路的电阻和电感, 电枢电路的电阻和电感, L R Mc(N·M)是折合到电动机 + 是折合到电动机 i ω 轴上的总负载转距。 轴上的总负载转距。 负 J ,f U SM E 载 激磁磁通为常值。 激磁磁通为常值。
4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5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6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摘要 1、描述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 数学表达式,就做 系统的数学模型。实际存在的系统的动态特性都可 以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例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 等)。 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可以是电气的,机械的, 液压的,气动的等等,然而描述这些系统的数学模 型却可以是相同的。因此,通过数学模型来研究自 动控制系统,就摆脱了各种类型系统的外部关系而 抓住这些系统的共同运动规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 型是通过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定律来描述的,如机 械系统的牛顿定律,电气系统的基尔霍夫定律等都 是用来描述系统模型的基本定律。
7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3、建立合理的控制系统数学模型是控制系统分析 中最重要的内容,与系统性能密切相关。如果描述 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线性的微分方程,则该系统为线 性系统,若方程中的系数是常数,则称其为线性定 常系统。本章将对系统和元件的数学模型建立,主 要讨论的是线性定常系统。 4、线性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可用叠加原理。对非 线性系统当非线性不严重或变量变化范围不大时, 可利用小偏差线性化的方法使数学模型线性化。以 后各章所讨论的系统,除第8章外,均指线性化的 系统。
di (t ) 1 Ri (t ) + L + ∫ i (t )dt = ui (t ) dt C (3)列写中间变量 与 的关系式: (3)列写中间变量i (t ) u0(t) 的关系式:
1 u0 (t ) = ∫ i (t ) dt C
(4)消去中间变量, (4)消去中间变量,得到了描述网络输出输入关 消去中间变量 系的微分方程: 系的微分方程:
1 u0 (t ) = ∫ i (t )dt C
du0 (t ) i (t ) = C dt
电感: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感: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i (t ) u L (t ) = L dt
1 i (t ) = ∫ u L (t )dt L
28
(2)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得回路方程: (2)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得回路方程: 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得回路方程
消去中间变量 I(s),得 取拉氏反变换
d 2u0 (t ) du0 (t ) LC + RC + u0 (t ) = ui (t ) 2 dt dt
( LCs 2 + RC2 s + 1)U o ( s ) = U i ( s ) 。
37
弹簧-质量-阻尼的机械位移系统。写出质量块m在 例2 弹簧-质量-阻尼的机械位移系统。写出质量块 在 受外力F(t)作用下,位移 的运动方程。 作用下, 的运动方程。 受外力 作用下 位移x(t)的运动方程 解:这是一个经典的直线机械位移 动力学系统, 动力学系统,可以假定系统采用 为质点。 集中参数 m为质点。 为质点 弹性力:是一种弹簧的弹性恢复力: 弹性力:是一种弹簧的弹性恢复力: F2 (t ) = Kx(t ) 阻尼器: 阻尼器:平动阻尼器阻尼力 :
d 2u0 (t ) du0 (t ) LC + RC + u0 (t ) = ui (t ) 2 dt dt
29
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
30
31
32
33
34
补充: 补充:元件的运算模型
电阻 uR = Ri 复阻抗 U ( s) = RI ( s)
R
电感 复阻抗 di uL = L U ( s ) = LsI ( s ) - Li (0-) dt 电容 复阻抗 dUC (t ) iC = C IC (s)=CsUC (s)-Cuc (0-) 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