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苏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册 浙美版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1课时)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1课时)

齐白石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介绍和分析齐白石的作品,使学生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教材第32-33页有齐白石的两幅作品以及生平介绍,让学生初步感受、体验画家的人格及艺术的魅力。

第34页介绍齐白石的代表作《虾》、《蛙声十里出山泉》,通过个案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加强体验,加深理解大师艺术的内涵,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能力。

第35页安排了齐白石的其他作品,包括篆刻作品,以及与徐悲鸿相交的故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安排与齐白石同时代的画家作品的欣赏或与第一单元《走进美术》进行比较、拓展,让学生更有深度地理解齐白石艺术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教学方案一中,强调了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采用造型表现的方法,让学生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进行直观比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方案二中,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新课内容的链接。

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在于此次课程改革虽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但接受性学习仍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给予的材料上,遵循欣赏课的学习程序,结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对齐白石作品内涵的理解,以达到欣赏课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习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课前准备:(学生) 中国画作画工具(教师) 中国画作画工具、包含齐白石及同时代画家作品的课件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出题《虾》,请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进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4课时)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4课时)

迎接新的一年一、教材分析:本课以迎接新年为契机,通过展示中国南北方过年时的图片,将学生带入过新年的情境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在此学习情境中引出学生自己来布置教室,迎接新年的到来。

首先让学生自由地阐述国内外及世界各地的迎新年场景,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并向学生征集过新年的教室布置方案。

然后选出具体方案,以分配任务的形式交给各个小组做准备(教材设计了两种方案,教师可根据本地特点自由选择),小组完成各种作品后布置教室,布置时有相应的审美原则进行指导。

最后进行庆祝活动,再次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课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教育理念,关注美术学习与文化情境的关系,把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提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

同时使教师在教学时扩展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与体验。

二、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事先规划一个美术活动的能力,学习简单的分工协作。

2.通过制作迎接新年作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3.了解中西方过新年的各种传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

同时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4.了解学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运用多种材料与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制作新年装饰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事前的规划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在创作中提高对生活物品与周边环境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习惯。

5.使学生在布置迎新年的活动中,掌握场景的色彩搭配及其他审美原则,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把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相结合,发挥个性,学会合作,体验、发现合作带来的愉悦感与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任务型教学中各个小组的任务可以明确,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难点:学习事前规划的能力。

(注重教学的全面性,加强个别辅导,学生布置教室的审美原则要传达给学生。

浙美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上册迎新年_课件1

浙美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上册迎新年_课件1

世界各地的庆祝方式
喝光余酒交好运 法国人在新年到来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余酒全部喝光,以致许多人喝得 酩酊大醉。他们认为,元旦时如果家中还有剩余的酒,新一年里交厄运。 深更半夜吃葡萄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夜全家团聚。到12点时,以教堂钟声为号,争着吃葡萄,每 敲一下钟,必须吃下一颗葡萄,而且要连着吃下12颗,表示来年一帆风顺。
迎 新 年
元旦的来历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元”,指开始, 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 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 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 “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在汉语各地语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 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在中国,元旦已列入了法定假日。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 也有不同。中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英国
印度
中国
法国
朝鲜
准备材料
教室布置
世界各地的庆祝方式
杯盘碎片送朋友 丹麦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户户都要将平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起来,待夜深人 静时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门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谁家门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则说 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运。 妇女坐上市长椅 西德人过元旦,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许多地方的妇女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 府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上市长办公椅,表示接管市长权力。 摔瓶打罐扔脸盆 意大利的一些地方,元旦前夜午夜时分,如果你在路上行走是很不安全的,因 为这时人们都要把屋里的一些破旧瓶、缸、盆等扔出门外砸碎,以示除旧迎新。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浙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浙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浙美版)一、总体思路:浙美版第1 3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初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7课,分为6个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占有较大比重,欣赏除专题欣赏外,尚有较多的随堂教学内容分配在各课之中。

全册的单元及内容总体安排情况如下表:单元课序课题学习领域美术?人文内容课时时代新貌1 走进美术欣赏?评述美术门类·了解美术价值2 校园生活 2 徒手画校园造型?表现徒手画技法·绘画与设计的关系 3 人与社会 3 板报设计设计?应用字体、版面设计·设计与社会生活的关系3人与自然4 鸟语花香造型?表现花鸟画技法·了解中国画的传统4 创造天地 5 迎接新的一年综合?探索场景布置·与同学合作美化生活 3艺术瑰宝67齐白石毕加索欣赏?评述中西绘画·中外艺术大师的创作精神11二、教学方法:了解了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安排的总体思路,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如何教学。

那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本册教学呢?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出水芙蓉教学目标了解荷花的相关知识及结构特点。

学习线描荷花的方法,掌握不同工具的涂色技巧。

通过学习,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

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重点难点熟练掌握线描荷花的技巧教学过程1学时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出水芙蓉导入新老师:同学们来猜猜这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同学们有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谜底是什么呢?同学:荷花老师:嗯,回答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荷花的图片,欣赏一下荷花吧。

荷花是不是很美呀?同学:是的。

老师:荷花很美,长在水中,人们称它花中仙子,犹如出了水的芙蓉花,非常漂亮,但它美在哪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吧。

引出课题:展示幻灯片出水芙蓉二、授、同学你知道有关荷花的知识吗?荷花又名水芙蓉、莲花等。

生于沼泽、池塘中。

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

坚果椭圆形,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所以要爱护环境,保护植物。

荷叶-----荷叶因“荷”与“和”、“莲”与“连”谐音,所以老百姓喜欢用荷花来表示和谐、美满、富裕等的象征意义。

荷花有四美:1.外观清秀,花香四溢;2美在实用,从叶到茎,从花到果,都是很好的药材;3、.美在诗情画意,很多诗人都以荷花的美作诗,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等;4、美在品质,荷花具有骄阳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教师介绍荷花的结构荷花的结构接下来看看荷花的结构:荷叶、荷梗、花瓣、莲蓬。

、刚刚大家都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了荷花的小资料,初步掌握了荷花的结构,现在如何去画荷花呢:就是咱们这节课学习目标。

表现荷花的方式有很多种,课本上是采用中国工笔画的白描形式勾画荷花,今天由于中国画需要特殊的绘画工具和专业的教室,所以咱们今天不采用中国画的绘画形式,老师教你们有另外一种绘画形式,同学们任然能表现荷花的美和气质。

浙美版 美术 七年级上册 第6课.出水芙蓉(共22张ppt)

浙美版 美术 七年级上册 第6课.出水芙蓉(共22张ppt)
寐的景象。作者崔白构图上把雀群分为三部分:右侧二雀, 乍来迟到,处于动态:而中间四雀,作为本幅重心,呼应 上下左右,串联气脉,由动至静,使之浑然一体。鸟雀的 灵动在向背.俯仰.正侧.伸缩.飞栖.宿鸣中被表现的惟妙惟肖。 树干在形骨轻秀的麻雀衬托下,显得格外苍寒野逸。
工笔画 工整细腻 概括豪放 写意画











彩 浓
诗 书 画



相 结



• 油画
形似
• 国画 神似
西方静物油画与中国花鸟画对比
宣纸, 帛,绢
毛笔,水, 墨,毛毡
中国 写意(基本一 次性 画 完成) 工笔(多次渲染)
颜料
留 白
油画布, 油画笔,松

节油,刮刀, 画架
油画 颜料
多次 修改
饱 满
岭上人家
山水画
贵妃陶醉
的 富 翁 ,因 为 你们有 朝气、 有活力 ,拥有许 许多多 的机会 。 如 果 说 人 生 好比四 季,那么 ,少年时 代就如 同风和 日丽的 春天。 而少年 时代,也 正是 学 习 知 识 打 基础的 阶段。 基础就 好比是 建筑的 垫基石 ,基石打 牢了,上面的高楼大厦 才 能 稳 固 。 否则,即 使盖起 了高楼 大厦也 会塌下 来。因 此,我们 的学习基础一定要扎
侧锋(或称偏锋)是使笔管和纸面的角度成为小于80° 的倾斜,不论上下左右运笔,笔尖总是附着于线(或点、 面)的一边。侧锋用笔的特征是线条的变化极多,易于表 现轮廓或对象的形状,一般用来画叶和花瓣。
“墨分五彩”
墨有浓淡变化,可以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层次

七年级美术(浙美版)上册教学课件:9、迎新年 (共22张ppt)

七年级美术(浙美版)上册教学课件:9、迎新年 (共22张ppt)

“年”的故事
牲 百 间 一 个 桃 燃 赫 吵 不 宵 道 春 传
传 说 年 是 一 种 巨 大 而 凶 猛 的 怪 兽 ,本 来 只 是 以 畜 为 食 , 后 来 冬 天 食 物 短 缺 时 , 甚 至 开 始 吃 人 , 姓 不 堪 其 扰 , 便 决 定 想 法 子 赶 走 牠 。 经 过 长 时 的 观 察 , 人 们 发 现 这 头年 兽 原 来 害 怕 三 样 东 西 , 是 红 色 ,二 是 响 声 , 三 是 火 光 ,于 是 人 便 想 了 一 办 法 。 冬 天 一 到 , 家 家 户 户 都 在 门 上挂 起红 色 的 木 板 , 敲 打 器 具 发 出 很 大 的 响 声 , 并 且 在 门 口 起熊 熊 的 火 。 夜 里 , 当 年 兽 正 要 觅 食 的 时 候 , 然 发 现 家 家 户户 的 门 前都 有 红 色 和 火 光 , 又 听 见 杂 的 声 响 , 便 吓 得 头 也不 回 的 逃 到 深 山 里 ,再 也 敢 出 来 了 。 为 防 止 年 再 来 作 怪 , 大 家 就 这 样 通 守 夜 , 第 二天 一 早 , 逃 过 一 劫 的 人们 便 开 心 的 互 恭 喜 ,并 大 肆 庆 祝 。 现 在 过 年 时 在 门 上 贴 红 色 联 、 放鞭 炮 ,以 及守 岁 等 习 俗 , 据 说 就 是 由 这 个 说 而 来 。
我们如何迎接新的一年?
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放 鞭炮、守岁、包饺子……
新年的气氛!
过年在国外
少 数 民 族 春 节 习 俗
少 数 民 族 春 节 习 俗
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 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 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 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 “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 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 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 一直持续半个月。

浙美版 美术 七年级上册 第4课.生活中的纹样(共23张ppt)

浙美版 美术 七年级上册 第4课.生活中的纹样(共23张ppt)

将纹样处理成适合于某 种特定轮廓之中,如方、 圆、三角形等,当去掉 外轮廓时,纹样仍然留 有外轮廓特点
作业:用花卉纹样装饰纸盘 作业要求:装饰性强 、构图饱满 、色彩和谐、线条流畅
备配 件的采 购供应 、 个人 和供应 处的其 他 购供应 等工作 ,取得 了 如下: 务 们除 了要保 证正常 的 老滩 的四五 个大修 、 设备 供应。 采购的 物 料的 价格上 涨,大部 分 大困 难。特 别是今 年, 的利 益放在 首位,克 服 月份 共采购 各种物 资 2200多万元,红砖2100
生活因“你”而美射式
纹样不对称,不同形,自由 活泼。
均衡式
上下、左右对称,整齐稳重。
对称式
纹样由中心向外或者向内排 列,给人视觉的张力。
辐射式
纹样由中心顺时针或者逆时 针旋转,动感灵活。
旋转式
纹样的组织法则: 变形、添加
变形
添加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1.美术的主要门类:大致可以分为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建筑、书法、篆刻、新媒体艺术等八个主门类。

2绘画,是运用线条、形体、色彩等表现手段,在平面上创造艺术形象或表现某种氛围、情调,表达情感或传信息的一个最丰富多彩的美术门类。

从呈现的形态讲,可分为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两大类。

从绘画使用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来分,可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等画种。

不同的画种又有不同的特点,如中国画的笔墨之美、油画的色彩之美、版画的刀法之美、素描和速写的线条之美等等3中国画,因为表现技法不同,又可分成工笔画、写意画、兼工带写三种。

4雕塑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以及敲击、焊接、装配等手段,创造出具有实体性的艺术形象的美术门类。

按照传統的分法,从雕型存在的形态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三大类。

与绘画一样,雕塑也有具象和抽象之分,雕塑最主要的特点在于艺术形象的实体性,更注重形体和材质之美5设计是一种为全面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服务的应用性艺术,它与人的衣、食、住、行、用等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强调实用与美观的统一,是设计艺术最主要的特点。

按照设计存在的形态,大致可以分成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6工艺美术,通常指对日常生活用品、装饰品等在外部形式上进行艺术处理,使其带有明显审美因素的实用艺术,包括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手工艺。

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实用与审美相结合,所包含的工艺品有玉器、刺绣、漆器、金银首饰、陶瓷器、壁挂等。

7建筑:实用、坚固、美观是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的美观主要是通过造型、空间、色彩等表现手段来体现的。

8篆刻是将文字刻于玉、石等材质上, 印章书体,一般采用篆书,先写后刻。

9新媒体艺术:借助摄影、摄像、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艺术形式。

10徒手绘画就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

线条是构成画面的最基本的造型元素之一。

绘画时,可以用几何图形来概括不同物体的基本骨架。

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想一想,这些纹 样借鉴了自然界中哪 些花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纹样 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与环境。它是 艺术与生活密切相连的桥梁,促进了人 们的生活艺术化及艺术生活化的审美进 程。
的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
从制作工艺来分,雕塑可分为雕和塑。雕是从完整而坚固的坯体上 把多余部分删削、挖凿掉,如石雕、木雕、玉雕等;塑是用具有粘结性 的材料联接、构成为所需要的形体,如泥塑、陶塑等。
从题材来分
雕塑可分为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性雕塑、城市园 林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陈列性雕塑。
①填空:图表是一种特殊的______语言。“图”是 指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等;“表”是指将事物和内容______排列, 并按照______依次记录一些_____事件的文字和表 格。
②填空:图表设计的三大构成元素: _____、_____和_____。
比 一 比 , 找 不 同 ?
纹样与生活
纹样的定义:纹样是一种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的艺术 形式,有较强的主观性、趣味性和规律性。
之所以称纹样,是强调一个“样”字,以供生产制作之 用。纹样最终目的不是图稿的直接使用,而是要经过工艺加 工,被体现在工艺品或日用品之后,才能发挥其艺术的作用。
境界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 式。
粒粒皆辛苦(方增先)写意人物
鸳鸯戏水(喻继高)工笔花鸟
中国画又称水墨画,它在世界绘画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 特色,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
• 在工具材料上,中国画是用毛笔、墨在宣纸、绢帛上作画的,它讲究笔墨,着眼于 用笔墨造型。
开国大典(董希文)
《开国大典》借鉴我国传统的年画形 式,浓郁的装饰风格使油画这一西洋画种 多了一份纯正的民族艺术形式感。

浙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鸟语花香课件(共16张PPT)

浙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鸟语花香课件(共16张PPT)

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




山水
人物
花鸟

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 和写意花鸟画.
观察画中的麻雀,注意它们的动态姿势。 栖 缩 向 背


飞 伸



清 马 曰 璐
始红燕山 知影子光 春倒低焰 水溪飞焰 恋流掠映 桃不酒明 花去家霞 。,。,,ຫໍສະໝຸດ ,——百龙爪 野百合
菊花
国 画:
国画,也叫中国画,顾名思义,
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 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 画。
摄影
这几幅表现荷花的作品 有什么区别?古人为什 么喜欢画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
中国画
油画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 着“出淤泥而不染”。历代文人对荷花的赞美 最有代表性的是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文 中是这样写的: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 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 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竹子
中锋
侧锋

破墨 淡
湿
作 业:
尝试各种用笔方法和笔墨效果 画一副笔墨效果图

浙美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上册毕加索_课件1

浙美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上册毕加索_课件1

《坐着的浴者绘画作品欣赏
《斜倚着阅读的女人》1937
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
《朵拉· 玛尔的肖像》1937
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
《哭泣的女人》1937
重要时期
1. 1881年至1900年童年时期 2.1900年至1903年蓝色时期 3. 1904年至1906年粉红时期 4. 1906年至1910年非洲时期(黑人时期) 5. 1910年至1914年立体主义时期
6. 1917年至20年代新古典时期
7. 1925年以后超现实主义时期及抽象主义时期
声讨暴行的作品
格尔尼卡
创作背景
在《格尔尼卡》 创作的头几天里,毕 加索共画了25幅草图, 这是其中的两幅。
创作背景——小故事:谁的代表作?
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毕加索站在门口,给每 一个进入艺术馆的德国军人一张《格尔尼卡》复制 品。德国军官说:“这是您的代表作吗?”“不,” 毕加索说:“是你们的代表作”。
毕加索简介
毕加索作
画从不临摹实物,
他曾说过:“我 不是在寻找,而 是在发现。”
毕加索艺术作品欣赏
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
《丑角家族》1905
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
《亚威农的少女》1907
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
《工厂》1909
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
《山丘上的房子》1909
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
《三乐师》1921
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

美术苏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册浙美版七年级上册

美术苏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册浙美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重点: 了解美术不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 能独立地、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分类。
解决方法: 针对重点,难点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大量的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
教学用具; 资料、课本、光盘、图片 教学方法: 探究式、自主学习等 一、美术的分类
1、绘画2、雕塑3、工艺4、建筑5、现代艺术 二、分类的原因——原材料的不同
E、从题材上分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2)水彩画:属于西画,国画中的水色和水彩画颜料可以通用。 虽然都充分使用了水, 但中国画主要强调墨色的变化, 水彩画强调色彩和光与影 的变化。
示范水彩的色彩之间渗化所产生的效果。
(3) 油画:具有教强的覆盖能力
出示材料,让学生有所认识,并欣赏油画作品
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讨论:对比和《父亲》在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董希文:绍兴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49年10月1日,董希文在天安门 广场亲眼目睹了新中国成立的壮丽场面, 萌生了创作的激情。 董希文的创作手法 十分大胆,将领导人集中放在左侧,中间是毛主席,右侧是宏大的游行队伍。领 导人和群众一多一少, 一虚一实, 更好突出了节日气氛。 色彩上十分具有民族特 色。
教学过程:
1.问题:同学们以前都看到过那些种类的美术作品? 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 为学生创设置身于美术作品中的氛围引发学习 兴趣。
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
(1)不同画种的效果看出不同的材质具体分析教材中的范图材质的不同。将《父 亲》和《秋瑾》对照,同是人物画,他们有何不同?(可从光线、色彩、立体感 等方面对照)
重点: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绘画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的图片或事物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徒手画校园一、教学分析:美术学科应该从人的发展出发,教给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此外,还应该有一种延续性、生发性的基本运用。

徒手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它不仅不受技法的约束,而且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来描述对象,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手段。

它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表达中,增强美术学习的信心与乐趣,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本单元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徒手画的“基本技能”、徒手画的“基本运用”。

从介绍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到绘制的方法,从线条的表现到形体的概括,再从表现空间的透视知识到室外写生,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逐步深入,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单元。

教材中通过要求学生比较几张典型的徒手画与常见的一般绘画形式的不同之处,以及认识徒手画在生活中的各种作用,得出徒手画的概念与功能等“基本知识”。

教材还通过“用各种线条和花纹表达不同的内容”以及用基本形来概括描绘不同的形状,通过“线”和“形”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画徒手画的“基本技能”。

最后,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就是徒手画的“基本运用”了。

另外,本课教材以问题为纽带,尽量适应学生主动发问、探索、实践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

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形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

3.了解徒手画中表现空间的方式,掌握初步的透视知识,能运用简单的透视表现空间深度。

4.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高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

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

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

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课前课后做一些相关文字、图片的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设计】●方案一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油画作品《父亲》,学生感受发言。

先用《父亲》导入是因为此作品的写实功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从自发的欣赏进入到自觉的欣赏,从而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欣赏程序,使欣赏从视觉的直观层面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对一幅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板报设计一、教学分析:(1)本课从选择学生熟悉的板报为切入口,把板报的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综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兴趣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材第14 页介绍《钱江晚报》,通过观察它的作用、结构、比例、编排方式、色彩,可以了解平面设计,认识设计中体现的形式和规律。

第15-16页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字体、书写方法、各种不同的变形美术字体。

第16-17页介绍了刊头设计的范例、六种标题编排的方法。

第17-18页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版面编排方法。

第19页介绍了编排设计在板报中的重要性以及提供四种编排的样式给学生作业时参考。

(2)本单元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美术字以及刊头设计和标题编排,为第二、三课时的练习铺垫;第二课时,完成版面编排,以及铅笔底稿;第三课时,完成色彩稿。

注重直观性教学,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处理综合信息的能力,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学习字体变化及版面设计。

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选择一种版面编排的形式,确立主题,收集相关素材,设计一幅板报。

难点:设计出来的板报有创意、有美感、有思想。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五、课前准备:(学生) 颜料、铅笔、尺(教师) 图片资料、学生优秀作业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师生讨论:大家所熟悉的报纸的内容、排版、栏目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等。

点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看,这是一张大家所熟悉的报纸,那么有谁知道报纸具备哪些内容,怎样才算一份好报纸?它应有哪些条件?生:内容、排版、文字、图形、色彩等,美观和谐……(2)要完成一幅美观的板报,就应对文字、图形等要素进行设计、编排,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美版七年级上册:方案1第1课《走进美术》教材分析教材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清楚了解美术中绘画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绘画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的图片或事物教师:相关美术图片及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讨论)对比欣赏油画《父亲》与国画《粒粒皆辛苦》,两幅画同样是表现农民形象,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思考:1、所用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有何不同?2、谈谈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父亲》是油画,十分逼真,写真,十分细致,细到汗珠和刀刻一般的皱纹,构图饱满;《粒粒皆辛苦》是中国画,简洁,以线勾勒人物,构图留有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学生回答3、介绍《父亲》的作者和背景。

《父亲》曾获得国内外大奖,曾在卢浮宫春天沙龙中获奖。

罗中立,是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作品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

老农古铜色的脸,刀割般的脸,开裂的嘴唇描绘得十分细致,仿佛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观赏者的面前。

而背景上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与老农手中破旧的茶碗形成鲜明的对比。

虽然丰收了,但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父亲”不是说罗中立的父亲,而是精神上的父亲,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

(结合学生的父母)二、新课教学1、今天我们就《走进美术》,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和区别(1)中国画(定义)A、从材料上分可分为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B、出示材料、宣纸、毛笔、中国画颜料,让学生上来体会一下C、认识中国画颜料分为石色——有一定的覆盖能力,水色——透明。

D、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写意如《粒粒皆辛苦》和工笔《鸳鸯戏水》。

(比较两幅画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不同)E、从题材上分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2)水彩画:属于西画,国画中的水色和水彩画颜料可以通用。

虽然都充分使用了水,但中国画主要强调墨色的变化,水彩画强调色彩和光与影的变化。

示范水彩的色彩之间渗化所产生的效果。

(3)油画:具有教强的覆盖能力出示材料,让学生有所认识,并欣赏油画作品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讨论:对比和《父亲》在色彩上有什么不同)董希文:绍兴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1949年10月1日,董希文在天安门广场亲眼目睹了新中国成立的壮丽场面,萌生了创作的激情。

董希文的创作手法十分大胆,将领导人集中放在左侧,中间是毛主席,右侧是宏大的游行队伍。

领导人和群众一多一少,一虚一实,更好突出了节日气氛。

色彩上十分具有民族特色。

(4)版画欣赏版画作品《鲁迅》,鲁迅是最早将西方的木刻艺术介绍到中国的。

鲁迅是用笔杆子代替枪杆子刺向敌人的胸膛,好比一位英勇的战士,作者在创作时,用直线条或尖锐线条来表现鲁迅的战斗性和饱经沧桑之感。

介绍版画的工具和示范。

4. 结束语:今天我们了解了绘画的主要几个种类,下节课我们来了解美术除了绘画还有哪些种类。

《走进美术》教案(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与生活非常贴近的艺术设计作品(教师)多媒体课件一、组织教学课前进行小组发言,说说雕塑艺术的调查情况。

二、新课教学1、由贴近学生的广告导入(如播一则麦当劳的电视广告),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在上学路上、在商场购物时,不知不觉地可获得许多信息。

由学生归纳出标志、广告设计等艺术设计作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展示一组视觉传达设计的图片,通过识别,得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

3、通过学生对学习用品的选择,引导学生认识工业设计以及范围(包括家具、服装、纺织品和交通工具等设计)。

设计是指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造型、色彩、表面肌理和装饰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而创造出符合实用和审美需要的产品。

4、启发学生思考:除了以上介绍的艺术设计种类,还有哪些设计类别?5、一组综合所有艺术设计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分别属于哪类设计,以明确各自的特点,加深理解。

另外,让学生了解因艺术设计占据的空间状态不同,可分为平面、立体、空间等设计。

6、回到前面的电视广告,引出现代媒体设计。

三、课堂小结1、复习两节课的内容,总结你认为美术应包括哪些种类。

2、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

美术: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

四、课后拓展:调查某项艺术设计的情况,作简单的评价。

方案2第1课走进美术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不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能独立地、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分类。

解决方法:针对重点, 难点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大量的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

教学用具;资料、课本、光盘、图片教学方法:探究式、自主学习等一、美术的分类1、绘画2、雕塑3、工艺4、建筑5、现代艺术二、分类的原因——原材料的不同教学过程:1.问题:同学们以前都看到过那些种类的美术作品?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置身于美术作品中的氛围引发学习兴趣。

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1)不同画种的效果看出不同的材质具体分析教材中的范图材质的不同。

将《父亲》和《秋瑾》对照,同是人物画,他们有何不同?(可从光线、色彩、立体感等方面对照)2.自学:解决美术作品的分类原因是什么?美术因材质的不同分为以下种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及现代艺术。

绘画按材质分为:油画:油画颜料、油画布中国画:纸、墨、笔、砚,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资料图片并讨论,发言。

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和教师发的资料自主学习。

通过讨论加深对作品分类的理解。

在自学的过程中,使其明白美术作品属于那一类别,听取学生讨论意见。

教师展示作品:总评版画:石版画、木刻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水彩、素描等。

雕塑分为:浮雕和圆雕固体材料工艺:传统工艺(铜、木、石、陶、布、丝、琉璃)现代工艺(塑料、不锈钢、聚合材料、光导纤维等)建筑:古代(石、木、瓦)现代(水泥、钢材、玻璃、铝合金等)现代艺术(金属、废弃物、灯光等)教师给学生传看一些画种的材料实物,增强直观感受。

三.练习曼陀铃和吉他素描玉兰黄鹂雕塑磨镰刀油画血衣国画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像版画总评:在美术世界里绘画种类的不同,根本是源与材料的不同。

但不论是何种质地的材料都能反映出艺术家的真实的思想感情。

自学: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和教师发的资料自主学习:学生感受实物,观察并发言,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艺术材料不是随便选择的。

小结:表扬积极发言的同学及表现突出的小组.方案3第1课《走进美术》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的特点和区别。

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具准备:油画用具(画布、笔、油画颜料),木刻刀,木板,国画用具(宣纸、毛笔、国画颜料)等。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提问:在我们的美术课里你想学到哪些东西?学生回答:中国画、水彩画、素描、剪纸、设计……师:大家把在小学学过的内容和你所知道的有关美术的内容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生:……师生总结:绘画类、雕塑类、艺术设计类、手工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美术,走进绘画。

2、欣赏油画作品《父亲》、《开国大典》,请学生发表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等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赏张利、靳尚谊等名家作品,感受油画的不同风格。

学生了解油画工具材料,师生共同总结油画特点:利用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充分地表现对象,达到丰富的色彩效果。

3、请学生说说对中国画的了解?知道有哪些作者,哪些作品,哪些作画技巧等。

欣赏作品《粒粒皆辛苦》、《鸳鸯戏水》,分析这两张画的区别,分别是人物画、花鸟画,写意画、工笔画。

师生共同总结中国画的种类、特点。

4、介绍版画、水彩画.先做简单的比较,再介绍版画、水彩画的各自分类及特点。

5、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图片让学生辨别,也可结合教材中的作品,加强学生对画种特点的掌握。

6、对学生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由同学相互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