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水的溶解》精品教案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水的溶解》精品教案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水的溶解》精品教案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五单元《有趣的现象》中的第二章《水的溶解》。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溶解现象、溶解的原理、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水的溶解现象,知道溶解的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溶解的原理、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教学重点:水的溶解现象、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糖、咖啡等)、投影仪、PPT。

学具:实验器材(小烧杯、玻璃棒、食盐、糖等)、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的烧杯,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水可以溶解哪些东西吗?”(2)邀请幼儿上台进行实验,观察食盐、糖、咖啡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溶解的原理。

(2)讲解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如搅拌、温度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1)请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2)记录实验结果,讨论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2)介绍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药、饮料等。

六、板书设计1. 水的溶解现象2. 溶解的原理3. 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4. 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常见的溶解现象,记录下来并说明原因。

答案示例:妈妈在煮汤时加入食盐,食盐在水中溶解,使汤变得更加美味。

2. 作业题目:思考如何利用溶解现象来帮助家人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示例:奶奶的药片不好吞咽,可以把药片放在水中溶解后再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溶解现象及其原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物质分子均匀分布在溶剂中的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物质:糖、盐、味精、水、杯子等。

2. 实验器材:烧杯、筷子、量筒等。

3. 教学课件:水的溶解课件。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物质,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兴趣。

2.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实验结果。

3. 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实验过程和发现,引导幼儿总结溶解的概念。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引导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小实验,探索更多溶解现象。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科学区设置“水的溶解”主题展示,让幼儿继续观察和探索。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是否给予幼儿充分的观察和操作机会?2. 幼儿在实验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合作良好?3. 幼儿对溶解概念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4. 活动延伸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能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六、活动准备教具准备:各种固体物质(如沙子、盐、糖、大米等)、液体(如水、酒精、果汁等)、实验容器、搅拌棒、计时器等。

环境布置:将教具摆放在科学区,设置溶解角,营造探索氛围。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出示固体物质和液体,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兴趣。

2.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固体物质在不同液体中的溶解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3. 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实验过程和发现,引导幼儿总结溶解的条件和特点。

八、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引导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小实验,探索更多溶解现象。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科学区设置“水的溶解”主题展示,让幼儿继续观察和探索。

九、教学评价1. 幼儿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合作良好?2. 幼儿对溶解的概念和特点是否有所理解?3. 活动延伸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能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十、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是否给予幼儿充分的观察和操作机会?2. 幼儿在实验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合作良好?3. 幼儿对溶解概念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4. 活动延伸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能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5. 教学评价结果显示,本次活动在哪些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十一、活动内容1. 复习溶解的概念和特点。

《水的溶解》大班科学教案(精选9篇)

《水的溶解》大班科学教案(精选9篇)

《水的溶解》大班科学教案(精选9篇)《水的溶解》大班篇1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初步感知溶解这一现象。

2、体验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每人一份记录表、透明杯子若干、石头、黄沙、芝麻油、红糖、盐、咖啡粉、冰糖、小勺若干个、筷子若干。

2、认字卡:石头、黄沙、芝麻油、红糖、盐、咖啡粉、冰糖、溶解活动过程:一、出示实验材料,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T:小朋友们好!有没有发现今天李老师准备了很多的东西呀?你们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有的还可以摸一摸,看看到底这都是些什么(幼儿观察讨论)有谁愿意来说说这些都是什么材料呢?追问:你是如何知道的?小结: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的材料,它们分别是:石头、黄沙、芝麻油、红糖、盐、咖啡粉、冰糖。

石头摸起来硬硬的,有点沉;黄沙看上去是黄色的,摸起来细细软软的;芝麻油闻起来有股芝麻的香味;红糖看上去和盐一样是一粒粒的,但是红糖是红色,盐是白色的`;咖啡粉是咖啡色的,有咖啡的香味;冰糖像是一粒粒透明的小冰雹。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物质,有的可以用来做菜,有的可以泡茶喝,有的可以玩,但是今天我们要用它们做什么呢?二、幼儿进行猜想并学会记录,初次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T:请你猜一猜,如果我们要把这些实验材料分别放在这几个杯子中,然后搅拌,充分地搅拌,再看一看,会发生什么变化?T:好,请小朋友开动脑筋猜一猜吧。

对幼儿的猜想提出疑问,引导幼儿初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T:我发现每个小组猜想的都不一样,我怎么才能知道谁猜对了?谁猜错了?T:好,那我们就要来进行这个有趣的实验了。

请一桌上的4位小朋友为一组,一起把桌子上的材料都要一一进行实验,然后由一名小朋友进行实验记录,把最后得到的有趣的现象画出来。

现在请你们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杯子中进行充分地搅拌之后,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

《水的溶解》幼儿园大班教案通用

《水的溶解》幼儿园大班教案通用

《水的溶解》幼儿园大班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水的溶解》是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探索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水、糖、盐、沙子、搅拌棒、放大镜、实验记录表等。

幼儿准备:空碗、水、糖、盐、沙子、搅拌棒、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装有水、糖、盐的透明杯子,请幼儿观察。

教师将糖、盐分别放入杯子中,让幼儿观察其溶解现象。

2. 讲解与探索(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糖、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溶解现象。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并记录实验结果。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物质,如沙子、面粉、咖啡等,让幼儿判断它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师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点评,讲解判断依据。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幼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教师出示一些有趣的溶解现象图片,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的溶解》2. 板书内容:溶解现象:糖、盐在水中的溶解溶解概念: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均匀分布的现象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沙子、面粉、咖啡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观察家中的常见物质,判断它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糖:能溶解盐:能溶解沙子:不能溶解面粉:不能溶解咖啡:能溶解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现象,掌握了溶解的基本概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溶解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沟通交流能力。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透明容器、搅拌棒、各种固体溶解物品(如盐、糖、味精等)、白纸、画笔。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充足的教学环境。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讲解活动的主题,引起幼儿对溶解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教师展示各种固体溶解物品,引导幼儿观察溶解的过程,并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3. 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如何进行溶解实验,指导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进行溶解实验。

4. 记录与表达:教师提供白纸和画笔,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1.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总结溶解的特点和规律。

2. 教师针对幼儿的实验操作和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师反思活动组织的效果,对活动进行总结和改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溶解的现象,如烹饪、清洁等。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相关的科学展览区,展示幼儿的实验作品,激发其他幼儿的兴趣。

3. 深入学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的科学主题活动,如探索其他物质的溶解性、溶解速度等。

六、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将固体溶解物品(如盐、糖、味精等)放入透明容器中,向幼儿展示溶解前的状态。

2. 实验阶段:教师邀请幼儿亲自将固体溶解物品放入水中,用搅拌棒搅拌,观察溶解的过程。

3. 记录阶段: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如绘画、写字)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 分享阶段: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第三节“水的溶解”。

通过学习,使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掌握溶解现象,并能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知道水是一种溶剂,能够溶解一些物质,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分析溶解现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能够区分溶解与悬浮。

教学重点:观察和分析水的溶解现象,了解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糖、盐、沙子、色素、搅拌棒、放大镜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水、糖、盐、沙子、色素、搅拌棒、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请幼儿观察教师往一杯水中加入糖,糖逐渐消失,让幼儿猜测糖去哪了。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盐、糖、沙子在水中溶解的情况。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实验,观察色素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每组派代表分享实验结果,讨论溶解的速度与颜色变化。

4. 知识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溶解现象?”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溶解的概念。

提问幼儿:“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溶解?”引发幼儿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水的溶解2. 内容:溶解的概念溶解与悬浮的区别生活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一天的用水情况,了解水的使用和节约方法。

用画笔记录一种溶解现象,描述溶解的过程。

2. 答案:家里用水情况记录,鼓励幼儿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溶解现象描述,以文字或绘画形式表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溶解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水的溶解》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通用

《水的溶解》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通用

《水的溶解》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水的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引导幼儿认识到溶解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水的溶解现象,理解溶解的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溶解过程,以及如何让幼儿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糖、盐、勺子、杯子、搅拌棒、放大镜、实验桌。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故事:小熊在河边玩耍,口渴了想喝水,却发现水很咸。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解决小熊的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实验:将糖和盐分别加入水中,观察其溶解现象。

讲解原理:通过实验结果,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溶解,以及溶解的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溶解现象。

实践操作:让幼儿动手尝试,将糖、盐加入水中,观察和记录溶解过程。

教师点评,强调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水的溶解》2. 内容:溶解现象:糖、盐在水中溶解溶解原理:分子间作用力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调味、清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溶解现象。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尝试用溶解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现象和原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实验室,深入了解溶解现象。

带领幼儿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溶解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故事选择和引导方式。

3. 例题讲解中溶解原理的传达方法。

4. 随堂练习中的分组讨论和实践操作设计。

5. 板书设计中内容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6. 作业设计中观察记录和问题解决的指导。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设计中,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教案:《水的溶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探索世界》的第四章第二节,主要内容是让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通过实验观察了解一些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溶解概念的理解,实验操作的掌握。

难点:溶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溶解速度的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桌、实验盘、滴管、计时器、放大镜。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实验套件(包括透明玻璃杯、小石子、盐、糖、搅拌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实验,将一些盐放入一杯水中,搅拌后询问幼儿观察到了什么。

2. 实验操作(5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用滴管将小石子放入透明玻璃杯中,观察石子在水中的状态。

然后用搅拌棒搅拌,观察搅拌后的状态。

3. 观察与讨论(5分钟)幼儿分组讨论自己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4. 知识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溶解的概念,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幼儿的疑问。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溶解的问题,幼儿举手回答。

6. 作业布置(5分钟)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进行一个溶解实验,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溶解的概念、溶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溶解速度的影响因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2. 作业答案:盐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是逐渐的,开始时盐粒在水中悬浮,随着搅拌,盐粒逐渐消失,溶液变得清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的概念,实验操作简单,幼儿参与度高,兴趣浓厚。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积极观察、讨论,并能用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但在讲解溶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时,部分幼儿表现出困惑,说明这部分内容需要进一步讲解和巩固。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物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的过程。

2. 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操作、交流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盐、糖、水、杯子、搅拌棒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盐、糖、水、杯子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吗?它们可以混合在一起吗?混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2. 探索实验:(1)教师演示盐的溶解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1)在杯子中倒入适量的水。

2)加入适量的盐。

3)用搅拌棒搅拌,观察盐的溶解过程。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探索糖的溶解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1)在杯子中倒入适量的水。

2)加入适量的糖。

3)用搅拌棒搅拌,观察糖的溶解过程。

4. 交流分享: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

2)讨论:溶解是什么现象?溶解过程中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参与的溶解实验情况,鼓励家长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

2. 环境创设:在科学区设置“溶解探索角”,提供相关材料,让幼儿自主进行溶解实验。

五、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物品的安全无毒。

2.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注意操作安全。

3.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对溶解概念的理解和操作技能。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教学内容:1. 溶解的定义和特点。

2. 溶解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3. 常见物质的溶解现象。

八、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溶解过程。

2. 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讨论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幼儿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中的第二十节《水的溶解》。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溶解的概念,了解溶解现象,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探讨溶解的影响因素,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物质在水中均匀分布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实验过程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敏感性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溶解现象的观察、思考能力,提高幼儿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玻璃杯、搅拌棒、食盐、糖、面粉、沙子等),投影仪,白板。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杯盐水,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杯子里有什么吗?它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展示食盐、糖、面粉、沙子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的实验现象,让幼儿观察、思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 讨论与交流(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水的溶解2. 内容:(1)溶解的概念(2)溶解现象及影响因素(3)实验过程及观察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回家后,观察家里哪些物品是溶解在水中的,记录下来。

(2)思考:为什么这些物品能溶解在水中?2. 答案:(1)例:盐、糖、洗发水、沐浴露等。

(2)因为它们与水分子发生了作用,均匀地分布在水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溶解概念的理解,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溶解现象,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水的溶解》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水的特性、溶解现象、溶解的原理、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水的溶解现象,认识溶解的基本原理,知道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溶解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水的溶解现象的观察和动手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玻璃杯、水、糖、盐、勺子、搅拌棒等)、多媒体课件、黑板。

学具:实验器材(玻璃杯、水、糖、盐、勺子、搅拌棒等)、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糖和盐的杯子,让幼儿猜测将它们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进行实验,将糖和盐分别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溶解现象,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糖和盐能够溶解。

3.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溶解的原理,让幼儿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检验幼儿对溶解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水的溶解》2. 内容:(1)水的溶解现象(2)溶解原理(3)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和了解了溶解现象,但部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提高幼儿的应用能力。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环保,了解水资源的珍贵。

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品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品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品教案《水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水溶解》是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内容。

本节课主要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科学》第二节《神奇溶解》。

详细内容包括:水溶解现象、溶解定义、溶解特点以及溶解在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解水溶解现象,知道溶解定义,理解溶解特点。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科学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活中科学现象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定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观察水溶解现象,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糖、盐、沙子、搅拌棒、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学具:每组一份水、糖、盐、沙子、搅拌棒、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沙子、盐、糖在水中溶解现象,引发幼儿对溶解现象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向幼儿展示沙子、盐、糖分别放入水中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现象。

(2)通过实验结果,讲解溶解定义,让幼儿理解溶解概念。

(3)分析沙子、盐、糖在水中溶解情况,引导幼儿理解溶解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描述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现象。

4. 讲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10分钟)(1)举例说明溶解在生活中应用,如洗衣粉、糖等。

(2)讨论溶解现象对生活影响,引导幼儿认识到科学重要性。

(2)拓展延伸:讨论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水溶解现象2. 溶解定义3. 溶解特点4. 溶解在生活中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记录下来并描述溶解现象。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形式,让幼儿解水溶解现象,掌握溶解定义和特点。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幼儿实践操作,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幼儿正确理解溶解现象。

2. 在讲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时,可以更多地联系实际生活,让幼儿感受到科学实用性。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水的溶解》3篇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水的溶解》3篇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水的溶解》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水的溶解》精选3篇(一)教案:课题:水的溶解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溶解性质;2. 学习水的溶解过程;3. 掌握一些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4. 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实验材料:饭盒、水杯、砂糖、盐、油、纸巾等;3. 教学实验表格和记录本。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1. 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例如:“什么是溶液?你们能举出一些常见的溶液吗?”2. 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的溶解。

Step 2:理论讲解(10分钟)1. 通过展示PPT,向学生介绍水的溶解性质,包括溶解定义、溶解过程和溶解度的概念;2. 讲解一些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例如盐、砂糖、油等。

Step 3:实验操作(3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将小组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质(砂糖、盐、油等),将其逐渐加入水中,并观察和记录溶解过程的变化;2. 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Step 4:实验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2. 鼓励学生表达对实验结果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砂糖能溶解在水中而油不能?Step 5:教学反思(10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情况;2.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加深对水的溶解性质的认识。

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捕捉实验中的细节和变化,并总结出一些规律。

但是,个别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操作不规范、记录不及时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并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另外,课堂时间有限,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有些内容还不能完全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水的溶解》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水的溶解》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水的溶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物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善于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溶解的概念:物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 溶解的原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3. 溶解的观察现象:固体、液体混合过程中的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理解溶解的概念和原理。

2. 难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溶解过程中的现象。

四、教学准备1. 物质:糖、盐、胡椒粉、水、杯子。

2. 实验器材:量筒、搅拌棒、计时器。

3. 教学工具:PPT、教学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

2. 讲解:教师讲解溶解的概念和原理,让幼儿理解溶解的过程。

3. 实验操作:a. 教师演示如何将糖、盐、胡椒粉溶解在水中。

b.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描述溶解过程中的现象。

c.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当,解答幼儿疑问。

4. 总结:通过实验,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和原理,能够观察并描述溶解过程中的现象。

5. 拓展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实验过程,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6. 结束语: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内容,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寻找有关溶解的现象,并与父母分享。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溶解现象。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相关的科学展览,让幼儿持续关注溶解现象。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观察描述的准确性。

2. 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分享、交流、协助。

3. 幼儿在家庭中的观察实践,与父母分享的情况。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实验操作、幼儿参与度等。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溶解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溶解现象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不同颜色的水、色素、棉花糖等实验材料。

2. 准备实验用的杯子、勺子、搅拌棒等工具。

3. 准备相关的科学知识卡片、图片等教学资源。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不同颜色的水,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水会变成不同的颜色。

2. 演示实验:教师展示如何将色素溶解在水中,让幼儿观察溶解的过程,并解释溶解的现象。

3. 操作实验:分组让幼儿自己尝试将棉花糖溶解在水中,观察溶解的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4. 分享交流: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引导幼儿讨论溶解的特点和条件。

四、活动延伸:1. 科学探索:邀请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物质进行溶解实验,如盐、糖等,让幼儿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过程。

2. 艺术创作:邀请幼儿利用溶解的现象进行艺术创作,如在纸上滴上溶解的颜料,制作溶解画。

3. 家庭作业: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溶解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拍照留念。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幼儿对溶解现象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幼儿的实验记录和家庭作业,评价幼儿对溶解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溶解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活动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色素、水、搅拌棒、杯子等。

2. 教师演示实验:将色素加入水中,搅拌使其溶解,解释溶解过程。

3. 幼儿操作实验:每个幼儿将棉花糖放入杯子中,加入少量水,用搅拌棒搅拌,观察溶解过程。

4. 分享实验结果: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讨论溶解的现象。

5. 延伸活动: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物质进行溶解实验,如盐、糖等。

七、教学资源:1. 实验材料:色素、水、棉花糖、搅拌棒、杯子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溶解的过程,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不同颜色的色素、糖、盐、水、玻璃杯、搅拌棒等实验材料。

2. 准备实验操作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3. 准备相关的科学知识介绍PPT。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不同的颜色的色素,引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

2. 探索溶解过程:a. 向幼儿介绍实验材料和工具,讲解实验操作步骤。

b. 邀请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色素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c. 引导幼儿用搅拌棒搅拌,观察溶解的速度和效果。

3. 记录实验结果:a. 邀请幼儿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操作表格上。

b. 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a.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发现。

四、活动延伸:1. 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小实验,探索更多的溶解现象。

2.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如:洗衣服、做汤等,并与同伴分享。

3. 开展溶解主题的科学角,邀请幼儿自带有关溶解的物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活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使用实验材料,避免幼儿误食或接触到眼睛等敏感部位。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实验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和体验到实验的乐趣。

3.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

六、活动实施步骤:1. 活动前期准备:2. 探索溶解过程:a. 邀请幼儿观察不同颜色的色素,引发他们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

b. 按照实验步骤,邀请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色素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c. 引导幼儿用搅拌棒搅拌,观察溶解的速度和效果。

3. 记录实验结果:a. 邀请幼儿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操作表格上。

b. 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大班科学水的溶解教案(精选3篇)

大班科学水的溶解教案(精选3篇)

大班科学水的溶解教案(精选3篇)大班科学水的溶解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水的基本特征,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离不开水。

2、激发幼儿乐于亲近水,接触水,热爱干净水环境的美好愿望。

并能关注周围的水环境。

3、鼓励幼儿发动身边的人一起积极参加节约用水活动。

4、知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解水的基本特征,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 教学难点: 激发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愿望,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准备1.表明水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图片。

2.小水滴图片,一杯水。

3.水污染图片,故事《鱼儿哭了》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主题教师出示图片我们的好朋友:“小水滴”想和小水滴成为好朋友吗?说说生活中你见过的水是什么样的。

(幼儿自由交流)二、活动进行1.认识水,了解水。

(1)出示一杯水请幼儿喝一下,说说水是什么味道,什么颜色引导幼儿感受水的状态(无色,无味,的液体)(2)水是从那里来的呀?(自由讨论)教师小结:水从地下来,地球上储存的水是有限的2.感受水的作用(1)水能为我做什么呢?幼儿回答(洗衣,做饭,每天喝水,小树要喝水)教师引导:生活中离不开水,人每天必须要喝水(2)讨论没有水会怎样呢?幼儿自由讨论3.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观看图片(局部地方缺水造成干旱……)听故事《鱼儿哭了》幼儿说出“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小结:如果没有水地球上将没有生命。

所以我们要怎么做呢?怎样做到节约用水呢?(自由交流)三、活动延伸音乐游戏:鱼儿水中游。

制作“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宣传标语。

小百科: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导电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属于极弱的电解质。

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正负离子,导电性增强。

大班科学水的溶解教案篇2设计思路:水的特性是一种物理知识,幼儿掌握物理知识依靠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

因此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水的活动中充分感受水的特性。

《水的溶解》大班科学教案精选

《水的溶解》大班科学教案精选

《水的溶解》大班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科学教材《水的溶解》一章。

本章节主要介绍水的溶解特性,包括溶解的定义、溶解过程、影响溶解的因素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水的溶解特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解的定义和过程,能够描述溶解现象。

2. 让学生掌握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溶解的定义、溶解过程、影响溶解的因素。

难点: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玻璃杯、清水、食盐、糖、温度计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杯食盐水,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2. 知识讲解:教师利用PPT讲解溶解的定义、溶解过程以及影响溶解的因素。

引导学生了解溶解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溶解过程中会产生溶液。

同时,讲解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搅拌等。

3. 实验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食盐的溶解情况。

实验分为三组,分别为:常温下不搅拌、常温下搅拌、加热后搅拌。

每组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填写实验记录表,记录实验现象。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道例题,如:“一杯糖水中加入了更多的糖,会发生什么现象?”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几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设计板书,内容包括溶解的定义、溶解过程、影响溶解的因素等。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7.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描述一下溶解的过程。

2. 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3.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五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具体章节为《水的溶解》。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溶解现象、溶解的原理、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物质在水中均匀分布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幼儿关注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溶解的原理。

教学重点:水的溶解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糖、盐、色素、搅拌棒、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杯水,向幼儿提问:“你们知道水可以用来做什么吗?”引导幼儿回答,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的溶解。

2. 新课导入(1)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将糖、盐分别加入水中,观察其溶解现象。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

3. 例题讲解教师以糖溶解为例,讲解溶解的原理,引导幼儿理解溶解是物质在水中均匀分布的过程。

4. 随堂练习(1)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引导幼儿回答。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的溶解2. 板书内容:(1)水的溶解现象(2)溶解的原理(3)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洗涤剂、饮料等,思考它们是如何溶解在水中的。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对水的溶解现象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探索溶解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同时,教师可开展相关的科学活动,如制作冰淇淋、彩色珍珠等,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溶解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幼儿的理解程度;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应用;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一种物理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透明容器、搅拌棒、各种固体溶解物质(如盐、糖、味精等)、白纸、画笔。

2. 实验材料:水、盐、糖、味精、杯子、搅拌棒。

三、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溶解的概念,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溶解吗?在哪里见过溶解的现象?”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溶解的概念,示范实验操作,让幼儿观察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3. 实验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4. 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发现不同固体物质的溶解特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溶解现象,与家长共同探讨。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水的溶解”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实验作品,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收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评估幼儿对溶解概念的理解程度。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溶解现象的观察和探讨情况。

六、活动步骤:1. 引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溶解现象的故事,引发幼儿对溶解的好奇心,如“魔法水”的故事。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溶解的基本概念,解释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溶解关系。

3. 实验一:教师演示盐溶解在水中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4. 实验二:幼儿自己尝试不同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5. 分享与讨论: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发现,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溶解的特点和条件。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幼儿传授溶解知识。

2. 实验法:幼儿通过亲身操作实验,观察和记录溶解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初步感知溶解这一现象。

2、体验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记录表、透明杯子若干、石头、黄沙、芝麻油、红糖、盐、咖啡粉、冰糖、小勺若干个、筷子若干。

2、认字卡:石头、黄沙、芝麻油、红糖、盐、咖啡粉、冰糖、溶解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验材料,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T:小朋友们好!有没有发现今天李老师准备了很多的东西呀?
你们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有的还可以摸一摸,看看到底这都是些什么
(幼儿观察讨论)
有谁愿意来说说这些都是什么材料呢?
追问:你是如何知道的?
小结: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的材料,它们分别是:石头、黄沙、芝麻油、红糖、盐、咖啡粉、冰糖。

石头摸起来硬硬的,有点沉;黄沙看上去是黄色的,摸起来细细软软的;芝麻油闻起来有股芝麻的香味;红糖看上去和盐一样是一粒粒的,但是红糖是红色,盐是白色的;咖啡粉是咖啡色的,有咖啡的香味;冰糖像是一粒粒透明的小冰雹。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物质,有的可以用来做菜,有的可以泡茶喝,有的可以玩,但是今天我们要用它们做什么呢?
二、幼儿进行猜想并学会记录,初次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T:请你猜一猜,如果我们要把这些实验材料分别放在这几个杯子中,然后搅拌,充分地搅拌,再看一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T:好,请小朋友开动脑筋猜一猜吧。

对幼儿的猜想提出疑问,引导幼儿初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T:我发现每个小组猜想的都不一样,我怎么才能知道谁猜对了?谁猜错了?
T:好,那我们就要来进行这个有趣的实验了。

请一桌上的4位小朋友为一组,一起把桌子上的材料都要一一进行实验,然后由一名小朋友进行实验记录,把最后得到的有趣的现象画出来。

现在请你们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杯子中进行充分地搅拌之后,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

交流实验来验证猜想结果。

T:你记录的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把这些材料放到水里后,石头沉了下去,芝麻油浮了起来,黄沙也沉在水底,盐、冰糖都经过充分的搅拌后它们在水中溶化不见了。

咖啡粉变成了好喝的咖啡,颜色也变成了咖啡色,红糖也把水变成了红褐色,原本透明五味的白开水变成了甜甜地的糖水。

三、幼儿再次实验验证猜并进行交流。

T:现在我请你们用调羹试试,看看刚才放进水里的这些材料,到底哪些能取出来?哪些不能取出来?
能取出来的我们可以怎么记录?那不能取出来的呢?
T:这个实验有趣吗?
哪一组的小朋友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啊?
小结:今天通过做试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物质放进水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发生。

石头和黄沙放进水中,沉下去了,芝麻油油放进水中,浮起来了;但是它们都能用调羹取出来。

红糖咖啡粉放进水中,水的颜色和味道发生了变化;盐和冰糖放进水中,虽然颜色没有改变,但是通过充分的搅拌最后看不见了,溶化在水中了,最后调羹取不出来。

水宝宝把红糖、盐、冰糖、咖啡粉吸收了,而这些物质也溶在水中取不出来,还把水宝宝的颜色、味道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我们叫“溶解”。

石头、黄沙和芝麻油能取出来吗?
石头和油,我们用工具还可以从水中取出来,它们不能溶解在水中。

T:谁能告诉我,你在生活中,还见过那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中?
(白糖、味精、果珍、奶粉……)
师:刚才小朋友还说了很多物质,那这些物质能不能溶解在水中,老师先不告诉你们。

回家后做做实验,明天告诉大家好不好?
活动总结:
这是一节科常活动,设计活动时候,想给孩子们充分自主探索的机会。

这一点在互动进行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

活动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我的准备的教具中,物品种类过多,造成整节活动有点拖拉,为了在一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活动,所以很多环节,都变成了我来“说”,这一点有点背离设计这节活动的本意了。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

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

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