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义宽窄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与汉语相应词汇不完全等值是一种常见现象。英汉相应词汇的涵义宽窄不同,就是这种不完全等值在语义方面的反映。
我国曾经有学者著文指出:英语词义较灵活丰富多变,涵义较宽,汉语词义较严谨精确固定,涵义较窄⋯。但也曾有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撰文说不理解为何中国人喜欢说“拿支笔来”、“我们坐车去”,而英语却一般要说pen/pencil/brush或bus/~am/train,而不会问人家要writing implement或somethingto write with,也不会提议要乘坐B Vehide或BDlnekind of nBp0rt,因而认为汉语有用笼统或一般性的词语(general term)来代替表达特定具体概念的词语(specific term)的倾向,而英语则反之,这是“英窄汉宽”的说法。那么,英汉词汇涵义到底孰宽孰窄?笔者以为以上两种说法在特定的范围里各有道理,但就总体趋向而盲,英汉词汇涵义的宽窄并不存在简单的一边倒倾向,而是各有宽窄,试图从宏观角度来下判断往往不能导出科学的结论,必须从次一级的层次着手分析,才有一定的规律。下面试从词的上下义、同义、多义这三个角度人手来探讨英汉词义宽窄问题。
一、上义词、下义词与英汉词义宽窄
从词汇学的观点来看,上文提到的笼统指称的词与具体指称的词之间是类概念与种概念(genus VSspecies)或上下义(hyponymy)的关系。前者为表示一般概念的词,即上义词,后者是表示个别概念的词,即下义词。一组相关的上、下义词形成—个语义场(semantic field) 。例如,有关“笔~车”的英汉语义场如图1、图2所示:
笔(上义词)
钢笔铅笔圆珠笔毛笔(下义词)
车(上义词)
火车汽车摩托车电车(下义词)
圈1 汉语语义蛹
( 血g impIelnem)(上义词空缺)
pencil ha1]pen bmsh
(下义诃)
vehicIe(上义词)
train automobile motocycle tram (下义词)
图2 英语语义场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1)上义词词义相对宽,下义词词义相对窄;(2)某一语义场中有时可出现上义词或下义词空缺。
由此可推知,选用上义词还是下义词来指称事物取决于:(1)该语言中某一下义词或上义词是否空缺;(2)该语言的表达习惯。
下面就上下义词空缺及用词倾向的因素进行英汉词义宽窄归类分析。
1.汉宽英窄类
1)英、汉对应词双方均上下义词无缺项、语义场完整,但表达习惯不同。英语除非是通指一类事物或强调与他类别区分,否则往往用下义词来指称具体事物,而汉语则除非有必要区分细节,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上义词。例如:
(1)汉语“人”可指任何性别年龄的具体的人。汉语可以说“你认识那个人吗?”英语则应该说“Do youknow that rng,n/wo~ ?”英语虽然也有通指“人”的上义词,如person,one,human being,但person一般用于正式场合,human being强调与非人类区别,而one则泛指任一人而非指具体的个体,在指具体的人时,更多是用n哪,woman,boy,girL child等下义词。
(2)汉语常用上义词“酒”,如:“拿酒来!”、“酒席”等。英语中虽有liquor,spitit,alcohol,drink等可泛指酒,但前两词指烈酒,alcohol强调含酒精,drink也指各种饮料,wine一般指果子酒、葡萄酒。除非是通指一般概念时才用上述相对上义词,如:Too much liquor brings
you no good.在指具体的酒时,要用下义词,如:a gL&8B of beer,dine tll martini,a bottle of wine等等。
(3)英语虽然有牛的通称ox/oxen及统称cat-Ⅱe,但指具体的牛时,往往用下义词,如:It’8 a COW/bull/calf/bufalo.而汉语通常只说“那是牛”,必要时才点明是黄牛、水牛还是小牛、奶牛。同类的例子尚有许多,如汉语“运动员”对英语的athlete,player,l'a~er或boxer,又如汉语常用上义词“吃饭”、“进餐”,而英语则更常用具体的break—fast,lunch。supper,dinner来替代上义词meal。在这一类型中,英汉在上下义语义场结构方面存在共性,而在思维和表达习惯上存在差异。汉语在描述时空的某一点时,其单位按由大到小的顺次排列,而英语则反之。如果与上述表达习惯联系起来,似乎印证了一种说法:中国人有整体思维的倾向,其着眼点是先全局,后局部,而说英语的民族则更关注近距离的、直接具体的部分,突出与当前主题密切相关的重点。
2)汉语上下语义场结构完整,但优先使用上义词;而英语上义词空缺,因而只能使用下义词。例如:(1)汉语说“洞”,既可指墙洞、地洞、篱笆洞,也可指岩洞、山洞;而英语则只能确切地说hole,cave,opening或cavern。
(2)汉语可说“放羊”、“那只羊”,不必说明是山羊还是绵羊、大羊、小羊、公羊还是母羊;而英语只能说sheep,goat,m ewe,lamb或kid。
(3)汉语可以只用上义词说“弹琴”、“听琴”,英语只有piano,violin,organ等下义词。
(4)汉语的“工作单位”在英语中没有相应的上义词(unit只是度量衡的单位),除了发问时用更广义的where,一般只能用下义词school,office,factory,company等。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如“鸡”对hen,cock,chicken;“香”对fragrance,Sweet—smelling,perfume,deliciousness,aroma;“山”对mountain,hill’mount等。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除了思维与表达习惯的不同,还有词汇结构及词源学方面的因素。汉语源远流长,又是表意文字,能很方便地运用会意、形声等方法造字以及用词素构词。由于有发达完善的造字构词的方法及规律,汉语能方便地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理性地“演绎”出新字词。如果交际需要的话,空缺的上义词或下义词是很容易填补的。例如,中国古时只有一种笔,就是“竹(砷+毛”做的笔,后来有了其他品种的笔,“钢笔”、“铅笔”等便成了下义词,“笔”字成了上义词,而原来的笔变成笔类的一个种属,于是加一限定词素“毛”字,成了下义词“毛笔”。尽管上下语义场在发展中完善了,但原来指书写工具时说“笔”这一习惯仍沿用下来,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说上义词“笔”而不细分什么笔。英语是表音文字,创造新词的能力有限,其词汇的形成与汉语的情况完全不同。英语词汇是对已受接纳的语言现象的描述、记录和归纳。因此,英语的造词是任意性的(arbitrary)多于非任意性的。例如,英语的pen与pencil均来自拉丁语,前者意为羽毛,后者意为小尾巴、小毛刷,与中国毛笔相似。后来有了用木杆加石墨做的笔,却没有造出相应的新词,还是用pencil一词,pencil便转义为“铅笔”。复合词ballpen算是个很合逻辑的新造词了,而表示“笔”类别的上义词空缺却没有补上。英语词汇的形成和发展史解释了它为什么不如汉语词汇有系统性、规律性、逻辑性,以及为什么常有上义词空缺以及惯用下义词。
3)汉语只有上义词,英语相应的用词是下义词(上义词空缺),或上、下义词齐全,按情况选用。汉语中这一类词多指近代外来事物。例如:
(1)英语有selfishness(与“大公无私”相对)、in.dividualism(与“国家主义”相对)、egoism (以“自我中心”为特征),而汉语只有一个上义词“个人主义”。
(2)汉语说“期刊”、“杂志”,而英语的periodical是上义词“期刊”,joun~ 也指学术性期刊,magazine指刊登小说、诗歌、图片之类的杂志。
(3)汉语统称“律师”,而英语除了上义词lawyer外,根据分工及资格的不同,还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