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 相似三角形(模型-辅助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三角形(模型-辅助线)
一、本章概述
相似作为几何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大量的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它与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形函数并列为初中几何计算三大工具。

本章重点讲解相似的几个模型,如A字形,8字形,一线三等角等模型。

二、知识回顾
1、图形的相似
(1)相似图形: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2)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为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
(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

(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①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

②判定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传递性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位似
(6)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像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

1.相似基本模型
一、本节概述
本节重点讲解“A”字形和“8”字形的应用和构造方法,这两个模型是相似三角形中最为基础的两个模型,但应用十分广泛。

1.“A”字形相似
2. ”8”字形相似
二、典例精析
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正A型相似和正8型相似模型:
2.借助平行线构造正A型相似和正8型相似模型解决相关问题。

【例1】已知:图下图,AD
(1)若E为AD的中点,射线CE交AB于F,则
(2)若E为AD上一点,且,射线CE交AB于F,则
思维探究:
方法一:
通过平行线构造相似
解:过A点作AP//BC交CF于点P,
“8”字模型APCD
方法二:过A作AH//CF交BC延长线于H,则
方法三:作DK//CF交AB于K,

方法四:作DM//AB交CF于M,则AF=DM,
( 2 ) 构造平行线,通过线段比解决问题
作BP//AD交CF于点P,
大家可尝试过其他点作平行线,解答中用了A点和D点,其它的同学们自己尝试。

【例2】如图,BD、CE为△ABC的高,求证:∠AED=∠ACB.
思路分析:求证相等的两角,在如图所示的了两个三角形中,符合“斜A”相似模型,只要证明它们相似即可,且证明它们相似只能用边的比例关系,而边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另一对相似三角形得到。

思维探究:
通过相似求出比例关系
证明:
通过“斜”A相似证明等角。

方法总结:
通过相似证明等角是证明等角的一种常用方法,当发现“斜A”相似模型后,首先要想到利用相似证明等角。

【例3】已知:如图,在O中,CD过圆心O,且CD⊥AB,垂足为D,过点C任作一弦CF交O于F,交AB于E. 求证:CB2=CF⋅CE.
思路分析:求证的是一条线段的平方等于两条线段的积,结合它们的位置可以考虑构造“似”A相似模型。

思维探究:
连接FB构造“似A即可,需要找到一组
等角。

证明:连接BF、AC,
通过垂经定理、圆周角定理转化条件
证明相似,进而得到结论。

方法总结:本题的关键是对平方关系转化,因此熟练掌握“似A”相似模型很有必要。

三、成果检测
1.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DC∥AB,∠DAB=90,AC⊥BC,AC=BC,∠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点E,F,则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
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AC与BD交于点E,∠ADB=∠ACB.
(2)若AB⊥AC,AE:EC=1:2,F是BC中点,求证:四边形ABFD是菱形。

答案:
答案:
5. 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BC=6,CD⊥AB于点D. 点P从点D出发,沿线段DC向点C运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A向点A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点P运动到C时,两点都停止。

设运动时间为t秒。

答案:
2.双垂线模型
一、本节概述
本节重点讲解“双垂线模型”的应用和构造方法,记住这个模型的一些常见结论,在解题中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双垂线模型:如图中有两个直角标记,故称之为“双垂线模型”,会得到以下结论:
( 1 )角的关系:
( 2 )
( 3 )射影定理:
( 4 )等积变换:
请尝试证明上述结论
二、典例精析
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双垂线模型;
2.识别利用、双垂线模型
【例1】如图,已知△ABC中,AD,BF为BC,AC边上的高,过D作AB的垂线交AB 于E,交BF于G,交AC的延长线于H,求证:DE2=EG⋅EH.
思路分析:求证中涉及到的线段,其所在的三角形不能直接得到所求的结论,因此要进行转化,DE恰好在“双垂直”模型中,因此,所求转成
,
思维探究:
通过双垂直模型转化DE。

证明:
利用相似三角形得到比例关系,进而转化为乘积关系。

方法总结:本题利用双垂线转化线段的平法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例2】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AB=2,,求EF与EG的数量关
系。

思路分析:求EF与EG的数量关系,只要将它们放入方程中求出即可,由于AB=2,E是AC中点,因此可以考虑构造中位线,进而出现双垂直模型。

思维探究:
构造中位线。

解:取BC的中点H,连接EH,
四边形ABCD是矩形,
EF与EG的关系,
利用双垂线模型面积关系
整理方程得到关系,
方法总结:本题利用“双垂直”模型的面积关系,当然也可以利用相似关系解决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自己思考。

3.一线三等角
一、本节概述
本节重点讲解“一线三等角”模型的应用和构造方法,这个模型的构造通常出现在综合性较强的压轴题中。

模型一:
如图,若,会得到以下结论:
(1)
(2
请尝试证明上述结论
模型二:
如图是一线三等角的另一种形式,有着类似的结论
我们会发现,其实前面学习的勾股弦图只是一线三等角的一种特殊情况。

二、典例精析
知识点1:一线三等角
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一线三等角模型
2.识别、利用简单的一线三等角模型解决问题
【例1】如图,AB=4AD=4,点P在边BC(不与B、C点
重合)上移动,且保持则AE的最小值是。

思维探索:
求出相关量
解:
求AE的最小值等价于求CE的最大值,利用函数关系式求最值。

方法总结:本题是非常明显的“一线三等角”模型,直接利用即可。

【例2】在四边形ABCD中,,BC=4,
CD=6,则AC=
思维探究:
由于可尝试构造一线三等角
解:
方法总结:有两个等角时,可尝试构造“一线三等角”
【例3】,D是斜边AB的中点,E是
BC边上一动点,连接DE、AE,当时,求CE的长。

思维探究:
解:
通过“一线三等角”构造相似三角形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出所求。

方法总结:本题为知道一角构造“一线三等角”,难度较大。

根据模型二构造一线三等角
【例4AB=AC,D是底边BC上一点,E是线段AD上一点,且
,则DB与DC的数量关系为。

思维探究:
解:
通过“一线三等角”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成果检测
1. 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10,F是AD上一点,CF⊥EF于点F交AB于点E,CD:CF=1:
2.求AE的长。

答案:
2. 如图,AB=4,射线BM和AB互相垂直,点D是AB上的一个动点,点E在射线BM上,2BE=DB,作EF⊥DE并截取EF=DE,连结AF并延长交射线BM于点C. 设BE=x,BC=y,则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 )
A. B. C. D.
答案:A
3. 如图,在矩形AOBC中,点A的坐标是(−2,1),点C的纵坐标是4,则B. C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
答案:
过点A作AD⊥x轴于点D,过点B作BE⊥x轴于点E,过点C作CF∥y轴,过点A 作AF∥x轴,交点为F,延长CA交x轴于点H,
4. 如图1,在等腰直角△ABC中,∠BAC=90,AB=AC=2,点E是BC边上一点,∠DEF=45且角的两边分别与边AB,射线CA交于点P,Q.
(1)如图2,若点E为BC中点,将∠DEF绕着点E逆时针旋转,DE与边AB交于点P,EF与CA的延长线交于点Q.设BP为x,CQ为y,试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如图3,点E在边BC上沿B到C的方向运动(不与B,C重合),且DE始终经过点A,EF与边AC交于Q点。

探究:在∠DEF运动过程中,△AEQ能否构成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BE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
如图1,若在四边形ABCD的边AB上任取一点E(点E与点A,B不重合),分别连
结ED,EC,可以把四边形ABCD分成三个三角形,如果其中有两个三角形相
似,我们就把E叫做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如果这三个三角形都
相似,我们就把E叫做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强相似点。

解决问题:
(1)如图1,若∠A=∠B=∠DEC=55,试判断点E是否是四边形ABCD的边AB 上的相似点,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5,BC=2,且A,B,C,D四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格点(即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试在图2中画出矩形ABCD的边AB上的一个强相似点E;
拓展探究:
(3)如图3,将矩形ABCD沿CM折叠,使点D落在AB边上的点E处。

若点E恰好是四边形ABCM的边AB上的一个强相似点,请直接写出BC:AB的值。

答案: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