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信用习题
第二章信用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信用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偿还付息价值单方面让渡2、工商企业商品交易3、货币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个人4、内债外债政府债券5、消费者个人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用卡二、单项选择题1、C2、D3、A4、D5、A6、B7、A8、A9、A 10、B 11、D三、多项选择题1、ABDE2、ABCDE3、ACE4、ACDE5、BD6、BCD7、CD 8、ABCE 9、ABCDE 10、BD四、名词解释1、信用是一种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的借贷行为。
2、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3、银行信用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4、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而直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
5、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而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
五、辨析题1、错误。
银行信用是当代各国采用的最主要的信用形式。
2、正确。
3、错误。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是否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六、简答题:1、答: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信用有两个特征:一、偿还性,指货币所有者把货币贷出去,并约定归还期限;货币借入者在获取货币时要承诺到期归还。
二、付息性,指借贷活动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就应当是有偿的,货币所有者有权要求货币借入者给与补偿,即支付利息。
在两个特征中,偿还性是信用的最基本特征。
2、答:(1)特点:①商业信用的主体都是工商企业;②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于产业资本循环周转过程中的商品资金;③商业信用主要依靠商业票据建立信用关系。
(2)局限性:①规模和数量上的局限性,商业信用的规模是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限度的;②方向上的局限性,只能是上游产品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给下游产品企业;③使用范围的局限性,只能是工业向商业提供信用。
3、答:(1)优点:①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见面,可以根据各自的融资条件实现资金的融通;②有利于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③可以筹集长期稳定的资金。
夏德仁《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信用与金融市场)【圣才出品】

夏德仁《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第二章信用与金融市场一、重要概念1.信用答: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偿还性和付息性是其基本特征。
信用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动员闲置资金并加以再分配,第二个职能是提供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信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中的一个范畴,信用分配是建立在社会总资金运动中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基础上的第三次分配。
信用是一种动员暂时闲置资金的行为,在这种借贷行为中,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资金的使用权发生了转让,从而使各主体可支配的资金规模发生了变化,因此,信用没有自己独立的资金可分配领域,而是与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重叠,是建立在前两次分配基础之上的第三次资金分配。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主要通过中央银行发放再贷款、办理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实现;货币供应量的收缩则做相反操作。
流通中的现金属中央银行的负债,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提款获得增加。
因此,无论是从中央银行层面,还是从商业银行层面来讲,信用活动本身都包含着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创造货币的职能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增发货币的信用行为。
2.商业信用答: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形成的一种借贷关系。
在赊销方式中,商品购买企业在获得商品的时候没有马上支付货款,而是约定时间,以后再支付货款。
赊销是工商企业之间经常采用的一种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
赊销对双方都有好处。
如果购货企业必须马上用现金支付货款,那么当缺乏购货资金时就不能及时进货;购货企业拿不到商品,生产企业的商品就销售不出去,或者要推迟销售;商品销售不畅,资金就不能及时回流,生产企业的再生产必然受到影响。
若采用赊销的方式,购货企业可以在没有购货资金时先把商品取走,以后按约定的期限支付货款。
对生产企业来说,先把商品赊销出去,可以减少商品的库存占压,也不会延误商品的销售。
预付方式与赊销方式相反,即购货企业在没有获得商品时,预先支付部分或全部货款。
《金融学》习题(第1-3章)

《金融学》练习题第一章货币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商品货币的是()A.元宝B.贝币C.環钱D.交子2.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A.印钞厂B.政府C.中央银行D.财政部3.马克思对货币本质的认识是()A.货币是便利交易的技术工具B.货币就是财富C.货币是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D.货币数量多少与商品价格水平涨落呈正比例变动,与货币价值高低呈反比例变动4.在货币层次划分中,通常狭义货币是指()A.M0B.M1C.M2D.M35.在货币层次划分中,所谓的准货币是指()A.现金和活期存款B.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C.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D.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信用货币的是()A.金币B.布币C.银行券D.不兑现的纸币E.电子货币2.贵金融具有的天然属性最适合于充当货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A.质地均匀B.便于分割和携带C.体积小、价值高D.内在价值稳定E.国家能以政治强权铸造和发行3.信用货币的特征包括()A.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B.信用货币具有内在价值C.信用货币可以兑换金银货币D.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流通性E.国家可以通过中央银行来管理和控制货币流通4.根据货币材料的不同,历史上的货币制度有()A. 商品本位制 B. 银本位制 C. 金银复本位制 D. 金本位制E.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三、判断题1.人们在银行的储蓄存款也是货币储藏手段职能的体现。
()2.货币形态的演变历史表明用何种物质形式的货币并非关键,能否有效发挥货币职能才是最重要的。
()3.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单位通常就是货币金属的重量单位。
()4.本位币是有限法偿货币,辅币是无限法偿货币。
()5.在金银复本位制下,虽然规定金银同时作为本位币,但由于“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的作用,市场上实际流通的往往只是金币。
()6.金币本位制有三大“自由”:金币自由铸造和熔化、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黄金自由输出入国境。
初级经济师-金融-基础练习题-第二章信用与利息-第三节存款利息的计算

初级经济师-金融-基础练习题-第二章信用与利息-第三节存款利息的计算[单选题]1.某储户活期储蓄存款账户6月20日的累计计息积数为400000,如果结息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利率为年利率2.25(江南博哥)%,该储户应结利息为()。
A.400元B.25元C.750元D.36元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活期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方法主要是积数计息法。
计算公式为:计息积数和×日利率=应付利息,故400000×2.25%/360=25(元)。
[单选题]2.逾期支取的定期储蓄存款,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除约定自动转存的外,按()计付利息。
A.存入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B.存入日挂牌公告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C.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D.支取日挂牌公告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逾期支取的定期储蓄存款,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除约定自动转存的外,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单选题]3.某人存入1000元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存期是3年,存入日3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4%,而该人在存入2年后想提取,提取当时银行挂牌公告的活期利率为0.8%,那么支取日计息应为()。
A.12B.16C.24D.36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1000×2×0.8%=16(元)。
【考核】第二章第三节[单选题]4.单位定期存款主要采用的计息方式是()。
A.定期结息B.贴现结息C.利随本清D.按季结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单位定期存款主要采用利随本清的方式计算利息。
[单选题]5.某储户活期储蓄账户6月20日的累计计息积数为400000,如果结息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利率为年利率2.25%,该储户应结利息为()。
A.400元B.25元C.750元D.36元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积数计息法。
计算公式为:计息积数和×日利率=应付利息,故400000×2.25%/360=25(元)。
金融学 第二章-信用-习题与答案

4股份公司的典型形式是指( )。
5直接融资活动中的核心是( )。
三、选择题
1.信用活动中的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
A储藏手段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
2由债权人开出承诺到期付款的有价证券是()。
A.商业票据B支票
C.商业汇票D商业期票
3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银行信用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D民间信用
4.在商业信用中采用的商业票据有( )。
A支票B传票C期票D汇票
5.消费信贷的基本类型有( )。
A银行信用B合作信用
C商业信用D国家信用
6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即()。
A买卖行为B.借贷行为
C分配行为D生产行为
7.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
4.有限责任公司
5.证券公司
三选择题
1B2C3A4ACD5AC6AB
7BD 8BCD 9D 10B 11ABCD 12AD
四简答题
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二者兼有怎样的联系?
答: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有两种形式: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1)商业信用: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不仅在各国国内交易中广泛存在,并且也广泛存在于国际贸易之中,对于推动商品交易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就买卖行为来说,在发生商业信用之际就已完结,即该产品从工厂所有变成商店所有,就与通常现款买卖一样,而在此之后,它们之间只存在一定货币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
商业信用有其严格的方向性。一般地说,是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信用,是工业向商业提供信用。因而有些企业很难从这种形式取得必要的信用支持。
金融学第二章习题答案发送版

第二章信用、利息和利率一、填空题1、信用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或者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2、信用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的价值转移。
3、不论是短期信用工具还是长期信用工具,主要都具备偿还性(期限性)、风险性(安全性)、流动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等特点。
4、信用的基本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国际信用等。
5、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_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6、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银行信用。
7、股票的收益主要包括股息收入和资本利得(即买卖差价)两方面。
8、债券是由债务人签发的,证明债权人有权按约定的条件取得利息和收回本金的债权凭证。
9、商业本票是指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数额款项的债权人。
10、商业汇票有三个关系人,即出票人、持票人和付款人。
银行汇票涉及四个关系人,分别是汇款人,出票人(汇出银行),持票人(受款人),付款人(兑付银行)。
11、支票是由支票存款账户根据协议向银行签发的支付命令。
12、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剔除掉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利率。
二、单项选择题1、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
A、溢价B、平价C、折价D、竞价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A、平等的价值交换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D、无偿的赠予或援助3、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A、发行政府债券B、短期借款C、长期借款D、自愿捐助4、信用是。
A、买卖行为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5、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基准利率B、差别利率C、实际利率D、公定利率6、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A、马克思的利率论B、流动偏好论C、可贷资金论D、实际利率论7、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和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A、国家信用B、国际信用C、商业信用D、银行信用8、商业信用的主体是。
金融学:信用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在商业信用中货币执行()职能。
A.世界货币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支付手段正确答案:D2.下列不属于短期信用工具的是()。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B.共同基金C.支票D.国库券正确答案:B3.商业汇票需要先()才能生效和流通。
A.承兑B.质押C.贴现D.背书正确答案:A4.在下列信用形式中,()是现代经济中最主要的信用形式。
A.合作信用B.银行信用C.政府信用D.商业信用正确答案:B5.不属于长期信用工具的是()。
A.政府公债B.信用证C.共同基金D.优先股票正确答案:B6.消费信用是企业或银行向()提供的信用。
A.本国政府B.消费者C.社会团体D.工商企业正确答案:B7.通常情况下,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与收益性正相关B.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负相关,与收益性负相关C.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与收益性负相关D.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负相关,与收益性正相关正确答案:C8.一些具有较高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较差、投资回收期限较长的大型基建项目的资金往往只能通过()解决。
A.国家信用B.民间信用C.社会信用D.银行信用正确答案:A9.信用是()。
A.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B.买卖行为C.赠与行为D.救济行为正确答案:A10.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
A.高利贷B.国家信用C.商业信用D.消费信用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A.商业信用B.合作信用C.消费信用D.国家信用正确答案:A、C、D2.下列属于长期信用工具的有()。
A.共同基金B.政府公债C.本票D.优先股票正确答案:A、B、D3.下列属于短期信用工具的有()。
A.国库券B.本票C.共同基金D.优先股票正确答案:A、B4.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A.专项债券B.公债C.救济D.税收正确答案:A、B5.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A.分期付款B.银行借款C.预付货款D.赊销正确答案:A、C、D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在()。
第二章 习题

第二章信用和利息率一、单选题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A 偿还性和付息性B 偿还性和收益性C 付息性和流动性D 安全性和收益性2、高利贷最明显的特征是()A 偿还期限长B 极高的利息率C 金额巨大D 可以作为储蓄手段3、信用活动中的货币发挥的职能是()A 储蓄手段B 支付手段C 流通手段D 价值尺度4、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A 银行信用B 国家信用C消费信用D 民间信用5、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而相互提供信用A 生产关系B 产品调剂C 货物交换D 商品交易6、财政分配与信用分配的最大区别在于()A、载体的不同B、体现的关系C、有偿性与无偿性D、运动形式7、从借贷的内容来看,最早的信用是()A、货币借贷B、实物借贷C、高利贷D、银行借贷8、从借贷的性质来看,早期的信用是属于()A、货币借贷B、实物借贷C、高利贷D、银行借贷9、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基准利率B、差别利率C、实际利率D、公定利率10、利息是资金的()。
A 、价值B 、价格C 、指标D 、水平11、利率是一种重要的()。
A 、经济杠杆B 、政治手段C 、法制手段D 、经济措施12 、西方国家一般以()为基准利率。
A 、长期利率B 、浮动利率C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D 、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13、在金融市场上资金使用权的价格表现形式是()。
A.利息B.利率C.收益D.收益率14、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我们称之为()。
A.利率B.收益率C.到期收益率D.没有正确答案15、某乙在银行办理了一笔1000元,期限为一年的定期储蓄存款,存款利率为3%,到期后银行利息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率为20%,用单利率方法计算,乙所获得的实际收入是()A.30元B.24元C.32元D.26元16、利率按是否包括对通货膨胀引起的货币贬值风险的补偿角度划分为()。
A.单利率和复利率B.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C.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D.基准利率、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17、利率在借贷期内规定可以调整和变动的利率是()。
第1、2章《货币与信用》习题及答案

第一、二章货币与信用一、本章重点1.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3.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涉及货币本位、货币单位、货币发行与流通、货币准备与管理等内容的制度。
4.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对价值的借贷行为,体现为经济上的债权债务关系。
5.从信用的主体看,信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从信用的用途看,还包括消费信用。
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的产生与_______直接相关。
A.人类的进化B.社会的进化C.商品的交换D.财富的积累2.货币在发挥_______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3.“劣币驱良币”现象发生于_______制度。
A.银本位B.金本位C.金银复本位D.纸币本位4.一种商品的价值要求由许多不同商品来表现的现象属于_______。
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5.在前资本主义时期,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态是_______。
A.纸币B.银行券C.金属条块或金属铸币D.银行票据6.企业之间的货币支付基本用_______方式进行。
A.现金B.挂账C.信用卡D.转账7.典型的金本位制是_______。
A.金银复本位制B.金币本位制C.金块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8.目前世界各国都实行_______。
A.金本位制B.黄金准备制C.外汇准备制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9.货币在发挥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_______。
A.观念的货币B.现实的货币C.足值的货币D.货币符号10.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是_______。
A.金属货币B.货币符号C.本位币D.辅币11.下述行为中,哪个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_______。
A.分期付款购房B.饭馆就餐付账C.交纳房租水电费D.企业发放职工工资12. 下述行为中,哪个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_______。
信用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信用是(D)。
A.买卖关系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D.各种信贷关系的总和2.信用的最基本特征是(C)。
A.平等的价值交换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D.无偿的赠予或援助3.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A)。
A.发行政府债券B.向商业银行短期借款C.向商业银行长期借款D.自愿捐助4、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D、平等的价值交换5、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消费信用D、国家信用6、高利贷信用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A、社会化大生产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达C、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D、扩大再生产7、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
A、商业信用B、消费信用C、国家信用D、补偿贸易8、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
A、政府债券B、银行贷款C、银行透支D、发行银行券9、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资本时,让渡的权利是()A、资本的所有权B、资本的使用权C、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D、既无所有权,也无使用权10、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是( )A、G--W-GB、G-G'C、G--GD、G-W-G'11、是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他在一定期间内向收款人或持票人A、期票B、汇票C、本票D、支票三、多项选择题1、现代信用形式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是()。
A、商业信用B、国家信用C、消费信用D、银行信用E、民间信用2、下列属于消费信用范畴的有()。
A、企业将商品赊卖给个人B、个人获得住房贷款C、个人持信用卡到指定商店购物D、个人借款从事经营活动E、企业将商品赊卖给另一家企业3、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它是指()A、工商企业之间存在的信用B、银行与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C、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D、是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同时发生的信用4、消费信用的形式有()A、企业以赊销方式对顾客提供信用B、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个人购买消费品C、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生产消费品的企业D、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个人提供信用卡E、银行对个人办理支票业务5、下列信用工具中,属于短期信用工具的有()A、优先股B、商业汇票C、公债券D、支票6、商业信用的特点是 ( ) 。
信用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信用1.你过去对于信用这个经济范畴是怎样理解的应该怎样界定信用较好答:(1)过去对信用这个经济范畴的理解是,信用相当于“借贷”或“债”的概念,等等。
(2)按照下面的方式来界定信用比较好:信用这个经济范畴是指借贷行为。
从逻辑上推论,私有财产是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现实生活中有时也有无利息的借贷,但这是由于某种政治目的或经济目的而采取的免除利息的优惠,是一般中的特殊。
西方不少国家的银行对企业的活期存款也往往不支付利息,但存款者可以享受银行的有关服务和取得贷款的某些权利,实际上还是隐含有利息的。
2.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规范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答:道德范畴中的“信用”指的是诚信,是经济主体通过诚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的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
它既区别于一般商品货币交换的价值运动形式,又区别于财政分配等其他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这两个范畴的信用密切相关。
诚信是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借贷活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基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
诚信是借贷活动的基础。
如果失信成为信用行为中的主导方面,借贷活动就会萎缩甚至中断。
而借贷活动的发展,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日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使诚信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准则之一。
3.为什么说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联系几乎无所不在,以至可以称为“信用经济”能否谈谈你本人的体验答:(1)将现代经济说成信用经济是对现代经济的一种描述。
金融学习题和答案(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货币流通速度2.无限法偿3. 有限法偿4. 信用卡5.纸币6.金本位制7.货币购买力8.辅币二、单项选择题1.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
2.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A.货币形式;B.纸币;C.扩大的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
4、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
A.信用货币;B.纸币;C.实物货币;D.金属货币。
三、多项选择题1.黄金之所以能作为货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A.同质可分;B.体积小价值大;C.便于携带;D.便于保存。
2.人民币符合以下特点()。
A.是信用货币;B.起一般等价物作用;C.是我国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D.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3.信用货币包括()。
A.政府债券;B.现钞;C.存款货币;D.商业票据4.金属本位货币制度可分为()。
A.银本位制;B.铜本位制;C.金本位制;D.金银复本位制。
四、判断题1.秤量货币在使用时需要验成色秤重量。
2.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3.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4.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时,其价值的运动形式是不同的。
5.国家货币制度由一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是该国货币主权的体现。
五、简答题1.金银复本位制下为什么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2.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属性?3.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货币流通速度:在一定期间货币可实现几次买或卖的行为。
2.无限法偿:是主币具有的无限支付能力,无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人们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
金融学分类题库及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金融学一、名词解释1、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
2、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3、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4、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5、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
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
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6、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7、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收标价法。
是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8、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9、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10、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11、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12、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13、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则”。
14、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需求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它等于名义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15、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1-2章货币与信用练习题与答案

一. 单选题(共50题,60分)1. (单选题)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会使贷款需求( A )。
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不确定2. (单选题)货币的本质是( B )。
A. 财富B.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C. 交换关系D. 商品3. (单选题)典型意义上的贮藏手段是针对(A )而言的。
A. 金银条块B. 电子货币C. 信用货币D. 银行券4. (单选题)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D)来决定。
A. 中央银行B. 银行业协会C. 国际利率D. 市场供求5. (单选题)通常将“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入输出、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的货币制度称为( B )A. 金块本位制B. 金币本位制C. 金汇兑本位制D. 金银复本位制6. (单选题)以下关于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B )。
A.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物价上涨率B.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上涨率C.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上涨率D.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7. (单选题)目前我国银行的存贷款基准利率是由( C )决定的。
A. 商业银行B. 市场变动C. 中国人民银行D. 财政部8. (单选题)货币在发挥( B )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
A. 流通手段B. 价值尺度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9. (单选题)狭义货币量指的是( D )。
A. M0B. M3C. M2D. M110. (单选题)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是(A )的特点。
A. 布雷顿森林体系B. 国际金块本位制C. 国际金本位制D. 牙买加体系11. (单选题)以商品交易为基础的金融工具是( C )A.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B. 债券C. 商业票据D. 国库券12. (单选题)在物价下跌的条件下,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把名义利率( B )。
A. 与实际利率对应B. 调低C. 调高D. 保持不变13. (单选题)在物价上涨的条件下,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会( A )。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用的演进过程,掌握信用的形式以及信用工具的特征,熟悉信用与经济的关系。
具体来说,需要理解和掌握如下一些知识点:□信用的含义与特征□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几种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与经济第二部分要点提示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它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2.信用的古老形式是高利贷,极高的利率是高利贷最明显的特征。
高利贷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
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高利贷被现代信用形式所取代。
3.现代信用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4.信用工具是具有一定格式,并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它的主要特征是:偿还性、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
5.汇票、本票、支票、信用证、信用卡、可转让存单、股票和债券都是典型的信用工具。
6.信用与经济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信用与生产、信用与消费、信用与分配的关系上。
第三部分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信用2.实物借贷3.货币借贷4.商业信用5.银行信用6.国家信用7.消费信用8.国际信用9.民间信用10.信用工具11.直接信用工具12.间接信用工具本票13.长期信用工具14.短期信用工具15.不定期信用工具16.无限可接受性信用工具17.有限可接受性信用工具18.汇票19.本票20.支票21.信用证22.信用卡23.可转让存单24.股票25.债券二、填空题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和()。
2.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被称为()。
3.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其典型形式是()。
4.商业信用是以赊销或预付形式提供的信用,这一信用活动实际上同时包含了两种行为:()和()。
5.商业票据可以流通转让,在票据背面签字转让的手续就叫()。
6.当票据的持有者在票据未到偿还期而又需要进行支付时,票据持有人就可以背书,然后把它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金融机构,获得现款进行支付,这种活动称作()。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中复习题及答案

目录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二章信用第三章利息与利率第四章金融市场第五章商业银行第六章中央银行第七章其他金融机构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第九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十章货币政策第十一章外汇与国际收支第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题1、货币源于,是商品交换过程发展的必然产物,并在商品经济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和不断发展。
(商品)2、货币本质的表述是。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一般等价物等价物的特殊商品)3、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作为否发挥作用时固有的功能。
(一般等价物)4、货币具有、、、和五个方面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5、货币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格必须借助于。
(价格标准)6、货币的五种职能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是核心职能,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以的存在为前提的。
(流通手段,贮藏手段)7、商品的价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就是,价格的变化依存和的变化。
(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8、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格)9、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税金、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即为--------------职能。
(支付手段)10、黄金作为世界货币一般负有三项使命,即当做、和。
(国际间的支付手段,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社会财富的代表)11、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等三个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流通中的货币量= 。
(商品总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商品总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12、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流动性)13、从货币形态的演进过程来看,主要有、、、。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或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1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一般是由发行的本位货币,国家法律规定具有的能力。
(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无限法偿)15、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等。
(完整版)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ff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一节习题一、填空题1. 借贷行为是指商品或货币的(所有者),把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暂时让渡)出去,根据约定的时间,到期由商品或货币的(借入者),如数归还附带一定数额的利息。
2. 信用具有(到期归还)和(支付利息)两个特征。
3. 一般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商品的(所有权)通过交换而发生转移,买卖双方都保留价值,货币在其中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
而借贷行为则不然,贷出时,价值作单方面转移,由贷者让渡价值,但保留(所有权);归还时,价值也是作单方面转移,而且借者除了归还(本金)外,还要支付(利息),货币在其中执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4. 在销售商品时若不能实现现金交易,而是赊销,即延期支付,于是,商品的让渡和其价值实现在时间上就分离了。
这样,买卖双方除了商品交换关系之外,又形成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
5. (借贷资本)是指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
6. (商业信用)是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7. 消费信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赊销),二是(消费贷款)。
8.股份公司按照股东对公司的负债是否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分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无限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
9.(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可分为(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
10.(信用工具)是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证债权人或投资人权利的凭证。
11.(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工具,它是在信用买卖商品时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12.(商业本票)又叫期票,它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
商业本票有两个当事人:一是(出票人),二是(收款人)。
13.(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要求从其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
14. 按索取权的性质,信用工具可分为(债权证券)和(股权证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信用习题● 选择题1、信用具有下列要素()。
A 信用主体B 时间间隔C 契约D 交易场所2、信用具有下列主要功能()。
A 重新分配资源的功能B 扩大投资规模的功能C 提高消费总效用的功能D 调节国民经济的功能3、借贷资本来源于()。
A 固定资本的闲置部分B 再生产过程的闲置资本C 社会各阶层的资本D 食利者阶层的资本4、我国企业之间存在着比较普遍的三角债,从本质上看,这属于()。
A 商业信用B 银行信用C 国家信用D 消费信用5、国家信用的形式有()。
A 公债B 国库券C 政府信贷 D国家税收6、现代信用体系的主体是()。
A 商业信用B 银行信用C 国家信用D 消费信用7、下列属于直接融资的有()。
A 商业信用B 股票的发行C 债券的发行D 通过金融机构的融资8、在商业信用关系中,提供信用的方向一般是()。
A 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B 下游产品企业向上游产品企业C 企业可以相互提供D 资金实力强的企业向资金实力弱的企业9、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的角色是()。
A 债权人B 债务人C 债权人兼债务人D 既非债权人也非债务人10、消费信用主要具有下列一些形式()。
A 信用卡B 赊销商品C 分期付款D 消费贷款11、在资本主义以前,信用主要以()形式表现出来。
A 生息资本B 信贷资本C 高利贷资本D 借贷资本12、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
A 反对借贷B 取消利率C 反对高利贷的非生产性D 利率要符合平均利润率的要求13、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属于()。
A 商业信用B 银行信用C 国家信用D 消费信用● 辨析题1、()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商业信用。
2、()证券公司在股票发行过程中扮演信用中介的角色。
3、()消费信用既可以采取商品形态,又可以采取货币形态。
4、()消费信用是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5、()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它将最终取代商业信用。
6、()银行信用的优点是能充分地满足个人对资金的需要。
7、()发行国债是国家信用,收缴税利也是国家信用。
8、()在发行国债中,政府是债权人,企业个人是债务人。
9、()信用资金的还本付息,取决于对信用资金使用的效益。
10、()银行信用资金是有偿的,国家信用资金也是有偿的。
● 名词解释信用高利贷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商业票据股份有限公司● 简述题1、简述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2、试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优劣。
3、国家信用的作用有哪些4、股份有限公司有哪些特点5、简述货币、信用、金融三者之间的关系。
● 论述题1、试述信用的作用2、试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BC)2、 (ABCD)3、 (ABCD)4、 (A)5、 (ABC)6、 (B)7、 (ABC)8、 (A)9、(C) 10、 (ABCD) 11、(C) 12、 (D) 13、(BD)二、辨析题1、(F)2、(F)3、 (T)4、 (T)5、 (F)6、 (T)7、 (F)8、 (F)9、 (F) 10、 (T)三、名词解释信用信用即是借贷行为,借贷行为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且必须支付利息。
高利贷信用是最古老的信用形式,是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以收取高额利息为目的的一种信用关系。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包括赊销商品延期付款和预付货款等。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指通过银行以货币为形态提供的信用。
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指国家作为债务人所进行的信用活动。
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
直接融资是指融资双方不通过金融机构而是直接见面实现融资,比如股票、债券的发行和购买等。
间接融资是指融资双方不直接见面而是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来实现融资。
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指以商品交易为条件签发的,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信用工具。
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指通过发行等额股票募集资金,股东以所认购的股份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一种公司形式,是建立在信用关系普遍发展的基础上的。
四、简述题1、简述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原始社会初期没有信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出于生存或其他需要,贫穷的人向富裕的人借贷,这就产生了早期的信用。
信用产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资本主义以前的信用是高利贷信用,其存在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其特点是利率高、剥削重和非生产性,其借贷的客体是以实物为主以货币为辅。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信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用关系主要表现为借贷资本的运动,利率符合了平均利润率的要求,借贷的客体是以货币为主以实物为辅,它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也称之为现代信用。
2、试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优劣。
商业信用的作用能够克服流通中货币量的不足,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促使商品的流通;促使滞销商品的销售,避免社会财富的浪费;加速短缺商品的生产,尽快实现生产的均衡。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是:规模受到限制;使用方向受到限制。
商业信用借贷双方都是企业,借贷的客体是商品,借贷行为与商品买卖紧密联系,但它有规模和使用方向的局限性;而银行信用借方是企业,贷方是银行或金融机构,信用的客体是货币,且规模和使用方向超出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3、国家信用的作用有哪些国家信用的作用有(1)有利于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国家财政发生季节性和临时性困难或出现财政赤字时,可以采取发行债券的方式。
(2)有利于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国家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能保证重点建设的资金需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3)能带动其他投资主体的投资,国家通过信用方式集中资金进行投资,能够引导和带动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加速经济发展。
4、股份有限公司有哪些特点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是: (1)公司的资本通过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股票面值相等,每股金额不大,一般公众有可能认购。
(2)股东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
(3)股票一般规定不能退股,但可以出售、转让。
(4)股东可根据其所持股票数量而有相应的投票权。
(5)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6)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各国均有详尽的法规。
5、简述货币、信用、金融三者之间的关系。
直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之前,货币和信用虽有密切联系,就其主要方面说,还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确立,情况逐步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信用货币——银行券和存款货币等——最终取代了金属铸币而成为流通中货币的基本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独立于信用活动之外的货币制度已不存在。
相应地,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
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虽有密切联系却终归各自独立发展时,这是两个范畴。
而当两者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时,则产生了一个由这两个原来独立的范畴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金融。
五、论述题1、试述信用的作用信用的作用是信用在执行其职能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效果,信用的作用有:(1)使社会闲散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在社会经济生活运行中会出现大量的闲散资金,这些资金代表着社会财富资源,如果没有信用关系中利息的诱惑,这些资金就不能集中起来形成借贷资本运用到生产和经济建设当中去,这就意味着社会财富的浪费,有了信用关系就可以把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生产当中去,扩大生产规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信用又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资金以信用方式流动,不仅促使企业尽量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而且还可以促使资金从效益差的部门流向效益好的部门,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丰富流通工具,节约流通费用。
流通费用主要指与货币流通有关的费用,它是一种必需的非生产费用,它的节约意味着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
在信用活动中,创造了商业票据、银行券等信用流通工具,节约了金属货币的使用。
同时信用活动中有一部分债权债务可以抵消,这就减少了支付总量。
还有银行信用的转账结算也节约了现金的使用,缩短了交易和支付的时间,加速商品的流通,节约了整个社会的流通费用。
(3)推动了资本的集中和积累,加速了扩大再生产的发展。
企业的扩大再生产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本,而企业的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必须要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数量就无法转化为资本,形成闲置,有了信用,企业就可以借入资本达到扩大再生产要求,这就缩短了资本累积的时间,加速了企业利润的资本化,加速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4)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
信用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杠杆,信用的规模可以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信用分配的结构,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市场的利息和利率可以促使资源的合理配置。
因此,信用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2、试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1)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可以根据各自融资的条件,实现资金的融通。
(2)由于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债权方十分关注债务人的经营活动,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3)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和发行股票,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1)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比间接融资为多。
(2)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风险,由于缺乏中介的缓冲,比间接融资为大。
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1)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多,吸收存款的起点低,能够广泛筹集社会各方面闲散资金。
(2)间接融资中,融资风险可由金融机构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分散承担。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经营状况的关注和筹资者在资金使用方面的压力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