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入侵检测实验04-入侵检测系统的构建实验指导书(sr)
《入侵检测》课件第2章
图2.1 入侵检测过程
1) 日志文件中记录了各种行为类型,每种类型又包含不同的 信息,例如记录“用户活动”类型的日志,包含登录、用户ID 改变、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授权和认证信息等内容。日志中包 含发生在系统和网络上的不寻常和不期望活动的证据,这些证 据可以指出有人正在入侵或已成功入侵了系统。通过查看日志 文件,能够发现成功的入侵或入侵企图,并很快地启动相应的 应急响应程序。对用户活动来讲,不正常的或不期望的行为就 是重复登录失败、登录到不期望的位置以及非授权企图访问重 要文件等。黑客经常在系统日志文件中留下他们的踪迹,因此, 可以充分利用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信息。
图2.2 通用入侵检测模型
IDES与它的后继NIDS都完全基于Denning模型,然而并不是 所有的IDS都能完全符合该模型。与其它安全产品不同的是,入 侵检测系统需要更多的智能,它必须可以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并得出有用的结果。一个合格的入侵检测系统能大大地简化管理 员的工作,保证网络安全运行。这几年,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 大,应用的网络安全产品也越来越多,入侵检测系统的市场发展 很快,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通用标准,各种入侵检测系统各自为 阵,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很差,这大大阻碍了入侵检测 系统的发展。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的入侵检测工作组 (IDWG)和通用入侵检测架构(CIDF)组织都试图对入侵检测 系统进行标准化,并已提出了相关的草案。
由于程序执行不仅有一定的顺序,而且其功能也各不相 同,对于不同的程序执行迹,系统调用序列集合之间必然存 在不同的系统调用子序列。由此可以达到区分不同程序的目 的。为此,可以利用系统关键程序执行迹中长度为k的系统 调用序列集来构造该程序的正常执行的特征轮廓,且把系统 中被监控的所有关键程序的正常执行特征轮廓(同一长度的 系统调用子序列集)的并集(记为S)作为系统的正常执行 特征轮廓。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入侵检测实验报告入侵检测实验报告实验课题:snort策略配置分析二实验目的:熟悉snort的环境,掌握其使用方法,理解其策略配置处理过程。
三实验内容:snrot使用种简单的轻量级的规则描述语言来描述它的规则配置信息,它灵活而强大。
Snort规则被分成两个逻本人部分:规则头和规则选项。
规则头包含规则的动作,协议,源和目标ip地址与此人络掩码,以及源和首要目标端口信息;选项部分包含报警消息内容和要检查的包的具体部分。
下面是个规则例:alerttcpanyany->192.168.1.0/24111(content:"本人000186a5本人";msg:"mountdaccess";)注记前的部分是规则头,括号内的部分是规则选项。
规则选项部分中冒号前的单词称为选项关键字。
注意:不是所有规则都必须包含规则选项部分,选项部分只是为了或使对要收集或报警,或丢弃的包判别的推论更加严格。
组成个规则的所有元联合阵线对于指定的要采取的行动都必须是真的。
当多个一万元放在起时,可以认为它们组成了个逻本人与(AND)语句。
同时,snort规则件中的不同规则可以认为组成了个大的逻本人或(OR)语句。
在snort中有五种动作:alert,log和pass,activate和dynamic。
1.Alert-使用转用选择的报警工具生成个警报,然后本人录(log)这个包2.Log-本人录这个包3.Pass-丢弃(忽略)这个包4.报警然后打开另外个dynamic规则5.等待个activate来激活,在被激活后,向log规则样本人录标准规范数据包规则的下部分是协议。
Snort当下分析可疑包的ip协议有三种:tcp,udp和icmp。
将来可能会更多,例如arp,igrp,gre,ospf,rip,ipx等。
IP地址:规则头的下个部分处理个给定规则的ip 地址和端口号资料。
入侵检测复习知识点归纳(同济大学信息安全)
Ch1:1.入侵检测:是指发现或检测(discover or detect)网络系统和计算机系统中出现各种的入侵活动(intrusion activities, namely attack ),或者说是对所有企图穿越被保护的安全边界的活动或者对违反系统的安全策略的行为的识别。
2、入侵检测系统:用来监视计算机系统或者网络系统的中的恶意活动的系统,它可以是硬件,软件或者组合。
当IDS检测出入侵时,还能对入侵做出响应:被动方式的报警或主动方式的终止入侵活动。
入侵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可以用误报率(False positive rate)和漏报率(False negative rate)衡量,这个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误报(False positive)是当一个正常活动或者合法的网络流(包)触发IDS报警。
漏报(False negative)是一个恶意的活动或网络流(包)却没有触发IDS报警。
3.入侵检测系统常见的分类方法.采集数据来源,检测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从响应方式,体系结构和实现。
4.入侵检测系统主要组成部件和各部件的功能感应器(Sensor): 完成网络,主机和应用程序相关数据(网络包或流,主机审计日志与系统调用,以及具体应用程序相关的日志)采集,并转化成分析器所要求的格式。
分析器(Analyzer):完成数据的分析,并寻找入侵特征。
称为(基于)特征入侵检(signature detection or signature-based ),也有文献称为误用检测(misuse detection )。
或者通过一些统计指标判断行为是否异常,称为(基于)异常入侵检测(anomaly detection or anomaly-based )。
最后做出判断是正常还是攻击。
报警器(Alarm):若检测到攻击,报警器除了要报告网络或系统管理员外(由控制台界面发出声色警报,同时邮件或短信息通知),若是被动响应方式,则有管理员去处理;若是主动响应方式,则会自动查表找与攻击对应的具体响应,即采取相应的响应动作:或者通知防火墙更新过滤规则,中断连接;或者通知主机系统中断某个恶意的进程或用户。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环境搭建1安装winpcap按向导提示完成即可(有时会提示重启计算机。
)使网卡处于混杂模式,能够抓取数据包。
2安装snort采用默认安装完成即可安装完成使用下列命令行验证是否成功C:\Snort\bin>snort.exe -W (也可以看到所有网卡的Interface 列表)看到那个狂奔的小猪了吗?看到了,就表示snort 安装成功。
3安装和设置mysql设置数据库实例流程:建立snort 运行必须的snort 库和snort_archive 库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0\bin>mysql -u root -pEnter password: (你安装时设定的密码,这里使用mysql 这个密码)mysql>create database snort;mysql>create database snort_archive;使用C:\Snort\schemas 目录下的create_mysql 脚本建立Snort 运行必须的数据表snort\schemas\create_mysqlc:\mysql\bin\mysql -D snort_archive -u root -psnort\schemas\create_mysql附:使用mysql -D snort -u root -p命令进入snort数据库后,使用show tables命令可以查看已创建的表。
建立acid和snort用户,在root用户下建立mysql> grant usage on *.* to "acid"@"localhost" identified by "acidtest"; mysql> grant usage on *.* to "snor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snorttest"; 为acid用户和snort用户分配相关权限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 .* to"snort"@"localhost";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 .* to"acid"@"localhost";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_archive "acid"@"localhost";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_archive "snort"@"localhost";4测试snort启动snor tc:\snort\bin>snort -c "c:\snort\etc\snort.conf" -l "c:\snort\logs" -i 2 -d5安装虚拟机安装成功如下Ping 通表示虚拟机和主机能够正常通信。
《入侵检测系统》课件
如何维护和管理入侵检测系统
定期更新系统: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新状态,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 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异常情况 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备份系统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系统使用和维护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THANKS
汇报人: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基于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
基于蜜罐的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的重要性
保护网络安全: 及时发现并阻 止网络攻击, 保护网络和数
据安全
提高系统稳定 性:及时发现 并修复系统漏 洞,提高系统 稳定性和可靠
性
降低损失:及 时发现并阻止 网络攻击,降 低经济损失和
声誉损失
如何评估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
检测率:评估系统对入侵行为的检测能 力
误报率:评估系统对正常行为的误报情 况
响应时间:评估系统对入侵行为的响应 速度
兼容性:评估系统与其他安全设备的兼 容性
易用性:评估系统的操作简便性和用户 友好性
成本:评估系统的购买和维护成本
如何部署和配置入侵检测系统
选择合适的入侵 检测系统:根据 企业需求、网络 环境、安全策略 等因素选择合适 的入侵检测系统。
法规政策:政 府对网络安全 的重视将推动 入侵检测系统 的发展和应用
Part Six
如何选择合适的入 侵检测系统
选择入侵检测速度和准确性
功能:系统的检测范围和功能是否满 足需求
兼容性:系统与其他安全设备的兼容 性
价格:系统的价格是否在预算范围内 易用性:系统的操作是否简单易用 售后服务:系统的售后服务是否完善
实时监控:能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智能分析: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检测精度 自动响应:能够自动响应入侵行为,如阻断攻击、报警等 降低风险:减少网络攻击带来的损失,提高网络安全性
如何建立与维护有效的入侵检测系统(三)
如何建立与维护有效的入侵检测系统1. 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入侵检测系统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讨论如何建立和维护这样一个系统。
2. 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监控计算机、网络或设备的活动的安全机制。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大量的网络数据流量,识别网络上的异常行为和攻击,以保护网络和数据的安全。
3. 建立入侵检测系统的步骤建立一个有效的入侵检测系统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确定目标和需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入侵检测系统的目标和需求。
这可以根据组织的网络规模、环境特点和安全需求来决定。
例如,某些组织可能更关注外部攻击,而其他组织可能更关注内部威胁。
收集和分析数据接下来,我们需要收集和分析网络数据。
这包括网络流量、日志文件和其他相关数据源。
通过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我们可以识别潜在的攻击行为并生成警报。
确定正常行为模式为了能够检测到异常行为,我们需要事先了解正常行为模式。
这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建立模型和规则来实现。
只有了解了正常行为,才能更容易地识别和防止异常行为。
建立规则和警报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应该能够根据事先确定的规则和策略来生成警报。
这些规则可以基于已知的攻击模式、恶意软件特征或其他安全标准。
通过及时生成警报,我们可以快速采取应对措施,减轻潜在的损失。
4. 维护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因素建立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只是第一步,要保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注意以下关键因素:定期更新和维护随着新的威胁和攻击方式的不断出现,我们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入侵检测系统。
这包括更新规则和策略、补丁管理和软件更新等。
只有保持系统的最新状态,才能及时发现新的安全威胁并进行相应的反应。
监控和分析警报生成警报是入侵检测系统的一项关键功能,但仅仅生成警报是不够的。
我们需要实时监控和分析这些警报,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
这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专门的安全团队来实现,他们负责处理警报和应对潜在的攻击。
同济大学入侵检测实验04-入侵检测系统的构建实验指导书(sr)
实验四:入侵检测系统的构建一、实验目的了解现有入侵检测系统的产品情况;掌握开源入侵检测系统(snort)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在 WINDOW平台上安装最新版本的 SNORT;2)熟悉并了解 SNORT 的配置方法;3)熟悉并了解 SNORT 的三种不同工作模式。
4)熟悉并了解 SNORT 的入侵检测用规则的语法及规则编写方法;5)编写检测规则,实现网络入侵行为的检测功能,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估。
三、实验准备1.SNORT 入侵检测系统的特性开源特性:SNORT 是基于GPL 的跨多平台、轻量级、网络入侵检测软件。
功能强大,代码简洁、短小, 并采用C语言实现。
在遵循GPL的条件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软件或者基于该软件进行二次开发。
该系统是目前最活跃的开源项目之一。
模块化结构:SNORT 的结构分为解码器、检测引擎和报警与日志等三个部分。
各部分均可以采用相应的模块进行扩展。
解码器部分可以支持的模块是各种预处理器模块,以实现对各种协议的网络数据包进行不同层次的解码;规则引擎可以通过规则的扩充与修改实现不同入侵行为的检测;报警与日志部分则支持多种报警与日志输出模式,并可以借助各种输出插件进行功能的扩展或调整。
基于规则的入侵检测技术:SNORT 是一种基于规则匹配的网络入侵检测器。
在检测时,SNORT 会对规则文件中的规则进行解析,并在内存中建立规则树。
检测时,每读入一个数据包,首先对包进行解码处理。
然后,将解码后的数据包与规则树进行匹配工作。
若找到相关的匹配规则,将触发该规则指定的报警或日志动作。
规则描述了入侵行为的特征;因此,SNORT是一种误用入侵检测技术。
但借助相关的插件,例如 SPADE,SNORT 也可实现一定程度的异常入侵检测功能。
2.SNORT 的三种工作模式SNORT 支持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嗅探器工作模式、数据包记录模式和网络入侵检测工作模式:2.1 嗅探器工作模式: snort -vde.该模式下,SNORT 将对网络数据包进行解码工作,并按照命令选项开指定的信息粒度,将数据包信息输出至用户终端供用户查看、分析。
入侵检测与防御课程习题-201008
同济大学计算机系《入侵检测与防御》课程习题2010年08月1.入侵检测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网络入侵的一般流程。
3.比较端口扫描器与漏洞扫描器的不同之处,并简述漏洞扫描的两种不同扫描策略。
4.拒绝服务攻击是如何实施的?5.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模式可以分为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6.根据目标系统的类型可以把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哪几类?并指出其各类间的区别。
7.根据入侵检测分析方法的不同可以把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哪几类?并简述其各自原理。
8.入侵检测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9.简述系统安全审计记录的优缺点。
10.简述用网络数据包作为数据源的优缺点。
11.数据获取划分为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不同。
12.试举例至少3种典型入侵行为特征及其识别。
13.入侵检测系统的响应可以分为哪几类?并加以描述。
14.联动响应机制的含义是什么?15.基于安全性检查的IDS结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又有何局限性?16.简述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技术的优缺点。
17.简述异常检测模型的工作原理。
18.入侵检测框架(CIDF)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9.入侵检测工作组(IDWG)的主要工作是什么?20.评价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的3个因素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含义?21.简述协议分析的原理。
22.简述防火墙的特性及主要功能,并简述防火墙的局限性。
23.Snort的工作模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24.你认为Snort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分别列出三条。
25.在入侵检测系统的构建实验中,试根据以下安全策略定制自己的检测规则:(1)内部网络192.168.1.0/24不允许从外网访问。
(2)内部web服务器192.168.1.0不允许从外网访问。
26.认真阅读以下关于网络病毒与安全扫描技术的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熊猫烧香”病毒是一种感染型病毒,它能感染系统中exe、com、pif、src、html、asp 等文件,它还能中止大量的反病毒软件进程并且会删除扩展名为gho的文件,该文件是一系统备份工具GHOST的备份文件,使用户的系统备份文件丢失。
实验9 入侵检测实验
假如说防火墙是一幢大楼的门锁,那入侵监测系统 就是这幢大楼里的监视系统。
IDS系统
Internet
IDS 2 子网 A IDS 3
交换机 子网 B
IDS 1
IDS 4
带主机IDS感应器 的服务器 服务器
2.IDS设备介绍
不要想了啦 这是电源开关显示灯啦
用于蓝盾技术人 员 :管理和恢复 出厂等操作使用
192.168.1.*/24
管理PC
IP地址:192.168.0.10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
PC N
核心交换机
1
问题:大型网络为什么分别部署路由器和防火墙? 问题:为什么需要入侵检测?
INTERNET
172.16.0.2/29 172.16.0.3/29
路由器
10.0.0.254/24 WAN
„„
PC N
核心交换机
IDS的4种部署方式
3. 透明桥模式
透明桥模式是将蓝盾NIDS设备作为透明设备串接
在网络中。这样既可以有效利用到蓝盾NIDS的各
项功能,也可以不必改变原有网络拓扑结构。
4. 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是应用以上三种模式的任意组合将蓝盾
NIDS设备部署在较复杂网络。
4.IDS检测规则配置
1.入侵检测技术
•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
– 它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 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 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
– 软件 – 硬件 • Snort、蓝盾、“冰之眼”
入侵报警算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入侵检测技术作为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手段,对于实时监测和防范网络入侵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入侵报警算法,实现对网络入侵行为的有效识别和报警。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入侵报警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 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的构建过程,包括数据采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和报警处理等环节。
3. 评估不同入侵报警算法的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三、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Linux- 编程语言:Python- 数据集:KDD Cup 99入侵检测数据集2. 实验步骤(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从KDD Cup 99入侵检测数据集中选取合适的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和归一化处理,以确保数据质量。
(2)特征提取根据数据集的特点,提取能够反映入侵行为的特征,如连接持续时间、数据包大小、连接速率等。
(3)模型训练选择合适的入侵报警算法,如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神经网络等,对训练数据进行模型训练。
(4)报警处理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实际网络数据,对疑似入侵行为进行识别和报警。
3. 实验结果与分析(1)SVM算法实验结果- 准确率:95.6%- 召回率:93.2%- F1值:94.4%(2)决策树算法实验结果- 准确率:92.8%- 召回率:90.4%- F1值:91.6%(3)神经网络算法实验结果- 准确率:97.4%- 召回率:96.2%- F1值:96.9%通过对不同入侵报警算法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神经网络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方面均优于SVM和决策树算法。
- 决策树算法在处理简单问题时表现较好,但在复杂问题上的性能不如神经网络算法。
- SVM算法在处理高维数据时具有较好的性能,但在特征选择方面需要人工干预。
四、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入侵报警算法的研究,验证了不同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算法在入侵检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入侵检测系统实训教程
28
任务3 IDS监控与管理环境搭建
3.1 任务目的 学会使用IDS主控制台进行基本操作。 3.2 任务设备及要求 安装IDS控制台并登陆; 增加新用户并配置加载策略;
配置交换机以配合数据包的监测。
29
任务3 IDS监控与管理环境搭建
3.3 任务步骤 3.3.1 安装控制台
控制台安装过程相对比较简单,输入必要的信息(如安装路径等),单击下一
通过与数据库的通讯,可获得安全事件的报表形式显示,根据入侵的数据,我们可以
看到如下的报表类。
二、由于性能的限制,防火墙通常不能提供主动的、实时的入侵检测能力。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弥补防火墙的不足,为网络安全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 应的防护手段。
2
入侵检测系统实训教程
功能任务
1. 实时检测
实时监视、分析网络中所有的数据报文; 发现并实时处理所捕获的数据报文; 2.安全审计 对系统记录的网络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异常现象; 得出系统的安全状态,找出所需要的证据;
36
任务3 IDS监控与管理环境搭建
3.4 任务思考与练习 传感器共两个网络接口,配置有IP地址的网络接口主要工作是进行管理数据的 传输,它是否也对网络数据进行检测? 熟练进行传感器的部署,熟悉控制台默认登录用户和口令,理解控制台用户权 限的设置和管理。
37
单元2 查询工具的安装与使用
• 任务1 IDS查询工具及报表工具的安装 • 任务2 使用报表工具察看模拟攻击
19
任务2 IDS软件支持系统安装配置
2.3 任务步骤 2.3.1安装数据库 ① 选择“安装SQL Server 2000组件”。 ② 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
①
②
4入侵检测原理与模型
Denning模型:异常记录和活动规则
异常记录格式:<Event, Time-stamp, Profile> ➢ Event:导致异常的事件 ➢ Time-stamp:产生异常事件的时间戳 ➢ Profile:检测到异常事件的活动剖面
活动规则:当一个审计记录或异常记录产生时应采取的动作, 类型包括 ➢ 审计记录规则:触发新生成审计记录和动态的活动剖面 之间匹配,以及更新活动剖面和检测异常行为 ➢ 异常记录规则:触发异常事件的产生,并将异常事件报 告给安全管理员 ➢ 定期异常分析规则:定期触发产生当前的安全状态报告
混合入侵检测系统
主机型和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混和 入侵检测系统是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 结合,许多机构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都同时采用了基于 主机和基于网络的两种入侵检测系统,因为这两种系统 在很大程度上互补,两种技术结合能大幅度提升网络和 系统面对攻击和错误使用时的抵抗力,使安全实施更加 有效。
管理式入侵检测模型(SNMP-IDSM)
对于多个IDS的协同工作,从网络管理角度出 发来建模
问题:不同IDS之间信息交换困难 – 数据格式? – 语言?
SNMP-IDSM以SNMP为公共语言来实现IDS之间 的消息交换和协同检测
SNMP-IDSM概念
定义了用来描述入侵事件的管理信息库(MIB) 入侵事件分类
Denning模型:活动剖面
具体实现依赖于检测方法;如采用统计方法,则可 以从事件数量、频度、资源消耗等方面度量
定义了三种类型的随机变量 ➢事件计数器:记录特定事件的发生次数 ➢间隔计时器:记录两次连续发生事件之间 的时间间隔 ➢资源计量器:记录某个时间段特定动作所 消耗的资源量
《入侵检测》课件
实时性
系统对入侵事件的响应速度, 快速响应能够减少损失。
可扩展性
系统能够随着网络规模和安全 需求的变化进行扩展的能力。
04 入侵检测面临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高性能计算环境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随着高性能计算环境的普及,入侵检测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增加,对数据处理速 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解决方案
采用分布式计算技术,将数据分散到多个节点进行处理,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同时,利 用GPU加速技术,提高算法的并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速度。
网络型
部署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数据 包内容。
主机型
安装在目标主机上,监测主机的系统日志、进程等信 息。
混合型
结合网络型和主机型的特点,同时监测网络和主机环 境。
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
检测率
能够检测到的入侵事件的比例 ,是衡量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的
重要指标。
误报率
将正常行为误判为入侵事件的 比例,低误报率可以提高系统 的可信度。
要点二
面临的挑战
利用量子计算的并行性和量子纠缠等特性,可以加速加密 和解密等计算密集型任务,提高入侵检测的性能和安全性 。
目前量子计算仍处于发展初期,技术尚未成熟,且量子计 算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限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入侵检测技术
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技术
总结词
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技术通过监测系统中的异常行为或流量模式来识别入侵行 为。
详细描述
该技术通过建立正常行为模式,并将实际行为与该模式进行比较,以检测异常 行为。如果发现异常行为,则触发警报。
基于误用的入侵检测技术
校园网中入侵检测系统的实验研究
()安装 p p p a, p的类库管理包 6 h — er h p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校园 网中入侵 检测 系统 的实验研 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张涛
( 晋城职业技 术学 院,晋城 摘 0 80 ) 4 00
要 : 分析 了当前校 园网面对的主要安全 问题 ,提 出了入侵检测 系统的必要性 ,并搭 建实验环境 ,利用 实验 分析
S o 的入 侵 检 测 技 术 和 密罐 技 术 。 nr t 关 键 词 :校 园网 ; 侵 检 测 ; 验 入 实
安装 y m is l nrso — sl u t o nr myq nas t t l 装完 后 有 问题 ,启 动 不 了 ,需 要
c n ie e gn
验 自制 高交互 性密罐 ,在 密罐 中采用 S o 作 为入侵 检测 手 nr t
段 ,就 实验结果提 出利用密罐技 术和 S o 入 侵检测技术相结 nr t 合 ,来 防范校 园 网入 侵 ,以提 高校园 网 中的入 侵 检测水 平 。 今后 将进一步研 究两种技术 的配合工作 ,提 出优 化建议 ,帮
I P地 址 : 1 21 81 . 9 .6 .21 4
()安装 S ot M S L支持 4 nr的 y Q
rm — n r myq 281 3f8 3 6 p p Nhso - s1 .. . .8 . m t — — ci r () 安 装 P P绘 图工 具 包 5 H
yu nsa lph gd m i tl p-
h f y o c n lg . o e p te h ooy i t
Ke r s a u e w r ; n r so ee t n; x ei n y wo d :c mp sn t o k it in d tci u o ep r me t
入侵检测实验
实验七入侵检测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Win dows 系统进行日常安全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要求1、实验前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了解常见网络攻击技术的特点。
了解Win dows系统用于安全审计的系统工具。
了解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基本概念。
2、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课时安排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实验过程中,部分实验内容需要与相邻的同学配合完成。
此外,学生需要将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实验内容中的思考题以书面形式解答并附在实验报告的后面。
3、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实验指导书的操作步骤和要求操作,且小组成员应紧密配合,以保证实验过程能够顺利完成。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实验设备:1 . WindowsGP ,Windows20GG 服务器;或VMWare ,Win dows20GG/GP 虚拟机。
2.TCPView、360 安全卫士。
3.Snort。
4 .黑客工具包。
四、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用 TCPView 监控网络连接和会话。
利用 Windows 系统工具监控文件共享、系统进程和服务。
配置 Win dows 系统审核策略,监控敏感文件,攻击模拟后查看系统安全日志 攻击模拟后查看WW 4 0、 P 等服务的访问日志。
配置 Sno]rU 监控所在网络的通信TCP UDPUDF-CP LI DP IJDF Mpjiip_q3:-fl1biOG-S£n■<p:nEibio.=-ns o - ,丸尔::in'Q3也怕LIETTE MINn*丸xp:O 」ETENINC B JbO3kj£卫 士 /A置和步骤如下: 7MJ 耳封曲2 曰虽卫士 V、利用TCPView 监控网络连接和会话 _ A,-h UCP 192.1U 175 1 5 a.Q D.O 0和会话。
入侵检测实验
入侵检测实验(一)实验人04软件工(程信息技术)04381084 姚瑞鹏04软件工(程信息技术)04381083 姚斌04软件工(程信息技术)04381086 钟俊方04软件工(程信息技术)04381090 郭睿(二)实验目的1.理解入侵检测的作用和检测原理2.理解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的区别3.掌握Snort的安装、配置和使用等实用的技术(三)实验设备与环境2台安装Windows XP的PC机,在其中一台主机上安装Windows平台下的Snort2.4.5软件,一台Windows平台下的安装Nmap软件,通过Switch相连。
实验环境的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平台下Snort的安装与配置由于需要对网络底层进行操作,安装Snort需要预先安装WinpCap(WIN32平台上网络分析和捕获数据包的链接库),如图所示:1)安装Snort,双击安装程序进行安装,选择安装目录为D:\Snort。
2)进行到选择日志文件存放方式时,为简单起见,选择不需要数据库支持或者Snort 默认的MySQL和ODBC数据库支持的方式,如图所示:3)单击“开始”按钮,选择“运行”,输入cmd,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下面的命令:C:\>cd D:\Snort\binD:\ Snort\bin>snort –W如果Snort安装成功,系统将显示出如图所示的信息。
4)从返回的结果可知主机上有哪个物理网卡正在工作及该网卡的详细信息,上图显示的两张物理地址的网卡。
这里我们实用第2张网卡监听。
输入snort –v –i2命令,-v表示使用Verbose模式,把信息包打印在屏幕上,-i2表示监听第二个网卡。
5)我们在另一台主机上安装Nmap软件,如图所示:为了进一步查看Snort的运行状况,可以人为制造一些ICMP网络流量。
如图所示,在局域网段中的另一台主机()上使用Ping指令,探测运行Snort的主机。
6)回到运行Snort的主机(),发现Snort已经记录了这次探测的数据包,如图所示。
同济大学入侵检测课件Lec00-IDP intro
2011-9-8JIANG Jian-Hui Intrusion Detection & Prevention Copyright 2011 TJU P. 1软 件 学 院入侵检测与防御江建慧同济大学同济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学院jhjiang@同济大学本科同济大学本科卓越卓越卓越课程课程课程((20112011年年~)概述•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核心专业选修课,•它研究的是关于信息系统和网络所遭受到的攻击(入侵)、入侵检测、入侵防御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将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设计与分析方法,了解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方面的相关标准、典型实际工程方案的设计思想、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信息安全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教学体系课程教学体系•本课程的教学体系由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体系两部分组成。
•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知识单元包括:–网络安全概念、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网络安全防护、全防护、Web Web Web安全、安全、安全、VPN VPN VPN、无线网络安全等。
、无线网络安全等。
•上述上述知识单元一般可以由若干门课程来覆盖,知识单元一般可以由若干门课程来覆盖,•在同济大学在同济大学201020102010级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培养方级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有如下相关课程:–入侵检测与防御、安全协议与标准、安全体系结构、安全互连与接入控制等。
知识单元与知识点•网络安全概念: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评估、网络安全模型等。
•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缺陷与漏洞、安全扫描、隔离、恶意代码防护、邮件安全防护、安全审计等。
•入侵检测系统:误用检测、异常检测、系统测试与评估、标准化等。
•防火墙:包过滤、应用层代理、包过滤、应用层代理、NAT NAT NAT等。
网络攻防技术中的入侵检测教程
网络攻防技术中的入侵检测教程网络攻击日益猖獗,企业和组织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其网络安全。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是一种用于监测网络中潜在攻击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网络攻防技术中的入侵检测教程,让您了解如何开始构建和实施一个有效的入侵检测系统。
一、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安全设备或应用程序,用于检测和报告网络中的潜在攻击活动。
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主机入侵检测系统(Host-based IDS,HIDS)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etwork-based IDS,NIDS)。
前者监测主机内部的活动,而后者监测网络中的流量。
工作原理上,入侵检测系统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检测方法。
其中,基于特征的检测(Signature-based detection)通过比对已知攻击的特征来检测新的攻击。
基于异常的检测(Anomaly-based detection)则通过学习和分析网络活动的正常行为模式,并警报异常活动。
二、构建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步骤1. 需求分析:确定您的安全需求和目标。
了解您的网络拓扑,关键设备、应用程序和系统的特点和风险,以便选择合适的入侵检测系统。
2. 选择合适的入侵检测系统:根据您的需求,选择一种或多种入侵检测系统,如Snort、Suricata、OSSEC等。
考虑到您的网络规模和预算,选择适合您的系统。
3. 部署入侵检测系统:根据您的网络拓扑,部署入侵检测系统。
将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在关键主机上,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放置在关键网络节点上。
4. 配置入侵检测系统:对于每个入侵检测系统,配置其规则和策略。
对于基于特征的检测,及时更新攻击特征库;对于基于异常的检测,设置正常行为模式。
5. 监测入侵检测系统:监测入侵检测系统的日志和警报信息。
定期审查和分析这些信息,以识别潜在的攻击活动。
6. 优化入侵检测系统: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入侵检测系统的设置和策略。
面向网络攻击的入侵检测与响应系统构建
面向网络攻击的入侵检测与响应系统构建网络攻击已经成为当今数字化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威胁。
面对不断增长的网络攻击事件和威胁,构建一个有效的入侵检测与响应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的系统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并应对网络攻击,保护关键的信息和资源。
本文将介绍面向网络攻击的入侵检测与响应系统的构建方法和关键技术。
首先,一个有效的入侵检测与响应系统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监测与日志记录、入侵检测与分析、事件响应与管理。
网络监测与日志记录是入侵检测与响应系统的基础,它可以帮助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识别可疑行为。
网络监测可以包括传统的网络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等,也可以结合高级日志分析技术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分析。
通过对网络流量的监测和日志的记录,可以收集大量的网络相关数据,为后续的入侵检测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入侵检测与分析是入侵检测与响应系统的核心部分。
入侵检测通过分析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检测出潜在的攻击行为,并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和模式进行分类。
入侵检测可以分为基于特征的检测和基于行为的检测。
基于特征的检测通过比对已知的攻击特征来判断网络流量是否可能存在攻击行为。
基于行为的检测则通过学习和建模网络正常行为,检测出异常行为和潜在的攻击行为。
入侵检测的关键是寻找合适的特征和模式,并结合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自动化的检测和分析。
事件响应与管理是入侵检测与响应系统的最终目标,通过及时响应和处理网络攻击事件,减少攻击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事件响应包括及时警报、调查定位、修复漏洞等。
针对不同的攻击事件,可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程序,并建立响应团队进行跟踪和处理。
事件管理则包括对入侵检测与响应系统的运行状态、事件日志、阻断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等。
在构建面向网络攻击的入侵检测与响应系统时,还需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首先是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
网络攻击事件涉及大量的网络流量和日志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实时的采集和处理是系统成功运行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入侵检测系统的构建一、实验目的了解现有入侵检测系统的产品情况;掌握开源入侵检测系统(snort)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在 WINDOW平台上安装最新版本的 SNORT;2)熟悉并了解 SNORT 的配置方法;3)熟悉并了解 SNORT 的三种不同工作模式。
4)熟悉并了解 SNORT 的入侵检测用规则的语法及规则编写方法;5)编写检测规则,实现网络入侵行为的检测功能,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估。
三、实验准备1.SNORT 入侵检测系统的特性开源特性:SNORT 是基于GPL 的跨多平台、轻量级、网络入侵检测软件。
功能强大,代码简洁、短小, 并采用C语言实现。
在遵循GPL的条件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软件或者基于该软件进行二次开发。
该系统是目前最活跃的开源项目之一。
模块化结构:SNORT 的结构分为解码器、检测引擎和报警与日志等三个部分。
各部分均可以采用相应的模块进行扩展。
解码器部分可以支持的模块是各种预处理器模块,以实现对各种协议的网络数据包进行不同层次的解码;规则引擎可以通过规则的扩充与修改实现不同入侵行为的检测;报警与日志部分则支持多种报警与日志输出模式,并可以借助各种输出插件进行功能的扩展或调整。
基于规则的入侵检测技术:SNORT 是一种基于规则匹配的网络入侵检测器。
在检测时,SNORT 会对规则文件中的规则进行解析,并在内存中建立规则树。
检测时,每读入一个数据包,首先对包进行解码处理。
然后,将解码后的数据包与规则树进行匹配工作。
若找到相关的匹配规则,将触发该规则指定的报警或日志动作。
规则描述了入侵行为的特征;因此,SNORT是一种误用入侵检测技术。
但借助相关的插件,例如 SPADE,SNORT 也可实现一定程度的异常入侵检测功能。
2.SNORT 的三种工作模式SNORT 支持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嗅探器工作模式、数据包记录模式和网络入侵检测工作模式:2.1 嗅探器工作模式: snort -vde.该模式下,SNORT 将对网络数据包进行解码工作,并按照命令选项开指定的信息粒度,将数据包信息输出至用户终端供用户查看、分析。
2.2 网络数据包记录模式:snort –vde –l path/log。
该模式与嗅探器工作模式相比,SNORT 会将数据包信息记录至日志文件。
日志文件的目录路径由 path/log 指定。
2.3 网络入侵检测工作模式:snort –vde –c path/snort.conf该模式为SNORT 最重要最复杂的工作模式。
在该模式下,STIDE将按照 SNORT.CONF文件的配置信息,完成网络入侵检测的功能。
3.SNORT 入侵检测规则语法及规则编写方法SNORT 入侵检测规则的目的是描述入侵行为的特征。
SNORT 规则语法简单,实用。
通常,一种规则分为规则头和规则选项等两部分:规则头Alert tcp !192.168.1.0/24 any -> 192.168.1.0/24 111( content: “|00 01 86 a5|”; msg: “external mounted access”;)规则选项规则头通常包括:规则匹配时的触发动作、所检测数据包的协议、源和目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端口号等;其中,子网的定义使用CIDR表示。
规则选项包括报告信息、检测的数据包区域位置信息等等共42种选项。
随着SNORT的功能扩展,选项数目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或调整。
制订规则时,要注意效率与速度。
检测时,每个数据包都必须与规则树中的每条规则进行匹配工作,因此,匹配(或检测的)效率与速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好的规则通常都包括CONTENT选项,并且给出被检测内容在数据包内的具体偏移地址。
规则的制订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根据网络访问安全策略来制订;第二种则是根据具体的入侵行为所产生的数据包与正常数据包的差异来找出入侵特征的表达方法。
这两种方法分别示例如下:示例一:根据网络访问安全策略制订规则alert tcp $EXTERNAL_NET any -> 192.168.1.0/24 any (msg:“Policy: external net attempt to access 192.168.1.0/24";classtype: attempted-recon; sid 10002; rev: 1;)示例二:根据入侵行为特征制订规则alert tcp $EXTERNAL_NET any -> $HOME_NET 12345(msg:"BACKDOOR netbus getinfo"; flow: to_server,established; content:"GetInfo|0d|";)总体上说,SNORT 规则的制订具有以下特点:¾以端口为特征¾以标志位或者协议的字段为特征¾以某个数据段为字符串特征四、实验步骤1.安装winPcap捕包库:¾捕包库的功能:1.获得网络适配器列表及各适配器的信息2.采用选定的网络适配器采集数据包3.将数据包存于硬盘,或提供给SNORT¾捕包库安装方法:1. 双击安装文件winPcap_3_0.ext;2. 采用缺省安装方式完成后续安装工作。
¾注意事项:1. SNORT 工作时,要求捕包库必须已经正确地完成安装。
2. 不同版本的 SNORT,要求配合使用不同版本的捕包库。
2.安装SNORT经测试,我们在windows平台上安装2.1.0版的SNORT供实验。
具体安装过程如下:¾双击 snort-2_1_0.exe 安装包,出现如下安装界面:¾对于GPL LICENSE,点击同意,进入步骤2。
¾选中支持FlexResp,点击next,进入步骤3。
¾保持缺省选项,点击next,进入步骤4。
¾保持缺省选项,点击next,进入步骤5,安装结束时,点击close。
至此,SNORT安装过程已经结束。
下一步,需配置SNORT。
3.配置 SNORTSNORT配置分为四步,分别如下:¾配置网络:设置本地网络的网络地址。
1.在 C:\SNORT\ETC目录中找到 SNORT.CONF文件;2.在 snort.conf中找到 var HOME_NET any 行;3.改为Var HOME_NET 10.60.100.0/24,并去掉句首“#”符。
¾配置规则文件:设置规则文件的目录地址。
1.在 C:\SNORT\ETC目录中找到 SNORT.CONF文件;2.在 snort.conf中找到 var RULE_PATH 所在行;3.改为Var RULE_PATH c:\snort\rules,并去掉句首“#”符。
¾输出设置:设置snort报警信息的输出方式。
1.在 C:\SNORT\ETC目录中找到 SNORT.CONF文件;2.在 snort.conf中找到 #output log_tcpdump: tcpdump.log行;3.改为output alert_fast: alert.ids 。
¾包含设置:设置snort所必需的两个配置文件的目录路径。
1.在 C:\SNORT\ETC目录中找到 SNORT.CONF文件;2.在 snort.conf中找到 include classification.conf;3.改为include c:\snort\etc\classification.conf。
注意,该处需用绝对路径。
至此,SNORT基本系统已经完成配置工作,可以测试一下。
4.采用嗅探器和数据包记录工作模式测试一下SNORT是否正确安装正常安装后,SNORT应该能正确地运行于嗅探器工作模式和数据包记录工作模式。
该步的目的是采用SNORT的相关命令及其选项参数,测试至目前为止的各步是否已经正确完成。
¾嗅探器工作模式命令:snort -vde。
上述参数可以分开写,实验要求,分别采用该三个参数,运行SNORT,使其以不同信息粒度将检测到的网络数据包显示在终端上。
其中,SNORT –V 的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¾数据包记录器工作模式命令:snort –vde –l c:/snort/log执行上述命令后,终端显示如下图:观察到上述屏显,查看LOG目录下,应该有类似如下的目录文件。
目录内按IP地址存放有已经记录下的网络数据包信息。
如下图所示:注意:上述两个工作模式,均可采用ctrl-c退出。
在该步,执行 CTRL-C,SNORT将给出有关的统计信息,如下图:确保观察到上述屏显,否则,表示SNORT安装或配置不正确。
5.根据SNORT规则编制方法,编制规则,要求该规则能对网络中的所有 PING数据包进行报警。
用户自定义规则请放在C;\snort\rules\local.rules文件中。
如下图,在Local.rules中增添了一条规则:注意:规则文件的编辑建议采用写字板程序。
规则编辑完成后,注意保存并退出。
6.运行 SNORT于网络入侵检测模式,观察报警信息。
该步分为两步:¾运行SNORT于网络入侵检测工作模式命令:Snort –v –l c:\snort\log –c c:\snort\etc\snort.conf¾再次打开一个COMMAND命令窗口,在该命令窗口中输入: Ping 10.60.100.255上述指令将连续发出4个 PING 数据包。
规则设计正确的话,SNORT将会采用新增加的规则,检测到这4个数据包的应答数据包信息。
观察这4个数据包对应的报警信息,可以如图查看报警文件。
注意:入侵报警文件采用ASCII码文件存储。
查看时建议采用写字板程序。
7.分析检测规则对检测效果的影响分别设计不同的规则,以检测来自特定主机、特定网络以及不限IP 的PING 数据包,并将相关信息填入附表内。
实验时,为了产生特定主机的PING数据包,请各位同学观察一下自己的主机IP地址,并用 PING 命令产生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为特定IP的数据包。
五、实验讨论1.示例中,发出一个PING数据包,为什么会产生4条入侵检测报警信息?2.如何检测来自特定IP地址的PING数据包?3. 你认为SNORT 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分别列出三条。
附表:实验数据记录表自 定 义 规 则1检测到的数据包 源 IP 目的 IP 协议 端口自 定 义 规 则2检测到的数据包 源 IP 目的 IP 协议 端口自 定 义 规 则3检测到的数据包 源 IP 目的 IP 协议 端口注: 1. 规则1-3分别对应不限IP地址、特定网络内的所有IP以及特定网络内的特定IP地址等三种情况。