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墙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城墙(台城段)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南京古城墙台城段。在这里,我们可以仔细观看明代修建的南京城。

明代的南京城周长33.676公里,为我国现存的第一大城,也是世界第一大城,比堪称第二的北京古城长o.766公里。在介绍明太祖朱元璋建造都城的经过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台城的来历。

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自武昌迁都秣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将秣陵改称建业,以此为都城。城周二十里十九步。以后的东晋、南朝都城均建在吴都城旧址上,当时称中央政府机构朝廷禁省,也是皇宫所在地为“台”,台城就是东晋、南朝的宫城,在都城内。眼前的这段古城墙全长250米,当时是东晋宫城的后花园,属台城的一部分,所以民间习惯称这段城墙为台城。因为台城是六个朝代统治中心的皇宫禁城,集中代表了“六朝金粉”的兴衰,所以,台城便成为南京的一个别名,历代有许多文人墨客来到南京,总忘不了来台城一游,为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那么,台城为什么只有250米长?为什么会在西边出现这么整齐的截断面呢?从城基所用的条石来看,与城南聚宝门,也就是中华门一带城墙的条石相同。再看石基以上的大型砖,均为明代烧制,因此可以断定这段城墙也是明城垣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以南京为都后,采纳了皖南池州学者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于1366年开始修筑南京城墙。当时动用了5省即现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的28府州、152县的20万民工,耗费3.5亿块城砖,花了21年的时间,直到1386年才完成。朱元璋筑城时,原打算从这里向西经鼓楼岗接石头城,但从军事角度考虑,有必要把城北要塞狮子山包括进来,于是又改向北,从神策门,也就是今天的中央门折向西。史书记载了1386年“新筑后湖城”,后湖是玄武湖的别称,这段先造的城墙便成了废城。好,各位请随我一起登上城墙。

现在古城已经在我们脚下,城里城外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让我们一边漫步,一边来了解“世界第一大城”的情况吧。

明代是在南宋建康府城和南唐故都城基础上扩建南京城的。城墙高14至26米,城基宽14米左右,顶部宽4至9米不等。城墙上分别建有200座屯兵的窝棚和13616个雉堞。雉堞就是这种排列如齿状的矮墙,它是用来做作战时的掩护物。南京城的雉堞每个长2.75米,高1.6米,相距o.44米。为了方便游人赏景,修复后的这部分雉堞有意降低了0.2米。南京城的建造设计,从实际地势出发,依山绕水,因地制宜,打破了“方位对称,距离对等”的方形古制。南北走向之间,也就是中华门至挹江门,相距10公里;东西走向之间,即中山门至汉中门,相距5.67公里,城厢面积6万多亩。把富贵山、九华山、鸡笼山、狮子山、清凉山等大小十几座山岗圈进了城内,形成了军事上的制高点,并把外秦淮河与水面宽广的玄武湖作为天然护城河,从而使南京城踞山控水,形势险要,战可踞,退可守。

南京城,又称内城,有城门13座,最大的一座是今天的中华门城堡。此外,在这座砖城外几十里处,还有一座称为外城的土城,有16座城门,是南京城的一道屏障。

南京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与血汗筑成的军事防御设施,具有相当高的历史、科技、建筑、艺术、军事研究价值。1988年,南京明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南京城墙长为21.35公里。为了保护好这一人类永久性文化遗产,南京市政府从1993年下半年起采取抢险、修复措施,只用一年时间,便完成了台城至太平门段1700米城墙的修复工程,并于1994年9月正式竣工开放。近年又修复开放了解放门至玄武门段1500米城墙。

好,现在我们再来欣赏城内外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古迹。可以自豪地告诉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登临的这段城墙,集山水城林风光于一体,在此不仅可以游览城墙,还可以尽情欣赏北极阁、日观台、鸡鸣寺、玄武湖的旖旎风光,领略九华山、紫金山的雄伟壮观。

请看,在我们西边的这座山高只有100米,周长5公里,因山形似鸡笼,春秋战国时被称为鸡笼山。相传齐武帝萧赜外出游猎,行至玄武湖上听见鸡叫,于是就把此山赐名为鸡鸣山。东晋的皇宫就修造在山的南边,那时的山上就成了皇家苑囿,当时山上一片玉宇琼楼,景色幽美,内供北极真武大帝像,所以又称为北极阁,被喻为南京城的一顶皇冠。早在刘宋年间,也就是 420~479年,这里建立了我国第一座既能观天像又能测风向季候的日观台。明代在这里设立了观象台,属钦天监,因此当时此山又称钦天山。观象台设有铜铸的浑天仪、简仪、圭表等天文仪器,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仪器,现保存在紫金山天文台。如今在山巅上的六角三层小楼是江苏气象台的雷达站。国产713天气雷达,天线不断旋转,提供天气预报的准确数据。值得骄傲的是,南朝和明朝都曾把国家最高学府建在这一带。如公元438年建造的国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分科大学,分儒学馆、文学馆、玄学馆、史学馆,成为全国学术中心。明代这里是最大的国立大学国子监所在地,学生最多时达9000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就是在这里编写成功的。

再看西南方这片古建筑群,就是享有盛名的鸡鸣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代诗人杜牧的这句名诗是南朝各代皇帝崇尚佛教、广建寺庙的形象描绘。梁武帝萧衍于大通元年也就是527年在此建寺,初名同泰寺;萧衍本人也曾4次“舍身”进寺当和尚,再让群臣用重金为他赎身,所以那时寺庙,穷极宏丽,资产丰沃。仅同泰寺就有6座大佛殿,十多座小佛堂。后来降臣侯景作乱,同泰寺毁于战火。一千多年来,此寺几建几毁,至明代朱元璋在此建鸡鸣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片殿、堂、阁、塔均为近几十年政府拨款重建的。那座直插云霄的药师佛琉璃宝塔,七层八面,重檐翘角,上挂72个风铃,如遇风起云涌,风铃叮哨作响,苑若天乐合奏。塔内供奉的药师佛为众生消灾延寿,香客常年不断。据说,当年侯景突然兵变,太监也去抗击,留下柴禾与米。梁武帝纵有菩萨心肠,却不知长明灯可以点火烧饭,最后终于活活饿死。鸡鸣寺旁有口胭脂井,它的出名与南朝陈后主有关。陈后主在位时间是583~589年,他因为贪恋酒色而导致国破家亡,最后携王妃投入此井,故被后人称为“辱井”。鸡鸣寺和北极阁的北面,是一块被称为西家大塘的水面,清末胥自修在此栽荷植菊,沿塘建园,名声大噪。后因战火,日渐荒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