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平仄规则
3分钟看懂对联的平仄、对仗、词性
3分钟看懂对联的平仄、对仗、词性首发2023-12-1806:19・论诗词格律一、平仄相对1、了解平仄:平、仄是指中国诗词曲赋中字的声调。
古代韵书中有四种声调,分别是平、上、去、入。
平称为平声(粗分、用平或一、。
表示),其余上、去、入声调都有高低的变化,统称为仄声(用仄或X、黑点表示)。
现代汉语(普通话)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
阴平和阳平统称平声(粗分),去声和上声统称仄声。
2、平仄一致:平仄在对联的上、下联中是要一致的,上是平、下对仄,上是仄、下对平。
3、上联最后一字必须仄收,为仄声字。
下联最后一字必须要平收,为平声字。
上联出句禁止用三尾仄(上联最后三个字为仄声),对句禁止用三尾平(下联最后三个字为平声)。
4、平起、仄起:平起是指出句(上联)的第二个字的声调为平声,那么上联就按照平起: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青山不墨千秋画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绿水无弦万古琴如果出句(上联)的第二个字是仄声,那么上联就按照仄起: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这是对联的平仄规律,一副好的对联基本上要遵守平仄规律。
5、一般来说:上联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改动,改动后,请你在隔一个字的位置上换成相反的声调字,比如:平平仄仄,你把第一个平声字,改成了仄声,变成了仄平仄仄,那么就要隔一个字(第三个字)改为平声,成为仄平平仄。
古人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中间可拗救,不可犯孤平。
第一句是说:上联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改动。
第二句是说:上联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许动!这第三句是说你改动上联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那就把隔一个字的位置上的字平仄改过来,和你用的平或仄相反就成,这就是拗救。
第四句是说:不论你怎么改动平仄,一句中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
6、对联平仄规律(仅供参考)一字联:仄,平二字联:平仄,仄平三字联:平平仄,仄仄平四字联: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五字联: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六字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二、词性相当1、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性,要求词性相同、意义相同或相反。
平仄对联的规则
平仄对联的规则
1. 平仄要交替呀!就像走路一样,左右脚交替前进,上联和下联的平仄也得错落有致才行。
比如“云对雨”平仄平平对仄仄。
嘿,是不是很有意思?
2. 上联仄声收尾,下联平声收尾,可别搞反啦!这就好比一场比赛,有开始有结束得有个固定的章程嘛!像“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树是仄声,门是平声,多顺呀!
3. 每一联里平仄也得搭配好呀!不能全是平声或者全是仄声,那多单调。
就好像吃饭,得有菜有肉才好吃嘛!比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听听,多有节奏感!
4. 平仄可不能乱套呀,要符合规则。
这跟跳舞一样,得踩着节奏来,不然就乱成一团啦!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平仄多和谐呀!
5. 特殊字的平仄要特别注意呢!可不能马马虎虎。
这就像是做菜放调料,得恰到好处。
比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里的“一”“二”“三”等字的平仄就得记清楚。
6. 平仄要多练习才能掌握好呀!就像学骑自行车,得多骑几次才熟练。
想想那些经典对联,不都是前人精心琢磨出来的嘛!
7. 遵守平仄规则才能写出好对联呀!不然怎么能流传千古呢。
好比盖房子,根基稳了房子才牢固。
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平仄多美呀!
总之,平仄对联的规则很重要,掌握好了能让我们的对联更有韵味,更能打动人心。
大家可一定要好好学呀!。
对联押韵正确的方法
对联押韵正确的方法
写对联时,需要注意韵律和谐,押韵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是一些关于押韵的规则和方法:
1. 押韵的定义:对联的上下联,需要在末尾的用字上做到声音和谐且呼应。
通常,这个和谐的声音就是押韵。
2. 押韵的规则:
上联与下联的尾字,必须押同一韵部。
古汉语中的声调分平、上、去三声,现代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声,这四声又分为平、仄两类,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
上下联不能重韵。
即上下联不能使用同一个字作为韵脚。
3. 押韵的方法:
首句尾字押韵: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首句的尾字就定下全副对联的韵脚,以下各句尾字即须押同一韵部。
双句尾字押韵:首句不押韵,以下各句尾字须押同一韵部。
两句一换韵:即下联首句不押韵,以上联第二句作首句,以下各句尾字须押同一韵部。
多句一换韵:即全联多句一韵,也就是全联内容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全联同时结句。
4. 避免忌讳:
避免孤平:在格律诗中,不论平仄,单句中必须有韵脚,因此不存在孤平问题。
但在对联中,由于出句尾字不押韵,就容易犯孤平。
避免“挤韵”和“撞韵”:所谓“挤韵”,是指在对联中使用了与全副对联都不相同的韵脚字。
所谓“撞韵”,是指在对联中使用了全副对联重迭的字。
5. 实践和练习:了解并掌握这些规则后,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对联创作能力。
可以尝试自己创作或修改一些对联,通过不断尝试来掌握押韵的技巧。
总之,要写出好的对联,除了要注意语法结构外,还需要注重声音的和谐和意义的深刻。
押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联平仄规则
对联平仄规则
1. 对联的定义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文学创作形式。
它通过两行对仗的句子组成,一般前后呼应对应,形成一种和谐而美妙的韵律。
而对于对联的创作,平仄规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平仄的定义
平仄是指汉字的音调高低,即平声和仄声。
平声指的是声
调相对较低或持平的音调,而仄声则相对较高。
在对联的创作中,平声和仄声的运用是决定对联平仄韵律美的关键因素之一。
3. 对联平仄规则
在对联的创作中,要求各句平仄相对,既不能过于平调,
也不能过于高亢。
下面是对联平仄的一些基本规则:
•规则一:前后句平声和仄声应交替使用,以保持平衡和美感。
•规则二:对联中的字数要保持一致,以使句子结构完整。
•规则三:平声字和仄声字要恰当地搭配,使整个对联在平仄上保持和谐。
•规则四:在整体平仄上要保持韵律感,避免出现平淡或过于鲜明的情况。
•规则五:对联中的平仄要与字义相配合,以增强表达的美感和深度。
4. 平仄韵律示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对联平仄规则,以下是一个示例:
前山寒雨人欲寐,后山春风鸟初鸣
•。
对联对平仄、音调有什么要求?
对联对平仄、音调有什么要求?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
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
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字数相等,其实质上是“ 音节”相等。
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
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
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
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
平对仄即谓相拗。
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
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
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
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
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
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
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
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
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
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
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15字对联平仄规则
15字对联平仄规则(最新版)目录1.对联的起源和基本构成2.15 字对联的特点3.15 字对联的平仄规则4.15 字对联的创作技巧5.总结正文一、对联的起源和基本构成对联,又称对子,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汉语文学形式,起源于汉朝,兴盛于唐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对联的基本构成包括上联、下联和横批,其中上联和下联分别由七个字组成,横批是对整个对联主题的概括。
二、15 字对联的特点15 字对联,即上下联各七个字,横批一个字。
相较于传统的七言对联,15 字对联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更为丰富多样,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三、15 字对联的平仄规则15 字对联的平仄规则与七言诗的平仄规则相似,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每句中的平仄搭配:七个字中,平声字和仄声字交替出现,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的节奏。
2.上下联之间的平仄对应:上联的平仄与下联的平仄要保持一致,即上联的平声字对应下联的平声字,上联的仄声字对应下联的仄声字。
3.横批的平仄:横批的字数较少,通常为两个字,其平仄要求相对宽松,但也需要与上下联的平仄保持协调。
四、15 字对联的创作技巧1.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对联的主题,以便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内容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2.选词炼字:在选词过程中,要注重平仄的搭配,尽量选用富有音韵美感的词语。
同时,还要注意上下联的意境和情感要保持一致。
3.修辞手法: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对联的艺术效果。
4.反复推敲:创作对联需要反复推敲,不断修改,直至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总结15 字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平仄规则和创作技巧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对联平仄规则风雨对句
对联平仄规则风雨对句
规则:
对联上下联语之间必须做到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
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语句节奏点平仄声调相反。
1、单句联及多句联的分句,一句之内的若干节奏点上要平仄交替;而上下联对应的节奏点上要平仄相反。
2、多句联的各分句之句脚要平仄交替,一般情况下,其声调按顺序形成两平两仄的交替。
3、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增声。
风雨对句:
1.雨霁山青松滴翠,风吹海绿水扬澜。
2.小雨通宵声细细,长风破浪景滔滔。
3.旷野风和渔唱晚,空山雨霁鸟啼晨。
4.雨露恩深铭肺腑,风云济会写山河。
5.何人遣兴谈风月,提笔随缘画雨晴。
6.晚风秋风枫千树,时雨虹光丝万条。
7.雨驾香云思跨海,风疏绿叶逗啼莺。
对联平仄规则是什么精彩6篇
对联平仄规则是什么精彩6篇对联平仄规则是什么篇一对联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其表述方法是用两句话,每句话有五个字,分别排列在左右两侧,形成平衡的结构。
其中,对联的平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平仄是指汉语中音节的。
音调高低变化规律。
通俗地说,有些汉字的读音是高声音,有些是低声音。
为了使对联的音韵和谐,左右两句话中每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对应,即左边的字是高声音,右边的字就要是低声音,反之亦然。
这种平仄的对称形式,被称为“对仗”在对联的创作过程中,平仄规则的遵守,是关键性的要素。
如果不严格遵守平仄规则,不仅会造成对仗的破坏,还会影响整个对联的美感和韵味。
因此,对联创作者要在自由发挥的同时,严谨把握平仄规律,才能创作出优美和谐的对联。
对联平仄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联的核心要素之一,只有遵守这些规则,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优秀作品。
对联平仄规则是什么篇二七言对联和七字对联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写七言对联和七字对联时,平仄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则。
平仄是指诗句中音节的长度和声调的高低,它分为平声和仄声。
平声指的是音节发音时声调不升不降,而仄声则是音节发音时声调有升有降。
七言对联和七字对联的平仄规则如下:七言对联平仄规则:“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个规则的意思是,每句对联中有四个音节,其中第一、二、四个音节是仄声,第三个音节是平声。
这样的平仄规则让七言对联呈现出平稳却不失节奏感的韵律。
七字对联平仄规则:“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规则和七言对联的平仄规则很相似,但它的。
音节数少了一半。
在每句对联中,第一、三、五个音节是仄声,第二、四、六个音节是平声。
这样的平仄规则让七字对联的韵律感更为简洁明快。
平仄是七言对联和七字对联中非常重要的规则之一,只有按照平仄规则写作,才能使对联呈现出韵律感和韵律节奏感,达到丰富美感的效果。
平仄的要求篇三平仄相对音韵谐调如果说,对联要求做到字数相等、对仗工整是为了达到整齐的建筑美,那么要求平仄相对、音韵谐调则是追求有节奏的音乐美。
对联怎么讲究平仄
对联怎么讲究平仄对联怎么讲究平仄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变化,故统称为仄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联怎么讲究平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三个关键部位从严一、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
上、下联中最后一个字的要求应该严格。
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增”声字,也就是仄起平收。
例:西望瑶池降王母(仄)东来紫气满函关(平)——李鸿章二、词组的最后一个字。
词组是中国文字,也是对联文字的基本单位。
词组大多是由两个字组成,也有由三个字组成的。
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这一副对联里,上联的词组是:书山、有路、为径;下联的词组是:学海、无涯、作舟。
抓住词组的最后一个字,就是要求山和海、路和涯、径和舟一定要平仄相对。
这里除了径和舟因为是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上仄下平外,其他字的平仄只要相对就行,看,这副对联是做到了这一点的。
除了词组最后一个字外,其他的字可平可仄,请看书和学、有和无、为和作,有的是平对平,有的是平对仄。
三、长联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
长联由很多的句子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平仄相对,这实际上是扩展了的词组的要求。
这一点我就不细说了。
综上所述,归纳到一点,就是在节奏点上,平仄一定要严。
对联平仄的宽严一、关于在上联或下联自身的句子里,词组要平仄交替这一条可放宽。
我认为,这一条可以这样要求,如能做到这一点,当然是好的,但应当放宽。
也就是说,在这方面不必强求一律,可严可宽。
这是因为:(1)成语在中国汉学的词组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它以精练的文字、丰富的内涵,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特别引入注目,对联也不例外。
可是在众多的成语中,有相当的成语词组,自身没有交替。
例如:黔驴技穷、貌合神离、愚公移山、登峰造极、力争上游、精打细算、群策群力等等,这些词组就没有交替,总不能把这么多、这么好的成语排斥在楹联之外吧?(2)中国的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
对联仄起平收的规则
对联仄起平收的规则
对联是一种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它由两句平行的诗句组成,通常是上联和下联。
对联在形式上要求仄平相间,平仄相对,字数相等,意义相对应。
对联的规则主要包括仄起平收、音律和意义相对等方面。
以下是对联仄起平收的规则。
一、仄起平收的定义仄起平收是指上联的末字和下联的首字在平仄上相反。
仄指的是声调降低的字,平指的是声调平稳的字。
起指上联的末字,收指下联的首字。
二、平仄的划分平仄是对字音的划分,平指音调平稳的字,仄指音调降低的字。
在古代汉语中,平声为一声,仄声为二声、三声、四声。
在现代汉语中,平声为一声和轻声,仄声为二声、三声、四声。
三、仄平相间的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应该仄平相间,也就是上联的仄声要与下联的平声相对应,上联的平声要与下联的仄声相对应。
这样才能使得对联的平仄韵律和谐,给人以美感。
四、字数相等的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应该字数相等,也就是说上联和下联的字数应该一致。
这样才能使得对联的结构平衡,美观大方。
五、意义相对应的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应该意义相对应,也就是说上联和下联的意义应该相互呼应,相互对应。
上联往往为问句或主题句,下联则为答句或补充句,二者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呼应和衔接。
六、顺口溜和谐的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应该在音律上和谐,也就是说上联和下联的读音应该搭配得宜,顺口溜。
这样才能使得对联更加流畅、生动。
对联仄起平收的规则是对联创作的基本要求,通过这些规则的约束,可以保
证对联的平仄韵律和谐,结构平衡,意义相对应,顺口溜和谐。
在创作对联时,需要注意以上规则,才能写出优秀的对联作品。
对联声律规则的底线
对联声律规则的底线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要求对仗工整,音韵协调。
而对联声律规则则是指对联在音韵上的一些基本要求和规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列举10个符合对联声律规则的底线要求。
第一条:平仄对应对联的上下联在平仄上要相对应,即上联平则下联仄,上联仄则下联平。
这样的平仄对应能够增加对联的音韵美感。
第二条:平仄变化对联中的平仄不要过于单调,可以适当进行变化。
例如,上联可以使用平平仄仄的格律,下联则可以使用仄仄平平的格律,以达到平仄相间的效果。
第三条:字数对等对联的上下联在字数上要保持相等,一般为4个字或者8个字。
这样可以使得对联的结构稳定,形式美观。
第四条:字数适中对联的每个字的字数要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过长的字数会使得对联显得冗长,过短的字数则会显得简单平淡。
第五条:字形清晰对联中的每个字的字形要清晰,不模糊不潦草。
字形清晰可以使得对联的整体形象更加美观。
第六条:词语精确对联中使用的词语要精确准确,不模棱两可。
这样可以使得对联的意义更加明确,不容易产生歧义。
第七条:韵律优美对联的上下联在韵律上要优美流畅。
可以使用一些韵律优美的词语或者句式,增加对联的音韵美感。
第八条:意义对应对联的上下联在意义上要相对应,即上联有什么意义,下联也应有相应的意义。
这样可以使得对联的意境更加和谐统一。
第九条:避免重复对联中的字词不要重复使用,尽量避免重复。
重复的字词会使得对联显得平庸无奇。
第十条:创意独特对联要具有独特的创意,不要墨守成规。
可以在对联中加入一些新颖的元素或者创意,使得对联更加有趣有味。
通过以上10条符合对联声律规则的底线要求,我们可以写出一些优美的对联,这些对联不仅在形式上符合要求,而且在音韵和意义上也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情,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欣赏这些优美的对联。
对联规则
对联规则(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
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
下面举例以见一斑: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
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
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 1 -精美对联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万象更新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喜迎新春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年年顺景则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吉星高照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横批:福满人间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横批:恭贺新春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横批:莺歌燕舞春花含笑意爆竹增欢声横批:喜气盈门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横批:春满人间上联:因荷而得藕;下联:有杏不须梅。
15字对联平仄规则
15字对联平仄规则摘要:I.引言- 介绍对联平仄规则的重要性II.对联平仄规则概述- 什么是平仄- 对联平仄规则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平仄规则的分类和特点III.对联平仄规则的应用- 在对联创作中的作用- 对联平仄规则的实践案例分析IV.对联平仄规则的技巧与方法- 如何掌握和运用对联平仄规则- 对联平仄规则的技巧和方法总结V.结论- 对联平仄规则的重要性总结- 倡导对联创作者遵循平仄规则,发扬传统文化正文:I.引言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联平仄规则则是对联艺术的灵魂。
平仄规则能够赋予对联音韵之美,使其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因此,掌握对联平仄规则对于对联创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II.对联平仄规则概述对联平仄规则是指在对联中,平音和仄音的搭配规律。
平音包括阴平和阳平,仄音包括上声、去声、入声。
根据对联平仄规则,对联的每个字都有其固定的平仄属性。
遵循这些规则,对联才能够达到音韵和谐的效果。
对联平仄规则起源于古代诗词的音律,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体系。
对联平仄规则主要分为两类:句中平仄规则和句脚平仄规则。
其中,句中平仄规则是指对联句子内部的平仄搭配规律,而句脚平仄规则则是指对联句子的末字的平仄搭配规律。
III.对联平仄规则的应用在对联创作中,平仄规则的应用能够使对联更加和谐、优美。
通过巧妙地运用平仄规则,对联创作者可以在有限的字数内,创造出富有节奏感、音韵美的对联作品。
例如,以下这副对联:- 山水风光,千岩竞秀- 花草树木,万壑争流这副对联运用了平仄规则,使得句子读来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IV.对联平仄规则的技巧与方法要掌握和运用对联平仄规则,需要对联创作者具备一定的音韵知识,并且多加练习和实践。
以下是几个对联平仄规则的技巧和方法:1.学习音韵知识,了解平仄属性的划分。
2.多读经典对联作品,分析其中的平仄搭配规律。
3.动手创作对联,多加练习,逐渐掌握平仄规则。
4.向有经验的创作者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对联的平仄
对联的平仄: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又可分为两大类:平声与仄声。
现代汉语中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平声包括阴平、阳平。
对联要求一联之中平与仄相间,一般是两个音节一转换;上下联之间平与仄相对。
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使人读起来顺畅、深长、有余味。
按现代汉语标调,一声为阴声,音高而平;二声为阳声,音由下往上。
(以上为平声)、三声为上声,音由上往下再往上;四声为去声,音由高往下(以上为仄声)。
古入声字已消失。
对联平仄口诀:“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诗句平仄:平仄是律诗中又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讲诗歌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平仄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汉语四声分为两类,“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
如果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
这种“交错”包括: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
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
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
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
这就是交替。
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
这就是对立。
根据平仄的要求,律诗在这一方面的形式就只有固定的两种基本格式。
它们是:(一)五律: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七律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联平仄查询]对联平仄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
[对联平仄查询]对联平仄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对联平仄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当人面向对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
对联要注意声律相对,判断上下联是按照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的,上联是仄声,下联为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悦耳动听。
1.按字调平仄分。
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
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常常感到别扭。
比如“家园似锦添春色(“色”是仄声),福运齐天赖党恩(“恩”是平声)”。
2.按左右方位分。
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
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3.按时序先后分。
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或者说先办的事情为上首,后办的事情就为下首。
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小院栽花香四季,大门结彩乐全家”。
4.按语言习惯分。
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风吹杨柳千门绿,雨润杏桃万户红”。
人们常说“福寿双全”、“风雨同舟”,从来没有“寿福双全”、“雨风同舟”的说法。
5.按因果关系分。
就是“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6.按场面范围分。
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一城花雨山河壮,满院春风日月辉”。
从时间看,“年”比“月”长;按空间论,“城”比“院”大。
春联又名对联、门对,古时有“桃符”、“门帖”之称,是对联最早出现的形式。
清代《燕京岁时记·春联》对春联做了注释:“春联者,即桃符也。
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
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 最早的春联,是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后蜀主孟昶在桃符上写的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明洪武元年春节前夕(公元1368年至公元1644年),朱元璋命令全金陵城的公卿士庶,家家于除夕之日贴春联,并微服出巡,到民间观赏春联。
对联平仄规则
对联平仄规则(2)对联平仄规则○○ △△ △○ △ ○△ ○○ △△ ○(○表平声, △表仄声。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
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
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
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一音步之间,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
如: 真身已过凡间望;妙法不堪小智听。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也交替)正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无魔。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不交替)平仄协调的要求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不以律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
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
对联格律的上述六要素,大体上还存在某种层层递进的关系。
在某种意义上,词性相当是结构相称的基础,结构相称是节奏相应的基础,节奏相应是平仄相谐的基础。
两个基础要素则自不必有的联家将强弱相当或概念相当作为对联格律的要素之一,作者认为并不恰当。
因为,强弱相当,只是在内容相关基础上的进一步的修辞要求,指的是上下联内容的意思基本上要能相匹配,越相匹配,对仗就越工。
如果上联太强而下联太弱,或者下联太强而上联太弱,其对称性就会受影响。
因此,强弱相当主要涉及对仗的宽工问题。
同样,概念相当,也只是在词性相当基础上的进一步的修辞要求,指的是上下联不但词性要相当,而且词语所代表的概念或者说词义也要相当,要尽可能相近或相反。
这也只是涉及到对仗的宽工问题。
若上下联两个词语共同所属概念的范畴越小,对仗就越工,反之则越宽。
如:“中国”对“雄鸡”,其共同范畴是事物;“晓日”对“雄鸡”,就缩小为自然物;“小草”对“雄鸡”,就缩小为生物;“骏马”对“雄鸡”,就缩小为动物;“老鸭”对“雄鸡”,就缩小为鸟纲以至家禽。
对联的平仄要求及规则
对联的平仄要求及规则
平仄要求:
平仄是对诗句中字音的一种分类与规范,汉字的音节分为平声、仄声两类。
对于对联的平仄要求,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对联的上下联在平仄上要对称。
也就是说,上下联的平仄格式要相同,确保平仄对称,达到美感的协调。
如果上联是仄声,下联就应该是平声,反之亦然。
2.对敲对对联的平仄。
对敲是指对联的左边和右边每一字交互对比,要求仄仄对仄仄,平平对平平。
这样可以增强对联的韵律感,也是对联的特色之一
3.韵脚的平仄要求。
对联中的韵脚可以定义为对联的最后一个字或几个字,它决定了对联的结尾音节的平仄,对联的韵脚要求与诗歌的韵脚要求相同。
规则:
对联的规则主要是指对联的字数、字体、格式等方面的要求,下面是对联的规则:
1.上下联的字数要相同。
一般来说,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一般保持相等,要么都是四个字,要么都是六个字,一定要保持对称。
有时候也会出现限定字数的对联,比如五言绝句的对联,上联四个字,下联五个字。
2.对联的字体要统一、一般情况下,对联的字体要求统一,字体要端正规范,书写工整,不可歪斜或变形。
3.对联的格式要整齐划一、对联的上下联要求排列整齐,每一字的位
置要对齐。
一般来说,对联的上联放在右方,下联放在左方,两联之间要
有适当的间距。
对于对联的平仄要求及规则,可以总结为平仄对称、韵脚平仄、对敲对、字数一致、字体统一、格式整齐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规则来自于对联
的发展历程与传统惯例,在艺术形式中起到了保证对联韵律与美感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种:……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二种:……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句中平仄:不管多少字的联句,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句脚平仄:不管多少句的联语,每一分句的句脚字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一)句中平仄规则举例
一言句:
旧(仄)
新(平)
二言句:
诗癖(平仄)
画痴(仄平)
看水(仄仄)
听泉(平平)
三言句:
独生子(平平仄)
特种兵(仄仄平)
龙胆草(平仄仄)
马兰花(仄平平)
四言句:
四方来宝(仄平平仄)
八路进财(平仄仄平)
恩来立志(平平仄仄)
马到成功(仄仄平平)
五言句:
有客如擒虎(仄仄平平仄)
无钱请退之(平平仄仄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一
百花开盛世(仄平平仄仄)
双燕入农家(平仄仄平平)
--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八方盈正气(平平平仄仄)
四化涌春潮(仄仄仄平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二
六言句:
梅报九州春讯(平仄仄平平仄)
--六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处处明山秀水(仄仄平平仄仄)
家家笑语欢歌(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句:
莺歌燕舞留春住(平平仄仄平平仄)
虎跃龙腾向未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一
诸葛大名垂宇宙(平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碧海红霞辉玉宇(仄仄平平平仄仄)
东风旭日荡神州(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二
八言句以上多为拆分句,拆分后按每个分句的字数套用上述规则即可。
不再举例。
(二)句脚平仄规则举例
二句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平仄)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仄平)
爆竹知人意,声声悦耳;(仄仄)
梅花晓天时,朵朵欢心。
(平平)
三句联:
申奥功成,入世关通,一年好景蛇辞岁(平平仄)
兴邦业举,富民旗展,万里雄图马跃春(仄仄平)
勤廉并行,作风转变,民安国泰千秋富(平仄仄)
法德齐治,正气弘扬,地久天长四海春(仄平平)
四句联:
九州风物,荡漾胸中,一任他海阔天空,鸢飞鱼跃;(仄平平仄)
三晋溪山,奔腾眼底,合归我松青柏翠,鸟语花香。
(平仄仄平)
申奥扬眉,入世争雄,足球圆梦,喜事桩桩强国力;(平平仄仄)
促农迈步,航天斗艳,科技兴邦,丰碑座座快民心。
(仄仄平平)
五句联以上以此类推,不再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