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反思--“文化与经济、政治”
引导学生阅读p11“相关链接”
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点评:文化离不开经济,根源于经济;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的趋势。
请同学们列举实例说明。
(用幻灯片演示实例④)
1、资源争夺由“物”转为“人才”的争夺
2、我县龙凤花园商品房促销广告语
3、土楼文化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图片)引导学生Biblioteka 读p11“专家点评”,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点评:说明文化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请举实例说明
幻灯片演示⑧:中华深厚灿烂的文化是北京申奥成功的重要因素
阅读,思考,讨论
思考,举例
(3)发展先进文化,增强综合国力
讲述: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面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文化渗透,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⑷注重了与其它科知识的联系,尤其是历史、地理、语文科目。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构建新的知识联系,培养了学生综合驾驭知识的能力。
以上只是预想的理念上的粗浅反思,毕竟我只上过初中课改课程,没上过高中新课改课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p9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竞争
(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幻灯片演示⑦:综合国力的内容及其实质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到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学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学反思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学反思提要:也是由于教学编写过于累赘,导致教学过程的后半部分,即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时,用时不多,过于仓促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学反思这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本学期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文化生活,所以我希望在这节课里让高2的同学体会到文化其实无处不在,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内容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我们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案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把这个观点贯彻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去,应该说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以身边校园的文化现象引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的导入精彩与否,将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采用学生身边的事例——缤纷多彩的校园文化现象导入新课,不但可以使学生所学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课中我利用软件编辑了一段带有背景音乐的“校园文化面面观”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身边的文化现象,总结出原来我们自己熟悉的校园内就存在着诸多的文化现象。
在播放过程中,学生细数校园内举行过的各种文化活动,分辨出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文化景观,引发学生积极发言,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次导入新课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很好的铺垫。
二、充分运用学生亲手收集的材料资源,精心编辑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讲到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并且各个区域的文化各具体色时,通过练习的幻灯片展示学生利用放假期间自己亲手拍摄拍录的文化现象:过去、在现在,在学校、在小区、在大街、在小巷、在山上、在水边等等,说明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通过中山市各镇区呈现出的不同文化景观、文化活动,如中山市各镇各具特色的文化,去让学生思考总结出不同的区域呈现出的文化现象各具特色。
2024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核心素养术语必背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政策,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措施。
2.科学精神:把握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对个人、对社会的作用;驾驭文化与经济、政治及综合国力的关系。
3.公共参与:通过参与学校、社区等的文化活动,亲身感受生活到处有文化。
1.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气。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气,能够在人们相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气,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确定的文化反作用于确定的经济、政治。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合力和创建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学问体系考点一文化的内涵、特点及社会作用1.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内涵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精神力气,这种力气能够在人们相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气范围上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特点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殊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学问教化而逐步培育出来的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合在确定的物质载体之中(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气,能够在人们相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气,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人们的文化素养体现在言行举止的方方面面,须要在后天实践中不断培育。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必修3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文化对个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三、文化的形式意识形态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非意识形态部分(科技、教育、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四、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_______)(促进或阻碍)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塑造人生(三个方面)一、文化现象1.无时不在2.无处不在3.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文化现象的普遍性文化现象的特殊性二、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所创造、是人所特有。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是个人的一种素养: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要靠后天的生活、实践和受教育才能形成。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所以文化素养总要通过一定的言行活动和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五、综合探究:文化竞争力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竞争力倍受关注,其中科技、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是维护自身文化安全的精神武器。
1.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3.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为什么怎么办相互影响(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相互交融一、文化的内涵:本质上是精神现象。
P6-71.文化是精神现象。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教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得的。
④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对人的活动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要做到物质和精神都富有。
5、文化与经济、政治1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1.1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教师将结合课本内容,系统讲授以下知识点:
1.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介绍文化的定义、基本特征和功能,使学生了解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2.文化的多样性:讲解不同地域、民族、国家的文化特点,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3.体味文化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从生活中感受文化、认识文化,提高对文化现象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教师还需关注教学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在文化领域的理解和认知仍有待提高。他们对文化现象充满好奇,但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较为表面,需要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学生在分析文化现象时,容易受到个人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教师应引导他们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讲授过程中,教师运用生动的案例、形象的语言,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易懂。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文化相关的话题,如“流行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要求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共识。
5.结合所学知识,对家中或社区中的某一文化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其发展趋势及其对个人、家庭、社区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教案范文课题:《文化生活》第一章第一节文化与生活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文化的内涵,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影响。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文化的态度,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1.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教学难点:1.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以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为例,引发学生对文化的关注。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P1-2,了解文化的内涵、特点及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文化的内涵,强调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教师讲解文化的特点,包括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统一,文化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等。
3.教师讲解文化与生活的关系,指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生活是文化的源泉。
4.教师讲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文化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案例: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如:节日习俗、民间艺术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文化对人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1.课堂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仍存在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案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发言较为简单,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张当地的传统节日活动照片,引发学生兴趣。
学生A:“老师,这个活动我参加过,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教师:“好问题。
其实这个活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化现象的一部分。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二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教案05/0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课程标准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参加文化活动的体验,使学生认识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掌握文化人文性、实践性、物质性的特征;2、通过活动及讨论,让学生理解“文化”一词的多义性,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本书所指“文化”的内涵;3、培养同学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领悟到当前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文化的涵义和特征;教学难点:1、文化的不同含义;2、文化力量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导引法、对比法、谈话讨论法、探究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初步了解本书的结构脉络:观察目录,让学生找出教材四个单元的联系,想想每单元都回答什么问题?(1)什么是文化?(2)文化怎么样传承和创新?(3)中华文化是什么?(4)怎么样发展中国当代的先进文化?2、观察本单元的结构图表,点出本单元的知识脉络,然后用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和“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1、引导同学们观察P4~5的组图,回答讨论相关问题,重点理解芯片为我们创造的新的文化景观是什么?(网络文化)它有什么特点?(交流共享)2、探究学习:探究1:人们通常认为,掌握了科学知识的人,“有文化”或“文化水平高”。
在企业和学校,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参加演讲会、歌咏比赛、读书俱乐部等活动,欣赏音乐、戏剧等文艺节目,我们通常称之为“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有人认为文化就是知识,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艺术。
你是否赞同这两种看法?为什么?(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吗?提示:(1)不赞同。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和社会》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1〕内涵①从本质上看: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从范围上看: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③正确: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概念,也不同于那些狭义的“文化〞。
〔2〕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理论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是是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承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3〕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人们进展文化消费、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特别提示】〔1〕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界所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2〕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如自然界中的山水,但是人们以一定的目的去欣赏自然的时候,便具有了文化的意义。
可见,文化离不开人的参与,为人所特有。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互相关系。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根本领域。
〔1〕经济是根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开展的作用也不同。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开展道路。
如中国的开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开展那么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二轮复习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
元《文化与生活》二轮复习教学设计
为深入学习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的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本次二轮复习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材知识和指导思想,围绕革
命文化的建构和现代文明的发展,做好系统的复习梳理。
首先,让学生熟悉革命文化的整体构建,提高文化认同意识。
其
中重点分析民族文化,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底蕴所包容,又包括以建
设为主的现代性生产力,在现代民族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还要学习大众文化。
它的主要特征是受众多、思路新颖、流行
起来、多元性。
大众文化背景下,影视剧、网络文学、新媒体文化等
可以更好地把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表现出来。
其次,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文明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性,增强文
明文化自觉。
这其中必须了解毛泽东思想驱动下人民文化发展的概念。
人民文化建设始终从深入浅出地理解所有群众的基本需求,充分提出
了坚持解放思想、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以及在新的社会
条件下实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
最后,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巩固,书写文明习惯。
这里要特别强调严格自律,书写社会文明水准;关爱他人,以建
设和谐社会为宗旨;理解文化,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革命方向;体现文明,用文明精神来引导和影响个人行为等等。
总之,本次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二轮复习教学设计的实施要求,全面梳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致力于加强文化素养,把知行合一学习实践奉行牢固树立,书写
美好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凝聚社会力量。
思想政治3 文化生活复习教案
思想政治3 文化生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化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分析文化生活对塑造个人品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掌握文化活动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文化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文化生活的定义和特点2.文化生活与个人品质的关系3.文化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文化活动的方法和技巧5.培养良好的文化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导师通过提问或相关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2. 概念讲解(10分钟)导师讲解文化生活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生活的含义和涵盖的范围。
3. 文化生活与个人品质的关系(15分钟)导师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生活对个人品质的影响,讨论文化生活对培养个人素质和塑造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4. 文化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5分钟)导师向学生介绍文化生活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让学生了解文化的推动力和文化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意义。
5. 文化活动的方法和技巧(20分钟)导师介绍一些常见的文化活动,并讲解参与文化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提高文化素养。
6. 培养良好的文化生活习惯的重要性(15分钟)导师强调良好的文化生活习惯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生活习惯,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7. 小结(5分钟)导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文化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可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五、拓展延伸1.学生可参加社团或志愿者活动,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2.组织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文化的魅力。
3.鼓励学生读书、写作、参观博物馆等,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六、课后作业1.思考并撰写一篇作文,探讨自己对文化生活的理解和重要性。
2.参加一个文化活动,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收集并整理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并与同学分享。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课题
《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文化的内涵及其形式;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及其特点;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3、 培养学生梳理整合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 使学生感受文化的作用,增强学生热爱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观念和能力
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的知识分析产生“中国式浪费”现象的原因。
【达标测试】
1、家风又指门风,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和为人处世伦理,甚至影响人一生。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这表明
重点
1、文化的内涵;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及其特点;
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教法及教具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导学引领】
1、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形式
(1)内涵:
(2)特点:①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家庭教育是传达社会规X、培养良好风尚的 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高三政治教案 文化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9篇
高三政治教案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9篇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 1文化生活【一般主要考查“影响”、“措施”】1、文化的影响——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1)文化与社会: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③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经济建设中科技、教育、人才越发重要,文化产业、文化消费不断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格局中越来越重要。
文化与政治相交融,民主法制建设、公民的政治参与需要文化素养;西方国家借助文化渗透推行霸权主义,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逐渐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2)文化对个人: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①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共同构成;文化既是世界的,各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又是民族的,各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越是民族的,文化越是世界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得到世界的认同②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与原则——意义: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态度与原则:a、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b、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体味文化教学
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文化的内涵,分析文化的力量;通过观察日常生活环境,体察生活环境中的文化价值;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幻灯片及基本教具展示情景材料,让学生回归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适时加以引导,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起学生对文化的兴趣;认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认同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提高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2学情分析
1、高二学生对生活有一定认识,对文化有一定感悟。
但文化理论知识却少之又少。
2、学习本课前应当引导学生的主体参与、探究,使他们学会提出问题(针对本课的主题,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会合作交流 (多角度地认识事物本质)。
3、[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什么”
2、教学难点: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一.学习目标(1.)理解记忆文化的内涵,特点、实质(2)会区分哪些属于文化现象,哪些不属于?(3)理解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4)理解记住文化对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社会、个人的作用。
(5)知道文化按不同的性质分为两种:先进文化和落后腐朽文化,分别对社会、个人的作用。
二.知识框架内涵:相对于而言的人类全部及其。
实质:,离不开。
特点:①文化是特有的现象,②是一种,可转化为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是基础,政治经济文化,文化于政治、经济先进:社会落、腐:文化政治:综合国力:作用影响的来源:和影响的内容:①②个人影响的特点:①②优秀文化:落后、腐朽:三.易混易错点(1)区分文化现象、政治现象、经济现象。
(2)文化按不同的性质划分有先进文化,落后腐朽文化之分,要求学生能够明确他们分别对社会,对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3)明确是文化影响人而不是文化决定人的成长;(4)区分文化对经济还是文化对政治,对综合国力,对人的作用。
五.能力提升1.2008年9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隆重集会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
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立足于岩画文化、边塞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保护与开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力地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1)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简述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作用。
2.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行要好伴”。
请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其合理性。
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互动探究:“仓廩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温故知新(略)知识梳理一、体味文化1、文化是什么r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化的内涵v.内容:既包括V -------------------------------------------------------------------------------------------------------------------又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2、文化的社会作用原理互动探究:下列有关文化的力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B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是对人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C 、一个民族,只要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就一定能富有D 、文化的力量就是专指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文化对社会的作用甲)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位形势_____< L -------------------------(2)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动探究: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不仅掌握了经济霸权、军事霸权, 而且正在建立和扩大文化霸权。
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一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把握文化的作用(文化对社会、对人的影响),并会学以致用到相关的非选择题中。
三、教学设计思路1、《文化生活》全书知识结构解读2、构建本单元知识体系3、回顾要点、重点点拨4、错题重现、课堂演练(选择题)5、真题演练、学以致用(非选择题)四、本单元知识体系文化与生活文化是什么文化的作用文化现象形式:多种多样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内涵(形式)特点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①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物质力量转化为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③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对个人的影响来源:文化环境、文化活动表现特点作用(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与经济与政治(宏观)(微观)五、课堂习题【文化是什么】1、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②雁荡山自然风光③万里长城④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⑤汕头市人大代表的选举⑥《共产党宣言》A.①②⑤B.②⑤⑥C.①③⑥D.③④⑤2、“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
”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C、文化就是可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D、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相互决定、不可分开【文化的作用】【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错题重现)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的重大决策,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③部分影响整体④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错题重现)4、中国古代通过制礼作乐维护封建等级秩序;韩非论法,让秦国一统天下;一百多年前“闭关锁国”的思想禁锢,让中国陷入一片黑暗。
材料主要说明A、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和发展文化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C、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D、文化必将带来一国综合国力的提高5、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
从文化生活角度,该材料告诉我们()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这样做的文化生活依据是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文化对个人的影响】(错题重现)7、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有人喜欢喜羊羊,因为喜羊羊聪明勇敢;有人喜欢临危不乱的懒羊羊,说做人要做懒羊羊;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的精神。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说明A、文化是人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D、文化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8、“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
并且我更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
”事实上,公益广告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这表明A、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顺其自然的,不必干涉C、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文化总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享受9、9月1日,开学的第一天,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公益课《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
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生准时收看,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以切身体验来阐明浅显又深刻的应急避险道理,让生命教育深入人心。
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的这一举措说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文化活动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③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真题演练(突破重点)】10、材料: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11、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不单单表现在大力发展经济上,也表现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起点上,唯有当文化表现出比生产资料和货币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经济增长具有更多文化含量的时候,其发展才能进入更高的层次。
作为一个有着崇高追求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
既要自觉地立于文化的潮头,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促进社会进步;又要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还要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着力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还需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关于文化与社会关系的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
六、课后作业把两道真题的答案整理后写在作业本上。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所上的内容主要是复习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作为一节复习课,首先是要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一个横向和纵向的了解和把握,其一是从横向上知道本单元在整本书中的地位、作用,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其二是从纵向上知道本单元究竟需要掌握什么考点,掌握到什么程度。
其次,是要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形成体系,学以致用,巧妙解题。
再次,转变传统复习课师讲生听这种枯燥乏味的模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
基于以上几点考虑,我在本节复习课中设计了以下五大教学环节:“《文化生活》全书知识结构解读”,“构建本单元知识体系”,“回顾要点、重点点拨”,“错题重现、课堂演练(选择题)”,“真题演练、学以致用(非选择题)”。
首先,通过解读全书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全书的知识内在逻辑有感性上的认识,并明确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的特点,及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其次通过师问生答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回顾本单元主体知识,形成体系,再由主干知识细分枝干,教师点拨重点,讲清学生经常可能出现的知识点误区,结合学生练习出现的高频错题,以及典型例题,使学生对知识从记忆到运用到巩固,层层递进。
最后,在突破重难点方面,还设计了两道相关的真题(非选择题)让学生小试牛刀;在选题上,我选择了高考常见两种题型:体现类和意义类题型,并点拨学生做大题的“一看二找”,先看问题的设问的方式,再找答题涉及的知识点范围,最后找材料的关键词句支撑理论,确认知识要点。
通过非选择题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懂得如何运用知识体系锁定知识范围,并掌握答题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摒弃了复习课一贯的讲授法,而是采用启发法、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等方式,让学生担当教学活动的主人。
在选择题方面,我请学生思考说出答案,并解析为什么如此选择,自主破析选项正误,这样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并学会表达,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做非选择题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通过提问小组代表,其他小组补充等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能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并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团结协作解决问题,从开放的教学氛围中享受课堂活动,汲取知识,掌握解题技巧。
本节课在精心策划和准备下,有条不紊地顺利完成,效果良好。
课上学生反应良好,从答题质量和效率上看,学生能掌握本单元的考点,并对重难点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基本能解答相关非选择题,较好地达到了课前设计的复习目标。
然而,我清醒地认识到,在本节课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今后完善:1、因本班学生是重点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所以可适当提高课堂各教学环节的紧凑性,加快节奏。
2、本单元的选择题难度不大,对重点班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随堂选择题的数目和解析,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非选择题部分。
3、由于时间关系,留给学生讨论非选择题的思考空间有限,讨论时间不足,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的自主思考不够充分,影响掌握的效率,今后应更加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使每个课堂环节都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序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