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保存

合集下载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冷冻保存:将种子、胚胎、胚乳、芽等种质资源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保存,常见的冷冻保存方法包括液氮冷冻、超低温冷冻等。

2. 冷谷保存:将种质资源放入干燥的低温环境中保存,例如在干燥剂中保存。

3. 真空保存:将种质资源放入真空中进行保存,可以减少氧气的作用,减缓种质资源的老化和分解。

4. 无菌保存:将种质资源置于无菌条件下进行保存,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和传播。

5. 酶处理保存:通过添加酶来保护种质资源,例如添加抗氧化酶来延缓氧化反应,添加脱水酶来抑制水分的作用等。

6. 组织培养保存:将种质资源进行组织培养,使其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以便长期保存。

7. 动物胚胎冻存:将种质资源保存在胚胎的形态中,通过冷冻来延长胚胎的存活时间,从而保存种质资源。

以上是常见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不同的种质资源和保存目的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保存。

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

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
(1)选用细胞内自由水少、抗冻力强旳植物材料; (2)采用某些预处理措施,提升植物旳抗冻力; (3)在冷冻过程中尽量降低冰晶旳形成,防止组织细胞过分脱水; (4)在解冻过程中防止冰晶旳重新形成
以及温度冲击造成旳渗透冲击等。
超低温保存旳基本程序
植物材料(培养物)旳选用 材料旳预处理 冷冻处理:分慢冻法、快冻法、预冻法、干冻法 冷冻贮存 解冻:分迅速解冻、慢速解冻 再培养
a.对于限制或延缓生长旳处理,需定时转移,连续继代培养;
b.易受微生物污染或发生人为差错;
c.屡次继代培养有可能造成遗传性变异 及材料旳分化及再生能力旳逐渐丧失。
超低温保存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这些问题。
一、限制生长保存
1.低温保存(low temperature conservation)法
该措施应用最广, 一般在1-9℃(某些热带、亚热带植物在10-20 ℃)下培养。 一般一年继代一次。
对离体培养旳小植株、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材料, 采用限制、延缓或停止其生长旳处理使之保存, 在需要时可重新恢复其生长,并再生植株旳措施。
优点
a.占用空间少,节省人力、物力和土地; b.便于种质资源旳交流利用; c.需要时,能够利用离体培养措施不久大量繁殖; d.防止自然灾害引起旳种质丢失。
不足之处
脱毒苗旳检测和保存。
第十一章 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
内容:离体种质保存旳优缺陷及主要措施,超低温保存旳原理及技术环节, 离体保存种质旳遗传完整性。
要求:了解种质超低温保存旳目旳、原理及意义,基本设备和程序。
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 期终成绩按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70%)进行综合测评。
平时成绩涉及: 1.平时考勤、课堂纪律; 2.试验体现; 3.平时作业、试验报告。

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h
9
三、保存方式的利弊
1、 原生境保存和异地保存
弊:需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土地,在实际中很难实施, 而且易受自然灾害、虫害和病害的侵袭,造成植物资源 的丧失。
2、 种质库(种子)保存
弊:1)生活力随储存期的延长逐渐丧失;2)无性繁殖的
植物(如苹果、柑橘等)难于采用种子保存;3)采用
无性繁殖来保持其优良性状的植物(许多果树),用种
第十章 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

h
1
概述
一、定义
➢ 植物种质资源(又称品种资源、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
是指携带各种不同遗传物质的植物总称,包括栽培,野 生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品种或品系。是生物多样性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选育优质、高产、抗病(虫)、抗 逆新品种的物质基础,是生物技术研究取之不尽的基因 来源。
子繁殖后代会发生变异;4)顽拗型种子植物(芒果、
椰子、油棕等)因其种子不易干燥脱水和低温储藏,不
宜用种子保存或保存难度很大;5)有些植株不产生种
子,如脐橙、香蕉;6)易遭自然灾害袭击而使种质资
源丢失。
h
10
三、保存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利弊
3、离体保存
是将植物外植体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组织培养, 并贮存在各类生长抑制条件下,使其缓慢生长或 停止生长,以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而在需要利 用时可迅速恢复正常生长。





h
23
第三节
植物物种资源的超低温保存
一、物种资源超低保存的发展概况 二、物种资源超低温保存的原理 三、超低温保存的基本程序 四、超低温保存的实例
h
24
一、物种资源超低保存的发展概况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
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森林中各种植物的种子、芽、茎、根、叶、果实等各种生殖和营养器官,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保存林木种质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原则与方法。

原则:
1. 多样性原则,保护和保存尽可能多的林木种质资源,包括各种树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维护生物多样性。

2. 代表性原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种质资源进行保存,以保留各种类型和特征的植物。

3. 完整性原则,保存尽可能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种质资源,包括不同生境和生态类型的植物。

4. 可持续利用原则,保存种质资源的同时,要考虑其可持续利用的可能性,保护不仅是为了保护,更是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

方法:
1. 野外保护,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方式,保护和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自然生长环境。

2. 种质园建设,建立种质资源园,收集、保存和研究各种林木
种质资源,为科研和保护提供资源基础。

3. 种子库建设,建立种子库,储存各种林木种子,并进行管理
和研究,以备种植和繁育之用。

4. 种质资源调查,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了解
各种资源的分布、数量和特征,为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保护和保存林木种质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遵循多样性、代表性、完整性和可持续利用
原则,以及野外保护、种质园建设、种子库建设和种质资源调查等
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人类和地球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种质资源库的保存方法

种质资源库的保存方法

种质资源库的保存方法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主要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

设施保存的场所又称种质资源库,英文意译为”种质银行“,是当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保存方式,它包括种子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及种质离体保存等方法。

种质库保存以种子为主体的作物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植物,这些材料可随时提供给科研、教学及育种单位研究利用及其国际交换。

种质库在接纳到种子后,需对种子进行清选、生活力检测、干燥脱水等入库保存前处理,然后密封包装存入-18℃冷库。

入库保存种子的初始发芽率一般要求高于85%,种子含水量降至5%~6%。

根据科学家估算,在上述贮藏条件下,一般作物种子寿命可保存50年以上。

型号:TPZY-C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主要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

设施保存的场所又称林木种质资源库或林木种子标准样品库,英文意译为”种质银行“,是当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保存方式,它包括种子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及种质离体保存等方法。

种质库保存以种子为主体的作物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植物,这些材料可随时提供给科研、教学及育种单位研究利用及其国际交换。

种质库在接纳到种子后,需对种子进行清选、生活力检测、干燥脱水等入库保存前处理,然后密封包装存入-18℃冷库。

托普仪器已为广大科研院校、教育及育种单位研发建设的林木种质资源库,助力种质资源保存工作。

托普林木种质资源库主控系统功能:1.全新动态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响应快,精度高。

2.任意设定的温度、湿度控制参数,自动构成局部的微气候环境。

触摸屏尺寸不小于5.7英寸,所有的参数显示和设定均可在触摸屏上进行,在全彩色触摸屏上进行参数设置等操作的功能,可根据种子种类的不同选择最佳制冷或除湿的运行模式,可在触摸屏上直接设置温度,湿度,时间,模式等参数, 具有实时温湿度,历史温湿度数据曲线,设备运行状态显示,故障图形代码显示等专用功能。

3.整个控制系统具有计算机通讯接口,如有需要可以安装上位机软件对整个控制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库房的的温湿度数据进行电脑数据显示、曲线显示、数据记录以及打印等。

林木育种中的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

林木育种中的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

林木育种中的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林木育种是提高林木产量、质量以及抗逆性等性状的重要手段,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是林木育种的基础。

种质资源是指包含在林木遗传多样性中的所有遗传信息,包括种内遗传变异和种间遗传差异。

在我国,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种质资源的收集种质资源的收集是林木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种质资源的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1.广泛收集:在收集种质资源时,应尽可能地覆盖我国现有的林木遗传资源,包括野生种、栽培种以及珍稀濒危种。

2.重点收集:根据林木育种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收集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例如,针对抗病、抗旱、抗寒等抗逆性强的性状,应优先收集相关种质资源。

3.科学收集:在收集种质资源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确保所收集的个体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

4.依法收集:在收集种质资源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种质资源的保存种质资源的保存是为了确保收集到的遗传资源长期稳定地保存下去,以便于育种学家进行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主要包括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存:1.原地保存:是指在自然分布区或栽培区域内,对具有遗传价值的个体进行保护,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遗传资源原地保存基地等。

2.异地保存:是指将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转移到基因库、植物园、树木园等场所进行保存。

异地保存具有以下优点:•避免了因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的遗传资源丧失;•便于进行遗传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利用;•有利于提高遗传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林木育种提供丰富的遗传材料。

种质资源的利用种质资源的利用是林木育种工作的核心,通过对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种质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资源评价: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等方面的评价,了解其性状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等特点。

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实施方案

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实施方案

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实施方案一、目标。

咱们为啥要搞这个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呢?就是为了让那些宝贝似的植物、动物啥的种质资源,能在它们原本的老家好好地活下去,别因为环境变化或者人类不小心的破坏就没了。

这就像是给它们在自己家安个保护罩,让它们能一直繁衍下去,以后我们人类想用的时候还能找到。

二、保存对象。

1. 植物方面。

那些珍稀的野生植物肯定得优先考虑。

比如说,深山里那些可能没多少株的兰花,或者是只在某个小岛上才有的特殊树木。

还有一些古老的农作物野生近缘种。

像野生稻,说不定里面就藏着能让咱们现在的水稻产量更高、更抗病虫害的基因呢。

2. 动物方面。

濒危的野生动物,像大熊猫、朱鹮这种大家都知道的明星动物,它们的基因库可珍贵了。

还有一些特殊的昆虫或者鱼类,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得保护起来。

三、保存地点。

1. 建立保护区。

对于植物来说,找那些它们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保护区。

比如说,如果一片森林里有很多种珍稀植物,那就把这片森林圈起来,派人看着,别让偷猎者或者乱砍乱伐的人进去捣乱。

动物的话,要根据它们的栖息地特点来建保护区。

像候鸟的话,可能要沿着它们的迁徙路线建立一系列的保护区,从它们的繁殖地到越冬地都得照顾到。

2. 与当地社区合作。

很多时候,这些保存地点就在当地老百姓的地盘上。

咱们得跟他们合作,让他们也成为保护的一份子。

可以给他们讲讲这些种质资源的重要性,说不定他们还能帮着巡逻呢。

比如有的山区村民,让他们在放羊的时候顺便留意一下有没有人偷挖珍稀植物。

四、保存措施。

1. 植物保存。

首先是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在保护区里,要控制好水源,不能让河流被污染或者干涸了,因为植物需要水才能生长。

还要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就像那些从国外跑来的野草,如果长得太疯狂,会把本地植物的地盘都抢走。

所以要在保护区入口严格检查,别让这些不速之客进去。

对于一些需要特殊条件才能繁殖的植物,可以搞点人工辅助繁殖。

比如说,有些兰花需要特定的昆虫来授粉,要是这种昆虫少了,咱们就可以人工授粉,让它们能多结种子。

种质保存(植物组织培养课件)

种质保存(植物组织培养课件)
(六)解冻时,从液氮冰箱中取出安剖瓶,直接放到40℃水 浴锅中,停留1~2min.
(七)将混合液涂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上进行重新培养。 (八)细胞生命活力检查
超 低 温 库
马铃薯限制生长离体试管苗保存技术
(一)试管苗培 养
(二)延长试管 苗保存期
1.培养基中添 加脱落酸和 甘露醇
2.用塑料薄膜 封闭试管口
结构就遭到不可逆的破坏,导致细胞和组织死亡。植物 材料在超低温条件下,冰冻过程中避免了细胞内水分结 冰,并且在解冻过程中防止细胞内水分次生结冰而达到 植物材料保存目的。
植物细胞含水量大,冰冻保存难度大,投放液N2 中易引起组织和细胞死亡,故须借助于冷冻防护剂, 防止细胞冰冻或解冻时引起过度脱水而遭到破坏, 保护细胞。
(三)将含有20%脯氨酸的冷培养基分成4份并在1h内 逐渐加入到等量的冷细胞悬浮液中。
(四)将混合液在冰上保存1h后,转移到灭过菌的聚 丙烯安剖瓶中,盖好螺帽(每两个安剖瓶中用移液 枪接入1mL混合液)。
相关实践知识
(五)用可控降温仪以1℃/min的速度将按剖瓶冷却到-30℃, 并停留30~40min后投入到液氮冰箱中进行贮存。
指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条件下,贮存植物种质, 使其保持生命力与遗传性的技术。
种质保存的方式
原地保存
异地保 存
原地保存主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天然公园来实现种 质保存的目的;
异地保存则通过建立植物园、种质资源圃、种子库以及
离体保存等方法来实现。
离体保存的意义
1、可使一些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低温长期保存,避免资 源的丢失。
种质库要定期检查,保持清洁, 及时清除污染材料,并注意积累资 料。
相关阅读
(二)超低温保存 一般以液N2为冷源

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

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

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

种质资源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资源,包括经过人工创造或天然存在的各种动植物、微生物资源等。

种质资源保存的目的是保持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防止资源流失和灭绝。

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库和种质资源保护区,可以长期保存种质资源,并保证其可持续利用。

同时,加强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保护利用,可以挖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遗传资源,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在种质资源的利用方面,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国际合作交流、建立农业种质资源便利通关机制、完善农业种质资源分类分级保护名录、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中长期安全保存等工作非常重要。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水平和利用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同时,为了提升种业竞争力,推进开发利用也是必要的。

组织实施优异种质资源创制与应用行动、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深入推进种业科研人才与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建立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共享利用交易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八章植物种质资源保存

第八章植物种质资源保存
升温速度为500-750℃/min,大多数植物材料可采用此种方法。 b、慢速解冻法
将液氮中保存的材料先置于0℃低温下解冻,再逐渐升至室温下进行解冻的方法。 适宜细胞含水量较低的材料。如木本植物的冬芽。
化冻后的材料需立即进行洗涤, 以除去材料组织中高浓度的冷冻保护剂,避免 影响材料恢复和继续生长。最常用的洗涤方法是用含浓度为1.2 mol/L蔗糖的基本 培养基25℃下处理10min,也有用浓度为1.5~2.0mol/L的山梨醇的培养液进行保护 剂成分的洗涤
活率的重要 因素。一般指数生长期和生长延滞后 期的细胞抗冻力强,存活率高。
植物材料(培养物)的预处理 ➢为了使保存材料达到超低温保存所要求的生理特性,
还要对材料进行预处理,总的原则是提高细胞分裂与 分化的同步化,减少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增强细胞 抗寒力。 ➢目前主要有3种预处理方式: (1)低温锻炼 激活植物体内抗寒机制 (2)继代培养 增加有丝分裂细胞数目 (3)预培养 培养基中加冷冻保护剂或诱导抗寒力物质
拥有妥善保存多种多样的种质资源成为人类十分 关注的问题
第一节 种质资源保存类型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有两种,即原生境保存和 非原生境保存。 ➢原生境保存(原地保存):将植物的遗传材料保 存在它们的自然环境中。
云南国家级(17个,全国329个,截止10
年2月)
•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种质资源保存方法

种质资源保存方法

种质资源保存方法种质资源保存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将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遗传信息保存下来,以供未来利用。

种质资源的保存对于农业、畜牧业、渔业、草业和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至关重要。

在世界各地,种质资源保存已经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种质资源保存方法有多种,包括冷冻冷藏、冷冻干燥、显微冻干、液态氮冻存、遗传变异保存和活体保存等。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冷冻冷藏:冷冻冷藏是一种经济、简单且广泛应用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

它利用超低温条件将种子、胚胎、花粉或细胞等种质资源冷藏保存,减缓其新陈代谢过程,从而延长其保存寿命。

冷冻冷藏通常在零下18至零下196的冷库中进行。

由于在冷冻过程中可能出现冰结晶的问题,因此在保存前需要对种质资源进行预处理,如加入保护剂、脱水或将其包裹在冷冻保护胶中。

2. 冷冻干燥:冷冻干燥是一种将水分从种质资源中去除的方法。

它通过将种子或胚胎置于低温下,然后将其暴露在低压环境中,使水分以固体的形式从种质资源中转变为气态,达到干燥的效果。

冷冻干燥可以有效防止冰结晶损伤,同时减缓种质资源的新陈代谢速度。

冷冻干燥需要高度精确的设备和操作技术,因此在实践中相对较少使用。

3. 显微冻干:显微冻干是一种将种质资源在显微镜下进行冻干的方法。

它使用显微镜将种质资源放置在微小观察盒中,然后将其冷冻并暴露在低压环境下进行干燥。

显微冻干可以保持种质资源的原始形状和结构,避免了冻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形变和损伤。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细胞和微生物等微小种质资源的保存。

4. 液态氮冻存:液态氮冻存是一种将种质资源置于极低温度下保存的方法。

液态氮的温度为零下196,是一种非常冷的物质。

液态氮冻存可以有效地保护种质资源,防止其发生任何生物、化学或物理变化。

液态氮冻存被广泛用于保存胚胎、细胞、酵母菌、昆虫等种质资源。

5. 遗传变异保存:遗传变异保存是指通过人为调控和利用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来保存这些资源。

叙述树木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叙述树木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叙述树木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树木种质资源是指树种及其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护和利用树木种质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存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树木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首先,保存树木种质资源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建立树木种质资源库。

这种资源库一般采用常温或低温条件,将种子或植物体进行冷冻保存。

具体来说,首先收集多样性较高的树木种子或植物体,并鉴定它们的遗传特征。

然后,将这些种子或植物体进行分离和储存。

在分离储存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进行幼苗培养和扩增,以增加存储数量;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分子鉴定和遗传分析,以保证储存物种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其次,保存树木种质资源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建立活体树木保护区。

这种保护区一般采用露天或温室的方式,通过种植和管理树木来保护和保存种质资源。

具体来说,首先选择适宜的地点和土壤条件,然后选择多样性较高的树木种植在该地。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外来物种和病虫害的传播,以保证树木种质资源的纯度和品质。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了解树木种质资源的保存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另外,保存树木种质资源的方法还包括人工遗传改良和基因保护。

人工遗传改良一般采用杂交和选择的方式,通过人工干预和选择优秀的遗传特征,来提高树木种质资源的品质和产量。

具体来说,通过交配和杂交,可以将不同树木的遗传特征进行组合和重组,以获得更好的遗传性状。

同时,通过选择和后代分离,可以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征的个体,并进行繁殖和推广。

基因保护一般采用基因库和基因库的方式,通过提取和保存树木的DNA样本,来保存树木的遗传信息和遗传多样性。

综上所述,保护树木种质资源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之一、通过建立树木种质资源库、建立活体树木保护区、人工遗传改良和基因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手段可以有效地保存树木种质资源,促进树木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种质 保存

种质 保存
植物种质保存 第一节 种质资源保存类型 一、概念 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
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种质库:是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
遗传物质,它有许多个体的不同 基因所组成。又称基因库。 种质资源: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统
称为种质资源或遗传资源。
二、种质保存的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地球不断开发及生态环
境破坏,每年都有多个物种消失或濒临灭 绝。各种植物,包括栽培种、野生种甚至 杂草,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优良基因,是植 物品种改良乃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它们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一旦失去不会 再来。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植物种质 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的研究。
三、种质保存子,先形成冰晶中
心,而冰晶形成的速度与溶液成分、 降温速度有关。一般在-20℃—60℃范围内,晶体中心增长最快, 形成大块冰晶体之后,慢慢减速, 到-140℃时完全停止增长。
4、冷冻处理 (1)快速冷冻 将植物材料从0℃ 或者其它预处理温度直接投入 液氮中保存的方法。降温速度为1000 ℃/min。 植物体内的水分在降温冷冻过程中,从-10℃—140℃范围内是冰晶形成和增长的危险温度区, 到-140℃时完全停止增长,关键是利用高速降温
(2)慢速解冻 先置于0 ℃解冻,在逐渐升温至室 温。可以使水分慢慢渗入细胞内。
7、保存材料复苏培养 保存材料解冻后,需用液体培养基冲
洗几遍,除去冷冻防护剂的残留毒害。然 后可以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进行正 常生长,再生植株。
重新生长的细胞(组织)
存活率=
100%
解冻的细胞(组织)
A, The shoot tip of papaya (arrows) from plantlet was
2、 贮藏保存 贮藏保存就是用控制贮藏条件 ( 主要是

种质资源库的保存方法

种质资源库的保存方法

种质资源库的保存方法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主要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

设施保存的场所又称种质资源库,英文意译为”种质银行“,是当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保存方式,它包括种子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及种质离体保存等方法。

种质库保存以种子为主体的作物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植物,这些材料可随时提供给科研、教学及育种单位研究利用及其国际交换。

种质库在接纳到种子后,需对种子进行清选、生活力检测、干燥脱水等入库保存前处理,然后密封包装存入-18℃冷库。

入库保存种子的初始发芽率一般要求高于85%,种子含水量降至5%~6%。

根据科学家估算,在上述贮藏条件下,一般作物种子寿命可保存50年以上。

型号:TPZY-C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主要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

设施保存的场所又称林木种质资源库或林木种子标准样品库,英文意译为”种质银行“,是当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保存方式,它包括种子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及种质离体保存等方法。

种质库保存以种子为主体的作物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植物,这些材料可随时提供给科研、教学及育种单位研究利用及其国际交换。

种质库在接纳到种子后,需对种子进行清选、生活力检测、干燥脱水等入库保存前处理,然后密封包装存入-18℃冷库。

托普仪器已为广大科研院校、教育及育种单位研发建设的林木种质资源库,助力种质资源保存工作。

托普林木种质资源库主控系统功能:1.全新动态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响应快,精度高。

2.任意设定的温度、湿度控制参数,自动构成局部的微气候环境。

触摸屏尺寸不小于5.7英寸,所有的参数显示和设定均可在触摸屏上进行,在全彩色触摸屏上进行参数设置等操作的功能,可根据种子种类的不同选择最佳制冷或除湿的运行模式,可在触摸屏上直接设置温度,湿度,时间,模式等参数, 具有实时温湿度,历史温湿度数据曲线,设备运行状态显示,故障图形代码显示等专用功能。

3.整个控制系统具有计算机通讯接口,如有需要可以安装上位机软件对整个控制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库房的的温湿度数据进行电脑数据显示、曲线显示、数据记录以及打印等。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嘿,大家知道不,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是我们的宝贝一样,得好好保存着。

我就给大家讲讲我遇到的一件事儿吧。

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园艺基地,那里面各种各样的植物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我看到工作人员在小心翼翼地处理那些珍贵的植物。

他们就像是照顾小宝宝一样,特别细心。

对于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那可真是有不少呢!首先呀,就是要建立专门的种质库,就像是给这些植物宝贝们建一个安全的家。

把它们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里,让它们舒舒服服地待着。

然后呢,还有一种方法叫离体保存,就是把植物的一部分组织啊细胞啊啥的放在特殊的培养液里,让它们能继续存活下去。

这就好像是给它们做了一个小小的“温室”,保护着它们。

还有哦,种子保存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呢。

把那些优良品种的种子收集起来,好好地存放着,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种。

就像我们把喜欢的糖果藏起来,等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享受一样。

总之呢,保存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呀,需要我们大家都重视起来,好好地去呵护这些宝贝植物们。

这样我们才能一直欣赏到各种各样美丽的园艺植物呀!希望大家都能像我看到的那些工作人员一样,用心去保护这些珍贵的资源哟!哎呀,可真的是很重要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种质保存目的要求:1、了解种质资源保存的一般概念2、低温保存和超低温保存技术第一节种质资源保存的一般概念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习惯上也叫品种资源。

它包括栽培、野生及人工创造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的品种或品系。

但现代农业生产中,一般只种植少数几种高产品种,而其它的品种或农家种则因为不适应目前的农业需要,以及科学水平所限或人们还未发现它们的用途而极少种植。

但这些资源一旦丢失就永远无法找回。

种质保存,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使个体中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保持其完整性,有高的活力,能通过繁殖将其遗传特性传递下去。

要保存足够的群体,减少繁殖过程中遗传漂移,使繁殖前后保持有最大的遗传相似性。

在贮藏过程中,要求表现最低程度的遗传变异。

种质保存分为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存两种方式。

原地保存,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下,就地保存,自我繁殖种质。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存种质还可以保护不同的生态系统。

如各类保护区的建立。

世界第一个保护区是1872年美国建立的黄石公园。

异地保存是将种子、植物体保存于该植物原产地以外的地方,主要形式有植物园、种质圃、种子库、组织培养物的试管保存(离体保存)等。

其中种子保存所占空间小并能保存多年,且易于干燥和包装便于运输。

但处子易受病虫害侵害;遗传性状不稳定有些种子含水量高难于脱水保存。

离体保存是将单细胞、原生质体、愈伤组织、悬浮细胞、体细胞胚、试管苗等植物组织培养物储存在使其抑制生长或无生长条件下,达到保存目的的方法。

该法具有省时省力,不受自然生态因素影响,便于交流运输等优点。

主要有低温保存和超低温保存两种方式第二节低温保存低温保存是在低于正常培养温度下保存植物组织培养物的技术,该方法常结合改变培养基成分、控制光照等措施,以减缓保存材料的生长速度,延长继代时间,故又称小生长法。

该法简单易行,需要设备少,投资小,技术成熟,可以作为植物种质资源的中长期保存方法。

低温保存的基本特征是保存材料的定期继代培养,不断繁殖更新。

保存过程中要选用遗传上稳定的外植体作为起始培养材料,以尽可能地减少遗传变异的机会。

所以具有器官分化能力的体细胞胚和植物茎尖分生组织,能够保持发育的完整性,在遗传上也较稳定,适于用做低温保存的起始材料。

低温保存的基本措施是控制保存材料所处的温度和光照。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材料的寿命随保存温度的降低而延长,一般5~10℃适宜保存温带起源植物的试管苗,15~18℃可用于热带植物试管苗的保存。

适当缩短光照时间,降低光照强度,也能减缓材料的生长速度,延长保存时间。

但也要防止光照过弱使材料生长纤细,形成弱苗。

导致生长不维持。

改变培养基成分,在其中添加脱落酸、矮壮素和甘露醇等生长延缓剂和渗透剂。

其中以对材料遗传稳定性影响小的甘露醇为最好,培养基中加入较低含量的甘露醇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存活率。

低温保存的技术操作简单。

以魔芋为例,选取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建立试管苗无性系;选取生长健壮的、芽大小为1.5cm的材料移入保存培养基,于25℃,光照度1000lx,12h条件下培养一周;转入4℃黑暗中保存。

材料每6个月继代培养一次,继代培养时,从形态、经济性状、生理生化等方面进行遗传稳定性鉴定。

第三节超低温保存超低保存也叫冷冻保存,一般以液态氮(-196℃)为冷源,使温度维持在-196℃。

在如此低温下,新陈代谢活动基本停止,处于“生机停顿”(suspended animation)状态。

在此状态下材料不可能产生遗传变异。

可对材料进行长期保存。

超低温保存1949年成功的应用于动物细胞的保存。

20世纪70年代以来,应用于植物材料保存,目前已经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在超低温保存中茎尖和幼胚等较为合适。

这些材料遗传稳定,再生能力强,解冻后易于成活和种植,对于冷冻和解冻过程中所产生的胁迫忍受能力也强。

一、冷冻的方法(一)快速冷冻法本法是将植物从0℃或其他预处理温度直接投入液氮。

其降温速度在每分钟1000℃以上。

在降温冷冻过程中,从-10℃到-140℃是植物体内冰晶形成和增长的危险温度区,在此以下冰晶不再增生。

因此,快速冷冻成功的关键在于利用超速冷冻,使细胞内的水迅速越过冰晶生长的危险温度区。

细胞内的水形成“玻璃化”状态。

采用快速冷冻方法,要求细胞体积小,细胞质浓厚,含水量低,液泡化程度低的材料。

如:高度脱水的种子、花粉、球茎或块根,茎尖分生组织等。

(二)慢速冷冻法本法是以每分钟0.1~10℃的降温速度(一般1~2℃/min)使材料从0℃降至-10℃左右,随即浸入液氮,或者降至-196℃。

在此条件下可以使细胞内的水有充足的时间不断地转移到细胞外结冰,从而使细胞内的水分减少到最低限度,避免在细胞内结冰。

本法适用于成熟的、含有大液泡和含水量高的细胞,对于保存在县浮培养中的细胞特别有效。

(三)分步冷冻法此法是指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在放入液氮前,经过一个短时间的低温锻炼。

可分为两步冷冻法和逐级冷冻法两种。

1.两步冷冻法此法实际是慢速冷冻法和快速冷冻法的结合。

它的第一步是采用0.5-4℃/min的慢速降温使温度从0℃降至-40℃;第二步是投入液氮迅速冷冻。

植物材料在第一步冷冻后,必须停留一段时间,使材料充分脱水。

材料县浮培养细胞和愈伤组织的冷冻保存多使用此法。

2.逐级冷冻法此法是在程序降温仪或连续降温冷冻设备的条件下采用的一种冷冻保存方法,一般先制备不同等级温度的溶液。

如-10℃、-15℃、-23℃、-35℃、-40℃等。

植物材料经冷冻保护剂在0℃处理后,逐级通过这些温度。

在每一级别温度中停留一定时间(4-6min)然后浸入液氮。

这种方法使细胞在解冻后呈现较高的活力。

(四)干燥冷冻法此法是将植物材料置于27~29℃烘箱内,使其含水量由72-77%降至27-40%后,再浸入液氮,可以使植物材料免遭冻死。

用真空干燥法使细胞脱水则效果更好。

二、提高冷冻后细胞或组织存活率的方法(一)植物材料的性质冷冻前材料材料的性质,包括物种、基因型、抗寒性、年龄、形态结构和生理状态等,都会对冷冻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小而细胞质浓厚的分生组织或细胞,比大而高度液泡化的细胞容易存活。

因此应当选用频繁继代的愈伤组织材料。

胚状体也以幼龄的球形胚存活率最高,心形胚次之,子叶胚最低。

而较大的组织材料则仅有分生细胞可能重新生长。

(二)冷冻前的预处理1.悬浮培养或继代培养在悬浮培养中,可采用饥饿法使细胞分裂处于同步。

增加指数生长期的细胞,能有效在提高保存存活率。

方法为:先使细胞在不含磷酸盐的培养基中饥饿4天。

再转入正常培养基中进行同步化。

另外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胞分裂抑制剂如5-氨基尿嘧啶、羟基脲和胸腺嘧啶核苷等。

使细胞滞留在G1期和S期的边界上,去除抑制剂后,细胞即达成同步化。

2.预培养冷冻前对材料进行短暂培养可以提高冷冻处理后的存活率。

一般加入5%二甲基亚砜(DMSO)预培养48h。

将细胞适度脱水,也可提高存活率。

3.低温锻炼将植物茎尖在冷冻之前,放在4℃下处理3天。

可提高存活率。

4.冷冻防护剂冷冻防护剂可以防止细胞的溶液效应的毒害。

它具备以下作用:降低冰点,促进过冷却和玻璃态化的形成;提高溶液的黏滞性,阻止冰晶形成;DMSO可以使膜物质分子重新分布,增加细胞膜的透性,在温度降低时,加速细胞内的水流往细胞外结冰;稳定细胞内的大分子正常结构,特别是膜结构,阻止低温对膜的伤害。

甘油、糖、糖醇类也是冷冻防护剂。

DMSO 应当在30~60min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加入以免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

脯氨酸是植物体内天然的防护剂。

(三)解冻方法1.快速解冻法把冷冻材料直接投入37~40℃的温水中。

解冻速度为500~700℃/min。

化冻后转入冰槽中保存。

材料解冻时的再次结冰危险区域是-50至-10℃。

该法可能尽快过这一区域。

2.慢速解冻法把冷冻材料先置于0℃下,然后逐渐升至室温,让其慢慢解冻。

适用于细胞含水量较低的物种或材料。

如木本植物的冬芽等。

解冻方法的选择不仅与材料特性有关,还与冷冻时采用的方法有关。

快速冷冻的材料也应快速解冻。

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避免机械损伤;一旦解冻,就应把试管转至20℃水浴中,并尽快洗涤材料和再培养,以免热伤害。

(四)重新培养将解冻的材料,重新置于培养基上使其恢复生长。

如加了防护剂,则应当先将材料洗涤几次。

以去除防护剂的毒害作用。

但此过程中也将一些冷冻过程中细胞渗漏出来的对于培养有利的物质去除掉了,因此有时不去除防护剂也可。

此外,在再培养早期,一般有一个生长停滞期。

它的长短取决于细胞的损伤程度、保护剂的浓度,也与植物材料和基因型有关。

三、冷冻保存后细胞和器官活力的检测最基本的活力检测方法是再培养法。

根据组织细胞的复活程度、存活率、生长速度、组织块的大小和重量的变化,以及分化产生植株的能力和各种遗传性状来表达。

存活率 = 重新生长细胞(或器官)数目/解冻的细胞(或器官)的数目×100%在冷冻和化冻期间受过不同程度损伤的细胞或器官也可能再生出完整的植株。

这是由于培养材料再生出了次级的分生组织的原故。

四、冷冻保存的应用前景种质保存的根本目的是保持遗传基因的稳定及其所控制的遗传性状不发生改变。

其用途有:1、长期保持种质的遗传稳定性。

2、长期保存去病毒的种质。

3、保持稀有珍贵及濒危植物的种质资源。

4、保持不稳定性的培养物,如单倍体。

5、保持培养细胞形态发生的能力。

6、防止种质衰老。

7、延长花粉的寿命,解决不同开花期和异地植物杂交上的困难。

8、冷冻解冻过程可能起着离休筛选作用,将那些生命力强、抗逆性强的细胞系选择下来,再生植株可能成为抗逆(抗寒)的新品种。

9、便于国际间的种质交换。

本章小结:1、了解种质资源、种质保存的一般概念2、低温保存和超低温保存技术冷冻的方法(1)快速冷冻法(2)冷冻前的预处理(3)解冻方法(4)重新培养3、冷冻保存后细胞和器官活力的检测4、冷冻保存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